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立崗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耳鼻喉科 鄭大夫,我耳朵聽到大聲音就轟隆隆響,安靜的時候不響。 這個是你耳朵的自我保護機制,就像前面那個患者說的一樣。 大聲轟隆隆響。 如果老是這樣的,那可能是你里面的鐙骨肌啊,骨膜臟肌啊,這個收縮引擎,哎,它是我們身體的保護。 如果這樣想,你可以。 就是說先去醫(yī)院測個聽力,聽力沒有有沒有問題,如果聽力都很好。 測個OVE吧,看看毛細胞的功能,這些都很好,如果還是在想,那可能登過痙攣,登錄痙痙攣啊。 This。 做手術吧,鐙骨肌切斷,做個微鏡微創(chuàng)手術,全斑祛斑都可以做,可以解決,當是你說想就想啊,偶一點點不影響,那你就不用管他,都可以。2022年09月23日
161
0
1
-
馮寧宇副主任醫(yī)師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我們大家看一下這位居民朋友呢,他問到,主任你好,左耳搏動性耳鳴,而且頭暈,需要進一步做什么檢查嗎?這種搏動性彌伴頭暈的話呢,呃,不排除啊,不排除內聽道的一個小腦前下動脈及其分支與聽神經的一個,呃,異常接觸啊,這種情況建議呢,是首選肯定是核磁啊,內聽到的核磁或敲小腦絞斷的一個,呃。 呃,核磁共振檢查,呃,可以幫助我們明確有沒有這方面問題,如果明確了,呃,確實是有責任血管,呃與我們聽神經骨發(fā)生了呃異常接觸的話呢,呃可以考慮手術啊,可以考慮手術,如果這個癥狀對您來說影響不大的話呢,也可以考慮觀察,那你想確診到底有沒有這個問題的話呢,呃首選核磁,核磁共振。 感謝主任的回答,那我們再來看一下下一位居眾朋友問的問題。2022年05月20日
238
0
0
-
馮立人副主任醫(y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耳鳴乃耳科臨床常見三大難題之一,其發(fā)病率較高。耳鳴的發(fā)生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耳鳴患者呈逐年增加趨勢。 部分是由于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等原因。而外耳、中耳和小腦腦橋角病變(如聽神經瘤、腦膜瘤),或血管異常等引起的耳鳴??烧业皆虿⒂枰灾委?。許多耳鳴患者常未能發(fā)現(xiàn)明顯的病因。有些專家認為耳蝸病變是因病變部位的自發(fā)性放電活動所致。損傷的毛細胞可產生持久的去極化狀態(tài),引起神經元的興奮,產生異常信號也與中樞對末梢的抑制作用減弱或消失有關。有些學者認為是相鄰神經元之間興奮性同步排放所致。有的認為是感覺毛細胞自發(fā)性的過量鉀離子和鈣離子內流,引起其全部突觸同步釋放神經遞質。也有認為耳鳴產生于聽覺皮層下中樞對神經末梢的微弱信號的覺察和處理過程中??傊?,目前耳鳴病因及發(fā)病機理也 不清楚,治療效果常不理想。但并不是說耳鳴無可救藥、人們在它面前束手無策。目前有這么幾種態(tài)度是錯誤的:1. 認為現(xiàn)在科學技術這么發(fā)達,耳鳴一定能治好。2。耳鳴治不好,也就放棄治療了。3.經常奔波于各大醫(yī)院之間,非要找到耳鳴的病因、發(fā)病機理,鉆牛角尖。因此,耳鳴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應該理性對待,積極治療。 首先作一些耳科的基本檢查:耳鏡檢查,聽功能檢測。如搏動性耳鳴,應作頭、頸側及耳的聽診,以了解有無血管搏動聲、頸轉動及壓迫頸動、靜脈對耳鳴的影 響等。加做頸部及顱內的CT或MRI檢查等。如果發(fā)現(xiàn)了相應器質或結構,常提示可用藥物、門診操作治療或手術予以處理,效果常比較好。 如果上述檢查仍未發(fā)現(xiàn)問題,那多半是內耳、聽神經或顱腦中樞神經細胞興奮性異常、電生理活動異常等引起,即通常說的“神經性”耳鳴。也可能與心理壓力大、精神緊張、焦慮有關。不要強求找到原因,可用藥物治療,如卡馬西平,鎮(zhèn)靜安定藥,抗焦慮、抗抑郁藥(這些藥物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對于早期發(fā)生的耳鳴,治療效果常比較好。亦可采用聲治療、耳鳴抑制(掩蔽)療法、電刺激療法等。 另外,可看看精神心理科醫(yī)生,進行心理疏導。業(yè)余時間可做些自己喜歡的、能非常投入的事情,多看看喜劇片、聽聽相聲,旅游。 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常伴發(fā)耳鳴,部分患者聽力恢復后耳鳴緩解,也有不少患者聽力恢復后耳鳴持續(xù)存在或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有些慢性病也會引起耳鳴。在更年期的時候,內分泌很容易會失調, 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等亦可引起耳鳴。 由于耳鳴起因較慢、病程都非短期內發(fā)生,故治療一般也需要較長時間,如耳鳴掩蔽療法、松弛療法等至少要完成為期一個月的療程,才能評估治療效果。因此,病人在配合治療過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輕易放棄。2021年11月20日
2245
0
4
-
2021年11月04日
1268
0
2
-
鄭立崗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耳鼻喉科 作為一個看了至少上萬例耳鳴的醫(yī)生,我自己的理解是耳鳴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日常中影響是不大的。但是有少部分人確實由于耳鳴對于日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下面,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就談談我們怎樣來避免耳鳴對我們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第一,檢查很重要。其實大部分人耳鳴后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我的耳鳴有沒有大問題,會不會是重病?;卮疬@個問題,您就必須去醫(yī)院做些檢查,最簡單的就是測個聽力、做個磁共振檢查,這樣基本就會排除一些嚴重的疾病,這些檢查做了,你就可以告訴自己,我的耳鳴問題不大,沒有腫瘤等嚴重問題。我睡早點,鍛煉多點就會慢慢好的。第二,有意的忽略耳鳴非常重要。有的人耳鳴非常嚴重,但他慢慢適應了,和耳鳴能和諧相處了,覺得本來就是這樣,所以學習、工作、睡覺都不覺得有什么影響了。這是一種長期習慣的結果,對于減少耳鳴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習慣。第三,心理暗示非常重要。檢查了沒什么大的問題,就要經常暗示自己,我的耳鳴就是輕微的異常,慢慢習慣就好了。只要我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多點鍛煉身體,不熬夜、不接觸噪音,就有可能減輕或消失,至少不會加重。以上就是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關于耳鳴在日常中影響大不大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什么問題,歡迎留言和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進一步交流。2021年08月06日
1102
0
1
-
楊海弟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耳鼻喉科 當你意識到耳朵或腦子里出現(xiàn)奇怪的“蟬鳴聲”、“電流聲”、“心跳聲”這些聲音長期伴隨著你并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的生活這究竟是怎么了?沒錯,這就是耳鳴全世界大約有10-15% 的人群遭受耳鳴的困擾下面這份“耳鳴指南” 注意查收!耳鳴(Tinnitus)耳科臨床常見的癥狀是指在無外界聲源刺激的情況下患者自覺耳內或顱內有聲音的一種主觀感覺分為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兩大類主觀性耳鳴(多見):在無聲刺激或電刺激情況下,自己能聽到而他人聽不到的一種主觀聲音??陀^性耳鳴(少見):耳內或顱內的響聲不但自己能聽到而且還能被他人聽到。01導致耳鳴的因素有哪些?(一)主觀性耳鳴耳部疾?。?、外耳病變:外耳道耵聹栓塞、外耳道異物、外耳道癤腫、外耳道皮膚??;2、中耳病變:外傷性鼓膜穿孔、咽鼓管病變、急/慢性中耳炎、鼓室硬化;3、內耳病變:梅尼埃病、突發(fā)性耳聾、老年退行性病變、耳硬化癥、病毒感染。蝸后病變:1.最常見的蝸后病變是聽神經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因此早發(fā)現(xiàn)很有必要。2.其他蝸后病變還有小腦角病變、腦干病變、顱腦外傷、其他核團的病變以及顱內腫瘤等。其他系統(tǒng)疾?。?.高/低血壓、高血脂、糖尿病2.心理疾?。阂钟舭Y、焦慮癥、狂躁癥3.血管疾?。貉苣[瘤、動靜脈畸形(二)客觀性耳鳴血管源性可分為動脈性搏動性耳鳴和靜脈性搏動性耳鳴,其耳鳴節(jié)律特點與脈搏一致。(鼓室體瘤)肌源性肌肉異?;顒佣酁樯窠浺蛩厮穑部捎缮窠浵到y(tǒng)病變,如小腦或腦干損害所引起。(鼓膜張肌陣攣、鐙骨肌陣攣)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患者張口或閉口時,本人和旁人可在外耳道聽到咔嗒聲。咽鼓管異常開放患者聽到與呼吸節(jié)律同步的耳鳴聲或自己的呼吸聲。常發(fā)生于過度消瘦者,或繼發(fā)于萎縮性鼻炎、慢性后組鼻竇炎、鼻咽癌放療后等。02臨床檢查No.1??茩z查:外耳道、鼓膜、乳突、耳周、頸部;聽力學檢查:純音測聽、聲導抗、鐙骨肌反射閾值、咽鼓管功能評定、ABR、耳聲發(fā)射;影像學檢查:顳骨高分辨CT、顱腦MRI。No.2耳鳴特殊方法檢查:下頜關節(jié)檢查、鼻部檢查、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檢查、腦電圖、顱內血管造影(搏動性耳鳴患者)、頸椎檢查、血管超聲。(血管超聲)(下頜關節(jié)檢查)No.3耳鳴心理聲學檢查:耳鳴頻率測試、耳鳴響度測試、殘余抑制試驗、耳鳴掩蓋效應、響度不適閾值測試。03耳鳴評估量表中文名稱英文簡稱英文全稱耳鳴殘疾評估量表THITinnitusHandicap Inventory耳鳴問卷TQTinnitus Questionnaire耳鳴功能指數(shù)量表TFITinnitusFuncational Index視覺模擬評分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耳鳴評估量表TEQTinnitusEvaluation Questionnaire自測你現(xiàn)在處于哪一級?長按圖片掃 碼進入問卷(THI、VAS耳鳴評估量表)根據(jù)耳鳴致殘量表(THI)將耳鳴分為五級Ⅰ級:1~16分(輕微)Ⅱ級:18~36分(輕度)Ⅲ級:38~56分(中度)Ⅳ級:58~76分(重度)Ⅴ級:78~100分(災難性)出現(xiàn)耳鳴應該重視起來及時就醫(yī) 采取相應措施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04治療方法PART-1 內科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即治療原發(fā)疾病和耳鳴引起的軀體癥狀以及不良心理反應,如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等。PART-2 外科治療針對有手術指征的耳鳴,如耳硬化癥、聽神經瘤、中耳膽酯瘤等,通過手術干預后耳鳴會或多或少的減緩。PART-3 耳鳴習服療法主要通過對神經系統(tǒng)重新訓練或再編碼,降低中樞興奮性,增加中樞抑制,切斷耳鳴與不良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促使患者對耳鳴適應。習服療法需每天進行,患者需要長期(1~2年)堅持治療。 小貼士 1、避免長時間處于噪聲環(huán)境中,減少接觸噪聲源,適當佩戴耳罩、耳塞等防護用具。2、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例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這些藥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損害聽力。神經性耳聾患者更要慎用!3、減少耳機的使用時間。連續(xù)使用耳機的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成人每天佩戴不超過3—4h,未成年人不超過2h。佩戴耳機20—30min后,要摘掉耳機讓耳朵得到充分的休息哦。4、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心情舒暢。早睡早起,規(guī)律飲食,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5、定期檢測聽力狀況。如果感覺自己聽力下降;他人說話聽不清;總是需要對方提高音量、重復說話;電視聲音調的很大;如果您有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去醫(yī)院做聽力篩查了。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對耳鳴有了一定的了解愿耳鳴患者能早日擺脫耳鳴的困擾過上積極健康向上的幸福生活撰文:劉博雅排版:劉博雅 阿龜圖片:百度圖庫 侵權刪初審:麥小高終審:楊海弟教授2021年05月26日
2815
0
4
-
李寶民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神經外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李寶民從當代醫(yī)學現(xiàn)實看,或許只有30%的疾病種類是可以治愈的,但我們的研究使搏動性耳鳴加入這一比例的那一天正在來臨。不僅僅是搏動性耳鳴的治療有了明確的希望,伴隨其繼發(fā)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也可能隨著耳鳴治療的成功而淡出患者的生活。與連續(xù)不間斷的蟬鳴等神經性耳鳴不同,搏動性耳鳴會感覺到一側或雙側的聽覺中有與心臟跳動節(jié)律一樣的聲音,實際上病變的位置大多數(shù)不在耳朵里,它的基本病理特點與顱內外出現(xiàn)的異常血管結構相關。電測聽提示耳鳴頻率以低頻為主,通常為“嗚嗚”聲,一般不超過500赫茲(Hz);耳鳴的響度依據(jù)病變嚴重程度的不同而異。其病源可能有靜脈性,動脈性,及其它血管異常等很多病因,而且絕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一、都有哪些種類的搏動性耳鳴1、先說動脈源性耳鳴:最常見的種類是顱底腦膜血管炎癥、血管瘤、外傷等因素造成的動靜脈瘺,俗稱“血管短路”。還有少部分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和椎動脈枕大孔段狹窄伴夾層形成,都可以因血液層流變湍流后產生局部的“轟轟聲或呼呼聲”雜音。有些椎動脈或基底動脈分支血管迂曲、延長直接擠壓腦干和聽神經,也可以出現(xiàn)一種或多種的搏動性耳鳴;因其解剖位置較深,故擠壓頸部不會有耳鳴聲響的變化。另一種和血流相關的搏動性耳鳴呈“咚咚”的心跳聲,多見于高血壓、貧血和甲亢病的患者,由于血流量增多引起腦血管搏動增強而影響耳蝸的感覺所致。臨床上,患者自己能聽到的感覺是耳鳴,醫(yī)生在眼眶周圍、耳后、頸部用聽診器能聽到的稱雜音;部分情況下,用手準確擠壓頸部動脈可以減弱或消失這種雜音;所以將這種耳鳴可以確定為動脈源性的。2、再說靜脈性耳鳴:基本上都是由于腦靜脈竇結構變異所造成;常見有橫竇與乙狀竇交界區(qū)的狹窄,巖下竇和枕竇末端狹窄合并高位或粗大的頸靜脈球,以及較大的乙狀竇膨大或憩室(甚至因其長期擠壓骨壁可造成其外側的乳突或枕骨內板、甚至板障的吸收或缺損)。當這些結構異常引起血流加快并形成湍流時,局部血流會產生搏動性雜音,再經顱底骨頭傳導至耳蝸就感覺到搏動性耳鳴了。由于靜脈血流緩慢,即使有雜音,往往響度不會太大,通常在15-40db(分貝)左右;所以多數(shù)情況下在局部用聽診器是聽不到的;但用手按壓同側的頸靜脈,雜音(或耳鳴)就會明顯減弱或消失;這是靜脈源性搏動耳鳴最為典型的特征。3、在特殊情況下,由于顳骨發(fā)育不良,導致頸內動脈的巖骨段或增大的頸靜脈球部分突入中耳腔內,其自身可以對耳蝸直接產生搏動性刺激,會導致耳鳴。4、有一種特發(fā)性的“搏動性耳鳴”:打個引號就是它不是血管性的病變引起,雖然是搏動性,但仔細感覺,與心跳或脈搏的跳動節(jié)律明顯不一樣。這些病變常見于顳頜關節(jié)病變,查檢同側顳頜關節(jié)有壓痛,咀嚼動作時耳鳴加重;還有耳內聽小骨周圍小肌肉或咽鼓管旁肌肉因炎癥或外傷等原因誘發(fā)痙攣,會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樣響聲;類似搏動性耳鳴;這些病變的特點就是陣發(fā)性而不連續(xù),與脈搏跳動也不同步。5、還有顱底非常見病變:由于正常狀態(tài)下顱內腦組織和腦動脈是持續(xù)搏動的,而且頻率與心跳一致;因此若枕大孔相對狹小、后顱窩空間較正常不足、或頸靜脈閉塞造成的靜脈性腦腫脹、或腦后顱窩容積絕對或相對減小的情況下,腦組織或走形血管與骨壁(緣)摩擦形成搏動性耳鳴。二、確定搏動性耳鳴的檢查1、先到耳科或神經科找醫(yī)生,認真測量雙側上肢的血壓,再用聽診器在頸部、耳廓和外耳道內、眼眶周圍聽一下有無雜音,能聽到的絕大多數(shù)可確定是動脈性的搏動性耳鳴了。 2、如果在頸部側前方擠壓頸動脈能減輕耳鳴,一般是頸動脈本身病變造成的;按壓頜下外側的頸內靜脈位置或向同側轉頸,耳鳴能消失多是靜脈性耳鳴。3、做耳鳴匹配檢查,了解耳鳴的頻率和響度,便于確定耳鳴的嚴重程度和治療后對照。4、到眼科檢查眼底,最好做個照相,看有無視乳頭水腫;間接了解顱內壓力情況。5、檢查腦和頸部血管的MRA或CTA,以及腦MRV或CTV,確定血管結構異常的具體位置。6、必要時進行腦和頸部的MR和顳骨CT平掃,除外腫瘤生長和其他器質性疾病,同時測量腦后顱窩的體積和枕大孔的直徑,也了解有無異行血管存在。7、臨床上,同樣是搏動性耳鳴,靜脈源性伴發(fā)焦慮癥的概率遠遠大于動脈源性耳鳴。8、若診斷仍有困難,可采用有創(chuàng)的腦血管DSA造影,這是最好的診斷方式。三、病因確定后的處理選擇1、藥物處理:對那些特發(fā)性的搏動耳鳴,可以根據(jù)具體病情選用合適的藥物糾正骨關節(jié)炎改變、降低神經興奮性、松弛肌肉緊張和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對癥處理2-4周左右,往往耳鳴的緩解幾率比較大。若是高血壓或甲亢引起的搏動性聲響明顯,建議找醫(yī)生選用常規(guī)降壓藥、以及正規(guī)的糾正甲亢等處理。 2、介入或手術治療:對血管結構病變,治療中最有效的辦法是介入微創(chuàng)治療。就是經血管內將動脈或靜脈的狹窄段血管,用支架撐開成形,恢復正常血管腔的解剖形態(tài)后,使血液流動正常,耳鳴就消失了。對于動靜脈瘺和憩室,則使用小螺旋圈或液態(tài)膠填塞,讓血流不能進入這些異常的部位,從而流向正常的通道,使其他相伴隨的耳鳴等癥狀同時也得到糾正。有部分栓塞不理想的動靜脈瘺也可以開刀切除畸形血管;由單純的乙狀竇憩室造成的搏動耳鳴,也可以做耳后開刀行乙狀竇憩室縮窄處理等。當然,若選擇創(chuàng)傷性的介入或手術治療,需要符合以下指征:①、耳鳴聲音大到嚴重影響了生活,甚至造成了焦慮或抑郁;②、檢查證實引起耳鳴的原發(fā)病變很重,如動脈血管狹窄嚴重,快要堵塞引起腦梗塞了;或動靜脈瘺有引起腦出血的趨向。若是靜脈竇狹窄過重,眼底會有水腫,可能繼發(fā)致命的腦靜脈竇血栓和顱內高壓癥。③、若不具備以上兩條,說明病癥輕微,至少當前不威脅生命,只是討厭的耳鳴會降低一定的生活質量,所以不用尋求治療,保持正常生活即可;但需要每年定期到醫(yī)院復查,或什么時候嚴重了,就及時復查,不要貽誤病情。3、多部位病變:有一些患者可能同時有雙側的靜脈竇狹窄,這種情況會有一側或雙側的搏動性耳鳴。由于在解剖上,雙側的橫竇經竇匯相通,所以在治療時一般只處理狹窄較重的一側即可。當然在病變較重一側的支架置放后,都會做另一側靜脈竇的壓力測定,若此時的壓力正常,說明局部血液可以經竇匯向對側橫竇代償性回流良好,所以就不用多做支架了。如果是動靜脈瘺,則需要盡可能的全部栓塞或切除以防止腦出血。4、焦慮狀態(tài):多數(shù)靜脈源性搏動耳鳴患者都合并焦慮狀態(tài),雖然病情不復雜,但伴有明顯煩躁、失眠、記憶力下降等表現(xiàn);如果耳鳴出現(xiàn)在前,那就是繼發(fā)性焦慮狀態(tài)。這個時候,若經過助眠藥和鎮(zhèn)靜藥物處理不能緩解的話,建議優(yōu)先積極治療搏動性耳鳴;隨著誘發(fā)焦慮的耳鳴緩解或痊愈,焦慮應該自然消失。四、現(xiàn)有的治療效果許多網(wǎng)友關心靜脈源搏動性耳鳴的介入治療效果;我個人的經驗和感覺是,介入血管內治療的技術性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所做過的數(shù)百例患者中,有95%的耳鳴可以在介入術后即刻消失,2%在2周內完全消失,大概有3%的病例因判斷位置不明而效果不佳;目前隨訪時間最長的已達10年,只有2例患者復發(fā),因病情程度較輕沒有做補充處理。手術風險在理論上永遠存在,但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過明顯不良情況。手術后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或抗凝藥物3-6月;截止目前在適當?shù)谋O(jiān)測下都比較安全。在對靜脈竇狹窄做支架成形術后,如果有頭脹或視力模糊等情況時,或在3個月復查時,最好做一個腰穿,測定一下顱內壓。正常情況下顱壓應該不超過230mmH2O;如果偏高,說明狹窄處可能復發(fā),就需要做一個腦DSA檢查確定支架內有無再狹窄。目前僅有兩例耳鳴在術后出現(xiàn)部分再狹窄的情況;見于癥狀不重,故沒有做特殊處理。若術前就已經出現(xiàn)了顱內高壓癥,術后的恢復則需要一段時間;最好定期做腰穿,了解病情的變化程度,再選擇相應的對癥治療也比較準確。五、一點建言供參考由于業(yè)內對動脈源性(腦膜動靜脈瘺等)的病生理機制很熟悉,所以診斷和治療相對容易;而對靜脈源性病變引起的耳鳴,大多數(shù)耳科和神經科醫(yī)生對此相對陌生,所以說法和解釋比較混亂。這里所述是我個人的經驗和見解,不作為醫(yī)生們的共識,僅供參考。當然,出于人體結構的復雜性,仍會有一小部分搏動性耳鳴的患者在目前認知條件下還是找不到病因,那只有靠對癥處理并盡可能自我適應了。 2021年4月,北京五棵松2021年04月12日
8592
4
34
-
劉雙主任醫(yī)師 大連市友誼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耳鳴只是人體的一個預警系統(tǒng),耳鳴本身并沒有什么危害,只是帶來了心理與情緒障礙,我們的失眠、焦慮、抑郁不安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好的影響,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耳鳴的人也越來越多,耳鳴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耳鳴: 耳鳴本身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些疾病的癥狀。人可以出現(xiàn)生理性的耳鳴,但是超過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發(fā)展成癥狀性耳鳴。耳鳴根據(jù)產生的原因分類:疾病性的耳鳴和精神心理性耳鳴。疾病性耳鳴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頸椎病、高血壓、高血脂、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精神心理性的耳鳴:一般聽到的聲音呈語言性的,比如說聽到唱歌的聲音,聽到別人罵你的聲音,指責你的聲音等等。后一種需要到精神科治療。我們在這里主要學習的是前一種疾病性的耳鳴。 耳鳴又分為主觀性性耳鳴和客觀性的耳鳴。主觀性的耳鳴就是指只有自己能聽到聲音,而別人都聽不到的聲音;客觀性的耳鳴是指不但自己能聽到,醫(yī)生通過特殊的工具也能聽到的聲音。 客觀性耳鳴分為血管搏動聲、肌肉陣攣、呼吸聲和關節(jié)活動的聲音四種。血管搏動聲主要是與血管有關,比如動脈硬化、動-靜脈瘺、動脈瘤等,就是與脈搏同步;腭肌陣攣是客觀性耳鳴最常見的原因,多由精神原因引起,也可由神經系統(tǒng)病變,如小腦或腦干損害所引起。特點是與軟腭痙攣同步,或者是做聲導抗儀檢查時耳鳴的發(fā)生與聲導抗的改變同步;呼吸聲一般是由咽鼓管異常開放引起的與呼吸節(jié)律同步的聲音;關節(jié)病變一般是顳頜關節(jié)病,當患者張口或者閉口時,患者本人和旁人可在外耳道附近聽到聲音。 主觀性的耳鳴可以由外耳、中耳、內耳、耳蝸、蝸后病變,還有聽神經瘤,腦膜瘤,膽脂瘤,血管異常,感染,多發(fā)性硬化等等這些原因導致的耳鳴,可以達100多種原因引起。 耳鳴的檢查一般需要全身的檢查和耳鼻喉科專科檢查。全身的檢查,包括我們的抽血化驗的檢查,血脂、血糖、腎功能等。拍片子檢查包括頭部及頸部的CT、核磁共振平掃成像等等。耳鼻喉??茩z查包括耳內鏡檢查、聽力的檢查、前庭功能的檢查,耳鳴方面檢查等等,總之如果能夠找到原因,并且能夠通過用藥或者手術解決原因,治療的耳鳴效果最好。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各種原因混合在一起,或者即使能找到原因,但是這種原因也解除不了。 所以耳鳴的治療沒有特效藥?,F(xiàn)在的藥物治療比如我們常用的銀杏葉片、甲鈷胺膠囊、西比靈,尼莫地平、輔酶a等等都是對部分耳鳴有效,其它的方法如掩蔽治療、耳鳴再訓練療法,生物反饋療法,電刺激療法,這些都是讓我們適應耳鳴,用其他的聲音掩蓋一部分耳鳴,使我們大腦對耳鳴的反應不那么敏感,降低大腦對耳鳴的反應以達到治療效果。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與耳鳴共生存,平時多注意有規(guī)律生活,不熬夜,減輕壓力,保持心情愉快。并且結合個體的情況采用個體化綜合治療才能治愈耳鳴。2020年05月20日
5895
0
2
-
2019年11月10日
7492
0
0
-
王鑫主治醫(yī)師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 耳鼻喉科 大家好,如果反復咳嗽引起的耳鳴,首先我們要明確原因像題目說的咳嗽引起的耳鳴,我考慮呢,可能是咽喉部或者是鼻部的一些疾病,然后呢引起的咽鼓管的功能異常最常見最常見的呢,就是出現(xiàn)咽鼓管的堵塞,這個時候呢,耳部會有耳鳴聽力下降,耳部的悶脹,感覺有的時候還會出現(xiàn)耳部的疼痛。 我們需要做什么檢查呢,我們需要做耳鏡檢查,主要是看一下鼓膜的活動情況,看一看鼓膜的標志,是否清楚,如果我們看到鼓膜有內陷鼓室內有積液,我們考慮就是由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鳴咳嗽只是誘因。 啊,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微波治療,我們可以做咽鼓管吹張啊,可以口服一些消炎類的藥物來對癥治療。2019年09月12日
781
0
0
耳鳴相關科普號

李寶民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寶民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神經外科
1633粉絲17.6萬閱讀

寧永紅醫(yī)生的科普號
寧永紅 副主任醫(yī)師
紅河州滇南中心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19粉絲5426閱讀

冀雅彬醫(yī)生的科普號
冀雅彬 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神經內科
1354粉絲6884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