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琳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艾索美拉唑等抑酸藥是治療胃病的利器,在胃炎,潰瘍病,胃食管反流病中是最重要的治療藥物,但是如果吃錯了時間會導致事倍功半。這一類抑酸藥必須要飯前半小時到一小時服用,飯后吃則效果會大打折扣。為什么呢,先來講講胃酸是怎么分泌的吧,胃酸是胃體的壁細胞中的質子泵(H+K+ATP酶)來進行分泌的,泵出去一個H離子,泵進來一個K離子。而H離子與Cl離子結合形成鹽酸,就構成了我們的胃酸,這個質子泵平時是處于非活化的狀態(tài)待在細胞漿中,只有吃飯的時候它才能激活成活化的狀態(tài)到達細胞膜開始工作往胃腔里泵H離子。而拉唑就是通過與活化的質子泵相結合使其失活來達到阻止分泌胃酸的作用的,拉唑是不能夠與非活化狀態(tài)的質子泵相結合的,因此拉唑需要飯前服用,要讓他們先準備到位,然后一吃飯,質子泵被激活,已經準備好的拉唑就會對醒過來的質子泵一舉殲滅,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抑酸效果。而如果飯后吃,等拉唑都準備到位了,活化的質子泵都已經完成工作了,該分泌的胃酸已經分泌了,這樣抑酸效果當然就不好啦!2021年10月21日
2568
1
7
-
吳李飛主治醫(yī)師 安慶市立醫(yī)院 消化內科 消化科醫(yī)生提醒:這種「糜爛性胃炎」,是癌前病變 2021-10-08胃腸病作品原創(chuàng):胃腸病 “糜爛性胃炎”是胃鏡報告中最常見的診斷之一,我們常??吹健胺俏s性胃炎伴糜爛”、“萎縮性胃炎伴胃竇局部糜爛”等等。 很多朋友看到“糜爛”二字,就嚇得不輕,以為是胃爛掉了。其實不然。有的糜爛很輕微,有的卻是癌前疾病,有癌變傾向。 我們常說的糜爛性胃炎,其實包括兩大類:急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糜爛性胃炎。 急性糜爛性胃炎大多因為酒精、藥物、化學物質的突然損傷胃黏膜,造成紅腫、充血、甚至出血的一系列癥狀,在臨床并不常見。比如大量飲酒、誤食某些化學藥物等等。 慢性糜爛性胃炎,大多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生活習慣,巨大精神、壓力刺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損傷、炎癥表現(xiàn),多在內鏡下表現(xiàn)為胃黏膜水腫充血、糜爛、甚至出血等為主。通常我們認為大約地可以分為兩種: 1、一種就是胃鏡報告中常見的“糜爛性胃炎”: 由于多種因素引起的糜爛性胃炎,就是黏膜充血紅腫,黏膜層有點損傷而已,或者會有極微量的出血。 我們的胃粗略說,從里向外有四層: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漿膜層。 一般來說,糜爛性胃炎僅僅是損傷了最表面的黏膜層,尚未到達肌層,所以很好修復,也沒有癌變風險。輕微的甚至不需要治療,只需要改善生活習慣即可恢復。 陳舊性出血點、黏膜水腫 2、還有一種,叫做痘疹樣胃炎,或者疣狀胃炎,是癌前病變 顧名思義,就是胃壁長出像痘疹一樣的隆起,頂端糜爛,所以也叫胃竇隆起型糜爛性胃炎、疣狀胃炎。 它是公認的癌前病變,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上圖:胃竇可見多發(fā)章魚吸盤樣隆起,伴中央糜爛 以下是三例胃竇隆起性糜爛——疣狀胃炎:(圖片源于網(wǎng)路) 【圖一】 胃竇可見黏膜隆起,表面欠光滑,頂部凹陷伴糜爛。病理回報:輕度萎縮,中度不典型增生。 【圖二】 胃竇可見黏膜隆起,頂部伴糜爛。病理回報:輕度萎縮,輕度不典型增生。 【圖三】 胃竇可見多發(fā)黏膜隆起,頂部伴糜爛。病理回報:輕度萎縮,輕度不典型增生。 內鏡下病變呈特征性疣狀隆起,也可呈不整形或長條形,色澤與周圍黏膜相似,病變多分布在胃竇,也可分布在胃體和胃底,常沿皺襞嵴呈鏈狀排列,直徑大約0.5-1.5cm,高0.2-0.5cm。隆起的頂部為臍狀凹陷性糜爛,淡紅色或附有黃色薄苔。 組織學上分為糜爛期與修復期。 糜爛期組織學特征為上皮變性、壞死和脫落、中性粒細胞浸潤和少量纖維素滲出,有時可見淺表腺體壞死脫落的同時伴有幽門腺或胃體小皮增生。 修復期的主要表現(xiàn)糜爛周圍固有腺、幽門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時可見纖維化,再生腺管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與胃癌鑒別要點是:多發(fā)且糜爛界限不清 報道檢出率為1.22%-3.3%,疣狀胃炎發(fā)病機理及病因目前未完全闡明,治療方案也不統(tǒng)一。目前認為疣狀胃炎有癌變的傾向,并與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密切相關。 一、病因 到目前為止,疣狀胃炎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大多認為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過多、胃黏膜局部免疫炎癥有關,而以幽門螺桿菌感染為主。 由于胃黏膜反復炎癥刺激下,胃黏膜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反復進行,引起胃黏膜纖維組織增生隆起,表面又糜爛,從而形成了疣狀胃特有的表現(xiàn)。由于反復損傷修復,細胞容易突變,因而疣狀胃炎容易癌變。 1、幽門螺桿菌感染 疣狀胃炎患者89%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因此根除幽門螺桿菌是治療的主要措施。 2、免疫機制異常 部分學者認為疣狀胃炎可能與變態(tài)反應有關,為局部組織Ⅰ型變態(tài)反應。andret等證實在疣狀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含IgE的免疫細胞浸潤明顯高于其他胃炎和正常胃黏膜。 3、高酸 消化性潰瘍雖然非直接來自疣狀胃炎,但二者并存的幾率很高,且潰瘍合并疣狀胃炎者,潰瘍難愈合、易復發(fā)。認為疣狀胃炎與高胃酸有關。 二、病理 肉眼下病變呈特征性疣狀隆起,也可呈不整形或長條形,色澤與周圍黏膜相似。 病變多分布在胃竇,也可分布在胃體和胃底,常沿皺襞嵴呈鏈狀排列,直徑大約0.5-1.5cm,高0.2-0.5cm。 隆起的頂部為臍狀凹陷性糜爛,淡紅色或附有黃色薄苔。組織學上分為糜爛期與修復期。 糜爛期組織學特征為上皮變性、壞死和脫落、中性粒細胞浸潤和少量纖維素滲出,有時可見淺表腺體壞死脫落的同時伴有幽門腺或胃體小皮增生。 上圖:可見表皮的再生性改變和幽門腺增生,未見異型上皮細胞 修復期的主要表現(xiàn)為糜爛周圍固有腺、幽門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時可見纖維化,再生腺管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黏膜肌層常明顯增厚并隆起,結構紊亂。 三、臨床癥狀 疣狀胃炎多見于30-60歲,男性多見。其病程較長,有的幾個月自行消退(未成熟型),有的可持續(xù)多年(成熟型),少數(shù)發(fā)生惡變。 臨床上檢出的疣狀胃炎有明顯的上消化道癥狀,多為上腹痛,其次為反酸、腹脹、食欲低下、惡心、嘔吐、上消化道出血及體重下降等。 體征主要為上腹壓痛,少數(shù)患者有消瘦及貧血。 四、治療 幽門螺桿菌陽性者,首先根除幽門螺桿菌,以“四聯(lián)療法”治療2周。 隨后的藥物治療,主要是“抑酸劑”和“胃黏膜保護劑”。并應避免服用可使癥狀加重的藥物和食物。 抑酸劑,主要是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潘托拉唑等;癥狀不重者也可使用H2拮抗劑,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胃黏膜保護劑,如尿囊素鋁片、替普瑞酮、麥滋林、瑞巴派特等。 有上腹脹悶、噯氣者,加用胃動力藥,如莫沙比利、依托比利等。 1、未成熟型: 隆起基底部逐漸高起,隆起較低。病變易消失,一般不超過3個月。 這種類型的,建議用黏膜保護劑,抑制胃酸,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3個月復查胃鏡。 2、成熟型: 建議胃鏡下取活檢,進行組織學檢查。 如果有不典型增生或是腸上皮化生。建議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在內鏡下切除病灶,以防止癌變。 五、與胃癌的關系 有關研究顯示疣狀胃炎與胃癌發(fā)生密切相關,應該作為癌前病變看待。 疣狀胃炎多見于30-60歲,男性多見。其病程較長,有的幾個月內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續(xù)多年,少數(shù)發(fā)生惡變。 臨床表現(xiàn)沒有特異性,和普通型慢性胃炎無區(qū)別,少數(shù)患者無癥狀。主要癥狀為上腹疼痛,以隱痛、脹痛多見,無規(guī)律性。其次是上腹脹悶、噯氣、反酸、惡心等。 體征主要為上腹壓痛,少數(shù)患者有消瘦及貧血。 有三分之一病例可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現(xiàn)為嘔血、黑便,以少量出為多見。 有學者觀察了82例疣狀胃炎,隨訪1~5年,4例發(fā)生癌變,占4.88%。癌變時間為1~3年,平均21月,均發(fā)生在原發(fā)病灶上。 臨床上有必要對疣狀胃炎進行前瞻性臨床觀察,預防癌變。 六、預防 1.放松心情 2.根除幽門螺桿菌 及時檢測和根除幽門螺桿菌對本病非常重要。 3.慎用藥物 應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類藥、紅霉素、潑尼松等藥物,尤其在胃炎活動期。 4.適當?shù)倪\動 5.戒煙、戒酒 6.改善飲食習慣 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應盡量避免,細嚼慢咽,三餐按時定量、多攝取營養(yǎng)豐富、含維生素A、B、C多的食物。 忌服濃茶、濃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飲料。 僅供醫(yī)學人士參考2021年10月17日
10896
0
2
-
劉殿剛主任醫(yī)師 宣武醫(yī)院 普通外科 何藥物都有服用時間講究,只要在正確的時間服用,才能更好的保障療效。 胃藥種類很多,不同的胃藥功效也不一樣,而服用的時候不僅要考慮一天服用幾次,更要注意什么時間服用,只有掌握服藥的正確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的療效。 服藥時間一般有5種情況 一般情況下,服藥時間分為餐前、餐中、餐后、餐間和睡前五種情況。餐前就是吃飯前的30分鐘;而餐中是飯后立即或者進食少許之后服用藥物;餐后就是飯后15-30分鐘服用。餐間即兩餐之間服用;睡前一般建議睡覺之前15-30分鐘服用。 5類常用胃藥的服用時間,建議收藏 1.抗酸藥 抗酸藥又叫胃酸中和藥,可以中和過多的胃酸,降低胃內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從而緩解胃酸過多引發(fā)的不適癥狀。抗酸藥建議餐前或胃痛時服用。 2.抑酸藥 抑酸藥是大家服用比較多的藥物,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經常服用。常見的抑酸藥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奧美拉唑等,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抑酸藥一般建議晨起、睡前空腹狀態(tài)下服用效果比較好。 3.促胃動力藥 促胃動力藥的代表藥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曲美布丁等,這類藥物一般建議餐前服用。 4.胃黏膜保護藥 胃黏膜保護藥有很多種,但一般建議餐間服用。 5.抗幽門螺桿菌藥 由于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較多,所以很多人都在服用抗幽門螺桿菌藥物,但有些患者可能發(fā)現(xiàn),不同患者的服用時間怎么都不一樣呢,其實這種藥物的服用時間是沒有特別限制的,主要看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就行。 有些患者服用胃藥之后,可能感覺效果不大,或只是有輕微的緩解,這時就要考慮一下是否是自己的服用時間和服用方法出了問題。掌握藥物的正確服用時間,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2021年10月16日
2656
0
10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一、奧美拉唑是常用的抑酸藥,屬于質子泵抑制劑,通過特異性地抑制胃壁細胞H+,K+-ATP酶系統(tǒng)而阻斷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驟,該作用呈劑量依賴性,并可使基礎胃酸分泌和刺激狀態(tài)下的胃酸分泌均受抑制??诜糜谖甘改c吻合口潰瘍、胃食管反流病、胃泌素瘤。靜脈注射可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以及應激狀態(tài)下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損傷和出血。 奧美拉唑的不良反應包括: 1.消化系統(tǒng):可有口干、輕度惡心、嘔吐、腹脹、腹瀉、腹痛等,血清轉氨酶和膽紅素可有升高,一般輕微而短暫,大多不影響治療。 2.神經與精神系統(tǒng):可有感覺異常、頭痛、頭暈、嗜睡、失眠、周圍神經炎等。 3.代謝與內分泌系統(tǒng):長期服用奧美拉唑可導致維生素B12缺乏。 4.致癌性:動物實驗表明奧美拉唑可引起胃底部和胃體部內分泌細胞-腸嗜絡細胞增生,長期用藥還可發(fā)生胃部類癌。 5.其他:可有皮疹、男性乳房發(fā)育、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等。 二、鋁碳酸鎂是臨床上常用抗酸藥,能夠中和胃酸,維持胃液PH在3-5之間,中和99%的胃酸,使80%的胃蛋白酶失活,且抗酸作用迅速、溫和、持久。此外,鋁碳酸鎂還可增加前列腺素E2的合成,增強“胃黏膜屏障”作用,還可促使胃黏膜內表皮生長因子釋放,增加黏液下層疏水層內磷脂的含量,防治酸反滲所引起的胃黏膜損害。最后,鋁碳酸鎂也可吸附和結合胃蛋白酶,直接抑制其活性,有利于潰瘍面的修復,還可結合膽汁酸和吸附溶血磷脂酰膽堿,防止這些物質損傷和破壞胃黏膜。在臨床上主要適用于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可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灼痛、反酸、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還可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以及預防非甾體抗炎藥所引起的胃粘膜損傷。 鋁碳酸鎂含有鋁、鎂兩種金屬離子,可抵消便秘和腹瀉的不良反應,因此不良反應少而輕微,僅少數(shù)患者有胃腸道不適、消化不良、嘔吐、大便次數(shù)增多或糊狀便;偶有口渴、食欲缺乏、腹瀉。此外,鋁離子通過與磷酸鹽離子結合,在腸道內形成不溶性磷酸鋁,后者不能被胃腸道吸收,因而導致血清磷酸鹽濃度下降,可影響骨質形成,故長期大劑量服用鋁碳酸鎂可導致低磷血癥、骨質疏松癥和骨軟化癥。腎功能不全者服用鋁碳酸鎂可導致血中鋁離子濃度升高,腎功能衰竭者長期服用鋁碳酸鎂可引起鋁中毒,出現(xiàn)精神癥狀,如神經質、煩躁不安、味覺異常、肌肉抽搐、疲乏無力等。 三、莫沙必利是選擇性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劑,通過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原及肌間神經叢的5-HT4受體,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增強胃腸道運動,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腸道癥狀,不影響胃酸分泌,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早飽、上腹脹、胃部灼熱、噯氣、惡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癥狀,以及糖尿病胃輕癱、胃大部分切除術患者的胃功能障礙、胃食管反流病等。 莫沙必利的不良反應包括: 1.胃腸道: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干、軟便等。 2.神經系統(tǒng):頭痛、頭暈。 3.心血管:心悸,罕見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4.肝臟:轉氨酶升高,罕見肝功能障礙、黃疸、急性肝炎。 5.血液系統(tǒng):白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6.其他:疲倦感、血脂異常(甘油三酯升高)。 四、枸櫞酸鉍鉀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在胃酸環(huán)境中可以形成穩(wěn)定的膠體,黏附在胃黏膜表面,阻斷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的自身消化,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和愈合,并可刺激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長因子合成,加速潰瘍面的愈合和炎癥消退,并有一定止血作用。此外,枸櫞酸鉍鉀還能包裹幽門螺桿菌菌體,干擾幽門螺桿菌代謝,具有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并可與抗生素聯(lián)合,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提高根除率。 枸櫞酸鉍鉀的不良反應包括: 1.消化系統(tǒng):服藥期間,口中可能帶有氨味,且舌、便可被染成黑色,易與黑便癥相混淆;個別患者服用時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便秘、食欲減退、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以上表現(xiàn)停藥后均可消失。 2.神經系統(tǒng):少數(shù)患者可有輕微頭痛、頭暈、失眠等,但可耐受。當血鉍濃度大于0.1μg/ml時,有發(fā)生神經毒性的危險,可能發(fā)生鉍性腦病,但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血鉍濃度超過0.05μg/ml者。 3.泌尿系統(tǒng):枸櫞酸鉍鉀長期大劑量服用可引起腎臟毒性,導致可逆性腎衰,并與10日內發(fā)作。 4.骨骼肌肉:骨骼不良反應發(fā)生于不同部位,與骨內鉍濃度過高有關。比較常見的是鉍性腦病相關骨關節(jié)炎,常以單側或雙側肩疼痛為先兆癥狀。 5.其他:個別患者可出現(xiàn)皮疹。2021年09月11日
3382
1
41
-
李鵬主任醫(yī)師 北京佑安醫(yī)院 肝病消化中心 大家好,我是消化科的李醫(yī)生,今天呢,我們來談一談這個消化科常見的兩種疾病啊,胃炎和胃潰瘍,他們兩者有什么共同點和區(qū)別啊?很多人呢都說啊,經常會出現(xiàn)這種胃部的不舒服啊,可能出現(xiàn)胃脹啊,胃痛。 進食后加重,或者是空腹比較嚴重啊,有的人會出現(xiàn)反酸的,燒心呢等等啊,一系列不適的癥狀啊,可能會認為自己啊是得了胃炎啊,或者是不是有潰瘍。 那么一般來講呢,這兩種疾病呢,從癥狀上來講呢,啊,有的時候呢,不是很容易典型的區(qū)分開啊,剛才我們說的一系列的癥狀啊,包括胃疼啊,反酸啊,燒心啊,惡心啊,腹脹等等啊,在胃炎和潰瘍的時候都可能出現(xiàn)。 那么一般來講呢,在疾病基礎上呢,那么潰瘍呢,實際上要比胃炎呢,相對來講程度要嚴重一些,所以說呢,可能上述的癥狀呢,出現(xiàn)的頻率和程度呢,會比胃炎呢,要更明顯。 但是呢,也不是那么嚴格的可以區(qū)分,那么我們針對胃炎和潰瘍,一般來講呢,常規(guī)呢,如果出現(xiàn)了上述消化道系統(tǒng)不適的癥狀,有條件的應該進行胃鏡的檢查。 那么胃鏡呢,是可以準確區(qū)分胃炎和潰瘍的啊,我們肉眼可以通過胃鏡檢查,由醫(yī)生來判斷。 那么針對胃炎和潰瘍呢,其實治療上呢,首先來講呢,啊,一是要改善不良2021年08月15日
652
1
3
-
吳李飛主治醫(yī)師 安慶市立醫(yī)院 消化內科 原創(chuàng):老杜說健康鋁碳酸鎂咀嚼片,一種治療胃疼的常見OTC(甲類非處方藥)。常用于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胃酸相關的胃部不適,如出現(xiàn)胃痛、反酸、脹氣、胃部灼熱等,還可以用于預防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導致的胃黏膜損傷。主要成分是鋁碳酸鎂,口服在胃腸道內不被吸收,直接在胃和十二指腸病變的部位上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進一步侵蝕,以達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1、常規(guī)用法一次1~2片,一日3~4次,在飯后1~2小時,睡前或者胃部不適時嚼服。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時,一次2片,一日4次,嚼服。但要連服至少4周。每天服用最多不超過6g,也就是12片。2、不良反應可能出現(xiàn)皮疹、紅疹、紅斑等過敏反應,停藥一般可緩解;服藥期間,有可能出現(xiàn)軟糊狀大便和大便次數(shù)增多,偶爾會出現(xiàn)便秘,屬于正常的不良反應。由于鋁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所以有可能出現(xiàn)脂性腹瀉,屬于正常的不良反應,停藥后癥狀會自動消失。3、禁忌證有嚴重的腎損傷或者低磷血癥患者禁用。4、服用方法有講究(1)藥片要嚼著吃:鋁碳酸鎂應餐后1-2小時、胃部不適或睡前嚼碎后吞服,然后服少量水。值得注意的是,鋁碳酸鎂咀嚼片,藥如其名,需要咀嚼使用。為患者處方此藥物時,一定要告誡患者,本藥需要嚼服,如同吃糖一樣,嚼碎化服。有些患者沒有看說明書的習慣,有必要提示用法。原因如下:1)鋁碳酸鎂有胃粘膜保護作用,嚼碎后服用、與進食間隔開,可更好地讓藥物附著于胃粘膜;2)鋁碳酸鎂咀嚼片藥片較大,并不適合直接吞服,有梗阻風險;3)餐后1-2小時服用,可以避免藥物與食物混合后影響療效,還可有效中和餐后分泌的胃酸并抑制膽汁反流。2、不要大量飲水:將鋁碳酸鎂嚼碎后,可用少量溫水送服,半小時內不要大量飲水,以免將剛剛形成的胃黏膜保護層沖掉,半小時后,待保護膜穩(wěn)定并完全形成后,再適量飲水。3、服藥姿勢:服用鋁碳酸鎂時要注意服藥姿勢,服藥后站立,藥物與潰瘍面接觸時間短,不能充分發(fā)揮胃黏膜保護作用,服藥后靜臥半小時可減慢藥物排空速度,延長藥物局部作用時間,提高療效。4、同服下列藥物要注意:比如抗幽門螺桿菌時可能與四環(huán)素、鐵制劑聯(lián)用,兩者至少間隔2小時再服用。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在服用地高辛、法莫替丁、雷尼替丁、法華林鈉、法華林鉀、異煙肼、苯二氮卓等,也需要間隔至少2小時,以免與鋁碳酸鎂發(fā)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5、服藥療程:鋁碳酸鎂連續(xù)服用不宜超過8周,長期服用可導致鋁中毒,引起骨質疏松和癡呆,應引起重視,此外,鋁制劑可吸附膽鹽而減少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尤其是維生素A,長期服用可導致維生素A缺乏。僅供醫(yī)學人士參考2021年08月12日
5697
0
6
-
于浩副主任醫(yī)師 威海市中心醫(yī)院 胃腸外科 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等疾病通常醫(yī)生會為您開具抑酸藥,抑酸藥是通過藥理作用的抑制或減少胃酸分泌,以起到減輕相關癥狀,保護胃黏膜等作用的。抑酸藥主要有兩類: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按照它們的藥名我們可以通俗的記為拉唑類藥和替丁類藥(通俗的哈,正規(guī)的藥理學可不是這么命名的)質子泵抑制劑 這類藥物是一種H+/K+-ATP酶抑制劑,可抑制中樞或外周介導的胃酸分泌,無論對基礎胃酸分泌還是各種形式的應激性胃酸分泌,都可產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代表藥物:艾司奧美拉唑、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等。都叫什么拉唑,我們可以把它們稱為拉唑類藥物抑酸強度:艾司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H2受體拮抗劑 這類藥物阻斷壁細胞的H2受體,可抑制基礎胃酸和夜間胃酸分泌,對胃泌素及M受體激動藥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H2RA對夜間胃酸分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白天的胃酸分泌控制效果較差。代表藥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都叫什么替丁,我們可以把它們稱為替丁類藥物抑酸強度:法莫替?。纠啄崽娑。疚鬟涮娑?。由于拉唑類藥物對胃壁細胞膜上的“活性泵”有抑制作用,對胞質內的“靜息泵”無影響,而質子泵再生主要在夜間完成,因此早晨服用藥物效果最佳。其次,拉唑類藥物只有作用于食物刺激胃壁細胞處于活性狀態(tài)時,才能獲得最大的抑酸效應,因此建議拉唑類藥物早晨餐前15~60 min服用最佳。替丁類藥物對胃黏膜多無明顯刺激性,吸收利用基本上不受胃內容物影響,一般可餐后或睡前服用。服用抗酸藥的目的在于中和過多的胃酸,故一般宜在餐前半小時或胃痛發(fā)作時服用最佳。因為拉唑類藥物藥效強大,目前臨床上最常用,但是不能完全替代替丁類藥物,有時后這兩種藥物還可以聯(lián)合應用,比如說一些夜間反流癥狀嚴重的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早晨空腹口服拉唑類藥物,夜間睡前再口服一次替丁類藥物,這樣就把兩種藥物的優(yōu)勢:拉唑類藥物藥效強大持續(xù)時間長,替丁類藥物夜間作用效果好都發(fā)揮出來了。用藥療程:拉唑類藥物用于胃潰瘍服藥療程為6~8周,十二指腸潰瘍?yōu)?周;抗幽門螺桿菌治療療程為10~14 d;胃食管反流病治療療程至少應為8周;替丁類藥物可以臨時應用,長期應用一般不超過12周。抑酸藥,通常都需要長時間使用,一定不要隨意停藥,要遵醫(yī)囑。藥物不良反應:拉唑類藥物短期使用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不多見, 如頭痛、腹瀉、惡心、胃腸道脹氣、腹痛、便秘、頭暈、瘙癢及皮疹等,一般較為輕微,為自限性。當長療程(>1年) 、長期超劑量(>1.75倍標準劑量) 使用時可能會導致嚴重不良反應,如骨質疏松與骨折、肺炎、腸道感染、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低鎂血癥及胃黏膜病變等。替丁類藥物使用期間可能誘發(fā)快速耐藥現(xiàn)象,停用替丁類藥物后可能致胃酸反跳。其他不良反應可見惡心、嘔吐、腹瀉、白細胞減少、血清轉氨酶升高、男性性功能障礙和乳房增大,溢乳以及神經精神癥狀如頭痛、頭暈、幻覺、躁狂等。上面啰嗦這么多,其實好好用藥的細節(jié)可以簡化一下幾點:1.遵醫(yī)囑用藥 2.拉唑類藥物早晨餐前15~60 min服用最佳3.替丁類藥物在餐前半小時或胃痛發(fā)作時服用最佳4.長期用藥需要關注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抑酸藥主要應用于各種胃病,吃藥的時候注意以上細節(jié)可以提高藥物療效,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當然胃病除了吃藥,飲食調養(yǎng)也非常重要,清淡飲食,戒煙戒酒,戒麻辣燙,戒小龍蝦等等也非常重要,飲食合理健康也有利于藥效的發(fā)揮。2021年08月08日
1691
0
1
-
蔡軍主任醫(yī)師 北京友誼醫(yī)院 普外科 大家好,我是蔡先醫(yī)生,今天聊一聊這個抑酸藥能不能長期吃啊,呃,可以說很多消化道的癥狀,特別是上腹部的癥狀,大家呃,就診的時候醫(yī)生都會判斷你可能有胃炎,你可能有胃潰瘍和12腸就潰瘍,那么就會給你開抑酸藥,抑酸藥常見的有法包提丁啊,也有這種皮就是制子動抑制劑,常見的有奧美拉唑呀,艾索美拉唑啊,總之都是乙酸藥,呃,你胃炎胃潰瘍都可以吃,但是能不能長期吃呢?有的人就是情緒上也依賴,身體上也依賴,就長期吃,其實長期吃肯定是不好的,因為胃酸是一個生理功能,它對呃胃環(huán)境的一個調整,還有對食物的這種殺菌消毒,都是有積極作用的,當我們用藥物把它嚴這個嚴格的抑制之后,那么實際上我們的胃就出現(xiàn)了一種,呃,不設防的狀態(tài),它可能有一些病菌的侵入,再有呢,就是這個低酸狀態(tài),可能也是這個,呃,腫瘤容易出現(xiàn)的一種情況。 長期吃藥呢,啊,這件事本身也會是引起胃的一些病變啊,我見過長期吃,呃,乙酸藥兩年的,它的胃里就因為藥物的作用啊。 出現(xiàn)了大量的息肉,這也是長期吃抑酸藥的一個,呃,明顯的呃副作用,大家開始積極的去就診啊,找到這個準確的病因,解除病因,而不要依賴長期吃藥來控制我們的胃炎胃病胃潰瘍,謝謝大家的關注。2021年03月05日
1546
0
3
-
2021年02月24日
1613
0
2
-
2021年01月19日
1444
0
0
胃炎相關科普號

王鐵漢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鐵漢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燕化醫(yī)院
消化科
41粉絲5.8萬閱讀

張戰(zhàn)坡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戰(zhàn)坡 主治醫(yī)師
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九九O醫(yī)院
肝膽胃腸外科
69粉絲6.9萬閱讀

張巖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巖 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消化內科
8粉絲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