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朝斌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 如果舌頭長潰瘍,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上火,江西省一位優(yōu)秀教師王女士便是如此。以為自己上火了,四處求醫(yī)問診,將涼茶當水喝,病情卻絲毫沒有好轉,潰瘍反而越來越大。最后,經過多方了解,王女士不遠千里從老家江西慕名來到廣州,找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的潘朝斌教授就診,經過治療后目前已順利出院。 舌潰瘍經久不愈合被誤診為口瘡 兩個月前,王女士就出現了疑似舌潰瘍的癥狀,鑒于教學任務繁重,王女士沒有太在意,聽從親戚朋友的意見,誤以為是口瘡。吃了幾個星期的中藥,舌潰瘍絲毫沒有改善,潰瘍面經久不愈合越長越大,連說話、吃東西都成問題,嚴重影響教學工作以及日常生活。 后來,王女士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求診,找到口腔頜面外科潘朝斌教授。憑借著多年的豐富臨床經驗,潘朝斌教授高度懷疑患者兩側舌頭都是癌。經過切取活檢后證實的確為癌,患者本人及家屬聞之色變,如晴天霹靂。 隨后,潘朝斌教授耐心給患者及其家屬普及舌癌的知識,并提供了個體化治療方案:右側舌體腫瘤非常小,可局部擴大切除,拉攏縫合觀察即可。左側腫瘤較大做半舌切除,同時用一側小腿上的脛后動脈穿支皮瓣來巧妙地修復左側舌缺損,并重建出舌頭的形狀。 由于游離皮瓣需要將受區(qū)供區(qū)的血管吻合成功才能成活,而術中患者血管非常細,直徑僅為1mm,因此吻合血管的難度非常大。憑借過硬的血管吻合技術,經過6小時的奮戰(zhàn),潘朝斌教授及林釗宇博士克服困難帶領團隊順利完成手術。目前,王女士已康復出院。 “盡管手術非常成功,但王女士在潰瘍經久不愈合的兩個月時間里由于診斷不明確,浪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半條舌頭不得不切除?!迸顺蠼淌谡f,如果在潰瘍發(fā)現的早期及時就診,可能對患者的生存與生活質量有更大的改善。 如何分辨是口瘡還是舌癌? 潘朝斌教授介紹,我們平常說的口瘡,專業(yè)上稱為“口腔潰瘍”,外觀為小圓形或橢圓形,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假膜,邊界清楚,周圍黏膜紅而微腫。口腔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fā)性、自限性的特征,一到兩周左右自愈。而舌癌多發(fā)在舌緣處,呈潰瘍或浸潤性質硬,疼痛性腫塊性生長,具有無自限性的特征。因此,一旦遇到口腔潰瘍超過2個星期不愈,應立即到口腔??漆t(yī)院或者口腔頜面外科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據最新文獻報道,口腔癌已居全身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第十位,男性中甚至排到第九位,而其中舌癌是最常見的一種,占據口腔癌發(fā)病率第一位,舌癌多發(fā)生于一側,像王女士這樣發(fā)生雙側舌癌的情況極為罕見。 潘朝斌教授建議,為了預防舌癌市民應避免嚼檳榔、抽煙等不良嗜好,拆除刺激舌體或黏膜的不良修復體(假牙),減少口腔刺激因素。同時,還應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正確的口腔保健意識,定期到正規(guī)醫(yī)院口腔科進行口腔檢查。2020年08月29日
4558
1
8
-
2020年06月18日
1383
0
4
-
唐三元主任醫(yī)師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yī)院 腫瘤科 舌癌是發(fā)生在舌上的惡性腫瘤,在口腔癌中占第一位。舌按部位劃分為前1/3、中1/3和后1/3,60%~70%的舌癌發(fā)生在舌前和舌中1/3,舌側緣是最常見的部位,其次為舌腹、舌背、舌尖。位于舌前2/3者稱舌體癌,位于舌后1/3者稱舌根癌,舌根癌歸屬于口咽癌。舌癌一般較早侵及肌層,最易出現頸淋巴結轉移,轉移率高達60%~80%,有時可以頸淋巴結轉移為首發(fā)癥狀。 一、危險因素1.長期大量吸煙及長期飲烈性酒。2.一些慢性病,如舌粘膜白斑、紅斑、扁平苔蘚等癌變機會較多,有的可能就是早期癌。3.不整齊的銳利的牙齒、齲齒殘根、不合適的義齒等長期刺激造成外傷,產生潰瘍,在此基礎上也會發(fā)生癌變。 二、異常表現舌癌因部位表淺,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其診斷并不困難。但人們對舌癌的早期病變警惕性常不高,容易忽略而發(fā)展至晚期。1.舌前2/3舌癌即舌體癌早期癥狀多表現為增厚的斑塊、白斑、紅斑、硬結、裂隙或潰瘍等。后來發(fā)生疼痛并出現潰瘍,繼發(fā)感染和浸潤,易出血、伴惡臭,吞咽困難,大量流涎和舌運動受限,頜下及頸淋巴結腫大等。2.舌后1/3舌癌即舌根癌很少早期發(fā)現。首先出現的癥狀是舌根部疼痛,常被認為是咽喉痛。疼痛在進食時加重,并常放射至耳。晚期疼痛可累及顳部及整個同側頭面部,進而舌活動受限,出現咀嚼、語言、吞咽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堵塞呼吸道,多伴有頜下、頸部淋巴結腫大。間接喉鏡下或粘膜表面麻醉后觸診,可發(fā)現腫塊。 三、癌前病變舌的一些慢性病,如舌粘膜白斑、紅斑、扁平苔蘚等,可視為癌前病變。 四、危險信號舌的糜爛、潰瘍、白斑、紅斑、硬結腫塊,舌根部疼痛或頸部發(fā)現腫塊,經久不愈者。五、預防1.注意口腔衛(wèi)生,及時祛除齲齒及斷牙殘根、殘冠、尖牙、畸形牙齒等。2.節(jié)制煙酒,消除對口腔粘膜的各種刺激因素,積極治療口腔粘膜的潰瘍、炎性斑塊等慢性病變。3.50歲以上的男性應注意觀察舌尖兩側邊緣及舌腹,發(fā)現硬結,經久不愈的潰瘍、糜爛、腫塊、紅斑、白斑等,應想到有可能是舌癌的前期病變或有舌癌的可能,應及時到腫瘤??漆t(yī)院頭頸外科或口腔外科就診。首先應排除是否為癌,不能亂投醫(yī)亂用藥。醫(yī)生將根據病期決定是嚴密觀察,還是切除做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2020年01月10日
2559
0
0
-
2019年12月15日
1931
1
1
-
2019年11月14日
36531
1
3
-
范松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 口腔癌是頭頸部中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它是指發(fā)生在口腔內如舌部、頰部、牙齦、口底等部位的惡性腫瘤。在口腔癌中,以舌癌最為常見。經??谇粷儠粫每谇话靠傮w來說,如果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口瘡(專業(yè)上稱之為“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一般是不會癌變的??谇粷內绻诓煌课话l(fā)作而且一到兩周左右愈合,問題就不大;但如果是在同一部位反復發(fā)作或者是經久不愈的潰瘍,比如說超過兩星期也沒有愈合,甚至有潰瘍擴大的跡象,那么就要警惕了,應該及時就診檢查。在之前的醫(yī)學科普文章中,我也提到過口腔癌多以潰瘍的形式表現,潰瘍是四周邊緣隆起、中央凹凸不平,且質地較硬,有壞死組織的覆蓋。而一般的口腔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fā)性、自限性的特征,且潰瘍會在一到兩周左右自愈。所以口腔內有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如超過兩周仍不愈合,一定要及時就診,進行相關的檢查,以免延誤病情。除了經久不愈的潰瘍外,出現以下癥狀也應提高警惕:舌頭、牙齦或者口腔內出現不能擦除的白斑或紅斑;或者口腔內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或牙齒松動;口腔功能受限,如張口受限,舌頭運動受限,口腔任何部位的麻木如下唇麻木,咀嚼或吞咽困難等都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就診,排除癌性病變,以免延誤病情。哪些因素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預防口腔癌需要我們控制高危因素和定期的檢查以及癌癥篩查??谇话┏R姷母呶R蛩赜校海?)煙、酒、檳榔:煙草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如苯并芘,長期吸煙者患口腔癌的風險明顯增高;而過量的飲酒也可能損害肝臟的抑制免疫而增加口腔癌的患病風險。此外,已有多種研究證實檳榔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致癌性,包括早在200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已將檳榔列入一級致癌物清單中。(2)慢性刺激:如口腔中銳利的牙尖,殘根,殘冠,牙嵴和不良修復體者對口腔內相應部位的長期慢性刺激,可成為促癌的因素之一,尤其常見于舌癌和頰癌。此外,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導致的長期慢性炎癥刺激也可能成為促癌因素。(3)紫外線和電離輻射:紫外線和電離輻射均可引起遺傳物質DNA的改變,可激活腫瘤基因而導致癌變。如長期暴露在日光的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膚癌的發(fā)病率都相對較高。(4)其他因素:如感染某些與癌癥相關的病毒;缺乏諸如維生素A1、維生素B2以及微量元素鐵、鋅和砷等物質均可增加口腔癌的患病風險??傮w來說,口腔癌的發(fā)生是一個復雜、多階段的過程,致癌因素多樣,煙酒、檳榔、慢性刺激與損傷、紫外線和電離輻射、病毒感染等因素均可能增加患口腔癌的幾率??谇话┠壳耙允中g治療為主,如舌鱗癌的手術,一般包括原發(fā)灶處理、頸淋巴清掃、舌缺損的修復重建三大要素。手術治療的根本目標在于原發(fā)灶的徹底切除,并在此基礎上強調功能的保存和功能重建。對于功能的修復和重建,我們新創(chuàng)立的“FIPELS技術”目前可實現半舌缺損的個性化修復及全舌或次全舌缺損的標準化修復,有助于從功能上及美觀上全面提升舌癌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擅長:口腔頜面-頭頸良惡性腫瘤,包括舌癌、牙齦癌、頰癌、口咽癌、頜骨腫瘤以及涎腺腫瘤等手術切除和同期功能性修復重建(股前外側瓣、腓骨肌皮瓣、腓骨肌筋膜瓣、前臂瓣、胸大肌瓣等各種游離和帶蒂組織瓣);頜骨放射性骨壞死修復重建;頜面頸部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綜合治療;顱頜面外傷救治。2019年08月29日
3612
0
2
-
范松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 在舌癌的治療中,手術治療是目前最主要和有效的治療手段。而隨著功能性外科概念的普及與深入研究(功能性外科包括功能保存以及功能重建),舌癌手術除了頸淋巴清掃和原發(fā)灶切除,絕大多數患者還需要行舌缺損的組織瓣修復。舌癌患者術后可能會出現窒息、皮瓣壞死、出血、感染、進食困難等并發(fā)癥,針對手術的常見并發(fā)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對患者的康復和預后起著關鍵的作用。1. 皮瓣血管危象皮瓣成活與否,關系著患者康復時間以及術后的生活質量。皮瓣血管危象多發(fā)生在術后72小時內,應對措施包括:術后保持良好的灌注,注意容量的維持;控制室溫不能過低;頭頸適當制動以免壓迫靜脈回流;保持良好的引流。術后密切觀察皮瓣的顏色、溫度以及充盈狀況等,一旦發(fā)現異常應及時手術探查。我組舌癌皮瓣修復的成功率,基本可以達到97~98%。因而,舌癌進行皮瓣的修復重建失敗率是很低的。2. 出血因為舌本身的血管是比較豐富的,而且進行舌癌手術并不單純是舌腫瘤的切除,還包括口底切除和頸淋巴清掃。它是一個多區(qū)域,多解剖結構的切除,所以術后有可能會出現出血。不過總體而言,術中按解剖手術以及精細的操作,術后出血的可能性極低。另外,舌癌術后應密切注意引流管情況,患者術后若出現單位時間引流量過多或引流不暢,可能會形成血腫、過多積血積液可導致局部組織腫脹從而壓迫呼吸道或頸部吻合血管蒂,誘發(fā)皮瓣血管危象。3. 窒息舌以及口底術后局部的腫脹或出血可能會引起窒息,因此常需要做預防性的氣管切開。術后一周無明顯上呼吸道阻塞可盡早封管和拔管。4. 感染或積液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在做傷口換藥等處理時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高齡或體質較差的患者,術后應積極預防其他臟器如肺部感染。局部死腔可能引起積液,一旦發(fā)現需要積極引流;總體上看,舌癌術后出現感染的可能性較低。5. 營養(yǎng)不良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大,口腔結構改變,術后常不能短時間內經口進食,鼻飼注入為營養(yǎng)支持的主要途徑。此外,患者出院后還可能會由于咀嚼吞咽功能受損導致營養(yǎng)不良。對此,患者需要一段時間康復,需要進行積極的訓練。6. 語音、咀嚼、吞咽功能不全以及肩臂功能障礙等舌承擔著語音、咀嚼、吞咽等功能??傮w來講,目前我們都強調要盡可能功能修復,爭取最大程度恢復患者舌體功能。頸淋巴清掃如IIb區(qū)頸淋巴如果出現轉移,有可能犧牲副神經,術后帶來肩臂功能障礙。更多醫(yī)學科普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和頭條號“范松醫(yī)生”!相關疾病問題歡迎向我咨詢!2019年08月14日
7928
0
3
-
范松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 口腔癌是一組發(fā)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口腔癌包括口底癌、舌癌、牙齦癌、上腭癌等。其中,在口腔癌中,以舌癌最為常見。舌癌通常發(fā)生在舌頭的前三分之二,一般舌后的三分之一我們會把其歸結為口咽癌。舌癌根據其發(fā)病的部位分,多發(fā)生在舌側緣,其次為舌尖、舌背。那么舌癌早期有哪些癥狀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應該如何預防舌癌?舌癌早期癥狀常表現為小潰瘍,這種潰瘍與我們常見的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有所不同,它通常是一種浸潤性的潰瘍,且其周圍的質地偏硬,而且甚至會在潰瘍的基礎上出現菜花樣的新生物。一般來說,舌癌的早期癥狀不一定很明顯。當潰瘍逐漸增大,并逐漸向深層組織浸潤及侵犯時,可使舌頭失去其正常的活動性,影響說話、影響進食、導致吞咽困難甚至張口受限。如果是浸潤性較強的舌癌,還可能會波及舌神經、舌下神經,導致舌頭舌尖內的麻木。此外,如果舌癌進展到后期,還常表現為疼痛的癥狀,并且隨著病情的進展而疼痛加劇,甚至會放射至頸部、耳顳部。(白斑惡變,院外切取活檢后)對于舌癌的預防,我們需要知道導致舌癌發(fā)病風險上升的高危因素,控制高危因素,如咀嚼檳榔、抽煙喝酒等可明顯增加舌癌的患病風險,預防舌癌,我們需要戒除這些不良的高危因素。另外,還需要排除一些不良的機械刺激,定期進行口腔的檢查,積極處理一些癌前病損或病變,對白斑、紅斑、扁平苔蘚等黏膜疾病應積極治療監(jiān)控。更多口腔癌等頭頸部腫瘤醫(yī)學科普以及最新研究進展,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和公眾號“范松醫(yī)生”,相關疾病問題歡迎向我咨詢!2019年08月13日
81474
0
1
-
賈寶超主治醫(yī)師 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 口腔科 舌頭在言語、進食過程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牙齒、較硬食物的摩擦、或是咬傷、扎傷……等刺激,易引舌體組織損傷,發(fā)生潰瘍、增生、癌變等。 經檢查,質地中等,邊界清楚,基底無浸潤,無自發(fā)性疼痛,舌運動良好,感覺無異常。 初步診斷:乳頭狀瘤 治療一般以手術切除為主 治療步驟如下也有許多白色包塊黏膜病屬于早起的黏膜癌前病變、癌前狀態(tài)。 如果想要自檢,建議遵循以下步驟:建議觀察腫塊質地柔軟/偏硬、邊界清楚/不清、表面光滑/菜花樣、觸碰不易出血/易出血、近期增長速度緩慢/加快、無自發(fā)性疼痛/有自發(fā)性疼痛、局部組織運動不受限/受限,一般柔軟、界清、光滑、不易出血、增長緩慢、無痛、運動不受限制,都提示腫物癌變的可能性小,及時就醫(yī)面診,及時治療即可。 祝廣大患者朋友健康福壽。2019年08月10日
13234
0
0
-
2019年08月05日
4985
1
2
舌癌相關科普號

黃明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明偉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1591粉絲5.8萬閱讀

劉朝閣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朝閣
天津市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
773粉絲1萬閱讀

魏博醫(yī)生的科普號
魏博 主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口腔頜面外科
1117粉絲125.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