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靜麗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血液科 引言脾臟,這個在人體左上腹肋弓內“默默工作”的重要免疫和儲血器官,正常狀態(tài)下難以被觸及。然而,當出現脾腫大(脾大)這一現象時,它就仿佛是身體發(fā)出的一道緊急“警報”,提示著可能存在的感染、血液病、肝病乃至腫瘤等全身性疾病。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脾腫大的臨床意義,本文將從其病因、診斷思路、鑒別要點等多個方面展開詳細的闡述。一、脾腫大的常見原因脾腫大的病因紛繁復雜,大致可分為感染性、血液系統疾病、肝臟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性等類別(表1)。1.感染性:病毒感染,如EB病毒(EBV)、巨細胞病毒(CMV);細菌感染,如傷寒、敗血癥;寄生蟲感染,如瘧疾、血吸蟲??;真菌感染,如組織胞漿菌病。這些感染性疾病會激活免疫系統,導致脾臟增大以應對病原體的侵襲。?2.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其異常的白細胞大量增殖會累及脾臟;淋巴瘤,淋巴細胞的惡變和增生可使脾臟腫大;骨髓纖維化,骨髓造血功能異常,脾臟會代償性增生;溶血性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紅細胞破壞增加,脾臟的濾血功能亢進,從而導致脾臟增大。?3.肝臟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時,門靜脈血流受阻,脾臟淤血腫大;慢性肝炎,長期的肝臟炎癥會影響肝臟的結構和功能,進而波及脾臟;布加綜合征,肝靜脈流出道阻塞,也會引發(fā)脾臟的淤血和腫大。?4.代謝性疾?。焊曛x病,由于葡糖腦苷脂酶的缺乏,導致葡糖腦苷脂在巨噬細胞內大量沉積,脾臟受累而腫大;尼曼-匹克病,鞘磷脂酶缺乏,脂質代謝異常,可引起脾臟腫大;淀粉樣變性,異常蛋白質在組織中沉積,脾臟也是常見的受累器官之一。?5.腫瘤性:原發(fā)性脾淋巴瘤,脾臟本身的淋巴細胞惡變形成腫瘤;轉移性腫瘤,如黑色素瘤等其他部位的腫瘤細胞轉移至脾臟,導致脾臟增大。?6.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抗體攻擊自身組織,脾臟可能參與免疫反應而腫大;充血性心衰,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導致體循環(huán)淤血,脾臟也會出現腫大;脾囊腫或血管瘤等良性占位性病變,也可使脾臟體積增大。?二、脾腫大的臨床表現脾腫大的表現多種多樣,具體如下:1.無癥狀:在很多情況下,輕度的脾腫大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只是在偶然的體檢或超聲檢查中被發(fā)現。2.壓迫癥狀:隨著脾臟的增大,可能會對周圍的器官產生壓迫。左上腹部會出現脹痛感,尤其是在進食后,由于胃部受到擠壓,容易產生飽脹感。有時疼痛還可能向左肩部放射,這是因為腫大的脾臟牽拉了脾包膜的神經所致。3.全身癥狀:不同的病因可能導致不同的全身癥狀。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脾腫大,患者可能會出現發(fā)熱;血液系統疾病導致的脾腫大,可能會有貧血、出血等癥狀;肝臟疾病引起的脾腫大,可能會伴有黃疸;而腫瘤性疾病導致的脾腫大,患者往往會出現體重下降等消耗性表現。4.危重信號:脾破裂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情況,通常在外傷后發(fā)生,患者會感到劇烈的腹痛,甚至出現休克;脾梗死則表現為突然發(fā)作的左上腹劇痛。三、情景案例案例1:50歲男性,體檢發(fā)現脾大(肋下4cm),無不適。?關鍵檢查:血常規(guī)顯示淋巴細胞增多,骨髓活檢確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知識點:無癥狀脾大需警惕血液腫瘤!案例2:32歲女性,發(fā)熱、脾大伴關節(jié)痛。?關鍵檢查:抗核抗體陽性,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知識點:脾大+多系統癥狀,警惕自身免疫??!案例3:45歲男性,長期酗酒,發(fā)現脾大伴腹脹、腹水。?關鍵檢查:肝功能異常,超聲顯示門靜脈增寬,診斷為肝硬化門脈高壓。?知識點:不良生活習慣與肝臟疾病相關,可導致脾大。四、診斷流程:四步鎖定病因診斷脾腫大的病因,需要通過系統的方法,以下是四個關鍵步驟:第一步: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關鍵問題:?詳細詢問患者是否有發(fā)熱、盜汗、體重下降等癥狀,這些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腫瘤性疾病。?了解患者是否有肝病病史,比如乙肝感染、長期酗酒等,因為肝臟疾病與脾腫大密切相關。?家族史也至關重要,某些遺傳性溶血性貧血、代謝病可能有家族聚集性。?查體重點:?脾臟觸診:準確評估脾臟的大小對于診斷至關重要。輕度脾大,肋下1-3cm;中度脾大,3-10cm;重度脾大,脾臟超過臍部或延伸至骨盆。?伴隨體征:仔細檢查是否有肝大、淋巴結腫大、黃疸、貧血貌、皮膚瘀斑等,這些伴隨體征往往能為診斷提供重要線索。第二步:實驗室檢查?必查項目:?血常規(guī):包括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的數量和形態(tài)。白細胞異常增多可能提示白血??;血小板減少可能與肝硬化門脈高壓有關;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如球形紅細胞增多,可能提示溶血性貧血。?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膽紅素、白蛋白等指標,評估肝臟的功能狀態(tài)。?凝血功能:對于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延長提示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選查項目:?病原學檢測:如EBV/CMV抗體檢測、瘧原蟲涂片等,有助于明確感染的病原體。?自身抗體:包括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等,用于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標志物:如CA125、AFP等,對腫瘤的診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骨髓穿刺:對于懷疑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骨髓穿刺是明確診斷的重要手段,能夠觀察骨髓中造血細胞的形態(tài)和比例。第三步:影像學評估?超聲:作為首選的無創(chuàng)檢查方法,超聲能夠清晰地顯示脾臟的大小、形態(tài)、內部結構,如是否存在囊腫、梗死等,還可以評估門靜脈的血流情況。?CT/MRI:對于脾臟的占位性病變,如腫瘤、膿腫等,CT和MRI能夠提供更詳細的信息,同時明確肝脾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診斷肝硬化門脈高壓等疾病。?PET-CT:在懷疑淋巴瘤或轉移性腫瘤時,PET-CT可以通過檢測組織的代謝活性,發(fā)現全身的高代謝病灶,為診斷和分期提供依據。第四步:病理診斷(必要時)?脾穿刺活檢:這是一種有創(chuàng)性的檢查方法,風險相對較高,需要嚴格評估適應癥,如高度懷疑淋巴瘤、轉移性癌等情況。?骨髓活檢:對于某些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等,骨髓活檢是確診的關鍵依據,能夠直接觀察骨髓的造血組織和細胞形態(tài)。脾腫大診斷流程圖?病史/查體→感染征象???↓是→病原學檢測(血培養(yǎng)/血清學)??↓否→血常規(guī)異常????↓是→骨髓穿刺(血液病篩查)???↓否→肝功能異常?????↓是→超聲/CT評估門脈高壓????↓否→代謝病/腫瘤排查(酶學、PET-CT)?五、患者常見問題?Q1:脾大必須切脾嗎?答:多數無需手術!僅當脾功能亢進導致嚴重貧血/出血,或懷疑惡性腫瘤時考慮。?Q2:脾大能自愈嗎?答:取決于病因!感染(如瘧疾)治愈后脾臟可縮小,肝硬化或血液病需長期管理。?Q3:脾大對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答:輕度脾大可能無明顯影響,但嚴重脾大可能導致左上腹不適、消化不良、易疲勞等。?Q4:脾大飲食上需要注意什么?答:避免食用堅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損傷曲張的食管胃底靜脈。?Q5:脾大可以運動嗎?答:可以適當運動,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和腹部撞擊,防止脾破裂。?Q6:脾大如何預防?答:針對病因預防,如預防感染、避免接觸有害物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Q7:脾大需要定期復查嗎?答:需要,一般3-6個月復查一次超聲、血常規(guī)等。?Q8:脾大可以懷孕嗎?答:病情穩(wěn)定、無嚴重并發(fā)癥時可以,但需密切監(jiān)測。六、趣味科普模塊?約5%的健康人超聲可發(fā)現輕度脾大,但無病理意義!?肝硬化患者中,脾大發(fā)生率高達70%-90%!?脾臟每天過濾約350升血液,相當于5個成年人的全身血量!七、基層醫(yī)療警示信號??這些情況立即轉診上級醫(yī)院!?脾大合并高熱、意識模糊(警惕膿毒癥或惡性瘧疾)?脾臟短期內迅速增大(提示淋巴瘤或白血病進展)?血小板<50×10?/L伴出血傾向(高危脾功能亢進)八、治療原則與患者教育?病因治療:針對不同的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例如,對于感染性疾病,如瘧疾,使用青蒿素等特效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對于淋巴瘤等惡性腫瘤,采用化療方案;對于乙肝肝硬化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以控制病情進展。?對癥處理:當脾功能亢進導致血細胞明顯減少,影響患者的健康時,可以考慮進行脾切除手術或部分脾栓塞術,以減少脾臟對血細胞的破壞。?患者須知:?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因外力撞擊導致脾破裂,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并發(fā)癥。?定期進行脾臟的超聲監(jiān)測,以便及時了解脾臟的大小變化和病情進展。?對于肝硬化患者,要注意低鹽飲食,避免食用粗糙、堅硬的食物,預防消化道出血。九、總結脾腫大就像是身體發(fā)出的一道復雜而又重要的“密碼信息”,它是全身多種疾病的外在表現之一。診斷脾腫大需要綜合考慮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多方面的結果,尤其要重點排查感染、血液病、肝病和腫瘤等常見病因。只有早期明確病因,才能制定出精準有效的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恢復健康。02月21日
243
0
1
-
黃金波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 血液內科 【概述】1.???????各種不同疾病引起脾大,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的綜合癥。2.???????特征:脾大,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骨髓造血細胞相應增生;脾切除后血象可基本恢復正常,癥狀緩解。?【病因】1.???????原發(fā)性:原因不明,甚為少見。2.???????繼發(fā)性:在原發(fā)疾病基礎上并發(fā),居多(1)???????慢性感染:l??病毒性肝炎l??結核病l??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l??傳單l??瘧疾l??黑熱病l??血吸蟲病l??布魯菌病l??梅毒(2)???????免疫性疾病l??系統性紅斑狼瘡l??Felty綜合征l??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l??結節(jié)病l??單核-吞噬細胞增多癥(3)???????充血性脾大:l??門靜脈高壓l??肝內阻塞(肝硬化)l??肝外阻塞(門靜脈、脾靜脈、肝靜脈血栓形成)l??充血性心衰l??含鐵血黃素沉著癥l??Budd-Chiari綜合癥(4)???????血液系統疾?。簂??慢粒l??骨纖l??慢淋l??多毛細胞白血病l??淋巴瘤l??惡性組織細胞病l??遺傳球l??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l??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5)???????脂質貯積?。焊曛x病、尼曼-皮克?。?)???????脾臟疾患:l??脾囊腫或假性囊腫l??脾動脈瘤及海綿狀血管瘤?【脾主要生理功能】1.???????處理抗原以產生抗體2.???????扣留并吞噬、破壞異?;蛩ダ系难毎⒓毦约巴庠葱灶w粒物質;3.???????掐除紅細胞內異常的包涵體,而并不完全破壞紅細胞4.???????滯留貯存血細胞,正常的脾貯存量很小,而在脾大后可明顯增多5.???????胎兒期參與造血,出生后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可進行髓外造血6.???????與血漿容量的恒定有關,當脾大時,血漿容量也增加7.???????可能產生某種分泌因子,對骨髓造血有抑制作用。?【臨床表現】脾功能亢進大多為繼發(fā)性,以脾大、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為主要臨床表現。主要包括:1、?原發(fā)疾患的表現。2、?脾大:大多在肋緣下3~6cm3、?血細胞減少1)???????Pltand/orWBC減少,晚期RBC減少(溶血例外)2)???????多數患者雖白細胞或血小板數量減少,而感染或出血的表現并不嚴重【實驗室和特殊檢查】1.???????血象:l?一系、兩系乃至三系同時減少。減少與脾大程度不一定成比例。l?各系列細胞的減少程度也不一致,一般早期以白細胞或(和)血小板減少為主,晚期常發(fā)生全血細胞減少。正細胞正色素性l?白細胞減少則以中性粒細胞減少為主,淋巴細胞相對增多l(xiāng)?Ret輕度增加:RBC破壞,骨髓代償性增加,周血Ret增加,但Ret易被脾阻留破壞,故輕度增加。2.???????骨髓象:l?活躍或明顯活躍l?一般均伴有相應系列細胞的成熟障礙,如粒細胞系列可見分葉核細胞減少,產血小板型巨核細胞減少??赡芤蛲庵苎毎罅科茐?,使相應系列的成熟細胞釋放過多而造成骨髓象呈成熟障礙。?【治療】1.???????概述避免兒童期進行切脾(存在反復感染可能)2.???????治療手段:(1)????脾區(qū)放射治療(2)????脾部分栓塞術(3)????脾切除(4)????治療原發(fā)疾患3.???????脾切除術的適應證(1)???脾大明顯,造成嚴重壓迫癥狀。(2)???門脈血栓形成。(3)???血小板減少重、出血。(4)???有嚴重貧血,尤其為溶血性貧血。(5)???白細胞極度減少并伴有反復感染者。(6)???原發(fā)性脾功能亢進者。4.???????脾栓塞術(1)?????????不能耐受脾切除術者(2)?????????并發(fā)癥:l脾梗后綜合癥:水腫、壞死、液化l胸膜炎l自發(fā)性腹膜炎l脾區(qū)疼l肝衰???5.???????脾切除的并發(fā)癥(1)???血栓形成和栓塞?l?常于術后數周至數月內發(fā)生。系由脾切除后血小板計數急劇增高所致l?切除后血呈高凝狀態(tài),不建議使用止血藥物(2)???感染?脾切除后,脾細胞的吞噬功能消失,抗體形成減少,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均受影響,易合并感染,尤其在5歲以下兒童,發(fā)病率更高,且易發(fā)生致死性敗血癥,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3)???原發(fā)病的惡化。2022年08月24日
386
0
2
-
張鷹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 普通外科診療中心 門脈高壓癥患者一個特別常見的表現就是脾臟顯著增大、脾功能亢進。脾臟太大會占據腹腔大量空間、壓迫周圍臟器,導致腹脹、進食減少等。脾功能亢進的表現是白細胞、血小板降低,脾功能亢進明顯的患者白細胞、血小板顯著降低,有些患者白細胞水平能低于1.0*10^9/L,血小板低于10*10^9/L。白細胞是人體最為重要的防御細胞之一,在炎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白細胞太低的患者容易發(fā)生感染,而且感染比較容易進展成為重癥感染,嚴重可導致死亡。血小板是參與凝血的重要物質之一,人出血后形成的血痂里面很重要的成分就是血小板。血小板過低的病人會有凝血功能障礙,出血風險大大增加。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患者反復牙齦出血,身上容易形成淤點淤斑。一旦有出血部位,不容易自行止血。血小板太低還是很多有創(chuàng)治療的禁忌癥。比如門脈高壓合并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如果想行內鏡下治療降低出血風險,很多內鏡治療部門規(guī)定的治療條件是血小板水平要大于40*10^9/L,這就意味著對于血小板小于40*10^9/L的患者,是失去了內鏡治療機會的,這類患者可能因不能行內鏡治療預防出血而導致出血風險增加。2020年09月16日
2326
0
0
-
李林強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微創(chuàng)外科 脾功能亢進是什么意思呢?脾臟呢,它正常的生理功能呢,在成人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吞噬我們衰老的這種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那么脾功能亢進就是說脾臟過分的吞噬我們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造成的這幾種血細胞的一種或者幾種不同程度的降低。 那么它相應的臨床表現,也就是說啊,血小板減低導致的這種出凝血異常,一般表現在刷牙的時候呢,哎,牙齦出血,擤鼻涕的時候呢,啊,鼻腔出血,那么在我們身上其他的地方,如果不小心磕碰了之后呢,很容易形成這種。 啊,瘀斑或者瘀塊。 啊,第二個呢,啊,就是啊,白細胞的這種降低了之后呢,容易導致我們啊,愛感染,免疫力降低,經常感冒。 第三個就是貧血,貧血了之后呢,我們會出現身體的乏力啊,四肢的這種啊,蒼白,臉色的這種蒼白。 啊啊,再一個就是說脾功能亢進,一般會有這個脾臟不同程度的腫大,隨著脾臟越來越大呢,我們在身體的左側的腹部,可摸到的包塊也越來越大。 啊,會產生一些局部的壓迫癥狀,比如說壓迫胃會出現惡心嘔吐,吃完飯了之后總覺得上腹部很飽脹,那么如果壓迫到血的腸管,也是總出現腹脹啊,便秘啊。 啊,總覺得消化不良等等一些啊,臨床2020年08月12日
1142
0
5
-
唐旭東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血液科 今天回答網友的一個問題啊,有個網友問她的血象白細胞很低,貧血,血小板減少,它合并有脾大,那這個脾大跟白細胞減少有什么關系啊,因為他沒有提供其他的資料,我只能說有一個疾病叫繼發(fā)性的脾功能亢進,當你做骨穿。 我們發(fā)現骨髓的情況沒有明顯的其他疾病的特征,包括除外的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之后,那么他伴有脾大的情況,那么它就是一個什么有可能是一個繼發(fā)的脾功能亢進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或血小板減少,像這種情況,如果年輕的患者是可以行切脾治療的,如果是老年的,或者年紀比較大的患者可以服用中藥。 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期。2020年06月04日
1221
0
1
-
2019年12月17日
9155
0
0
-
2019年11月26日
7489
2
4
-
2019年09月13日
7384
0
3
-
2019年09月10日
1066
0
2
-
2019年09月02日
3882
0
0
脾功能亢進相關科普號

李葉瓊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葉瓊 副主任醫(yī)師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血液內科
166粉絲389閱讀

喬海泉醫(yī)生的科普號
喬海泉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普通外科
54粉絲5.3萬閱讀

介入科 方大夫
方機成 主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
介入科
27粉絲1.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