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05月19日
1137
0
0
-
2020年04月21日
1513
0
0
-
尤孫文主治醫(yī)師 溫州中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2020年4月16日是第18個世界嗓音日,今年的主題是“FOCUS ON YOUR VOICE IN 2020關注您的嗓音”。珍愛嗓音,從我做起,世界因你而動聽。科學使用聲帶刻不容緩,保護悅耳嗓音由你我開始! 嗓音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最便利、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以及人際交往、情感表達和藝術表現(xiàn)諸多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嗓音疾病多發(fā)人群一、職業(yè)用聲常見職業(yè):教師、接線員、播音員、推銷員、售貨員、窗口行業(yè)人員、歌唱人員等;尤其老師是慢性咽炎的多發(fā)群體,由于嗓音工作時間較長,過度用嗓特別容易導致慢性咽喉炎。二、患有食管返流疾病人群食管返流疾病又被稱作咽喉反流,喉咽反流是由于胃內容物反流到咽部,刺激損傷咽部黏膜并引起相應的癥狀。是一種近年來才被耳鼻咽喉科醫(yī)師廣泛認識的疾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非常高,可占到在耳鼻喉科門診全部就診患者中的10%,聲嘶患者的50%。三、吸煙酗酒長期吸煙酗酒,年齡超過40歲,有聲嘶、喉部不適的癥狀,需要排除咽喉部不良病變。四、兒童性格活潑好動,易興奮,會不停的說話,愛大聲吼叫的兒童,會因聲帶使用過度而發(fā)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一.日常護嗓注意1.避免空氣和粉坐等刺激,有良好的作息習慣2.保持工作和居住環(huán)境空氣清新和流通,避免接觸有毒和刺激氣體。3.空調溫度勿過低過干燥。4.不宜過度疲勞,避免熬夜5.出現(xiàn)咽喉部癥狀應及時治療,可以時服用像潤喉片如非抗生素類口咽抗菌含片(西吡氯銨片)、中藥如胖大海、羅漢果等具有清喉利咽效果的藥物,緩解咽喉部的癥狀。6.用鼻子呼吸,積極治療鼻部。口腔部的慢性炎癥,以減少對咽喉部影響。二.飲食調理1.加強營養(yǎng),多食精肉、雞蛋、豆制品,多食水果。2.多喝水,確保你的喉嚨保持濕潤。3.飲食定時定量,不吃夜宵,睡前3小時不進食。4.少食刺激性食物:咽喉病大多為陰虛火旺之證。忌油炸、油煎、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少食如牛肉等燥熱之物。5.飲食避免過于冷熱,唱歌前后不要吃過甜、過咸的食物和冷飲。三.合理使用嗓音1.避免用嗓過度,如喊叫、高歌,出現(xiàn)輕度發(fā)聲疲勞,就應當禁聲休息。2.用嗓應量力而行,免避高聲長時間講話。3.教師避免連續(xù)的課時安排,縮短咽部持續(xù)充血時間,大課堂借助麥克風等減少嗓音負擔。 中醫(yī)嗓音保健中醫(yī)藥在治療咽喉疾病,尤其是慢性咽喉疾病方面具有其獨到之處。臨床上西醫(yī)不易根治的慢性咽喉疾病,應用中醫(yī)藥療法均能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 舌抵上腭1.舌抵上腭:“嘴閉齒合,舌頭尖及舌面前部自然貼在上齒齦處”。即舌尖輕輕頂在上齦齒之間。中醫(yī)氣功學認為這是溝通任督二脈的橋梁,俗稱“搭鵲橋”。平時多做“舌抵上腭”,可疏通氣血,條達經絡,清爽頭腦,強健體質,也有助于多產生津液潤喉。嗓音按摩保健用一指禪推法和揉法,在頸前部做“井”字狀按摩,先在雙側人迎、水突兩條豎線自上而下往返推揉10分鐘,后在雙側人迎、水突兩條橫線自左而右往返推揉10分鐘。注意手法宜柔和適中,舒適為度,不要過猛,有部分朋友可能會出現(xiàn)想嘔或者有痰咳出情況。每日早晚各1次。熏咽喉含漱藥烏梅茶——烏梅6g、甘草6g、綠茶6g、薄荷6g,水煎。中藥煎煮好后,離火放桌上,吸入蒸汽熏咽喉10分鐘,然后口含藥液漱口,繼之亦可含咽,緩緩服下藥液。每日2次。注意事項:切勿在煎中藥時或湯藥溫度過高時直接熏咽喉,以免灼傷咽喉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2020年04月19日
1973
0
2
-
2020年04月14日
1125
1
5
-
2020年03月24日
4963
0
2
-
2020年03月24日
2756
0
1
-
2020年03月22日
1272
0
0
-
2020年03月20日
1287
0
0
-
2020年03月14日
1486
0
0
-
黨華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耳鼻喉科 早上起來咽干咽痛有可能是咽喉炎,一般的癥狀表現(xiàn)為咽干、咽癢、刺激性咳嗽或感覺咽喉部有明顯異物感,分泌物明顯增加,有的患者會有明顯的聲音嘶啞。 一般咽喉炎早上起來是咽喉炎癥狀表現(xiàn)最明顯的時間,整個晚上睡眠沒有喝水,沒有做吞咽動作,尤其有的人打呼嚕張口呼吸導致咽喉粘膜干燥,咽喉粘膜充血腫脹明顯。 如果是慢性咽炎,主要是用清熱解毒的藥物為主,清熱利咽,結合平時的保養(yǎng)需要多喝水,飲食要清淡,注意休息,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甜食、堅果盡量避免或少吃,調整好飲食規(guī)律。 如果是急性咽炎,有明顯的咽痛的話,就需要檢查一下血常規(guī),區(qū)分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然后再進一步治療,細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藥物。 本病以藥物治療為主,從而消除炎癥,改善癥狀。2020年03月12日
2624
0
0
咽炎相關科普號

沈洋醫(yī)生的科普號
沈洋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血液腫瘤科
25粉絲2萬閱讀

陳浩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浩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4497粉絲30.4萬閱讀

劉慶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慶松 主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yī)院
耳鼻咽喉中心
848粉絲8.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