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大偉主治醫(yī)師 小燕飛是比較流行的腰背部肌肉鍛煉方法,但難度較大,對于健康人都比較費力,不適合腰部肌筋膜炎、腰椎術后的患者。在這里推薦幾種簡單、省力、易行的鍛煉方法,不僅適用于普通人群,也適用于肌筋膜炎、腰肌勞損和腰椎手術后的患者 仰臥拱橋式仰臥位屈膝,雙肘、雙腳、頭部支撐,使腰部、臀部緩慢離開床面并維持數秒鐘后緩慢落下。這個方法非常適合術后患者和癥狀較重的肌筋膜炎患者,一方面比較省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術后臥床患者練習挪動和翻身,減少褥瘡等并發(fā)癥。 俯臥后抬腿俯臥位,腿部伸直向后抬起。此法也較簡單省力,術后患者翻身俯臥時可自行練習。同時,陪護人員可將手放在腰部感受患者肌肉的收縮,保證練習效果。 仰臥平抬式此法相對費力,雙腿伸直,雙肘、雙腳和頭部支撐,使腰部、臀部緩慢抬起,維持數秒鐘后緩慢落下。該方法適用于健康人群和輕度肌筋膜炎的患者。 這幾種方法簡單易行,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應用。需要強調的是所有方法都要慢起慢落,在最高點停留2-3秒鐘,每次練習10下左右即可,每天練習2-3次。練習時不宜盲目要求抬起的高度,對于癥狀較重的患者,感受到肌肉的收縮,保證每一個動作周期的時間比高度更重要。 本文系管大偉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8月26日
10119
21
6
-
2017年06月22日
3214
0
1
-
林國平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疼痛科 常見肌筋膜炎病臨床較常見的肌筋膜炎有: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勞損)、胸背肌筋膜炎、項背肌筋膜炎(含頸肩肌筋膜炎)等。 肌筋膜炎的危害筋膜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肌萎縮、神經卡壓癥,并可能引發(fā)或加重脊柱其他疾患。此外,其經常反復而導致患者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工作,甚至引發(fā)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肌筋膜炎病變機制肌筋膜為肌肉背膜,進出肌肉的神經和血管,必須經過該膜,才能支配、感知和營養(yǎng)肌肉。而肌肉為人體活動的動力基本單位,如長期姿勢固定或心理壓抑,則可引起局部肌節(jié)水平的生理性攣縮,而長期反復肌痙攣引起肌肉缺血,引發(fā)無菌滲出,導致疤痕形成,局部肌筋膜經常承受體位性負荷而極度緊張、疲勞引起姿勢性損傷,反復勞累致肌肉微小撕裂性損傷,在肌筋膜微血管反應區(qū)周圍出現(xiàn)致痛物質。而肌筋膜損傷愈合后可遺留疤痕或粘連,疤痕組織可使局部血管數量減少或管徑變小,發(fā)生局部微循環(huán)血流調節(jié)能力降低從而容易致肌肉供血不足和無氧工作能力喪失;且可導致神經的卡壓。同時,因肌肉局部缺血使其末梢神經受刺激引起疼痛,而疼痛可導致肌肉收縮,供血因此而下降,而缺血會誘發(fā)和加重無菌性炎癥反應,瘢痕加重。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 肌筋膜炎防治原則由本病的發(fā)病機制可知,本病與肌肉的不當使用或外部損傷關系密切。而作為現(xiàn)代人,生活工作方式中的不良習慣就是“不當使用”的最常見原因。其中最常見的是持續(xù)久坐、久站或低頭伏案,而間歇活動極少。所以,要防止本類疾病的發(fā)生,除了防寒濕侵襲之外,重點是改變不良習慣,注意工作間歇和相關肌群的鍛煉。 發(fā)病后,治療原則是切斷惡性循環(huán),改善局部偱環(huán),減輕臨床癥狀和康復性功能訓練。 鍛煉原則大家記住一句話:哪部分肌肉筋膜發(fā)病了,就想辦法讓他們得到活動和應有的適量的鍛煉。鍛煉的方法就是讓病變肌筋膜主動“伸縮”。 總之,修良習多活動以防病,早診治重治療以防加重。(我文皆系原創(chuàng),不當之處歡迎探討。轉載請注明出處!)2016年01月19日
28979
3
0
筋膜炎相關科普號

季云瀚醫(yī)生的科普號
季云瀚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
骨科
41粉絲1.6萬閱讀

張瑛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瑛 主任醫(yī)師
朝陽市第四醫(yī)院
胸外科
236粉絲22.2萬閱讀

蔣利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利鋒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骨科
646粉絲6044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