精選內(nèi)容
-
痛風不疼了,可以停藥嗎?目標越低越好?
降尿酸,速度越快越好?目標越低越好?現(xiàn)在,高尿酸儼然已成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外的「第四高」,但是,人們對它仍存在很多認知誤區(qū)。01高尿酸一定會引起痛風嗎?高尿酸血癥是導致痛風的物質基礎。一般說來,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風發(fā)作的風險越大。研究報道,血清尿酸<360μmol/L、360 ~ 480μmol/L和>480μmol/L時,痛風的患病率分別為 1.3%、3.2% 和 17.6%。但是,高尿酸血癥 ≠ 痛風,因為痛風發(fā)作除了與高尿酸有關之外,還與機體內(nèi)環(huán)境、尿酸波動以及許多誘發(fā)因素(如受涼、過勞、關節(jié)損傷、酗酒等)有關。總之,沒有高尿酸血癥,就不會有痛風;但有高尿酸血癥,也未必一定就會發(fā)生痛風。02痛風發(fā)作時,血尿酸不一定都高?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尿酸水平往往比平常還低,甚至可以正常。這是因為,痛風急性發(fā)作時,大量尿酸從血液中析出沉積于關節(jié),此時,血中尿酸含量相對減少。臨床上,有些痛風患者盡管癥狀非常典型,但因在急性期化驗,檢驗顯示血尿酸不高,之后也不及時復查,以至于被漏診多年。臨床上,對這類疑似痛風病人,應在急性發(fā)作期過后,重新復查血尿酸,明確診斷。03高尿酸的危害,只是痛風嗎?說起高尿酸的危害,大家很容易想到痛風性關節(jié)炎,俗稱「痛風」。其實,這只不過是高尿酸危害的冰山一角,長期高尿酸還可以導致:(1).腎臟損害尿酸鹽結晶在腎臟沉積,導致腎血管及腎間質的損害,引起急性或慢性尿酸性腎病、腎臟及輸尿管結石。(2).動脈硬化及高血壓醫(yī)學研究表明高尿酸會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內(nèi)皮損傷及脂質沉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F(xiàn)已證實高尿酸是高血壓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尿酸水平每增高 60μmol/L,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就會增加 25%。(3).心腦血管疾病長期高尿酸血癥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對于已經(jīng)確診冠心病的患者,血尿酸高于 450μmol/L的人群死亡率是血尿酸低于 300μmol/L的人群的 5 倍。與尿酸正常的人群相比,高尿酸人群腦卒中發(fā)生風險增加 47%,腦卒中死亡風險增加 26%。(4).糖代謝紊亂高尿酸會損害胰島 β 細胞,降低胰島功能,導致糖代謝紊亂,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水平越高,發(fā)生糖尿病的風險越大。研究顯示尿酸水平每升高 60μmol/L, 新發(fā)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17%。高尿酸血癥「作惡多端」、危害甚廣,只不過由于這些疾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很容易被忽視。嚴格控制血尿酸,不光是為了預防痛風發(fā)作,更重要的是為了防止各種并發(fā)癥對身體的危害。04檢驗血尿酸,有哪些講究?血尿酸水平受患者身體狀況、抽血前幾天的飲食、活動量大小以及目前所用藥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為保證檢查結果盡可能準確可靠,需要注意下幾點:(1).空腹抽血檢查 要求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血。在做尿酸檢查的前兩天,應避免大量進食肉、魚、蝦等高嘌呤的食物,不要喝酒,否則會使所測結果偏高。2)抽血前不宜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這里指無氧運動」會使血尿酸升高,因此,在檢查前,不要跑步、快速登樓、負重鍛煉等活動。3)注意藥物的影響 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利尿藥和某些降壓藥(如 β-受體阻滯劑),會影響到尿酸的排泄。建議停用這些藥物 3 ~ 5 天后,再檢查血尿酸值。由于血尿酸的波動性很大,不能憑一次血尿酸化驗結果就做出診斷結論,應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時間段測定 3 次以上,取其平均值才能得到可靠的結果。05降尿酸,控制飲食 or 服用藥物?人體尿酸只有 20% 是是外源性的,即由食物里的嘌呤代謝生成,其余 80% 都是內(nèi)源性的,由自身代謝產(chǎn)生。也就是說,嚴格控制飲食最多只能使血尿酸下降 20%(約 100μmol/L 左右)。在多數(shù)情況下,單純依靠忌口很難使尿酸降至正常水平,往往需要在飲食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降尿酸藥物治療才能使血尿酸控制達標。因此,生活方式干預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取代降尿酸藥物。如果患者通過 2 ~ 3 個月的生活方式調整(少吃海鮮及動物內(nèi)臟、不喝大骨湯、忌酒、大量飲水、減肥等),血尿酸仍居高不下,就需要及時加用降尿酸藥物。在痛風治療這個問題上要避免兩種錯誤傾向:一個是完全依賴控制飲食,拒絕藥物治療;另一個是就是完全依賴藥物,忽視飲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預。06降尿酸,越低越好?答案是否定的?,F(xiàn)已證實,尿酸是人體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正常生理濃度的血尿酸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血尿酸水平過低,有可能增加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多發(fā)性硬化癥等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因此,尿酸并不是越低越好,建議血尿酸水平不宜低于 180μmol/L。那么,血尿酸控制在多少才算合適呢?這要因人而異。根據(jù) 2019 年版《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對于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若無合并癥,建議將血尿酸控制在< 420 μmol/L;若有合并癥(如高血壓、脂代謝異常、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建議將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對于痛風患者若無合并癥,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若患者有痛風石或尿路結石等合并癥,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利于痛風石的溶解。07降尿酸,越快越好?答案是否定的。與持續(xù)穩(wěn)定的高尿酸狀態(tài)相比,血尿酸忽高忽低、大幅波動更容易誘發(fā)痛風。血尿酸升高引起痛風比較容易理解,那么,血尿酸快速下降為何也會引起痛風發(fā)作呢?我們知道,痛風發(fā)作是因為體內(nèi)的尿酸鹽結晶沉積造成的,如果血尿酸降得很快,體內(nèi)的尿酸鹽結晶會溶解成尿酸鹽顆粒,尿酸鹽顆粒沉積到身體別處的關節(jié)上,會引起痛風再次發(fā)作,醫(yī)學上稱之為「轉移性痛風」。使用降尿酸藥物一定要從小劑量起始,緩慢增加劑量。操之過急,很可能欲速而不達。08「痛風」不痛了,就可以停藥了嗎?痛風發(fā)作時只要吃上消炎止痛藥(如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消炎藥等),癥狀大多能很快緩解;即便什么藥也不用,疼痛癥狀在兩周內(nèi)基本也能自行緩解。但疼痛緩解并不代表痛風痊愈,因為患者體內(nèi)的高尿酸狀態(tài)依然存在,如果不能糾正,其對關節(jié)、腎臟以及心血管的的損害就不會停止,痛風隨時都有可能「卷土重來」。如果把解除疼痛比作是「治標」,那么控制并維持血尿酸正常才是「治本」。單純止痛是治標不治本,除非患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如低嘌呤飲食、忌酒、減肥等)能夠使血尿酸維持正常,否則,都需要長期配合藥物治療,發(fā)作間歇期沒有癥狀也不宜停用。09降尿酸,療程有多久?降尿酸治療不存在固定的療程。為了將血尿酸長期控制達標,許多患者需要在飲食治療的基礎上,長期配合降尿酸藥物治療。當然,也有少數(shù)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不用藥物,單純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低嘌呤飲食、忌酒、運動、多喝水、控制體重等等)便可將血尿酸長期維持正常。痛風目前尚不能徹底根治,治療目標是通過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減輕高尿酸對靶器官的損害、預防痛風發(fā)作,達到「臨床治愈」。
任衛(wèi)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4月26日1470
0
6
尿酸相關科普號

孫香蘭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香蘭 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
3969粉絲32.3萬閱讀

黃陳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陳 副主任技師
重慶市人民醫(yī)院
臨床營養(yǎng)科
486粉絲9541閱讀

鄭黎暉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黎暉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
心律失常一病區(qū)
8568粉絲48.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