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國臣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今日門診,一個女患者,在丈夫陪同下如期來復診。今年已經六年了,每三個月一次復查,從未間斷。患者2013年11月在我處腫瘤擴大切除手術。當時病理間變少突膠質瘤,WHO III級。術后給予標準規(guī)范治療。至目前一直穩(wěn)定。手術之前,多家醫(yī)院告知患者最多也就能活2-3年。目前已經6年了,而且無復發(fā)跡象。其實這樣的患者并不罕見,提示我們對于高級別膠質瘤還是要積極規(guī)范治療,不努力爭取可能就失去了機會。術前磁共振提示右額葉胼胝體腫瘤手術病理2019年12月09日復查提示無復發(fā)跡象2019年12月09日
1971
1
2
-
趙天智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腫瘤是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一種,根據腦腫瘤患者的表現,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其中惡性腦腫瘤的發(fā)生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嚴重的還會有生命危險,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腫瘤的預防工作,以減少危害的發(fā)生。1、使腦組織遭到破壞,神經系統(tǒng)絮亂,以致于喪失功能,對于惡性腫瘤、轉移性腫瘤要尤其注意。2、有的會是良性腫瘤有的就是惡性腫瘤,不管是哪種腫瘤都對組織有了壓迫感,正常運作出現障礙,導致缺血變性等。3、還能導致腦部水腫,毒素從腫瘤中產生,水腫促使腦部腫脹,顱內壓因此升高。4、有的腫瘤隨著時間也在增長,越來越大使腦部水腫,內壓升高,顱腔受到嚴重的損傷,神經中樞死亡等。腦瘤如果不及時治療或是發(fā)現較晚,腦瘤瘤體不斷生長,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后果。腦瘤可以壓迫正常腦組織,這部分腦組織相應支配的功能就受到影響,腦瘤的癥狀也因此而產生,另外腦瘤還有更嚴重的后果,那就是腦疝,腦疝可引起突然死亡。腦瘤引起的腦疝是由于腫瘤的占位效應或引起腦水腫以及阻塞腦脊液循環(huán),使腦體積增大和顱內壓增高,致使一部分腦組織發(fā)生移位,并通過一些解剖上的裂隙,被擠入到壓力較低的部位中去而形成腦疝。疝出的腦組織壓迫重要結構或生命中樞,導致嚴重后果出現腦疝,壓迫呼吸循環(huán)中樞,呼吸心跳停止所致。一般來講,腦疝在腫瘤不斷發(fā)展,接近晚期,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者容易發(fā)生。但也有部分腫瘤不大,但于中線,早期就影響到腦脊液循環(huán),如不解除病因也會造成腦疝而驟死,多見于膠質瘤、腦轉移瘤。目前腦瘤主要針對顱內壓增高,如應用脫水藥物降低顱壓,而對于藥物治療效果的情況,可行腦脊液分流術、顳肌下減壓術、枕肌下減壓術或去骨瓣減壓術等姑息性手術。最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早期發(fā)現盡快治療,這樣才能避免腦疝的嚴重后果。腦膜瘤的發(fā)生,并非單一因素,可能與一定的內環(huán)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也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雖然腦膜瘤多為良性,但隨著腫瘤的長大,同樣會導致顱內壓升高,壓迫腦組織,形成腦疝,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2019年11月13日
1279
0
1
-
張發(fā)兵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 神經外科中心 顱腦腫瘤可發(fā)生在每一個年齡段,兒童期以顱后窩及中線腫瘤較多見,主要為隨母細胞瘤、顱咽管瘤、室管膜瘤;成人則以大腦半球膠質瘤最多,其次為腦膜瘤、垂體瘤及聽神經瘤;老年人以膠質母細胞瘤及轉移瘤居多。那么臨床上就經常會有患者問到:腦腫瘤究竟是如何發(fā)生的?手術等治療后會腫瘤復發(fā)嗎?其實腦腫瘤的確切病因至今是尚未完全清楚。相關因素有病毒感染、致癌物質、放射線、遺傳因素、胚胎組織殘余等。1. 先天因素: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原始細胞或組織殘留顱腔,在一定條件下具備分行化與增殖功能,可發(fā)展成先天性腫瘤,如畸胎瘤、皮癢囊腫等。2. 遺傳因素:目前已證實有三種腦腫瘤在一定程度上是家族性遺傳疾病:神經纖維瘤病、結節(jié)性硬化、血管網狀細胞瘤,均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3. 顱腦創(chuàng)傷:與腫瘤相關是否相關尚無定論,但有文獻報道顱腦損傷誘發(fā)腦膜瘤的發(fā)生的病例。4. 激素水平:腦惡性腫瘤如隨母細胞瘤、膠質瘤有明顯的性別偏愛,并有一定的發(fā)病年齡高峰;神經纖維瘤病和一些腦膜瘤女性患者占多數。5. 免疫因素:免疫缺陷可能是淋巴瘤和肉瘤發(fā)生的高危因素。6. 物理因素:許多動物實驗機臨床病例均發(fā)現接觸放射線有致瘤的可能性。7. 生物學因素:有實驗證實病毒感染是致瘤發(fā)生的高危因素。那得腦腫瘤后怎么辦?對于大多數腦腫瘤來說,手術切除是最基本并且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對良性腫瘤原則上應做到徹底切除以達到根治目的,即使是惡性腫瘤也應爭取將腫瘤全切,惡性腫瘤同時應輔助予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但對于個別腫瘤可單純予放射治療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如生殖細胞瘤、淋巴瘤。那腦腫瘤治療后會復發(fā)嗎?理論上腦腫瘤治療后都是存在復發(fā)的可能的。腦腫瘤的預后是與腫瘤的性質和生長部位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預后較差,腫瘤間變程度越高,復發(fā)越早;臨床上良性腫瘤徹底切除可得到根治。由于腦腫瘤所引起的臨床癥狀比較多樣化,早期癥狀往往不典型,當出現癥狀時病情常已屬晚期,腫瘤體積大,神經功能損害嚴重,甚至可能出現不可逆的功能損傷,相應的可能導致手術治療等難度高、風險大,所以筆者也呼吁國人應把顱腦相關檢查如頭顱CT作為常規(guī)的體檢項目之一,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法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2019年11月12日
1530
0
1
-
2019年10月11日
6275
0
1
-
2019年09月30日
2078
0
0
-
姚瑜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神經外科 如今包括手術、放化療在內的各種治療在腦瘤(尤其是惡性腦瘤)中應用越來越多。綜合治療是現代腦瘤治療的基本框架。臨床上常見的腦腫瘤如生殖細胞腫瘤、淋巴瘤放化療效果非常理想。再如膠質瘤中的少突膠質瘤經過放化療后,預后也非常好。一直以來,最大程度安全切除是成人彌漫性膠質瘤的首要治療措施。手術切除程度也被證明是一個重要的預后因素。然而,膠質瘤具有許多不同組織和分子亞型。不同分子亞型的膠質瘤患者中,手術切除程度是否對預后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尚不明確。我們最近開展了一項國際多中心的回顧性分析。除了華山神經外科外,北京天壇醫(yī)院、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以及美國MD Anderson癌癥中心也參與了此次研究,共納入1178例彌漫膠質瘤患者以及422例來自TCGA數據庫的病例資料,以揭示不同分子亞型的膠質瘤患者中腫瘤切除程度對預后的影響(腫瘤全切,GTR vs.次全切,STR)。相關成果發(fā)表于2018年9月的《Journal of Neuro-oncology》雜志上。首先,作者統(tǒng)計發(fā)現,在所有較低級別膠質瘤(WHO II-III級)中,GTR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率要優(yōu)于STR患者(HR 1.49; 95% CI 1.17-1.90; p=0.001)。然而,在少突細胞膠質瘤中,GTR相比STR的患者,其PFS和總生存率均沒有顯著優(yōu)勢(n=397; PFS: HR 1.36; 95%CI 0.86-2.14; p=0.19; OS: HR 1.05; 95%CI 0.55-1.99; p=0.89)。進一步基于不同分子亞型的分析中可發(fā)現,在IDH MT/1p19q共缺失的患者中,GTR患者的PFS和OS也都沒有顯著優(yōu)于STR患者。類似的,WHO 2016 分型中的少突細胞膠質瘤,IDH MT/1p19q共缺失患者,Eckel-Passow等提出的IDH/TERT/1p19q五分型中的三陽性,IDH/TERT雙陽性患者中,GTR均沒有比STR患者展現出顯著的生存益處。綜上,我們認為,在少突細胞膠質瘤及相關的分子亞型中,腫瘤切除程度(GTR vs. STR)對預后帶來的影響發(fā)生了減弱。這可能和少突細胞膠質瘤對放化療的敏感性及其生長惰性有一定聯(lián)系。而由于這類患者腫瘤全切并不能帶來顯著的生存益處,因此,冒著神經功能受損的風險而過分激進的手術切除腫瘤的策略可能是不必要的。當然,對于其他類型膠質瘤,如星形膠質瘤,3,4級膠質瘤最大程度安全切除是要努力爭取的。2018年10月01日
12912
8
20
膠質瘤相關科普號

趙強主任的健康號 301神經外科博士
趙強 主任醫(yī)師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
神經外科腦血管病、脊柱脊髓科
3420粉絲20.4萬閱讀

梁劍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梁劍峰 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線上診療科
613粉絲6422閱讀

張弛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弛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神經外科
234粉絲3.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