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聞道副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消化內科 那么妨礙體檢,具體要做哪些項目呢,這就要從我們國家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低談起了那根據2019年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男性發(fā)病率前十的癌癥從高到低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瘤,腦瘤兒女性最常見癌癥當然是乳腺癌了,接下去二到十名依次為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胃癌,宮頸癌,肝癌,子宮內膜癌,食管癌腦瘤,那知道了這個就好辦了最容易得到挨當然是體檢中的必查項目,比如無論對于男性還是女性肺癌和胃腸道種類,都是重災區(qū),因此,胸部CT和胃腸鏡必然是重點,那對于男性而言,前列腺的腫瘤標志物,PSA可以查一下,對于女性乳腺和婦科的檢查需要重點進行。2020年01月16日
1198
0
6
-
汪清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 宮頸疾病/宮腔鏡診療中心 2020年。 新年伊始。 想喝為各位女性朋友說點體檢的事。 今天我在浙江省慈溪婦保演出診。 紐約57歲的女性,因為卵巢癌剛剛去世,他的朋友說平時一直健康怎么突然兩個月發(fā)現(xiàn)人就沒了。 我說他其實是自己沒有好的體檢,我們女性,特別是在絕經前后。 可能會有卵巢癌的發(fā)生。 只是卵巢癌癥的疾病。 做一個婦科醫(yī)生,但其實并不是我的專業(yè),我仍然想和女性朋友分享。 卵巢癌都是來無影去無蹤的需要定期的體檢,假如單位有體檢,假如你們。 有正好有時間到就近的婦科去就診,一定不要做忘記做婦科B超,其實對于卵巢癌的診斷。 你完全可以去通過B超去發(fā)現(xiàn)。 如果有腹脹。 有下腹部師也可以做一個盆腔增強的核磁去了解有沒有卵巢癌的發(fā)生。 卵巢癌一定是通過體檢發(fā)現(xiàn)的,那么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卵巢癌呢,當你覺得乏力,下腹脹痛。 或者是酸脹。 你都需要去做一個婦科的陰超檢查或者是做一個腹部超聲檢查就能夠發(fā)現(xiàn)卵巢上有沒有腫塊,當然也有卵巢上腫塊很小的,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去做一個腫瘤相關的血。 對于婦科腫瘤相關的血,做一個抽一個血很簡單,雞西的血是。 送到我們的檢2020年01月11日
1742
0
6
-
王保祥主治醫(yī)師 湘雅醫(yī)院 健康管理中心 體檢當中發(fā)現(xiàn)轉氨酶升高該怎么辦,首先呢,第一,我們應該查找一下轉氨酶升高的原因,我們都知道轉氨酶升高呢,它是呃,肝功能受損的一種表現(xiàn),它常見于脂肪肝,酒精肝和一桿還有肝炎,如果說能查到原因,然后根據原因去避免一些比如說是酒精肝的話呢,盡量的避免接觸酒精,如果是要干的話呢,盡量的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一些藥物啊,如果是脂肪肝的話呢,盡量的呢,通過飲食和運動呢,來干預來控制脂肪肝,第二個呢,如果說轉氨酶升高超過兩倍以上的話,這個時候呢,要去專科進行藥物干預呃,如果說轉氨酶升高的不多啊沒有超過兩倍以上的話,這個時候呢,建議定期復查至少兩周要復查一次觀察產品的變化啊,如果說繼續(xù)升高的話,那也要進行干預。2020年01月07日
1583
0
5
-
崔海銀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第三醫(yī)院 胸外科 腫瘤標志物在1978年就被發(fā)現(xiàn)了,它是指在血液、體液及組織中可檢測到的與腫瘤相關的物質,達到一定水平時,可反映某些腫瘤的存在。 血清腫瘤標志物分類: (1)一個最廣譜的指標:癌胚抗原(CEA) 1965年發(fā)現(xiàn)的CEA可謂是最廣譜的指標,它的升高可見于結/直腸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及子宮頸癌、泌尿系腫瘤等,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總之,腺癌中CEA最容易升高,其次是鱗癌和低分化癌。腫瘤分期晚、瘤體負荷大、腫瘤轉移者,也會出現(xiàn)CEA升高。 此外,肝硬化、肝炎、肺氣腫、腸道憩室、直腸息肉、結腸炎等良性病也會導致CEA升高,胸腔積液、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常升高。 33%的吸煙人群的CEA會升高,需要特別注意。 (2)肝癌:甲胎蛋白(AFP) AFP是一個古老但優(yōu)秀的腫瘤標志物,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特異性很高,陽性率達70%。如果患者有乙肝病史、肝臟有包塊、AFP>400ng/ml且持續(xù)1個月,即可診斷為肝癌。 除肝癌之外,內胚竇癌、畸胎瘤、睪丸癌、卵巢癌、胃癌伴肝轉移者AFP也會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絕大部分也會出現(xiàn)AFP升高,但不會超過400ng/ml。 婦女妊娠3個月后,AFP開始升高,7~8個月時達到高峰(也不會超過400ng/ml),分娩3周后恢復正常。 (3)卵巢癌:糖類抗原125(CA125) CA125在臨床上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反映卵巢癌,陽性率達61.4%,且CA125是判斷卵巢癌療效和復發(fā)的良好指標,治療有效時CA125下降,復發(fā)則CA125升高先于癥狀。 CA125于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宮頸癌、宮體癌、子宮內膜癌中陽性率為43%,胰腺癌50%,肺癌41%,胃癌47%,結直腸癌34%,乳腺癌40%。 其他非惡性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A125升高,雖然陽性率較低,也需引起警惕,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卵巢囊腫、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結核。 良、惡性胸、腹水中都會發(fā)現(xiàn)CA125升高,所以不能借此判斷其良惡性。 早期妊娠,也有CA125升高。 (4)乳腺癌:糖類抗原15-3(CA15-3) CA15-3在乳腺癌診斷方面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較低,為30%,于乳腺癌晚期敏感性高達80%,對乳腺癌的療效觀察、預后判斷、復發(fā)和轉移的診斷有重要的價值。 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在肝、胃腸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惡性腫瘤性疾病中陽性率不足10%。 (5)消化系統(tǒng):糖類抗原19-9(CA19-9) CA19-9是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在胰腺癌、膽囊癌、膽管壺腹癌中,CA19-9明顯升高,尤其是胰腺癌,晚期陽性率可達75%。 此外,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中CA19-9陽性率分別為50%、60%、65%。 同樣,CA19-9升高也不要著急診斷為癌癥,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汁淤積性膽囊炎、肝炎、肝硬化等一些消化道炎癥中,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利用CA19-9鑒別癌性黃疸和阻塞性黃疸:后者CA19-9一般<200 U/mL; 鑒別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前者CA19-9明顯升高、后者正常。 (6)糖類抗原242(CA242) CA242臨床應用較少,在腺癌中升高明顯,在非鱗狀組織中比鱗癌水平高。CEA、CA242兩者聯(lián)合檢測能提高腺癌的敏感性。 CA242被作為CA19-9的升級指標,在胰腺癌、膽管癌中靈敏度與CA199一致,特異性優(yōu)于CA199,較少受到胰腺炎、肝炎及肝硬化等良性疾病影響,在結直腸癌中,靈敏度可達60%~72%。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PSA是前列腺最特異的指標,陽性率可高達50%~80%,但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腎臟和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也可見PSA升高。 當總PSA(T-PSA)的值為4~10 ng/ml時,可引入游離PSA/總PSA,即F/T的概念:F/T>0.16,為正常情況;F/T< 0.1,則有56%的可能為前列腺癌;PSA >0.25時,前列腺癌風險為5%。 (7)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小細胞肺癌最敏感、最特異的腫瘤標志物。在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升高明顯,如:嗜鉻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黑色素瘤、胰島細胞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NSE的值非常不穩(wěn)定,溶血會導致升高。 (8)糖類抗原50(CA50) CA50也是一個非常廣譜的腫瘤標志物,肝、肺、胃、結/直腸、胰腺、膽囊、腎、子宮、卵 巢、乳腺、膀胱、前列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中都有升高,在肺炎、腎炎、胰腺炎、結腸炎等某些感染性疾病中也會升高。 另外,某些潰瘍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CA50升高的現(xiàn)象。 (9)胃癌:糖類抗原(CA72-4) CA72-4在胃癌中的陽性率為65%~70%,有轉移者更高。在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中也有一定陽性率 CA72-4可作為癌癥治療后隨訪及復發(fā)和預后的重要判斷指標。 (9)肺癌:細胞角質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 檢測肺癌的最佳指標。如果肺部存在不清晰的環(huán)形陰影,同時血清CYFRA21-1濃度>30ng/ml,需高度懷疑肺癌。初診肺癌時一旦發(fā)現(xiàn)CYFRA21-1升高,它就可以作為判斷肺癌預后的重要指標。 CYFRA21-1在肺癌中的敏感度:鱗癌>腺癌>大細胞癌>小細胞癌。在子宮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結腸癌、肝癌和良性肝病、腎衰竭中,CYFRA21-1也會升高。 (10)組織多肽抗原(TPA) TPA由細胞角質蛋白8、18和19組成,可以直接反映細胞增殖、分化和腫瘤浸潤程度。肺癌患者TPA 增高,敏感性與CYFRA21-1相當,陽性率約61%。 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TPA升高;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和胃腸道疾病及妊娠后3個月也可見TPA 升高。 (11)鱗狀上皮癌抗原(SCCA) 鱗癌特異性標志物。用于診斷鱗癌,宮頸癌、肺癌、頭頸部癌,其濃度隨病情加重而增高。其增高也見于肝炎,肝硬化,肺炎,結核病等良性疾病。 (12)人附睪分泌蛋白4(HE4) HE4是診斷卵巢癌的一個非常好的腫瘤標志物,敏感性最高72.9%(高于CA 125),特異性為95%。CA125+HE4是診斷卵巢癌的最佳組合。 (13)Free-β-HCG 生殖細胞癌最敏感指標,尤其是絨癌,敏感性高達100%。肝上有包塊時,若是AFP升高,則高度懷疑原發(fā)性肝癌;若Free-β-HCG升高,則懷疑生殖細胞癌。 Free-β-HCG升高還提示腫瘤惡性程度高,預后差。 (14))鐵蛋白(Ft) Ft與多種腫瘤相關,但不是腫瘤的直接證據。輸血、鐵劑治療;再障、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原發(fā)性含鐵血黃素沉積癥;結締組織?。桓鞣N肝臟疾病及慢性腎衰;感染性疾病等都會出現(xiàn)Ft升高的現(xiàn)象。 缺鐵性貧血患者會出現(xiàn)Ft下降。 腫瘤標志物組合篩查 沒有哪一種腫瘤標志物的準確率能達到100%,一種腫瘤標志物也可能與多種腫瘤相關,臨床上常采用組合篩查的方式。 通過對這些腫瘤標志物的一一解讀,不難得出結論: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癌癥;某一些腫瘤并不分泌相關蛋白,所以腫瘤標志物正常也不能排除腫瘤。合理應用、適時監(jiān)測,才是臨床上應用腫瘤標志物的正確方式。2020年01月04日
2244
0
0
-
肖輝盛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內分泌內科 脈壓差正常值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范圍,用于診斷心血管疾病。 脈壓差正常值為30~40毫米汞柱。脈壓差增大指的是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大于60毫米汞柱,可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主動脈硬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嚴重貧血等疾病。 脈壓差減少是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小于20毫米汞柱,可見于心包大量積液、主動脈瓣狹窄、末梢循環(huán)障礙、縮窄性心包炎、嚴重心力衰竭等疾病。 另外對于脈壓差的測量,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 1.脈壓差是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所以測量脈壓差,首先就要測量血壓。 2.測量前應該靜坐休息15分鐘,在測量前30分鐘內不要吸煙,也不要飲咖啡,不要劇烈運動,應盡量放松。 3.以坐位血壓為準。測時上臂不要被緊小的衣袖所壓迫,手掌向上不要握拳,手臂的高度應相當于心臟的高度。 4.對老年人來說,一般推薦使用上臂式全自動血壓計,不推薦使用半自動血壓計和手腕式血壓計。 5.初次測量血壓的人,測得的血壓數值若很高,應讓其休息1小時后再行測量。每次測血壓,須量2次及以上。若2次舒張壓相差4毫米汞柱以上,則須測至連續(xù)2次舒張壓相差在4毫米汞柱以內時為止,并取平均值為準。縱向監(jiān)測應盡可能安排在一日內的大致相同的時間。2019年12月23日
2632
0
1
-
金吉明副主任醫(yī)師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東昌府院區(qū) 急診科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臨床醫(yī)生感到頭疼,血常規(gu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輔助臨床診斷。下面這幾個問題,你考慮過嗎? ▲ 一血常規(guī)能區(qū)分細菌和病毒感染? 大多教課書給的知識點是,血常規(guī)能區(qū)分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比如:一般來說,WBC 計數不高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WBC 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細菌感染。 臨床上,血常規(guī)中外周血白細胞(WBC)計數與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是傳統(tǒng)的判斷是否為細菌感染的篩查工具之一,WBC 計數也常被用來作為評估發(fā)熱患兒發(fā)生嚴重疾病風險的標準之一。 然而事實上,血常規(guī)并不能很好區(qū)分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原因如下: 1. WBC 計數降低也可能是嚴重細菌感染的表現(xiàn) 當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明顯降低(中性粒細胞缺乏癥),如果遇到侵襲力強的細菌感染,那么感染就無法局限并可能會在短期內播散,從而引起膿毒血癥、敗血癥等。 比如流感,在最初數天內 WBC 計數大多減少,中性粒細胞也明顯減少,在并發(fā)肺炎時,WBC 計數可能并不會增高,反而還會進一步下降,甚至低至(1~2)×10*9/L,此時可能就不是單純的病毒感染,而是并發(fā)嚴重的細菌感染了。 2. WBC 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或百分比都增高,也不一定就是細菌感染 尤其是疾病早期,隨著病程的進展,WBC 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就開始下降了,而淋巴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則開始增高。另外,有些免疫缺陷的患兒即便在沒有感染存在時,WBC 和中性粒細胞也是會持續(xù)增高的。 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早期的時候 WBC 計數可正?;蚱?,以后逐漸升高,>10×10*9/L,甚至高達(30~50)×10*9/L,但這并不是細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 3. 僅用外周血 WBC 計數與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作為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篩查工具既不敏感,也非特異。如血沉(ESR)、C 反應蛋白(CRP)、血清降鈣素原(PCT)等急性反應標志物也一樣,都不能單獨或聯(lián)合用來區(qū)分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也不能很好地預測是否存在嚴重的細菌感染。使用這些非特異性的炎癥指標去區(qū)分細菌及非細菌病原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低,難以得出一個折點標準,尤其是 3 個月齡以下的小嬰兒。 ▲ 二 、那為什么還要做血常規(guī)? 血常規(guī)中除了 WBC 計數、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計數和百分比外,還有中值細胞(三分類法)或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的計數和百分比(五分類法),這些值都有其不同的意義。比如: 1. 中性粒細胞的減少或缺乏 可見于各種感染,也可能繼發(fā)于腫瘤、中毒或服用某些藥物之后,但無論是什么原因所致,中性粒細胞的減少或缺乏都可能會造成機體抵御細菌感染的能力下降,從而引起嚴重的細菌感染,這對于健康宣教和治療方案的調整等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2. 淋巴細胞計數和百分比增高 除了眾所周知的各種病毒感染外,還應注意淋巴細胞腫瘤性疾病,比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數患兒以發(fā)熱起病,可表現(xiàn)為低熱,為白血病性發(fā)熱,抗菌藥治療是無效的,在伴有感染時則多是高熱,此時血常規(guī)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都有可能是減少的,半數以上的 WBC 計數是增高的。 ▲ 三 、除了血常規(guī)、CRP 還能查? 1. 降鈣素原(PCT) 目前多數研究的結果顯示,降鈣素原檢測細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于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和 C 反應蛋白,但也有研究指出,降鈣素原相關的診斷性試驗研究存在不足,臨床應用的可靠性還存在質疑。 2. 拍片 胸部 X 線片檢查有助于尋找感染灶,但不是所有不明原因發(fā)熱的嬰兒都需要常規(guī)進行胸部 X 線檢查。 3. 血培養(yǎng) 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研究所(NICE)推薦所有年齡小于 5 歲、不明原因發(fā)熱的兒童需要常規(guī)進行血培養(yǎng)檢查。 4. 其他 除了血培養(yǎng),還有尿培養(yǎng)、咽拭子培養(yǎng)等,這些培養(yǎng)對于感染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都非常重要,培養(yǎng)結果陽性才真正有助于指導抗菌治療。 缺點在于,由于培養(yǎng)比較耗時,常常不能及時指導臨床使用抗菌藥。 雖然目前已有自動血培養(yǎng)儀可在 24 小時內快速檢測到病原菌,但這在我國大多數經濟不發(fā)達或較落后的地區(qū)可能短時間內難以實現(xiàn)。 ▲ 四 、血常規(guī)還要不要驗? 化驗血常規(guī)的目的,不應只為區(qū)分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要不要驗血常規(guī)應該建立在醫(yī)生認真地面診基礎之上,綜合詳細的病史和仔細的體格檢查,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在感冒、發(fā)熱的第一個 12 小時內驗血常規(guī)的意義不大,如果考慮為感冒或只有發(fā)熱而沒有其他癥狀,精神狀態(tài)也還好的話,優(yōu)先考慮病毒感染所致,那么前面幾天沒必要急著驗血常規(guī)。 如果發(fā)熱超過 3 天(72 小時),可以考慮化驗血常規(guī),如果發(fā)熱超過 5 天(120 小時),強烈建議化驗血常規(guī),而且需要排除川崎病可能。3 個月以下的小嬰兒還需要化驗尿常規(guī),特別是女患兒,而且有時候還需要多驗幾次以確定結果的可靠性,即排除假陰性和假陽性。 ▲ ▲2019年12月23日
4766
0
3
-
盧英豪主任醫(yī)師 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血液科 1. 正常成人脾臟大小 一般脾臟大小,長10~12厘米,寬6~8厘米,厚3~4厘米,重量110到200克。位于腹腔左上腹,胃的左后方,左腎的前上方,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 2. 脾臟對人體有什么用? ① 脾臟是一個“儲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于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tài)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huán)中,以增加血容量。 ② 脾臟是一個“垃圾處理廠”,當血液中出現(xiàn)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但血液里的細胞衰老死亡,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也是經過脾臟處理掉。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 ③ 脾臟還是一個“加工廠”,還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補體、淋巴細胞等免疫物質,發(fā)揮免疫作用。 3. 引起脾大的原因有哪些? ①感染性疾病引起脾腫大 a、急性感染性疾?。翰《拘愿窝?、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傷寒和副傷寒、恙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巨細胞病毒感染、敗血癥、回歸熱等急性感染可引起脾大。一般程度較輕、質地較軟,輕度壓痛,隨著感染被控制,脾也逐漸恢復至正常。 b、慢性感染性疾病:布魯氏桿菌病、瘧疾、血吸蟲病、播散性結核、梅毒、真菌感染、椎體蟲病、黑熱病等慢性炎癥也可引起脾大。隨著疾病進展,脾臟可持續(xù)性腫大,質地偏硬。 c、脾臟的感染:脾臟本身的感染,如脾膿腫和脾結核等,常有畏寒、發(fā)熱、脾區(qū)疼痛等癥狀。 ②、淤血性脾腫大 各種原因引起脾臟淤血,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心臟病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肝靜脈阻塞(肝硬化、Budd-Chiari綜合征及門靜脈或脾靜脈炎癥、血栓、癌栓形成等)。常伴有腹水、脾功能亢進等。 ③、免疫性脾大 一些風濕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脾大,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干燥綜合征、皮肌炎、結節(jié)性動脈周圍炎、成人Still病、白塞氏病、血清病、Felty綜合征、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④、血液病所致脾腫大 a、各種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血紅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鐮形細胞性貧血。一般伴有有貧血、黃疸的表現(xiàn)。 b、惡性血液?。焊鞣N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瘤等。多伴有貧血、出血、發(fā)熱、肝脾淋巴結進行性腫大、骨痛、血象異常等表現(xiàn)。 ⑤、原發(fā)性脾腫瘤 原發(fā)于脾臟本身的腫瘤,如錯構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脾囊腫、纖維瘤,除脾大外無其他癥狀。 4. 體檢發(fā)現(xiàn)脾大怎么辦? 感染性脾大一般會有發(fā)熱等全身癥狀,可以到感染科行抗炎治療。淤血性脾大,心臟引起的去心內科治療,肝靜脈或脾腫瘤引起的脾大去消化科或肝膽外科就診??紤]溶血或血液病引起的脾大去血液科明確原因。免疫性脾大去省內風濕科就診。2019年12月17日
7677
0
8
-
林潔濤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大家好,我是曹醫(yī)生,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體檢發(fā)現(xiàn)腫瘤指標升高,是不是就得了癌癥了呢。 大多數體檢項目都有腫瘤指標,這個抽血檢查總有那么一些人出現(xiàn)腫瘤指標升高,這是得了癌癥的嗎,但不一定。 正常人或者某些良性疾病也存在指標異常,但是腫瘤指標的身高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可能存在某種疾病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或者是持續(xù)的監(jiān)測。 如果某個腫瘤指標或者是某個指標升得特別高,或者是突然升高,持續(xù)的升高,就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檢查,排除某種癌癥的可能。 這時候,就需要去醫(yī)院尋找專業(yè)醫(yī)生,千萬不要諱疾忌醫(yī)。 點贊關注轉發(fā)濤一生陪你一起抵抗腫瘤。2019年12月03日
2295
0
0
-
楊勝楠主治醫(yī)師 鄭大一附院 老年醫(yī)學部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早期診斷是改善其預后的關鍵。按照臨床分期,I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再60-90%,而到IIIb期-IV期(局部晚期-晚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僅5-20%;而因為肺癌早期多無特異性癥狀、體征,導致患者因不適(咳嗽、咳痰、咯血等)就診時,往往已錯過最佳的就診時機;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才是改善肺癌預后的關鍵因素。首推:CT平掃,如果條件允許,更推薦薄層掃描(1-1.5mm);尤其對高危人群(50歲以上,吸煙量≥20包/年【每天包數*吸煙年數】,有家族史,職業(yè)暴露史,慢性肺疾病史),每年做至少1次肺部CT平掃;其他非高危人群,尤其在年齡大于40歲后,也建議每1-2年做一次胸部CT平掃。其次:PET-CT(腫瘤全身斷層顯象),結合經濟性因素、射線因素、CT層厚等角度,尚不推薦將PET-CT作為首選腫瘤篩查的體檢手段,當然土豪請隨意。胸部X片:由于其漏檢率較高,不建議其作為篩查肺癌的首選體檢項目。2019年12月02日
1067
0
0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轉氨酶被認為是檢查肝細胞損害程度的靈敏指標,常做的轉氨酶檢查項目有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檢查。轉氨酶除了來源于肝臟外,還有一些其他來源,比如肌肉、心臟、腎臟和紅細胞等。由于肌肉組織中存在大量轉氨酶,所以轉氨酶升高也常見于很多肌肉類疾病,并且在疾病早期就會升高。 如果孩子沒有任何肝功能異常癥狀,比如厭油膩、黃疸、消瘦,膽紅素、白蛋白等其他肝功能指標也正常,僅僅是轉氨酶升高。這時就要考慮帶孩子前往小兒神經肌肉門診進行常規(guī)肌肉疾病檢查,比如肌酸肌酶(CK)等,看肌肉是否出了問題。 專家指出,小兒肌肉類疾病在兒童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中比較常見,種類也很多,比如肌營養(yǎng)不良癥、先天性肌病、重癥肌無力、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周期性癱瘓以及代謝性肌病等?;忌霞∪忸惣膊『?,往往表現(xiàn)為四肢肌肉無力、萎縮,也可出現(xiàn)麻木、肌肉疼痛等癥狀。2019年11月16日
4995
2
50
體檢相關科普號

宋志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宋志強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消化科
3.1萬粉絲154.3萬閱讀

張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毅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消化內科
253粉絲1.2萬閱讀

田艷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田艷濤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胰胃外科
3859粉絲10.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