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春濤主任醫(yī)師 北京同仁醫(yī)院 神經內科 沒有遺傳病家族史是可以患遺傳性視神經病,常見類型有:1.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視神經病。父母親只是致病基因攜帶者,后代發(fā)病,如視神經萎縮6、7、9~11型。2.新發(fā)突變導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視神經病。父母親基因正常,后代自身基因突變導致發(fā)病,如視神經萎縮1、3、5、8型。3.X連鎖隱性遺傳性視神經病。母親是致病基因攜帶者,男性后代發(fā)病,男性患者可以隔代遺傳,如視神經萎縮2型。4.線粒體基因相關遺傳性視神經病。攜致病基因女性發(fā)病或者不發(fā)病,但傳遞致病基因給后代,男性后代易發(fā)病但終止傳遞,如LHON。本文系賴春濤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8月09日
4703
2
2
-
2016年02月26日
2760
0
0
-
肖彩雯主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眼科 1、什么是外傷性視神經病變?外傷性視神經病變(traumaticopticneuropathy,TON)是指顱面部外傷后視神經管和/或周圍骨質發(fā)生骨折對視神經產生壓迫、牽拉導致視神經的管內段產生高壓性損害,視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造成視力嚴重受損的原因一是原發(fā)性損傷:指外傷時瞬間外力造成的改變,包括出血和視神經撕裂;二是繼發(fā)性損害外傷后因為視神經水腫和局部血管受壓引起的繼發(fā)性視力下降。原發(fā)性損傷后出現繼發(fā)性損害,而繼發(fā)性損害進一步加重原發(fā)性損傷,造成視力不可逆的損害。 2、是不是只有非常嚴重的外傷才會出現視神經損傷?不是的。視神經從顱內延伸到眼球后面,位置深在。按照一般思維認為只有出現嚴重的眼球破裂傷才可能出現視神經的損傷。其實不然,臨床見到的視神經損傷大多數沒有合并眼球的損傷,有時甚至是很輕微的眼部損傷,只見到皮下淤青,而患者也可能出現很嚴重視神經損傷。3、什么情況下要警惕視神經損傷的可能?發(fā)病者大多為中青年,因車禍受撞擊導致頭面部著地,尤其多見于騎電動車或摩托車者,受傷當時車速較快又沒有足夠的保護措施,沖擊力完全作用于患者頭部,所以部分患者可合并顱腦外傷。盡管視神經損傷患者受傷情況不一,但受傷后的表征還是能夠給我們一些提示的。如果遇到以下情況要高度警惕,盡早檢查視力:1、受傷時是一側面部著地,伴有顳側皮膚或者軟組織損傷;2、車禍后患者出現一過昏迷,CT檢查發(fā)現顱腦損傷,特別是顱底損傷;3、傷后出現鼻腔出血或出現鼻內“清液”流出;4、眉弓和眉尾處皮下血腫。上述情況一定請患者家屬警惕視神經損傷的可能,盡早到醫(yī)院進行檢查。4、為什么視神經損傷容易被忽略?⑴外傷后患者可能出現眼瞼淤血、水腫,眼瞼不能睜開視物時往往忽略檢查眼睛的視力;⑵受傷后容易忽略視力受損的原因還有我們平時是雙眼視物,只要能看到眼前物體,默認為雙眼都能夠看到,不會刻意地閉上一只眼檢查單眼視力;⑶當患者合并嚴重的顱腦外傷,患者本人處于昏迷狀態(tài)時,家屬和醫(yī)生把精力放在搶救生命上、容易忽略對視神經的檢查;待患者清醒后,往往在無意中發(fā)現一眼視力下降或喪失,而此時已經錯失最佳治療時機。5、外傷性視神經病變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外傷后緊急送往醫(yī)院,明確診斷;一旦確診需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使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擴血管藥物;觀察視力恢復情況預判視神經管減壓術的風險和預后進行手術減壓6、哪種視神經管減壓手術更好、更微創(chuàng)?視神經管減壓手術目前常用的有兩種:一是經鼻視神經管減壓;另一種是。兩種都是有效的視神經管減方法,都能開放視神經管眶口和顱口,減壓范圍充分。經顱視神經管減壓術是行視神經管上壁減壓,但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恢復較慢。經鼻內鏡視神經減壓術是目前公認的有效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的手術方式,減壓區(qū)域是骨管的內下壁,手術后第2天患者即可下地活動。目前九院眼科開展計算機手術導航手術,大大增加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7、視神經減壓手術的危險嗎?經鼻內鏡視神經減壓術的手術風險比其他手術大:1、由于比鄰頸內動脈管,術中存在損傷頸內動脈的可能,使用了內鏡導航系統(tǒng)大大降低了風險。2、腦脊液鼻漏及腦膜炎,打開視神經管顱口即存在這種風險。3、損傷眶尖重要結構。正因為這個手術存在這樣的風險,所以請患者及家屬在手術前充分認識手術的風險性。雖然手術可能會挽救部分視力,但不是“囊中取物”。8、視神經管減壓手術成功率多少?首先要區(qū)分手術成功和視力提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手術成功是將骨管充分減壓而沒有出現嚴重的并發(fā)癥。而視力提高主要取決于受傷當時原發(fā)性損害和繼發(fā)性損害程度。原發(fā)性損害是受傷當時即已經存在,無法逆轉。繼發(fā)性損害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所以與就診時間關系密切,時間越短效果越好,所以建議患者一旦確診,就要到有能力完成這個手術的醫(yī)院診治,手術聯(lián)合藥物綜合治療,力爭最大限度恢復視力。9、是否做了手術就完成治療了?不是的,救治外傷性視神經病變要聯(lián)合藥物綜合治療的過程。早期手術聯(lián)合激素沖擊,神經生長藥物并輔以營養(yǎng)神經、擴血管藥物,激素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藥,不能驟停。所以要求患者定期復查。10、平時需要怎樣做才能不得外傷性視神經病變?外傷性視神經病變是因為外傷引起的,所以生活中最大限度避免外傷是關鍵。遵守交通規(guī)則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受外傷的幾率,尤其是騎電動車及摩托車時更要小心,佩戴頭盔可以在外傷時緩沖避免速度過快不易控制而摔傷。本文系肖彩雯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5年06月22日
5841
1
2
-
李志清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眼科醫(yī)院 眼底病內科與神經眼科 進入冬季以來,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有增多的趨勢,這個病的表現是突然視力減退、上半側或下半側的視野缺損。好發(fā)于中老年人,常雙眼先后發(fā)病,間隔數周、數月或數年。一般多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血液粘稠度增加、嚴重貧血、血壓過低、眼內壓增高等影響因素。臨床上分為2類:非動脈炎性:或稱動脈硬化性。多見于40-60歲患者,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因素。尤其夜間性低血壓可能在發(fā)病中起作用,特別是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中。25%-40%的另眼也會發(fā)病。動脈炎性:較前者少見,主要為顳動脈炎(巨細胞性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所致的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以70-80歲的老人多見。其視力減退、視盤水腫較第一類更明顯,可雙眼同時發(fā)生。若從癥狀、體征或血沉而懷疑為巨細胞動脈炎時,可觸診顳動脈是否呈索狀并有壓痛,往往無搏動,可做顳動脈活組織檢查確診。這個病的診斷要依靠病史、眼底的表現和特征性的視野缺損,也可以做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輔助。做針對性的檢查,如血壓監(jiān)測、血常規(guī)、血流變、血沉、頸動脈多普勒檢查等,爭取能找到病因, 避免對側眼發(fā)病。治療:1.針對病因治療。2.糖皮質激素早期應用,可減輕由缺血引起的滲出和水腫,但要考慮對全身的影響。3.降眼壓、營養(yǎng)視神經藥物。4.血管擴張劑及多種維生素。疾病早期血管擴張藥的使用要慎重,可能有部分病人視神經水腫會加重。5.植物神經調節(jié)劑:如復方樟柳堿。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是常見病,對視功能的危害很大,早期正確治療有可能減輕視野缺損,避免視力的進一步下降。我們治療時爭取發(fā)現病因,分清患者就診時視神經的狀態(tài),針對每個病人制定個體化的治療策略,靈活應用上述藥物,盡可能將視神經的損害降低。醫(yī)生和患者應該意識到我們的治療不僅是針對發(fā)病眼,更要保護對側眼。2012年11月11日
3350
0
0
-
王樹奎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浙江 線上診療科 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疾病概述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是由于后睫狀動脈循環(huán)障礙造成視神經乳頭供血不足,引起眼睛急性缺氧而水腫的病變。本病好發(fā)于中老年入,常雙眼先后發(fā)病,間隔數周、數月或數年。一般多由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炎、血液粘稠度增加嚴重貧血、血壓過低、眼內壓增高等因素。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癥狀體征1、臨床表現突然發(fā)生無痛、非進行性的視力減退??焓聻閱窝郯l(fā)病,數周至數年可累及另側眼,發(fā)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眼底檢查:視盤多為局限性灰白色水腫,相應處可有視盤周圍的線狀出血,后期出現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早期視盤輕度腫脹呈淡紅色,乃視盤表面毛細血管擴展所致。視野缺損為生理盲點相連的弓形或扇形暗電,與視盤的改變部位相識對應。顳動脈炎者可觸及索狀并有壓痛,往往無搏動,可能發(fā)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或顱神經麻痹(特別是第Ⅵ神經麻痹)。2、臨床類型①非動脈炎性:或稱動脈硬化性。多見于40-60歲患者,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新對的夜間性低血壓可能在本病中起作用,特別是赴約高血壓藥物的患者中。25%-40%的另眼也會發(fā)病。②動脈炎性:較前者少見,主要為顳側動脈炎或稱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所致的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以70-80歲的老人多見。其視力減退、視盤水腫較前者更明顯,且可雙眼同時發(fā)生。若從癥狀、體征或血沉而懷疑為巨細胞動脈炎時,可做顳動脈活組織檢查。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 疾病病因①視盤局部血管病變:如眼部動脈炎癥、動脈硬化或栓子栓塞);②血粘度增加:如紅細胞增多癥、白血?。虎垩鄄繉W流低灌注:如全身低血壓,頸動脈或動脈狹窄,急性失血;眼內壓增高。檢查1、診斷根據發(fā)病特點、眼底和視野檢查可診斷。健眼的檢查也有助于診斷,因此此病多見于小視盤無視杯者。2、鑒別診斷視神經炎(視盤炎):病人年齡較輕,發(fā)作不突然,有眼球轉動痛,因此此病多見于小視盤無視杯者,視盤水腫更明顯,視網膜出血。往往有后玻璃體細胞。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檢查與診斷眼底檢查:視盤多為局限性灰白色水腫,相應處可有視盤周圍的線狀出血,后期出現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早期視盤輕度腫脹呈淡紅色,乃視盤表面毛細血管擴展所致。健眼的檢查也有助于診斷,因為此病多見于小視盤無視杯者。視野缺損常為與生理肓點相連的弓形或扇形暗點,與視盤的改變部位相對應。顳動脈炎者可觸及索狀血管并有壓痛,往往無搏動,可能發(fā)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或顱神經麻痹(特別是第Ⅵ神經麻痹)。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yōu)楣暠P篩板前區(qū)及篩板區(qū)的睫狀后血管的小分支發(fā)生缺血,致使視盤發(fā)生局部的梗塞。它以突然視力減退、視盤水腫及特征性視野缺損(與生理盲點相連的扇形缺損)為特點的一組綜合征。后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由于缺乏病理證實,多為推測,故不贅述。視盤OCT檢查可見視網膜神經纖維缺損變薄,掃描黑線進入紅色高反射區(qū)。臨床發(fā)現,其變化可早于動態(tài)視野變化。VEP及ERG電生理檢查:可出現在早期波幅值升高,晚期降低。同時時限延長。診斷要點:1.視力突然減退。2.眼底改變;早期部分或全部視乳頭顏色變淺,邊緣模糊。呈輕、中度水腫。視乳頭及附近視網膜可有少量出血。晚期視乳頭水腫消退,遺有部分或全部視乳頭蒼白,視網膜血管變細。3.視野改變:可為象限盲或半盲,但不以水平或垂直正中線為界,是與生理盲點相連的弧形視野缺損。4.熒光血管造影:早期顯示視乳頭區(qū)域性低熒光或充盈遲緩,其周圍脈絡膜充盈遲緩或缺損。后期病變區(qū)毛細血管滲漏,呈強熒光。5.視盤OCT檢查可見視網膜神經纖維缺損變薄,掃描黑線進入紅色高反射區(qū)。VEP及ERG電生理檢查:可出現在早期波幅值升高,晚期降低。同時時限延長。6..當一只眼發(fā)病后視神經萎縮,另一只眼又患本病發(fā)生視乳頭水腫時,應注意與Foster一1(ennedy綜合征相鑒別。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治療:1.病因治療。2.皮質類固醇類藥早期應用,可減輕由缺血引起的滲出和水腫。方法同視神經乳頭炎。3.降眼壓應用醋氮酰胺。4.應用血管擴張劑及多種維生素。5. 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促進神經纖維修復與再生。方案1、針對全身病治療,改善眼部動脈灌注。2、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以緩解循環(huán)障礙所致的水腫、滲出,對動脈炎性尤為重要。如臨床和血陳、CRP檢查考慮為動脈炎性缺血性視神經病,應早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沖擊療法,以挽救患者視力,并預防另側眼發(fā)作。3、靜脈滴注血管擴張藥,改善微循環(huán)。4、口服乙酰唑胺 降低眼內壓,相對提高眼灌注壓。但對其作用尚有爭議。5. 鼠神經生長因子30單位肌肉注射,每日一次,30次為一個療程。6.口服彌可?;蚣租挵蹦z囊。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預防本疾病患者常為老年人,亦可見于老年前期。有糖尿病者,禁用糖皮質激素。建議使用阿司匹林(常規(guī)量或一天一次),因為可以減少好眼發(fā)作的機會,另一方面應該保證血壓不要急劇下降,這會引起視力惡化或好眼受累,還應該戒煙。2012年02月20日
4059
0
0
-
喬玉春主任醫(yī)師 張家口市第四醫(yī)院 眼科 缺血性視乳頭病變是由各種原因引起一支或數支睫狀后短動脈阻塞或灌注不足,使視神經乳頭及鞏膜篩板前后視神經全部或部分失去血供所致??捎捎谘墚惓!⒀撼煞莸母淖?、血液動力學的異常而引起。 血管異常: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頸動脈狹窄等引起動脈硬化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病、結節(jié)性動脈炎、顳動脈炎等血管炎癥,引起血管內膜增厚,管腔狹窄、甚至阻塞引起缺血性視乳頭病變。 血液成份的改變:如紅細胞增多癥、白血病、鐮狀細胞貧血、高蛋白血癥等可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緩慢而形成血栓。嚴重貧血或大量失血由于血液中含氧量和細胞減少,致視乳頭神經纖維供氧不足而產生病變。血液動力學異常:如眼壓增高或突然明顯血壓過低,使睫狀后動脈的灌注壓與眼壓之間失去平衡造成視乳頭缺血而引起本病。2011年09月20日
2578
0
0
-
趙博軍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眼科 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多見于老年人,超過60歲,單眼或雙眼先后發(fā)病。發(fā)生此病時要及時治療。該病是由于營養(yǎng)視神經前段的小血管發(fā)生循環(huán)障礙,睫狀后短動脈回歸支閉塞;或視神經軟腦膜血管受累,使視乳頭供血不足,發(fā)生急性缺血缺氧而水腫;眼壓過低或過高,使視乳頭小血管的灌注壓與眼壓失去平衡,也可引起視乳頭水腫。此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視力和視野發(fā)生突然變化。視力驟然模糊,下降至失明。視野起初是鼻下方扇形缺損,而后擴展成偏盲或向心性縮窄,有時可與生理盲點相連。早期視乳頭某一象限呈淡紅色輕度水腫,可逐漸擴展到半側或整個視乳頭水腫,伴有少量滲出及出血點。數周內視乳頭水腫可自行消退,但不久將發(fā)生視神經原發(fā)性萎縮。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治療:球后注射或靜脈滴注皮質類固醇,以減輕視神經由于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引起的水腫和 滲出,水腫消退后逐漸減量至停藥。口服醋氮酰胺降低眼壓,改善視神經血管內灌注壓,并糾正灌注壓和眼壓之問的比例失調。應用大量B族維生素及血管擴張劑,以加強視神經營養(yǎng)。2011年05月17日
3792
0
1
-
2011年01月13日
3161
1
1
-
吳振凱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眼科 1.為什么要重視視神經疾??? 視神經由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軸突組成。視神經軸突在離開鞏膜篩板后即有鞘膜包裹,視神經外面圍以三層腦膜,與顱內的腦膜相連接。視神經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一部分,當受到損傷或侵犯時,其神經細胞不能再生,可導致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因此,對視神經疾病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應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 2.視神經疾病如何檢查? 視神經疾病包括視盤至視交叉以前的視神經段的疾病。除視盤的病變可以通過檢眼鏡檢查外,其余視神經部分均不能直視,因此,診斷視神經疾病必須依據病史、視力、視野、瞳孔、暗適應、色覺等檢查,并借助視誘發(fā)電位、熒光素血管造影、眼眶與頭顱的X線、CT、B超、磁共振等檢測手段。其中視野對定位診斷最為重要。 3.老年人易患哪些視神經疾病? 視神經疾病的常見原因有三:炎癥、血管性疾病和腫瘤。中老年患者應首先考慮血管性疾病,主要有缺血性視神經乳頭病變、視神經萎縮等。 4.什么是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為供應視盤篩板前區(qū)及篩板區(qū)的睫狀后血管的小分支發(fā)生缺血,致使供應區(qū)發(fā)生局部梗死,是以突然視力減退、視盤水腫及特征性視野缺損為特征的一組綜合征。 5.哪些原因會引起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引起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原因有:視盤局部血管病變,如炎癥、動脈硬化或栓子栓塞。血黏度增加,如紅細胞增多癥、白血病等。眼或系統(tǒng)性低血壓,如頸動脈或眼動脈狹窄,急性大出血。眼內壓增高。 6.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 患者突然發(fā)生無痛、非進行性視力減退,開始為單眼發(fā)病,數周至數年可累及另一側眼。發(fā)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 7.如何診斷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眼底檢查,早期視盤輕度腫脹呈淡紅色,表面毛細血管擴張,多有局限性灰白色水腫,相應處可有盤周的線狀出血,后期出現視野缺擬。此病多見于小視盤、無明顯視杯者,對側眼的檢查也有助于診斷。 視野缺損常為與生理盲點相連的弓形或扇形暗點.與視盤的改變部位相對應。顳動脈炎者可觸及索狀物,并有壓痛,往往無搏動,還可能發(fā)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或腦神經麻痹。 臨床上分為非動脈炎性和動脈炎性兩類。非動脈炎性也稱動脈硬化性,多見于40~60歲患者,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相對的夜間性低血壓可能在發(fā)病中起作用,特別是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25%~40%的對側眼也會發(fā)病。動脈炎性較前者少見,主要為顳動脈炎所致的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以70~80歲的老人多見。其視力減退、視盤水腫較前者更明顯,且可雙眼同時發(fā)病。若從癥狀、體征或血沉而疑為巨細胞動脈炎時,應做顳動脈活組織檢查確診。 8.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如何治療? 首先針對全身病治療,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以緩解循環(huán)障礙所致的水腫、滲出,對動脈炎性尤為重要??纱髣┝渴褂?,以預防另側眼發(fā)作。靜滴血管擴張藥,改善微循環(huán)??诜阴_虬罚档脱蹆葔?,以相對提高眼灌注壓。 9.視神經萎縮是怎么回事? 視神經萎縮指任何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及其軸突發(fā)生病變引起的軸突變性。視神經萎縮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視神經纖維發(fā)生的退行性變。表現為視神經乳頭蒼白及其淺凹陷。視神經萎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炎癥及其他眼科疾病。如視神經乳頭水腫、視神經乳頭炎、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高度近視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青光眼及眶內炎癥、腫瘤等均可引起視神經萎縮。 (2)全身性疾病引起視神經萎縮。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白血病、嚴重貧血、大出血、腦膜炎、腦炎、視交叉部蛛網膜炎、梅毒、結核、腦部腫瘤等。 (3)其他原因引起的視神經萎縮。有眼部外傷、眶外傷、顱腦損傷、眶內寄生蟲、腦內寄生蟲、熱性傳染病、藥物中毒如奎寧中毒、有害氣體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煙酒中毒等。此外,局部或全身營養(yǎng)障礙或維生素缺乏也可引起視神經萎縮。 10.視神經萎縮有哪些臨床表現?患者自覺視力減退明顯,也可有色覺障礙及夜盲表現,并可進行性直至失明。但亦可突然喪失視力,后出現視神經萎縮者,系因外傷、急性視神經炎等引起。在視力減退的同時出現視野改變,多從顳側開始,一般呈向心性收縮,有時為扇形缺損和偏盲等,也可出現中心暗點。視野缺損首先是紅、綠色明顯,然后累及白色。重癥患者可見瞳孔散大或對光反射遲鈍以致消失。 11.檢眼鏡檢查視神經萎縮有哪些表現? 眼底鏡檢查因病因和發(fā)病部位不同,則表現各異,可有以下幾種情況: (1)病變由外傷、脊髓癆、球后視神經炎、眶內炎癥或腫瘤壓迫等引起者,視神經乳頭呈蒼白色,邊界清楚,常有淺凹陷。晚期可見篩板的灰色斑,視網膜血管略變細,若僅為視神經乳頭黃斑纖維束受損,則表現視神經乳頭顳側蒼白。 (2)病變由視神經乳頭水腫或炎癥引起者,則視神經乳頭呈灰白色,邊界不清,由于視神經乳頭表面被機化的滲出物遮擋,而篩板看不見。同時視神經乳頭周圍血管旁伴有白鞘,視網膜動脈血管變細。如眼壓增高可引起視神經乳頭萎縮,則出現明顯的杯狀凹陷,篩板清晰可見。 (3)病變由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等引起者,視神經乳頭呈蠟黃色萎縮,邊緣稍模糊,視網膜血管極度變細。 12.如何治療視神經萎縮? 治療視神經萎縮主要是控制視神經萎縮引發(fā)的原因。服用維生素類藥,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煙酸及其他血管擴張劑如三磷酸腺苷、碘制劑、士的寧、中藥等。此外,氧氣療法、組織療法、新針療法和小量多次輸血療法等均有一定的效果。2010年12月10日
5756
0
1
視神經病相關科普號

鄭坤坤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坤坤 主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yī)院
眼底病科
1856粉絲20.9萬閱讀

陳愛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愛平 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3054粉絲12.2萬閱讀

賴春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賴春濤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
神經內科
3869粉絲15.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