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1-2歲兒童語言開發(fā)實操技巧(下)
各位家長們請注意,本文分享的1-2歲并非兒童實際年齡,而是兒童語言能力相當?shù)哪挲g。例如有的孩子實際年齡為三歲,但是還不能連貫的說三個不同的字,而是以單字和疊詞為主,那么該兒童的語言水平為1-2歲,訓練方法也可參照本文。 訓練綱要: 十一、用話語和動作表達需求 十二、說出除自己以外的家人名字(3-5人,包括心愛物) 十三、說出4個玩具名稱(愛稱,幼兒用語也可以) 十四以動物的叫聲教動物名稱(如:狗“汪汪”) 十五、看到喜歡的食物,要求孩子說出其名稱 十六、在提問時,提高語尾的聲調,征求同意,許可等 十七、說出娃娃或人體的3個部位名稱 十八、用“是”、“不是”回答 十九、能夠表達“漂亮”、“好吃”等 二十、理解“多”和“少”的意義 十一、用話語和動作表達需求 方法: 1、選擇孩子喜歡的活動,如玩車。當孩子說“車”時,你指著車問:“車?誰的車?”當孩子指著自己,并做出想要車的動作時,你再把車給他,并說:“車來了!” 2、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糖果放在孩子手夠不到的地方,并鼓勵他去拿。他發(fā)現(xiàn)后,就問他:“想要嗎?”如果他說“要”或“拿”時,就給他,并表揚他。 3、當孩子想到外邊去玩,想得到獎勵的點心和飲料時,必須讓他用話語和動作向你表示,你才給他。先從三四種特殊的情況練起,等這些都練熟了,再增加新的。 十二、說出除自己以外的家人名字(3-5人,包括心愛物) 方法: 1、讓孩子常有機會聽到家人的名字。鼓勵孩子清楚地理解這些家人的名字。如你可以這樣對他說:“把球給小明”,“把勺子給大蘭”。 2、讓家人站成一排,當孩子正確地叫出某人的名字時,這個人就把球投給孩子。 3、常指著家人問孩子:“他是誰?”讓孩子說出名字。 4、吃飯時是聽、說家人名字的好機會,讓孩子聽到名字時跟著說。 十三、說出4個玩具名稱(愛稱,幼兒用語也可以) 方法: 1、讓孩子說出手中玩具的名稱。你先說出這個玩具的名稱,然后再讓孩子說,并讓他把玩具放入盒中。 2、玩找玩具的游戲,你說出玩具的名稱,讓孩子找,并讓他說出玩具的名稱,如說:“球,找到了”。 3、讓孩子說出玩具的名稱,再給他想玩的玩具。 4、當孩子自己選擇玩具玩時,讓他說出這個玩具的名稱。 十四、以動物的叫聲教動物名稱(如:狗“汪汪”) 方法: 1、選擇2-3種孩子熟悉的動物。利用動物玩具或畫片,告訴孩子動物名,教他學動物的叫聲。讓孩子重復其叫聲。 2、讓孩子看動物玩具或畫片,你學這種動物的叫聲,讓孩子說出動物名。 3、利用家中或鄰居家中飼養(yǎng)的小動物的叫聲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先是你模仿叫聲,然后讓孩子模仿,直到孩子可以自己模仿。 十五、看到喜歡的食物,要求孩子說出其名稱 方法: 1、讓孩子先說出食物的名稱,再把食物放入他的盤中。 2、你先說食物的名稱:“這是××”,然后你再問孩子:“這是什么?”如果孩子回答對了,你說:“對!這是××,你可以吃了!” 3、讓孩子從雜志上找他熟知其名稱的食品的圖片,并把它們剪下來。讓孩子把這些圖片與食品的實物相對照。 4、如果孩子表示要吃點心,在拿給他之前,你先說出食品的名稱,只要孩子說出任何相似的詞,你就把點心給他。 5、吃飯時,每次先少給孩子一些食物,希望他吃完了再要。開始時,你先說出食物的名稱,讓孩子重復。當孩子能說出食物名稱后,再給他食物。 十六、在提問時,提高語尾的聲調,征求同意,許可等 方法: 1、當孩子向你說他有什么問題不明白時,你要提高語尾的聲調,問他:“什么?”再有,當你讓孩子做什么事時,可提高語尾的聲調問他:“可以嗎?”征求他的同意。 2、當孩子想買什么時,告訴孩子要先問:“可以嗎?”征得同意后再去買。 3、如果孩子能夠根據(jù)具體情況熟練地說出:“什么?”、“可以嗎?”時,你要立即做出回答,并給予表揚。 十七、說出娃娃或人體的3個部位名稱 方法: 1、從“娃娃的鼻子在哪兒?”開始提問。如果孩子指了這個部位,你就摸一摸這個部位,并問:“這叫什么?”鼓勵孩子說出這個部位的名稱。 2、當孩子給娃娃洗澡或洗臉時,你把孩子洗的那個部位的名稱告訴他。如果孩子總是能夠正確地觸摸所說的那個部位,就交換一下,由你給娃娃洗,讓孩子說出洗的那個部位的名稱。 3、當孩子感到困難時,你可以利用他已知其名稱的身體部位的特定動作來向他提示。如“用腳踢球”、“用手握”、“閉上你的眼睛”等等。如果孩子能做這些動作了,你也做這些動作,讓他說出動作部位的名稱。 4、讓孩子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等,指出你的眼睛、鼻子等。 十八、用“是”、“不是”回答 方法: 1、在孩子面前,與另一位大人用“是”和“不是”來回答問題,做示范給孩子。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這是杯子嗎?”、“是小明嗎?”、“小明,你累嗎?”、“小明,你睡覺嗎?”等等。 2、問孩子一些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有關生活需求的簡單問題。你要給孩子做示范,在回答“是”或“不是”的同時,做點頭或搖頭的動作。 3、當孩子能夠模仿,并回答大體正確時,就不再示范。在做游戲時,你問孩子:“你要球嗎?”孩子能夠回答時,你再把球給他。 4、在孩子進餐或吃點心時,問孩子:“你要××嗎?”等他回答“要”或“不要”之后,再給他或拿走。 十九、能夠表達“漂亮”、“好吃”等 方法: 1、與孩子一起,一邊看花、看美麗的畫和鮮艷的衣服等,一邊充滿感情地說:“好漂亮啊!” 2、當吃點心和時餐時,你和孩子吃同樣的食物,并對他說:“好吃啊!” 3、鼓勵孩子與你反復說這些話。 4、如果孩子能說了,你要回答說:“對,好吃啊!”或“對,好漂亮啊!” 5、說些在其他適當?shù)膱龊媳磉_感情的話,如:“真可愛”、“真可怕”等。 二十、理解“多”和“少”的意義 方法: 1、當你與孩子說話時,運用“多”和“少”這兩個詞,并做示范(可以利用畫冊)。 2、如有困難,可每次只教孩子說一個詞。 3、把某一種東西分成若干堆,你先說明“多”和“少”的意義,然后讓孩子指出每堆的多和少。 4、開始時,每堆物品數(shù)量相差較大,再漸漸縮小它們之間的差距。
常雪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07日1297
0
1
-
1-2歲兒童語言開發(fā)實操技巧(上)
各位家長們請注意,本文分享的1-2歲并非兒童實際年齡,而是兒童語言能力相當?shù)哪挲g。例如有的孩子實際年齡為三歲,但是還不能連貫的說三個不同的字,而是以單字和疊詞為主,那么該兒童的語言水平為1-2歲,訓練方法也可參照本文。 訓練綱要: 一、說5個詞 二、用聲音表示要求 三、說;“沒有了” 四、遵從口頭指示,做3個簡單的動作 五、聽從“給我”、“給我看”等指示 六、按照指示說出10個以上的物品名稱 七、按照指示說出3-5圖片或照片名稱 八、指出自己身體的3個部位 九、當別人問到時,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小名 十、當問:“這是什么”時,能說出該物的名稱 一、說5個詞 方法: 1、孩子掌握詞匯很少時,常常用同一個詞匯表示不同的意思。鼓勵孩子盡量多說已經(jīng)掌握的詞匯。 a.稱謂:當孩子見到父親,叫“爸爸”時,你應該說:“對,是爸爸”。 b.用“的”表示所有:當孩子看見父親拿的物品時,也會指著說:“爸爸”,這時你要說:“對,是爸爸的××”。 2、要給孩子示范怎樣使用這些簡單的語言。當孩子看見貓卻叫他“汪汪”時,你要教他:“它像‘汪汪’,可不是‘汪汪’,是貓”,“貓,說一遍!”如果孩子能模仿著說,要表揚他。 二、用聲音表示要求 方法: 1、當孩子用動作表示希望還要某種東西時,你要問他:“還要嗎?”,如孩子回答說“還要”時,就把這件東西給他。如果孩子能自己開始用聲音表示“還要”,你就不要示范說“還要”。 2、利用孩子喜歡的積木、氣球、小動物玩具等。只給他一部分玩具,等他發(fā)出聲音表示要搭積木、吹氣球等動作時再給他其他玩具。 三、說;“沒有了” 方法: 1當孩子吃完飯后,對孩子說:“沒有了”,并鼓勵孩子跟著你重復說。如果孩子說了,就稱贊他說:“對!牛奶已經(jīng)沒有了!” 2利用孩子喜歡的玩具。跟孩子一起做游戲,把玩具藏起來,過一會兒對孩子說:“沒有了”。鼓勵孩子反復說:“沒有了”。 3孩子能主動地說出“沒有了”,就鼓勵他把“沒有”與其他詞語連接起來。示范給孩子:“小明,牛奶(爸爸、球等)沒有了!”然后再問:“什么沒有了?” 4把物品藏起來,對孩子說:“沒有了”。然后當孩子說“還要”時,你再把物品拿出來給他。 四、遵從口頭指示,做3個簡單的動作 方法: 1、做按照口令進行的游戲,如說:滾球、前進、用手指、舉起胳膊等等。 2、口頭指示與動作相配合。例如,一邊指著椅子,一邊讓孩子坐下來。當孩子遵從指示時,要表揚他。逐漸減少動作的配合。他做得好時要表揚他。 3、孩子在接受訓練時,如能遵從這些指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也應給予同樣的指示。如指示說:“把鞋拿來”。 開始時,你讓孩子拿鞋,你可以幫他拿。過幾天,不斷這樣指示他之后,孩子模仿著做了,你就可以少幫助他一些。等他自己會拿了,要表揚他。 4、選擇5個指示,開始時只用其中的一個來指示孩子。如果孩子能做好了,就追加一兩個新的指示。 五、聽從“給我”、“給我看”等指示 方法: 1選擇3~4種孩子熟悉名稱的物品。 a.每次只拿1件物品放在孩子面前,并對孩子說:“把××拿給我看”或“把××給我”,然后抓住孩子的手,拿到物品給你看或給你。如果孩子能這樣做了,就表揚他,直到他能自己完成這個動作為止。 b.然后,你一次拿出2~3件物品,讓孩子每次拿一件給你或給你看。如果他能這樣做了,就表揚他,并獎給他點心。 2選擇孩子喜歡的物品,如果他能給你看或拿給你,你可以讓他玩一會兒,作為獎勵。 3利用孩子知道名稱并喜歡的食物,如糖果。當他拿給你看時,你讓他舔一下。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做“給你看”或“給你”的動作,因此,不要與吃食物混淆起來。當孩子拿給你食品看時,你要說:“好,謝謝你給我(看)××了,你現(xiàn)在可以吃了?!? 六、按照指示說出10個以上的物品名稱 方法: 1、開始時先拿3~4種孩子熟悉的物品,并對他說:“拿小勺給我”或“拿球給我”等。 2、讓孩子從他的房間里把他熟悉的物品拿給你。如毛毯、布娃娃、球等。 3、利用畫冊、雜志、商品廣告等,讓孩子指出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4、在家里讓孩子幫你拿能夠拿的東西,如“把牛奶拿給我”、“把糖果拿給我”等。 5、到戶外散步時,告訴孩子看到的東西的名稱。指給他看樹、花等,并讓他說出名稱。 6、用簡單的句子告訴他常用物品的名稱,然后大人一邊說一邊指著該物品,再讓孩子模仿邊指邊說出物品的名稱。 七、按照指示說出3-5圖片或照片名稱 方法: 1、從孩子熟悉的圖片開始。先使用一頁只有一張圖的簡易的書。再選用一頁畫有兩種物品的書,讓孩子從其中選擇一種。做得好時要表揚他。 2、利用玩具廣告或舊雜志,把所熟悉的物品的畫剪下來做一本剪帖簿。 3、把孩子能夠指出圖中他熟知物品的名稱的畫冊讀給他聽。 4、當孩子已能指出實物,但指出圖片中同樣物品尚有困難時,你可以把圖片貼到實物上。例如,把蘋果圖片貼在蘋果上,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也可把實物和圖片放在一起。 5、把孩子周圍的實物拍成照片,加以利用。 八、指出自己身體的3個部位 方法: 1、當你問孩子“你的××在哪兒?”時,拉著他的手,把他的手放在他身體的這個部位上,例如說:“這是你的鼻子”,“對,這是你的鼻子”,然后再問:“你的鼻子在哪兒?”。逐漸減少幫助,直至當你問他,他能自己指出這個部位時為止。 2、讓孩子指出母親身體的部位。問:“媽媽的鼻子在哪兒?”如果孩子指對了,你應說:“對,鼻子在那兒”,并重復說“鼻子”。 3、與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面。首先你說出身體某部位的名稱,并觸摸這個部位,然后你說出一個身體部位的名稱,讓孩子模仿你的動作。 4、練習每次找身體的一個部位,在孩子清楚地記住這個部位之后,再增加另一個部位。 5、孩子洗澡時,教給他身體部位的名稱。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身體部位的名稱和所在的部位。 九、當別人問到時,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小名 方法: 1、利用孩子的照片,或利用對著鏡子臨摹的肖像,問孩子:“這是誰呀?”然后讓孩子說出他的名字,并反復地說。 2、當你問“你的名字叫什么?”時,你指一指孩子,輕輕拍拍他的胸脯,告訴他:“你的名字叫××”。開始時,你可以只說出孩子名字前面的字,逐漸減少對他的幫助。最后,讓他自己說出姓名。 3、當孩子說出自己的名字時,你要說:“真棒!小明!”然后重復他的名字。 4、當吩咐孩子、詢問孩子以及同他進行一般對話時,可頻繁地叫他的名字。 十、當問:“這是什么”時,能說出該物的名稱 方法: 1、舉起一件孩子熟悉的物品問他:“這是什么?”等他問答。孩子如不回答,你要告訴他這個物品的名稱,并讓他重復幾次,直到他能自己回答為止。 2、翻閱畫冊,指著某物問孩子:“這是什么?” 3、讓孩子能夠正確地說出物品的名稱,他說出后,要邊獎勵邊反復地說。
常雪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07日1816
0
0
-
居家幼兒語言促進小處方
1.關掉電腦、電視、手機、ipad 2.不要預測孩子的需要 鼓勵孩子告訴你他需要什么而不是總是讓他只用手勢表達需要。你可以對孩子說“告訴我你想要什么,你想要餅干嗎? 餅干, 餅干”把孩子喜歡的玩具和物品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讓他有機會說出需要。 3.觀察和等待 等待是有魔力的工具,等待的時間可以讓你發(fā)現(xiàn)孩子對什么感興趣,可以讓孩子指導你對他的活動有興趣對他有所期待,可以給孩子時間去理解和加工語言,等待的時候可以做到停止說話,身體前傾,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孩子。做不到的時候提醒自己從1數(shù)到10。當孩子有反應(手勢、發(fā)聲、語言)后及時回應。 4.跟孩子說話 有一點很重要,蹲下來面對面跟孩子說話。每天常常跟孩子說說他/她看到的事物,告訴他/她這些事物的名稱。要點: 貼近孩子,俯身到可以跟她/他對視,盡量每天花15至30分鐘和孩子說話,確保沒有電視聲或音樂。 父母需要告訴寶寶事物的名稱,例如衣服、日用品和身體部位等,并進一步在短句中強調關鍵詞,例如“這是你的鞋鞋。穿鞋鞋。。。一只鞋鞋穿好了。。。,好了,現(xiàn)在兩只鞋鞋都穿好了。另一種擴充孩子詞匯量的方式是讓他們做選擇—“你要吃蘋果還是香蕉?“ 5.鼓勵正確的發(fā)音 嘗試向孩子重復他/她不能準確發(fā)音的詞匯,但不要進行糾正,您只需要給她/他提供一個正確的示范,例如,如果你的孩子指著一只蝴蝶說“福蝶“,您可以說”是啊小雷,是蝴蝶,是一只美麗的蝴蝶。你看到它的翅膀,你看到什么顏色呀?“如果孩子回答了,要稱贊他/她;心里默數(shù)等待5秒鐘,如果沒有回答,也無需擔心,給他答案進行示范。 6.跟孩子說說您正在做的事 象電視里的足球比賽解說員一樣和孩子描述您正在做的事。對簡單日常活動的描述—例如掃地、做飯、洗碗、制作物品。例如:“媽媽打開水龍頭,水流出來,我開始洗碗” 7.評論孩子的游戲活動 父母可觀察孩子的活動并作出評論,觀察孩子正在做的事,給他拓展他/她興趣的評論。例如”寶寶你正在搭積木,你把一塊紅色的積木放在黃色的積木上面”這樣孩子更容易把語言和動作物品匹配。也可提出有關游戲或活動的問題“你的寶貝娃娃在哪里?“ 家長可以等待5-10秒,沒有回應可以自己示范回答,如“娃娃在房子里,娃娃在漂亮的房子里”。
徐明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02日1898
0
7
-
孩子不會說話可以教他用肢體語言表達嗎?
花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26日1328
0
0
-
孩子口齒不清,臺灣語言治療知名專家李淑娥老師教你這樣做!
作者:李淑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康復科王如蜜現(xiàn)為臺灣兒童發(fā)展早期療育協(xié)會常務理事,發(fā)展遲緩兒童基金會常務董事,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xié)會顧問等。臺灣資深語言治療師,取得臺灣語言治療師證照,從事語言治療工作近43年。1999年自臺北榮總醫(yī)院語言治療退休后,全心投入不同障礙類別機構的早期療育與教育系統(tǒng)的巡回輔導,擔任教師培訓、聽語督導、語言治療咨詢、家長增能培訓,醫(yī)院和機構的早療中心督考等工作。曾擔任臺北榮總語言治療師與顧問,臺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中山醫(yī)學院復健系聽語組兼任講師等。獲得獎項:早療棕櫚獎 、身心障礙服務績優(yōu)專業(yè)人員獎 、聽語學會終身成就獎等獎項。正常幼兒若發(fā)音技巧的發(fā)展未達其生理年齡該有的清晰度,常造成溝通上的困難,有時還可能受到他人的嘲弄而退縮,導致人際關系不良。語音障礙就是指說話口齒不清的現(xiàn)象,以前稱為構音/音韻障礙,在所有語言溝通障礙的個案中,語音障礙人數(shù)占一半以上,所以言語治療師接觸最多的個案即是此類孩子。正常幼兒的口齒不清,稱為「功能性語音障礙」。若矯治干預的時間恰當,其干預成效非常高,大都在經(jīng)過短時間的矯治訓練,配合家里的練習,就能發(fā)音正確。至于發(fā)育遲緩或有生理障礙的幼兒,其發(fā)音的問題,多數(shù)屬于「器質性語音障礙」,則還要配合大腦運動皮質功能的發(fā)展,直到發(fā)音器官具有相當正常的肌肉張力和動作計劃執(zhí)行能力,才能要求幼兒正確的發(fā)音,所以情況較為復雜。通常在幼兒說話能力只能表達詞匯時,大家尚可接受不正確的發(fā)音。等到口語能力再進步到能表達3~4字短句時,家長和老師就開始期望幼兒能正確發(fā)音,所以有些不適當?shù)某C正或回饋。如「這樣說不對、再說一次…」等矯正要求,就會加諸在幼兒身上,而抹煞其說話的樂趣,影響主動溝通的意愿。所以依據(jù)幼兒的能力,給予正確的輔導,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也才不會有揠苗助長的缺失。幼兒各階段都有正常的發(fā)音不正確現(xiàn)象,部分錯誤也會慢慢自我修正,但不是每個孩子或每種錯誤都能自己矯正成功?!搁L大就會好的觀念」常會耽誤孩子最適當?shù)某C正時機。幼兒口齒四歲幼兒說話清晰度平均為93%以上,如果幼兒到了四歲,說話仍很難令人理解或有明顯的錯誤,則可能有語音障礙的問題,應及早接受言語治療師的檢查并做必要的矯治。清訓練方法如下:訓練幼兒口齒不清訓練方法如下:1如有器官缺陷者要先做醫(yī)療上的補救,再來矯正發(fā)音。如唇顎裂要先做修補手術、聽力問題要先配戴適合的助聽輔具、視力問題要先配戴眼鏡。2與幼兒一起玩「傾聽聲音」的游戲,建立注意聽別人發(fā)音、說話的習慣。如讓幼兒聽各種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聲音,和他一起模仿聽到的聲音,或要他猜猜看聽到什么聲音,如電鈴聲、炒菜聲、時鐘聲、狗叫聲。3多和幼兒玩雙唇、舌頭的游戲,由慢速的口腔動作到快速的靈活移動。如雙唇閉緊發(fā)「ba、bu、ba-bu ba-bu ba-bu」,舌頭上下左右移動,發(fā)「啦啦啦、咯咯咯、咕咕咕、啪他喀」,學馬啼聲等。4按照語音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配合年齡做檢查,將不對的音找出來,依序每次針對一個音做練習,直到熟練后再進行下一個音。5每個錯誤音的矯正都要按以下的步驟進行,由單音音節(jié)(聲母+韻母) 詞匯短句長句日常對話,經(jīng)由不斷的練習才能逐步修正到穩(wěn)定正確發(fā)音。6練習發(fā)音時要先簡單的告訴幼兒發(fā)音部位與方式,并慢慢示范發(fā)正確音。不要說「不對,再說一次。不是兔子,是褲子」,幼兒可能聽不出「兔」和「褲」有何不同,或知道不同但不會發(fā)/k/音。7教材內容及訓練策略除了針對要矯正的「目標音」設計外,還要符合幼兒的年齡、興趣、語言能力及生活經(jīng)驗,才能引發(fā)學習動機和具實用性。8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說話要盡量清晰易懂,速度不要太快,和幼兒面對面說話,讓他清楚的看到說話者的嘴巴動作,多利用視覺、觸覺和肌動覺輔助幼兒學習,才容易正確的仿說。9幼兒若伴隨口腔肌肉張力過高或過低的問題,還是語言發(fā)展尚無法表達簡單句時,則不應強求正確的發(fā)音,以免破壞幼兒說話的興致而使其逃避說話,這對發(fā)音技巧的發(fā)展非常不利。10幼兒接受語言治療期間,家長一定要配合言語治療師的進度協(xié)助練習,多用普通話和孩子說話,才能快速見效。但也不要操之過急,多鼓勵示范,少糾正,以免讓孩子覺得有挫敗感而拒絕繼續(xù)接受治療。
王如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21日2416
0
0
-
美國梁惋茜老師告訴你:家庭語言訓練有多重要!
整理作者:梁惋茜美國 Reliant Rehab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協(xié)會認證言語治療師當孩子有語言發(fā)育遲緩/障礙的現(xiàn)象,家長應該立刻到醫(yī)院和正規(guī)機構尋求言語治療師的幫助。經(jīng)過言語治療師的評估后,治療師會根據(jù)結果為孩子制定個性化且有針對性的干預計劃。有時候家長們覺得孩子只要接受醫(yī)院/機構的訓練,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也有些家長可能認為 “我沒有專業(yè)知識,怕在家訓練孩子反而耽誤了孩子” 。其實,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語言發(fā)展問題時,及時地尋求專業(yè)人士幫助并開展干預僅僅是康復過程的一個開始。除了接受言語治療師提供的專業(yè)訓練,為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干預效果,“家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要點。為什么言語治療師提供的治療時間是有限的言語療師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和學習,通過對孩子的全面評估,能夠為孩子設定干預目標來推進語言/言語的發(fā)展。但是,每個治療師的時間和能力是有限的。有些孩子也許能夠每天接受30分鐘到一個小時的干預,有些孩子也許一周只有一次30分鐘的干預時間。雖然治療師能夠充分的運干預時間來對孩子做有針對性的言語治療,但這短短的30分鐘只是孩子一天里的一小部分。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訓練應該要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這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治療師提倡的技巧和方式來促進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如果家長在治療以外的時間鼓勵孩子在家練習,那么治療師的專業(yè)訓練配合家庭練習,孩子的練習時間就成倍增長。這對孩子的康復必然是有利的。家長們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兒童言語治療需要孩子和治療師雙方集中參與,這樣才能發(fā)揮干預的最佳效果。雖然言語治療師通過對孩子的接觸,能夠對孩子的喜好、動力、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這遠遠不及父母對孩子的了解程度。家長能夠告訴治療師如何去激勵孩子,幫助治療師了解孩子在受挫時會有什么反應、在家里是如何處理一些不好行為問題、孩子喜歡的玩具/游戲等。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治療師更好地提高孩子投入程度,讓干預的訓練更加有效。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和他們的生活周遭的人密切相關語言溝通離不開生活情景。孩子在機構或者醫(yī)院門診接受言語治療的環(huán)境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孩子的日常生活。干預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把干預過程中學習到的溝通技巧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治療師沒有辦法跟隨孩子回家,要實現(xiàn)到最終目的和康復效果最優(yōu)化,家長往往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應落實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上,家庭成員可以在日常生活情景上引導孩子的語言發(fā)展,給予語言學習的機會,從而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行為和促進語言的溝通能力。家長其實才是孩子最好的語言發(fā)展輔導員??茖W依據(jù)1《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家庭語言干預效果的探討》研究顯示,經(jīng)過言語治療師對兒童的全面評估并制定干預計劃后,治療師同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家庭干預的指導和培訓。經(jīng)過6個月的干預后患兒的語言發(fā)育商有著顯著的提高。除此之外,兒童的適應和社會能力等都有顯著的提升。文章結尾更提及了 “家庭語言干預與醫(yī)療指導相結合的干預模式對提高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語言水平是一種有效的模式”。2根據(jù)《言語治療聯(lián)合家庭訓練治療功能性構音障礙28例療效觀察》,功能性構音障礙言語治療與家庭訓練的結合療效顯著。28例兒童有20例經(jīng)過結果療程后治愈,部分治愈6例,效果不明顯僅為2例。3來自美國范德堡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Megan Roberts 與 Ann Kaiser,審查了18篇評估“家庭干預”的研究。她們的審查結果為:1.通過參與“家庭干預”培訓,家長學習到了不同的溝通技巧并順利地運用在與孩子的溝通來促進孩子的語言發(fā)展。2.使用“家庭干預”的家長對孩子的溝通發(fā)展有積極的影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學習到的技巧促進了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包括語言和非語言溝通,例如手勢)、語言理解能力的提高、詞匯量的增加、和提高了孩子溝通的頻率。3.父母和言語治療師在促進孩子語言發(fā)展方面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在這些研究里顯示,父母比言語治療師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提高對語言和語法的理解。4.當父母接受了“家庭干預”培訓后,能夠幫助有多種語言問題的孩子取得更好的進步(包括:語言障礙、自閉癥、發(fā)育遲緩)。父母必知兩要1. 要全家動員很多家庭可能因為父母工作忙,主要照顧人是奶奶、爺爺、或者保姆阿姨。那么這些孩子的照看人也同樣應該為孩子落實“家庭訓練”,推進語言發(fā)展的環(huán)境的營造。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把在干預中學到的技巧和知識擴展到日常的生活場景中。2. 要利用日常生活場景促進語言發(fā)展“家庭訓練”不一定是要家長設定每天30分鐘專門給孩子做治療師建議的語言訓練。其實把訓練融入到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才是最有效的。孩子們可以有很多的機會在日?;顒又羞\用一些他們學到的技能。例如,吃飯的時間、游戲時間、孩子的生活作息。家長可以利用這些時間段來給孩子做一些簡短的訓練,同時也可以多加留心給孩子營造促進溝通和交流機會。兩不要1. 不要相信網(wǎng)上信息來為孩子盲目地提供干預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語言落后的情況,應該立刻到醫(yī)院或正規(guī)機構尋求言語治療師的幫助,切記不能在家“診斷”孩子。與此同時,家長也需避在輕易地遵循網(wǎng)上的信息來給孩子提供沒有科學根據(jù)的干預方式。例如,吃藥、打針、針灸等。2. 不要因為覺得干預效果不明顯,私自決定停止干預這也許是很多家長的困擾。如果家長感覺到干預效果不佳,建議要在決定暫停干預前要跟言語治療師溝通。有些孩子可能因為語前技能欠缺而導致無法很好地參與到言語治療當中。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家長沒有為孩子落實“家庭訓練”,孩子在言語治療師里學到的技巧或經(jīng)過干預后有所提高的能力都只能在某些指定的環(huán)境里展現(xiàn)(例如只能在言語治療師給予的干預游戲中展現(xiàn))。家長應該多和言語治療師溝通,了解孩子的進度,告訴治療師您的擔憂或者顧慮。治療師會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您適當?shù)慕ㄗh。如果貿然地中斷干預的話,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孩子的語言也許會停留在現(xiàn)有的水平,也有可能退步。家長錦囊0-3月1. 教孩子說話;對孩子說話,然后停頓并等待孩子的反應。這能夠教導孩子溝通互動的技巧2. 盡可能多地和您孩子說話。您可以用目光注視或模仿發(fā)聲來回應孩子3. 模仿孩子的笑聲和面部表情4. 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描述你正在為孩子做的事情,例如:穿衣服、洗澡、喂食5. 教孩子動物的聲音6. 親子閱讀(1)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以進行親子閱讀(2)選擇有圖片和鮮艷色彩的繪本(3)在閱讀繪本時,可以把文字的聲音慢慢地拉長(例如:小-----兔-----子)來模仿孩子的發(fā)聲4-6月1. 多和孩子說話。您的孩子會慢慢地把您說的話和動作、物件和情感等聯(lián)系起來2. 聆聽孩子的發(fā)聲并做出反應3. 回應孩子的溝通需求4. 跟隨孩子的注意力,描述孩子所注視到的物件、人物、活動等5. 模仿孩子的發(fā)聲和手勢6. 唱兒歌7. 親子閱讀(1) 孩子喜歡有鮮艷色彩和不同材質的繪本(2) 孩子喜歡固定的作息時間。家長可以每天設定一個時間和您的孩子閱讀繪本(3) 可以選擇以不同情緒為主題的繪本7-12月1. 盡可能多地和您孩子交談,這樣可幫助他們學習新的詞匯2. 幫助您孩子學習自己的名字3. 多用形容詞來描述物件4. 回應孩子的手勢,例如:孩子把手伸高,家長把孩子抱起來;孩子搖頭,家長停止喂食5. 親子閱讀(1) 孩子也許會對親子閱讀越來越感興趣。您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指出書中的文字和圖片。挑選可以讓孩子翻頁的硬皮書或者布書1-2歲1. 在和您孩子溝通時,使用多種多樣的詞匯2. 在說話的時候,適當利用手勢,例如:當看到小狗時,家長可以指著小狗說, “看!白色的小狗,它真乖?!?. 讀書給孩子聽,和孩子一起唱兒歌和玩游戲4. 親子閱讀(1) 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愛的圖書、翻頁、指出圖片并嘗試說出圖片上物件的名字(2) 1-2歲是孩子詞匯量快速增長的時期,親子閱讀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更多的詞語(3) 您可以詢問孩子關于故事內容的問題,同時也鼓勵孩子向您提問(4)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聽重復的故事,孩子可能會要求您不停地講同一個故事,您需要有耐心2-3歲1. 多用形容詞描述物件的大小、顏色、質地等2. 讓您孩子指出并命名身體不同的部位3. 鼓勵孩子提問不同類型的問題,例如:“誰?”、“什么”、“什么時候?”、“哪里”等4. 鼓勵孩子模仿他/她聽到的聲響,例如:火車鳴笛、喇叭、口哨聲等5. 跟孩子說話時用正確的發(fā)音6. 在外出的時候,可以指出商店里、學校里和室外的標識7. 親子閱讀(1) 把書本放在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2) 親子閱讀能夠增加感情,同時也能給孩子展示閱讀的樂趣(3) 展示書本的不同部分,例如:書的封面、目錄等3-4歲1. 和孩子一起玩需要聽從指令的游戲,鼓勵孩子參與假想游戲,例如:幫洋娃娃梳頭、假裝在和別人通電話2. 談論一天的不同時段和不同季節(jié),問一些相關的問題,例如:“夏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么活動?”3. 多提及方位詞,例如:上、下4. 鼓勵孩子和別人打招呼、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戲5. 親子閱讀(1) 選擇有詞語和數(shù)字的圖書(2) 鼓勵孩子自己翻頁、描述圖片、敘述故事等4-5歲1. 多使用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例如:首先、然后等2. 問孩子“為什么?”的問題3.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4. 和孩子一起聽音樂和唱歌5.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您要使用更長和更復雜的句子來和他對話6. 親子閱讀(1) 和孩子一起挑選不同類型的書籍。孩子可以從書本中學習到新的詞語、概念、生活情景等對于很多家長來說,當孩子被診斷為語言發(fā)育障礙或者語言發(fā)育遲緩時,都會有些許茫然與恐慌。我們也許可以把孩子的語言康復的路程視為一個“親子障礙賽”。接受言語治療師的干預只是這個“賽事”的一個起跑點。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康復路程,一些孩子可能順利地直達終點,另一些孩子可能面臨許多難關,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時間才能完成這場“障礙賽”。但無論是哪一個情況,孩子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懈的陪同以及治療師的輔助。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言語治療師,生活中和孩子的有效溝通才是最好的言語訓練。每天就算花一點點時間(10-15分鐘)陪孩子做練習,也會對孩子語言發(fā)展有所幫助,同時也能促進親子關系。編輯:陳 紅 張思遠供稿:梁惋茜審核:汪 琪 陳 歡 劉慧鳳 郝 丹 王如蜜注: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
王如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16日3284
0
5
-
循證|經(jīng)顱磁、聽覺統(tǒng)合、口肌訓練對言語語言障礙有效嗎?
作者:孫圓鄧迪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深造鄧迪阿伯泰大學管理學遼寧師范大學英國文學學士現(xiàn)就讀于蘇格蘭思克萊德大學言語語言病理學如果孩子有言語語言溝通障礙,做家長的肯定會著急上火,希望孩子能夠快點兒好起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康復科王如蜜所以,家長們大都會不遺余力地尋找“有希望”的信息,并積極嘗試。那么,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家長們怎樣才能區(qū)分哪些是有效的信息?哪些是誤導的信息呢?打針,吃藥,甚至手術,是否能夠真正地改善兒童言語語言溝通障礙呢?家長們需要提高辨明是非正誤的能力,避免在幫助孩子康復的過程中走彎路,甚至耽誤了干預的最佳時機,或是造成不必要的心理、生理、經(jīng)濟損失。下面就用5個“不等于號‘”來和大家探討一些兒童言語語言障礙的常見誤區(qū)和家長們需要了解的一些情況。1經(jīng)顱磁刺激技術對提高兒童的記憶力,注意力,認知和語言能力有效嗎?康復的精髓之一是以人為本。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家寶貝兒值得個體化的干預方式。所以,對別人有效的,不等于對于誰都有效。舉個例子,經(jīng)顱磁刺激技術(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出現(xiàn)在很多診斷單里,作為輔助治療項目之一。TMS針對記憶力、注意力、認知方面的治療,已經(jīng)證明有效的是抑郁癥[1.2]、精神分裂癥[2.3]、中風引起的失語癥、帕金森癥[6]和某些退智癥[7]。這些病患指的是成人,TMS對這些成人的癥狀是有效的。那么對于兒童的記憶力、注意力、認知方面,經(jīng)顱磁刺激技術是不是一樣有效呢?答案是:目前針對兒童這塊兒,研究剛剛起步,沒有充分的證據(jù)[8]。解讀:在有效性證據(jù)不足的情況下,不推薦去嘗試!適合別人的適合你家娃兒2聽覺統(tǒng)合訓練治療溝通障礙,行為障礙,情緒障礙和學習障礙有效嗎?每當一個新的治療方法橫空出世,業(yè)界人士都是歡呼雀躍,極其捧場地讓它流行開來。那么,家長們是不是也得跟風呢?就好像網(wǎng)上的消息可能隨時會反轉一樣,咱們最好還是讓子彈多飛一會兒。再舉個例子,聽覺統(tǒng)合訓練(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AIT)曾經(jīng)在美國盛極一時,用于治療溝通障礙,行為障礙,情緒障礙和學習障礙。十幾年后,美國言語語言與聽力協(xié)會(ASHA)得出的結論是聽統(tǒng)訓練無法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不能作為主流的治療手段,只能視做實驗類手段。對于治療自閉癥,社交溝通障礙,中樞聽覺處理異常和語言障礙,都沒有達到有效的科學標準[9]。解讀:有時因為信息不對等的緣故,曾經(jīng)流行的可能會是現(xiàn)在不合格的。慎重!流行有效3非語音相關的口肌訓練對口齒不清的孩子正確發(fā)音有效嗎?有效的前提是針對什么有效,也就是我們的手段如果和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才是真正的有效。基本上沒有什么論證有效的干預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家長們需要知道我們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決定通過什么手段來達到目的。最常見的例子:孩子沒有其他疾病,只是都4歲了,還是口齒不清、發(fā)音不準。每次我和家長說這種情況不要做非語音相關的口肌訓練(Non-Speech Oral Motor Exercises, NSOME)的時候,家長都會問:‘‘口肌訓練無效嗎?。這里的口肌訓練包含口腔感官刺激、嘟嘴、彈舌、吹蠟燭、伸舌頭、上下左右擺動舌頭等等沒有和語音結合的訓練方式??诩∮柧殞τ谕萄收系K等疾病是經(jīng)過詢證實踐證明有效的。請問,孩子口齒不清,我們的目的是什么?當然是為了讓他/她正確發(fā)音。既然是要改善發(fā)音,那么我們就必須專注于語音,而不是看上去“像是”語音的訓練。須知,發(fā)音是有別于其他口腔運動功能的。器官雖然一樣但是功能不同,發(fā)音時需要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肌肉群和不發(fā)音時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肌肉群是不一樣的。所以,練習不發(fā)音的口肌對于正確發(fā)音沒有任何幫助。另外,中文里面沒有任何的發(fā)音是需要把舌頭伸出牙齒以外的,也沒有哪個音是需要鼓腮或彈舌頭的。說話鏗鏘有力,字正腔圓,根本不需要我們的舌頭轉得像風車一樣啊。通過非語音相關的口肌訓練這個手段,根本達不到提高兒童語音清晰度的目的[10]。解讀:已經(jīng)證明某些手段和我們的目的不相干,不匹配時,不需要使用!手段有效達到目的4手術和藥物治療對于聲帶小結患兒有效嗎?有句話叫“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確實,使用不同的手段,都可以達到目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嘛。如果有超過一種的選擇,我們應該怎樣選呢? 不同的考量當然會有不同的選擇。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起因來決定應該如何選擇。比如聲帶小結(Vocal Nodule)通常是因為用聲/嗓過度引起的聲音嘶啞、發(fā)聲易疲勞等癥狀。這時我們的目的是讓嗓音不再嘶啞,那么起因是什么呢?有可能是用嗓過度和用聲不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或喉咽反流;還有可能是環(huán)境因素。舉例說明一下:爸爸是煙民和球迷,兒子喜歡踢足球,孩子天天在操場上跑來跑去,還要大聲喊叫。回到家里已經(jīng)很晚了,幾乎吃完晚飯就到睡覺時間了。因為媽媽無辣不歡,家庭飲食以辣菜為主,孩子經(jīng)常飯后反酸水。聲帶小結的治療方法有大致3種選擇:1. 進行科學用嗓科普,改良生活習慣,飲食結構,正確發(fā)聲;2. 藥物治療,如抑制胃酸反流,治療上呼吸道感染;3. 手術治療,切除小結。那么,什么是最佳的治療方案呢?絕對不是藥物和/(或)手術治療,因為它們只治標不治本! 如果不從日常生活中做出改變的話,就算是切除了聲帶小結,不用多久,就會再長出來的。正確的做法是:1.爸爸不在兒子跟前,不在家里抽煙。二手煙的環(huán)境對聲帶是極其不友好的。2.媽媽做孩子的飯時,不放辣。辛辣食物對于兒童嗓子的刺激是很大的。3.晚飯不能過量,還有吃完晚飯,不能立刻平躺睡覺。因為這兩樣都是很容易造成胃酸反流的。4.如果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能夠達到配合的標準,可以教育孩子用嗓衛(wèi)生,運動前后注意補水,避免大吼大叫,尤其要避免在劇烈運動時大喊大叫。但是,我們需要理解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如成年人,可能很難改變他的行為。要求孩子避免劇烈運動那更是對孩子十分不公平。5.家長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高室內的濕潤度。比如:每次孩子運動后洗澡時,開熱水讓浴室里蒸汽繚繞。解讀: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就不是最佳選擇!達到目的最佳選擇5自閉癥,口吃等是可以治愈的嗎?有些言語語言溝通障礙是無法治愈的,這是目前的業(yè)界共識[11.12]。最典型的是自閉癥和口吃。如果誰自稱能夠治愈,那么,肯定是騙子!無法治愈不等于無法干預??祻偷慕K極目標就是通過各種個性化的設計和練習,讓每個人都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能夠提高生活質量。比如,盡管口吃是無法治愈的而且每個口吃患者的嚴重程度都不完全一樣,言語治療師可以幫助他們在任何想說的時刻,說出想說的話。解讀:早干預比晚干預好,有干預比沒干預強,重點是有效的干預才是正道!根本上的問題解決不了沒得選擇那么,家長們除了了解上述的坑之后,還應該怎么做呢?且聽下回分解。
王如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14日3459
0
2
-
兒童交流障礙
交流障礙包括語言障礙、語音障礙社交(語用)交流障礙和兒童期起病的言語流暢障礙(口吃)。前三種障礙的特征是分別在語言、語音和社交交流的發(fā)育和使用上存在缺陷。兒童期起病的言語流暢障礙的特征是語言的正常流利性和運動發(fā)生紊亂,包括重復的語音和音節(jié)、元音或輔音的語音延長、字詞的斷裂、阻斷或字詞生成伴有過度的軀體緊張。 如同其他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交流障礙開始于生命早期,并可能造成終生的功能損害
孫玉濤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22日1526
0
0
-
語言發(fā)育遲緩嬰幼兒——父母如何參與語言干預?
調查性研究發(fā)現(xiàn):語言發(fā)育遲緩的孩子啟動干預治療后,很多家長都希望由語言病理學專家(speech language pathologist,SLP)或言語治療師(speech therapist,ST)直接給孩子實施治療;雖然父母愿意參與治療,但往往對自己缺乏自信、過于焦慮,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在家里進行語言干預。我在門診工作中遭遇的現(xiàn)象也的確如此,很多因為語言遲緩就診的嬰幼兒,在給予診斷、評估和家庭訓練指導、苦口婆心交代家庭干預注意事項和復診重要性之后,家長們仍然彷徨無助,出了醫(yī)院門就到處找網(wǎng)課,或奔波于各種機構中去排隊做感統(tǒng)訓練或一對一語訓之類,而將就診時交代的家庭計劃拋之腦后,不訓練、不復診,有錯失良機之遺憾。今天咱們抽空普及一下,語言遲緩的嬰幼兒父母和家人在語言干預中究竟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誠然,當醫(yī)生讓你進行家庭干預的時候,感到不安是完全正常的!你可能會說“我不是語言延遲方面的專家——我怎么可能像治療師那樣做治療并確保有效呢?!”而事實上,你雖然沒有正規(guī)學習過“語言發(fā)育學”,但你具備其他領域的知識和能力,這也是治療師所缺乏的。比如:你是孩子的第一個也是最好的老師;日常生活中你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只有你有機會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交流和互動,而SLP/ST則無法做到;你最了解孩子,知道他/她的“特點”是什么。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從訓練時間上看,每日1次的SLP/ST并不足以發(fā)展語言技能。如果每星期只練習一小時,就很難學到任何新技能。但是如果你找到可以在家里做的目標和活動,這將對孩子的語言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最終,你可以天天提供語言干預,每天很多次,從事日常生活活動、洗澡、吃飯、開車兜風等,都可以成為練習交流的機會。父母如何參與語言干預呢?通過與醫(yī)生和治療師合作,讓他們成為你的教練和顧問,幫助你提升水平、成為提供治療的主要人員,這就是國際推薦的SLP指導下父母實施的干預(Parent-implemented naturalistic language interventions),是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有效性康復治療方法。 具體內容如下:1.與醫(yī)生和治療師一起為孩子設定目標;2.描述日常活動和常規(guī);3.學習你可以在家里用來培養(yǎng)孩子溝通技巧的策略;4.報告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變化和進步;5.與SLP一起確定下一步干預目標和方案。針對這種方法你可能會質疑,“這是真正有效的嗎?如果治療師直接為孩子提供這種療法,不是會學到更多嗎?”除了前面提到你具有治療師所缺乏的優(yōu)勢外,兩項最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父母可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策略來幫助孩子;當父母使用這些策略時,孩子的語言技能會得到改善;在家中,父母可以和言語治療師一樣進行有效的語言干預;一些研究甚至顯示了父母實施干預對孩子語言技能的影響更大!所以,如果你對在孩子的治療中占據(jù)一個前排座位感到不安,或者不確定你能不能幫助孩子,那就放心吧。上述研究已然表明,在為語言遲緩的孩子提供干預時,父母可以像SLP/ST一樣有效(甚至更有效)。你和孩子每天的互動為語言學習提供了無數(shù)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會孤單,SLP/ST會在那里指導你并提供建議,這樣你就能確保孩子能達到其潛能!希望今天的短文能警醒執(zhí)念的家長,有任何診斷和治療指導需求,歡迎咨詢和就診。
候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07日6300
2
16
-
發(fā)展語言技巧需要從打地基開始
就如建造房屋,先從澆筑地基開始,逐漸堆砌成毛坯房,最后才是裝修。堅固的地基是建造房屋必不可少的,沒有它,房子的其他部分就無法安裝。發(fā)展語言正如建房子,也必須有堅實基礎才可以完美發(fā)展。青島婦女兒童醫(yī)院神經(jīng)康復科侯梅嬰幼兒語言技能發(fā)展所需的堅實基礎就是日?;顒又信c父母來回互動的能力,孩子首先要知道來回互動是如何進行的,通過不斷學習和嘗試互動,才能學會如何發(fā)送信息和維持“對話”。一旦孩子有了這個基礎,諸如手勢、單詞或句子等早期語言技能就可以逐漸積累并發(fā)展出來,最終將學會發(fā)送信息、實現(xiàn)與人交流。父母必須成為積極回應的交流伙伴(responsive communication partner)?!盎貞币馕吨阍诠膭詈⒆优c你交流,這樣你就可以再次回應?;貞心悴灰f太多,而是要注意他做在什么、說什么,抓住他的興趣點做出回應,通過這種方式,孩子知道你對他所交流的東西感興趣,這就鼓勵他繼續(xù)與你互動和交流。孩子有越多的機會和你輪流發(fā)送信息,他就有越多的機會練習交流。這些來回互動就像小小“對話”,為交流打下了堅實基礎。回應時必須做到:1.面對面面對面地接觸孩子的身體,才能看到、聽到他在做什么或說什么。這對語言發(fā)育遲緩的兒童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可能會傳遞非常微妙的信息。面對面的交流也能讓孩子知道你對他感興趣,準備好接受他的信息并與他互動。2.觀察、等待和傾聽面對面觀察孩子做什么,并仔細地聽他說。當你停下來等幾秒鐘,不說話、看著孩子,這就暗示孩子可以通過給你發(fā)信息來開始和你交流。一旦他給你發(fā)信息,你就可以準備好回應,說一些與他興趣相符的話。這樣互動就可以繼續(xù)來回進行。3. 跟隨孩子而不是強制孩子關注孩子的興趣,以“能夠保持來回互動、給孩子很多機會去交流的方式”來回應孩子。例如:你可以模仿他的聲音和動作;做出評論,要針對他在做什么或者你認為他試圖告訴你什么發(fā)起描述;加入,跟他玩,對他在做的和他很感興趣的事情持續(xù)關注。再次強調!想要幫孩子發(fā)展語言技巧,必須先做一個積極回應的交流伙伴,為孩子建立交流的基礎。在與你的互動中,他有越多的機會與你交流,他就會建立一個更牢固的基礎,并學會如何給你發(fā)送信息。他還將學習如何從你那里接收信息,并期望在你們一起玩耍和互動的過程中將持續(xù)幾輪對話。最終,孩子將有機會增加新的溝通技能,如手勢,聲音,或文字。這就是語言學習的有效方法——首先通過學習如何與父母家人互動,然后,通過發(fā)送更具體的信息(如單詞),不斷增進語言使用和溝通技巧。當然,影響孩子語言發(fā)展的原因和原發(fā)病很多,有效治療必須建立在正確診斷和評估的基礎之上,也并非單項語言訓練那么簡單。如果孩子在語言技能發(fā)展、疾病診斷和治療等方面需要幫助,歡迎大家咨詢和就診!
候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07日3536
0
13
語言障礙相關科普號

姜成惠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成惠 主治醫(yī)師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44粉絲4.8萬閱讀

匡怡醫(yī)生的科普號
匡怡 主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婦孺國醫(yī)堂
234粉絲27.3萬閱讀

陳臻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臻 主管康復師
上海市長寧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
康復醫(yī)學科
2241粉絲12.6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彭靜 主管康復師湘雅三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語言障礙 10票
發(fā)育遲緩 1票
擅長:嗓音障礙的行為學治療,尤其擅長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功能亢進性用嗓以及聲門閉合不全的嗓音康復;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和功能性語音障礙治療;兒童與成人口吃;腦卒中和頭頸部腫瘤術后的吞咽功能障礙康復 -
推薦熱度4.7馮金彩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兒童醫(yī)院 兒童康復中心
發(fā)育遲緩 9票
語言障礙 6票
小兒多動癥 4票
擅長:1.腦癱、發(fā)育遲緩、高危兒早期干預、脊髓損傷、偏癱、腦外傷、植物人促醒。 2.智力障礙、自閉癥。 3.語言發(fā)育遲緩、構音障礙、口吃、攝食-吞咽障礙,學習困難、閱讀障礙、書寫障礙、感統(tǒng)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生物療法及干預。 4.不明原因發(fā)育遲緩及智力障礙的精準康復; 4.兒童常見心理行為問題。 5.耳穴治療失眠、胃炎、假性近視、鼻炎等。 -
推薦熱度4.7曲春燕 主任醫(yī)師北京兒童醫(yī)院 兒童保健中心
發(fā)育遲緩 12票
語言障礙 4票
口吃 1票
擅長:1、尤其擅長:語言發(fā)育遲緩(說話晚、不說話)、構音障礙(說話不清楚)、口吃(語言不流暢、結巴)。 2、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耳聾基因篩查未通過和聽力障礙。 3、遺傳性耳聾、遺傳性疾病的咨詢指導。 4、嗓音異常(聲音嘶?。⒁粽{異常(說話音調多高或者過低)、腭裂術后等發(fā)音和嗓音訓練指導; 5、語言表達不好、表述困難、說話少,表述不流暢等語言落后等的診療和訓練指導。 6、常見的耳鼻喉疾病,如中耳炎、鼻炎、鼻竇炎、咽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