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07月02日
402
0
2
-
李政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骨科 有健康才有快樂。寶寶的骨骼健康也牽動著父母的心,對于孩子的身體發(fā)育都有著非常高的警惕性,比如寶寶是不是臀紋不對稱?孩子怎么走路八字腳?腿看起來有點不直?孩子坐姿總不對,難道是脊柱側凸......?種種問題讓家長們焦慮不安,操碎了心。關愛骨骼,助力兒童健康成長。正值“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我們匯總了小兒骨科比較常見的一些疾病科普文章,以此向公眾普及兒童骨骼知識,幫助大家科學認識、正確預防、早期治療兒童骨骼疾病。青少年脊柱側凸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尤為關鍵近年來,青少年脊柱側凸發(fā)病率在我國居高不下,嚴重威脅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未來發(fā)展。在《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引下,教育系統(tǒng)制定并開展了中小學“骨健康促進”行動,將脊柱側凸列為青少年重點篩查和監(jiān)測的疾病。對于青少年脊柱側凸,應盡量在早期發(fā)現(xiàn)脊柱側凸的存在,一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早期的保守治療使彎曲的脊柱得到不同程度的矯正,從而避免手術。這個牽拽孩子的動作存在安全隱患當爸爸媽媽手牽著小朋友,蹦蹦跳跳的玩耍,一家人開心的笑著,多么美好的畫面呀。不過,這個動作可是存在不小的健康隱患,它可能造成手臂的“橈骨頭半脫位”,民間俗稱“牽拉肘”、“掉環(huán)兒”,還有一個高大上的名稱“環(huán)狀韌帶移位”。它是兒童常見的肘部損傷,好發(fā)于5歲以下兒童,常見2-3歲。孩子扁平足需要治療嗎?兒童扁平足十分常見,是困擾廣大家長的一個常見問題。事實上,絕大部分(99%)兒童扁平足都是生理性扁平足不需要任何醫(yī)學干預,隨著孩子生長發(fā)育,足弓慢慢會發(fā)育起來,只有極少部分(1%)兒童的扁平足是病理性扁平足,這部分孩子需要進行治療。孩子走路八字腳需要治療嗎?內八字和外八字異常步態(tài)是平時兒童骨科醫(yī)生最常被家長咨詢的問題之一。6月齡到5歲期間,是人類行走功能和身體協(xié)調性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因此這個年齡段也是內八字或外八字異常步態(tài)的好發(fā)期和自我糾正的關鍵期。孩子X型腿/O型腿正常嗎?“X”型腿(膝內翻)或者“O”型腿(膝外翻)在孩子中是非常常見的骨科學相關問題,也有不少的家長會帶著這類孩子找骨科醫(yī)生就診。然而,當中有很多孩子是生理性的,通常只需要觀察就可以了,不需要特殊處理。只有病理性的膝內翻或膝外翻需要進一步處理和干預。寶寶臀紋或腿紋不對稱,一定是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嗎?如今,剛成為爸爸媽媽的年輕人,都會在網(wǎng)上看育兒健康科普。這讓他們對很多發(fā)生在寶寶身上的疾病,都有著非常高的警惕性。而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簡稱DDH),就是父母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對寶寶下肢“皮紋不對稱”過度焦慮,卻是沒有必要的。這個病,每5個愛運動的孩子,就有1個得脛骨結節(jié)骨軟骨炎這個病,其實非常的常見,尤其是在9-14歲的兒童,特別是那些平時愛跑、愛跳、愛體育運動的青少年們。舞蹈課的這個動作很危險下腰、劈叉,這些舞蹈課上常見的訓練動作,實則對于孩子們稚嫩的脊髓來說,都可能非常危險。家長一個疏忽,當心孩子受到健康威脅我們經(jīng)常看見不少家長騎著自行車、電動車或摩托車接送孩子的情景。在車子前進的過程中,幼兒雙腳無意地擺動,這樣很容易出現(xiàn)腳或腳脖子一下別在車梁上,或卷進正在前進中的車輪輻條與車輪支架空隙中的情況,給孩子的腳部造成碾挫傷,醫(yī)學上稱之為“輻輪傷”。遠離意外傷害!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可能面對或者經(jīng)歷意外。如果意外帶來了傷害,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后果,那會是每個家庭都不能面對和承受的。雖然父母可以盡職盡責地保護孩子,但卻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孩子身邊。所以教會孩子們自我保護,能夠識別和遠離危險,才是最明智的舉措。孩子書包怎么選?怎么背?多重最合適?書包雖小,在背書包這件事上的學問一點都不小。教導孩子養(yǎng)成保護脊柱健康的意識,讓孩子能在保護脊柱健康的前提下正確背書包,避免肩頸疼痛的發(fā)生,教育孩子學會“自己的脊柱自己愛護”。含胸駝背,用“背背佳”真的管用嗎?“背背佳”類儀態(tài)矯正帶、塑身衣一直備受大眾的關注,其實,依靠穿戴用品來支撐的脊柱,不是正常的健康的脊柱,只有通過自身的訓練,身體的脊柱平衡有力強壯,才能在坐立時都能挺拔有型。2022年06月01日
744
0
4
-
陳珽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小兒骨科 孩子有關脊柱側彎的這些知識點都在這兒了! 脊柱側彎也叫做脊柱側凸,指的是脊柱的一個或數(shù)個節(jié)段在冠狀面、矢狀面和水平面上的序列異常,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通俗一點就是說,脊柱的某個節(jié)段脫離了原本的隊伍,造成了軀干兩側的不對等。 由于發(fā)病早期通常不會導致疼痛,很多患者在病情較為嚴重、影響生活學習甚至引起并發(fā)癥時才被發(fā)現(xiàn),錯過了物理治療的有效時期,因此早期篩查顯得尤為重要。 家長們如何在家自查孩子疑似脊柱側彎? 讓孩子脫去衣服,光腳自然站立,雙手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而家長則站在后面觀察孩子這些情況是否正常: 1、雙肩是否等高,雙側肩胛骨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線。 2、雙手與軀干之間的間隙大小是否一樣。 3、左右兩側的腰部是否出現(xiàn)褶皺。 4、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棘突劃下來,觀察劃痕是否為一條直線。 5、髂脊(系褲腰帶的位置)是否在同一水平線。 6、囑咐孩子雙腳與肩同寬、直立,雙手合十向前彎腰至90°,觀察背部是否有不對稱的凸起。當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出現(xiàn)了以上的異常表現(xiàn)時,應及時到正規(guī)就診,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 日常如何預防? 姿勢上的預防極為重要。家長應該時刻督促孩子保持坐、站、走的正確姿勢,比如,孩子在寫作業(yè)時上身應該保持直立,肩膀擺平,腰背自然伸直,胸口不要緊靠桌沿,距離桌面一個拳頭的距離,頭部端正,眼睛距離書本一尺左右。 其次,平時應該堅持體育鍛煉,可以嘗試一些對稱性的運動,如蛙泳、仰臥起坐、俯臥撐、體操、吊雙杠等,利于保持肌肉的對稱性平衡。最后,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2021年09月25日
864
0
0
-
楊軍林主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脊柱中心 小兒脊柱側彎往往是先天性居多,因中胚層發(fā)育異常導致,與孕期母體的狀況關系較大,表現(xiàn)為椎體發(fā)育異常,因此建議孕前及懷孕前3個月按要求服用葉酸片,整個孕期的話需要注意避免服藥、接受X光輻射、避免感冒等。孕期產(chǎn)檢的時候,可通過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脊柱畸形,提早干預。 兒童青少年早發(fā)性側彎早期沒有明顯臨床癥狀,不痛不癢,此時隱蔽性高,容易被忽視,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但是,這些患者,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表現(xiàn)有以下身體特征須引起家長重視:兩個肩膀或肩胛骨不等高,兩邊腰部輪廓不對稱,兩側骨盆不等高,雙側胸部不對稱等,往往提示孩子可能患有脊柱側彎。 出現(xiàn)此類情況,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專業(yè)機構拍一張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進行確診或排除。只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真正降低脊柱側彎的危害。 定期觀察背部外觀變化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看看他的脊柱外觀,在同樣姿勢角度下,每個月用手機拍攝背部照片并觀察、比較,是越來越彎,還是越來越直,或是不變。用手機拍照對比觀察,也能提早發(fā)現(xiàn)兒童青少年的脊柱側彎,及時干預治療。 小兒脊柱側彎多大能做手術?在國際治療原則上,脊柱側彎在40-60度的病人都是需要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如果脊柱側彎角度超過45度,而且采取保守治療無效,脊柱側彎進一步發(fā)展,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在10歲以前,可采用生長棒手術;在10歲以后,一般采用融合手術。 小兒脊柱側彎糾正后還能長高嗎?小兒側彎術后是能長高的。目前的手術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融合手術,術后被固定融合的脊柱節(jié)段不會生長,但身高在側彎矯直的過程中會增加,身高還會通過下肢、其他脊柱未融合節(jié)段的生長而增長。二是生長棒手術,即保留脊柱生長功能,定期行撐開手術以保證脊柱及胸廓的發(fā)育。因此,小兒在手術后身高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小兒脊柱側彎有多種病因,一旦發(fā)現(xiàn)脊柱側彎,就不要存僥幸心理,要盡快得到有效治療。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之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夠治好。通常年齡越小,脊柱的柔韌度越大,矯正效果也越好。2021年09月22日
1396
0
5
-
董健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骨科-脊柱外科 “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未來”?,F(xiàn)今社會,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較為沉重,每位家長不但期望自己的孩子有優(yōu)秀的學業(yè)成績,更希望孩子能有挺拔的身姿、健康的骨骼發(fā)育。據(jù)《青少年形體健康教育管理研究》2016年統(tǒng)計,6-15歲青少年中,肩部形態(tài)異常的占18.2%,背部形態(tài)異常占7.2%,頸部形態(tài)異常占15%??梢?,巨大的學習壓力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了大量學生的骨骼肌肉疾病,而學齡期形成的骨量是終生骨骼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因此,為了預防“小兒疾病所致的老年結果”,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合理健康的生活與營養(yǎng)方式對于日后構建強健有形的骨骼肌肉、減少骨折風險、防治中老年骨質疏松來說十分關鍵。復旦大學醫(yī)學科普研究所的骨骼健康科普專家將為大家介紹不良行為習慣給孩子所帶來的各類肌肉骨骼疾病,并給予相關建議。1.駝背有的學生面對沉重的作業(yè)負擔會每天伏案數(shù)小時,有的學生沉浸于電腦平板無法自拔,許多學生表現(xiàn)為頭部較身體其它部位不同程度地向前突出、雙肩不對稱、向前彎腰時后背的高度異常,僅少數(shù)嚴重者可出現(xiàn)腰背疼痛不適、下肢酸痛。不正確的坐姿、站姿通常是駝背的元兇。 駝背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畸形,6-12歲的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姿勢性駝背,其實質為脊柱后突。正常人脊柱存在生理性曲度,胸椎向后形成弧形,而頸椎、腰椎向前成弧形,以維持最佳生理曲線和身體平衡,保證人體能正常前視。在X線下,胸椎生理性后突通常在20-45°,當其大于50°即可診斷為脊柱后突。然而,家長們不必過于擔心。此類姿勢性駝背屬于非固定性,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及時正確矯正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凡是無脊柱肩背部嚴重損傷的小學生,均可采用下列方法進行矯正:(1)坐在靠椅上,雙手抓住臀部后的椅面兩側,昂首挺胸,向后張肩,每次堅持10-15分鐘,每日2-3次。(2)背朝墻,距墻約30厘米,兩腳開立同肩寬,兩臂上舉并后伸,同時仰頭,手觸墻面再還原,反復做10遍,每日做2-3次。(3)仰臥床上,在駝背突出部位墊上6-10厘米厚的墊子,全身放松,兩臂自然伸直,手掌朝上,兩肩后張,如此保持仰臥5分鐘以上,每日做2-3次。(4)坐或站立,雙手持長棒,橫放在肩背部,挺胸抬頭,致肩背部肌肉稍有疲勞感即停,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上述矯正駝背法,宜在早晨和睡前進行。由于駝背是長期形成的頑固性畸變,所以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會獲得滿意的效果。而癥狀嚴重腰背持續(xù)酸痛者須及時就醫(yī)。從預防的角度具體來說,家長最好督促孩子做到以下幾點:(1)注意端正身體的姿勢,平時不論站立、行走,胸部自然挺直,兩肩向后自然舒展。坐時脊柱挺直,看書寫字時,頭部不過分前傾或后仰,更不要趴在桌上,使頭、頸、肩、背呈正常生理曲線,正確的坐姿更有利于減緩眼部疲勞、預防視力下降。(2)正在發(fā)育的兒童的床鋪質地可中等偏硬,以使脊柱在睡眠時保持平直。(3)加強體育鍛煉。認真上好體育課、做好課間操,促進肌肉力量的發(fā)展。2.斜肩早在19世紀已有德國科學家提出中小學生書包過重會導致正在發(fā)育的機體產(chǎn)生姿勢缺陷,現(xiàn)如今,為學生減負的話題耳熟能詳,但很多學生的書包還是越來越重。每天背書包上學作為小學生負重的主要方式,過度負重和看似時尚的單肩背負姿勢所造成的眾多姿勢缺陷中,斜肩極為常見,這里主要為大家介紹斜肩不正。造成斜肩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兒童少年肌肉發(fā)育尚未完善,較薄弱,長時間的兩肩受力不均,使維持正確身體姿勢的脊柱兩側神經(jīng)肌肉緊張度不平衡而發(fā)生姿勢缺陷,另外,兩肩負荷不均衡,有時可引起脊柱輕度側突,即青少年特發(fā)性脊柱側彎(AIS);二是與遺傳因素有關。小學生群體中以前者較多,斜肩如不及時矯正,除有礙形體美外,還會影響到同側胸肌的發(fā)育和頸歪斜,甚至影響心臟健康發(fā)育。小學生發(fā)生脊柱側彎而引起的肩膀歪斜常常沒有臨床癥狀,那么醫(yī)學上一般是如何準確判斷肉眼難以分辨的斜肩的呢?影像科通過拍攝正位圖像的X光片,然后以鎖骨水平參考線(CHRL),即垂直于X線片外側緣并經(jīng)過抬高側鎖骨最高點的直線,和鎖骨參考線(CRL),即經(jīng)過右側和左側鎖骨最高點的連線所成的夾角,即鎖骨角θ。根據(jù)約定,在左肩高時此角度為正值,右肩高時為負值,以數(shù)值大小判斷斜肩嚴重程度,同時可早期發(fā)現(xiàn)這種姿勢缺陷,判斷有無脊柱側彎,并根據(jù)嚴重程度從觀察、訓練、理療、石膏、支具、手術這些治療方案中進行選擇。多數(shù)小學生因背包問題而引起的肩膀歪斜情況,必須早期經(jīng)過糾正訓練,增強肌肉力量才能得到恢復。所以,科學合理的姿勢訓練是很有必要的:(1)取站立姿勢,頭平,肩平,兩眼平視,保持正中,然后兩臂側平舉,向外、向內交替繞環(huán),開始向外繞小環(huán),逐步繞中環(huán),至大環(huán),4個8拍后再向內繞環(huán)4個8拍,可增強肩臂肌肉群及胸、脊背肌肉群力量,加快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要求:加大肩繞環(huán)的幅度,主要靠肩進行動作。(2)軀干及頭部姿勢同前,兩臂側屈,屈肘,向外、向內繞環(huán),開始向外繞小環(huán),逐步繞中環(huán),至大環(huán),4個8拍后再向內繞環(huán)4個8拍,可增強肩臂肌肉群力量,加快該部位血液循環(huán)。(3)軀干及頭部姿勢同前,兩肩輪流上提,一肩提兩次后換另一肩上提。做4個8拍為一組,共做3-4組。要求:上體正直,單純提肩動作,頭、頸勿動,肩放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江湖上”一些稀奇古怪且沒有任何醫(yī)學研究支撐的治療方案還是吸引了不少患者嘗試。例如刮痧、電擊等,結果卻是耽誤了治療時機,使其發(fā)展成嚴重的脊柱畸形,令人痛心。尚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的孩子,對于姿勢缺陷更重要的是從預防做起。學生背負適宜重量的上限為體重的10%以內,小學生們可僅背當天使用書籍,可選擇使用拉桿式書包,也可選擇在校時間盡力完成部分作業(yè)后回家,這些方法均可避免前傾效應的積累。以正確姿勢背負雙肩包,保持端正走姿,選擇的包帶應較寬較軟,調節(jié)包帶至適宜松緊度,避免單肩背、斜挎背等方式,這些方法均可有效防止雙肩高度不一。3.腱鞘炎五年級的小王同學,對新買的平板電腦愛不釋手,在周六下午連續(xù)玩了四小時的王者榮耀后,右手大拇指的根部逐漸出現(xiàn)劇烈難忍的疼痛,拇指屈曲,甚至不敢活動。這就新聞報道中常說的腱鞘炎的典型癥狀。過去,腱鞘炎多見于體力勞動者,而現(xiàn)在,少年、學生群體已然成為腱鞘炎新興患病人群,該種疾病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學生群體不同于一般勞動者,通常在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手指的長時間高強度使用,往往在拇指、中指、環(huán)指的掌指關節(jié)產(chǎn)生劇痛,少數(shù)患者會在疾病初期的早晨感到患指僵硬、疼痛,緩慢活動后消失,部分患者在用力屈伸手指做彈撥動作時甚至出現(xiàn)響聲;體檢時醫(yī)生往往可在掌橫紋處觸及痛性結節(jié),這種疾病被叫做“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不少沉迷電腦的學生在手腕處也可出現(xiàn)類似癥狀,稱之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疼痛多集中于腕關節(jié)的拇指側,無力提物。握拳向小拇指側偏斜時,該處疼痛可明顯加劇,稱為“Finkelstein試驗”陽性。為什么我們看到的小學生患腱鞘炎的報道越來越多?腱鞘炎又到底是怎么發(fā)生的呢?由于樂器類興趣班報名人數(shù)居高不下,手機、平板在校園日漸風靡流行,電腦游戲發(fā)燒友也有了小學群體,而雙休日家長對學生稍加疏忽就會更造成學生對電子游戲的放縱,這些無不引起手指手腕的頻繁快速活動。部分手部肌腱外包裹有一層腱鞘,就如同刀有刀鞘的保護,腱鞘具有保護、潤滑、保持肌腱活動度的功能,而高強度活動引起的過度摩擦會導致出血、水腫等無菌性炎癥反應;反復創(chuàng)傷或慢性遷延后,腱鞘增厚致使肌腱的活動空間狹窄,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粘連,肌腱性質也發(fā)生改變,即可表現(xiàn)為疼痛、壓痛、活動受限。對于小學生而言,長期影響下更可造成關節(jié)發(fā)育畸形的危害。腱鞘炎的治療可分為非手術和手術兩大類。多數(shù)患者通過局部制動、按摩、休息、保持觀察或腱鞘內注射醋酸潑尼松龍或復方倍他米松即可取得很好的療效,而以上非手術療法無效時往往考慮手術下切開腱鞘,減輕內部壓力,并去除粘連。那么,不想得腱鞘炎怎么辦?提示以下三點:(1)連續(xù)訓練樂器或游戲時間不宜過長,結束后可反復揉搓手指和手腕進行按摩,冬季可再用熱水泡手。(2)對于熱愛伏在電腦桌前游戲的學生,應控制上網(wǎng)時間,并采用正確的娛樂姿勢,盡量讓雙手雙臂平衡,手腕能觸及實物,不要懸空。維持正確坐姿同時可預防上述駝背及斜肩的發(fā)生。(3)手腕疲勞感明顯者,可做手腕關節(jié)180度的旋轉;或將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來回數(shù)次;或將手指反壓或手掌反壓數(shù)下,均可有效緩解手部酸痛。骨骼肌肉的生長速度,在小學階段雖然不及嬰幼兒期和青春期來得快,但是依然迅速且關鍵。正確適量的運動可讓孩子的心肺功能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同時促進骨骼肌肉生長,刺激激素分泌,推動成長,并且能有效提高食欲、提高思維活躍度,減少因學習壓力而導致的頭暈、抑郁等神經(jīng)精神疾病的發(fā)病率,家長可以送給孩子的一件最好的禮物便是“鼓勵他們終身熱愛體育活動”。不過,任何運動方式都應有正確的指導和監(jiān)督,防止肌肉拉傷、骨折、骨骼發(fā)育畸形。大家都知道,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兒童缺一不可,且應均衡搭配。骨骼的發(fā)育也與多種營養(yǎng)素密切相關,如鈣、磷、維生素D、維生素A、鋅等。奶類及奶制品中含鈣、蛋白質、維生素D等,如條件允許,可堅持每天一杯牛奶。富含鈣的食物還有豆制品、紫菜、蝦皮等等,從食物獲取的鈣質是最好的。推薦每日鈣攝入1200-1500mg.但是,如果家長認為孩子沒有從食品中獲取足夠的鈣質,也可以考慮鈣補充劑。特別要提醒的是,骨頭湯并不能高效補鈣,“以形補形”的觀念需得到更正。小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不但關系到下代人的總體健康水平,而且關系到民族的繁衍昌盛。在這生長發(fā)育的動態(tài)“塑形期”中,我們應根據(jù)該年齡段獨特的解剖生理與發(fā)育特點,給予特殊關注、做好保健工作,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作者:梁海峰 林紅指導:董健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骨科復旦大學醫(yī)學科普研究所本文受以下項目資助: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編號:20DZ2312000)上海市衛(wèi)健委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項目(編號:GWV-10.2-XD11)2021年08月03日
1693
1
9
-
劉偉主治醫(yī)師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yī)院 疼痛科 你眼里的含胸駝背,可能正在演變成脊柱側彎! 你眼里的昂首挺胸,可能正在讓腰椎和胸椎曲度發(fā)生變化! 人的脊椎,就像是房子的結構,負責支撐人體的所有重量,但凡坐、臥、跑、跳,各種姿勢、活動都得依靠脊椎的支撐。事實上,脊椎除了擔負支撐身體的功能外,還主掌了我們的健康。很可惜的是,一般人缺乏對脊椎的保健觀念,常常將腰痛背痛、駝背等常見毛病當作外部儀態(tài)問題來隨意對待,而不會認為這是「生病」了,也因此常常讓身體的失衡狀況越來越嚴重。 脊柱側彎是什么? 脊柱側彎是指脊柱向一側彎曲了,同時伴有脊柱和胸廓的旋轉,以及矢狀面(胸椎和腰椎的曲度,如剃刀背、駝背,骨盆前傾、骨盆后傾)生理曲度的變化。因為人體單側運動的模式比較多,兩側肌肉力量不同(如左右手力量)。 所以理想的筆直的脊柱是很少見的,一般COBB角度大于10°才能稱之為脊柱側彎。側彎節(jié)段的脊柱活動幅度會降低,脊柱不能主動挺直,側彎通常會伴隨椎體旋轉,引起肋隆突或腰突。 每個人的脊椎都略有不同,沒有一種方法能明確定義脊椎側彎是怎樣的以及會如何發(fā)展。有的人彎曲程度很小,有的很明顯;有的只有一處側彎,有些人則多處側彎變形。醫(yī)生在定義脊椎側彎時,會考慮 4 個主要因素: 01、彎曲形狀 結構性脊椎側彎是脊椎本身的異常導致側向彎曲,并產(chǎn)生畸形變化(扭曲)。非結構性脊椎側彎指的是雖然脊柱側彎,但脊椎骨沒有產(chǎn)生畸形變化,主要由姿勢不良、神經(jīng)肌肉病變等因素所致。 02、彎曲位置 醫(yī)生按頂椎的所在位置定義脊椎側彎。頂椎是彎曲中畸形最嚴重,偏離垂線最遠的椎體。 03、彎曲方向 醫(yī)生將確認脊椎彎向左邊或右邊。 04、彎曲幅度 醫(yī)生也會測量彎曲角度和長度。 青少年脊柱側彎的危害? 01、體態(tài)外觀方面的影響 這是最明顯、最直觀的影響。尤其是女孩子,一副剃刀背(背部不對稱的隆起),常常會把女孩子“束縛在大衣里”,脊柱側彎往往伴隨著骨盆不水平、骨盆傾斜、下肢長短腿等情況,身體極度不平衡,這時候孩子的外觀會受到影響,使孩子自信心受挫,不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 02、身高矮小,不長個 青少年如果出現(xiàn)脊柱疾病,特別是脊柱側彎疾病后背就會呈曲線,對于生長期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影響,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身高會比其他孩子明顯低。 03 我們都了解到骨骼的問題會影響到孩子的五臟六腑,脊柱側彎一般會伴隨著脊柱的旋轉,肋骨往往會壓迫到處于胸腔內的內臟,使得青少年心理發(fā)育不全,主要是心臟與肺,從而是的運動能力下降,程度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呼吸,出現(xiàn)心慌氣短的情況,對消化系統(tǒng)也有很大的影響,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形體消瘦,更嚴重的會導致一些內臟疾病及疑難雜癥,甚至危及生命! 04、心理方面的影響 脊柱側彎還會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巨大的心理壓力引起的睡眠不佳、頭暈目眩、視覺疲勞等癥狀還會誘發(fā)一系列焦慮、壓抑、自卑等多種消極情緒。 脊柱側彎如何預防? 01、注意日常習慣與姿勢 寫字、看書時候要保持正確坐姿,抬頭挺胸,不要趴在桌子 上學習、睡覺。其次桌椅高度也要合適,正確的桌椅高度應該能使人在坐時保持兩個基本垂直,一是當兩腳平放在地面時,大腿與小腿能夠基本垂直,二是當兩臂自然下垂時,上臂與小臂基本垂直。 02、參加體育鍛煉 應當每天科學的參加體育鍛煉,加強脊柱兩旁肌肉的力量。孩子除了參加課間操和體育課之外,還應多參加跑步、快走、游泳等運動。 其中游泳是一項極其有效的腰背肌鍛煉方法。切不可因為孩子有脊柱側彎而不讓他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03、科學飲食 從飲食中攝入足夠的鈣,適當曬太陽避免孩子過胖或者過瘦增加脊柱負擔或因瘦弱的肌肉無力保護脊柱而發(fā)生彎曲。 第一次檢查2020.3.20開始治療 第二次檢查2020.9.252020年12月18日
2944
0
0
-
蔣暉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脊柱骨科 脊柱側彎應該如何預防呢?蔣暉副主任表示,引發(fā)脊柱側彎的病因多樣,脊柱側彎的種類也不同,對于結構性的或者器質性的脊柱側彎,難以預防。而對于姿勢性的脊柱側彎確實有一些方法來預防: 首先,要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和錯誤姿勢。蔣暉副主任表示,兒童、青少年為了較好保持脊柱的生理弧度應選擇臥硬板床。同時,不宜長時間、長期趴著睡覺。 同時,應避免用單肩背書包,背單肩背對一側的肩膀壓力比較大,容易造成一邊肩膀高一邊肩膀低,甚至影響到脊柱的生長發(fā)育。 在乘公共汽車時,最好不要長時間趴在前椅靠背上打瞌睡。這樣不僅危險,而且對脊柱的健康也很不利。 在坐椅子時最好坐椅子面的前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保持上半身坐直,不要側歪著身體,以增加背部脊柱的側壓力。 同時,兒童及青少年應適當進行運動鍛煉,蔣暉副主任表示,合理的運動與訓練有助于矯正功能性脊柱側彎,例如:姿勢性脊柱側凸和癔癥性脊柱側彎。加強項背肌及腰背肌鍛煉,減少頸痛及腰背痛發(fā)生率。但在運動時注意安全,避免脊柱損傷。2020年11月13日
1682
0
3
-
廖博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骨科 很多家長再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兩側肩膀不平,一邊高一邊低,讓孩子站端正仍然是這樣,結果到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說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是以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離身體中線,簡單的說就是本來垂直的脊柱發(fā)生了彎曲,有彎曲成“C”型的,也有彎曲成“S”型的,目前,脊柱側彎已經(jīng)成為危害我國青少年兒童的常見病、多發(fā)病。 據(jù)統(tǒng)計,中國青少年脊柱側彎發(fā)生率高達20%,男女總體比例大概為1:3,彎度10~20°為脊柱側凸的最常見彎度,約占所有患者的90%;而彎度大于20°約占9.3%,而大于40°者少于2%。 從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青少年脊柱側彎的形勢不容樂觀,需要引起廣大父母的重視,脊柱側彎不僅影響孩子美觀,造成駝背、高低肩、長短腿,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嚴重的可導致心肺衰竭、癱瘓乃至死亡。所以家長們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預防脊柱側彎的發(fā)生。 如何預防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發(fā)生? 一、良好的學習方式 正確的讀寫姿勢和高度適合的桌椅正確的姿勢指身體距離桌子一拳的距離,眼睛距離書本一尺的距離,身體坐正,書本放在身體正方偏右(適合于右手寫字的人),這樣的習慣需要養(yǎng)成,對骨骼和身體都很有好處的; 正確的桌椅高度應該能使人在坐時保持兩個基本垂直: 一是當兩腳平放在地面時,大腿與小腿能夠基本垂直。 二是當兩臂自然下垂時,上臂與小臂基本垂直。這樣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二、適當?shù)臅亓亢捅嘲绞?背包過重和背包方式錯誤可能造成青少年背部損傷和肌肉疲勞。孩子背包過重將引起脊椎后彎、側彎、前傾或扭曲。同時,肌肉可能因極度緊張而疲勞,脖子、肩膀和背部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建議把背包重量控制在背包者體重的10%以下,合理放置書包內物品也很重要,最重物品應放在最貼近背部的位置,建議孩子盡量采取雙肩背的背包方式。 三、合理的飲食習慣 合理飲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營養(yǎng)必須滿足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和各種生理、體力活動的需要。青少年正是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所以青少年要適當補鈣。 四、科學的身體鍛煉 體育鍛煉的內容要多樣化,全面增強脊柱兩側、前后肌群力量,除了上好體育課、做廣播操外,每天都應堅持1小時左右的體育鍛煉。盡量多參加諸如單雙杠、跳箱、平衡木等活動項目,對預防脊柱彎曲有良好的作用。 如果懷疑孩子出現(xiàn)脊柱側彎,家長們可以在家試試這幾個簡單的篩查方法! 1、看兩肩是否等高 2、肩胛骨是否一側突起 3、肩胛骨下端是否等高 4、雙側背部是否隆起不對稱 5、雙側腰部是否隆起不對稱 6、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突下劃看是否為直線。 篩查后,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其中有一項不正常,就說明有脊柱側彎的可能,需去醫(yī)院進一步檢查。 如果檢查發(fā)現(xiàn)孩子就是患上了脊柱側彎,臨床上怎么治療呢? 一、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物理治療和支具治療。 1、物理治療 簡稱為“理療”,其目的是改善器官組織功能,增強身體機能,降低疾病對患者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常見有貼近生活的運動治療,還有電療和手法治療。 運動治療主要是增強脊柱凸側肌群肌力,調整脊柱生物力學的平衡,矯正側彎,提高耐力和呼吸功能。主要包括:姿勢鍛煉、矯正體操、呼吸體操等。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制定。 目前,國外各種有關運動療法的研究已證明運動療法的有效性,并且這是一種“無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臨床常用的手術治療和支具治療雖對脊柱側彎的病情有所控制, 但都不可避免的給患者帶來二次創(chuàng)傷。 2、支具治療 支具通過包容軀干和脊柱,可為患兒生長發(fā)育期間提供持續(xù)的矯正力。 支具治療的目標是限制側彎的進一步加重,最理想的情況是可以無需再進行手術治療。然而,雖然使用合適的支具可以減少側彎的弧度,但這種矯正主要是在穿戴支具的時候,故一旦長時間不穿戴支具,則容易再次出現(xiàn)畸形,且治療時間較長。 二、手術治療 脊柱側彎的手術治療是唯一能夠長期持續(xù)矯正畸形的方法,但會喪失一部分脊柱的功能,使其活動度較正常減小,這也是患者及家屬在進行手術前需要慎重考慮的重要問題。 手術治療的目的:首先是預防脊柱側彎的加重,其次是最大限度、安全、有效地矯正脊柱畸形。2020年05月31日
1187
0
0
-
李海峰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當孩子坐著時你有觀察過Ta的脊柱么?當Ta開始邁開小腿走路時你有注意過Ta的姿勢么?我們都欣喜于Ta們的成長,其實我們還要關注Ta們的脊柱是否也在正常發(fā)育。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出現(xiàn)的脊柱側彎通常是先天性脊柱側彎,這一類型的側彎往往有明確的病因,如果不早期發(fā)現(xiàn),側彎畸形會隨著孩子的生長而加重,同時會影響胸廓和肺臟的發(fā)育。什么是脊柱側彎呢?正常人的脊柱從背面看是直的,也就是說從枕骨結節(jié)到骶骨棘的所有脊柱棘突成一條直線,如果脊柱的一段或幾個節(jié)段向側方彎曲,向左或向右偏離了這條中軸線,即稱之為脊柱側彎。脊柱側彎有許多類型,最多見的是特發(fā)性脊柱側彎。特發(fā)性脊柱側彎中又分三種,0-3歲就發(fā)現(xiàn)有脊柱側彎稱為嬰兒型;3-10歲為幼兒型;10歲以后才出現(xiàn)脊柱側彎的稱為青少年型。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脊柱側彎呢?這需要家長們多花一些精力仔細觀察孩子,如孩子走路兩條腿高低是否一致,有沒有出現(xiàn)一側肩膀高、一側肩膀低,坐下時身體是否向一側傾斜。以下推薦一個篩查法,可用于家庭自測,此時需讓孩子脫掉上衣,光腳自然站立,家長在孩子背后觀察:第一步:看孩子的兩肩是否等高;第二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有沒有一側肩胛骨向后凸起;第三步:用手摸一摸,看兩塊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接著讓孩子彎腰,雙手自然下垂。第四步:觸摸并對比孩子的雙側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第五步:觸摸并對比孩子的腰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第六步: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突劃下來,看是否能劃出正常的直線。如果發(fā)現(xiàn)上述有一條情況出現(xiàn),請及時去醫(yī)院完善相關方面的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脊柱側彎的危害有哪些?脊柱側彎會對身體各大系統(tǒng)功能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1、外形方面的影響:由于脊柱的彎曲,影響了人體骨骼的正常生長發(fā)育,使人變得駝背、雞胸、骨盆傾斜,肩不等高、背不等平、腿不等長,身體扭曲,身軀矮小。因為外形的異常,患者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不喜歡和人交往,久而久之會影響心理的健康,嚴重的會發(fā)展成自閉癥。2、生理方面的影響:脊柱彎曲引起脊柱兩側受力不平衡,可引起腰背痛。脊柱彎曲造成了胸腹腔面積的減小,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正常的生理功能,這一類病人中,成年以后,平均壽命普遍比正常人短,很多人死于心肺并發(fā)癥。嚴重的脊柱彎曲女性患者可能影響生育。3、在精神層面的影響:我們發(fā)現(xiàn)兒童時期的脊柱側彎,對一個人的性格形成以及精神狀態(tài)產(chǎn)生巨大影響。性格偏激、抑郁和暴躁、小兒多動癥和抽動癥、青少年抑郁癥等和脊柱側彎有明顯的關系,我們糾正了脊柱的異常彎曲,這類疾病有明顯的改觀。如何預防脊柱側彎的發(fā)生?脊柱健康與否關系到人一生的生活質量,保護脊椎應從嬰幼兒開始,最佳方法莫過于重視平時對脊椎的保養(yǎng)、保護、鍛煉,防患于未然。日常生活中媽媽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注意:1、 細心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任何身體或姿勢的不對稱現(xiàn)象,要及時咨詢相關專業(yè)人員或就診。2、不要讓嬰兒以錯誤的姿勢過早得長時間坐著:一般在5-6個月時嬰兒開始形成坐位,此時腰部可以保持直立位。過早地讓嬰幼兒長時間坐起來,容易因軟弱的脊椎難以勝任而造成脊椎彎曲。3、幼兒坐姿要正確:桌、椅的高低要適合,孩子寫字、看書姿勢要正確,同時應適當?shù)刈儞Q體位與休息。4、使用合理硬度的睡床: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睡在過軟的床或沙發(fā)上,尤其不要在過軟的床或沙發(fā)上躺著看書、看電視。5、適當?shù)膽敉饣顒蛹板憻挘哼m當?shù)倪\動及野外活動,可提高體質,增強肌力以維持合理的姿勢。6、日常生活中要養(yǎng)成良好的姿勢: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坐姿、站姿、走姿、臥姿,可以保持脊柱健康形態(tài),減少脊柱疲勞,促進身高發(fā)育和身體健康。2020年05月24日
2634
0
2
-
2020年04月16日
1571
1
12
相關科普號

李志鯤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志鯤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骨科脊柱一科
430粉絲1.3萬閱讀

趙占波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占波 主治醫(yī)師
深圳市兒童醫(yī)院
骨科
160粉絲3.5萬閱讀

趙菁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菁 主治醫(yī)師
上海浦濱兒童醫(yī)院
康復科
13粉絲100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