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麗霞主任醫(yī)師 新樂市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那早晨起來嘴總是很苦,有時候白天也苦,是怎么回事,那口嘴里口中異味呢,有有有一部分是胃蕾細胞的問題,有一部分是呃一一個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嗯,胃食管反流以后到口腔里一些膽汁的那種味道,還有還有的呢,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來的,還有一部分需要看看有沒有肝膽呀,胃腸啊,其他的疾病引起來的一個口苦,所以而且口苦調(diào)起來比較困難,我們臨床見的口苦的病人,嗯挺多的,而且有的人甚至口中異味兒,甚至覺得口甜,還有的一部分是一個生理性的老化,覺得一個口中的異味兒啊,像這種屬于一個老化,生理性的一個老化的表現(xiàn),如果年輕人當然不是了,如果年輕人,當然不是了。 好了,咱們咱們接著再再回答問題,那有的。2024年11月12日
37
0
0
-
龍峻標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南區(qū) 脾胃病科 出現(xiàn)五個癥狀要警惕幽門螺桿菌,看看有沒有啊。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常見的病原體,全世界大約有50%的人感染這種細菌,聽起來挺可怕,但事實上大部分感染者沒有癥狀,而且有癥狀呢也比較輕微,但是對于少數(shù)人來說呢,幽門螺桿菌感染呢,能引發(fā)一系列消化的癥狀,哪些癥狀?其實我們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呢?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臭,這個口臭不是張嘴有味兒,而是呼吸中有一種特別古怪的味道,就是含氨味,如果閉上嘴呼吸都有味兒的話,那么一定要注意啊,你也沒有牙或口腔問題,要注意有沒有幽沒螺酸感菌感染了。第二,感冒不良,胃不舒服,胃脹,反酸、燒心。第三種跟貧血有關系,有一部分人的貧血跟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系,第四個少見啊是蕁麻疹,身上起疹子,有一部分人無緣無故的會起現(xiàn)蕁麻疹,有的時候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也就好了,第五個也是相對少見的,血小板減少,也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表現(xiàn)之一,出現(xiàn)這五個情況,大家呢,要注意想一想,查一查,因為到。 院查個23 20次試驗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有的話,把它清除就能緩解癥狀。大家注意啊,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一定按指南標準的4.2或者高級的二點,一定按療程服用,才能有效的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防止復發(fā)。2023年10月31日
152
0
1
-
李樹斌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脾胃病科 幽門螺旋桿菌大多數(shù)病從口入,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口臭,現(xiàn)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特別的多,好多人沒有癥狀,有些人會出現(xiàn)燒心、反酸、口臭這些癥狀。對于部分口臭的人群,經(jīng)過多種方法的治療仍然不見好轉(zhuǎn),這時候我們可以去醫(yī)院吹一次碳13或者碳14,看看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呢感染后容易在我們的牙齒間隙存活下來,在口腔大量繁殖,容易出現(xiàn)口臭的癥狀。大部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后,舌苔都比較厚膩,胃腸道功能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食物得不到及時的消化,會出現(xiàn)腹脹、腹痛、噯氣、口臭等癥狀。因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經(jīng)過正規(guī)的殺菌以后呢,口臭癥狀會明顯減輕或者消失。2023年10月20日
62
0
0
-
洪清琦主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胃腸腫瘤外科 孔醫(yī)生,上次不是檢測是用摩螺酸感菌陽性嘛,你給我開了藥之后呢,我回家吃了幾天,但吃完之后這個大便成黑色的,這個這個是怎么回事哦,這個啊很正常,不用不用緊張,不要緊張,因為什么呢?我們里面的這個方案呢,是含有BG的成分,我們的鉍劑經(jīng)過我們?nèi)梭w代謝之后氧化就會顯產(chǎn)生一種比較偏黑的物質(zhì),那么它會在大便里面出來,有點灰黑色的這么一種情況,這個是正?,F(xiàn)象,停藥后慢慢就會消失的,那甚至是這個閉季期間呢,有一些人會有感覺口腔有點安慰,這個也是正常的,還有生舌苔會有一些黑黑的絨毛啊,這都是正常,都是那些B劑氧化之后的這么一個產(chǎn)物,所以不用緊張,它停藥之后慢慢就會好的。2023年09月28日
18
0
1
-
彭建珩主治醫(yī)師 重醫(yī)大附一院 健康管理中心 問題一:這3年的體檢單,都顯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聽說它能致癌,我是不是要得胃癌了?問題二:胃鏡發(fā)現(xiàn)胃里有糜爛,幽門螺桿菌也是陽性,聽說它有很強的傳染性,我會不會傳染給家里四歲寶寶和孩子爸爸?問題三:體檢C13呼氣陽性,可是體檢中心的大夫說,沒有癥狀就不用治療,但是我常常熬夜喝酒,真的不用吃藥嗎?幽門螺桿菌的殺傷力很大——幽門螺桿菌擁有三個「秘密武器」——尿素酶活性、運動性和黏附能力,因此它可以在高胃酸、低氧氣的極度惡劣環(huán)境中,如魚得水地生存并繁殖。而且它一旦入侵我們的胃,就可以持續(xù)存在,經(jīng)年累月在胃里攻城略地,做破壞工作。如果我們不服藥治療的話,它會持續(xù)在胃里生長。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是一系列胃部疾病等罪魁禍首,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部的惡性腫瘤,如胃癌和胃淋巴瘤。感染幽門螺桿菌后,胃黏膜就會進入慢性胃炎狀態(tài),少部分感染者(略多于10%)還會出現(xiàn)更麻煩的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如果經(jīng)常飲酒、吃止痛藥物,可能有協(xié)同作用,更容易導致潰瘍出現(xiàn)。幾乎所有十二指腸潰瘍和大多數(shù)的胃潰瘍,其罪魁禍首都是幽門螺桿菌。更少數(shù)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最終會引發(fā)胃癌。胃癌中的多數(shù)屬于腸型胃癌,而腸型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沒癥狀還需要治療嗎——要。一是沒癥狀不代表沒影響;二是會增加傳染給家人和孩子的風險。幽門螺桿菌很「狡猾」,在感染的人群中,大約70%?的人是沒有任何癥狀,剩下30%?只出現(xiàn)一些間斷、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癥狀。沒有癥狀,不代表著幽門螺桿菌就沒有影響胃黏膜;反而可能正在悄無聲息地走向胃潰瘍、胃癌、胃淋巴瘤。而且,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增加傳染給孩子的風險。許多證據(jù)表明,大多數(shù)兒童在10?歲前就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具體傳染路徑不清晰,「糞-口」途徑很可能是主要方式,「口-口」途徑被認為有可能存在。不潔飲食、不良的喂食習慣、不分餐等密切接觸都有可能把細菌帶給幼童。有文獻報道,如果女主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其子女的感染率往往更高。在中國這樣一個胃癌相對高發(fā)的國家,一石二鳥,殺菌同時降低自己和孩子的風險,重要性可想而知。根除幽門螺桿菌后,之前如果有患上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那潰瘍幾乎不會再復發(fā),未來胃癌發(fā)生的風險也會降低30%~60%?不等。于是,消化科的主流意見是,無論有沒有癥狀,專家推薦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積極進行根除治療(有禁忌證的除外)。害怕傳染給孩子、家人有無癥狀都應治療在線咨詢消化內(nèi)科醫(yī)生想要「殺菌」能自己買藥吃嗎——說到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推薦進行標準四聯(lián)療法。四聯(lián)療法包括幾種「胃藥」:抑制胃酸+鉍劑+兩種抗菌藥物,口服治療,療程推薦10~14天。抑制胃酸的藥一般選擇質(zhì)子泵抑制劑,鉍劑常用的有果膠鉍、枸櫞酸鉍等,常用的抗菌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至于怎么選擇搭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診斷明確,殺菌治療倒不一定去醫(yī)院。去醫(yī)院開藥的經(jīng)歷大家都有過,需要掛號、排隊、繳費、取藥等,費時費力。因此,工作忙時間緊張的伙伴們,不妨選擇線上診療的方式。在醫(yī)生詳細了解病情后,可以直接線上開具處方,快遞小哥快馬加鞭把藥送到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醫(yī)療服務。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xiàn)行關于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案已經(jīng)比較標準化了,但是不推薦自己用藥,務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耐藥性,怎么辦?用藥過程中有惡心、嘔吐、胃部任何不適,要不要停藥?之前用過其他的藥物,想要根治要不要換藥?這些都需要專業(yè)醫(yī)生來解答,用錯藥或用藥周期不足,都有可能看不到效果,甚至造成耐藥等更棘手的問題。此外,如果胃病癥狀比較明顯,比如出現(xiàn)超過2個月以上、逐漸加重的胃痛、食欲下降、反復惡心嘔吐、黑便等癥狀,還是需要先及時咨詢醫(yī)生評估,以免耽誤病情,貽誤治療。2022年12月30日
173
0
0
-
彭建珩主治醫(yī)師 重醫(yī)大附一院 健康管理中心 同事小李最近總是覺得自己胃不舒服,有時候是胃脹,有時候胃痛,也不是很想吃飯,上周末他去醫(yī)院看了消化科,醫(yī)生在詢問過情況后,讓他做一個“C14呼氣試驗”檢查,結(jié)果呈陽性。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檢查和什么有關,其實這是檢查幽門螺桿菌的一種方式,小李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什么呢?和胃癌有關嗎?聽說會傳染是真的嗎?能根治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好好了解一下幽門螺桿菌!胃部“隱形殺手”——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也是目前人們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為什么人們總是怕它,和下面這幾個原因有很大關系!1抗酸性極強要知道,我們的胃里有幫助消化的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幾乎所有細菌到了胃里都難以生存,但是幽門螺桿菌就是個意外,它不僅不怕胃酸,還可以在胃壁上若無其事的生長、繁殖。2一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屬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列為Ⅰ類生物致癌因子。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有數(shù)據(jù)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15%~20%發(fā)展成消化性潰瘍。它與胃部的惡性腫瘤發(fā)生也有關系,是胃癌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數(shù)據(jù)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比非感染者終生患胃癌的幾率要高1~5倍。3傳染性強是的,這種強大的細菌還有一個可怕的武器——傳染性強。幽門螺桿菌最常見的傳染方式是通過“口一口”傳播,或“糞一口”傳播。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性極強,與被感染者使用相同的餐具,經(jīng)口喂食,甚至親吻,都有可能導致細菌傳播。有調(diào)查顯示,中國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6%。換言之,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而且幽門螺桿菌非常頑固,一旦受感染,不經(jīng)過規(guī)范治療,不能自發(fā)清除。感染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癥狀???反酸:幽門螺桿菌增殖的時候會加速促進胃泌素的分泌,促進胃酸分泌變多,容易出現(xiàn)反酸癥狀。??噯氣:在進食后會出現(xiàn)噯氣、惡心、腹脹等胃腸疾病的癥狀。??口臭:除了寄生在胃里,幽門螺桿菌還能在牙菌斑中生存,能夠在口腔中產(chǎn)生攜帶臭味的碳化物,即使刷牙、漱口、噴清新劑,也難以有效消除。??上腹部疼痛:細菌在胃內(nèi)的繁殖會破壞了胃粘膜的保護機制,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脹痛的癥狀。如果長期存在以上癥狀,建議及時去消化科就診。但是大多數(shù)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可能并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所以僅僅靠癥狀來判斷自己是否感染,并不準確。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幽門螺桿菌的攜帶者,非常簡單,去醫(yī)院做個“吹氣測試”即可。這種方法包括碳13和碳14兩種,兩者準確度都很高,可達95%以上。注意事項:1、呼氣試驗前,需空腹;2、檢測前兩周不能使用抗生素,以免影響檢查結(jié)果。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一定要治療嗎?雖然感染幽門螺桿菌后會引發(fā)胃炎,并且有癌變風險,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治療。如果沒有出現(xiàn)癥狀,根據(jù)個人意愿,也可以選擇暫時不予治療。但是對于部分高危人群來說,即便沒有出現(xiàn)任何癥狀也要治療: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癌家族史、胃癌術后的人,一旦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定要積極治療。另外,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的人群,如果發(fā)現(xiàn)感染,也建議積極治療。還有,從預防胃癌的角度來講,同樣建議大家積極治療幽門螺桿菌。雖然說有些感染者并沒有不適癥狀,但這不代表幽門螺桿菌沒有在損傷胃部健康。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在進行根除治療后,還有再次感染的可能,雖說感染幾率會降低,但并不是就高枕無憂,做好積極預防還是很關鍵。??1、盡量減少在外面就餐次數(shù),提倡公筷、分餐制。??2、孩子更容易被感染幽門螺桿菌,如果家里有孩子,最好不要用嘴喂孩子。??3、餐具使用后盡快清洗徹底,用開水煮一煮碗筷,能達到很好的殺菌效果。??4、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便后飯前要洗手。??5、蔬菜、瓜果要洗凈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6、建議戒酒、戒煙,經(jīng)常抽煙喝酒的人群,胃粘膜的抗菌能力弱,一旦接觸到幽門螺桿菌,也更容易被感染。2022年12月30日
881
0
2
-
宋志強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消化科 這個病人說嘴巴很臭,跟這個吃飯?zhí)焯珶嵊嘘P系吧?沒有關系啊,嘴巴的味道啊,這個其實絕大部分還都是口腔科本身的事兒啊,大家可以看看口腔,注意口腔衛(wèi)生,多喝水,多漱口,那么對于消化道來講,也可以引起口腔異味,比如說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時候會引起消化不良,噯氣,那么這個味道會反上來。還有呢,幽門螺桿菌本身可以在口腔寄生,我們知道幽門螺桿菌有尿素酶,它可以把機體的氨把它分解,哎,這會有味道啊,還有呀,腸梗阻啊,嚴重的肝病啊,哎,這種消化不良啊,不停的噯氣啊,嚴重的便秘啊,也可以有這個嘴巴有味道啊,是這樣,跟吃飯快肯定沒關系啊。2022年11月03日
29
0
0
-
田九振主治醫(yī)師 東營市人民醫(yī)院 兒科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czOTIyNQ==&mid=2247483921&idx=1&sn=947c9b9d9546ae46aba44820fa92be74&chksm=c07d30e7f70ab9f1343191924e1a918198965768718bc4c5e1d687f1930a577c9855f4316186#rd幽門螺桿菌(HP)是革蘭氏陰性、螺旋形彎曲、微需氧菌,1983年由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從胃炎黏膜活檢標本中分離出來,1994年被WHO列為Ⅰ類致癌因子,與兒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密切相關。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兒童時期,12歲以后較少發(fā)生感染,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是兒童時期感染獲得的,中國兒童的總感染率約為29%,有消化道癥狀幽門螺桿菌感染風險比無消化道癥狀者高2.2倍。傳染源:(家庭成員)感染者和可能包括被污染水源傳播途徑:通過口-口和糞-口途徑傳播,以口-口傳播途徑為主,家族聚集性傳播易感人群:兒童和成人均為易感人群感染后狀態(tài):一般難以自發(fā)清除,部分文獻報道:兒童有10%-15%自發(fā)清除率可以無任何臨床癥狀,也可以有臨床癥狀,但大多數(shù)癥狀是非特異性的臨床癥狀:常表現(xiàn)為反復腹痛,以上腹部或臍周為主,其次為食欲不振、噯氣、早飽、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反酸、口臭,嚴重時可有嘔血、便血等癥狀HP陽性家庭無癥狀兒童不建議檢測無癥狀兒童和功能性腹痛兒童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慢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監(jiān)護人和年長兒強烈要求的分為兩類: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方法非侵入性方法:尿素呼氣試驗(UBT)(兒童常用13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HP抗原檢測(SAT)、血清HP抗體檢測侵入性方法:快速尿素酶試驗(RUT)、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胃黏膜Hp培養(yǎng)、核酸檢測注:除了血清HP抗體檢測,其他檢測前均需要停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2周,??股睾豌G劑4周;血清HP抗體檢測不宜作為現(xiàn)癥感染或根除療效評估標準根據(jù)2015年中國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符合下述四項之一者可判斷為幽門螺桿菌現(xiàn)癥感:細菌培養(yǎng)陽性組織病理學檢查和RUT均陽性若組織病理學檢查和RUT結(jié)果不一致,需進一步行非侵入性檢測,如UBT或SAT消化性潰瘍出血時,病理組織學或RUT中任一項陽性不一定無癥狀:不需要治療有癥狀:需要進一步分析HP感染與癥狀的相關性關聯(lián)度不強:也可以不治療關聯(lián)度密切:建議進一步做胃鏡及胃粘膜病理檢查胃鏡檢查炎癥或病變不明顯:也可暫時不治療胃鏡檢查炎癥或病變明顯:需要進行規(guī)范的根除治療1.提高藥物依從性:服藥的依從性對根除治療的成功與否具有重要意義2.藥物不良反應:由于抗HP治療需要多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14天,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也比較常見,比如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但不良反應多較輕微3.可能根除失敗4.根除后可能會再次感染:若家庭成員有HP陽性者,建議共同根治,可降低再次感染風險2015年中國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一線方案(首選):克拉霉素耐藥率較低(<20%):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療程14天;若青霉素過敏,換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克拉霉素耐藥率較高(>20%):含鉍劑三聯(lián)療法(膠體次枸櫞酸鉍劑+阿莫西林+甲硝唑);序貫療法(PPI+阿莫西林5d,PPI+克拉霉素+甲硝唑5d)二線治療方案:由于一線治療失敗者PPI+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膠體次枸櫞酸鉍劑,療程14天伴同療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療程14天根除HP輔助治療:益生菌可減少根除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注1:鉍劑適用于6歲以上兒童注2:治療方案的選擇也要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病情、HP的耐藥性等進行個體化的確定應在根除治療結(jié)束至少4周后進行,即使患兒癥狀消失也建議復查可首選13C尿素呼氣試驗,若為陰性,表示根除HP治療成功針對Hp根除治療失敗的患兒,要分析其失敗原因和癥狀緩解的情況癥狀緩解:可暫緩再次根除治療癥狀未緩解:個體化治療:分析失敗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治療方案,包括藥物的選擇、劑量和療程,并提高服藥的依從性多次根除失?。和K?個月或半年后,再次評估病情,以決定是否行根除Hp治療避免家長進行口對口喂養(yǎng)家長給兒童喂食時,盡量使用兒童自己的碗筷,并定期消毒避免讓兒童喝冷水和吃生食培養(yǎng)兒童手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接觸其他物品后勤洗手家長有明確HP感染者一定要分餐2022年07月18日
877
0
2
-
王桂杰主任醫(yī)師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肝病科 1.經(jīng)常性反酸、噯氣(俗稱打嗝)。其與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有相關性。2.經(jīng)常上腹痛不適或劍突下悶脹感,尤其是有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3.口臭除外牙周疾病的。4.體檢化驗血有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陽性的。因為只有碳13或碳14陽性才是即時HP感染。5.家庭成員中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食欲不振,有飽脹或惡心嘔吐除外肝膽疾病的。6.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7.看診醫(yī)生覺得你有必要做此項檢查。治療HP感染需要注意的幾個小細節(jié):1.如青霉素不過敏一般四聯(lián)藥物中要應用阿莫西林。2.療程14天,停用后1月應去醫(yī)院復查13C或14C3.幽門螺旋桿菌為聚集性傳播,家中有一個確診患者,其他家庭成員都應該檢查。4.四聯(lián)用藥部分人不耐受,最好能堅持到10天,小于10天有效率低。歡迎到沈陽六院就診,我的診室是消化及肝病綜合診室,職工帶醫(yī)??▉碓阂惶枠?樓門診A區(qū)口進入到2樓窗口掛內(nèi)科門診→王桂杰的號(專家號)即可。2022年05月16日
688
0
1
-
楊建民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拱墅區(qū)人民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 內(nèi)科 老周,你這口氣好像越來越重了,得去醫(yī)院看看呀,給別人聞到不難為情喲!”“還是這么明顯嗎?那是要去醫(yī)院看的。”說起口臭,很多人不陌生。在我們?nèi)粘I钪?,與人溝通交流是最基本的行為,但有時候口臭卻給這種日常交流蒙上一層陰影。因為口臭,有人不敢和別人近距離交流、接觸;有人敏感、自卑;更有甚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情緒……洗牙、喝中藥都除不掉口臭50多歲的周先生(化名)就是深受口臭困擾的一員,為解決這個問題前后折騰了一年多時間。最初周先生并不知道自己有口臭,被妻子反復提醒后開始重視,每天刷三遍牙,空閑時嚼口香糖,希望能清除口臭。不過這些方法沒有起到實質(zhì)作用,他只好去醫(yī)院就診。先是看口腔科、洗牙,再是看中醫(yī)、喝中藥,一番折騰下來,周先生身心俱疲,討厭的口氣卻依然頑固存在。后來經(jīng)人介紹,周先生找到浙醫(yī)二院國際醫(yī)學中心消化內(nèi)科主任楊建民教授,這才終于找出口臭的原因。楊建民教授通過既往病史排除了口腔方面的原因,將重點放在了消化功能上。檢查發(fā)現(xiàn)周先生有脂肪肝和高血脂,幽門螺桿菌檢測結(jié)果呈陽性。周先生說他對幽門螺桿菌不了解,不過前幾年就查出過脂肪肝和高血脂,但他以為不是什么大問題,從沒治療過。楊教授判斷,正是脂肪肝、高血脂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長期作用,導致了口臭。消化不良是“罪魁禍首”楊教授介紹,在眾多引起口臭的因素中,消化功能不良十分常見?!跋δ芪蓙y會導致食物在胃腸道中潴留時間過長,其他細菌腐敗分解食物產(chǎn)生各種有臭味的氣體。當說話或呼吸時,這些氣體就會從食道內(nèi)傳出,從而形成‘口臭’。”周先生的口臭就是這么來的,而背后真正的病因就是長期的脂肪肝、高血脂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我們知道,肝臟是重要的消化器官,我們吃下去的食物中所含的脂肪,要靠它分泌的膽汁來消化吸收。而脂肪肝、高血脂會讓脂肪沉積在肝臟,影響膽汁分泌,從而減弱肝臟的消化功能。這樣吃進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在胃腸道中留存時間一長,就容易產(chǎn)生各種有臭味的氣體,口臭隨之而來。而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病因,這些疾病會不同程度損害胃腸功能,也會導致消化不良。找出引起口臭的原因,楊教授對癥下藥,開了降血脂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藥物。對于脂肪肝,則主要靠調(diào)整生活方式。他囑咐周先生少吃高脂肪食物,保持均衡飲食,并堅持一周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兩個月后周先生來復診,體重降了7斤,血脂和脂肪肝指標都有很大好轉(zhuǎn),口臭也消失了。“不容易啊,總算治好了,敢大聲說話了?!膘畛诉@塊心病,周先生十分開心。這些原因也可能導致口臭口臭在生活中不少見,大家都知道它十分影響個人社交形象,但對于產(chǎn)生口臭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可能就知之甚少。楊建民教授介紹,口臭有很多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有口腔疾病的原因,也有口腔以外疾病的原因。生理性口臭生理性口臭往往與吃的食物有關,如進食大蒜、蔥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不過這類口臭往往是短期的,不吃這些食物就會減輕。病理性口臭病理性口臭中,口腔疾病如齲齒,牙齦炎、牙周病、假牙、口腔衛(wèi)生差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口臭。其他系統(tǒng)疾病其他疾病如呼吸系統(tǒng)的鼻竇炎、鼻炎等;消化系統(tǒng)的胃炎、腸炎、肝臟疾病等,也有可能導致口臭。楊教授提醒大家,如果口臭持續(xù)不好轉(zhuǎn),可能是身體有了疾病的一個信號,建議排查口腔、消化和呼吸系統(tǒng)等方面的原因,然后對癥治療。本文作者:浙醫(yī)二院國際醫(yī)學中心(杭州明州醫(yī)院)孫敏慧審核:浙醫(yī)二院國際醫(yī)學中心(杭州明州醫(yī)院)楊建民2022年04月12日
706
0
0
相關科普號

蔣青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青偉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1261粉絲11.6萬閱讀

李靖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靖濤 主任醫(yī)師
中日友好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1336粉絲40.6萬閱讀

吳亮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亮 主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
肝病內(nèi)科
847粉絲18.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