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月19日
42
0
2
-
武蘇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在門診,因矮小或個子長得不好過來就診的家長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如何運動、如何吃、如何睡……可以幫助孩子長高?”今天,我就來聊聊如何睡眠可以幫助孩子長高。首先,簡單聊一下良好的睡眠對于兒童長高的重要性。1.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顧名思義,讓孩子長高的激素!生長激素(GH)主要在深度睡眠(特別是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的第3和第4階段)中分泌。生長激素通過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和骨骼礦化,直接促進骨骼的增長。同時,它還刺激蛋白質合成,支持肌肉和其他組織的生長。2.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證骨骼的修復和再生我們身體長高主要就是長骨的長長,在睡眠過程中,骨骼和軟骨組織會進行修復和再生。睡眠期間,身體的細胞再生和修復過程加速,幫助修復日常活動中的微損傷,并促進新的組織生成。3.良好的睡眠可以維持正常的代謝調節(jié)睡眠不足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血糖水平波動,導致代謝失衡,影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確保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利用。明白了睡眠對長高的重要性后如何通過睡眠幫助兒童長高呢,接下來開講。1.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新生兒(0-3個月)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4-17小時;嬰兒(4-11個月)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2-15小時;幼兒(1-2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1-14小時;學齡前兒童(3-5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0-13小時;學齡兒童(6-13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9-11小時;青少年(14-17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8-10小時。但必須強調的是,睡眠時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規(guī)律作息:每天在固定時間上床和起床,保持生物鐘的穩(wěn)定。適度活動:白天進行適量的體育活動,幫助晚上更容易入睡。2.提高睡眠質量高質量的睡眠可以確保足夠的深度睡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睡眠環(huán)境:保持臥室的安靜、黑暗和涼爽。避免在臥室中使用電子設備。睡前放松:避免睡前進行興奮性的活動,讓孩子太興奮,如激烈的運動、玩電子游戲或看電視??梢赃M行放松活動,如閱讀、聽輕音樂或進行溫水泡腳。3.飲食和睡眠的良好結合避免高糖和高咖啡因食物:睡前避免攝入含糖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物,這些成分會干擾睡眠。睡前小點心:關于睡前小點心,雖然有研究說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或全麥餅干,幫助促進睡眠,但作為內分泌科醫(yī)生,還是建議睡前不要進食,因為生長激素是個輕微的升血糖激素,在空腹狀態(tài)下會分泌更多。4.管理壓力和情緒情緒支持:有一些大孩子因為學習壓力大影響睡眠,家長應關注兒童的情緒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幫助他們應對學業(yè)和生活中的壓力。畢竟,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圖片均來源于網絡)2024年06月20日
1211
0
154
-
孫倩主任醫(yī)師 北京東區(qū)兒童醫(yī)院 兒童保健科 關于兒童矮小癥的家庭護理,以下是六個重要注意事項:1.均衡營養(yǎng):保證孩子每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鋅、鐵等。建議每天喝1-2袋牛奶、1個雞蛋,并注意葷素搭配,保證營養(yǎng)均衡。避免給孩子服用營養(yǎng)保健類滋補品,以免引起性早熟。2.體育鍛煉:鼓勵孩子參加拉伸性和跳躍類的運動,如拉單杠、引體向上、籃球、排球、羽毛球、跳繩、踢毽子等。這些運動有助于促進身高增長。3.充足睡眠:保證孩子每天有8-10個小時的睡眠。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較多,尤其是夜間的十點到凌晨的一點左右,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兒童身高增長至關重要。4.心理健康:保持愉快的環(huán)境和心情,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促進身高增長。5.避免性早熟:避免給孩子服用可能導致性早熟的營養(yǎng)保健類滋補品。選擇當季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反季節(jié)食品。6.定期檢查和治療:定期帶孩子進行體檢,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可能影響身高的健康問題。這些注意事項將有助于矮小癥兒童的科學成長和健康發(fā)展。同時,建議家長與專業(yè)醫(yī)生保持密切溝通,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制定合適的護理和治療計劃。這些注意事項將有助于矮小癥兒童的科學成長和健康發(fā)展。同時,建議家長與專業(yè)醫(yī)生保持密切溝通,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制定合適的護理和治療計劃。2024年06月13日
64
0
0
-
吳娜主任醫(yī)師 盛京醫(yī)院 小兒內分泌科 門診經常有家長,希望孩子長高,想給矮小的孩子打生長激素,但又擔心有副作用。那么,生長激素到底有沒有副作用?有什么副作用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內分泌科潘慧教授,2024年5月27日,在最新發(fā)表的論文《重組人生長激素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思考》中,對生長激素的安全性及副作用,做了全面的梳理?,F(xiàn)摘取學習并匯總患者非常關心的部分重點內容如下:1、生長激素(rGH)確實能讓孩子長高嗎?重組人生長激素(rGH)治療,最早是在1985年開始,目前臨床已應用了將近40年,確實可以改善身高。但不是所有想長高的孩子,都適合使用生長激素。2、什么樣的孩子可以使用生長激素?經過多年的研究驗證,陸續(xù)有慢性腎功能不全、Turner綜合征、Prader-Willi綜合征、小于胎齡兒、特發(fā)性身材矮?。↖SS)、矮小同源盒基因缺陷、Noonan綜合征等多種原因導致的身材矮小在國內外獲批為生長激素適應證。上述這些疾病的孩子是可以使用生長激素的。3、我家孩子不是上述適應癥的疾病,就是單純矮而已,可以打生長激素嗎?內分泌科的實際臨床環(huán)境中,除了面對不同適應證患者,還可能會遇到超適應證應用的情況,如未達到身材矮小標準,但基于對身高的要求而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兒童。在廣泛的生長激素應用下,重新思考其安全性問題對于規(guī)范化生長激素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基于指南/共識中的安全性警示和現(xiàn)有研究證據梳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概況和風險控制措施,同時,期望該文能夠幫助臨床規(guī)范化生長激素治療。4、生長激素有沒有副作用?有什么副作用?國內外指南/共識中明確指出在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性事件包括顱內高壓、股骨頭骨骺滑脫癥、脊柱側彎、糖代謝異常和糖尿病惡化、腫瘤再生和/或復發(fā)等。5、打生長激素期間,可能的副作用,可以詳細講講嗎?5.1過敏1)皮疹或過敏可發(fā)生在生長激素注射后10~30min內或數周。2)若過敏反應輕微,通常無需特殊處理;3)若出現(xiàn)瘙癢性皮疹、口唇發(fā)紺等嚴重過敏反應,需及時就醫(yī)接受抗過敏治療,一般5~7d左右可治愈,此期間酌情考慮是否暫停生長激素治療。4)存在潛在皮膚病如特應性皮炎、扁平苔蘚或銀屑病等患者,皮膚病加重或過敏風險可能增加。5.2顱內高壓1)顱內高壓通常發(fā)生在治療的最初幾個月,約60%的顱內高壓發(fā)生在治療后的前6個月內(通常在0.1年和1.3年之間,少數患者在治療2年后才出現(xiàn))。2)即使未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患者,在GH分泌恢復的加速生長期也可能會發(fā)生顱內高壓。3)良性顱內高壓通常是可逆性的,間斷停藥或減少劑量后癥狀會消失。4)癥狀重的必要時可采取降顱壓措施,如給予小劑量的脫水劑或利尿劑等。5)大多數情況在停止生長激素治療后得到解決,并且在重新開始生長激素治療后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6)國外兒童和青少年GH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治療指南(以下簡稱“國外指南”)建議可以較低劑量重新開始生長激素治療,通常不會導致復發(fā)。7)國內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guī)范應用建議和國外指南均指出器質性生長激素缺乏癥、TS和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顱內高壓發(fā)生率較高,以及KIGS數據狀腺功能庫中還顯示PWS患者的發(fā)生率也較高;同時,超重、肥胖也是發(fā)生良性顱內高壓的重要風險因素,這些高風險患者臨床需重點關注。5.3甲功異常1)甲減通常發(fā)生在生長激素治療初數月內甚至治療1年后。2)其發(fā)病機制可能歸因于生長激素治療導致的甲狀腺激素代謝改變。3)臨床中為減少甲減的發(fā)生,在開始生長激素治療前需全面評估甲狀腺功能,若存在甲狀腺功能低下,應先調整甲狀腺功能至正常,再起始生長激素治療。同時治療過程中注意監(jiān)測,每3個月復查。若出現(xiàn)FT3、FT4水平低于正常,考慮左甲狀腺素治療,并根據血清FT3、FT4、促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行生長激素劑量調整[2]。4)此外,PWS患者需被特別關注,甲減是此類患者的常見特征,與是否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無關,建議所有PWS患者在診斷時和每年隨訪期間均應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5)需要注意的是,筆者在臨床中曾遇到一例生長激素治療后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例,盡管尚無法明確甲狀腺功能亢進是否與生長激素治療有關,但臨床治療中仍需關注這一潛在的不良事件。5.4 股骨頭骨骺滑脫癥1)股骨頭骨骺滑脫癥的平均發(fā)生時間為2.7年,國外指南指出SCFE的中位發(fā)生時間為生長激素治療后0.4~2.5年。2)股骨頭骨骺滑脫癥的發(fā)病機制可能與以下兩種情況有關:其一,可能歸因于生長激素使用劑量較高。研究顯示,與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所有患者相比,發(fā)生SCFE的患者生長激素平均使用劑量較高[30.9~38.6μg/(kg·d)vs43.7?μg/(kg·d)],從而可能導致與SCFE相關的生長速度加快或急性關節(jié)變化。其二,可能與生長激素治療導致的生長速度加快有關。理論層面推測,生長激素治療后生長速度加快降低了骨骺板對剪切應力的抵抗力,增加SCFE罹患風險。但現(xiàn)有證據顯示生長激素治療似乎未顯著增加SCFE的發(fā)生風險。研究顯示,在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總體人群中,SCFE發(fā)病率為73.4/10萬治療年。3)與其他適應證相比,Turner、慢性腎功能不全和器質性生長激素缺乏患者的發(fā)病率較高。因此,這三類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期間需進行密切監(jiān)測。4)但TS本身是SCFE的風險因素,與生長激素治療無關。5)此外,多種風險因素也會增加基線SCFE發(fā)生風險,例如肥胖、內分泌疾病、既往接受過化療/放療治療等。臨床面對高風險患者時,治療前應先進行髖關節(jié)X線檢查,檢查結果異常的患兒治療期間不鼓勵劇烈運動,并嚴密隨訪患兒有無出現(xiàn)跛行、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疼痛等,必要時需介入骨科??茣\。5.5 糖代謝異常1)生長激素治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糖代謝,其可能原因是GH拮抗胰島素的抗脂解作用會促進胰島素抵抗,通過增加糖原分解導致肝臟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進而影響葡萄糖平衡。2)但多數糖代謝異常為暫時可逆的,極少發(fā)展為糖尿病。3)目前的證據尚不能表明生長激素長期治療會增加糖尿病發(fā)生風險。即使在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GHD患者中,糖尿病風險也沒有增加。4)臨床中應對患者進行分層管理。遺傳因素、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家族史,是糖代謝異常的高危因素;TS、PWS和SGA是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以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應密切監(jiān)測血糖,若血糖高于10mmol/L需介入胰島素治療,當胰島素劑量達到150IU/d以上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時,可考慮停用生長激素。5)此外,筆者認為基線糖化血紅蛋白高于正常值時,在生長激素治療的某個階段出現(xiàn)血糖升高的可能性較高,此類患者也需加強監(jiān)測。6)對于已經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國內共識建議,如有必要可以在常規(guī)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從0.1~0.2mg/d的小劑量開始,治療期間加強血糖監(jiān)測,若糖尿病惡化,考慮調整胰島素和/或降糖藥物劑量或停止生長激素治療,并在重新恢復生長激素治療前優(yōu)化降糖方案。5.6 脊柱側彎1)脊柱側彎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國外指南指出,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脊柱側彎可能是由于快速生長所致,而不是生長激素本身的直接不良反應。2)脊柱側彎的發(fā)病率似乎不是很高。3)脊柱側彎是TS和PWS患者的常見特征,與是否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無關。4)臨床中對于基線脊柱側彎風險較高的TS和PWS患者,應在治療前先行常規(guī)檢查判斷是否存在脊柱側彎風險,使用過程中告知家長監(jiān)督孩子的坐姿,保持坐姿端正。5)Cobb角是評估脊柱側彎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指出,Cobb角≥10°定義為脊柱側彎,此類患者需及時轉診至骨科或專科門診,同時俯臥試驗提示脊柱前凸異常、脊柱后凸異常的患者也需及時轉診。5.7 治療相關腫瘤風險5.7.1腫瘤復發(fā)國內共識表明,尚無明確數據說明生長激素治療可能誘發(fā)或加速腫瘤(垂體區(qū)/鞍區(qū))復發(fā)。2)臨床中為規(guī)避腫瘤復發(fā)風險,應注重以下兩點。首先,所有患者均應詳細詢問既往史,有腫瘤既往史的患者需綜合考慮腫瘤惡性程度、進展狀態(tài),慎用生長激素治療。尤其垂體腫瘤、顱咽管瘤等自身復發(fā)率較高的腫瘤。其次,把握生長激素治療時間。國外指南表明,在腫瘤治療結束后,若沒有證據顯示存在腫瘤進展,標準等待期為12個月,可開始生長激素治療。3)國內專家建議,絕大多數腫瘤復發(fā)在最初2年內,因此不提倡顱部腫瘤患者在放療后2年內進行生長激素治療。4)國內建議的腫瘤患者起始生長激素治療時間相對滯后,因為隨時間延長腫瘤復發(fā)的可能性逐漸變小,未來仍需開展更多研究探索腫瘤患者起始生長激素治療的最佳時機。5)關于治療劑量,生理劑量的生長激素不會促進腫瘤復發(fā),但過程中應定期(3~6個月)復查鞍區(qū)MRI。6)對于骨骺未閉合的兒童,建議劑量為0.07~0.1IU/(kg·d)。7)臨床面對腫瘤患者,需綜合考慮個體情況如手術切除范圍和病理結果以及相關指南/共識推薦意見,做出最優(yōu)決策(包括是否需要生長激素治療、具體治療方案等)。5.7.2 新發(fā)腫瘤、繼發(fā)腫瘤1)與生長激素治療相關的腫瘤風險可能與高IGF-1、高GH水平有關。2)GH或IGF-1在腫瘤的發(fā)生中可能起到促進的作用,而非致病作用。3)對于新發(fā)腫瘤風險,多國長期隨訪研究表明,生長激素治療不會增加無風險因素患者的新發(fā)腫瘤或新發(fā)白血病發(fā)生風險。對于繼發(fā)腫瘤風險,國外指南表示,在有腫瘤既往史的患者中,與未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尤其接受放療時)可能會略微加速繼發(fā)腫瘤的發(fā)生,但似乎不會增加繼發(fā)腫瘤的總體發(fā)生風險。多國前瞻性研究結果證實,生長激素治療未增加繼發(fā)腫瘤發(fā)生率,在有腫瘤既往史的患者中,接受與不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繼發(fā)腫瘤發(fā)病率分別為5%、7.9%。4)臨床為盡可能減少腫瘤的發(fā)生風險,首先需排除禁忌證。國內共識明確指出,活動性惡性腫瘤患者不應接受生長激素治療。5)此外,以下患者需謹慎使用生長激素治療,若接受治療應密切隨訪并監(jiān)測:(1)有腫瘤既往史(繼發(fā)腫瘤的高風險人群),綜合考慮腫瘤惡性程度、進展狀態(tài);(2)無腫瘤既往史但是有腫瘤家族史尤其具有遺傳傾向的腫瘤家族史(新發(fā)腫瘤的高風險人群);(3)IGF-1或GH水平較高的患者(與腫瘤的發(fā)病率相關);(4)NS患者尤其是攜帶PTPN11基因突變的患者,NS患者發(fā)生白血病和某些實體瘤的風險更高,而PTPN11基因突變患者罹患癌癥的風險較普通NS患者高3.5倍。臨床中建議在開始生長激素治療前仔細詢問患者相關信息,若滿足以上條件,建議完善各項檢查(頭顱MRI、腫瘤相關指標等),謹慎考慮并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同時治療期間進行長期的密切監(jiān)測。5.8 治療相關死亡風險1)結合多項研究,大多數患者的死亡原因與生長激素無關,且與生長激素的平均日劑量或累積劑量無關。但SAGhE研究在分析特定病因死亡率時發(fā)現(xiàn),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顯著增加,尤其腦血管疾病亞類。考慮到GH過量和不足都與心血管風險增加有關,臨床治療時建議不要超劑量應用生長激素。2)同時長期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期間,應注意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心血管疾病等相關指標。對于死亡風險因素,腫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猝死風險,如TS患者(可能出現(xiàn)主動脈夾層/破裂)、PWS患者(可能出現(xiàn)呼吸衰竭)、過度肥胖患者等。6、打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安全嗎?1)生長激素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相對穩(wěn)定,生長激素治療的總體安全性良好。2)生長激素治療后的2~3年需重點關注:強調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持續(xù)監(jiān)測的重要性,除了生長發(fā)育指標外,還需監(jiān)測實驗室檢查指標、不良反應等,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甲狀腺功能、血清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空腹血糖、胰島素、肝腎功能、腎上腺皮質功能、糖化血紅蛋白、垂體MRI等,復查頻率各異,具體可參照《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guī)范應用的建議》,包括不同適應證患者的生長激素治療劑量。?7、可以總結一下,生長激素治療安全嗎?綜上,目前已發(fā)表的大量研究提供了生長激素治療具有良好安全性的證據,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相對罕見。因此,生長激素治療仍然是獲益大于風險,臨床應用中不應放大其安全性問題,熟悉在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做好臨床規(guī)范應用、規(guī)范監(jiān)測,可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對于家長自覺患兒生長發(fā)育緩慢而要求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情況,臨床醫(yī)生應充分了解患兒基本情況,考慮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用藥,切忌盲目應用。參考文獻:1、潘慧,杜紅偉.重組人生長激素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思考.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24,26(5):444-449.2、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guī)范應用的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2013.2024年06月01日
1356
5
5
-
2023年11月04日
71
0
0
-
2023年06月26日
113
0
0
-
2023年06月26日
34
0
0
-
2023年05月13日
153
0
1
-
岳宜寰副主任醫(yī)師 廈門市兒童醫(yī)院 中醫(yī)科 關注兒童發(fā)育,成就孩子未來大家好,我是袁醫(yī)生,今天我?guī)Т蠹乙黄鹆囊粋€新的話題,就是幫助孩子突破遺傳身高的方法有哪些?首先科學的評估,以早干預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科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家長呢應該及早的評估預測,抓住孩子的生長高峰期,給孩子的身體呢增長呢做一個好的普遍。其次呢,飲食營養(yǎng)均衡搭配,孩子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合理的營養(yǎng)攝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食物呢以多樣化食用,可以讓身體呢充分的吸收營養(yǎng),達到身體所需的,促進身體生長發(fā)育。第三呢就是鍛煉身體,事半功倍,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讓骨骼、肌肉、大腦更好的發(fā)育,是孩子長個的最佳途徑,但也控制了孩子的運動量,以免呢超重,超負荷的體重給孩子造成損傷,給身體會帶來不利,所以適當的運動是必須的。那第四個。 方面呢,就是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充足的睡眠是孩子長高的法寶,這是因為生長素呢,只有在孩子熟睡中才會有所分泌,所以每天呢要保證孩子睡眠的時間充足,并且每晚呢十點準時睡覺的好習慣。第五,杜絕垃圾食品以及碳酸飲料,想要孩子呢身體茁壯成長,應該避開垃圾食品的攝入,家長還需牢記少喝碳水飲料,還有鹽分高的食物,以免影響孩子2023年04月03日
313
0
2
-
2023年02月17日
90
0
0
矮小癥相關科普號

孫永建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永建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兒童骨科
562粉絲24.3萬閱讀

郭永昌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永昌 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河南
骨科
4082粉絲163.6萬閱讀

王珊琳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珊琳 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兒童醫(yī)院
生長發(fā)育科
278粉絲6683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