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顯性脊柱裂患兒,早期治療極其重要。無神經(jīng)癥狀的隱性脊柱裂者,可不用治療,有癥狀者可采取服用止痛藥、鍛煉等保守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
單純性的隱性脊柱裂患者占絕大多數(shù),臨床無癥狀或僅有輕微腰痛,不需要特殊治療。
- 注意鍛煉腰背肌,以加強肌力,借以代償先天缺損的不足。
- 日常工作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慢性勞損。
- 癥狀明顯者可先行保守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改善癥狀,可結合理療、非甾體類抗炎藥等。
藥物治療
- 針對具有神經(jīng)癥狀的脊柱裂患者,可以選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主要用于緩解疼痛等癥狀。
手術治療
- 胎兒鏡手術:針對有神經(jīng)組織直接外露,腦脊液外滲的脊髓脊膜膨出的胎兒。
對胎兒早期手術可阻止脊髓損傷的進展,改善出生時的脊髓功能,同時能夠防止腦脊液滲漏與小腦扁桃體下疝的加重。
- 脊柱裂修補手術:主要針對出生后,患有顯性脊柱裂的嬰兒。
手術原則為包塊切除、松解與囊壁粘連的神經(jīng)組織,椎管減壓并將膨出神經(jīng)組織回納入椎管,修補軟組織缺損,防止腦脊液外漏,避免神經(jīng)組織遭到持久性牽扯而加重癥狀。
- 脊椎融合術、神經(jīng)減壓術等:主要針對癥狀嚴重的隱性脊柱裂患者,當患者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且隨著年齡增長而進行性加重,嚴重腰痛,合并坐骨神經(jīng)痛或尿失禁等,確診后可行手術治療。
針對不同的癥狀,可考慮脊髓栓系松解和腫塊切除、神經(jīng)減壓術、脊椎融合術、硬膜修補術、脊椎矯形術等,主要作用在于緩解腰痛、肢體麻木、失禁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