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產后腹直肌分離癥
腹直肌分離癥是腹壁外科、整形外科、康復醫(yī)學等臨床學科的常見病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兩側的腹直肌出現(xiàn)解剖結構的分離,并伴有腹白線增寬。生理性的腹直肌分離主要出現(xiàn)在孕中晚期和妊娠后早期。如果產后1年以上,兩側腹直肌仍分離超過2cm以上,并伴隨有不適的癥狀,就可以診斷為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產后腹直肌分離有哪些危害?1)產后腹壁外觀恢復不良,腹白線松弛、腹部膨?。▓D1)。2)腹壁核心肌肉無力,會并發(fā)出現(xiàn)腹脹、便秘、腰背痛、內臟下垂等癥狀。3)因為往往合并腹壁肌肉功能不全,所以生活質量會有明顯的降低。圖1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產后腹直肌分離癥如何診斷和評估?1)體格檢查囑患者平臥抬頭,腹部用力,如果發(fā)現(xiàn)腹部正中有膨隆的表現(xiàn),就提示有腹白線松弛,可能伴有腹直肌分離,可以通過手指觸診法,或者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嚴重的患者甚至平臥位可以看到有胃型或腸型。 2)輔助檢查B超檢測是臨床診斷腹直肌分離的金標準方法,簡單、安全、有效,沒有輻射。3)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的分型a)輕度分離:2~3cm;b)中度分離:3~5cm;c)重度分離:> 5cm。產后腹直肌分離癥有哪些治療方案?1)康復治療a)物理因子治療:肌電生物反饋+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明確有效);b)手法治療:徒手腹壁肌筋膜松解、腹壁肌肉牽伸治療(療效有限);c)運動治療:核心肌肉力量訓練與呼吸訓練(療效有限);4)手術治療a)腹壁塑形術(開放):適用于分離>5cm,伴有腹壁外觀嚴重不良的患者(圖2);圖2腹壁塑形術(示意圖)b)腹腔鏡腹白線縫合術(微創(chuàng)):適用于分離在3~5cm,腹壁外觀改變不明顯的患者(圖3)圖3 腹腔鏡腹白線縫合術(示意圖)5)預防措施 a)飲食控制在懷孕期間避免攝取過多的甜食及油炸食品,應攝取均衡的營養(yǎng),改善膚質,幫助腹壁肌肉和皮膚增強彈性??刂企w重增長,在懷孕期間,體重會有所增長,每個月體重增加應不宜超過 2 公斤,整個懷孕過程總的體重增長控制在10~15公斤。b)體育運動無論孕婦還是產婦,運動都要適量,不運動或者運動量太少則沒有效果,太多反而又對身體有害,適度的運動、輕便的家務都會有助腹壁肌肉和皮膚恢復彈性。孕婦堅持做孕婦操(圖4)、孕婦瑜伽,經常做鍛煉,不僅有利于自然分娩,對產后恢復也非常有益。圖4 孕產婦核心肌肉力量訓練操(示意圖)治療的費用如何?能否進醫(yī)保?康復治療:1療程:12次(3次/周),總費用約3000元;一般1~3個療程;手術治療:總費用16000~20000元。注明:康復和手術的診療費用基本都能進醫(yī)保,除外一些門診自付部分費用以及手術所需的耗材費用(2000元左右)。聯(lián)系我們門診時間:普外科微創(chuàng)、代謝與疝專病門診:周三下午交通方式:地址:上海市靜安區(qū)烏魯木齊中路12號近華山路公交:40、15、45、49、93、94、824、830、927路華山路站328、48、113、548 路華山路烏魯木齊路站地鐵:常熟路站(1號線、7號線)、靜安寺站(2號線、7號線)參考文獻1.Benjamin DR,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stasis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DRAM) and musculoskeletal dysfunction,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Physiotherapy (2018). doi: 10.1016/j.physio.2018.07.002.2.Reinpold W,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rectus diastasis—A proposal by the German Hernia Society (DHG)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dohernia Society (IEHS). Frontiers in Surgery (2019). doi: 10.3389/fsurg.2019.00001.3.Bittner R, et al. Update of Guidelines for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ventral and incisional abdominal wall hernias (International Endohernia Society (IEHS))—Part A. Surg Endosc (2019). doi.org/10.1007/s00464-019-06907-7.
何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23日6586
0
0
-
為什么你生完娃肚子還收不回去?
隨著小寶寶的長大,媽媽的肚皮也一點點長大,大到肚皮緊繃,會癢……會長妊娠紋。本想著生完孩子后肚子就會回復原狀,但有很多媽媽抱怨說生完孩子,人瘦了但肚皮卻收不回去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普外科何凱這生完孩子的肚皮是永遠也收不回去了嗎?是不是需要去醫(yī)院治療?是不是要手術?有研究統(tǒng)計后報道,產后腹直肌分離癥在初產婦中發(fā)生率約30%,在二次妊娠中的發(fā)生率則高達50%以上!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的原因1、生理原因女性在懷孕后,為容納逐漸增大的子宮,腹部原本平行且連接的左右兩條腹直肌逐漸分離,其交叉纖維被不斷地拉長。當懷孕超過3個月時,增大的子宮已經開始突出于盆腔,腹部開始膨隆,皮膚彈性纖維與腹部肌肉進一步伸長。尤其是懷孕6個月后分離更加明顯,當超過一定限度時,皮膚彈性纖維發(fā)生斷裂,腹直肌腱也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分離。隨著嬰兒逐漸增大,使腹壁明顯擴張變薄,腹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現(xiàn)分離,逐漸形成腹直肌分離。2、飲食影響由于身體內分泌的影響,在整個孕期、尤其在孕早期,飲食結構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口味嗜好也會發(fā)生改變,偏食、厭食多有發(fā)生,有些孕婦因擔心肥胖,主觀上少食,導致營養(yǎng)不良、機體組織彈性不足。還有些孕婦則不適當控制飲食,多食高熱量的食物,導致體重增長過快,且營養(yǎng)不均衡。這些會造成組織彈性下降,同時胎兒體重也會增加過快,形成巨大兒,導致腹壁擴張更明顯。3、年齡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適應性整體會逐漸下降,可表現(xiàn)在皮膚、韌帶、肌纖維的彈性下降,所以高齡產婦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的發(fā)病率更高,分離程度也更嚴重,產后身體恢復更困難,所需時間相對會更長一些。4、運動缺乏寶媽懷孕后,一般被當做女皇,得到非常周全的“照顧”,躺著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運動越來越少,腹部肌群逐漸弱化,腹壁肌肉運動較少,從而導致肌力不足。5、衣著影響孕婦衣著應舒適、透氣。但有些孕媽因為嫌棄穿托腹褲或托腹帶,無法透氣,并且有束縛感。為了減少不舒適感就會選擇肥大的衣服,幾乎對軀干沒有一點束縛力,使承托胎兒的力量完全落在了腹肌上。隨著胎兒不斷地生長,體重地增加,腹部肌肉不堪重負,發(fā)生分離。6、剖宮產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發(fā)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剖宮產手術會直接損傷前腹壁肌群及其腱膜組織,局部損傷處僅靠疤痕愈合,而疤痕組織的強度和彈性都會減弱,這些會導致產后腹直肌分離狀態(tài)無法恢復,甚至進一步加重。7、其他多次剖宮產、巨大兒、多胎妊娠、腹部肌肉先天發(fā)育缺陷等也是導致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發(fā)生的高危因素。腹直肌分離的危害1、腰背骨盆帶疼痛腰背痛是指腰部或下背部疼痛。腹壁肌肉功能減退,增加內臟下垂和盆底松弛的風險。同時,盆底肌群功能障礙,盆底支撐面減少,會導致如尿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等并發(fā)癥。2、不良姿勢懷孕后由于腹壁的張力和彈性大不如前,盆底肌與膈肌托撐的腹腔與盆腔空間發(fā)生較大的改變,腰骶椎會承受更大的壓力。久而久之,腹直肌分離患者會出現(xiàn)骨盆嚴重前傾,腰椎前凸的不良姿勢。3、外形美觀產后腹直肌分離癥很少能自行愈合,因此易使腹腔內臟器向外膨隆,同時伴隨著產后腹壁脂肪的增厚,就變成了很形象的“青蛙肚”:腹部膨隆、增厚,形成懸垂腹,狀如“麻袋裹腹”,嚴重者可呈鼓狀,腰圍增粗,腹性肥胖。4、呼吸與消化于產后腹直肌分離癥,腹壁核心肌力減退,會造成前腹壁肌肉屏障功能減弱甚至缺失,導致腹腔內臟膨出、膈肌下降,使呼吸功能減弱、肺活量減少,胃下垂、腸蠕動減少,容易發(fā)生打嗝、噯氣、便秘等情況。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的預防及治療1、預防治療飲食在懷孕期間要控制糖分、脂肪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盡量多吃新鮮低糖水果,少吃餅干、膨化食品等零食,以幫助腹壁肌肉和皮膚增強彈性??刂企w重增長在懷孕期間,體重會有所增長,但每個月體重增加不宜超過 2 公斤,整個懷孕過程,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0~15公斤。適量運動 適度的運動、輕便的家務都有助腹壁肌肉和皮膚恢復彈性。對增加腰腹部、臀部、乳房、大腿內側部位的肌肉和皮膚彈性都有明顯效果。2、康復治療(非手術治療)康復治療(非手術治療)的方案包括:物理治療(肌電生物反饋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利用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神經或肌肉使其收縮,以恢復其運動功能,同時可以有效放松腹斜肌的緊張。手法治療(徒手腹壁筋膜松解及腹壁肌肉牽伸治療)手法治療以筋膜放松為主,可以徒手或利用泡沫軸等筋膜放松器械進行全身的筋膜放松;也可有針對性地對膈肌,盆底、腰骶和胸腰部分腹壁肌肉進行放松。運動治療 (核心肌力訓練與呼吸訓練)包括有呼吸訓練、結合腹式呼吸的橋式運動,以及核心肌力訓練等。矯形器等輔助器具裝配(束腹帶選配指導)在懷孕中后期就要選配合適宜托腹帶或托腹褲。產后及時用束腹帶可以增加腹部力量,通過腹內直肌用力,從而機械性的增加軀干力量。3、手術治療什么情況下要手術呢?一般認為,雙側腹直肌分離寬度超過5-6cm,伴有腹壁外觀改變、腰背疼痛癥狀或腹腔內臟器官膨出所引起的腹脹、牽涉等不適癥狀,且經過康復理療等保守治療沒有改善的,可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方式:腹壁整形術手術將分離的腹直肌重新縫合復位,并祛除過多的皮膚組織以達到腹壁重新塑形美觀的目的。腹壁塑形術示意圖內鏡下腹白線縫合術內鏡下將分離的腹直肌重新縫合復位,適用:分離程度3-5cm,伴有腰背痛,但外觀形態(tài)變化不明顯者。內鏡下腹直肌分離微創(chuàng)縫合手術左圖:穿刺孔位置,右圖:縫合技巧
何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15日3538
0
0
-
產后腹部膨出松弛,怎么減都下不去怎么辦?
生完孩子后,很多寶媽都吐槽身體發(fā)生了很多令自己崩潰的變化,比如出現(xiàn)妊娠紋,產后掉發(fā),皮膚長細紋……而最讓自己接受不了的,就是「產后肚子下不去」這個問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普外科何凱明明已經“卸貨”,但看起來依然像是“十月懷胎”,逛商場時常常能遇到售貨員搬來一個凳子,然后“一臉關切”地來一句:寶媽請坐……明明不胖,但產后肚子就是特別大,怎么減都下不去,肚皮松松垮垮,再加上妊娠紋,簡直難看地想哭。怎么辦?生完孩子的肚皮是永遠也收不回去了嗎?要不要去醫(yī)院治療?要不要手術?其實,這是很典型的產后「腹壁膨隆(松弛)」,由于孕期受到某些因素影響,有的媽媽在產后會出現(xiàn)產后腹部松弛、腰背部疼痛等癥狀。那么,產后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先別急,作為一名腹壁外科醫(yī)生,今天我就從腹壁外科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為什么會出現(xiàn)“腹壁膨隆(松弛)”,以及正確的應對方法。為什么會出現(xiàn)腹壁膨?。ㄋ沙冢┑那闆r?首先我們簡單做個比喻:我們的腹壁就好比是一個富有彈性的儲蓄罐。我們腹壁這個儲蓄罐會根據(jù)實際情況發(fā)生變化:可以大小合適,也可以(被)擴張得非常大。決定我們腹壁這個儲蓄罐體積大小的,主要有兩個因素:①儲蓄罐里面放了多少東西;② 儲蓄罐本身可以承受的彈性強度。1、與“儲蓄罐里面放了多少東西”有關首先是腹壁這個儲蓄罐里存放了多少東西?腹腔內既可以容納固體(內臟、網膜、脂肪)、液體(消化液、組織液),也能產生氣體(維持腹腔壓力)。所以,我們腹腔儲存的東西越多,我們腹壁這個儲蓄罐也就會被撐得越大。2、與儲蓄罐本身的彈性強度有關01.如果儲蓄罐本身彈性非常好如果儲蓄罐本身彈性非常好,那即使被撐大了也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這也能完全符合應力-應變的物理學模型。02.如果儲蓄罐彈性系數(shù)不是很好如果儲蓄罐彈性系數(shù)不是很好,就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儲蓄罐特別松弛,像氣球一樣,那么很容易被撐大,而且會越撐越大。反之,另一種情況,如果儲蓄罐硬度很高,雖然不容易發(fā)生形變、不容易被撐大,但是會像樹枝一樣,應力時反而容易被折斷,更容易出現(xiàn)損傷和破裂。總之,這兩類情況都屬于彈性不好,產后體態(tài)就不容易復位,會出現(xiàn)腹壁膨隆(松弛)和腹直肌分離,也更容易出現(xiàn)損傷、腰背痛,甚至并發(fā)腹壁疝。也可以通過一張很經典的“應力-應變”物理學模型來理解這個原理。2.影響腹壁膨隆(松弛)的一個重要因素——腹壁張力在了解腹壁張力與腹壁膨隆的關系之前,先來認識一個數(shù)理模型。Young-Laplace方程:P=2T/R,(P:腹腔壓力,T:腹壁張力,R:腹腔半徑)。一般我們正常人的腹腔壓力(P)都會維持在一個很穩(wěn)定的范圍之內,約0~5mmHg,如果超過這個范圍我們的生命就會受到很大的威脅,臨床上我們稱為腹腔間隔室綜合癥(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死亡率非常高。腹壁張力(T)與腹腔半徑(R)、腹內壓(P)的關系,如上圖所示。所以,我們腹壁所受的張力(T)和腹腔半徑(R)是呈正相關的,而腹腔半徑(R)和腹圍(G)又是密切相關的(G=k π R)。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腹圍(G)越大,腹壁所受到的張力(T)就會越大!各位寶媽可以回憶一下,是不是在孕后期,大家的肚子就特別鼓,特別是懸垂腹的寶媽、胎兒特別大的寶媽,腹壁的壓力也很大,有時候喘氣都很困難?很像有時候飯吃得太飽被撐著的感覺。長此以往,如果腹壁的軟組織結構(肌肉、筋膜、皮膚)所受的張力很大,超過它們能夠承受的范圍,這些肌肉、筋膜和皮膚等軟組織就會逐漸被塑形(超出應力-應變彈性區(qū)間,進入塑形區(qū)間),失去原本的彈性,容易并發(fā)腹直肌分離和腰背部疼痛。為什么容易并發(fā)腹直肌分離和腰背部疼痛?如上圖,腹部膨隆、突出部位是腹白線部分,也就是我們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的部位。這個部位不會得到腹壁肌肉的保護,一旦出現(xiàn)分離,腹白線會直接暴露在腹腔內壓的作用之下,而且分離越寬、腹圍越大,腹白線及其連帶的筋膜所受到的作用力也越大,加上孕期長達10月(作用時間長),腹白線就會變得非常松弛。同時腹壁的核心肌群、特別是腰背部肌群則會越來越硬,失去彈性,所以,孕中晚期經常會出現(xiàn)腰背部酸脹不適,如果產后不及時糾正,容易轉變?yōu)槁匝惩矗↙BP)。如何解決腹壁膨?。ㄋ沙冢┑膯栴}呢?可以嘗試以下5個方法↓①客觀評估:腹壁肌肉筋膜的各項指標(硬度、彈性和肌電);②調整心態(tài):放松心情擺正心態(tài)(P);③合理飲食:不額外增加腹腔內壓(P);④加強鍛煉:(調整腹壁張力T)調整呼吸,放松內核心肌群;拉伸訓練,調整外核心肌群;專業(yè)指導,逐級做一些核心力量練習,幫助恢復肌肉的彈性和順應性;⑤科學康復:到專業(yè)的康復醫(yī)療機構接受康復治療。建議產后寶媽們把P(Psychology 心理)、P(Pressure 腹內壓)和T(Tension腹壁張力)調整改善好,那產后體態(tài)一定也能恢復得更好!如果寶媽們有“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的困擾,我們將會為大家進行專業(yè)評估,并制定科學的康復方案。
何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14日3195
0
3
-
如何回到A4腰?生完孩子怎么減肚子?
前言當年讓人自豪的A4腰只能靠翻以前的相冊了嗎?衣柜里面的比基尼如今只能當成收藏品了嗎?眼看著自己的衣服從S到M直到如今的XXXXL你真的不遺憾嗎?今天我們來講講辣媽養(yǎng)成記路上的最大攔路虎之一——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通常發(fā)生于晚孕期和分娩后,在產后寶媽中發(fā)生率達30%-70%。高齡孕婦、多胎多產、孕期羊水過多、營養(yǎng)過剩、胎兒體積過大等都容易造成寶媽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除了使腹部凸起影響美觀外,也是寶媽們下腰痛、臟器脫垂的重要原因。肌何為腹直肌分離?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起自恥骨聯(lián)合和恥骨棘,肌纖維向上止于劍突和第5-7肋軟骨前面。腹直肌分離是指左右兩條兩條馬甲線向兩側分開,中間似有一條小河。腹直肌分離通常發(fā)生于晚孕期和分娩后,在產后寶媽中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高達30%-70%。自檢發(fā)現(xiàn)臍上、臍下分離大于1指,平臍處約大于2指。如何自我檢測腹直肌分離Step1: 仰臥于床上,雙腿屈曲,露出腹部;Step2: 將食指和中指置于腹直肌中線,由上往下(臍上、平臍、臍下)進行檢查;Step3: 將肩部抬離床面感受腹直肌對手指的擠壓;Step4: 食指與中指向兩側慢慢分開指緣,直到兩側指緣感受兩側緊張的腹直肌邊緣,并進行測量;評估標準自檢腹直肌分離在2指以內的寶媽可在專業(yè)康復人員指導下按照自我鍛煉計劃進行恢復;2-3指甚至超過3指的寶媽需在專業(yè)康復人員一對一的指導下進行專業(yè)的康復訓練。自檢不滿意的寶媽們,需要接受醫(yī)生的專業(yè)評估,超聲測量腹直肌分離是目前最為可靠且安全的精準評估方式,以了解腹直肌分離的程度及分離的類型,為精準康復提供可靠依據(jù)。如何回到A4腰激活膈?。汗蛭唬|干后仰,雙手撐床,手指指向腳尖,做腹式呼吸,抑制胸式呼吸。盆底肌訓練:弓步,軀干前傾雙手放于大腿內側,做腹式呼吸,呼氣時,軀干向后移動,做提肛動作吸氣還原放松。腹直肌分離自我訓練:仰臥位,雙手至于腹部兩側,掌根至于腹直肌外緣,做腹式呼吸,呼氣時收腹,將腹直肌向內推腹外斜肌激活:仰臥位雙腿交叉,將一側腿拉向對側。腹橫肌激活:弓箭步,雙手平舉握住彈力帶,保證軀干處于直立位,做雙手上舉對抗彈力帶。友情提醒如果產后檢測出腹直肌分離,千萬不要盲目進行仰臥起坐、卷腹等直接強化腹直肌的訓練,這樣反而會加重表層肌分離的程度,且還應該進行盆底肌及骨盆等相關檢查。產后42天-6月是產后康復的黃金時期,寶媽們需要及早進行精準產后評估,如有問題,及時進行專業(yè)康復訓練,一切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李曼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19日2539
0
7
-
產后腹直肌分離你選對了治療方法嗎?
1腹直肌分離可以自己恢復嗎?在產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通過打腹帶和運動,絕大多數(shù)可以恢復。鍛煉主要是是腹部鍛煉,比如平板支撐、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臥抬腿、仰臥抬腿等。也可以到專業(yè)的健身機構得到幫助 2 腹直肌分離什么時候需要治療?產后一年,仍沒有恢復。就應該考慮治療。尤其是合并臍疝,白線疝的患者。 3 不治療,除了影響美觀,還會有其他問題嗎?有一部分寶媽到了產后兩年分離依舊沒有改善,自身又害怕手術,覺得不就是肚子大點、樣子難看點,忍忍就得了,不治療也沒什么關系。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認識。我們的腹壁存在了各種平衡,比如我們的前腹壁和背部力量就是一種平衡。一旦腹直肌分離,前腹壁的力量就會減弱,背部力量相對變強,就會把腹部的薄弱進一步往兩邊拉,這樣腹直肌分離得更遠,腹部的缺損就會越來越大。時間久了還會出現(xiàn)背部疼痛、盆底功能障礙(疼痛、尿失禁、脫垂等)等。腹直肌分離后,腹壁中線薄弱,常導致臍疝、白線疝,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隨著年齡增長,病情進展迅速,贅皮增多,不僅治療難度增加,效果也不如早治療理想。 4目前有哪治治療方法?寶媽都希望手術更加微創(chuàng),同時達到最佳的腹壁塑形效果。我的團隊會根據(jù)寶媽的具體情況,首選微創(chuàng)的手術方案。僅在腹壁上2-3個5mm到1厘米的小口,就可以完成手術,在修復肌肉分離的同時,應用生物補片進行加強。即達到修復腹壁的作用,還會在半年左右吸收,不會影響腹壁的延展性,不會影響再次懷孕。 對同時有臍疝或白線疝的寶媽,也可以微創(chuàng)治療。 5術后恢復快嗎?采用微創(chuàng)的方法治療,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術后疼痛輕,美容效果好,恢復快。一般術后第二天下床活動。根據(jù)術后恢復情況2-4天出院。
楊慧琪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15日3987
0
0
-
產傷性腹直肌分離手術,要治病還是要美容?
產傷性腹直肌分離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以及家庭經濟條件好轉、住房條件改善,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母親準備或者已經養(yǎng)育了兩個寶寶。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期間受了多少苦!都說母親是偉大的,生完孩子以后,原來的窈窕身材再也回不去了,肚子變得又大又松弛,還經常出現(xiàn)腰酸背痛的癥狀。很多媽媽都認為這是生育的代價,是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了。殊不知,其實這樣是一種疾病。醫(yī)學上叫做“產傷性腹直肌分離”。產傷性腹直肌分離的本質是懷孕期間腹腔容積極度增大,腹壁的一些筋膜肌肉組織過度拉伸而變得又寬又薄,分娩后也無法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如果把我們的肚子想象成一個盛水的水桶,當桶一側的幾塊木板變得很薄弱的時候,那么這塊地方就會難以承受桶內水的壓力,而局部發(fā)生裂開。換成人的肚子,那么腹內臟器就會頂著變薄的明顯地向外突出隆起。時間久了,因為腰背部的肌肉要承受更大的負荷,還會出現(xiàn)腰酸背痛等癥狀。一些癥狀不嚴重的腹直肌分離,隨著產后機體的康復,能夠逐漸改善和恢復。但是分離超過一定程度以后(一般>3cm的情況下),就很難自己恢復了。只有靠外科手術來解決問題。近期我們疝與腹壁外科做了一批這樣的病例。我們設計沿病人下腹部的剖宮產切口或自然皮膚皺褶做手術切口,縱向方面,縮窄重建增寬的白線,恢復腹壁的完整結構;橫向方面,切除患者產后明顯下垂松弛的腹壁皮膚和軟組織,在縱橫兩個維度上重塑腹壁的結構和功能,術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赡苡械呐繐拈_放手術的切口比較大,術后影響美觀。其實我們的切口和原來剖宮產的切口一致,或者選擇自然的皮膚皺褶處,并且采用皮內縫合的美容縫法,對外觀影響不大。上圖是患者術后5天的照片,隨著術后的逐漸恢復,外觀方面會更加令人滿意的。另外切口的位置也很低,完全可以被內褲遮擋住??梢哉f既達到治療效果,又滿足美容需求。對于那些腹壁皮膚下垂不是很明顯的患者,也可以選擇腔鏡手術。只要在腔鏡下縱向縮窄重建白線即可。這樣的方案其實對我們疝外科醫(yī)生來說也更加簡便呢。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疝與腹壁外科朱曉強
朱曉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9月15日4804
0
3
-
女性盆底功能評估內地及結果解讀
女性產后常常出現(xiàn)盆底功能障礙,可表現(xiàn)為腰骶、會陰等區(qū)域的疼痛、小便功能障礙(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一般而言,女性產后都建議進行盆底功能的檢查。這是因為大部分人產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且這些功能障礙如果不及時處理,不僅僅產生產后疼痛,還可能在老年時出現(xiàn)更多的健康問題,包括小便失禁,宮頸脫垂等。那么,一般產后會進行哪些方面的檢查呢?通常而言,女性產后檢查包括:癥狀評估、查體、輔助檢查。檢查方式主要包括:手檢、儀器壓力檢查,必要時還可進行尿動力學評估、盆底肌電檢查檢查等。檢查完后,將會有一個檢查報告。一般的檢查結果包括:腹直肌分離評估、盆底肌力(I型纖維和II型纖維)、盆底壓力評估。這里就幫助大家對常見的檢查項目進行解答:1.腹直肌分離檢查:檢查方法通常在仰臥位,上半身輕度屈曲(一般頭抬起但是肩不離床)時,觸診腹直肌分離程度。一般大于2cm認為異常。提示腹壁保持壓力的能力受損。一般腹直肌大于3cm,或在進一步負荷實驗時分離進一步增加,此時增加負壓的運動應該避免。2.盆底肌力檢查。包括I型肌纖維肌力和疲勞度;II型肌纖維肌力和疲勞度。根據(jù)目前的檢查方式,I型肌纖維的測量主要是通過深部(距離陰道口更深)肌力進行測量的;而II型肌纖維的測量主要是對淺層(距離陰道口更淺)肌肉的肌力進行測量。I型纖維功能不足,則維系盆底穩(wěn)定性的肌肉不足,容易脫垂;而II型纖維則主要與排尿、性高潮等功能相關。3.脫垂程度的檢查一般通過POPQ的檢查來了解。可以反應前壁、后壁和宮頸脫垂的情況。重點看三個數(shù)值:Aa/Ba:正常值為-3,大于-3就說明前壁存在膨出,數(shù)值越大膨出越嚴重。Ap/Bp:正常值為-3,數(shù)值大于-3就說明后壁存在膨出,數(shù)值越大膨出越嚴重。C:宮頸的最頂端,如果數(shù)值大于等于-4,就說明子宮脫垂已經到需要臨床治療的程度了。綜上,女性產后主要出現(xiàn)變弱的情況,主要通過腹直肌分離、盆底肌肉檢查及脫垂程度來判斷。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是重要的原則。這里需要強度的一點是,女性產后腹部、盆底功能的評估主要反應了損傷的程度,而不全是問題的所有原因。在制定治療方案前,還需要對腰椎、骨盆、髖部的關節(jié)、肌肉的功能進行評估,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對女性產后的健康問題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干預。
楊霖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7月07日12938
1
4
-
腹壁松弛整形
成為母親,是很多女性人生中最甜蜜的事之一,但同時也給不少女性生理上帶來各種困擾和遺憾。其中主要包括“三松”——腹壁松弛、乳房松弛、陰道松弛。 這些改變不僅嚴重影響女性身材外貌,也影響了夫妻生活,一直是很多女性的隱痛。然而隨著當下整形美容技術的發(fā)展,母親們可以追求更高質量的產后生活。再沒有理由讓遺憾伴您一生!
陽柏成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20日1890
0
2
-
產后為何腹壁松弛難以改善
1.難以改善的腹壁松弛——產后媽媽的迷思很多產后的媽媽會有迷思,為什么生完寶寶之后,想了各種辦法,自己的松弛的腹壁狀況都回不到以前的狀態(tài)。減肥、鍛煉,甚至是射頻、抽脂都仍然解決不了腹壁松弛的問題。還有些小媽媽,明明人很瘦,可是生完寶寶小肚子就是下不去,只能靠塑身衣來維持腰線。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生產之后腹壁松弛是一個正常的現(xiàn)象,雖然百般無奈,卻似乎也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xiàn)實。那產后腹壁松弛的背后,到底蘊藏著什么玄機。到底有沒有有效的手段來干預和治療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概念,到底什么是腹壁松弛,是單純的脂肪堆積嗎?我們先來看看從外到內,腹壁是由幾層構成的。所以說,產后的腹壁松弛,是整個腹壁結構的松弛,包括了皮膚松弛、脂肪堆積、筋膜松弛和腹直肌分離。臨床上,我們將腹部松弛分為輕中重三型:輕度松弛型:表現(xiàn)為皮下脂肪的少量堆積、腹直肌的輕度分離、分散的皮膚條紋及可見的皮膚松弛。中度松弛型:表現(xiàn)為皮下脂肪的中等量堆積、腹直肌的明顯分離、腹壁筋膜的弛緩、大量的皮膚條紋及明顯的皮膚松弛。重度松3弛型:表現(xiàn)為超過身體其他部位比例的一種懸垂松弛性腹壁。通常由于過度松弛而呈現(xiàn)“圍裙”狀,其擺動懸垂障礙了病人的生理活動。在我國,常見的就是輕度松弛和中度松弛型,和腹直肌分離都密切相關。前者通過飲食、鍛煉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而后者,往往都需要手術糾正腹直肌分離,減少多余的組織,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2.腹直肌分離到底是什么?其實,產后腹直肌分離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它是孕婦在懷孕過程中,因為增大的子宮導致腹部壓力不斷上升,到了孕后期,使得兩條腹直肌當中的白線被過度拉伸,變得又薄又寬,如下圖所見。這就是腹直肌分離。幾乎每一個產后的媽媽都存在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只是每個人的嚴重程度和恢復情況不同。正常情況下等到產后半年,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相對靠攏的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腹直肌中間的白線猶如拉斷了的“牛皮筋”,再也沒有彈性,就很難恢復了。3.腹直肌分離的危害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外形上的不美觀,畢竟每個生完寶寶的媽媽都希望能穿上自己少女時代的褲子。但如果你有嚴重的腹直肌分離,即使你再瘦,也很難有好看的腰線。舉個極端的例子,這是美國32歲的女長跑運動員Stephanie Rothstein Bruce,她產后完全沒有肥胖,肌肉力量也很好,但因為有比較嚴重腹直肌分離,導致她在站立位或者臥位時,腹部形態(tài)都不夠好看。除了美觀上,腹直肌分離也會帶來很多其他的問題。因為腹部中線的支持力變得薄弱,腰背部受力不均衡,產后媽媽會出現(xiàn)腰背部酸痛,當然,這個與骨盆結構的改變和盆底肌肉的松弛也有關系。同時,因為腹部中間力量不夠,無法很好的承托腹腔內的組織,會導致形成類似臍疝的情況(參照Stephanie Rothstein Bruce站立位時的照片),患者會出現(xiàn)腹脹、消化不良、便秘等情況。4.我怎么知道自己有腹直肌分離?你可以現(xiàn)在家做自我檢測,產后半年以后的媽媽都可以做這個檢查。步驟如下:a:平躺仰臥,屈膝,露出腹部;b:左手在頭后支撐,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體放松。c:上身抬起,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感覺不到擠壓,那么就把手指向兩邊挪動,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如果寬度超過2指,那就說明已經發(fā)生了腹直肌分離,并且可能較難自行恢復。5.保守輔助治療有用嘛?首先,我們要知道,身體有一部分自我修復的能力,并且肌肉筋膜有一定的彈性,在產后的半年到1年中,身體仍然處在自我修復的過程中。在這期間,我們可以嘗試一些輔助的方法幫助腹部核心力量恢復,這里主要指的是正確的鍛煉方法。但如果已經是產后1年,身體完成了修復之后,如果還想通過鍛煉、射頻等方法來治療腹直肌分離,就比較困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你再努力運動,鍛煉的也只是你的肌肉,燃燒的也只是你的脂肪,而被拉長的“白線”猶如你用的快要斷掉的皮筋,難以復原。必要的時候,只有尋求手術方法糾正腹直肌分離才能改善。6.手術治療的方法有效的方法是將增寬的白線從上到下進行縫合,恢復到原來窄窄的模樣,并且因為縫合后白線厚度增加,強度也能較前增加。經典方法如下圖所示。但借助現(xiàn)在內窺鏡的技術,在糾正腹直肌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做到“微創(chuàng)”,將傳統(tǒng)手術的創(chuàng)傷減到最小,但操作更加精細。通過在肚臍眼周圍做一個小切口,通過這個切口置入內窺鏡和操作器械,用內窺鏡做我們的“眼睛”,仔細的在腹直肌上方打通一個“隧道”,將又寬又薄的白線縫合。對于單純的腹直肌分離的患者,術后只在肚臍眼上周圍留一個3-4cm的切口,愈合后形成比較隱蔽的疤痕。更棒的是,對于同時伴隨有肥胖和較多松弛皮膚的媽媽,我們可以在術前進行設計,在糾正腹直肌分離的同時一起完成腹壁整形的手術。這樣,手術之后既糾正了腹直肌分離,又通過腹壁整形活動較好的腹壁外觀,美容切口設計隱蔽,可謂“一箭雙雕”。7.哪些人群適合產后1年以上,有腹直肌分離及腹壁松弛,想要回復產前腰線的,并且短期內不打算再懷孕的媽媽都可以試著向我們咨詢具體的診療方案。本文系常毅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常毅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10月08日8554
2
4
-
產后肚子大的原因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楊慧琪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8月13日15746
1
44
腹直肌分離相關科普號

郭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超 主治醫(yī)師
梅州市人民醫(yī)院
整形外科
89粉絲4.3萬閱讀

袁玉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袁玉杰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胃腸外科中心
1711粉絲25.5萬閱讀

湯睿醫(yī)生的科普號
湯睿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疝與腹壁外科
2091粉絲65.6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張慶峰 主任醫(yī)師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疝和腹壁外科
疝 115票
小兒疝氣 15票
先天性泌尿系畸形 5票
擅長:疝和腹壁外科、小兒外科疾病的微創(chuàng)手術。尤其擅長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包括:小兒疝氣和鞘膜積液、成人腹股溝疝、股疝、腹壁切口疝、臍疝、腹直肌分離癥、腰疝等;對疝外科疑難復雜、急危重癥擁有豐富治療經驗,包括:腹壁腫瘤切除和腹壁重建、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膈疝、造口旁疝、閉孔疝、盆底會陰疝、臍尿管瘺等,以及承接各種術后并發(fā)癥(復發(fā)、感染、疼痛)進行個性化治療。 -
推薦熱度4.3陳浩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普外科
疝 14票
腹直肌分離 2票
擅長:擅長各類腹壁疝如:腹股溝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臍疝,白線疝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以及婦女產后腹直肌分離,腹壁腫瘤及后腹膜腫瘤,肥胖癥及二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療。且在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急慢性膽囊炎,甲狀腺疾病等微創(chuàng)外科治療方面也有多年的臨床經驗,同時還開展包括治療胃腸腫瘤在內的各類外科疾病的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 -
推薦熱度4.1徐泉 副主任醫(yī)師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肩關節(jié)損傷 1票
腹直肌分離 1票
淋巴管疾病 1票
擅長:"1、骨科康復:擅長脊柱源性疼痛(頸椎病、腰椎病)的診斷與康復治療,骨關節(jié)退行性疾?。y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的康復治療,骨科術后(如骨折術后、關節(jié)置換術后)功能康復訓練 2、運動損傷康復:擅長運動引起的關節(jié)損傷、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等康復治療,包括肩關節(jié)、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損傷/疼痛的康復治療。 3、疼痛康復:擅長針刺治療慢性肌肉骨骼疼痛類疾病,針刀治療肌筋膜疼痛等。 4、神經康復:擅長腦梗死、腦出血、顱腦創(chuàng)傷、腦腫瘤等引起肢體癱瘓、言語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脊髓腫瘤術后、脊柱脊髓損傷導致的截癱、四肢癱、神經源性膀胱、神經源性直腸等疾病的康復評價和治療 5、產后康復:產后盆底肌康復、產后“腹直肌分離“的康復治療 6、兒童康復:兒童發(fā)育遲緩,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康復,小兒腦癱康復等 7、心肺康復:擅長心肺運動功能測試和有氧運動處方制定 8、淋巴水腫康復:擅長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婦科腫瘤術后淋巴水腫的綜合消腫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