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1月18日
16
0
0
-
郭翠梅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婦產醫(yī)院 產科 35周腳浮腫很厲害,血壓不高,需要注意什么,嗯,35周,呃,應該會有這種妊娠期的,就是生理性的一個水腫,但是這個生理性的水腫呢,一般是不會說到這個大腿呀。 和這個外陰的,大概就是腳踝部的這個腫會比較厲害,那我們要查這個尿常規(guī),看有沒有尿蛋白,然后血壓是正常的,那挺好的,那咱們做的呢,一個是飲食方面,少油少鹽,別吃鹽太多,吃鹽多了是容易增加水腫的,然后平時呢,每天要保證九個小時的這個睡眠,同時呢,因為臥著的時候,他這個靜脈回流好,水腫就會好一些,同時呢,中午的時候要躺一個小時那個。 腳底下可以墊一個枕頭,這樣讓它利于這個下肢靜脈的回流,呃,如果是這種,比如沉,咱們叫陳輕木,重的就是你睡一宿,睡一宿了,他今晚回來好了,早晨起來腿就不腫了,然后走走路啊,上班,然后坐著呀,上一天班,那在下午的時候,這個腿腫的厲害,這種是屬于生理性的,那如果要是。 很腫,一個是腫的程度,整個腿,甚至就是,就是小腿的頸前一摁一大坑,或者是這個大腿甚至外陰都腫了,那這個就考慮病理性的,還有就是白天晚上都是一樣的腫,這個也是考慮病理性的,那就需要做這些血壓呀,尿常規(guī)呀,還有腎腎臟功能相關的這個檢查了,再嚴2022年09月08日
138
0
0
-
靳瑾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婦產科 靳瑾教授解答:孕早期和中期出現下肢水腫往往是病理表現,需要去醫(yī)院就診進一步明確診斷。孕晚期妊娠后母體全身各個系統(tǒng)發(fā)生很大變化,如全身血流量,特別是子宮所在的盆腔血液回流量增加,另外增大的妊娠子宮又壓迫盆腔及下腔靜脈血管,影響下肢血液回流致使下肢靜脈壓升高,所以有些孕婦出現下肢水腫,一般休息后可以消退,這是正?,F象。有些孕婦下肢水腫明顯,用手指尖壓迫后會出現凹陷,甚至皮膚撐得發(fā)亮。必要時可采取低鹽飲食,睡眠時側臥位,下肢可稍墊高,不要長期站立或坐位,如果水腫明顯,并有向上擴展趨勢時,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yī)院產科檢查,要注意有無“妊娠高血壓綜合癥 ”。下肢水腫如出現疼痛、行走不能,需進一步排除下肢靜脈栓塞可能。2021年02月17日
846
0
0
-
吳龍主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石景山院區(qū) 婦產科 為什么說呃有妊娠期高血壓容易胎盤早剝呢,因為這個妊娠期高血壓它的發(fā)病機制啊,是全身所有的小動脈痙攣痙攣,像痙攣小動脈抽筋兒了啊,胎盤上是什么胎盤呢,肯定是密密麻麻的動脈靜脈,然后交互營養(yǎng),這個地方也痙攣痙攣的某一天可能就鋪很脆,他就崩了崩了之后,這個血管就出血,然后撕拉一下就胎盤就播了,這孩子還沒出來,胎盤就播了,孩子就沒有這個斷了,這個血流了,所以如果說你突然一下肚子疼,持續(xù)的疼,胎心也不好,這個時候你有妊娠期高血壓,我們要第一時間會考慮這個人是不是胎盤早剝了,如果說真的有可能是胎盤早剝,我們要盡快的讓孩子出來。2019年05月07日
3343
0
60
-
成佳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婦產科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發(fā)生率占妊娠總數的5~10%。該組疾病嚴重威脅母嬰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數據顯示,即便在發(fā)達國家,由高血壓疾病引起的孕產婦死亡率達16%,是孕產婦和圍產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一、如何診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通常需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查體、化驗及檢查結果綜合判斷。通過恰當的測量血壓,如果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即為血壓升高;對首次發(fā)現血壓升高者,應間隔至少4小時復測血壓,兩次血壓均升高即可診斷。需要注意的是,盡管血壓升高是本病常見的表現,但自覺頭痛、視力改變或上腹不適、尿蛋白陽性、血小板、肝功能異常等在診斷中亦有重要價值,有少數患者血壓可在正常范圍內,卻突然出現抽搐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二、懷孕是如何引起或加重高血壓的?本病病因尚不明確,發(fā)病機制亦未明了。由于在胎盤娩出后本病??删徑饣蜃杂?,有學者稱之為“胎盤病”,但很多學者認為是母體、胎兒、胎盤等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三、本病有哪些高危因素呢?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孕婦年齡≥40歲、首次懷孕、有子癇前期病史、母親或親姐妹有子癇前期病史、妊娠間隔時間≥10年、多胎妊娠、初次產檢時BMI≥35kg/m2、孕早期收縮壓≥130 mmHg或舒張壓≥80 mmHg、抗磷脂抗體陽性等均與本病發(fā)生密切相關。四、本病會使母體發(fā)生哪些改變?本病主要引起母體全身小血管痙攣,各系統(tǒng)各臟器血液灌流減少,心、腦、肝、腎、血液、內分泌、子宮胎盤等各個臟器的功能障礙或嚴重損傷,危害母兒健康,甚至可導致母兒死亡。五、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分類與臨床表現1.妊娠期高血壓(孕前無慢性高血壓,妊娠期出現高血壓,產后12周內恢復正常);2.子癇前期(孕前無慢性高血壓,妊娠期出現高血壓,同時伴有尿蛋白化驗結果陽性;根據嚴重程度又可以分為輕度和重度,重度患者可出現持續(xù)性頭痛、視覺障礙、持續(xù)性上腹部疼痛、少尿、血管內溶血、黃疸、心力衰竭、肺水腫、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少、孕34周以前發(fā)病等);3.子癇(突發(fā)抽搐,可發(fā)生于分娩前后或分娩過程中,由于在抽搐過程中患者昏迷、無意識、無呼吸動作,對母體和胎兒危害極大);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5.慢性高血壓并發(fā)子癇前期。六、如何預防1.適度鍛煉、合理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2.合理飲食,補鈣(每日鈣攝入量小于600mg的孕婦建議口服補鈣,至少1克/天);3.阿司匹林抗凝治療(適用于有高凝傾向的孕婦,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可占妊娠總數的5~10%),臨床表現復雜,病情變化迅速,隨孕周增加、分娩和產后生理變化及各種不良刺激均可導致病情突然加重,是產科三個致命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感染)之一。因此,所有孕婦在孕期均需正規(guī)按時產檢,及時發(fā)現血壓升高、尿蛋白等異常,早防早治,避免不良的臨床結局。七、如何治療一旦確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需要聽從產科醫(yī)生的建議和指導,根據病情輕重采取相應治療。基本的治療原則包括休息、藥物鎮(zhèn)靜、硫酸鎂解除小血管痙攣、合理使用降壓藥控制血壓穩(wěn)定,同時需要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和母胎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終止妊娠。八、長期結局通常妊娠期高血壓在產后12周內可恢復正常,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的慢性高血壓往往在產后12周以后仍持續(xù)存在血壓升高。許多臨床研究表明,孕期罹患子癇前期的女性遠期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2007年一項多中心隨訪研究報道,產后中位隨訪26個月,3375例子癇前期患者中有20%出現了高血壓病。因而對于孕期發(fā)生過高血壓的女性,產后數月的隨訪評估與之后內科定期的體檢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系成佳景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8月04日
10475
0
1
妊高癥相關科普號

劉燕榮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燕榮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222粉絲74萬閱讀

付錦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付錦華 主任醫(yī)師
北京嘉禾婦兒醫(yī)院
婦科
2.2萬粉絲140萬閱讀

林建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建華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南院)
婦科
2442粉絲4.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