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一分鐘讀懂肝功能下: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脂蛋白
王帥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05日2614
0
4
-
一分鐘讀懂肝功能上:谷丙谷草
王帥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05日2570
0
4
-
一分鐘看懂血常規(guī)2:紅細胞和血小板
王帥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05日4763
0
10
-
一分鐘看懂血常規(guī)報告1:白細胞
王帥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05日4194
0
7
-
如何三個字區(qū)分焦慮和抑郁
近幾年,心理問題包括焦慮和抑郁在媒體報道中頻頻出現,大家都很擔心,但又分不清兩者間的區(qū)別,特別是當醫(yī)生說你有焦慮或抑郁時,馬上感到問題很嚴重。其實,了解焦慮和抑郁并能夠正確區(qū)分和判斷真的很重要。下面駱艷麗主任醫(yī)師將傳授你“三字高招”,教你如何用三個字既快速又簡單地區(qū)分焦慮和抑郁。焦慮:高—生—前抑郁:低—死—后不懂?不著急,且聽我細細道來?!案?生-前”,即是焦慮的核心表現。高焦慮的人能量高于常人,主要表現在“腦袋”和“身體”上。所謂“腦袋”,就是想法太多,腦子高速運轉。擔心身體健康,害怕別人笑話,恐懼某些場合,顧慮意外發(fā)生。所謂“身體”,就是功能亢奮,比如心跳快,血壓高,手抖多汗,坐立不安。生焦慮的人求生欲望很強,其核心是“怕死”,比如關注身體不適,反復去醫(yī)院檢查,擔心染病而反復洗手,擔心意外而檢查門窗。前所謂“前”,其實是一句玩笑,每個人都經歷過考試,考試前是焦慮,考試后是抑郁,至于為什么,請看下文分解。明白了焦慮的“高-生-前”,與之相反,抑郁的核心表現就是 “低-死-后”。低抑郁的人能量低于常人,同樣也是表現在“腦袋”和“身體”上?!澳X袋”能量低,是指腦子轉得慢了,想法少了,不想說話了,沒有興趣了。而“身體”能量低,就是功能減退,活動減少,比如沒有力氣,不想外出,吃不下,睡不著。死抑郁的人有可能自殺,這是大家都知曉的,也是我們臨床醫(yī)生高度警覺的,如果覺得活著沒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甚至考慮到自殺方式了,就必須要盡快到醫(yī)院看醫(yī)生。后之前說了,考試前是焦慮,考試后是抑郁,為什么呢?焦慮是指“可怕的事情即將發(fā)生”,而抑郁則是源于喪失(loss),比如怕乘電梯(幽閉恐懼癥),怕去高處(恐高癥)就是焦慮,失戀,失學,喪偶,退休容易導致抑郁,等等??吹竭@兒您一定明白了焦慮和抑郁的區(qū)別,不過不要擔心,焦慮和抑郁都是正常人的正常情緒,多數時候還是優(yōu)點呢,比如有抑郁特質的人情感細膩,成為作家的不在少數,而有焦慮特質的人做事謹慎細心求完美,更容易事業(yè)有成,說不定你的領導就是焦慮特質呢。當然如果超過了一定的度,也就是影響到正常生活工作學習時,那就得高度重視了。當然,如果您有以下表現,還是建議您及早到醫(yī)院就診:1覺得活著沒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甚至有時已經開始考慮具體的自殺方式,并且著手準備(比如積攢安眠藥)時,一定要及早求助于醫(yī)生;2吃不下飯,體重明顯減輕,做了相關檢查比如胃腸鏡、腫瘤指標等卻無明顯異常;3睡不著覺,躺在床上半小時還不能入睡;或者早上比平時早醒1-2小時;4身上有各種不舒服,比如疼痛,尤其部位不固定,性質不明確,而反復檢查卻找不到病因;5工作經常出差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自覺反應遲鈍;6腦子里總是胡思亂想,多思多慮,各種擔心,難以控制;7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多汗,手抖,心慌,卻檢查不出病因;8血壓持續(xù)升高,服用各種降壓藥無效,尤其緊張擔心時更高;9在某些特定場合會緊張擔心,恐懼害怕,如社交場所,當眾發(fā)言,或空曠場所,高處,密閉(地鐵、飛機、磁共振等)等,并且主動回避去這種地方;10無原因無預兆突然發(fā)生心悸,氣透不出,覺得自己要死掉了,擔心心臟病發(fā)作,擔心失控,有強烈的恐懼感,檢查無明顯異常,約半小時自行緩解。當然,如果您還不能確定,可以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上海仁濟心理科”,在菜單“心理測試”-點擊“閱讀全文”后,可看到GAD-7和PHQ-9,可以進一步助您了解自己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最后,必須要說明的是,上面提到的各種焦慮和抑郁,只要到醫(yī)院心理科正規(guī)治療絕大多數都是可以痊愈的。
駱艷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4月16日2022
0
0
-
“丑”到沒朋友——漫談軀體變形障礙
那天,她是帶著黑色的帽子低著頭走進治療室的,她告訴醫(yī)生,她的額頭是突起的!雖然周圍很多人都說她的外貌姣好,但她總是覺得自己外表是有缺陷的,她還曾經不遠千里飛至韓國做整形,但整形科醫(yī)生說,以她的外貌足以在韓國當明星了,不需要做手術。醫(yī)生的話并沒有打消她的念頭,回國后她又找了一家著名的醫(yī)院,打算做額頭磨平手術,整形外科醫(yī)生再一次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因為外表的“缺陷”,她極少與人交往,也從不參加朋友家庭聚會。每次外出她總要戴帽子,用左手擋在額頭上。已經讀大四的她進入了找工作時期,以她的能力本可在一家國企獲得高管工作,但因為她的儀態(tài)動作導致她最終只獲得了一個小職員的工作………如果我們身邊也有這種人,就要當心了,這也許是??!軀體變形障礙!軀體變形障礙,是一種對想象的或輕微外表缺陷的先占觀念,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即使擁有正常的外貌,但他總是會覺得自己丑陋或某個部位有缺陷。這種觀念不僅給個體帶來痛苦, 還可能引起職業(yè)、社交等功能損害(如反復整容、因自覺丑陋回避社交活動等)。軀體變形障礙在人群中的總患病率為1%-3%,該類病人因為“缺陷”常至皮膚科、整容科就診,因此這兩科的就診病人中軀體變形障礙所占比例高達15%!慢著!先別對號入座!每個人照鏡子時總會覺得自己外貌有不美之處,但怎么樣才是軀體變形障礙呢?臨床上是如何診斷的呢?根據DSM-5診斷標準:A.具有一個或多個感知到的或其他人看起來微小或觀察不到的外貌方面的缺陷或瑕疵的先占觀念。B.在此障礙病程的某些時間段內,作為對關注外貌的反應,個體表現出重復行為(例如:照鏡子、過度修飾、皮膚搔抓:尋求肯定)或精神活動(例如,對比自己和他人的外貌)。C.這種先占觀念引起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yè)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D.外貌先占觀念不能用符合進食障礙診斷標準的個體對身體脂肪和體重的關注的癥狀來更好的解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什么有的人會發(fā)展為疾病呢?有文獻總結了影響該病發(fā)生的心理社會因素:1.家人的情感忽視(病人與家人的溝通交流少)2.曾受到他人對自己外表的負面評價3.因外表而遭遇挫折(如因眼睛較小被舞蹈隊淘汰)4.媒體影響(現代媒體對“美”的定義幾乎都是大眼、瓜子臉、大長腿等)5.個性特征(低自尊、自卑、在意他人的評價、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和贊美)雖然軀體變形障礙會帶來嚴重的功能損害,但遺憾的是,大多數病人并不能意識到自己存在心理問題。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應該考慮可能患有軀體變形障礙并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呢?1.有體像不滿,即反復表達對自己外表的不滿意,雖然不影響正常生活,但仍注意觀察2.花大量時間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缺陷”3.反復摳挖自己的皮膚4.反復求診于皮膚科或整形科。雖然多次整容,但仍覺“缺陷”存在,并認為醫(yī)生治療或手術失敗5.男性用帽子掩蓋自己的缺陷,女性長時間化妝來掩飾6.因外表“缺陷”而閉門不出甚至自殘軀體變形障礙雖然屬于神經癥(舊稱神經官能癥)范疇,但由于患者缺乏自知力,常常延誤診治,如果不及時治療,該病可發(fā)展為妄想性障礙,比如堅信別人嘲笑自己針對自己等,導致社交活動進一步減少,社會功能不斷退縮,甚至會導致自殺,其后果嚴重程度遠超常見神經癥的結局。因此,一旦出現了對外表的過度關注并導致社會功能的嚴重損害,就應該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就診。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你本來就很美!
駱艷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4月16日2849
0
0
-
這兒疼,那兒疼,這兒那兒都沒??!—漫談軀體癥狀障礙(上)
仁濟醫(yī)院心理醫(yī)學科駱艷麗主任應上海都市廣播邀請,做客《名醫(yī)坐堂》節(jié)目,與廣大聽眾一起聊聊軀體癥狀障礙。心理科團隊將節(jié)目內容進行文字整理,與各位讀者分享。主持:最近我們有很多聽友經常問一個問題,他說我這兒疼那兒疼,渾身都疼,但是就是查不出什么毛病。據我所知,有一種病叫做,軀體形式障礙,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病呢? 軀體形式障礙,是一個精神疾病診斷名稱,這個名稱來自于美國的一個診斷系統(tǒng)(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2013年該診斷系統(tǒng)更新至第五版。因此現在稱為軀體癥狀障礙,顧名思義,即以軀體癥狀為主,這些癥狀往往是一個或多個部位,性質不典型,部位不固定。關于這個疾病我們有句玩笑話,除了沒人疼,身上哪都疼。主持這類病人有什么特點呢? 這類病人往往是根據身體上的不舒服,然后到相應的科室去就診,比如胃腸道不舒服就到消化內科就診,頭痛頭暈就到神經內科就診。軀體癥狀障礙盡管是一種精神科的診斷,但是患者首次就診的往往是其他科室,治療后有的人療效不好,比如說疼痛吃止痛藥往往效果不理想。 除了身體上的表現,這類病人是不是也會有精神上的表現呢? 對的,就像剛才所說的,到醫(yī)院就診的時候他可能會有點回避,很擔心,有的人見了醫(yī)生會更加焦慮。所以大部分軀體癥狀障礙的病人會有焦慮情緒,會比較關注自己的身體不舒服,比如說肝部有點不舒服,有些人把它忽略了就沒事了,但是有些人會特別關注,就反復去醫(yī)院查,結果沒有異常,但是他還是擔心,醫(yī)生的解釋也不起作用,進入了惡性循環(huán)。 如何診斷軀體癥狀障礙呢? 診斷軀體癥狀障礙有一定的診斷標準,首先是以一個或多個軀體癥狀不舒服為主,并且?guī)砝_,影響到正常生活。第二條,病人對于這個癥狀會有過度的擔心、過多的想法,花了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就診,就像我剛剛說的,檢查一次沒問題,但是十次八次的去做檢查,這就是有問題了,第三條,病程超過六個月。 那會不會有一種情況,病人確實有軀體方面的疾病,同時也有軀體癥狀障礙呢? 這是完全有可能并且非常常見的。這時候如何區(qū)分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這個人上腹部不適,檢查結果提示脂肪肝,當其他患者有同樣的診斷時,可能是兩分的病只有兩分的難過(最嚴重為十分),但是如果當一個人,他的檢查只有兩分的病變,但是他的痛苦程度已經達到了八分,他每天到醫(yī)院不停的做檢查,我們有一個詞來形容,稱為:“doctor-shopping”,像逛商場一樣逛醫(yī)院,還是會不停的擔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這時候要考慮不僅僅是機體疾病,還有可能有軀體癥狀障礙。
駱艷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4月16日3430
4
7
-
為什么孩子大了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恨父母?
現在許多父母都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圍著孩子操勞大半輩子,可最終只換來一個任性、啃老的巨嬰,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常常因為父母的一點問題就怨恨他們。 作為一名精神心理工作者,從業(yè)十余年遇到許多兒童青少年的來訪者,也有許多像前面提到的情況,先從一個我遇到的案例說起吧。 來訪的家長是位四十多歲的母親。在兒子還小的時候,丈夫工作在外地,她就獨自一人帶孩子,雖然很辛苦,她也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孩子所有的要求,有時孩子孩子想要的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她還是會努力把最好的都給他;后來孩子稍大些,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就把他送到在城里工作的丈夫身邊,由婆婆和丈夫照顧,他們更是照顧的無微不至,從來沒讓他做過任何家務。但令她沒想到的是,這兩年進入青春期的兒子不再是以前那個快樂、陽光的孩子,開始不斷與她發(fā)生爭吵。她不懂,為什么一直以來如此疼愛孩子,孩子還會像敵人一樣對她? 兩人無法進行正常交流,于是就干預孩子的生活習慣,窺探孩子的隱私,情緒也常常失控,進而加劇了與孩子的沖突。她覺得自己低落、失控的情緒甚至已經影響到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于是前來看診。 這些原因是有可能存在的,但不能一概而論。 在我看來,家庭可能有其他問題和矛盾。 孩子的問題是家庭問題的投射。在我這里有許多來訪者,有嚴重的厭學、叛逆的情況。在我們共同工作的過程中,總會發(fā)現他們的原生家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在這個家庭中,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分別長時間的缺少陪伴,并且父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非常嚴厲。比如孩子有一次與父親產生了口角,父親就摔了他的手機。而這位母親后來翻孩子的信息發(fā)現他給一個女同學發(fā)短信傾訴,而這個女孩父母離異,因為父親有家庭暴力傾向。孩子之間,會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受,相互之間也會給予負性的影響。 所以,“愛”本身對孩子非常重要,我們并不是克制家長對孩子的愛。孩子需要我們的陪伴,而我們陪伴的過程中應當是和善而堅定的。在和善而堅定的態(tài)度中,把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給孩子。 「和善」能抵消過于堅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對自尊的挫傷等; 「堅定」則能抵消過于和善所造成的嬌縱、操縱父母、被寵壞的小孩,對自尊的挫傷等。 「和善」可以表達自己對孩子們的尊重,獲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這樣孩子也會養(yǎng)成好好溝通的習慣; 「堅定」卻是讓我們尊重自己、尊重當時情形的需要,減少“贏了”孩子而帶給孩子的傷害,讓孩子們學會自我約束。 我們會發(fā)現當家長過多干涉孩子的成長秩序,越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孩子越是容易沒有主見。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被家長的照顧而消失,無法形成自己判斷是非的系統(tǒng)。 在家長堅定而和善的陪伴中長大的孩子也會更加自信、懂得分享。 每個人性格的養(yǎng)成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我們需要發(fā)現其中的問題并解決。大多數家長都想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當然,每個人初作父母都不是完美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汪靜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2月22日10205
3
9
-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個建議
老K說心理 2018-12-18 08:34:53一、對自己不過分苛求人應該有自己的抱負,但有些人的抱負不切實際,根本非能力所及、欲求不得,便會認為自己倒運而終日憂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結果,受害者還是自己。為了消除挫折感,則應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稍有提前量,不努力達不到,盡心盡力能夠超越則可,心情自然就會舒暢了。二、不要苛求別人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假如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失所望,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思想、優(yōu)點和缺點,何必要求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這是將自己的標準強加于人。三、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當我們勃然大怒時,很多錯事或失態(tài)的事,都會做出來的,與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四、偶然亦要屈服一個做大事的人,處事要從大處看;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小處,有時亦不必過分堅持,以減少自己的煩惱。五、暫時逃避在生活受到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睡眠或看電視等,待到心情平靜時,再重新面對自己的難題。六、找人傾訴煩惱把所有的憂郁埋藏在心底里,只會加劇自己的苦惱、如果把內心的煩惱告訴給你的知己朋友,心情會頓感舒暢。七、為別人做些事助人為樂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可使自已忘卻煩惱,并且可以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而不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筑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上。八、在一個時間內只做一件事在一個時間內只做一件事,要減少自己的精神負擔,不應同時進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交瘁。九、不要處處與人競爭不要處處與人競爭處處以他人作為競爭對象,使得自己經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其實,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對手,人家也不會與你為敵。以免"惶惶不可終日"。十、表現自己的善意對人表示善意我們經常被人排斥,是因為人家對我們有戒心。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心情自然變得平靜。不要像泥菩薩一樣讓人民恭敬,稱贊我們、抬高我們,害怕我們。
郭文斌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12月20日4234
2
4
-
總是懷疑自己生病,該怎么辦?
先來對號入座,看看這7條你滿足了幾條?1. 堅信地認為自己患有一種或者多種嚴重疾??; 2. 明明是”正常”的感覺卻總覺得不對勁,本人很苦惱; 3. 總是重復的去醫(yī)院就醫(yī),每次檢查后醫(yī)生都保證你的檢查結果正常,沒有軀體疾病,但就是拒絕信任; 4. 頻繁更換醫(yī)院和專家,希望自己的不舒適能得到解釋,但得到了解答又不能解除疑慮。; 5. 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一或兩個軀體器官,但每次就診的時候,對自己患病的堅信程度和癥狀的側重都有所不同; 6. 有抑郁和焦慮的情緒; 7. 害怕藥物治療。 如果你滿足4條以上,那么你就有可能患有一種特殊的心理疾病:疑病障礙。 疑病障礙是指持續(xù)懷疑罹患嚴重軀體疾病的先占觀念。病人有軀體主訴或關于軀體外觀的持續(xù)先占觀念,往往將正?;蚱胀ǖ母杏X和外觀,理解為異常并感到苦惱,其注意一般僅集中在身體的一兩個器官或系統(tǒng)。常并存明顯的抑郁和焦慮。 疑病障礙還可能持續(xù)發(fā)展成軀體形式障礙。 通俗講就是你總“認為”自己有病,結果身體就真的表現出了一些軀體上的癥狀,例如頭痛、惡心、胃痛、皮膚刺癢、呼吸困難、咽部異物等...這些身體上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加深你對“我有一種疾病”的想法,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 可能患有疑病障礙,怎么辦?疑病障礙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越來越重,給自己的心身造成極大的痛苦,甚至整日提心吊膽、憂心重重,有了這種情況建議你 1、到三甲醫(yī)院精神心理科,或者正規(guī)精神心理??漆t(yī)療機構就診。 2、根據醫(yī)生建議,進行合理的藥物、心理和物理治療。 3、家屬應當對患者的“真實軀體癥狀”或者是“懷疑自己患有某種疾病”的感覺表示理解,心理疾病也是疾病,并非矯情。
許寶貴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12月07日16648
6
7
心理障礙相關科普號

吳力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力 主任醫(yī)師
寧波市中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心病科)
1289粉絲258萬閱讀

李曉穎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曉穎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分院
中醫(yī)科
5粉絲1325閱讀

侯召香醫(yī)生的科普號
侯召香 主任醫(yī)師
大慶市第三醫(yī)院
精神科
12粉絲6727閱讀
-
推薦熱度5.0曹慶久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六院 兒童精神科
抑郁癥 59票
情感障礙 25票
兒童心理問題 24票
擅長:兒童青少年精神及心理障礙、學習困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情感障礙及情緒行為障礙 -
推薦熱度5.0鐘華清 副主任醫(yī)師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 精神科
抑郁癥 34票
焦慮癥 13票
情感障礙 7票
擅長:抑郁癥、焦慮癥、分裂癥等精神心理科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兒童及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障礙的診斷及治療,例如童年情緒障礙、學習困難等。 -
推薦熱度4.9石華孟 主任醫(yī)師上海國際醫(yī)學中心 精神科
雙相情感障礙 183票
焦慮癥 60票
抑郁癥 42票
擅長: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焦慮障礙、抑郁障礙、強迫障礙、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綜合治療,以及正念認知,行為治療,正念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