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志琴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婦瘤外科 卵巢癌確實有一定的遺傳性,家族里面有卵巢癌者,其它人患上卵巢腫瘤的機率要比普通人高很多。 ①什么是卵巢癌家族遺傳性? 大量資料證明,有卵巢癌發(fā)病的家族,發(fā)病的危險性增加,一般是沒有卵巢腫瘤家族的70倍。若有一名親屬患病,危險會增至5%,有兩名親屬患病,危險將增加至7%,而患有其他腫瘤,如乳腺癌、直腸癌、子宮癌等,也可能增加卵巢腫瘤的發(fā)病幾率。 ②什么是家族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HBOC)? 研究表明,大約有5%的乳腺癌患者和10%的卵巢癌患者呈現HBOC。這些患者表現為發(fā)病年齡早,病理類型主要為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預后較好。腫瘤抑制基因BRCA1 和BRCA2的突變率和患癌風險較散發(fā)病例顯著增加。 ③BRCA基因指的是什么? BRCA是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縮寫,分為BRCA1和BRCA2,是一個與家族遺傳性卵巢癌發(fā)病密切相關的抑癌基因。 普通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幾率為1.3%,而有BRCA基因突變的女性一生的患卵巢癌的風險增加10-40倍,因此有必要對高危人群進行BRCA基因的檢測。 ④如何預防遺傳性卵巢癌的發(fā)生? 對于高危人群,如有卵巢癌、乳腺癌的家族史者,或者有BRCA突變者建議可從35歲開始每6個月進行盆腔檢查、經陰道超聲檢查和血清癌抗原CA125的檢測?;驅τ谝淹瓿缮δ艿募易暹z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患者行預防性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術。 ⑤遺傳基因檢測的人群有哪些? 第一,所有卵巢漿液性癌的患者,檢測BRCA基因,遺傳篩選、指導治療和預測預后;第二,具有卵巢癌/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預防卵巢癌。2020年05月27日
2718
0
0
-
邱斌主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腫瘤放療科 那么基因導致的腫瘤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呢,就是某些關鍵的通路上進行了突變,導致了癌癥,比如說rb one這個基因突變以后呢,會導致視網膜母細胞瘤還有呢,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rock one基因突變會導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第二種情況呢,就是某些基因的多態(tài)性,也就是說某些人他對環(huán)境的因素更加敏感,那么舉個例子,就是說大家都聽過,有些人喝了酒以后呢,會臉紅,那么他缺少的就是一種乙醛代謝的基因缺少這種基因以后呢,乙醛是一種很嚴重的致癌物質,所以可以這么說,喝酒臉紅的人呢,他如果喝酒患上上消化道或者上呼吸道腫瘤的概率要大于正常人,我說明白了嗎,我是阿秋,一個有溫度的醫(yī)生。2020年04月09日
1080
0
4
-
周慧梅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和醫(yī)院 婦科腫瘤中心 一、卵巢癌的誘發(fā)因素有哪些? 卵巢癌與遺傳因素、持續(xù)排卵致卵巢上皮損傷、環(huán)境及其他因素有關。 1.持續(xù)排卵,未產、不孕,排卵及修復的次數增多,增加患癌的風險。 2.職業(yè)和環(huán)境接觸:工業(yè)的各種物理或化學產物均可能與其發(fā)病相關。 3.遺傳:近年來愈發(fā)重視卵巢癌的遺傳咨詢和遺傳檢查。 二、卵巢癌會不會遺傳? 5-10%的卵巢癌具有遺傳異常。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其中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與患者的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都有一定關系。 有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并非一定會患卵巢癌。遺傳性卵巢癌,目前認為可能與BRCA基因的突變異常密切相關。對于腫瘤確診年齡早,一個人患幾種不同癌癥,有家族聚集性,建議進行專業(yè)的遺傳咨詢及進一步的相關基因篩查。 三、卵巢癌的好發(fā)人群有哪些? 易發(fā)卵巢癌的人群有: 1.更年期和絕經期婦女:好發(fā)于50~60歲,20歲以下發(fā)病較少。 2.不孕、未產、早發(fā)月經及推遲絕經者。 3.特定職業(yè)從業(yè)者,如長期接觸滑石粉及電離輻射的職業(yè)人員。 對上述高危人群最好做到定期檢查,以期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降低相關死亡率。 四、卵巢癌傳染嗎? 卵巢癌本身不傳染。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并非傳染病。 傳染是某種疾病從一個人身上通過某種途徑傳播到另一人身上。傳染必須具備3個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 卵巢癌患者本身不是傳染源,所以不存在傳染的可能性。無論卵巢癌處于什么臨床期別,都不具有傳染性,所以無需有這種顧慮。 五、卵巢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卵巢癌早期多無癥狀,所以早期的卵巢癌幾乎不能通過癥狀發(fā)現,只能通過有效的篩查手段尚可能發(fā)現。 當卵巢癌腫瘤體積長到一定大小時,會出現一些癥狀,如腹脹、腹痛及胃腸不適。另外伴隨卵巢癌病情的發(fā)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腹水、盆腔固定的腫塊,壓迫癥狀如壓迫膀胱可出現排尿困難、壓迫直腸可出現便秘或大便不暢、腹水量大時可出現腹脹、消化不良、胸悶、呼吸困難等。 六、卵巢上皮性腫瘤有哪些分型? 卵巢上皮性腫瘤分為良性、交界性及惡性。 1.卵巢上皮性腫瘤:病理分類為漿液性、黏液性、子宮內膜樣、透明細胞與移形細胞癌、未分化癌等,每一類型又分為良性、交界性與惡性,約占90%的惡性卵巢腫瘤。 2.卵巢交界性腫瘤:是一種低度潛在惡性腫瘤,生長緩慢,轉移率低。 3.卵巢惡性腫瘤還有其他少見類型: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性索間質腫瘤、轉移性腫瘤等等。 七、卵巢癌是如何進行分期的? 依據腫瘤的大小、生長部位、淋巴結被侵犯程度、是否有轉移來確定卵巢癌的臨床分期。 卵巢癌共分為四期:FIGOⅠ、Ⅱ、Ⅲ和Ⅳ期。早期卵巢癌是Ⅰ期和II期,晚期卵巢癌是Ⅲ期和Ⅳ期。分期數字越大,病情越嚴重,治療難度越大。Ⅰ期腫瘤局限于卵巢。Ⅱ期腫瘤累及一側或雙側卵巢,伴盆腔轉移。Ⅲ期腫瘤累及一側或雙側卵巢,伴有組織學證實的盆腔外的腹腔轉移或區(qū)域性淋巴結轉移。Ⅳ期遠處轉移。 八、中醫(yī)如何幫助卵巢癌治療后的康復? 中醫(yī)調養(yǎng)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化瘀通絡等多種原則 ,中醫(yī)的對癥治療是腫瘤治療后康復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對癥治療應用于根治性治療后留下的臨床癥狀和放化療引起的毒副反應。 九、卵巢癌的危害有哪些? 卵巢癌影響其生活質量、誘發(fā)感染、嚴重者還可危及生命。 1.影響其生活質量:卵巢癌可出現腹脹、腹痛、腹部腫塊、以及晚期出現惡病質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2.誘發(fā)感染:腫瘤體積較大者可并發(fā)卵巢腫瘤破裂或蒂扭轉,繼發(fā)感染。 3.危及生命:卵巢癌惡化后會出現復發(fā)、轉移、進展,可累及至肺、骨、肝等重要器官,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十、卵巢癌能治好嗎? 患了卵巢癌以后,生存期與卵巢癌患者腫瘤的病理類型及分級、分期以及有沒有得到規(guī)范、標準的治療密切相關。 I期的卵巢癌患者,得到規(guī)范治療后5年生存率都可望達到90%以上。卵巢癌易復發(fā),手術后應長期隨訪和監(jiān)測,一般在治療后第一年內,每月隨訪一次;第二年,每三個月要隨訪一次;第三年后每4~6個月,隨訪一次;第五年后每年隨訪一次隨訪。 十一、卵巢癌如何康復訓練? 卵巢癌康復訓練是指有計劃,有結構,可持續(xù)的一套治療方案,用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在治療間歇期正常運動,包括在公園里散步、快走,甚至有的人還可以做瑜伽,根據自己的身體的狀況來決定,如身體恢復良好,可逐步加大運動量,變換鍛煉內容,從散步、太極拳到做操乃至慢跑。 十二、卵巢癌嚴重嗎? 卵巢癌是一種較嚴重的疾病,尤其對于有復發(fā)的患者,目前的治療手段較有限。 早期卵巢癌,治療效果較好,但大多數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晚期,病情嚴重,病死率高。 晚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僅為10~40%,而早期卵巢癌可達85%以上。早期診斷是卵巢癌診治策略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目前隨著醫(yī)學的進步,增加了早期診斷的可能,有望改變卵巢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 十三、卵巢癌會復發(fā)嗎? 卵巢癌有可能復發(fā)。 晚期卵巢癌治療后常易復發(fā),一旦復發(fā),治療極為困難,效果不佳,五年存活率一般只能達到20%~30%左右。因此,應加強隨訪。影響復發(fā)率的因素主要有: 1.治療時機的把握,治療越早,復發(fā)率越低,發(fā)現越早,治愈的概率越高。 2.病理組織學類型、臨床期別、殘余灶、腹膜后淋巴結清掃和化療療程是影響卵巢癌的重要預后因素,手術達到滿意減瘤,術后規(guī)則、足量的化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 十四、得了卵巢癌會轉移嗎? 晚期卵巢癌可能發(fā)生轉移,轉移方式以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行轉移、種植轉移為主。 1.直接蔓延:可直接通過周圍腹膜、輸卵管,侵犯到輸卵管、子宮、腸道表面,相當于周圍臟器的直接蔓延。 2盆腹腔臟器表面 3.淋巴轉移:卵巢癌通過卵巢門血管轉移到腔內外血管表面淋巴結,通過圓韌帶轉移到腹股溝淋巴組織。 4.血行轉移:較少見,通過血液循環(huán)轉移至肺、骨、肝等器官。 十五、卵巢癌能活多久? 確診卵巢癌后能活多久取決于患者的臨床分期、病理類型、治療是否及時,治療方法是否恰當等。 早期卵巢癌如果發(fā)現后能及時進行正規(guī)治療,治愈率可達85%以上。隨著病情的進展可發(fā)至晚期,晚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僅為10~40%。重視婦科每年體檢,發(fā)現卵巢腫大、盆腔腫塊,應及時明確診斷。2020年01月01日
8289
0
9
-
趙一兵副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婦瘤外科 在談“癌”色變現今社會,普及一些腫瘤知識非常必要。今天我們重點來談一下女性高發(fā)的卵巢癌。 在今年上影節(jié)入圍的由姚晨監(jiān)制并領銜主演的女性題材電影《送我上青云》深受好評,片中姚晨飾演的女主角“盛男”,27歲的被確診卵巢癌,畢竟沒有這個女性獨有的病,故事就不會發(fā)生了。女主角“盛男”被醫(yī)生告知得了卵巢癌后沖口而出“三年沒有性生活”的一句話,卵巢癌與性生活其實沒有太多的相關性。實際上我們從“盛男”的生活中反而看出一些卵巢癌的風險因素。 首先是“吸煙”,電影一開始,盛男在調查山火的起因,她就在吸煙,她是一個有吸煙習慣的人。吸煙會提高各種癌癥的發(fā)病率,當然也會提高卵巢癌的發(fā)病率。其次是未生育,未哺乳。“盛男”是一個現代高知女性(碩士學歷),從事的是繁忙的高壓力工作(記者),加上吸煙的習慣和社會、家庭原因導致的持久心理壓力,所以她卵巢癌風險高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遺傳也是不可忽視的卵巢癌高危因素,遺傳性卵巢癌綜合征,如BRCA基因突變,BRCA1和BRCA2胚系突變攜帶者在一生之中發(fā)生卵巢癌的風險分別達54%和23%。 “你只有不到50%的概率活過5年,所以這錢我不能借給你。”這是片中盛男的工作搭檔毛毳拒絕借錢給盛男治病時所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既對也不對。其實早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達90%,但是卵巢癌起病隱匿,70%的患者確診時為晚期,因此70%的患者在確診5年內死亡,90%的患者在確診10年內死亡。 卵巢癌的傳統(tǒng)治療手段就是手術和化療,面對晚期的卵巢癌依然是很無力,所以盛男的媽媽才會在得知盛男患卵巢癌讓她喝生榨土豆汁這樣的偏方。 當然偏方是治不好卵巢癌的,現代醫(yī)學才有可能延長患者的生命,盛男的主治醫(yī)生提過“靶向藥”,這個靶向藥又是什么呢? 盛男的主治醫(yī)生提過的靶向藥,一般是指PARP抑制劑,這是一種改變晚期卵巢癌治療格局的里程碑式藥物,這類藥物解決了傳統(tǒng)治療方式的困局。結合電影晚期卵巢癌傳統(tǒng)治療手段主要是手術和化療、改療、生物治療及第五種治療方式熱灌注HIPEC。我們先說說手術,晚期卵巢癌手術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切除原發(fā)灶及一切轉移瘤,降低腫瘤負荷,這樣后續(xù)的化療會更有效,所以片中主治醫(yī)生要求盛男盡快手術。手術除了降低腫瘤負荷還能獲取腫瘤組織樣本,通過對腫瘤樣本進行病理、基因檢測就可以知道患者這個卵巢癌的個體化特征,有利于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雖然手術切除了大部分腫瘤,但對于晚期患者來說,還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無法切除的微小轉移腫瘤,這個時候就需要化療和我們前面提到的熱灌注HIPEC來掃蕩殘余的腫瘤了,卵巢癌初始常用的化療方案一般是鉑類化療藥(如順鉑、卡鉑)加上紫杉醇。初始化療一般都很有效,化療后大部分患者都會有一段沒有腫瘤的好時光。但是那些躲過手術和化療的狡猾腫瘤細胞會卷土重來。腫瘤復發(fā),患者就需要再次手術和化療,如此反復化療-復發(fā)-再化療-再復發(fā),隨著每一次復發(fā),化療的有效期都會縮短。 如果在鉑類化療有效后用一個副作用發(fā)生率低的維持治療來延長無化療間隔就可以打破卵巢癌復發(fā)的困局,這個維持治療目前來說比較理想的藥物是PARP抑制劑。對于復發(fā)后鉑敏感的卵巢癌患者,含鉑化療有效后用PARP抑制劑維持治療使復發(fā)或者死亡的風險可明顯降低。而且很重要一點,不管有沒有BRCA突變,只要是鉑敏感的患者用PARP抑制劑都有獲益。 在影片的最后,女主角盛男接受了手術康復后的盛男登上山頂“哈、哈、哈”大笑三聲,她與世界和解了,笑聲嘹亮。想想如果盛男沒有接受現代醫(yī)學的治療,尤其是沒有PARP抑制劑,她還可以扶搖直上青云路嗎?結合身邊故事,病魔雖然可怕,但是增加對疾病的認識,增強信心,戰(zhàn)勝自然,必將戰(zhàn)勝病魔!2019年12月18日
2160
0
5
-
王彤主任醫(yī)師 北京婦產醫(yī)院 婦科腫瘤科 保持美麗,青春永駐是許多女性朋友的美好愿望。保持青春主要是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維持激素水平需要卵巢保持正常的排卵功能,如果絕經了,卵巢也就不排卵了,卵巢就處于退休狀態(tài)。絕經后雌激素降低至低水平,會引起一系類的內分泌變化,導致皮膚會變得彈性差、出皺紋,身體發(fā)胖,體態(tài)會變得臃腫等等。此外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也會消失,動脈硬化及冠心病也會發(fā)生。所以很多女性朋友保持著做美容的習慣,有人還服用許多保持青春的保健品。很多美容產品和保健品里面都會添加一些雌激素或類雌激素的成分。有一些婦女會選擇應用雌激素替代治療。那么晚絕經、服用一些增強卵巢功能的藥物和激素替代治療這些保持青春美麗的方法到底會不會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呢?大量統(tǒng)計資料表明,初潮與絕經年齡與卵巢癌風險有關。一般女性的平均絕經年齡是49歲,超過53歲仍不絕經就算晚絕經了。絕經延遲的女性一生中排卵總數增多,卵巢癌風險增加。絕經延遲的女性與絕經年齡小的女性相比,其患卵巢癌風險為絕經年齡小的婦女的1.5~2.9 倍。多數研究認為激素替代治療(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可增加卵巢癌發(fā)病風險。在著名的女性健康倡議(Women Health Initiative,WHI)研究中,接受雌孕激素序貫HRT治療的女性與安慰劑組比較卵巢癌風險比(Hazard Ratio,HR)為1.58[11]。Lacey等在美國著名雜志JAMA上報道,絕經后女性使用單純雌激素替代治療(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卵巢癌風險顯著增高(RR=1.6)),并且風險值與ERT持續(xù)時間有關:服用激素10~19年,RR=1.8;服用激素20年以上,其RR值高達3.2,兩組女性卵巢癌風險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 0.001)。平均使用雌激素時間每延長一年,其RR值增加7%。該研究同時報道既往曾采用單純雌激素,以后改用雌孕激素聯合治療的女性卵巢癌相對風險為1.5,而一開始即使用雌孕激素聯合治療的女性卵巢癌相對風險僅為1.1[12]。美國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HRT方案中不使用對抗性孕激素的女性患卵巢癌風險較使用孕激素的女性顯著增高(OR 1.8 vs 1.1),提示孕激素對抗具有一定的卵巢癌保護作用[13]。瑞典一項研究進一步報道孕激素使用方案與卵巢癌風險亦相關,接受孕激素序貫治療的女性與不接受HRT的女性人群相比,卵巢癌風險增加(OR=1.53);而接受孕激素持續(xù)應用HRT的女性卵巢癌風險并未增加(OR=1.02)[14]。最近英國百萬女性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結果在Lancet雜志上發(fā)表。近百萬絕經后女性參加此研究(n=948,576),其中30%女性正接受HRT,20%女性既往曾接受HRT。普通病例共隨訪5.3年,隨訪期間共發(fā)生卵巢癌2273例;死亡病例共隨訪6.9年,隨訪期間死亡1591例。研究結果表明,與從未接受HRT者比較,正接受HRT女性卵巢癌風險升高(RR=1.2),死亡風險亦升高(RR=1.23),且隨著HRT時間延長,風險增加。本研究另一個重要發(fā)現是,不同組織亞型的卵巢癌其發(fā)病風險不一致,漿液性癌、粘液性癌、子宮內膜樣癌和透明細胞癌的發(fā)病風險依次為1.53,0.72,1.05和0.7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根據文章計算結果,自1991年至2006年,因為應用HRT使得英國患卵巢癌人數增加1300名,其中1000名死亡。2019年12月03日
1277
0
3
-
邱立新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科 作者簡介邱立新,就職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腫瘤內科。主要從事胃癌、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和研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發(fā)表SCI論文65篇,累計影響因子約300 分,其中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SCI論文40篇,累計影響 影子約180分。副主編《贏在論文*術篇》、參編《實用循證醫(yī)學方法學》。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臨床腫瘤學科學基金等。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醫(y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醫(yī)學院首屆青年學者論壇二等獎等 ??吹浇裉斓臉祟},大家可能更驚訝了,邱醫(yī)生最近這是怎么了?咋老發(fā)這種羞羞的東西呀?好啦好啦,標題只是想吸引大家點進來看看,邱醫(yī)生可是正經的科普小能手,不會隨便開車的,大家放心。邱醫(yī)生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在醫(yī)生這里,“性”沒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咱們可以敞開了聊,有什么疑惑都能得到最專業(yè)的解答,有百利而無一害。話說回來,今天為什么寫這個專題?起因是前兩天同事安利給我的一部電影《送我上青云》,姚大大演的。對,就是這個↓↓↓受到海報的影響,在看電影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一部青春文藝片,作為一個“鋼鐵直男”,內心其實不是特別想看。沖著姚晨,因為之前看過姚晨主演的電視劇《武林外傳》,對她的印象一直不錯,加上前段時間姚晨主演的《都挺好》,更是刷新了我對都市女強人的認知,同事也推薦這部電影,那就看一下吧。所以,我就抽時間“勉為其難”去看了。一看嚇一跳,先不說劇情、演技如何,僅僅是這部電影的題材就讓我大開眼界了。用粉絲推薦的話來說,這是“一部為數不多的,從女性視角出發(fā)的電影”,影片所聚焦的是一名獨立的年輕女性,在面對卵巢癌之時的種種渴求與掙扎以及關于“性”的種種,都讓我深受震撼。在相對保守的大環(huán)境下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實屬不易。電影中有幾個情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亂搞男女關系???博士學歷的“高知”女主角盛男確診卵巢癌時,表現出的對于生殖器官病變的誤解:盛男說自己“從不亂搞男女關系”,醫(yī)生回她:“我有個病人還是處女呢”。只能活五年???在盛男與好友四毛借錢的場景中,好友四毛在網上一查后說到:卵巢癌術后的平均壽命是五年,如果你死了,我找誰要錢去?再也沒有高潮???好友四毛對盛男說:手術后卵巢會被摘除,不再分泌雌性激素,再也體驗不到高潮。其后,盛男因種種原因,踏上了尋找性愛高潮之路。這幾個場景是身為醫(yī)生的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源動力,希望大家能通過此文,對于卵巢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1.關于大家對于卵巢癌的誤解:生殖器官病變一定是因為私生活混亂、亂搞男女關系嗎?當然不是。導致生殖器官病變的原因有很多,為什么一聽到卵巢癌下意識地就想到了“亂搞男女關系”呢?這是大家對于性的誤解,就像醫(yī)生說的,他有個病人還是處女呢,可見性生活與得癌并沒有必然聯系。得了卵巢癌,并不代表私生活混亂,同理可得:女性得了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是男性得了陰莖癌、前列腺癌等,并不代表患者私下不檢點。就卵巢癌而言,它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任何年紀都可以發(fā)病,有很多因素均可導致它的發(fā)生。只是具體的病因尚不明確,年齡、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環(huán)境等,都可能是其相關因素。某些化學致癌因素、X線照射、病毒感染、動物脂肪攝入過多等也有可能導致卵巢癌。此外,家族遺傳、基因突變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流行病學統(tǒng)計結果表明普通婦女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風險僅為1%左右,而BRCA1 和BRCA2 胚系突變攜帶者在一生之中發(fā)生卵巢癌的風險分別達54%和23%,像影片中的盛男,吸煙加上高齡未婚等因素,都可能是卵巢癌找上她的誘因之一。所以,謠言不可信,不可攜帶有色眼鏡看人。2.關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卵巢癌患者只能活五年?與盛男是同事也是好友的四毛,在面對朋友的借錢請求時,通過網上查閱之后,說出了“卵巢癌術后的平均壽命是五年,如果你死了,我找誰要錢去?”這樣的話,無異于是給盛男判了死刑。那么,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時間真的就只有5年左右嗎?當然不是。隨著近年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治療手段層出不窮,從手術+放療,到化療,再到靶向治療,再到免疫治療,無數的新方法、新藥品都在源源不斷地支撐著卵巢癌患者的生存。一般早期的卵巢癌患者,通過規(guī)范治療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而且,目前的癌癥治療目標已經不僅僅是如何治療癌癥了,大部分的醫(yī)生都在思考,如何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兼顧好患者的生活質量?;颊呷绻霸绨l(fā)現、及時規(guī)范治療,生存時間、生活質量都將大大提高。所以,大家還是要有百分之二百的信心,與醫(yī)護人員聯手抗擊癌魔呀。另外,邱醫(yī)生還想告訴大家的是網上的信息有真有假,大家要學會辨別,不可輕信,“某度”看病不可取。大家對于之前的熱聞“魏則西事件”、“莆田系醫(yī)院”、“某度競價排名”肯定也不陌生,想必也不用我再多說什么了。3.關于大眾對于卵巢癌患者“性高潮”的認識:聽完好友四毛的話“手術后卵巢會被摘除,不再分泌雌性激素,再也體驗不到高潮”,盛男渴望在治療之前體驗到高潮。影片中盛男對于“體驗性高潮”的執(zhí)著追求,甚至是“急不可耐”、“饑不擇食”,最后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吹竭@里,很多觀眾可能會犯嘀咕,卵巢切除之后,患者就真的徹底與“性高潮”無緣了嗎?當然不是。從器官功能來說,卵巢主要有兩大功能(1)生殖功能,產生卵子并排卵;(2)分泌出性激素,促進女性性征的發(fā)育,維持女性特征。也就是說,卵巢主要承擔著生殖與促進性征發(fā)育兩大任務,大家所在乎的“性高潮”,其實與它關系不大。性高潮是指性刺激之后,身體與心理對于性愉悅的反應。它的產生,并不依賴于卵巢,而是心理和外界刺激產生的綜合產物。在合適的時機之下,卵巢癌患者也能繼續(xù)體驗性高潮。這需要患者對于自身的高度認可,不因為缺少“卵巢”這一女性獨有的器官而自卑,再配合上伴侶溫柔的撫慰,“上青云”也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所以,無需過分恐慌,卵巢癌的治療與享受性高潮并不沖突。2019年09月10日
4433
3
8
-
曾輝主任醫(yī)師 武漢市第六醫(yī)院 腫瘤科 2013年5月,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自曝接受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術,在2年后她再次行預防性的雙側輸卵管及卵巢的切除術,以降低罹癌風險。原來,這一切都跟BRCA基因有關,她的媽媽和小姨都攜帶BRCA1基因突變,且為乳腺癌患者,其母親于49歲確診乳腺癌,56歲因卵巢癌去世。BRCA是人體的一種基因。BRCA基因全稱是“乳腺癌易感基因”,包括兩個基因:BRCA1和BRCA2。BRCA1及BRCA2基因發(fā)現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分別位于第17號和第13號染色體,均為抑癌基因,其蛋白產物參與DNA修復等過程。已發(fā)現的BRCA1/2 基因變異有數千種,其中一些是明確的致病性突變。BRCA1/2致病性突變在人群中的發(fā)生率大約0.1%-0.3%,其在德系猶太人這一高風險的種族中發(fā)生率可達2.1%。該基因突變與乳腺癌和卵巢癌有著密切的關系。多項臨床研究顯示,攜帶BRCA1/2基因突變的女性不僅乳腺癌、卵巢癌發(fā)病風險增加,其他如輸卵管癌、胰腺癌等發(fā)病風險也增加,男性罹患乳腺癌、前列腺癌風險增加。作為遺傳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發(fā)生密切相關的抑癌基因,其翻譯的蛋白在雙鏈DNA斷裂修復中起重要作用。這個基因發(fā)生突變,使得其對腫瘤的抑制作用喪失,導致癌細胞的“野蠻生長”。哪些人群需要做BRCA基因檢測?因為BRCA1和BRCA2相關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是最常見的遺傳性癌癥,所以,建議以下兩種人群做BRCA基因檢測:1. 已經確診卵巢癌或乳腺癌的患者;2. 一級親屬中有人是卵巢癌或乳腺癌的患者。除了以上兩個大的范圍,其他一些人群也需要做BRCA基因檢測:年輕乳腺癌患者(≤50歲);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雙側乳腺癌或多發(fā)病灶者;男性乳腺癌患者;胰腺癌,前列腺癌家族史和/或個人史;家族中有BRCA1/2基因的突變;德系猶太人等高風險的種族;腫瘤組織測序發(fā)現BRCA1/2突變,但未作胚系驗證等BRCA基因檢測的意義對于普通人而言,患乳腺癌的概率約為12%,患卵巢癌的概率約為1.3%。而BRCA1基因突變者,乳腺癌的概率上升到55%~65%,較年輕就可能會得乳腺癌,卵巢癌的概率也上升到39%。BRCA2基因突變帶來的后果也是類似的,乳腺癌的概率上升到45%,卵巢癌的概率則為11%~17%。檢測BRCA基因的意義不言而喻,簡單總結起來有三個階段性的意義:對于高危人群而言,檢測BRCA基因可以及時篩查腫瘤,也可以幫助預防腫瘤的發(fā)生。對于已經確診的病人而言,檢測BRCA基因可以幫助判斷預后,對于個體化的藥物治療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可以指導乳腺癌/卵巢癌患者靶向用藥及化療用藥。對于接受過相關治療的病人而言,BRCA基因檢測還可以幫助醫(yī)生評估腫瘤復發(fā)的風險,以便于盡早的給予干預與治療,提高患者獲益。靶向藥物匯總鑒于BRCA1/2突變帶來DNA修復通路的缺陷,有BRCA1/2基因致病性突變的腫瘤對于作用于DNA的細胞毒性藥物(如:順鉑及卡鉑)更加敏感,此外,對同樣能阻礙DNA修復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也應更加敏感。目前主要的靶向藥物就是PARP抑制劑,且多個PARP抑制劑已經獲得FDA批準治療攜帶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胚系BRCA基因的晚期卵巢癌。PARP抑制劑 PARP和BRCA是守護我們細胞健康的“兩大護法”。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身體里無時無刻都在發(fā)生DNA突變,但由于PARP和BRCA的存在,保證了絕大部分的突變都能夠被順利修復。但有些人由于一些先天原因(遺傳),BRCA失去活性,修復能力下降,導致突變快速積累,這對癌細胞的生存以及增殖來說非常有利。BRCA基因突變導致細胞修復能力下降,如果再使用PARP抑制劑,細胞就徹底地失去了修復DNA的能力,這會導致細胞極度混亂而死亡,即使癌細胞也不例外。奧拉帕尼(Oplaparib)適應證:1. 適用在有害的或被懷疑有害的生殖系突變的BRCA晚期卵巢癌,曾被3種或更多化療既往線治療患者為單藥治療。2. 治療攜帶BRCA突變的HER2-轉移性乳腺癌用法用量:1. 推薦的劑量是每天服用兩次400毫克( 更改為300mg BID)。2. 繼續(xù)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3. 對于不良反應,考慮治療或減少劑量的劑量中斷。一項III期臨床試驗(SOLO-2)結果表明,在295名BRCA突變卵巢癌患者中,服用奧拉帕尼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達到了19.1個月,而安慰劑只有5.5個月。基于此項研究,FDA的批準奧拉帕尼用于BRCA突變的復發(fā)卵巢癌患者。另一項乳腺癌III期的臨床試驗(OlympiAD)中,接受奧拉帕尼的205名患者中約有60%的患者腫瘤縮小,而接受化療的患者中有29%患者腫瘤縮小。接受奧拉帕尼治療的患者比接受化療的患者癌癥進展的幾率降低了42%。奧拉帕尼組無進展生存時間為7個月,化療組為4.2個月。基于這個結果,FDA批準奧拉帕尼用于攜帶BRAC突變、HER2陰性的轉移性乳腺癌。魯卡帕尼(Rucaparib)適應證:已接受≥二線化療,鉑敏感或鉑耐藥復發(fā)并有BRCA突變的患者,更適合用于鉑耐藥患者。用法用量:600mg口服,每天2次(尼卡帕尼用于鉑劑敏感復發(fā)卵巢癌患者的維持治療,不考慮BRCA狀態(tài)或是腫瘤同源重組狀態(tài),與奧拉帕尼維持治療的適應癥相似, 使用劑量為300毫克1次/日口服)ARIEL-2試驗評估魯卡帕尼治療鉑敏感復發(fā)有BRCA突變患者的PFS高于無突變者(12.8月vs.5.2月)。III期臨床ARIEL3研究結果,130名BRCA突變卵巢癌患者中,服用魯卡帕尼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為16.6個月,而安慰劑組只有5.4個月。2016年12月19日,美國FDA批準魯卡帕尼用于經過兩線或兩線以上化療的和BRCA基因突變相關的晚期卵巢癌。魯卡帕尼是第二個獲批的PARP抑制劑。尼拉帕尼(Niraparib)適應證:適用為有復發(fā)性表皮卵巢,輸卵管,或原發(fā)性腹膜癌患者對基于鉑化療是一個完全或部分緩解成年患者的維持治療。用法用量:推薦劑量是300 mg,每天1次,隨餐或不隨餐服用。在睡前服用ZEJULA尼拉帕尼可能有助于緩解惡心。對于患者的不良反應,可以考慮中斷治療,劑量減低,或給藥終止。臨床試驗一共招募了553名患有復發(fā)性卵巢癌的患者,該試驗顯示,當患者存在BRCA突變,接受尼拉帕尼治療后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21個月,而安慰劑組為5.5個月;不僅如此,無BRCA突變的患者也能從中受益,試驗發(fā)現,對于無BRCA突變的患者,接受尼拉帕尼治療后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9.3個月,而安慰劑組為3.9個月。該藥物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BRCA突變患者還是非突變患者,都能從尼拉帕尼治療中獲益。目前國內有很多的PARP抑制劑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轉自微信公共號小拓講基因2019年08月25日
8382
1
1
-
胡翔副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 放療科 關于癌癥,總是在不斷傳播著各種流行觀點,有些看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事實上在科學上卻是錯誤的 ,特別是當這些觀點有一些理論基礎時,很容易誤導患者。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作為美國最為權威和悠久的衛(wèi)生研究院,近期公布了最新的關于癌癥謠言的信息,我們?yōu)榇蠹姨崛〕鲎钊菀妆换煜男畔ⅲ还?3個謠言,為方便大家閱讀,我們將其分為3期內容,今天是第2期內容! 在上一期【2019美國癌癥研究院權威發(fā)布!癌癥的真相與謠言(第1期)】為大家解答了下列問題。 1.得了癌癥就是死刑嗎? 2.吃糖會讓我的癌癥惡化嗎? 3.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癥么? 4.癌癥會傳染么? 5.我的態(tài)度是否決定了患癌的風險及預后? 6.癌癥手術或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癥在體內擴散嗎? 7.手機會導致癌癥嗎? 今天我們帶來癌癥的真相與謠言(第2期),為大家解答以下9個謠言: 1.有沒有可以治愈癌癥的草藥產品? 2.如果家人患有癌癥,我也可能患上癌癥嗎? 3.止汗劑或除臭劑會導致乳腺癌嗎? 4.染發(fā)劑的使用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5.多吃抗癌食物就可以防癌了? 6.微波爐熱食物會致癌? 7.晚期癌癥治療也沒有用? 8.化療不但殺死癌細胞,還會殺死正常細胞? 9.吃素可以防癌? 正文 1.有沒有可以治愈癌癥的草藥產品? 答案:目前為止沒有。 雖然有些研究表明,替代或補充療法(包括一些草藥)可能有助于應對癌癥治療的副作用,但是目前為止沒有一種草藥產品能夠有效治療癌癥。 事實上,一些草藥產品在化療或放射治療期間服用甚至可能有害,因為它們可能會干擾這些治療的效果。癌癥患者應該咨詢自己的主治醫(yī)生以及權威的中醫(yī),是否可以在治療期間使用補充和替代療法,包括維生素和草藥補充劑。 NCI癌癥補充和替代醫(yī)學辦公室(OCCAM)曾主辦了一次名為“中醫(yī)和癌癥研究:促進合作”的會議,合作以下研究: 中國抗癌藥物,特別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CCR / NCI分子免疫調節(jié)實驗室與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癌癥研究所(CACMS)之間的生氣配方和復方苦參注射液來自中草藥的天然產物小檗堿對抑制結腸腫瘤發(fā)生的作用白藜蘆醇小鼠模型預防腫瘤發(fā)生的影響人參皂苷,化合物K,西洋參,丹參(Dan Shen)和Oplopanax horridus的化學預防研究。 這些研究是在芝加哥大學唐人中心和中國藥理大學之間進行的基于黃芪的草藥配方,即紀夫康康對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與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之間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以及針灸治療癌癥癥狀管理等。 2.如果家人患有癌癥,我也可能患上癌癥嗎? 答案:不一定。 癌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只有約5%至10%的癌癥是由一個人的父母遺傳的有害突變引起的。在具有遺傳性致癌突變的家庭中,多個家庭成員通常會患上相同類型的癌癥。這些癌癥被稱為“家族性”或“遺傳性”癌癥。 其余90%至95%的癌癥則是因為個人一生中發(fā)生的突變引起的,這些突變是衰老和接觸環(huán)境因素(如煙草煙霧和輻射)的自然結果。這些癌癥被稱為“非遺傳性”或“自發(fā)性”癌癥。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遺傳性致癌突變呢?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評估,下面的列表包括一些可用于基因檢測的最常見的遺傳性癌癥綜合征,每種綜合征中突變的基因,以及最常與這些綜合征相關的癌癥類型。 但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癥易感突變,也不一定意味著每個遺傳突變的人都會患上癌癥。 3.止汗劑或除臭劑會導致乳腺癌嗎? 答案:不會。 到目前為止,最好的研究沒有發(fā)現任何證據表明止汗劑和除臭劑中常見的化學物質與乳房組織的變化有關。 4.染發(fā)劑的使用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答案:沒有證據染發(fā)劑增加患癌風險。 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表明個人染發(fā)劑的使用增加了患癌癥的風險。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經常暴露于大量染發(fā)劑和其他化學產品的理發(fā)師和理發(fā)師可能會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 5.多吃抗癌食物就可以防癌了? 答案:缺乏科學依據,飲食要均衡。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食補食療,有些食物還被冠以抗癌防癌的標簽,大蒜、土豆、地瓜這些淳樸的食物都榜上有名,廣泛流傳的謠言鼓勵大家多吃這類食物。 這些謠言事實上缺乏科學依據,更何況,人體攝入營養(yǎng)物質成分的平衡對于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單一的食物種類容易造成營養(yǎng)失衡??拱┦澄锸紫纫蠣I養(yǎng)學規(guī)律,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 6.微波爐熱食物會致癌? 答案:沒有證據會致癌。 毫無疑問,剩飯剩菜營養(yǎng)成分比新鮮菜飯大打折扣,一些食物可能會變質,產生有害物質,也可能會有病原微生物滋生。 有的人把吃剩飯剩菜產生的危害歸咎于微波爐加熱,卻是錯誤的看法,微波爐熱食物只是一種物理加熱方式,對于營養(yǎng)物質成分的影響與其他高溫加熱方法并無明顯區(qū)別,沒有證據表明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更容易致癌。 7.晚期癌癥治療也沒有用? 答案:并非無價值,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患者處于腫瘤早期還是晚期是腫瘤患者和家屬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多患者確認是晚期腫瘤后,就放棄了積極治療。但晚期腫瘤并非沒有治療價值,事實上,大多數晚期腫瘤患者可以通過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部分患者帶瘤生存,部分患者病灶縮小,還有部分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改善,這些都是晚期癌癥患者治療的價值所在。甚至于在未來,隨著醫(yī)學的進步,腫瘤會有徹底治愈的機會。 8.化療不但殺死癌細胞,還會殺死正常細胞? 答案:會有影響,但利大于弊。 化療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療可能損害正常細胞的說法也經常人們被提及?;熕幬飳τ诠撬柙煅透文I功能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患者能否接受化療必須經過專業(yè)醫(yī)師評估。 可是很多癌癥患者會被這種言論主導自己的想法,因為擔心更大的身體損害,放棄接受化療。 實際上,在專業(yè)醫(yī)師評估后,化療作為現今腫瘤治療的有效方法,對于機體的不良影響遠遠小于其腫瘤治療作,是利大于弊的。 9.吃素可以防癌? 答案:不可信,飲食要平衡。 無論素食還是葷食,合理搭配飲食,不要偏食和挑食,保持身體營養(yǎng)物質均衡,才是身體健康的關鍵,如果聽信吃素可以防癌的謠言,導致身體營養(yǎng)失衡,反而會造成各種疾病。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得了癌癥千萬不要恐慌,現今腫瘤的檢出率不斷提高,早期腫瘤所占的比例也不斷上升,多數早期腫瘤是可以治愈的。另外,新的治療手段,如免疫治療、生物治療、靶向治療等,不斷研發(fā)并應用于臨床,取得良好療效,腫瘤的治愈率今后將不斷提高。2019年08月21日
2823
3
4
-
朱陵君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 卵巢癌是發(fā)生在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位于全球第八位,死亡率為第七位。我國每年新增卵巢癌病例5.2萬人,死亡人數是2.3萬人。近10年來我國卵巢癌的發(fā)病率增長了約30%,死亡率增加了18%。這些數據都告訴我們必須對卵巢癌引起足夠的重視,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卵巢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只有了解了它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好地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卵巢癌的早期癥狀月經過少或者閉經若卵巢正常組織均被癌細胞破壞,患者全身狀態(tài)欠佳,可出現月經過少或閉經。但這并非卵巢癌的特異性表現,很多疾病都會引起月經異常,我們還需要結合其他的癥狀確定是否為卵巢癌。腹痛、腰痛卵巢癌浸潤周圍組織,或者與鄰近組織發(fā)生粘連,會引起腹痛、腰痛,其性質由隱隱作痛到鈍痛,甚至是較劇烈的疼痛。劇痛時通常不會忽略,而隱隱作痛往往會被人們忽略。腹脹腹脹堪稱是卵巢癌的“紅牌”警告,常在未觸及下腹部腫塊前即可發(fā)生。因此,有不明原因腹脹的婦女(尤其在更年期),應及時做婦科檢查。偶爾的腹脹并不能說明問題,我們也不必太過驚慌,如果近期頻繁感覺腹脹、吃飯很容易感覺飽脹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除了有消化系統(tǒng)的癥狀,有些卵巢癌患者有可能會出現泌尿系統(tǒng)問題,比如尿頻、尿急等,還有的患者會出現下肢或者外陰水腫的嚴重癥狀,這是由于腫瘤的壓迫影響了淋巴回流。這些癥狀在健康婦女身上偶爾也會出現,或者其他疾病也會引起類似的癥狀。如果您之前沒有這些癥狀,但是近來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并且持續(xù)了兩三周,那么建議您及時就診。哪些人患病幾率更高?另外有一部分女性需要比一般女性更加重視該疾病,也就是該疾病的高危人群:年齡上,卵巢癌一般多見于更年期和絕經期婦女。有研究表明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是對卵巢癌發(fā)病風險影響最大的危險因素。因此處在更年期的以及有相關家族史的女性要更加關注自己的卵巢健康。卵巢癌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就是因為早期很難發(fā)現。而早期卵巢癌的治愈率高達80%-90%,所以我們應該多關注自己的身體,提早發(fā)現一些“蛛絲馬跡”,這樣才能將疾病扼殺在搖籃里。作者:朱陵君2019年08月08日
5296
0
0
-
2019年04月18日
9383
0
0
卵巢癌相關科普號

涂畫醫(yī)生的科普號
涂畫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婦科
1489粉絲8020閱讀

臧榮余醫(yī)生的科普號
臧榮余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婦科腫瘤
539粉絲7370閱讀

鄧志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鄧志偉 副主任醫(yī)師
桃源縣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
13粉絲2.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