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啟晉主治醫(yī)師 河源市人民醫(yī)院 肝膽甲狀腺外科 隨著人們對健康檢查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人會定期做體檢,肝膽彩超項目是體檢里一個???,在彩超技術愈發(fā)進步的今天,很多早期病變難逃彩超醫(yī)生法眼。膽囊息肉,就是這樣一個經常在肝膽彩超體檢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肝膽外科門診,經常會有人拿著體檢報告來咨詢“醫(yī)生,我彩超檢查報告單寫著膽囊息肉,要怎么處理?”那么膽囊息肉到底是個什么病,要不要治療?要怎么治療?什么情況下需要手術?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一.什么是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是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簡稱,是膽囊黏膜局限性隆起性病變的統(tǒng)稱,所以這個病種是包括了幾種病變在內的概念,如膽囊良性腫瘤、假性腫瘤、早期膽囊癌??偠灾灰遣食蛘咂渌跋駥W檢查發(fā)現(xiàn)突入膽囊腔內的隆起性病變,都可以叫膽囊息肉。????從定義來說,如果膽囊息肉被檢查發(fā)現(xiàn)了,醫(yī)生還暫時無法判定,這個到底是不是腫瘤(如膽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就屬于非腫瘤性病變)、是不是膽囊良性腫瘤或哪種膽囊良性腫瘤(如膽囊腺瘤、血管瘤、脂肪瘤、纖維瘤等),或者被檢查時候是不是已經有可能發(fā)展成惡性(早期膽囊癌)。????二.為什么會得膽囊息肉這個???????膽囊息肉病因目前還不明確,但是現(xiàn)有的研究結果認為跟以下因素有關系:????1.遺傳因素:如果一個家族中有人患有膽囊息肉,那么這個家族的其他成員患有膽囊息肉的幾率也明顯高于普通人。因此,如果有膽囊息肉家族史的人要警惕了,需要定期去醫(yī)院檢查,看自己是否得了膽囊息肉。????2.年齡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膽囊息肉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至頂峰后下降趨勢,頂峰多位于中年(40-60歲)。不過這也許跟中年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guī)律、激素水平和免疫力處于變更期有關。????3.性別因素: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顯示膽囊息肉多見于男性,并且多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男性性別為膽囊息肉形成的獨立風險因素。并且還有研究提示,不同年齡段的男性膽囊息肉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與雌激素水平有關,雌激素能促進脂質代謝,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女性膽囊息肉的發(fā)生率。?????4.血脂異常:血脂異常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減少。這幾項指標的異常改變也是膽囊息肉的危險因素,如果你有做血脂檢測,可以拿報告單對照著看自己有沒有哪項是符合上述改變的。???5.BMI:就是體重指數(shù)的簡稱,計算公式是“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也就是體重數(shù)(按公斤算)除以身高數(shù)(按米算)兩次。BMI≥25kg/m2被認為是超重,超重后BMI越高,患膽囊息肉風險越高,這可能和肥胖人群血糖、血脂、血壓異常比例相對較高有關系。????6.血糖異常:糖耐量異常的高血糖和糖尿病在某些研究中被認為是膽囊息肉的危險因素,原因是這會膽囊運動障礙,不過對于這個結論目前還存在較大爭議,然而控制糖尿病或高血糖狀態(tài),這總歸是沒錯的。????7.乙肝病毒感染:多數(shù)研究認為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既往乙肝病毒感染史可增加膽囊息肉發(fā)生率。?????三.膽囊息肉有哪些癥狀?????正如前文提到,大多數(shù)人的膽囊息肉是體檢做肝膽彩超發(fā)現(xiàn)的,由此可知,膽囊息肉基本很少表現(xiàn)出臨床癥狀。但是對于某些病人,膽囊息肉可能會出現(xiàn)如下兩類癥狀:????1.?慢性上腹痛:經常表現(xiàn)為右上腹/上腹隱痛或絞痛,一般都是一陣一陣的發(fā)作,可在疼痛時候感覺到痛感向右肩部放射,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厭食等不適,這主要是膽囊息肉引起慢性膽囊炎或膽絞痛導致的。????2.?劇痛伴發(fā)熱、黃疸:如果膽囊息肉長在靠近膽囊出口位置,息肉突然堵塞出口,就會導致膽囊內的膽汁無法排出,使得膽囊體積增大,繼而出現(xiàn)右上腹出現(xiàn)劇烈的疼痛,嚴重可以出現(xiàn)發(fā)熱、皮膚變黃(黃疸)。????如果檢查發(fā)現(xiàn)膽囊息肉,期間出現(xiàn)慢性或急性疼痛、惡心嘔吐、厭食、黃疸等情況,請及時去醫(yī)院就診,讓??漆t(yī)生評估這些癥狀的出現(xiàn)是否跟膽囊息肉有關,因為膽囊息肉惡變成膽囊癌也會出現(xiàn)上述表現(xiàn),千萬不要耽誤治療?。。????四.膽囊息肉該如何治療?是不是一定要手術?????膽囊息肉的治療原則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最理想的情況就是爭取把那些很可能變成惡性的膽囊息肉揪出來,行膽囊切除手術治療,將惡變的風險扼殺在搖籃中。臨床醫(yī)學者在經過數(shù)十年對這個疾病的研究,目前總結了以下一些情況(手術指征)是建議手術的:★息肉最大直徑≥10毫米,尤其是單發(fā)息肉;★息肉最大直徑在6-9毫米,但是存在以下任何一項風險因素:年齡超過60歲、有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PSC)病史、無蒂息肉樣病變(就是所謂寬基的息肉,可以想象成類似交通錐的樣子)、局灶性膽囊壁增厚>4毫米?!锵⑷庾畲笾睆剑?0毫米,在2年隨訪期內生長≥2毫米(這表明是短期內快速增生)?!锬懩蚁⑷夂喜⒓甭阅懩已祝簿褪钦f是有癥狀的膽囊息肉。★膽囊息肉合并膽囊結石?!锍暀z查膽囊息肉血供豐富,懷疑癌變。★有膽囊癌家族史。????膽囊息肉手術方式首選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微創(chuàng)手術。手術中醫(yī)生將切除的膽囊進行快速病理檢查,以此來排除惡變。一旦在手術中發(fā)現(xiàn)膽囊息肉已經惡變,就會按照膽囊癌的分期選擇是否擴大切除范圍,并進行相應區(qū)域的淋巴結清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療效果。現(xiàn)我院已開展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獲得跟其他手術方式一樣的治療效果時,創(chuàng)傷更小,更加美觀。?????五.得了膽囊息肉,應該注意什么?????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因為沒人能夠知道膽囊息肉在什么時候就惡變了,所以定期隨診很重要,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定期復查彩超,如果膽囊息肉情況有變化,尤其是往壞的方向變化的時候,能夠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如果你的膽囊息肉大小是6-9毫米并且沒有上述說的惡性腫瘤風險因素,或有惡性腫瘤風險因素但是膽囊息肉≤5毫米,推薦在6個月、1年和2年時都要做一次膽囊彩超檢查隨訪,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可以每1-2年復查一次膽囊彩超。????平時生活中,膽囊息肉的患者應該盡量做到注意休息,規(guī)律清淡飲食,肥胖人士適當減重,臨床見過有部分膽囊膽固醇性息肉在患者改善作息飲食、控脂、控體重后,息肉最終完全消失的例子。????“膽囊息肉”總體來說絕大多數(shù)是良性的,不需要任何治療,所以得了膽囊息肉不必過于焦慮,只有符合上述第四點說的那些情況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唯一推薦的治療手段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2024年01月26日
760
0
2
-
孫平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囊息肉如果有如下表現(xiàn),癌變風險較高,需要早做處理:第一、息肉生長過快;第二、息肉超過10mm;第三、息肉內含血流信號;第四、息肉形態(tài)不規(guī)則,不像典型息肉表現(xiàn);第五、腺瘤性息肉或腫瘤性息肉;第六、檢查無法判斷病變性質或不能排除膽囊癌;如果彩超不能判斷性質,可行增強CT或增強磁共振+腫瘤標記物(CEA、CA-125、CA-199三項)檢查協(xié)助判斷。如果檢查也無法判斷性質,不能排除癌變,需要盡早手術。所有有手術指征的息肉,均建議有條件行術中快檢,因為只有病檢才能確定是否癌變,如果已經癌變,可以同期行膽囊癌根治術,而不需要第二次手術。每個患者均有特殊性,具體病因、治療指征和方式請咨詢??漆t(yī)生。歡迎轉發(fā)給有需要的親人朋友。2024年01月11日
988
0
1
-
孫平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囊息肉的危害取決于息肉的種類。膽囊息肉主要有三種:最常見的為膽固醇息肉,顧名思義,主要成分為膽固醇,就是血脂的一種。膽固醇息肉一般沒有任何癥狀,理論上癌變的概率也較低。但如果息肉較大或者位于膽囊頸、膽囊管等部位,會阻塞膽汁的流通,會引起腹痛腹脹等消化道癥狀,甚至誘發(fā)膽絞痛甚至膽囊炎。且1公分以上的息肉不好同膽囊癌鑒別,因此,1公分以上的息肉指南推薦膽囊切除并行術中快檢。第二種為腺瘤性息肉,少見得多,有癌變的可能,且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無法明確息肉種類,需要病檢,1公分以上的還是推薦膽囊切除并行術中快檢,如果血流豐富,手術指征還應適當放寬。第三種為腫瘤性息肉,也相對少見,但癌變風險較高,富含血流信號或增強檢查強化明顯者,是腫瘤性息肉可能性大,由此特征者均建議盡早手術并術中快檢。息肉的主要危害就是癌變,膽囊癌惡性程度又極高,因此,1公分以上或有其它膽囊癌高危因素者,一經診斷,均需盡早手術。每個患者均有特殊性,具體病因、治療指征和方式請咨詢??漆t(yī)生。歡迎轉發(fā)給有需要的親人朋友。2023年12月26日
696
0
1
-
孫平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囊息肉、膽囊腺肌癥,簡稱膽囊占位。1公分以內,癌變的風險很低,沒有手術指征。但1公分以上,癌變的風險明顯升高,而所有的術前檢查包括增強CT、增強磁共振、PET等都無法發(fā)現(xiàn)早期膽囊癌,也就是說,這些良性疾病同早期膽囊癌無法鑒別,因此都會建議盡早手術切除,且送術中快檢。沒有任何檢查能搞清楚目前是否癌變,除了病理檢查。因此,及時手術的必要性可想而知。這類患者術中快檢確定為膽囊癌的概率大概5%左右。另一個建議盡早切除的原因為:膽囊癌惡性程度極高,與胰腺癌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屬于癌中之王。因膽囊癌就診者,即使能行根治性切除,能活過5年的也極少。因此,對該疾病的共識是:寧可錯切1000,不能漏掉一個。因此,雖然手術有風險,但遠小于不手術的風險。除了極少數(shù)人(千分之幾)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順利康復,不會有任何后遺癥。每個患者均有特殊性,具體病因、治療指征和方式請咨詢專科醫(yī)生。歡迎轉發(fā)給有需要的親人朋友。2023年12月22日
982
0
0
-
孫平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肝膽外科 經常能在門診看到膽囊息肉自己消失的患者。因此,答案是肯定的,能夠自愈。但是,自愈的概率較低,100個里面只有數(shù)個。今天,我來講講膽囊息肉為何能夠自愈。膽囊息肉分為2種:第一種,腺瘤性息肉,屬于腫瘤性息肉,不可能自愈,且有癌變的風險,但這種息肉占比較少,約5%左右。多數(shù)就診時已經很大,都是建議直接手術。第二種,膽固醇性息肉,占比90%以上。顧名思義,主要成份為膽固醇。沒錯,你沒有聽錯,就是血脂的一種。肥胖和高脂血癥的患者越來越多,因此,膽固醇息肉越來越多。能自愈的極少數(shù)人,往往息肉不大,5mm以內,能做到清淡飲食多運動,控制好體重和血脂。能做到這些的患者比例并不多,最多5%。當然,絕大多數(shù)人將這些不好的因素都控制很好,息肉也不會消失,甚至會增大,原因不清,只能歸結為體質。無論如何,控制好自己能控制的,就算息肉沒能縮小,也收獲了健康。每個患者均有特殊性,具體病因、治療指征和方式請咨詢專科醫(yī)生。歡迎轉發(fā)給有需要的親人朋友。2023年12月13日
997
0
1
-
趙剛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膽石病中心 3、膽囊息肉的自然病程變化有研究510例PLG患者,并進行隨訪2-58個月。通過對兩次或兩次以上B型超聲檢查結果的比較,發(fā)現(xiàn)300例患者的息肉直徑增加了1mm-10mm(58.8%)。其中息肉長1mm有101例,息肉長2mm有84例,息肉長3mm有49例,息肉長4mm有25例,息肉長5mm有21例,息肉長6mm有11例,息肉長7mm有3例,息肉長8mm有4例,息肉長9mm有1例,息肉長10mm有1例。196例(3mm)息肉直徑無變化(38.4%)。息肉直徑減小患者8例,息肉消失患者6例。單變量分析表明,飲酒、睡眠質量差、高脂飲食、合并膽囊結石對PLG直徑有影響。年齡、性別和飲酒量的回歸分析表明,睡眠質量差者比正常睡眠者PLG直徑增加的風險高2.282倍,飲酒者相比不飲酒者PLG直徑增加的風險高2.615倍。飲酒、高脂飲食、合并膽囊結石、睡眠質量差可能是PLG生長危險因素。有研究對新疆138例PLG患者進行了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56例患者的息肉繼續(xù)生長(直徑增長2mm-10mm),2例患者的息肉減少,4例患者的息肉消失,76例患者的息肉保持不變,16例患者的息肉從單一變?yōu)槎鄠€,平均增長率為1.6mm/年。通過與非息肉生長組比較,發(fā)現(xiàn)男性、高脂飲食、吸煙、飲食不規(guī)律、BMI>24.0、喜肉和刺激性食物可能促進PLG生長。多變量回歸分析顯示,高脂肪飲食和BMI>24.0是PLG生長的獨立危險因素。新疆地區(qū)與其他地區(qū)相比,由于民族、生活習慣及地區(qū)等綜合因素,該地區(qū)膽囊息肉生長較快。4、膽囊息肉的診斷膽囊息肉患者通常不會出現(xiàn)臨床癥狀,但也有部分PLG患者出現(xiàn)上腹部不適、疼痛、脹氣、膩油等癥狀,若膽囊息肉同時合并結石,可能會出現(xiàn)膽道絞痛。目前,影像學檢查是該病的主要診斷手段。PLG的診斷方法包括B超、膽囊造影、CT、腹部血管造影、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目前,診斷膽囊息肉樣病變的首選方法為腹部B超,其成本低、無創(chuàng)且靈敏度高。腹部B超可直接顯示息肉的大小、數(shù)目、位置、是否出現(xiàn)膽囊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及膽囊壁的局部變化,還可以動態(tài)觀察PLG的生長速度與病情變化,用于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應用價值很高。通常,膽固醇息肉B超表現(xiàn)為強回聲,部分呈低回聲。膽固醇息肉回聲密度呈不規(guī)則顆粒狀,腺瘤等回聲較多。到目前為止,很難區(qū)分早期膽囊癌和腺瘤。據(jù)研究報道,超聲檢查可檢出92.5%-93.3%的PLG患者,特異性為95.8%。腹部B超對PLG的診斷有90%以上的敏感性。在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診斷中,膽囊造影和CT檢查檢出率明顯低于腹部超聲檢查。B型超聲在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診斷中比CT和膽囊造影更有效。因此,腹部超聲檢查是膽囊息肉樣病變的首選診斷方法。腹部超聲診斷PLG,其誤診率約為6%-7.7%。可能是粘膜皺紋、粘附膽囊壁上的泥沙小結石被誤判。目前,超聲難以鑒別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病理性質。一般來說,只有息肉的大小、數(shù)目、回聲特征和蒂長短可以用來推斷PLG的病理性質。由于其分辨率高、無氣體干擾,三層膽囊壁在內鏡超聲檢查下可以得到清晰地顯示。內層為粘膜,中層為肌層,外層為漿膜層?;仡櫸墨I,內鏡超聲檢查與超聲檢查比較,其診斷價值更高。超聲內鏡在歐美國家已廣泛應用于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診斷,但在中國卻很少使用。有研究者認為,CT可用于大而不規(guī)則的病變檢查,以避免膽囊癌的漏診。CT檢查PLG的檢出率為40%-77.8%。增強CT可提高膽囊息肉樣病變的檢出率。Guma等人對普通CT和增強CT對PLG的診斷率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增強CT檢查正確診斷PLG31例,普通CT僅14例(45%)。因此,他們認為不管是CT檢測到的所有PLG還是增強CT檢測到的無蒂PLG,一律都應診斷為腫瘤性息肉。有蒂與無蒂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增強CT診斷惡性PLG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率和總準確率分別為88%、87%、88%和87%。因此,增強CT是腫瘤和非腫瘤性PLG的重要鑒別手段。此外,增強CT檢測早期膽囊癌也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能夠檢測膽囊癌轉移狀況。本文選自王凱旋等,膽囊息肉發(fā)病及診療研究概況。原文鏈接地址:鐵路系統(tǒng)職工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患病與危險因素分析-中國知網(cnki.net)2023年10月03日
168
0
0
-
2023年09月19日
510
0
1
-
徐安安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膽石病中心 徐醫(yī)生你好,有人說東發(fā)膽囊西肉不容易癌變,這是真的嗎?你好啊,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而且現(xiàn)在我們有很多科普,包括有我們很多患者都會形成這樣一個這個錯誤的觀念,就是息肉越多呀,它癌變的風險越小啊。啊實際上在我沒有這個深入研究膽囊息肉之前,在我們沒有做膽汁病??埔郧埃覀兾乙彩沁@樣認為的啊,因為我們老老覺得東方息肉就是膽固醇性的可能大,單發(fā)的是真性可能大,但是隨著我們膽汁中心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以后,我們發(fā)現(xiàn)實際上多發(fā)息肉并不代表它就一定是膽固醇性的,而且呢,我們在臨床的手術當中會碰到多發(fā)息肉當中有一兩顆是真性息肉,剩下的是膽固醇息肉的情況,所以這個觀點我覺得是錯誤的,而且我們很多患者千萬不要以多發(fā)的膽囊系數(shù)就不會癌變來延遲手術。2023年09月18日
165
0
1
-
徐安安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膽石病中心 醫(yī)生,您好,請問膽囊息肉會自己消失了,你好啊,這個問題呢,我給你的回答是可能的啊,因為在我的門診當中,我們就碰到過有年輕的患者息肉自己消失了,而且呢,這個從息肉的這個病理生理機制,從它的發(fā)生來講,其實我們是可以給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我們的息肉,特別是小息肉啊,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它是膽固醇性的,實際上它的發(fā)生和我們脂肪肝啊,高血脂是同源性的,就是原因比較類似,所以如果一個年輕人得了這種膽固醇息肉,他發(fā)現(xiàn)了以后,后期有效的采用了這個飲食控制,運動鍛煉的方法,甚至有些人服用了藥物的話,這種小息肉有可能是會自己沒有的,也就自己就消失了啊,當然如果接下來你這個飲食控制又不注意了,然后又不運動了,這個熱量急劇血脂高,脂肪肝出來了以后,實際上這個膽固醇吸肉又有可能長出來,所以對于這種膽固醇性的息肉。 早期比較小的情況下,有一部分人采用了合理的飲食控制,運動鍛煉的方法,確實有可能自己又沒有了啊,臨床當中我們也確實發(fā)現(xiàn)不少這樣的案例。2023年09月11日
151
0
4
-
徐安安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膽石病中心 徐醫(yī)生你好,請問膽囊息肉多久會來病?哎,你好哈,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這個是我們膽囊息肉患者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啊,那實際上呢,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呢,首先有一個前提,如果我們能明確你的息肉是膽固醇息肉的話,這一類息肉它是沒有癌變風險啊,但是很遺憾,現(xiàn)在我們有任何一個檢查在開刀前能知道你是不是膽囊醇息肉,那第二個呢,就是占比膽囊息肉大概10%-15%的真性息肉,包括腺瘤和增生性息肉啊,他們的癌變呢,一般來講是一個時間累積的過程,也就是說他癌變需要這個時間累積,我們短的可能一兩,長的可能需要十年20年時間才會癌變,對于得了息肉的患者來講呢,特別是十毫米左右的,我覺得你先不必恐慌,但是一定要重視,你不能被動的等到他癌變了再去治療,那就晚。2023年09月08日
209
0
4
膽囊息肉相關科普號

段世剛醫(yī)生的科普號
段世剛 主任醫(yī)師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肝膽外科
20粉絲8.2萬閱讀

林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超 主治醫(yī)師
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37粉絲4272閱讀

鐘蕓詩醫(yī)生的科普號
鐘蕓詩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內鏡中心
7155粉絲10.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