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01月31日
837
0
4
-
焦金保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 康復科 神經根性頸椎病指頸椎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性病理改變所導致神經根受壓引起相應神經分布區(qū)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總稱。頸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fā)生發(fā)展病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引起一系列繼發(fā)性病理改變,如椎間盤突出,相鄰椎體后緣及外側緣的骨刺形成,小關節(jié)及鉤椎關節(jié)的增生肥大,黃韌帶的增厚及向椎管內形成褶皺,這些病理性因素與椎間盤相互依存,互相影響,均可對頸神經根形成壓迫,進而產生臨床癥狀。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神經根局部的刺激和壓迫因素:頸椎因為退行性病理變化,在病程較長時,病人的頸椎容易引起頸椎骨質增生,而轉變?yōu)樯窠浉∽兊囊蛩刂?,在椎間孔部Luschka關節(jié)或關節(jié)突部骨質神經根硬膜袖部可繼發(fā)炎癥反應導致局部血管滲透性增加和循環(huán)障礙,根袖部繼發(fā)肥厚,粘連及纖維化病變。神經根可呈扭曲變形,為引起神經根性頸椎病的重要因素。 (2)患椎移位:因為頸椎間盤、關節(jié)突關節(jié)、關節(jié)囊及其周圍的韌帶等軟組織勞損,??纱偈挂徊糠诸i椎失去其穩(wěn)定性。頸、肩部肌肉部組織損傷,導致雙側軟組織肌力失去平衡,而引起頸椎發(fā)生移俠,臨床上常見患椎向一側呈旋轉移位,使椎間孔橫徑變小,因而刺激和壓迫神經根而產生癥狀。 (3)神經根動脈供血不足:頸神經根動脈是一根營養(yǎng)動脈,可以因為Luschka關節(jié)產生肌贅或患椎的旋轉和后移,而使椎間孔橫徑變小,使其神經根前面的前根動脈受壓,這樣,因為神經根的缺血性病變而出現(xiàn)癥狀。 (4)頸部前斜角肌痙攣:前斜角肌收縮時,位于前、中斜角甩間的臂叢神經和鎖骨下脈受壓,病人有自肩部至上肢的放射痛癥狀,尺神經支配區(qū)有麻木感,上肢皮溫較低,并因為肌肉的痙攣而頸部活動受限。 癥狀和體征 1.頸部癥狀,視引起根性受壓的原因不同而可輕重不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竇椎神經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顯的頸部痛,椎旁肌肉壓痛及頸部立正式體位,頸椎棘突或棘突間的直接壓痛或叩痛多為陽性,且這些表現(xiàn)尤以急性期為明顯,如系單純性鉤椎關節(jié)退變及骨質增生所致者,則頸部癥狀較輕微甚至可無特殊發(fā)現(xiàn)。 2.根性痛最為多見,其范圍與受累椎節(jié)的脊神經根分布區(qū)域相一致。此時必須將其與干性痛(主要是橈神經干 尺神經干與正中神經干)和叢性痛(主要指頸叢、臂叢和腋叢)相區(qū)別與根性痛相伴隨的是該神經根分布區(qū)的其他感覺障礙,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覺過敏及皮膚感覺減退等為多見。 3.根性肌力障礙,以前根先受壓者為明顯。早期肌張力增高但很快即減弱并出現(xiàn)肌萎縮,其受累范圍也僅局限于該脊神經根所支配的肌組在手部以大小魚際肌及骨間肌為明顯,亦需與干性及叢性肌萎縮相區(qū)別,并應與脊髓病變所引起的肌力改變相區(qū)別,必要時可行肌電圖或皮質誘發(fā)電位等檢查以資鑒別。 4.腱反射改變,即受累脊神經根所參與的反射弧出現(xiàn)異常。早期呈現(xiàn)活躍而中、后期則減退或消失,檢查時應與對側相比較,單純根性受累不應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則表示脊髓同時受累。 5.特殊試驗,凡增加脊神經根張力的牽拉性試驗大多陽性,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后根受壓為主者,頸椎擠壓試驗陽性者多見于以髓核突出,髓核脫出及椎節(jié)不穩(wěn)為主的病例;而因鉤椎增生所致者大多為弱陽性;因椎管內占位性病變所引起者,大多為陰性。 早期頸椎病該如何得到有效治療 早期頸椎病,主要表現(xiàn)為頸部和肩背部酸痛發(fā)緊、頭痛、頭暈、上肢麻木,程度較輕,這個時候可先不做特殊治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節(jié): 第一、注意適當休息 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過度緊張及長時間持續(xù)保持固定姿勢等,將導致神經肌肉的過度緊張,強化頸椎病癥狀。 第二、改變用枕習慣 頸椎的生理曲度(簡稱頸曲)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會出現(xiàn)退行性改變、頸椎骨質增生、從而使頸曲發(fā)生改變,甚至使頸曲變直或反張彎曲。再有,當人們長期姿勢不當、生活習慣不良,比如長時間低頭工作、睡高枕或頸部外傷、外感風寒時,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發(fā)生改變。頸曲的改變或消失,往往意味著椎體穩(wěn)定性變差,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椎體退變,神經受壓以及頸伸肌慢性損傷。另外,頸曲的消失也會導致黃韌帶肥厚、頸韌帶損傷、椎體旁有關肌肉的損傷等,進而誘發(fā)頸椎病變。這時,人很有可能出現(xiàn)頭頸肩背疼痛或感覺麻木無力,甚至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癱瘓等一系列頸椎綜合癥。 第三、積極鍛煉 特別是頸肩背部肌肉的鍛煉,正確的鍛煉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增加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wěn)定性,同時促進血液淋巴的循環(huán),有利頸椎病的恢復。 第四、可使用熱敷 對于緩解局部神經肌肉緊張有一定作用。 *若癥狀持續(xù)加重或癥狀不緩解,應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給予正規(guī)康復治療!2022年12月28日
843
0
5
-
2021年07月10日
381
8
32
-
李維新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談到頸椎病比較嚴重的危害,就是壓迫神經和脊髓,那么頸椎病壓迫神經根和壓迫脊髓,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類比為回答“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們讓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神經外科脊柱組李維新主任為大家講解。 神經根型和脊髓型頸椎病,壓迫部位不同 事實上,頸椎病只是統(tǒng)稱,下面還細分為許多類型,神經根型和脊髓型是其中比較常見的兩種。那分型是如何分的呢? 頸椎病是由于退行性改變或者繼發(fā)病理性改變壓迫到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等出現(xiàn)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因為頸椎受壓的結構不同,產生不同的相應臨床癥狀,分為不同類型的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常見的一型,是壓迫到竇椎神經和相應節(jié)段的頸椎神經根而產生的相應臨床癥狀。 脊髓型頸椎病是最危險的一型,是由于各種原因對脊髓造成壓迫刺激,產生相應癥狀。 神經根型和脊髓型頸椎病,癥狀不同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特點為上肢為主,以手、肩、頸部的癥狀為主。比如手、胳膊的麻木、無力、疼痛等等。 脊髓型頸椎病除了上肢癥狀之外,還有下肢癥狀。不是疼痛、麻木、也不是無力,主要是運動的遲緩,或者是肌肉僵硬。比如下樓梯的時候要扶著東西,走路時有腳踩棉花感等等這樣的下肢癥狀。 神經根型和脊髓型頸椎病,治療方式不同 脊髓型頸椎病更加緊迫,因為它壓迫脊髓,所以一旦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時就要盡快進行外科手術減壓。 而神經根型頸椎病需要外科減壓的情況僅僅是出現(xiàn)肌肉萎縮或者出現(xiàn)非常劇烈疼痛難以忍受的時候,才考慮外科處理。大部分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的方式,來進行治療。2021年05月08日
4325
2
16
-
廖博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骨科 天冷了,你會主動增添衣物; 烈日炎炎下,你會選擇樹蔭下行走;唐都醫(yī)院骨科廖博 沐浴在陽光下,陣陣清風拂面你會覺得很舒服;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這是因為人體的皮膚表面分布著大量神經,天氣變化、生病了這些皮膚上的小神經都會反映給中樞神經,然后中樞神經迅速做出判斷,于是人體便可以感知四季、感受冷暖。 頸椎是人體上傳下達的部位,頸椎骨性結構內部有傳達大腦發(fā)出指令的脊髓和神經走行。那么,如果頸椎神經“生病”了,要怎么辦呢? 臨床醫(yī)學上,頸椎神經“生病”多是指頸段神經根由于頸椎病、頸椎椎管內腫瘤等病變導致其受到壓迫。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頸椎病,而造成頸段神經根受壓的頸椎病則稱之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一種類型,是由于頸椎退變,致壓物壓迫脊神經根或被動牽拉產生神經根性癥狀。臨床上,本病患者通常表現(xiàn)為與受累神經一致的神經干性疼痛或神經叢性痛,同時伴有感覺障礙、感覺減退、感覺過敏等現(xiàn)象。還會造成神經支配區(qū)肌力減退、肌肉萎縮。 一般來說,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更容易發(fā)生在中年人身上。臨床上,有的患者是由于舊傷、勞累、長期受涼誘發(fā);有的患者則早期出現(xiàn)頸項部和肩背部的疼痛,并呈進行性加重;還有部分患者是經過不適當?shù)念i項部按摩后癥狀越來越嚴重,同時伴有上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現(xiàn)象。 神經根型頸椎病通常癥狀表現(xiàn)為: 1、頸部疼痛的癥狀??人?、噴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頸部過屈、過伸等,都會引起疼痛加劇。 2、部分患者有頸部僵直的癥狀,并且會在棘突、棘旁或肩胛骨部位有壓痛。 3、鉆痛或刀割樣痛,也可以是持續(xù)性隱痛或酸痛。并且,頸部的疼痛還可能放射至手臂、手指,給患者帶來痛苦。 4、手指麻木。急性發(fā)作時,部分的患者會在患側有手指指端麻木的感覺,并且會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的感覺,疼痛會在夜間時加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睡眠。 5、部分患者由于運動神經受損,從而可能導致上肢肌肉萎縮無力的情況出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手指發(fā)麻、無力、活動不靈活,并且還伴有手指抓握能力減退,持物失落等癥狀。 因此,患者如果出現(xiàn)上訴癥狀,建議去正規(guī)醫(yī)院脊柱外科(骨科)進行檢查,一旦確診,最好及時接受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更大的痛苦。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較輕微頸椎病,臨床上,多數(shù)患者可在保守治療后控制病情,只有極少患者神經根受壓嚴重需要保守治療。 為廣大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簡單介紹運動護理方式: 1、 屈肘擴胸:兩腿分立肩寬,兩臂平肩屈肘,同時向后擴胸。反復12~16次。 2、 伸臂外展:兩腿分立與肩寬,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舉,左右交替重復6~8次。 3、 聳肩后旋:兩臂伸直向下,兩肩用力向上聳起,兩肩向后旋并放下,反復進行12~16次。 4、 兩肩后張擴胸后伸:兩肩伸直外旋,兩肩后張,同時擴胸,反復12~16次。 5、 直臂前后擺動:兩腿前后分立,左右上肢伸直同時前后交替擺動,重復6~8次,兩腿互換站定位置,同時擺動6~8次。 6、 頭側屈轉:兩腿分立與肩寬,頭頸部向左屈曲,達最大范圍,再向右側旋轉到最大范圍,左右交替,反復6~8次。 7、 頭前屈后仰:頭頸部前屈,盡可能達最大范圍;頭頸部向后仰達最大范圍,重復6~8次。 8、 頭部旋轉:頭頸部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再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重復6~8次。2021年04月19日
973
0
0
-
宋滇文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骨科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指由于頸椎間盤、椎間關節(jié)退行性改變累及相應節(jié)段頸神經根而出現(xiàn)根性壓迫或刺激的相應癥狀和體征。其退行性改變的病理特征主要為頸椎間盤退變突出、相應節(jié)段椎體后緣骨贅形成或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等。神經根型頸椎病發(fā)病多為單側,亦可為雙側,多見干40-60歲人群,以長期伏案作業(yè)、機動車駕駛員及長時間低頭等不良姿勢者多發(fā)。多數(shù)患者的自然病史具有自限性,癥狀可自行緩解。通常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有以下幾種:特征性癥狀為單側或雙側沿神經根支配區(qū)的上肢麻木和(或)放射痛;頸部疼痛和發(fā)僵常為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 還可伴有肩部肩胛內側緣或胸背部疼痛, 頸部活動咳嗽咳痰及深度呼吸時可使疼痛加重;頸部活動時可有彈響感;上肢自覺沉重,無力,有時持物墜落;可有血管運動神經的癥狀(如手部腫脹感),晚期可有肌萎縮及肌束顫動 ;當患者出現(xiàn)以上相關臨床癥狀時,我們可以通過X-ray,CT,磁共振,肌電圖一些輔助檢查來判斷頸椎的病變。X-ray病變節(jié)段椎間隙變窄, 椎體上、下緣及鉤椎關節(jié)部骨質增生或形成骨贅;側位片可見頸椎序列改變;過伸、過屈側位片可有頸椎不穩(wěn)定;雙斜位片可見頸椎椎間孔骨質增生或變窄。CT可以顯示病變節(jié)段椎體后緣、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或骨贅形成以及是否存在后縱韌帶骨化情況。MRI病變節(jié)段椎間盤退變突出, 后縱韌帶、黃韌帶增厚,椎體后緣、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或骨贅形成,一側或雙側神經根及部分硬膜襄受壓,可伴有脊髓局部高信號改變。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對于MRl提示多節(jié)段病變患者,有助于明確責任神經節(jié)段;并有助于與其他神經病變相鑒別。同時,也可以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來判斷和定位神經根病變的情況。其中,體格檢查包括:臂叢牽拉實驗,壓頸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 。臂叢牽拉實驗:一手扶持頸部做對抗,另一手將患肢外展,反向牽拉,若有患側上肢放射痛或麻木者為陽性壓頸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頭略后仰或偏向患側,用手向下壓迫頭部,患側上肢出現(xiàn)放射痛者為陽性根據(jù)影像學資料和查體的情況來定位神經根受壓迫的部位。頸5神經根:感覺區(qū)域從頸部向外至肩峰,再向下至上臂外側。頸6神經根:感覺區(qū)域為頸部并放射至肱二頭肌和前臂外側,再至手背部和橈側手指,包括拇、食指。頸7神經根:病變以中指麻木和疼痛為主要標志,并與頸5、頸6共同支配拇、食指。頸8、胸1神經根:主要支配手內側4、5指以及前臂尺側的感覺,范圍與尺神經相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存在定位性神經根性壓迫表現(xiàn),典型的根性癥狀和體征, 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根所支配的區(qū)域一致。X線及CT檢查提示由于頸椎退行性改變而形成神經根周圍的骨質增生或骨贅或椎間孔狹窄表現(xiàn);MRI檢查提示神經根受壓。臂叢牽拉試驗或壓頸試驗陽性。除外肩周炎、胸廓出口綜合征、網球肘及頸椎骨實質性病變(如TB、腫瘤等)等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方式:(一)非手術治療適用于診斷明確癥狀較輕或出現(xiàn)時間較短者,為手術治療的基礎 。1.頸部制動:癥狀較輕或站立活動時應佩帶頸托制動;癥狀較重或臥位休息時推薦平臥硬板床制動并使用低硬枕,治療期間應盡可能臥床,并減少坐位時間及屈頸動作,時限為1-3周2.物理治療(選擇性推薦):持續(xù)枕頜帶牽引、針炎治療、紅外線頻譜照射等改善癥狀3.藥物治療 (有助于急性期減輕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癥狀,建議時限2周)①非甾體類消炎鎮(zhèn)痛藥(NSAIDs)、COX-2抑制劑、阿片類止痛藥物NSAIDs, COX-2②神經營養(yǎng)藥物③肌肉松弛劑(選擇性推薦)④脫水藥物(選擇性推薦)⑤類固醇類藥物(選擇性推薦)⑥活血化瘀類中藥(選擇性推薦)4.心理治療:對于病程較長者應予以重視,必要時予抗抑郁治療。(二)手術治療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適應癥有:①頸肩痛明顯, 疼痛、麻木向一側或雙側上肢放射持續(xù)8周以上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或患者明確要求;②頸肩痛及上肢的麻木、疼痛反復發(fā)作半年以上,嚴重影響工作、生活, 近期加重者;③有明顯上肢放散痛、麻木, 并伴一側肌肉萎縮及肌力下降,影像學檢查顯示病變節(jié)段頸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后緣、鉤椎關節(jié)骨贅形成壓迫神經根或硬膜囊者,或病變節(jié)段明顯椎間不穩(wěn)定者。如有頸椎不適,請及時來醫(yī)院就診。宋滇文教授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一、三、四上午;門診地點: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松江院區(qū))門診D區(qū)三樓D21診室。2021年03月16日
4598
0
3
-
郭乾臣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骨科 女性,35歲 “頸肩部痛伴左上肢放射痛麻木5月余,加重1周” 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看手機,高枕等不良生活,頸椎長期過負荷。既往經常頸肩部痛,肩胛間區(qū)痛。本次發(fā)病,左側頸肩部痛、伴有肩胛間區(qū)明顯疼痛,放射至左側上臂、影響睡眠和工作。VAS評分8分。經康復、理療、用藥等治療,癥狀不緩解。 術前影像學檢查: 頸椎5-6節(jié)段間盤疝出,壓迫sh神經根和硬膜囊;頸椎曲度不良合并bu不穩(wěn)。 治療:頸椎前路減壓內固定植骨融合術(ACDF);術后疼痛消失,3天帶頸托下地,出院。 術前影像 術后影像 我是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脊柱外科郭乾臣醫(yī)生,具有豐富的頸椎病診治經驗,頸椎手術技術嫻熟;致力于頸椎病患者的標準化治療和康復;找我就診請通過“科瑞泰Q醫(yī)”APP預約門診!2021年01月03日
1759
0
4
-
李國民主治醫(yī)師 李國民:神經根型頸椎病,超過85%的人都誤診了!做對治療,遠離癱瘓!你好,我是肩頸腰專家李國民。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實際治療經驗和案例,希望給你些啟發(fā)和幫助,這是第936篇原創(chuàng)文章。今天早上,看到有位朋友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他說他頸椎做過磁共振,確診神經根型頸椎病已經壓迫神經了,他現(xiàn)在是大椎穴周圍經常性的感覺脹和癢,問我應該怎么治療一般來說神經根型的頸椎病不會一起癢,針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不會單單出現(xiàn)一個位置的脹只能說明你沒有評估,神經根型的頸椎病,會在你頸部的某個活動出現(xiàn)脹痛明顯,或者上肢的麻木疼痛明顯這是一個典型的癥狀,也是判斷神經根型頸椎病,一個重要的評估神經根型頸椎病,基本上都會經歷3個階段1、牽引2、B超引導下注射3、手術牽引,一般是確定你的頸椎沒有壓迫脊髓,這是前提條件,如果你壓迫了脊髓,那么牽引是絕對禁忌癥的如果你的疼痛或麻木,可以在B超引導下,注射抗炎止痛藥物,也就是你口中常說的封閉你可能會擔心會有依賴,但是你壓迫神經了,肯定是需要這樣治療的如果上面的治療,都沒效果,那么很可能你的頸椎是需要手術的,這種是可以做微創(chuàng)的這是常規(guī)的一個,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的流程但是呢,如果你仔細一點的話,你應該看到我前面說的,你必須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病說實話,大部分人都沒有診斷和評估清楚,你就是單單一個大椎穴脹痛,基本上不能確定是神經受壓引起的沒錯你的片子是有壓迫神經,但是你的這個大椎穴脹痛,可以不是壓迫神經影響如果你能聽明白這句話,你后面的治療至少要少走5年以上的彎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片子的結果是壓迫神經,但是他不會導致你的大椎穴疼痛剛好你查了頸椎片子,剛好顯示壓迫神經,但是二者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說實話,神經根型頸椎病也很少會引起這里的疼痛,基本上你誤診了最常見的原因,是筋膜的問題,你基本上忽略了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治療壓迫神經,但是這個脹痛依舊沒好的原因因為你治療的地方,和你脹痛的位置沒有半毛錢關系那應該怎么辦?從筋膜松解的角度來進行治療首先,找出會誘發(fā)疼痛的肌肉筋膜就像我去年那個患者一樣,總是說大椎痛,一直跟我說是壓迫神經我根本就沒處理他的壓迫神經,直接給他松解了筋膜,配合了訓練,結果只用了3天的時間他的大椎痛就好轉了,直到他完全好了的時候,他還說是壓迫神經好轉了其實我壓根就沒處理他的壓迫神經,因為我知道問題不在這里,有時候改變一個人的觀點是很難的所以,希望你不要走彎路,這樣你的治療還會一直沒效果其次,糾正你的頸椎位置這里主要是要你避免一些錯誤的姿勢,在治療的過程中,最大的危害就是你躺在看手機可以這么說,躺著看手機,是非常容易造成你頸椎壓迫神經,你有必要禁止這個動作不然你的頸椎病會越來越重,甚至最終不得不選擇手術這個地方,建議你要多做靠墻站立訓練,這個訓練是可以糾正你的錯誤姿勢雖然這個訓練,我已經推薦給你3年了,但是估計你連做半個月都沒有認真做的,很多人都已經改善,而你還在原地,看看我的朋友圈你就知道了最后,筋膜松解把筋膜松解放在最后,不是不重要,因為必須要把基礎打好評估出來有問題的肌肉筋膜,在糾正錯誤的姿勢那么最后來做筋膜松解,就會見效很快,可能3次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改改善可以用筋針、浮針或者顱骨松解,都是可以的,配合一些超聲波、短波的治療這就是整個疼痛的治療流程你是這樣治療的嗎?2020年11月26日
1659
0
2
-
廖博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骨科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脊柱外科主張階梯化治療,也就是根據(jù)患者病情發(fā)展的不同的階段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那么,神經根型頸椎病發(fā)展到什么時候就需要手術了呢?神經根型頸椎病在頸椎病的診斷中,醫(yī)生必然對患者介紹兩個內容:頸椎病變的節(jié)段和頸椎病的類型。頸椎病變的節(jié)段是指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癥狀的原因具體在頸椎的哪個位置;頸椎病的類型則是指頸椎病變對周圍組織的影響。頸椎病可以根據(jù)受影響組織的不同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比較多見的是影響病變周圍的神經根。臨床上,將這類頸椎病稱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臨床上,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何受壓節(jié)段相一致的神經根性疼痛。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癥狀呈現(xiàn)明顯的進展性。早期患者通常因外傷、勞損等出現(xiàn)頸肩背部疼痛,并逐漸加重。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患者會出現(xiàn)的神經受壓的癥狀,通常表現(xiàn)為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以保守治療為首選,通?;颊呖稍谒幬?、理療、制動等治療后獲得較好的效果。保守治療治療只適用于癥狀較輕的患者,同時,保守治療存在周期相對較長、治療效果不是很確切、容易復發(fā)等缺點。因此,適合保守治療的患者自然應該選擇保守治療,但如果已經出現(xiàn)明顯的手術指征,則應該配合醫(yī)生手術!通常來說,如果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已經有過保守治療但癥狀沒有控制、出現(xiàn)肌力下降、伴隨椎管狹窄等的時候,醫(yī)生多建議手術治療。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神經根受壓后及時解除壓迫才能保護神經功能,長時間壓迫后,神經可能出現(xiàn)不可逆的損傷!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如果出現(xiàn)明顯癥狀+查體癥狀符合+影像學顯示神經壓迫明顯,脊柱外科醫(yī)生認為患者手術指征明確,多建議手術。頸椎手術雖然不像腰椎微創(chuàng)手術那么“微創(chuàng)”但是和傳統(tǒng)手術相比較,顯微鏡下操作+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超聲骨刀等設備的使用使得頸椎病患者在手術治療中可以完美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神經根型頸椎病等頸椎病患者無需過于擔心,最重要的就是在出現(xiàn)手術指征,醫(yī)生給出手術治療建議后,配合醫(yī)生及時治療!2020年10月30日
1183
0
0
-
崔后春主任醫(yī)師 揚州大學附屬醫(yī)院 骨科 keyhole Technique 在神經根型頸椎病中應用已引起脊柱外科醫(yī)生重視,微創(chuàng)療效良好深受醫(yī)患雙方歡迎,其技術要點如下: 找到v點,磨薄椎板上下緣,打開黃韌帶暴露硬膜囊側緣,磨除v點少許骨質,暴露神經根,探找腋下突出髓核。 術前規(guī)劃要做足 包括:術前結合影像與癥狀,對責任節(jié)段,責任間盤準確定位,確定骨組織、骨贅及椎間盤的壓迫。 以臨床癥狀確定頸椎間盤突出類型 以MRI佐證頸椎間盤突出類型 以CT判斷軟性還是硬性壓迫 綜合癥狀、體征、CT、MRI確定Keyhole部位與范圍。 手術技巧 體位:Mayfield架固定,頸椎適當前屈,頭高30度。 開始keyhole微磨,設定范圍,先快后慢,先內后外,辯別異常雙根,注意頸神經運動支后根單獨成根,找到椎間盤,必要時借助C~Arm找到椎間盤。 典型病例 患者,女,83歲,頸肩痛伴右上肢麻痛乏力4月。以右肩及頸后部為重,呈刺痛,向右上肢放射到中指,無胸部束帶感,無踩棉感。右Eaton sign(+),Spurling sign(+)。VAS評分9分。 術后效果良好,VAS評分0分。 (備注:圖片及病例供稿廣州一院溫世鋒主任)2020年07月26日
2814
1
1
相關科普號

宋海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宋海峰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
脊柱外科
2859粉絲32.9萬閱讀

余可誼醫(yī)生的科普號
余可誼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骨科
6419粉絲177萬閱讀

陶忠亮醫(yī)生的科普號
陶忠亮 主任醫(yī)師
宣城市人民醫(yī)院
骨科
87粉絲7608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