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靚主任醫(yī)師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心胸外科 當被檢查出肺癌時,你的第一反應大腦一片空白還是驚慌失措?面對醫(yī)護人員,我們可能有千言萬語卻不知道從何問起,尤其考慮到專家的時間往往都是很寶貴的,我們需要確保面診的每一分鐘都是有價值的,這時候病友們要做的應該是理性的與主治醫(yī)生進行下一步的交流,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 下面列出了一些也許對你會有幫助的問題,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實際面診時增加對你來說更重要的問題,跳過那些不適用的問題。 01我到底得的是何種肺癌?首先需要依據病理確診肺癌類型。因為病理確診是一切治療方案的前提,沒有病理確診,再頂尖的醫(yī)生也會無從下手。 肺癌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 85%的肺癌患者屬于非小細胞肺癌。相較于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侵襲性較低,若能早期發(fā)現,及時治療可能會實現完全治愈。 15%的肺癌患者屬于小細胞肺癌,這部分患者幾乎都是吸煙者,這種具有高度侵襲性的肺癌可以迅速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生存率較低。 02腫瘤分期是多少?癌細胞有轉移嗎?了解了類型,下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分期。明確癌癥分期的目的是了解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以便于定制治療方案。 它是依據腫瘤細胞在體內的狀態(tài)和分布組織來決定的,通常是從0期到4期。0期最早,壞細胞都在局部,幾乎100%靠手術或放療就能治愈。而4期患者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身體其它組織,因此需要系統(tǒng)性綜合治療等。 此外,癌細胞是否有轉移也是醫(yī)生定制治療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有骨轉移的病友,要更加注重對骨頭的保護,腦轉移要考慮聯合腦部的治療。 03預計患者5年生存率是多少?根據癌癥的類型和分期情況,預計5年生存率是多少?如果確定是4期的晚期肺癌,那1年、2年生存率是多少?了解情況后,患者和家屬對生活和工作都能做好相應的安排。中國人比較忌諱談死亡,但如果患者可以接受,家屬可以接受,還是希望他們問這個問題。這樣大家能更好地對未來有所準備。 04應該如何治療?癌癥早在2006年時就已經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位為慢性病。病友們要仔細聽醫(yī)生講解,并且明確治療目的,是想要治愈,還是想要延長生命。 對于第I期和第II期肺癌,我們通常建議通過手術徹底清除局部腫瘤細胞。手術是治愈肺癌的最佳療法。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還會采用輔助化療來徹底清除癌細胞,以降低癌癥的復發(fā)率。 對于較為晚期的肺癌,我們可以使用放射治療和/或化療的組合療法。目前,我們也會采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近年來,肺癌的治療有了很大改善,除了手術、化療、放療這些傳統(tǒng)治療手段,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給肺癌患者帶來了更多治療選擇。 并且,肺癌的治療絕不是單靠某一種治療方式,而是針對患者的特點,綜合應用手術、化療、放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等手段。 除了放化療聯合免疫,近年來有研究顯示,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化療、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均可有效提高腫瘤緩解率,使患者得到顯著生存獲益 聯合治療是肺癌治療的一個趨勢,如何為每一個患者量身定制適合的聯合治療方案,需要醫(yī)生和患者的共同參與?;颊吲c醫(yī)生探討越多,醫(yī)生也更容易明白患者的需求。 05治療前應該準備什么?癌癥治療是一項復雜且漫長的工程,除疾病之外,還有很多財務上的、生活上的問題需要解決,如果對治療方案已達成初步共識,接下來需要了解的就是這類問題。 癌癥治療的費用往往非常昂貴,你需要詳細了解所有相關費用,包括上門服務的自付費、保險費的覆蓋范圍等等,醫(yī)生、護士、社工以及保險中介等都可以解答相應的問題。 其次就是住院的問題,這也視癌癥治療方案的復雜程度而定,如果方案中包含大劑量化療計劃甚至骨髓移植等程序的話,可能會需要住院數周,而如果只是一個簡單的切除病灶的手術,住院時間往往在一周以內。 06治療需要多長時間?癌癥治療最好的結果自然是能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對于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多久的治療和康復時間,患者要有充分的心理預期。 07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么副作用,是否影響正常工作?除了獲益的方面,對于一個治療方案,你還必須清楚其潛在的危害和副作用。癌癥治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化療時惡心嘔吐的反應、手術可能導致的某些外表缺陷或身體機能受損,或者化療期間及之后造成的思維和記憶認知障礙,患者必須考慮自己是否能夠承受,以及是否有替代方案。 有的人還會希望在治療中能正常工作,這也要視治療方案而定。癌癥治療可能會產生副作用,但每個人的反應程度也不同,大部分人還是能在治療和康復期間保持工作,參加鍛煉,但由于在這個階段身體通常比較疲勞,工作強度和活動頻率都不宜太高。 08是否需要再找一位醫(yī)生咨詢意見?這個問題直接問主治醫(yī)生或許有點尷尬,但由于癌癥的治療方法日新月異,越來越復雜,多聽取一位專家的“第二診療意見”是有價值的。 在2014年5月梅奧診所的公報中指出,大約42%的癌癥患者會尋求第二意見,最終會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尤其是晚期患者會咨詢多位醫(yī)生的意見,以獲取相對統(tǒng)一的治療方案。 09治療完成后的隨訪應如何安排?隨訪的理念在中國病人中比較缺乏,但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對于肺癌來說,即使是被治愈的病人,其一生中還有大約30%的概率會出現二次腫瘤。對于沒有治愈的病人,隨訪對提高生活治療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會推薦治療后3-6個月隨訪一次,2-3年后改為半年隨訪一次,5年后改為每年隨訪一次,直至終身。復查的項目主要是肺部的CT及相應的腫瘤標志物。 肺癌治療周期結束后也要遵醫(yī)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每一個步驟和細節(jié),都可能增加延長壽命的概率。 10有臨床試驗的機會嗎?隨著研究的進展,抗癌新療法層出不窮,現在正在進行的癌癥臨床試驗有成千上萬。但并非每個人都需要,也并非每個人都適合。很多情況下,使用目前的標準療法是更安全有效的選擇。但如果晚期患者對標準療法耐藥,不妨多研究臨床試驗機會,看看有沒有適合的情況。 在抗癌過程中,患者和醫(yī)生是關系最密切的戰(zhàn)友,只有雙方達成良好溝通,和諧交流時,才會呈現有利局面。并肩作戰(zhàn),不是一方依賴另一方,而是雙方互相扶持,“十問”醫(yī)生,能夠事半功倍,有效提高治療效果。2021年09月08日
1144
1
4
-
李永亮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線上診療科 肺癌中晚期患者治療效果好嗎?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非常高的腫瘤之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為肺癌常見的病理類型,約占肺癌的80%,而多數患者發(fā)現時已是中晚期,錯失了手術的機會。眾所周知,早期肺癌患者通過手術可以徹底清除體內的腫瘤,五年生存率較高。而中晚期患者,肺癌已經出現轉移,無法通過手術徹底清除腫瘤,治療的效果相對較差。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肺癌中晚期就沒有辦法了。肺癌中晚期患者由于發(fā)現時腫瘤較大,或腫瘤旁邊肺內有淋巴結轉移,因此,除了手術切除外,還需要化療、靶向治療等多學科的綜合治療,將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徹底殺滅。通過聯合治療可以使肺癌中期患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目前,隨著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在肺癌領域的應用,中晚期肺癌的治療療效得到顯著改善,5年生存率由不到5%上升到30%,所以不是說肺癌不能手術就療效不佳,真正把腫瘤當成慢性病來對待成為可能。2021年08月10日
733
1
0
-
2021年08月07日
2815
5
22
-
唐巍峰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胸外科-食管外科 多原發(fā)肺癌是指患者肺部同時或先后發(fā)生兩個或兩個以上原發(fā)性惡性腫瘤,特別需要注意和轉移灶相區(qū)分。一般以6個月為界,6個月內同時發(fā)現的稱為同時性多原發(fā)癌。超過6個月發(fā)現的,稱為異時性多原發(fā)癌。 根據多原發(fā)肺癌的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經過積極手術治療的多原發(fā)肺癌病人的生存率顯著高于未經手術治療的病人。 多原發(fā)肺癌經過積極手術者,其中位生存期為32-49個月。其中同時性多原發(fā)肺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35%-87%,異時性多原發(fā)肺癌的5年生存率為37.0%-60.8%,我們可以看出,同時性多原發(fā)癌手術效果更好。同時,兩者均明顯優(yōu)于IV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其中是否伴有淋巴結轉移是影響預后的主要參數,無淋巴結轉移的多原發(fā)肺癌患者,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45%-87%,效果相對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哦。2021年07月25日
3579
0
2
-
聶磊副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 胸外科 常有病人家屬問,我家的癌癥病人得了肺癌,到底能活多久,是否能根治。醫(yī)生不是算命先生,從來也沒有誰能判斷哪個病人能活多久。因此對于歷年來的臨床經驗,對一個病人的生存有基本的臨床預測,這個在目前是可以辦到的,這個判斷就是5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系指某種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達有其一定的科學性。某種腫瘤經過治療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fā),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轉移和復發(fā)大多發(fā)生在根治術后三年之內,約占80%,少部分發(fā)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內,約占10%。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后五年內不復發(fā),再次復發(fā)的機會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種癌癥的療效。因此我們經常用5年生存率來談一個病人的預后。2021年07月15日
828
0
0
-
胡洋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肺癌晚期總體預后比較差,生存期短,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臨床上到底有沒有治愈的案例呢?肯定是有的,只不過比較少而已。下面的是遇到的兩例比較典型的治療成功的案例。1.劉某,65歲,既往有30年吸煙史,因反復咳嗽至醫(yī)院就診,胸部CT提示左側肺門占位,縱隔隆突下淋巴結腫大。氣管鏡下活檢病理提示中分化鱗癌?;颊卟≡钐幱诜伍T,且有縱隔淋巴結轉移,屬于局部晚期,無法手術治療。選擇同步放化療,后續(xù)多西他賽單藥維持治療一年。期間治療過程順利,定期復查病灶控制良好,局部殘留一些纖維條索灶。自2015年確診至今,這個患者已有六年時間,復查無異常,已經達到臨床治愈。2.江某,70歲,這個患者是2010年體檢發(fā)現左下肺占位,肺穿刺活檢提示腺癌。準備手術前常規(guī)做了骨掃描,發(fā)現腰椎單個椎體轉移,只能選擇內科治療?;驒z測提示19外顯子突變,自2010年開始口服易瑞沙,2011年患者出現腦轉移,然后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了肺部病灶、腰椎病灶和腦部病灶的精確放療。自2012年開始,這個患者定期復查胸部CT,肺部病灶呈現不規(guī)則高密度影,長期穩(wěn)定不變。全身評估腦部及腰椎病灶消失,未出現其他部位轉移。時至今日,患者已口服易瑞沙11年,雖然早已達到臨床治愈,卻不敢停服靶向藥。這兩個肺癌晚期病人,目前生活質量都比較高,表面看與正常人無異。為何腫瘤能夠被遏制住不再反彈,這個可能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們也只能從各方面去推測,比如與轉移相關的有用基因未發(fā)生突變;比如自身免疫力足夠強,能夠將殘存癌細胞殺滅;比如癌細胞惡性程度不高;比如前期治療確實足夠規(guī)范,效果比較好,讓癌細胞無可乘之機??傊?,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樣,這樣運氣好的人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有些人說,肺癌晚期了,積極治療最終落得個傾家蕩產,人財兩空,人還受罪,承受更多的痛苦,不值得。這個說法太片面了,自從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問世之后,很多晚期病人延長了生存期,而且生活質量也很高。比如ALK基因陽性的病人服用靶向藥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并不少見。而那些不治療,不信西醫(yī)吃中藥的病人,痛苦就少了嗎?疾病在身,腫瘤在長,各種癥狀仍會如影隨形的存在,發(fā)熱、咳嗽、疼痛,一樣會折磨著人的身體和精神。所以,當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積極治療才是最正確的方式,只要信念還在,一切都有希望。但一旦疾病無法控制,預計病人的生存期不超過三個月時,就不要病急亂投醫(yī)的到處找專家,這時候延長生存時間意義并不大,改善癥狀和提高生存質量才是關鍵。2021年07月07日
18612
0
5
-
崔飛主任醫(yī)師 廣醫(yī)一院 胸外科 肺微浸潤腺癌的術后10年復發(fā)率為0:來自于JTO 2021.4.26上線的研究。作者為日本東京國家癌癥中心胸外科Masaya Yotsukura 教授 原文: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esected adenocarcinoma in situ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以往的多項研究數據統(tǒng)計,肺微浸潤腺癌和肺原位腺癌一樣,術后5年復發(fā)率均為0。而這項研究旨在統(tǒng)計微浸潤腺癌術后更長的10年內的復發(fā)可能。 該研究回顧了1998至2010年于該中心進行肺癌切除的患者。共有207例肺原位癌和317例肺微浸潤腺癌。在后續(xù)的10年隨訪中,兩者均未發(fā)現有復發(fā)的病例。 原位癌:貼壁樣生長(a,b) 微浸潤腺癌:不超過5mm的浸潤范圍(c,d) 10年復發(fā)概率:AIS和MIA均無復發(fā)病例。另外在10年的隨訪中,AIS組有5.6%的患者出現了再發(fā)的肺部原發(fā)腺癌,MIA組有7.7%的患者出現了再發(fā)腺癌。新發(fā)的均考慮為多原發(fā),而非復發(fā)。 作者認為,盡管有術后再發(fā)腺癌的可能,肺微浸潤腺癌術后預后依然非常良好,應該把AIS和MIA一起,與其他腺癌分開對待。比如隨訪與手術與否的選擇,或者手術的方式等。 當然,作者也提到,該研究中的手術方式仍大部分為肺葉切除,病理醫(yī)生的主觀性也給研究結果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評價:這是首個評估肺微浸潤腺癌10年復發(fā)率的研究。和肺原位腺癌一樣,隨訪中都沒有病例出現復發(fā)。該研究發(fā)表于IASLC官方雜JTO,說明MIA與AIS一樣的良好預后得到了國際肺癌研究大咖的一致意見。 另外,基本上10年不復發(fā)=終身不復發(fā)。這項研究對肺微浸潤腺癌切除后基本等于完全治愈,提供了強烈的證據2021年07月06日
13998
10
44
-
楊光福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河北 線上診療科 癌癥患者“五年生存率”如何理解? 楊初編轉,楊光福審閱。 資料來自網絡。 導語:癌癥一直都是人類長久斗爭的頑疾之一,癌癥之所以難治愈,是因為它“病出本源”,是因為我們自身的細胞發(fā)生變異,繼而堆積,形成了癌癥,也正是因為如此,癌癥的治愈非常困難,而且復發(fā)率非常的高,即使是通過手術切除以后,仍然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治療。 一 什么是“五年生存率”? 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為8%。如肺癌患者五年以后的隨訪,癌細胞沒有發(fā)生轉移,或者患者本身沒有復發(fā)病亡,就說明該患者是達到了五年生存率的標準的,可以判定為基本康復。在醫(yī)學上,也將度過了五年生存率時期的人,叫做完全緩解康復者。 另外,即使是度過了“五年生存率”時期的術后癌癥患者,也不代表就萬事大吉了。 癌細胞的擴散方式往往是令人防不勝防的,確實,經過臨床的統(tǒng)計,五年以內,癌癥的復發(fā)率是最高的。 而在五年以后,癌癥的復發(fā)率會逐漸降低,但這并不代表就不存在復發(fā)的概率,如果不對后續(xù)的康復治療加以配合,或者養(yǎng)成了不當的生活習慣,仍然會導致癌癥的復發(fā)。一定要記住,對于癌癥的康復和治療,永遠都不能放松。 總而言之,所謂的“五年生存率”,歸根結底只是概率而已,嚴格來說,和個體并沒有多大的影響,就算是一種癌癥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只要發(fā)生在你身上了,依舊是百分之百。一直不放棄對于癌癥的治療希望,才是最為重要的。 二 對五年生存率,到底應該有怎樣理解呢? 醫(yī)生建議:既不要悲觀,也不要樂觀。 1 不要悲觀,因為五年生存率一開始只是為了藥物藥效統(tǒng)計而設。只要積極地配合治療,即使生存率再低,那個生存的名額,也是屬于你的。 2 不要樂觀,即使是度過了五年生存率時期的患者,也不要過于樂觀,仍然要注意后續(xù)的康復治療,將可能出現的癌癥復發(fā)苗頭扼殺在搖籃里,才是我們能夠做到的真正的癌癥康復。 三 醫(yī)生建議:癌癥患者在后續(xù)康復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1 定期前往醫(yī)院復檢 定期去醫(yī)院復檢怠慢不得,非常重要,以便于及時發(fā)現可能存在的復發(fā)苗頭,將其扼殺在搖籃里,才是最有利于癌癥患者后續(xù)康復的手段。 2 癌癥康復期間要適當運動。 很多癌癥患者在康復期間,往往覺得自己身體虛弱,不適合運動。其實越到這個時候,癌癥患者越要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激活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在做完癌癥治療以后,免疫系統(tǒng)往往是比較虛弱的, 這個時候癌細胞非常容易趁虛而入,提高復發(fā)的風險。而運動帶來的提高免疫系統(tǒng)能力的效果正好可以補足這一漏洞,幫助我們更加穩(wěn)健的進行康復計劃,減少復發(fā)的可能性。 3 重新投入社會,以正常的全新姿態(tài)去面對生活。 很多癌癥康復期的患者,覺得自己患過癌癥,身體健康不如別人,自然也會產生自卑感。 這一點大可不必,換句話說,你們是經歷過癌癥的人,經歷過大風大浪,比普通人更加堅定強韌,是沒有必要消極對待生活的。 另外,如果長時間的對自己沒有信心,不肯融入社會,消極的情緒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降低免疫細胞的活性,增加復發(fā)的可能。無論是為了健康還是為了心理,都需要我們積極起來,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 四 結語:越過五年生存期,并不能決定癌癥患者后續(xù)的康復情況。后續(xù)的康復,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有做好康復期間的各項要點和目標,并且對自己充滿信心,才是最有效的延長生存期的方法。2021年07月05日
828
0
3
-
高曉方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肺癌患者和家屬在門診和住院期間經常會聽到醫(yī)生提及體力狀況評分(通常會被簡稱為PS評分)這個詞。那么這個PS評分對肺癌患者有什么意義呢?體力狀況是評價癌癥患者日?;顒幽芰λ降囊豁椫笜耍⑶夷軌蝾A估患者對治療的耐受能力。體力狀況會采用數字分值的形式進行量化評估,得出的數值就是所謂的體力狀況評分(PS評分)。ECOG(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評分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評分方法。ECOG評分包括0~5共六個等級,分值越高體力狀況越差。具體標準如下,肺癌患者也可以對照這些標準看看自己的PS評分是多少:0分:活動能力完全正常,與患病之前的活動能力無任何差異(=正常人);1分:能自由走動及從事輕體力活動,包括一般家務或辦公室工作,但不能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基本正常,但不能干重體力活);2分:能自由走動及生活自理,但已喪失工作能力,日間不少于一半時間可以起床活動(=白天一部分時間需要臥床休息);3分:生活僅能部分自理,日間一半以上時間臥床或坐輪椅(=白天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需要臥床休息);4分: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整日臥床休息);5分:死亡。體力狀況評分(PS評分)在許多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它可以確定患者是否能夠安全的接受化療、手術以及放療等療法,進而在治療方案的選擇方面起到重要的參考意義。例如,對于體力評分較差的肺癌患者,化療更有可能引發(fā)副作用,而靶向治療則更適合應用。大家也可以看下面這張CSCO非小細胞肺癌指南的截圖,里面PS評分為0~2的患者在推薦治療方面與PS評分為3~4的患者存在著顯著差異。PS評分也是臨床試驗的入選標準之一。絕大多數臨床試驗都要求PS評分≤2;PS評分為3或4的肺癌患者很難被臨床試驗納入。除此之外,PS評分還有助于預測患者后期的生存情況。例如,與PS評分為2的患者相比,PS評分為3的患者預期生存時間只有前者的一半。2021年07月05日
2222
0
0
-
劉懿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肺部腫瘤外科 前兩天有一位來自廣州市肺癌患者家屬咨詢我關于預后的問題,從他遞交過來的臨床資料來看,患者今年52歲,是一位女性,從病理報告顯示是一個早期肺癌。家屬提了很多問題,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了他。 看得出來他非常的緊張,總是擔心將來會復發(fā)和轉移。最后他問我像這樣的早期肺癌手術后的生存期樂觀么?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樂觀的,畢竟發(fā)現的早,治療效果就會好,如果發(fā)現了就比較晚了,治療效果就不好了。雖然說早期肺癌,除非是那種很早期的磨玻璃結節(jié),5年生存率能夠達到100%,其他的的也不可能達到100%,是70~90%之間,但總比中期和晚期的生存率要高。 如果早期肺癌生存率不樂觀的話,能讓中期和晚期肺癌的患者以及家屬還怎么活哩?我覺得還是放松心態(tài)吧,治療肺癌時間越長,越覺得大家還是靠命,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正所謂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亂想沒有用。有一點,好好享受生活是總不會錯的,生老病死是人的規(guī)律,沒有一個人一直活著不去世的,那樣的話用偉人的話來講,那地球都裝不下來了。提心吊膽多活幾十年,還不如開開心心樂樂呵呵少活幾年。沒有生活質量的活著,我覺得也沒什么意思。2021年06月15日
1343
0
12
肺癌相關科普號

冷雪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冷雪峰 副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腫瘤醫(yī)院
胸外科
122粉絲3.8萬閱讀

楊光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光海 副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胸外科
1472粉絲6萬閱讀

毛寧醫(yī)生的科普號
毛寧 副主任醫(yī)師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yī)院
胸心外科
66粉絲4222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