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腳痛是什么原因?怎么辦?該如何治療?
在平常生活中存在著一種有趣而發(fā)人深思的現象:如果是肚子痛,哪怕是輕微的小疼痛,足以讓人緊張不已,于是四處求醫(yī)。但是換成了腳痛,大多數人都是能忍就忍,覺得腳痛而已,沒什么關系。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人體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現疼痛,無論是腹痛,或是腳疼,都不容忽視,我們應該重視腳痛,愛護自己的腳,就像我們重視腹痛,愛護自己的胃腸一樣。首先,我要向大家解釋一下疼痛的定義,別以為這是一個顯淺的詞語,就能認為,自己對疼痛很了解。其實不然:漢語的“疼”是指余痛;“痛”是指病人身體內部的傷害性感覺。現代醫(yī)學所謂的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它包括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所引起的痛感覺,以及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的痛反應。痛覺可作為機體受到傷害的一種警告,引起機體一系列防御性保護反應。所以,我想大家都應該了解到,疼痛,是一種人體健康出現問題時的警告,疼痛是上帝給予人類最美的禮物之一,我們怎能置上帝的警告不顧而繼續(xù)忽視你的“腳痛”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當你的足部發(fā)生疾病時,我們的人生又如何能走得更遠、更精彩呢?足踝部的病變有很多類,不可能三言兩語地在此欄目說得清楚,然而,大部分足部的疾病都可表現為足踝部的疼痛。下面,我將列舉足踝部的一些常見疾病分類:發(fā)育與畸形性疾病:主要為扁平足、高弓足、蠟樣骨病等。炎癥性疾病:炎癥性疾病又可分為系統(tǒng)性與局部性的炎癥。系統(tǒng)性的炎癥性疾病包括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現、銀屑病性關節(jié)炎等;局部炎癥性疾病包括跟腱炎、跖筯膜炎、跟骨后滑囊炎等。神經源性疾?。乎坠芫C合癥、前跗管綜合征、趾間神經瘤等。腫瘤:色素沉著絨毛結節(jié)性滑膜炎、神經纖維瘤等。其他:踝關節(jié)撞擊綜合癥、足部感染、踇外翻及踇囊炎、雞眼、跖骨頭骨軟骨病等等。在這里,我們要強調的是,上述的疾病分類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足踝部疾病,但是,以上的疾病都可以表現為足踝部的急性或慢性疼痛。出現了足踝部疼痛時,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過于緊張,胡亂投醫(yī),應該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就診。特別是一些足部惡性腫瘤如足部滑膜肉瘤,如不早期診斷,很可能危及生命。如果當地沒有足夠經驗的足踝外科醫(yī)生,也許會出現漏診或治療不到位的情況,此時,大家應咨詢一些專業(yè)的足踝外科專家,以免耽誤病情而出現災難性的后果。當然,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因為足部的惡性疾病,機率極小。最后,我在這里介紹一種在年輕并且愛穿高跟鞋或尖頭鞋女性中相當常見的一種疾病:踇外翻。后天因素引起的踇外翻與穿高跟鞋或尖頭鞋有很高的相關性,外翻的原因是因穿了不合適的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的鞋跟太高、過尖及過窄的鞋,使腳跟不易固定,對腳趾造成擠壓摩擦及壓迫,不但影響腳趾的伸展與活動,造成不適及疼痛,還會破壞了原本三個立足點的功能,而行走時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腳趾會因身體重量壓迫逐漸變形,就會造成踇外翻的現象。踇外翻并非像其名字暗示的那樣是一個單一的病變,而常常是伴有其余足趾畸形和癥狀的足踇趾序列的復合畸形。在早期,踇外翻可表現為足踇趾關節(jié)周圍的紅腫、疼痛,此時大多患者可能會發(fā)現自己的踇趾關節(jié)部位稍稍增大,影響外觀,此時若及早進行手術治療,只需做一些軟組織或簡單的截骨手術就可以解決疼痛與外形的問題。如果忽視了早期的這種程度較輕的疼痛,任由疾病進展,最終可能造成大踇趾關節(jié)的脫位、第二足趾關節(jié)的騎跨畸形、踇趾疼痛加劇、足底出現疼痛而無法行走等等,當發(fā)展成為嚴重的踇外翻時,簡單的截骨手術與軟組織手術已經不能糾正畸形,恢復足趾正常的負重,就要進行關節(jié)的融手術,最終會丟失了一個甚至是兩個足趾的關節(jié),到那時,就無法再穿上美麗的高跟鞋了,更重要的是,足趾的運動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降低生活的質量?。∷?,腳痛,不容忽視!愛穿高跟鞋的年輕MM們,你們的腳,還好嗎?本文系宋衛(wèi)東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宋衛(wèi)東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4月27日17525
3
4
-
止點性跟腱炎、Haglund畸形與跟腱滑囊炎
止點性跟腱炎、Haglund畸形與跟腱滑囊炎(一)解剖特點 跟骨的后1/3向后突出,稱為跟骨結節(jié),其上面呈馬鞍狀,由脂肪覆蓋。后上緣向后上突出,為跟骨后上結節(jié),又被稱為滑囊突。跟骨后方呈不光滑突出形態(tài),在滑囊突的下方,中間向后突出成為跟骨后側結節(jié)。在跟骨結節(jié)的跖側面,有較大的內側結節(jié)和較小的外側結節(jié)。跟腱止于滑囊突下方的跟骨后側結節(jié),抵止處的寬度為1.2~2.5cm。跟腱和跟骨后上結節(jié)之間有一滑囊,稱為跟腱囊。跟腱囊的前壁是附于跟骨的纖維軟骨組織,后壁是跟腱的腱周組織。跟腱囊前有脂肪墊,跟腱和足跟皮膚之間也有一滑囊,稱為皮下囊?;艺r可以在跟腱和跟骨結節(jié)間以及和皮膚間起到潤滑作用。足背伸時,跟腱和跟骨結節(jié)會擠壓跟腱囊;而在足跖屈時,跟腱囊的壓力會減小。(二)病因和病理止點性跟腱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不但運動員可發(fā)生此類病變,不好運動的中老年人也可發(fā)生。運動員的止點性跟腱炎可能引發(fā)于運動時準備活動不足,突然運動量的改變和經常在不平整或坡度較大的的地面活動。跟腱受到過度異常的、反復應力作用后發(fā)生微小撕裂所致。而非運動員性止點性跟腱炎,一般多見于體重超重的中老年女性,跟腱炎的發(fā)生可能更多引發(fā)于退變,而不是過度活動。另外,足部力線的異常也是引起跟腱損傷、退變的原因。如足的過度旋前,是跟腱受到的應力不平衡,跟腱作用的力矩加大,加重了跟腱的負荷。高弓足減弱了足在行走時吸收地面應力的作用,增加了跟腱的應力。跟后部疼痛也可由一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如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等。止點性跟腱炎患者的跟腱止點處發(fā)生纖維粘液樣變性,最后纖維化、鈣化,跟腱增粗,有結節(jié)形成。 更為常見的情況是止點性跟腱炎合并有周圍其他結構的改變。如跟骨后上結節(jié)可增生肥大,刺激跟腱囊發(fā)炎引起疼痛。在穿窄小或硬幫的鞋后,突出部位的皮膚和鞋幫摩擦產生皮下囊的炎癥,也可引起疼痛。由于1928年Patrick Haglund首先描述此種病變,跟骨后上結節(jié)可增生肥大又被稱為Haglund畸形。(三)臨床表現運動員的止點性跟腱炎常表現為運動時跟部的疼痛。一般不影響日常的活動。非運動員性止點性跟腱炎可逐漸出現跟后部疼痛。開始為間斷性疼痛,以后可轉為持續(xù)性疼痛。跟腱止點部外觀正?;蛟龃螅植繅和?。讓病人單足提踵困難或引發(fā)疼痛。少數患者可在活動時發(fā)生跟腱的斷裂,Thompson試驗陽性。跟腱囊炎一般發(fā)病于運動不多的中老年人。典型發(fā)病過程為突然出現跟后部疼痛,局部腫脹。跟腱兩側可見膨出,局部皮膚溫度可升高,跟腱內外側均可有壓痛,被動背伸踝關節(jié)可加重疼痛。Haglund畸形一般多發(fā)于年輕人。表現為跟骨結節(jié)后外側的突出。如不合并有滑囊炎可以無臨床癥狀,骨突出部位皮膚和鞋幫磨擦,引起局部皮膚的紅腫疼痛。但在很多患者,止點性跟腱炎、跟腱囊炎和Haglund畸形共同存在?;灆z查,查血尿酸,以及HLA-B27等項檢查,確定有無痛風性關節(jié)炎和強直性脊柱炎。X線表現:側位X線可見跟腱前跟腱囊陰影的消失,在滑囊突上2cm跟腱增寬超過9mm,跟腱附著部可見鈣化和骨贅形成?;彝坏男螒B(tài)可分為三種,增大的滑囊突可能對跟腱引起刺激引發(fā)炎癥。所以,有一些X線測量評價的方法。跟骨后角: 在跟骨X線片上,跟骨結節(jié)后方,連接滑囊突后緣和后側結節(jié)后緣的連線,連接跟骨內側結節(jié)下緣和跟骨前下結節(jié)下緣的連線,兩條連線的交角成為跟骨后角。此測量由Fowler 和Philip 在1945年首先提出,又被稱為Fowler –Philip角。他們認為,正常人此角44°~69°,大于75°時,表示滑囊突異常增大,可能引起跟部疼痛。需要手術切除跟箭囊和滑囊突。Pavlov認為:跟骨后角大小和跟痛無關,而和滑囊突向上突出的程度有關,又提出了使用平行間距線來測量滑囊突突出的程度。平行間距線:在跟骨X線片上,連接跟骨內側結節(jié)下緣和跟骨前下結節(jié)下緣的連線,并通過跟骨距骨關節(jié)面的后緣作上述連線的平行線。正常情況下,滑囊突向上不超過第2條線。Chauveaux和Liet認為平行傾斜線不能反映出滑囊突和跟腱的關系,又提出測量足負重后水平線的垂線和滑囊突與后側結節(jié)的連線的交角(C-L角),來判斷滑囊突和跟腱的關系。但其他一些醫(yī)生發(fā)現,這些角度的大小和患者的癥狀之間并無直接聯系。不能單憑X線測量作出臨床診斷。MRI一般不作為常規(guī)檢查。如果非手術治療失敗,需行手術治療時,為方便手術方案的設計,行MRI檢查可以清楚的顯示跟腱、滑囊和跟骨結節(jié)突出的情況。(四)治療1,非手術治療95%的患者使用非手術治療就可取得較好的效果。(1)對于運動員的止點性跟腱炎,應適當減少運動量,避免在坡道或硬的地面跑跳。癥狀嚴重者,可能需要休息或制動4~6周。(2)運動后可使用冷敷。(3)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物(NSAIDs)。 跟腱囊炎可使用激素注射,但不要注射進入跟腱中。痛風患者,需要使用秋水仙堿、別嘌呤醇等藥物,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需要相應的內科處理。(4)穿軟幫的鞋減輕對跟腱止點的擠壓,還可用帶有硅膠護墊的跟腱襪保護。鞋跟抬高減輕跟腱的應力。矯形鞋或足墊可以糾正足的力線不良。(5)理療,輕柔的跟腱牽拉訓練。(6)對于非運動員性止點性跟腱炎,也可先試用上述非手術治療方法。但一般不好活動的中老年患者,非手術治療的效果較差,可能需要手術治療。2,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切除止點部跟腱退變和炎性組織、滑囊及增生的跟骨后上結節(jié)。手術入路可采用跟腱內側、外側、雙側或經跟腱入路。通常使用外側切口,以避免損傷小腿內側感覺神經。先切除炎性的滑囊組織,再用骨刀或骨鋸從跟骨后緣前方約1.5cm開始,斜行向下到跟腱止點,注意完全去除跟腱前殘留的骨嵴,以免術后刺激跟腱,引起疼痛。跟腱止點上2cm的切除一般是安全的。有時,切除過多的后上結節(jié)可能會累及跟腱止點;需要時也可見跟腱外側緣附著切開,以便切除跟骨結節(jié)。探查跟腱止點上方腱組織內有無退變、鈣化,切除病變的腱組織,用3-0不可吸收線縫和修復。切斷的跟腱止點可在跟骨上打孔,用2號不可吸收線縫合或用軟組織固定錨縫合固定。止點性跟腱炎的跟腱清理手術,也可經跟腱中間入路或斜形入路(Dickinson入路)。如果跟腱止點長范圍病變,切除病變組織后,失去跟腱附著,需重建跟腱止點。不能重建止點時,需要行肌腱移位重建跟腱。術后并發(fā)癥有(1)傷口不愈合感染 。一般傷口換藥可以治愈(2)腓腸神經損傷。跟部外側麻木,但很少引起長期的功能不良結果。 (3)癥狀復發(fā),術后仍然疼痛。需要檢查骨質切除是否足夠,跟腱內病變組織的清楚是否徹底。癥狀嚴重者可能需要再次手術,徹底切除病變組織,用屈拇長肌腱或屈趾長肌腱移位加強跟腱。(4)跟腱附著點的斷裂。常發(fā)生于術后6~8周內,再次受到外傷而致。需再次手術縫合。
王路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05月11日6082
0
1
-
老年膝關節(jié)痛的治療-膝關節(jié)副韌帶炎
在骨科和疼痛門診就診的腰腿痛患者中,老年人(60歲以上)占了一多半,膝關節(jié)疼痛的病人也較多,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們聊一下。 許多到我們疼痛門診就診的患者,在此之前幾乎都經過了多種檢查和治療,由于效果差才到我們門診就診的。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老年人膝關節(jié)疼痛的誤診率非常高,也就是說許多病人在社區(qū)門診或基層醫(yī)院的診斷是錯誤的,當然療效也不盡人意了。最常見的就是把膝關節(jié)副韌帶炎誤診為膝關節(jié)滑膜炎或半月板的病變。 1、什么是膝關節(jié)副韌帶炎? 人的膝關節(jié)周圍有兩條主要的韌帶,內側副韌帶和外側副韌帶(如圖),在膝關節(jié)周圍有四個止點(附著點)分別是是內上、外上、內下、外下,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增生、韌帶鈣化和勞損的積累,在附著點骨膜處就會發(fā)生無菌性炎癥,當人下蹲或站起時局部受力加大就會出現疼痛,所以表現為下蹲或站起吃力,甚至發(fā)展到上廁所困難,站立不動時副韌帶拉力減小反而不痛或疼痛不明顯。如果是膝關節(jié)內的病變站立時疼痛會很重。由于局部是無菌性炎癥,所以癥狀重時可以出現關節(jié)周圍的腫脹。 2、什么是膝關節(jié)滑膜炎? 老年人由于膝關節(jié)的增生、半月板的損傷也可以出現膝關節(jié)滑膜的病變(創(chuàng)傷性滑膜炎),表現為關節(jié)的腫脹、積液,行走、站立時疼痛加重,而沒有明顯的下蹲困難,甚至晚上睡覺時膝關節(jié)也有疼痛。此病多伴有膝關節(jié)內彈響和膝關節(jié)變形。 3、為什么此兩種病容易混淆? 因為此兩種病在膝關節(jié)病中最常見,都與年齡大、勞損、骨質增生、韌帶鈣化有關,影像學上(X片、CT、MR)有時難以區(qū)分,所以容易混淆。再就是大多數醫(yī)生對前者不太了解,過多的依賴了影像學的表現,實際上在所有的膝關節(jié)痛中,前者最常見。 4、如何治療膝關節(jié)副韌帶炎? 藥物治療、理療效果差,最有效的治療就是局部注射治療。如果局部增生明顯,注射治療效果差,可以考慮小針刀治療。
韓承河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03月26日14062
0
0
-
左側大腿根部突然出現一受力就針刺狀疼痛
患者: 今天上廁所的時候,毫無征兆,左腳上臺階的時候受力的一瞬間,大腿根部就突然出現針刺裝疼痛,之后只要這邊受力(比如走路)就會出現針刺狀疼痛求分析、求建議通化市人民醫(yī)院疼痛科翟偉奇:大腿根是前側腹股溝處嗎?患者:不是。是側面。不受力的時候不疼,我坐了忙活一段時間,再起來的時候就好了??墒沁^了兩天又有一次突然疼起來,然后我躺著睡覺了,起床的時候又好了。上網上查了查好像和晚睡有關系?通化市人民醫(yī)院疼痛科翟偉奇:側面,是髖關節(jié)處了。常見是髖關節(jié)滑囊炎及髂脛束綜合征,少見情況是股骨頭病變。如果疼痛頻發(fā)或嚴重不緩解建議及時到醫(yī)院疼痛科、骨科就診。
翟偉奇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10月13日9546
0
0
-
肩胛骨疼痛是肩周痛嗎?
臨床上有時將肩胛痛和肩部疼痛混淆在一起,嚴格的說是不正確的,肩部是與許多組織和肌肉相互聯系的。肩部周圍的軟組織被稱為'肩袖',這是由4條肌肉的連接鎖骨和肩胛骨制成的。除了肩袖的肌腱,也存在一種稱為囊的部位,這有助于肌肉的順利滑動機制,或稱為流體的肌肉運動袋。囊中的任何缺陷或排序出現問題都是肩袖出現問題,是肩胛疼痛最突出的原因。此時肩部疼痛與肩胛骨疼痛無關。肩胛骨解剖: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間。分為兩個面、三個角和三個緣。前面為肩胛下窩,是一大而淺的窩。后面有一橫行的骨嵴,稱肩胛岡,岡上、下的淺窩,分別稱為岡上窩和岡下窩。肩胛岡的外側扁平,稱肩峰。外側角肥厚,有梨形關節(jié)面,稱關節(jié)盂。上角和下角位于內側緣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平對第2肋和第7肋??勺鳛橛嫈道叩臉酥尽葌染夐L而薄,對向脊柱。外側緣肥厚,對向腋窩。上緣最短,在靠近外側角處,有一彎向前外方的指狀突起,稱喙突。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肩胛骨、鎖骨和肱骨構成肩關節(jié)。肩胛骨功能:肩胛骨內旋:包括附著于肩骨脊柱緣的上提肌(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及附著于肩胛骨及肱骨的下抑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闊肌).肩胛骨外展:主要為前鋸肌,可使肩胛骨脊柱緣緊貼胸壁,協助者尚有胸大肌,胸小肌.胸小肌與前鋸肌在旋轉肩胛骨運動中雖然作用相反,前者內旋,后者外旋,但如同時作用,則可使肩胛外展.肩胛骨內收:參與者有斜方肌(特別是其中部纖維),大,小菱形肌及背闊肌(特別是其上部纖維).應當明確,雖然前鋸肌與菱形肌在作用上是對抗的,但其共同作用時,可使肩胛脊柱緣貼近胸壁.肩胛提肌起于頸椎橫突,不但使肩胛向上,同時向前.菱形肌因附著于椎骨的棘突上,可使肩胛骨向上及向后.在肩胛胸壁的運動中,斜方肌與前鋸肌必須完整,斜方肌與前鋸肌的上部纖維及肩胛提肌應視作一個單位,而斜方肌與前鋸肌的下部纖維應視作另一個單位.前屈時,斜方肌下部纖維松弛,使肩胛骨滑向前面,而在此時,前鋸肌下部纖維則起主要作用.斜方肌的中部纖維及菱形肌在上肢外展時可以固定肩胛骨,但在前屈時松弛,可便利肩胛骨在胸壁上的運動。肩胛骨疼痛:是由肌肉長時間痙攣變形引起的。也可能因為長期一個姿勢,經常引起慢性的肌肉炎癥造成的后果。它的臨床表現為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病程一般在1年以內,較長者可達到1-2年。肩胛骨區(qū)疼痛原因1.滑囊炎:當所在的囊變區(qū)變紅和腫脹疼痛等炎癥。初始階段稱為急性滑囊炎,其中主要癥狀是在運動時,睡覺時手臂的疼痛,運動增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肩關節(jié)變得非常痛苦,不能自由運動。如果這樣的情況如果不不及時治療,情況會變得更糟。使慢性滑囊炎到達另一個階段的高峰,而難以治療,所以一定要把握住治療的時機。2.肩袖肌腱炎:相鄰的是骨弓,圍繞肩胛骨,由于過度磨損,導致的軟組織應變能力差,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撞擊的傷害。幾乎29%的肩胛骨疼痛都是由于肩袖肌腱炎。令人們感到疼痛和肩部的運動難度很大,特別是當忽視不重視這樣的情況,任其發(fā)展。如果不及時治療,肩袖會被撕裂,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導致終身都體驗著這種疼痛。3.鈣化性肌腱炎:主要是由于鈣沉積在肩袖肌腱。這些鈣離子游離在成人的袖肌腱中達20%,雖然無任何癥狀或不適,但長此以往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然而,在30-60之間(特別是婦女)的上了歲數的人,這些鈣離子的貯存會出現強烈的反應,主要癥狀是在手臂劇烈疼痛和不能運動,尤其是在夜晚,肩膀疼痛會增加,導致睡不著覺,白天沒有精神和活力,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嚴重的鈣離子貯存,游離,也會影響囊部。4.肩周炎:它的發(fā)生是由于發(fā)炎的關節(jié)特別是上臂和肩部的骨骼。這種情況可能會發(fā)生是由于以前遭受過骨折,鈣化性肌腱炎等,手臂的延伸,40-60歲之間的中年女性患這種病的風險較大。5.膽囊炎:可發(fā)射到右肩胛骨疼痛,也可與十二指腸的問題或肝不損傷等問題有關。肩胛骨脊柱緣的觸診以右側為例,檢查者站立病人左側,以右手按住病人右肩外方,左手放置在同側肩關節(jié)上,將肩胛骨固定制動,右手拇指按住脊柱,第2~5指按住腋緣部位。若大、小菱形肌附著處發(fā)生無菌性炎癥病變,則拇指沿脊柱緣滑動按壓時可查得壓痛點。小菱形肌與大菱肌均附著于肩胛骨脊柱緣。前者在上中段(位于肩胛岡內方的脊柱緣);后者在中下段。兩者附著處發(fā)生無菌性炎癥病變時,特別是小菱形肌,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本文系王祥瑞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王祥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02月01日42156
4
1
-
鵝足滑囊炎
鵝足滑囊位于縫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聯合腱止點與脛骨內側副韌帶之間,由于三個肌腱有致密的纖維膜相連,形同鵝足而得名。局部經常的反復小創(chuàng)傷,例如騎馬、騎牲口等常是本病的病因。 鵝足滑囊炎(anserina bursitis)主要表現為膝關節(jié)內側疼痛,局部有腫塊,??烧`診為慢性關節(jié)炎、內側半月板損傷、內側副韌帶損傷等。 一般可采用非手術療法治愈,比如:外用扶他林乳膠劑,關節(jié)止痛膏,制動少運動一段時間(1周余),若非手術療法無效者,方采用手術切除,切除手術時應注意勿損傷聯合腱、副韌帶和關節(jié)囊。
張耀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1年12月17日14118
0
1
-
鵝足滑囊炎痛
滑囊的作用是使肌肉和肌腱在反復運動的區(qū)域得到潤滑。這些滑囊被覆的滑膜分布有血管網,可以分泌滑囊液。滑囊的炎癥會導致囊液分泌增加,表現為滑囊腫脹。過度使用或錯誤使用這些滑囊就會出現炎癥,增大,少數情況下還會出現感染。由于這些滑囊的大小,數目和分布的個體差異相當大,解剖學家僅區(qū)分了一些臨床上比較重要的滑囊,鵝足滑囊即是其中之一。鵝足滑囊位于鵝掌韌帶附近,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通過鵝掌韌帶附著在脛骨內側。這些滑囊可以是單獨的囊,在有些病人是多節(jié)段,分隔的囊。患鵝足滑囊炎的患者表現為膝關節(jié)內側疼痛,當膝關節(jié)被動外翻、外旋時疼痛加劇。使膝關節(jié)屈曲、外旋的活動會是疼痛加重,而休息和熱敷可以緩解疼痛?;颊咄ǔ2荒芄蚧蛳屡_階。持續(xù)的疼痛會影響到睡眠。并存的滑囊炎、肌腱炎、關節(jié)炎以及膝關節(jié)退行性變可能與膝關節(jié)創(chuàng)傷后的臨床表現相混淆。如果患者膝關節(jié)內側持續(xù)受到損傷,內側副韌帶通常也會受累。當鵝足滑囊炎轉為慢性,滑囊將會發(fā)生鈣化。體格檢查提示有膝前部的壓痛,位于內側膝關節(jié)下方,鵝足腱穿過的地方?;抑車[脹積液。膝關節(jié)對抗阻力屈曲會誘發(fā)疼痛,突然撤銷阻力疼痛將明顯加重。鵝足滑囊感染是比較少見的,其表現與髕前滑囊感染相似。膝部X線平片顯示有滑囊和鵝足腱鈣化,符合慢性炎癥的變化。如果發(fā)現膝部有滑囊炎,關節(jié)結構紊亂,或可疑包塊或腫瘤,建議做MRI檢查。肌電圖有助于區(qū)分髕下滑囊炎和神經病變、腰神經根病變以及腰叢病變。鵝足滑囊位于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聯合肌腱和脛骨內側之間。在過度使用、錯誤使用或直接創(chuàng)傷后,滑囊易發(fā)生炎癥。如果膝蓋內側受到創(chuàng)傷,內側副韌帶通常也會受累。內側副韌帶是一條帶狀的,寬而平的韌帶,起于股骨內側髁,止于經骨干內側,附在半膜肌的凹槽內。它也和內側半月板的邊緣相連。內側副韌帶的下部有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肌腱穿過。注射治療的目的應向患者解釋清楚?;颊呷⊙雠P位,將一卷墊置于膝下,使膝關節(jié)略屈曲。消毒膝部表面皮膚。無菌空針抽取2.0mL0.25%布比卡因(不含防腐劑)和40mg甲強龍,接25G1.5英尺的針頭。整個操作應嚴格按照無菌技術。讓患者用力對抗阻力曲腿以找到鵝足腱,內側關節(jié)間隙遠端,鵝足腱附著在脛骨的地方就是鵝足滑囊的定位,壓痛可以確認滑囊的位置。在該點將針頭與脛骨成45度角方向穿入,依次穿過皮膚、皮下、鵝足腱,到達鵝足滑囊。如果針頭碰到脛骨,將針輕輕退到滑囊內。當針頭到達鵝足滑囊附近,將注射器內的藥液緩慢注入,推注時不應感覺有阻力。如果有阻力,說明針頭在韌帶或肌腱內,此時應將針頭稍做進退,直到注射時感覺沒有明顯阻力為止。將針頭拔出,以無菌敷料加壓覆蓋,并在穿刺部位放置冰袋。本文系陳亞軍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陳亞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1年09月12日21914
1
1
-
常見骨病知識問答-何為滑囊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滑囊是位于人體摩擦頻繁或壓力較大處的一種緩沖結構。其外層為纖維結締組織,內層為滑膜,平時囊內有少量滑液。由于關節(jié)周圍結構復雜,活動頻繁,故人體滑囊多存在于大關節(jié)附近。這類滑囊每人均有,稱為恒定滑囊。由于多種后天因素,如脊柱后凸畸形的棘突表面、皮下埋藏的內固定物尾端等,因局部摩擦增加,也可形成滑囊,稱為附加滑囊。臨床上以中老年女性坐骨結節(jié)滑囊炎和踇趾滑囊炎多見。滑囊炎有何臨床表現? 多無明確原因而在關節(jié)或骨突出部逐漸出現一圓形或橢圓形包塊,緩慢長大伴壓痛。表淺者可捫及清楚邊緣,有波動感,皮膚無炎癥;部位深者,邊界不清,有時被誤認為是實質性腫瘤。當受到較大外力后,包塊可較快增大,伴劇烈疼痛。此時皮膚有紅、熱,但無水腫。包塊穿刺,慢性期為清晰粘液,急性損傷后為血性粘液。偶爾因皮膚磨損而繼發(fā)感染,則有化膿性炎癥的表現。
朱瑜琪醫(yī)生的科普號2011年08月06日4839
0
1
-
7年髖關節(jié)滑囊炎疼痛?是否可以切除?
患者:病情描述(發(fā)病時間、主要癥狀、就診醫(yī)院等): 發(fā)病時間2005年, 局部壓疼,摩擦按壓局部疼痛加重,無法睡眠休息減輕,左髖關節(jié)拍片子無異常,ECT無異常,左側髖關節(jié)內側疼痛 腹股溝窩內壓疼最明顯。坐著疼痛加痛,左側大轉子滑囊壓疼。就診醫(yī)院:正骨醫(yī)院 山東省立醫(yī)院,中日友好醫(yī)院。 經治療小針刀 局部封閉多次效果不佳, 是否能切除滑囊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髖部疾病研究治療中心張穎:這類情況比較少見,這麼久了最后的診斷還是滑膜炎?可否帶片子來讓我給你看???患者:在本院理療科診斷是滑囊炎,在多家醫(yī)院治療已確認是滑囊炎,是否可以切除滑囊,如果可以我就帶著片子去本院治療?;颊撸憾啻卧谏綎|省立醫(yī)院注射封閉(得保松)在本地醫(yī)院局部封閉(曲炎奈德)效果不佳,想根除切除滑囊,如果本院能治療,我在最近一段時間去是否有床位,需不需要預約。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髖部疾病研究治療中心張穎:床位需要預約,但是具體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最好您帶片子來我給您看一下。然后我們這邊會診一下。如果可以進行髖關節(jié)鏡治療,那么就可以微創(chuàng)。患者:我下個星期一去本院看病,給我留個床位。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髖部疾病研究治療中心張穎:好到,到時候聯系?;颊撸簩Σ黄?,家中有急事,去不了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髖部疾病研究治療中心張穎:這沒什么。
張穎醫(yī)生的科普號2011年07月19日6122
0
0
-
鷹嘴滑囊炎手術注意事項
鷹嘴部滑囊有兩個,一個位于鷹嘴突與皮膚之間;另一個位于肱三頭肌腱與鷹嘴上端的骨面之間。鷹嘴滑囊炎多發(fā)生于前者。發(fā)病原因以創(chuàng)傷為多見,常因撞擊或經常摩擦所致。煤礦工人在礦井中運煤時,用肘支撐著匍匐爬行,長期碰撞、擠壓和摩擦鷹嘴滑囊而導致發(fā)炎者甚多,故亦稱“礦工肘”。主要表現為鷹嘴部皮下囊性腫物,直徑約為2~4cm,可有輕度壓痛,一般無疼痛及功能障礙。手術注意事項:1. 不要損傷肱三頭肌肌腱附麗點2. 應用電刀徹底止血,防止術后血腫機化3. 不要遺留死腔,防止術后腔內積液形成4. 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做病檢。
葛建忠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6月05日6261
0
0
滑囊炎相關科普號

王健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健 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關節(jié)與骨病外科
3693粉絲310.8萬閱讀

李俊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俊海 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筋傷(疼痛)科
574粉絲18萬閱讀

張耀國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耀國 康復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yī)院
骨科中心
127粉絲10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袁鋒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運動醫(yī)學科
膝關節(jié)損傷 799票
肩關節(jié)損傷 186票
臀肌攣縮癥 48票
擅長:專精于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每年主刀關節(jié)鏡手術量3000余例,擅長肩袖損傷縫合,肩周炎360度松解,半月板損傷特色修復,前后交叉韌帶及多發(fā)韌帶損傷超強重建,髕骨脫位微創(chuàng)二/三聯術,腘窩囊腫微創(chuàng)切除,內外側副韌帶損傷,滑膜炎,肩關節(jié)習慣性脫位,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膝關節(jié)粘連,游離體,臀肌攣縮,踝關節(jié)韌帶損傷等疾病的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骨科疾病,關節(jié)疾病,運動損傷,膝關節(jié)損傷,肩關節(jié)損傷,踝關節(jié)損傷的診治。國內關節(jié)鏡手術最多的醫(yī)生之一。 -
推薦熱度4.5李秀存 副主任醫(yī)師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 手外科/足踝外科
腕關節(jié)損傷 53票
手外傷 22票
足部骨折 15票
擅長:①腕關節(jié)疾病(TFCC損傷、尺骨撞擊綜合癥、月骨壞死、舟骨壞死、舟骨骨折、舟月進行性塌陷、月骨脫位、橈骨遠端骨折等)的微創(chuàng)治療; ②踝關節(jié)疾病(踝關節(jié)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撕裂、踝關節(jié)不穩(wěn)定、骨軟骨損傷、距骨骨折等)的微創(chuàng)治療; ③手足先天性畸形(多指[趾]、并指[趾]、巨指[趾]、手指或足趾偏斜、手指或第4足趾短小畸形)的治療與矯形; ④足部畸形(拇外翻、平足癥、馬蹄內翻足、馬蹄外翻足、馬蹄高弓足、跟距骨橋、跟腱攣縮等)的矯治; ⑤四肢骨與軟組織良性腫瘤(腱鞘巨細胞瘤、腱鞘囊腫、脂肪瘤、骨軟骨瘤、骨巨細胞瘤、血管瘤、神經鞘瘤)的治療; ⑥四肢骨與軟組織惡性腫瘤(惡性黑色素瘤、Bowen病、滑膜肉瘤、脂肪肉瘤、橫紋肌肉瘤、骨肉瘤等)擴大切除與皮瓣修復; ⑦周圍神經損傷(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旋后肌綜合征、臂叢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脛神經損傷等)的治療與功能重建; ⑧四肢骨折(腕骨骨折、橈骨遠端骨折、掌骨骨折、踝關節(jié)骨折、跟骨骨折,Lisfranc骨折)的微創(chuàng)治療; ⑨腕或踝關節(jié)炎階梯治療或關節(jié)置換; -
推薦熱度4.4張輝 主任醫(yī)師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運動醫(yī)學科
膝關節(jié)損傷 198票
韌帶損傷 2票
關節(jié)鏡 1票
擅長:膝關節(jié)各種運動相關損傷,髕骨脫位,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膝關節(jié)滑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