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足底筋膜炎(丁香園)
原創(chuàng)?孫小六?足底跖腱膜炎(Plantarfasciitis):又稱足跟疼痛綜合征,它是引起足跟痛常見的原因之一。?????????有關功能解剖1跖腱膜是一種廣泛的,多層次的纖維腱膜。足跟墊跖側皮下是纖維脂肪組織,而筋膜表面覆蓋有肌肉和神經(jīng)血管結構。跖腱膜起自跟骨結節(jié)的前內側面,腱膜纖維向遠端擴展至5個跖趾關節(jié)下形成束帶,止于近節(jié)趾骨基底的纖維組織。強韌的隔膜將跖腱膜分成內側、中心和外側部分,并將足底固有肌群分成三個不同間室。三束腱膜向遠端延伸增寬,并在跖趾關節(jié)水平分成5條足趾束。每條足趾束再分成2束,走行于屈肌腱的兩側并止于近節(jié)趾骨基底部骨膜。腱膜的纖維也摻雜到皮膚、跖橫韌帶以及屈肌腱鞘之中。跖腱膜的作用:①保護足底組織。②提供足底某些內在肌的附著點。③協(xié)助維持足弓。2跟骨脂肪墊??跟骨脂肪墊對后足有重要的緩沖作用。Teitze在1921年首次描述其解剖結構為蜂巢狀的纖維彈性隔,其中充滿了脂肪顆粒。這種脂肪墊的封閉小腔結構為其吸收沖擊力提供了完善的機制。跟骨結節(jié)周圍的纖維隔呈U形結構連接跟骨與皮膚。橫形及斜形的彈力纖維分隔脂肪形成間隔以增加纖維隔的強度。3跖腱膜的受力模型?跖腱膜相對缺乏彈性。在步態(tài)周期站立相中,當足趾背伸時,沿著跖腱膜的張力增加,拉力傳導至其跟骨起點,這種負荷傳遞使足縱弓抬高,被稱作“卷揚機”效應。此外,腓腸肌-比目魚肌復合體同時牽拉并在前足集中額外的體重,而身體向下方的加速度會使地面的反作“卷揚機”效應下的重復運動,用力增加20%。病因跖腱膜炎的發(fā)生可能有以下原因:(1)步行時,跖趾關節(jié)背伸,牽拉跖腱膜,從而牽拉跟骨結節(jié)。隨年齡增大、身體的肥胖,足部肌肉、韌帶力量減弱,跖腱膜牽拉跟骨結節(jié)的力量增大,長期、反復牽拉使跖腱膜發(fā)生退變,引起疼痛。(2)跖腱膜跟骨止點處的骨膜炎和跟骨內側結節(jié)的微型疲勞骨折。(3)穿軟底鞋和過度運動也可能是跖腱膜炎的原因之一。(4)此外,其他一些情況如脛骨內翻、跟腱攣縮、跟骨外翻、足旋前畸形,中、老年人的足部肌腱、韌帶發(fā)生退變后足弓的改變等,都將使跖腱膜承受更大的應力,長期慢性的牽拉可使局部腱膜發(fā)生退變引發(fā)跖腱膜炎。臨床表現(xiàn)1.?大部分足跟痛患者年齡為40~70歲,且通常正常足弓單側發(fā)病。肥胖是易患因素之一,當患者體重過重時,癥狀更難控制。2.跖腱膜炎的疼痛往往出現(xiàn)在睡醒后或者在長時間休息后負重的最初幾步。疼痛可能在繼續(xù)活動后減輕甚至完全緩解,但再持續(xù)長時間活動后又可出現(xiàn)或加重癥狀,個別患者癥狀可持續(xù)一整天直至晚上休息后才減輕。???????????????????????????3.足跟的內側足底處的疼痛和局限性壓痛(最常見的體征)。?????????激惹試驗重現(xiàn)足跟痛:檢查者用一只手使患者足趾背屈從而繃緊足底筋膜,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沿筋膜從足跟向足前段觸診。???????????????????????????4.疼痛程度變化很大。輕度疼痛時可能會以感覺僵硬為主,如果損傷加重,疼痛會加劇,甚至出現(xiàn)“搏動性疼痛”以及“刀刺樣”痛。影像學檢查1.X線檢查:多無陽性所見,部分患者可見跟骨結節(jié)跖側有骨刺。2.局部行B超及MRI檢查可見跖腱膜增厚、水腫。MRI可清楚地顯示軟組織與骨性結構,可以有助于不典型足跟痛或頑固性足跟痛的診斷。??正常足底筋膜MR足底筋膜炎MR治療1.保守治療一般保守治療對90%以上患者治療有效,但由于治療時,不能確定何種方法有確定的效果,常常需要幾種方法綜合使用:(1)穿用軟而厚底的鞋子如旅游鞋,避免穿硬底鞋子。可自制并穿用在患者的鞋墊上將跟跖側壓痛點處的鞋墊切成空洞樣或特制的足跟墊,以減少跟部受到撞擊性沖擊的活動。肥胖患者減輕體重。??????????????(2)跟腱、跖腱膜牽拉鍛煉跖腱膜的適度牽拉有助于炎癥消退。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反復的跟腱、跖腱膜牽拉鍛煉使83%的患者解除了疼痛;故這一方法成為減輕跖腱膜炎患者疼痛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跖腱膜牽拉鍛煉方法:①患者坐位,屈膝,將患側足跟置于床面上,踝關節(jié)背伸,用手將5個足趾向背側推壓,維持30秒,反復5次;???????????????②足跟抬起,臀部坐于足跟上,維持30秒,反復5次;③患者坐位,患側足跟抬起,使跖趾關節(jié)盡量背伸,用手向下推擠小腿后部,進一步增加跖腱膜牽拉力量,維持30秒,反復5次;④將患側足前部低于墻面,并用力跖屈踝關節(jié),維持30秒,反復5次。跟腱牽拉鍛煉方法:①比目魚肌牽拉鍛煉,患者面向墻面站立,健足在前患足在后,緩慢彎曲膝關節(jié)到屈曲位置,維持30秒,反復5次;②腓腸肌牽拉鍛煉,患者面向墻面站立,健足在前患足在后,保持患側下肢伸直,且患足不動,足跟不能抬起,上半身向前移動,使跟腱受到牽拉。維持30秒,反復5次;???③跟腱牽拉鍛煉,站于斜面板或臺階上,身體直立,使跟腱受到牽拉。(3)藥物治療對疼痛嚴重的患者可服用非甾類消炎止痛藥物。若以上藥物治療不能奏效,可局部應用皮質激素注射治療;一般每周注射一次,3~4次為一療程,理論依據(jù)是其能降解退變組織、減輕疼痛和引起恢復反應,風險包括跖筋膜斷裂和足底脂肪萎縮。???????????(4)使用輔助器具??包括夜間夾板和足部矯形器。疼痛較重時,可用夜間支具固定踝關節(jié)5°-10°背伸以防止踝關節(jié)跖屈,減少足底筋膜的攣縮,以減輕疼痛。配合穿用定制足部矯形器能減少足部承重時足底筋膜的負重,有效支持內側足弓,從而減少對足底筋膜的壓力;研究顯示,兩者一起使用時治療效果更為顯著。(5)石膏固定??嚴重疼痛上述治療失敗的患者,可用短腿石膏固定足踝關節(jié)于中立位1月。石膏固定治療的效果主要來自在石膏固定期間強制性的休息。(6)體外沖擊波療法(ESWT)相關研究認為體外沖擊波療法對足底筋膜炎的有效率達到80%,體外沖擊波治療跖腱膜炎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相關研究認為是震波可促進肌腱和骨交界部新生血管增殖,局部血運增加,加快了局部炎癥的消退。應注意ESWT的禁忌證包括任何類型的血友病,凝血障礙疾病,惡性腫瘤或者骨骺未閉。????????????????????????????????體外沖擊波治療正在應用于足底筋膜(7)PRP治療相關文獻表示PRP對慢性頑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比可的松注射液更有效和持久。?????????????????????2.手術治療(1)跖腱膜切斷術:一些頑固疼痛的病例經(jīng)過所有非手術治療后癥狀仍持續(xù)存在,就應當考慮手術治療。美國AOFAS指出選擇手術治療之前至少應經(jīng)過6個月到1年的保守治療。眾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手術的效果很好,超過95%的患者對手術效果滿意。由于術后的強制休息期也使手術治療獲得更好的療效。由于跖腱膜在維持足弓有著重要作用,完全跖筋膜切斷松解會導致外側柱不穩(wěn)和跟骰關節(jié)疼痛。研究證明∶完全切斷跖腱膜可引起患者手術側步行無力,并較少25%的足弓穩(wěn)定力量。所以術中應選擇部分切斷跖腱膜,一般切斷35%-50%的跖腱膜即可。?????????????????????????????????????①開放部分跖腱膜切除內鏡下跖腱膜松解術??????????????????(2)跖腱膜微創(chuàng)切斷術:近年來,國外使用特制的工具對跖腱膜炎實施微創(chuàng)切斷(MPF)。在內踝下方,跖側與內側皮膚交界處插入導針,引導放入微型切刀剪切內側1/2的跖腱膜。切口1cm,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受到患者歡迎。當然,還有一些術式,就不一一介紹啦??傊?,足底筋膜炎大部分可以保守治療,只有少部分需要手術治療。
查君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3日721
0
1
-
足底筋膜炎病因、治療。
邢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1月13日48
1
1
-
手法和按摩治療肌筋膜炎可靠嗎
前期跟大家分享了以刮痧、拔罐、筋膜刀為代表的器械輔助軟組織松解術,之所以流行推廣,最大的優(yōu)點是治療師省時省力,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不費人,更有效率,但可能出現(xiàn)治療師不知手下輕重,不能個性化治療,療效也可能還不如人的手法治療有效。手法治療師能通過觸覺實時感受患者的治療反應,因為受治療者的疼痛喊叫并不如身體組織本能的反應來的誠實,從而因人發(fā)力。所謂手法治療,也是軟組織松解術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通過治療師的手指、手掌、手腕或手肘對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施加外力,從而達到放松肌肉筋膜,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包括瑞典式按摩、日式按摩、泰式按摩、深層組織按摩、觸發(fā)點按摩等等。的確是有一些研究證實了手法治療肌筋膜炎的報道。總體上專業(yè)的手法治療相對輕柔,對身體造成醫(yī)源性損傷的概率比刮痧或拔罐要低,但缺點也是往往僅靠手法,可能對深層組織的作用力度不夠,而且對治療師的技術和體能要求更高,說通俗一點就是太費人費時。但同樣的問題,長期反復的治療是否會有新的組織損傷,以及相應的后遺癥或危害也是未知的。
王曉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2月16日290
0
1
-
刮痧和拔罐真得可以治療肌筋膜炎嗎
????臨床上有時會遇到患有肌筋膜炎的病人,詢問刮痧和拔罐是否可以治療,因為聽說有的人頸肩、背部、腰腿痛做過后是會舒服一段時間。如果有效大不了可以經(jīng)常反復做。今天就跟大家來解讀一下。????刮痧和拔罐在康復和運動醫(yī)學領域,被歸類為器械輔助軟組織松解術,英文簡寫IASTM。主張該種技術的學者認為,通過使用工具給身體施加外力,能夠松解黏連,造成新的組織損傷產(chǎn)生炎癥修復反應,重新激活身體的愈合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的作用。甚至社會上有流傳說“出痧”越重療效越好。????但是,目前這種說法依據(jù)多數(shù)是建立在動物實驗基礎上,在人群實驗中并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現(xiàn),在對人施加能承受的力度下并沒有產(chǎn)生新的炎癥反應。而所謂的“出痧”本質是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瘀斑或淤青,相關專業(yè)人員關于是否應該將出現(xiàn)瘀斑作為治療的正常反應,也仍然未達成共識,因此關于刮痧和拔罐是否能治療肌筋膜炎,目前仍不確定,有人據(jù)此研發(fā)了昂貴的筋膜刀,雖然有少數(shù)有效的報道,但缺乏足夠的臨床證據(jù)支持。而且長期反復造成這種醫(yī)源性損傷是否會有其他后遺癥或危害也是未知的。????因此建議患有肌筋膜炎的患者,還是到醫(yī)院尋求專業(yè)醫(yī)生評估,根據(jù)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王曉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2月16日123
0
0
-
被忽視的“肌筋膜炎”,你以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或頸椎病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青睞“上班族”且很容易被忽視和誤診的病,名為“肌筋膜炎”。大家印象中,頸腰肩足等位置出現(xiàn)酸痛,首先想到的就是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足跟痛等疾病,根本不會往肌筋膜炎方面想,往往延誤了病情。肌筋膜炎是現(xiàn)代人的文明病,好發(fā)年齡為30至50歲之間,學生、上班族、計算機工程師、銀行員、餐飲業(yè)或醫(yī)護人員等,都是容易引發(fā)的危險族群。筋膜是包裹在我們肌肉表面的一層薄膜,人體的皮膚下面是脂肪,脂肪下面就是筋膜,筋膜的下面才是肌肉,由于慢性的損傷,局部筋膜出現(xiàn)了無菌性炎癥反應就是“肌筋膜炎”。受風寒、疲勞、外傷和坐姿睡姿不當?shù)榷紩T發(fā)肌筋膜炎的急性發(fā)作,如果沒有得到徹底治療,則會轉為慢性肌筋膜炎,患者會因為一些外部刺激反復發(fā)作,出現(xiàn)持續(xù)或間斷性的肌肉酸痛、酸軟無力等癥狀??梢愿鶕?jù)以下4點癥狀來判斷病情:1.肌腱的附著點或肌腹上有固定硬結、條索和激痛點,按壓痛點可引發(fā)區(qū)域性的不按神經(jīng)根感覺分布的放射痛;2.氣溫降低或勞累時局部疼痛加重;3.采取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治療方法,如熱敷、按摩、針刺,能夠緩解疼痛;4.排除局部占位性病變,如腫瘤。1、外傷史,部分患者有程度不同的外傷史。肌肉、筋膜受損傷后,沒有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留下隱患。2、久坐久站,長時間坐班,很少活動;工作姿勢不良,長期處于單一特定姿勢;工作緊張;持續(xù)性負重;或過度勞累等,日久而病。3、受涼,感受風寒濕邪,經(jīng)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肌肉筋膜的營養(yǎng)和代謝,遷延日久而致病。4、抵抗力低下或發(fā)育畸形,體弱,免疫功能不強;腰骶椎先天變異(畸形);或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質增生)誘發(fā)。1、腰背肌筋膜炎急性期會感覺腰部疼痛劇烈,有燒灼感,腰部活動時疼痛加重,局部壓痛顯著,有時體溫升高、血液檢查可見白細胞增高。急性發(fā)作后,小部分患者會自愈,大多數(shù)會偶爾感覺疼痛,并有再次發(fā)作的可能。慢性患者表現(xiàn)為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后癥狀加重,稍加活動可緩解,勞累后又加重,腰部壓痛廣泛,多無局限性壓痛,腰部可以正?;顒樱腔顒訒r酸痛明顯。2、臀肌筋膜炎臀部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板滯,有重壓感,有時皮下可捫及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后癥狀加重,活動后則疼痛減輕,常反復發(fā)作。急性發(fā)作時,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活動受限。3、肩背肌筋膜炎頸、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沉重感、活動不靈和肩臂酸脹及麻木等;陰雨、潮濕、風寒、勞累、扭傷等可使癥狀加重;患處肌肉僵硬、壓之酸痛或觸及索狀物,揉壓患處感到舒適、癥狀減輕。4、頸后肌筋膜炎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工作,尤其是長期伏案,低頭工作的工種,易患此病,主要表現(xiàn)在頸后部疼痛、酸脹、僵硬、沉重、壓迫感、活動不靈,一般無神經(jīng)癥狀,晨起加重,活動后減輕。病情嚴重還會伴有頭痛及肩背部麻木等。5、足底筋膜炎多為長時間走路(如登山、徒步、逛街等)引起的足底慢性損傷。此外,鞋跟太硬造成對足跟壓迫,常穿高跟鞋也會加重足底損傷。單腳足跟疼痛最常見,也可以足弓或前足疼痛。晨起當腳剛接觸地面、準備站起來的瞬間,疼痛非常劇烈,稍加活動可減輕,行走一段時間后又加重。1.物理治療科學鍛煉、物理按摩、透熱療法(各式熱浴、紅外線、超短波、微波等),是肌筋膜炎的基礎治療,對疼痛緩解有不錯療效,很多輕中度患者堅持理療即可治愈。2.西藥治療消炎鎮(zhèn)痛、消腫解痙類藥物能迅速減輕癥狀,尤其是處于急性期的患者,常用的如芬必得、扶他林、西樂葆、邁之靈、魯南貝特、妙納等。封閉治療對很多痛點局限的患者也有特效,但要注意防止可能的并發(fā)癥。3.中醫(yī)藥治療臨床經(jīng)驗證實很多中藥或外用膏藥也能達到消腫、消炎和解痙鎮(zhèn)痛的目的,還有中醫(yī)按摩和手法也對很多患者有效。4.介入或手術治療對臨床上癥狀頑固,久治不愈的患者就需介入或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屬于微創(chuàng)治療,其中超聲引導下的小針刀或者射頻等肌肉松解治療效果不錯。如果介入治療的療效還不理想,就需進行手術切除病變組織。但需要注意的是肌筋膜炎常為多發(fā)性病變,手術只能解決一處癥狀。1.防止潮濕,寒冷受涼。不要隨意睡在潮濕的地方。根據(jù)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時更換濕衣或擦干身體。天冷時可用電熱毯或睡熱炕頭。急性腰扭傷應積極治療,安心休息,防止轉成慢性。2.體育運動或劇烈活動時,要做好準備活動。3.糾正不良的姿勢。如彎腰過久,或伏案過低等等。背重物時,胸腰稍向前彎,髖膝稍屈,邁步要穩(wěn),步子不要大。4.防止過勞。人就像一臺機器一樣,過度地運轉或超負荷地使用,必然會導致某些部件或整個機器的損害。腰部作為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而出現(xiàn)腰痛,因此,在工作或勞動中注意有勞有逸。5.注意減肥,控制體重。身體過于肥胖,必然給腰部帶來額外負擔,特別是中年人和婦女產(chǎn)后,都是易于發(fā)胖的時期,節(jié)制飲食,加強鍛煉是必要的。
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科普號2023年11月30日2241
0
14
-
足底筋膜炎的診斷與治療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成人慢性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終身發(fā)病率約10%。病因及損傷機制足底筋膜是支撐足弓的重要結締組織,包括較厚的中央束與較薄的內、外側束,它們起源于跟骨內側結節(jié),走行于屈肌腱的兩側并止于近節(jié)趾骨基底部骨膜。足底筋膜足底筋膜炎是一種生物力學過度使用的狀態(tài),是持續(xù)性微小撕裂和慢性損傷累計引起的退行性病變,并非一個炎癥過程,組織學分析顯示筋膜黏液樣變性和膠原壞死,同時伴血管成纖維細胞增生與基質鈣化,所以更多學者認為「足底筋膜病」可能更準確。由于足底筋膜相對缺乏彈性,尸體研究發(fā)現(xiàn)最大限度可延長4%,對其施加90kg應力即可造成邊緣部位微損傷。在步態(tài)周期中的推進期,伴隨跖趾關節(jié)背伸,高能張力通過「卷揚機」效應集中于足底筋膜起點。所以任何施加在足底筋膜上的機械負荷都被認為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素,包括長期站立、肥胖、過度足內翻或扁平足、踝背伸受限、腓腸肌攣縮以及不合適的跑步姿勢等。高體重指數(shù)(BMI>27kg/m2)與踝關節(jié)背伸減少(踝關節(jié)正立位背伸<10°)是發(fā)生足底筋膜炎的最高風險因素。癥狀及體征典型癥狀為足跟部內側疼痛,患者常自述晨起第一步疼痛,休息一段時間后重新行走的最初幾步疼痛最明顯,走起來會好一些,負重時間延長后加重。行走時足部特征表現(xiàn)為輕度跖屈及內翻,最常見體征是跟骨結節(jié)內側的局限性壓痛,可伴輕微的腫脹及發(fā)紅。在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查體中,Windlass試驗具有100%的特異性和32%的敏感性,陽性結果為:穩(wěn)定踝關節(jié)時,被動背屈跖趾關節(jié)引起足后跟疼痛。這些疾病容易弄混大多數(shù)情況下,臨床癥狀及查體足以診斷足底筋膜炎,然而,對于疼痛大于3個月且治療無效的患者,需鑒別是否存在其他診斷。1、足跟墊萎縮是一種特殊且復雜的脂肪組織,當收到壓縮負荷時可發(fā)生形變,從而產(chǎn)生吸收震蕩作用,退變和損傷會引起跟墊脂肪減少,纖維間隔破壞,在損傷因素持續(xù)反復作用下,造成足底的血管、神經(jīng)和骨膜的慢性損傷和炎癥。疼痛多呈深部痛,無放射性,集中于跟骨結節(jié)中央承重部位。查體可見足跟負重區(qū)內側壓痛,跟墊萎縮變薄,局部可觸及纖維索塊狀物。2、跟骨骨刺足底筋膜在跟骨附著部位形成的錐狀骨質稱為骨刺,多與跟腱和跖筋膜方向一致,是老年人骨與關節(jié)發(fā)生退行性變的生理特征性表現(xiàn),但有跟骨骨刺的患者,并不一定造成足底筋膜炎。當骨刺長期存在,且跟骨長期負重或負重過大,造成局部充血和無菌性炎癥時,刺激病變部神經(jīng),則引發(fā)足跟部疼痛癥狀。3、跟骨滑囊炎足跟部有三個滑囊,皮膚與跟腱之間的稱為跟腱后滑囊。跟腱與跟骨后上角之間稱跟骨后滑囊。位于跟骨結節(jié)下方,稱跟下滑囊?;已着c直接壓迫、摩擦有關。站立行走、運動量大是造成跟下滑囊炎直接原因,而所穿鞋后幫過硬、過緊、活動量多是造成跟后滑囊炎的直接原因。早期在足跟的后上方可見一個小的輕度變硬有壓痛的紅斑,隨著炎癥擴散,跟腱可出現(xiàn)一個疼痛的紅色腫塊,紅腫熱痛癥狀明顯。4、跟骨內高壓跟骨主要由海綿松質骨構成,髓腔靜脈竇較大,且處于身體最低處,當骨內靜脈回流受阻,很容易增多造成血液淤滯,最終引起跟骨內壓增高。查體跟骨壓痛廣泛,無固定壓痛點。5、跟骨應力性骨折跟骨骨折中有一部分為應力性骨折,易發(fā)生在跟骨距下關節(jié)后下部,表現(xiàn)為活動增加和地面變硬時明顯,休息時疼痛不緩解。6、巴克斯特神經(jīng)卡壓綜合征外側足底神經(jīng)的第一分支,唯一一支位于拇展肌與趾短屈肌下,同時在方肌上的神經(jīng)。在拇展肌的下方和內側跟骨結節(jié)處容易受到卡壓。疼痛多位于跟骨前4~5cm,或在跟骨結節(jié)遠端,疼痛多為熾熱痛,沿外側足底放射。7、足跟纖維脂肪墊炎本病為后跟痛,部位在跟下脂肪墊,性質為無菌性炎癥。壓痛點在足跟正中點靠后一些。特點是坐一會突然站起時或睡醒覺后起床時著地疼痛明顯,活動后會明顯減輕,原因是炎癥刺激的疼痛隨著足跟與地面的擠壓使血流增快,部分炎性物質被帶走,疼痛緩解。休息時炎性物質再次積存,故再次著地疼痛。8、跟腱末梢?。ǜ煅祝└熘裹c部可見外觀增大,跟腱止點處深壓痛,跟骨后上結節(jié)增生肥大。病人單足提踵困難或引發(fā)疼痛。治療足底筋膜炎屬于自限性疾病,故應對所有足底筋膜炎患者進行保守治療。1、牽伸訓練包括牽伸腓腸肌、跟腱及足底筋膜本身或其組合。其中單純跟腱牽伸訓練作為足底筋膜炎首選治療方法已有多年,療效確切。小腿肌肉拉伸,一天3次或2次,每次持續(xù)拉伸3分鐘。2、支具足部矯形器有助于平衡足底內、外側弓和橫弓三點力學,穩(wěn)定足部結構,降低足內翻概率,緩沖地面壓力并減輕足底筋膜張力,從而緩解足底筋膜炎癥狀,常能使患者在短期內獲益。夜夾板可使踝關節(jié)在睡眠中保持中立或背屈位,防止跟腱-腓腸肌復合體攣縮,從而改善臨床癥狀,尤其是晨起前幾步的疼痛。3、非甾體類抗炎藥使用NSAIDs治療足底筋膜炎是一種流行的做法,但有學者提出,足底筋膜炎并不是真正的炎癥過程,口服NSAIDs可短期緩解疼痛,但對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療效仍不明確且缺乏可靠證據(jù)。4、皮質類固醇注射大量研究報道皮質類固醇治療足底筋膜炎短期療效顯著,但其潛在并發(fā)癥包括筋膜破裂及足跟脂肪墊萎縮,因此在注射皮質類固醇后,短期癥狀仍未明顯改善者,建議停止重復使用。5、PRP大量文獻報道在慢性頑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中,PRP比皮質醇注射更有效和持久,并且從理論上PRP治療足底筋膜炎可能優(yōu)于皮質類固醇注射,因為跖筋膜炎并不是一個炎癥的過程。6、肉毒桿菌毒素ABTA注射治療跖筋膜炎的報道較少,現(xiàn)有的研究認為BTA作用機制在于防止乙酰膽堿從神經(jīng)肌肉交界處的軸突末端釋放,從而引起肌肉松弛,這種機制已被用于治療頑固性疼痛,對于慢性跖筋膜炎已顯示出有效的結果。但其注射有效性與并發(fā)癥缺乏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的對照研究。7、沖擊波體外沖擊波的機制是通過振動造成深部組織微小創(chuàng)傷,誘導局部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微循環(huán),刺激機體組織重啟并加速修復。目前關于沖擊波治療足底筋膜炎最佳沖擊波強度尚無定論。最新的meta分析認為沖擊波能量在0.28MJ/mm2時效果最佳。注意如接受保守治療足底筋膜炎6個月仍無效,臨床稱為頑固性足底筋膜炎,需要外科手術干預。手術方式以開放、經(jīng)皮或關節(jié)鏡下足底筋膜切除與腓腸肌松解術為主要術式,主要是基于緩解足底筋膜處的張力和超負荷。感謝作者:劉立林
安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科普號2023年11月09日1122
0
4
-
足跟疼痛,常見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和治療?
足跟疼痛,常見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和治療?足跟痛是足踝外科的常見病,在不同年齡段人群中均可發(fā)生,疼痛可來自足跟的后方或者下方。最常見的病因是足底筋膜炎和跟腱炎。(一)足跟后方疼痛的常見病因:跟腱炎:跟腱是連接小腿肌肉和跟骨的纖維組織,是人體內最長、最強壯的肌腱。運動量過大,例如熱愛長跑,是導致跟腱炎的最常見原因。其他原因還包括:鞋子不合腳、跑步運動前沒有充分熱身等。Haglund畸形:慢性炎癥和刺激導致跟骨后方形成巨大骨性腫塊。骨性腫塊周圍軟組織受刺激,還可以導致滑囊炎。長期穿鞋過緊、穿高跟鞋是常見病因。跟骨骨突炎:多見于喜歡跑跳、運動量大的兒童青少年。(二)足跟下方疼痛的常見病因:足底筋膜炎:足跟疼痛最常見的病因。在硬質地面久站、運動量過大是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常見誘因。主要表現(xiàn)為在晨起最初下地時疼痛明顯,活動后可緩解;長時間站立后可誘發(fā)疼痛。由于足底筋膜炎的慢性刺激,在足底筋膜和跟骨連接處可以形成骨刺。需要指出的是,跟骨骨刺并不一定導致疼痛。跟骨挫傷:踩在質地堅硬、尖銳的物體表面。(三)其他少見病因: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骨髓炎、踝管綜合征(脛后神經(jīng)受壓)等。(四)預防措施控制體重運動前注意熱身穿合適的鞋子避免在硬質地面高強度運動、久站等(五)治療制動休息冰敷醫(yī)用膠帶固定康復拉伸穿合腳的鞋口服消炎止痛藥保守治療6-12月失敗,可以考慮手術
北大醫(yī)院骨科楊程顯的科普號2023年11月09日543
0
4
-
伴有筋膜炎的纖維肌痛,可以鍛煉嗎?
梁東風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1月05日57
0
0
-
頸部及腰背部肌筋膜炎的治療
韓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0月16日353
2
3
-
足底筋膜炎做什么檢查
朱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0月12日29
0
1
筋膜炎相關科普號

季云瀚醫(yī)生的科普號
季云瀚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
骨科
41粉絲1.6萬閱讀

朱文輝華山醫(yī)院運動關節(jié)
朱文輝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運動醫(yī)學科
1萬粉絲35.3萬閱讀

韓樹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樹峰 主任醫(yī)師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骨科
3059粉絲11.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韓奇 副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疼痛科
筋膜炎 63票
頸椎病 5票
腰椎間盤突出 5票
擅長:腰椎小關節(jié)源性腰痛、肌肉筋膜炎、腰間盤突出癥、肩周炎、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足跟痛、頸椎病、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等 -
推薦熱度4.4鄭擁軍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疼痛科
筋膜炎 31票
疼痛 17票
頸椎病 15票
擅長:膝關節(jié)疼痛,頸腰間盤突出癥,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三叉神經(jīng)痛 -
推薦熱度4.4王振威 副主任醫(yī)師北京朝陽醫(yī)院 骨科
踝部扭傷 84票
筋膜炎 21票
足部骨折 18票
擅長:踝關節(jié)韌帶斷裂、踝關節(jié)慢性不穩(wěn)定、踝關節(jié)急性扭傷、踝關節(jié)撞擊綜合癥等踝關節(jié)運動損傷的診斷與關節(jié)鏡治療;踝關節(jié)炎、足踝部骨折、足踝部畸形矯形、足踝部疼痛的診斷與治療。肩部撞擊癥、肩袖損傷;髖臼股骨撞擊癥、髖盂唇損傷;膝半月板損傷、前后叉韌帶斷裂等運動損傷的診斷與關節(jié)鏡治療。踝關節(jié)置換、反肩、全髖、全膝、單髁關節(jié)置換術;四肢復雜骨折和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