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善聞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泌尿外科 張先生,45歲,洗澡時無意發(fā)現(xiàn)龜頭處多了一顆芝麻大小的深黑色斑點,邊緣略顯模糊。忐忑不安的他來到我的診室,經過皮膚鏡檢查及密切隨訪觀察,最終這顆“不速之客”被診斷為良性色素痣,虛驚一場——但這份警惕救了他。龜頭皮膚上悄然出現(xiàn)一顆深色小點,仿佛一位神秘的訪客。對兒童而言,這常是無需擔憂的“小客人”;但若它在30歲后首次造訪,則可能是一位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險分子”——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顯著升高。一、認識龜頭上的“神秘訪客”:色素痣想象一下,我們的皮膚里住著無數(shù)微小的“調色師”——黑色素細胞。它們辛勤工作,產生黑色素,賦予皮膚、毛發(fā)顏色,并保護我們免受紫外線傷害。當一小群調色師在某處“扎堆安家”,過度生產色素時,皮膚表面就會顯現(xiàn)出一個顏色略深的斑點或小疙瘩,這就是色素痣(俗稱“痦子”)。龜頭色素痣:偏愛兒童的“小印記”?常見于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像孩子臉上可能長出小雀斑一樣,龜頭部位的色素痣也常在這個階段出現(xiàn)或被發(fā)現(xiàn)。它們是良性的皮膚發(fā)育異常。?通?!鞍察o無害”:這些“小客人”往往體積?。ㄍǔP∮?毫米)、邊界清晰規(guī)則、顏色均勻(多為棕色或黑色)、形狀對稱。它們就像皮膚上一個安靜的標記,多年保持穩(wěn)定,不痛不癢。?形成原因:主要與先天因素(遺傳傾向)和個體發(fā)育過程中黑色素細胞的局部聚集有關。與日曬關系不大(龜頭部位通常不受陽光直射)。二、30歲后突現(xiàn)的“黑點”:拉響警報!醫(yī)學界有一個重要的共識:龜頭部位新出現(xiàn)的色素性皮損,若首次發(fā)現(xiàn)于30歲以上的成年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需要高度警惕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年齡是關鍵“警報器”?30歲是重要分水嶺:龜頭黑色素瘤非常罕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如果這個部位的深色斑點是在成年后,特別是30歲、40歲、50歲甚至更年長時才首次出現(xiàn)或被發(fā)現(xiàn)明顯變化,它“是壞家伙”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年齡與惡性風險呈顯著正相關。60歲以上男性龜頭新發(fā)色素性皮損,惡性可能性遠大于良性色素痣。權威醫(yī)學期刊《歐洲泌尿外科學》曾刊文指出,超過90%的生殖器黑色素瘤發(fā)生在30歲以上人群,且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攀升。為何年齡如此重要?1.累積損傷效應:雖然龜頭少受陽光照射,但其他潛在損傷因素(如慢性炎癥、某些病毒感染如HPV的潛在影響、基因突變累積)可能隨年齡增長而作用。2.免疫監(jiān)視變化: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免疫系統(tǒng)清除異常細胞的能力可能下降。3.良性痣“窗口期”關閉:絕大多數(shù)良性痣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期就已出現(xiàn)。成年后,尤其是中老年時期,皮膚新長出的痣本身就相對少見,發(fā)生在特殊部位如龜頭時,其性質更值得懷疑。三、慧眼識“魔”:色素痣vs.黑色素瘤的關鍵區(qū)別如何初步判斷龜頭上的“黑點”是溫順的“小客人”還是危險的“壞分子”?牢記“ABCDE”法則,這是國際通用的皮膚病變早期識別工具:?A(Asymmetry不對稱):將皮損假想畫一條中線,兩邊形狀不對稱。良性痣通常對稱或接近對稱。?B(Border邊界):邊緣不規(guī)則、模糊不清、呈鋸齒狀或地圖樣。良性痣邊界清晰光滑。?C(Color顏色):顏色不均勻,同一顆痣內出現(xiàn)深淺不一的黑色、棕色,甚至摻雜紅色、白色、藍色。良性痣顏色通常均一。?D(Diameter直徑):直徑超過6毫米(約鉛筆橡皮擦大?。┬杈?。但注意:黑色素瘤也可能更小,任何進行性增大都需重視。?E(Evolution演變):最重要!皮損在短時間內(數(shù)周或數(shù)月)發(fā)生變化:大小、形狀、顏色、隆起度改變,或出現(xiàn)瘙癢、疼痛、破潰、出血、結痂等。良性痣通常長期穩(wěn)定不變。龜頭黑色素瘤的獨特“偽裝”龜頭黑色素瘤有時會“偽裝”成其他更常見的良性疾病,增加迷惑性:?像“痣”但變化快:初看像痣,但生長迅速或出現(xiàn)ABCDE變化。?像“淤血”但不消退:可能表現(xiàn)為一塊深色斑片,像陳舊淤血,但長期不消退甚至擴大。?像“炎癥”但難愈合:可能伴有輕微糜爛或潰瘍,按炎癥治療無效。四、揪出“真兇”:如何診斷?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皮損,務必及時就醫(yī)!泌尿外科或皮膚科醫(yī)生是首選。診斷通常需要“組合拳”:1.專業(yè)問診與視診、觸診:醫(yī)生會詳細詢問發(fā)現(xiàn)時間、變化情況,并用專業(yè)眼光檢查皮損的ABCDE特征。2.皮膚鏡——關鍵的“放大鏡”:皮膚鏡是一種特殊儀器,能無創(chuàng)地放大皮損,穿透表皮淺層,觀察肉眼看不到的色素結構和血管模式。它能顯著提高鑒別良惡性的準確性,是篩查和初步診斷的核心工具。3.病理活檢——最終的“審判官”:對于高度懷疑惡性的皮損,手術完整切除病變組織送病理檢查是確診的金標準。病理醫(y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給出最終診斷。五、應對策略:早診早治是關鍵?確診為良性色素痣:如果形態(tài)規(guī)則、穩(wěn)定不變、無癥狀,通常無需特殊處理。醫(yī)生可能建議觀察隨訪。如果因摩擦、美觀或心理壓力大,可考慮手術切除。?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治療核心是早期、徹底的手術切除!手術范圍和方式取決于腫瘤的厚度(Breslow厚度)和分期。–早期(原位癌或薄瘤):擴大范圍的局部切除術通常能治愈,治愈率很高。–中晚期:手術范圍更大,可能需要清掃區(qū)域淋巴結。根據分期,可能還需聯(lián)合其他治療,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等。近年來,免疫治療(PD-1/PD-L1抑制劑、CTLA-4抑制劑)和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如BRAFV600E)的靶向治療,極大地改善了中晚期患者的預后。六、防患于未然:自我監(jiān)測與定期檢查1.認識你的“皮膚地圖”:男性應像女性關注乳房一樣關注自己的外生殖器皮膚。洗澡時或每月一次,在光線充足處,仔細檢查陰莖(包括龜頭、包皮內外板、系帶、冠狀溝、陰莖體)、陰囊皮膚。2.記錄“皮膚日記”:留意是否有新出現(xiàn)的斑點、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是否發(fā)生改變??捎檬謾C拍照記錄并標注日期以便對比。3.牢記ABCDE法則:用這個簡單工具評估任何可疑皮損。4.30歲后新發(fā)色素性皮損,立即就醫(yī):這是最重要的預警信號!不要因部位私密而諱疾忌醫(yī)。5.定期體檢:在常規(guī)體檢中,可請醫(yī)生(泌尿外科、皮膚科或全科醫(yī)生)順便檢查外生殖器皮膚。龜頭皮膚上的微小變化,是身體向我們傳遞的重要信號。兒童期出現(xiàn)的色素痣多是歲月靜好的印記,而30歲后突兀降臨的“黑點”,則可能是健康長鳴的警鐘。年齡是識別風險的關鍵標尺——越晚出現(xiàn)的色素改變,越值得我們繃緊心弦。請記住,每一次對身體的細致觀察,都是對健康的主動守護。醫(yī)學的奇跡往往始于患者對自身變化的敏銳覺察,當警惕成為習慣,微小的異常便無法遁形。愿每位男性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私密之處的微小變化,永遠只是生命長河中無關緊要的漣漪。張先生離開診室時,手中的檢查單寫著“良性色素痣”,他如釋重負地長舒一口氣。診室窗外春光明媚,玉蘭樹新發(fā)的嫩芽在陽光下舒展——生命的堅韌,往往藏在對細微變化的敬畏與及時行動之中。07月26日
87
0
0
-
齊淑貞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yī)院 皮膚科 絲狀油和皮贅確實常被大家混淆,這主要有以下的原因,從外觀上看,它們太相似了。絲狀油和皮贅都表現(xiàn)為皮膚上長出細長的增生物,像小肉潮,不仔細觀察真難區(qū)分。斑人缺乏專業(yè)知識,乍姨肽自然容易混淆。而且它們的生長部位也有重疊,兩者都好發(fā)于頸部、腋窩這些皺褶的部位,在相同位置出現(xiàn)類似的增生物,更增加了辨別難度。比如脖子上長出一個小肉條,很難憑位置就確定它是絲狀瘤還是疲贅。此外,它們都不痛不癢,初期癥狀不明顯,不影響日常生活,人們不會特別在意,更不會深入眼睛區(qū)別,等發(fā)現(xiàn)時可能就已經弄混了,以為是同一種東西。但實際上絲狀瘤是由HPV引起,有傳染性,而皮贅則是皮膚的一種良性增生,多與皮膚老化、摩擦等等有關。所以,當。 頸部和腋下這些好發(fā)部位長出這種小疙瘩,建議找醫(yī)生診斷,如果是絲狀瘤,請盡早治療,我是秦醫(yī)生,歡迎關注。07月13日
58
0
1
-
呂永梅主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皮膚科 你的一個治療方案,腳底的黑痣怎么判斷是否惡變,嗯,常常我們在臨床中的話,那你會從你的個人來講的話,會看,哎,這個痣最近有沒有變大,有沒有破潰,有沒有疼,有沒有癢,有沒有特殊的不適感,那如果有這種不適感的話,最好是到醫(yī)院來,從我們醫(yī)生的角度來講的話,那我們會首先進一些,比如比如說簡單的檢查,比如說皮膚鏡看一下有沒有異常,或者是我們從我們臨床的角度來講,看看有沒有一些異常,那如果沒有異常的話,我們還可以去這個繼續(xù)觀察,那如果腳底的接近指甲部位,非常末端的這些部位可以給予一個切除,那嗯,如果成人甚至年齡更大,四五十歲以上的話,可以去切除。2024年10月23日
75
0
0
-
2024年09月09日
22
0
0
-
王白鶴主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皮膚科 炎性線狀疣狀表皮痣屬于表皮痣的罕見變種,大約占5%,一般出生或1歲前發(fā)病,典型皮損呈持續(xù)性、沿Blaschko線分布的紅色、肥厚性、角化過度性、鱗屑性丘疹、斑塊。皮損有瘙癢。女性多見,男女比例1:4。最常累及下肢及臀部,軀干、上肢、頭部及生殖器區(qū)也會受累。組織病理很有特點: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表皮呈銀屑病樣增生,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需要和線狀皮炎、線狀銀屑病相鑒別。線狀皮炎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海綿水腫。線狀銀屑病病理表現(xiàn)可見融合性角化不全,Munro微膿腫,很少有瘙癢癥狀,抗銀屑病治療有效。治療方面,可以選擇手術切除,但會遺留瘢痕,局限性小面積皮損可以液氮冷凍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療效果佳。綜上所述,對于出生后不久出現(xiàn)單側、難治性,瘙癢性鱗屑斑塊,要高度懷疑炎性線狀疣狀表皮痣。2024年08月22日
405
0
0
-
趙艷主治醫(yī)師 臨沂市人民醫(yī)院 皮膚科 一、什么是皮膚色素痣?皮膚色素痣,又稱黑痣,是由黑色素細胞組成的良性腫瘤,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它們可以出現(xiàn)在皮膚的任何部位,顏色多為深褐色、黑色或藍黑色,少數(shù)為無色或淡黃色。二、皮膚色素痣的成因皮膚色素痣的成因主要是黑色素細胞在從神經嵴遷移到表皮的過程中,由于某些異常,導致局部黑色素細胞的聚集。三、皮膚色素痣的分類根據痣細胞的分布部位,皮膚色素痣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1.?????交界痣:顏色淡褐色至深褐色,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發(fā)生。2.?????混合痣:外觀類似交界痣,但可能更高起,有時有毛發(fā)穿出,多見于兒童和少年。3.?????皮內痣:成人常見,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四、皮膚色素痣的注意事項雖然大部分皮膚色素痣為良性,但以下情況需要提高警惕:易磨損部位的黑痣,如手掌、足底,惡變幾率相對較高。平的痣比凸起來的惡變風險大。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不整齊的色素痣較現(xiàn)狀規(guī)則且邊緣整齊的容易惡變。直徑大于5毫米的痣,需要注意觀察隨診。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紅腫疼痛、破潰等不適,或原有的色素痣周圍出現(xiàn)衛(wèi)星病灶,需格外警惕。五、皮膚色素痣的惡變信號顏色突然加深、變黑或開始褪色。面積或體積突然增大,或突然隆起。痣上突然出血、破裂或結痂。出現(xiàn)癢、痛等不適感覺。周圍出現(xiàn)許多新的小痣,即衛(wèi)星灶。六、皮膚色素痣的處理方法觀察隨診:對于無明顯惡變信號的色素痣,可定期觀察。激光治療:對于很小的色素痣,影響美觀并且無惡變風險的色素痣,可以考慮激光治療,這種情況需要醫(yī)生的指導。手術切除:對于較大、有惡變風險的色素痣,建議手術切除??傊?,皮膚色素痣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大部分情況下無需過度擔憂。但了解其相關知識,注意觀察變化,及時就醫(yī),是保障身體健康的關鍵。2024年05月30日
356
0
0
-
張向寧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 皮膚外科 痣細胞和痣細胞巢主要位于皮膚的表皮和真皮交界位置,故名交界痣。臨床表現(xiàn)為痣平坦或稍高出皮面,邊緣境界不甚清晰,表面光滑無毛發(fā)。一般可見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fā)于手掌、足趾或移行上皮部位。多見于兒童和青年,成年少見。交界痣的痣細胞具有增生活躍的特性,有轉變?yōu)閻盒院诹龅目赡??;旌橡耄汉诤稚珗A形斑丘疹。皮內痣:淡褐色或皮色半球狀丘疹,好發(fā)于頭面部及軀干,成年多見,至老年皮疹顏色可變淡變軟。交界痣:處在真皮層和表皮層交界處,一般光滑無毛,有些稍有隆起。1、去除危險痣最好不要用冷凍和激光去除的方法,手術切除法最保險,因為這易刺激痣細胞,反而誘發(fā)其癌變。2、生長在掌、唇紅及外陰部的色素痣多屬交界痣,這些經常摩擦、受壓部位的交界痣是可能產生癌變的,因此,長在這些部位的交界痣應手術徹底切除,以免留下后患。3、長在面部或其他非摩擦部位的交界痣一般不必采取過激的方法去騷擾它,如激光、冷凍、藥物腐蝕等,因為反復、不當?shù)拇碳ひ灿袑е掳┳兊目赡堋?/a>2024年03月17日
502
0
3
-
2024年03月17日
149
0
0
-
崔正軍主任醫(yī)師 鄭大一附院 燒傷與修復重建外科 十歲男孩,兩年前重物砸傷右手食指,出現(xiàn)指甲下淤血,兩月后該指甲出現(xiàn)顏色變黑,隨時間推移,顏色沒有改善,而且指甲變黑的面積逐漸增大。到多家醫(yī)療機構和不同的科室就診,有兩種意見,一是甲母痣,二是指甲下血腫,因各種原因沒有治療。????今天來門診就診,臨床診斷為甲拇痣,但是不排除該指甲下外傷后血腫沒有吸收的可能。????溝通方案:術中拔出部分指甲,開窗觀察,看甲床的顏色,如果是血腫,保留指甲,清除血腫。否則拔出指甲,破壞甲床根部。????術中排除指甲下血腫,因為甲床是紅顏色,臨床證實是甲母痣。標本讓家長看看,然后送病理檢查。????何為甲母痣?甲母痣是痣的一種。甲母痣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甲黑線,很小幾率癌變?yōu)楹谏亓觯乙妆缓鲆?。痣是人類的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常組織,長痣的現(xiàn)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幾乎每個痣都有癌變的可能。????隨著醫(yī)學知識的普及,人們對痣的認識越來越全面,也越來越警惕痣的癌變,但是某些特殊部位的痣往往容易被人們所忽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甲母痣。???甲母痣的治療:其唯一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治療,拔甲+甲基質切除。冷凍,激光均沒有效果。甲母痣如果較大的話,對指甲產生較大的破壞。甲母痣如何治療2024年03月10日
907
0
1
-
李軍友副主任醫(yī)師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 皮膚科 皮膚惡性黑素瘤(MM)是一種常見的來源于神經嵴黑素細胞的腫瘤,好發(fā)于頭頸部、軀干和四肢,也可見于指甲、生殖器或黏膜等特殊部位,早期診斷對于黑素瘤的預后至關重要。由于皮膚解剖結構和接受日光照射強度的差異,不同部位的黑素瘤在皮損形態(tài)、組織病理等方面也各不相同。皮膚鏡作為一種經典的無創(chuàng)檢查手段,有助于分辨活體皮膚的精細結構,與裸眼檢查相比,顯著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一般來說,惡性黑素瘤在皮膚鏡下可呈現(xiàn)出不典型色素網、不規(guī)則點和球、不典型血管模式、不規(guī)則條紋、污斑以及藍白幕等共性特征,此外,不同類型的黑素瘤往往還具有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模式。識別不同身體部位黑素瘤的皮膚鏡特征性表現(xiàn),對日常臨床工作中皮膚腫瘤的早期篩查和鑒別診斷大有裨益。頭頸部黑素瘤惡性雀斑樣痣(LM)和惡性雀斑樣痣型黑素瘤(LMM)是頭頸部區(qū)域最常見的黑素瘤亞型,其中LM是相對早期的原位黑素瘤,LMM是更晚期的侵襲性黑素瘤,好發(fā)于女性的臉頰、面中部,以及男性的頭皮、耳軟骨和頸部,與慢性日光損傷密切相關,在所有黑素瘤中約占4%~15%。圖1:面部LM的皮膚鏡表現(xiàn)皮膚鏡下,LM/LMM最主要的鑒別要點在于是否存在以毛囊為中心的特定色素模式。由于面部廣泛存在的毛囊、汗腺等附屬器開口中斷了彌漫性色素沉著,故而形成了與身體其他部位經典色素網絡相反的不規(guī)則結構,即假性色素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惡性雀斑樣痣存在與疾病進展相關的、按順序出現(xiàn)的特征性皮膚鏡表現(xiàn),并因此提出了「LM進展模型」:在初始階段可觀察到毛囊開口周圍圓形、半圓形的灰黑色不對稱色素沉著;隨后出現(xiàn)毛囊周圍青灰色點和小球狀結構(環(huán)狀顆粒狀模式);再然后毛囊間區(qū)域形成菱形結構;最后出現(xiàn)毛發(fā)消失的深色均質結構。該模型診斷LM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可達到89%和96%。此外,Pralong等學者還提出了LM的其他皮膚鏡診斷標準,包括:⑴「靶標樣模式」;⑵皮膚鏡下深色結構;⑶紅色菱形結構;⑷血管網絡密度增加。其中后兩個血管模式對診斷罕見的低色素性黑素瘤更有價值。鑒別診斷方面,脂溢性角化、日光性雀斑樣痣等面部良性色素性病變在皮膚鏡下通常表現(xiàn)為指紋模式、蟲蝕狀邊緣、邊界清晰以及粟粒樣囊腫;也有研究提出通過識別這些良性特征來反向診斷LM。頭皮黑素瘤頭皮上的黑素瘤在禿頂和慢性光損傷的老年男性中更常見,皮膚鏡下薄頭皮黑素瘤常見不典型色素網、假性色素網、不規(guī)則色素斑點等模式,還可能出現(xiàn)「7分列表法」中所涉及的任意黑素瘤特征表現(xiàn)(不典型色素網、藍白幕、不典型血管模式;不規(guī)則條紋、不規(guī)則污斑、不規(guī)則點或小球、退行性結構)。對于頭皮結節(jié)性黑素瘤(NM)等厚黑素瘤,可引入「藍黑法則」用于提高皮膚鏡診斷NM的準確性:即藍色和/或黑色區(qū)域應累及皮損表面至少10%的面積,藍色反映真皮色素而黑色體現(xiàn)表皮色素;該規(guī)則尤其適用于與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血管瘤、藍痣和脂溢性角化等疾病的鑒別診斷。NM還需要對血管模式進行仔細評估,因為乳紅色結構和不典型血管模式是惡性黑素瘤相關的最常見特征。圖2:色素性NM中的藍黑法則軀干黑素瘤淺表擴散性黑素瘤(SSM)是軀干部位最常見的黑素瘤亞型,其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多攜帶BRAFV600E基因突變。SSM在皮膚鏡下常見不規(guī)則條紋、非對稱性色沉和多色模式,上背部的特征表現(xiàn)為退行性結構和有光澤的白線結構,腹部可見負性色素網絡。圖3:非色沉性NM中的非典型血管模式NM在黑素瘤中約占12%~30%,也可出現(xiàn)于軀干。對于色素沉著性NM,藍黑法則仍然是主要的診斷線索,皮膚鏡下可呈藍黑色、不規(guī)則點和小球、晶狀體結構和多形性血管,潰瘍也是常見表現(xiàn);在色素減退的粉紅色NM中,血管模式是最重要的皮膚鏡診斷標準,包括中央血管、發(fā)夾樣血管、乳紅色結構、多種深淺不一的粉色以及點狀/線狀不規(guī)則血管;腫瘤的厚度可能對皮膚鏡下血管模式產生顯著影響。甲黑素瘤甲黑素瘤常見于拇指和大腳趾,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黑色不規(guī)則甲縱帶或甲床潰瘍性結節(jié)。在使用甲鏡檢查時,應重點評估以下特征:⑴帶狀顏色:可為灰色到棕色、黑色不等;⑵縱向條帶:可分為顏色、粗細相同,彼此平行的規(guī)則模式以及寬度、間隙不等、突然斷開、相互交叉的不規(guī)則模式;⑶甲皺襞和周圍皮膚色素沉著,即哈欽森(Hutchinson)現(xiàn)象;⑷存在直徑<0.1毫米的棕黑色顆粒/小球;⑸甲板營養(yǎng)不良。在成人中,出現(xiàn)棕色背景上的不規(guī)則甲縱帶、哈欽森征、條帶寬度超過甲床的2/3往往提示惡性腫瘤;而在兒童中甲色素沉著則不具有診斷價值。圖4:甲黑素瘤的甲鏡檢查黏膜黑素瘤黏膜黑素瘤可發(fā)生于唇部、口腔、鼻竇、生殖器、肛門直腸和結膜等部位,約占所有黑素瘤的1.4%,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孤立、無癥狀的棕黑色斑疹,起病隱匿,往往診斷時已進入晚期因而預后不良。皮膚鏡下的特征表現(xiàn)為藍色、灰色或白色共存的無結構性多色模式,也可呈現(xiàn)不規(guī)則點和小球、藍白幕、不規(guī)則血管、乳紅色結構等表現(xiàn)。結膜黑素瘤的主要特征為不規(guī)則分布的深棕色、黑色和灰色色素沉著,可匯合成無結構模式;與良性病變相比,其皮膚鏡下形態(tài)和顏色更多樣化,色沉也更深。圖5:黏膜黑素瘤的臨床及皮膚鏡表現(xiàn)肢端黑素瘤肢端黑素瘤(AM)是位于手掌、足底等四肢無毛皮膚的病變,也是亞洲人群中最常見的黑素瘤類型,典型的皮膚鏡特征包括皮嵴平行模式(PRP)和不規(guī)則彌漫性色素沉著。值得一提地是,在掌跖部位角質層下出血、Laugier-Hunziker綜合征、藥物誘導的肢端色素沉著等良性病變中也可見到皮嵴平行模式。而在侵襲性AM中,有時也可出現(xiàn)一些如皮溝平行模式、纖維樣結構、晶格樣結構等良性病變的表現(xiàn),但通常僅局限于皮損的一小部分;并且,AM中的纖維樣模式往往表現(xiàn)為粗細、顏色、形狀各異的纖維不對稱和不規(guī)則排列,還可出現(xiàn)非典型血管模式、藍白幕、潰瘍等其他皮膚鏡特征。近期有研究提出一種名為BRAAFF的皮膚鏡評分系統(tǒng),包含4個陽性和2個陰性預測因子:不規(guī)則污斑(+1)、PRP(+3)、結構不對稱(+1)、顏色不對稱(+1)、存在皮溝平行模式(-1)、纖維樣模式(-1)??偡帧?分則考慮診斷為AM,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3%和87%。圖6:肢端黑素瘤的皮膚鏡特征小結不同身體部位的皮膚惡性黑素瘤有著不同的皮膚鏡特征表現(xiàn),熟悉這些特異性皮損模式有助于提高黑素瘤的診斷準確性,減少漏診、誤診率,從而改善患者預后。2024年02月09日
5050
0
0
痣相關科普號

齊鴻燕醫(yī)生的科普號
齊鴻燕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燒傷整形外科
689粉絲1905閱讀

白妍雙醫(yī)生的科普號
白妍雙 主治醫(yī)師
白妍雙醫(yī)生個人工作室(上海市 黃浦區(qū))
皮膚科
892粉絲11.3萬閱讀

廖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廖毅 主治醫(yī)師
東莞市虎門中醫(yī)院
皮膚科
417粉絲21.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