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海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兒童康復科 智力障礙在完善相關評估的基礎上,開展全面的康復訓練。總的訓練原則:①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早期康復;②全面評估,全面康復;③個體化治療;④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支持。對部分染色體疾病、遺傳代謝病和內分泌疾病所導致的智力障礙可通過特殊飲食療法和激素替代療法等進行原發(fā)病的治療。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能夠提高智力水平的特效藥物。(一)物理治療相對于智力而言,智力障礙兒童的運動系統(tǒng)發(fā)育較好。但智力障礙兒童在發(fā)育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大運動發(fā)育較同齡兒有不同程度的落后,同時其保護性伸展反應、 平衡反應、運動協(xié)調性等也常常落后于同齡兒童。因此,物理療法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發(fā)育早期。評估智力障礙兒童的大運動發(fā)育水平及運動障礙,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從而改善其運動發(fā)育落后狀況。(二)作業(yè)治療手作業(yè)訓練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智力障礙兒童的精細動作、操作的靈巧性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通過日常生活動作的訓練,如進食、更衣、書寫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從而提高其適應能力。(三)言語治療言語康復治療是建立在系統(tǒng)的語言能力評估基礎之上的。根據診斷結果和所確定的語言功能異常類別,確定康復目標,選擇合適的康復內容和康復手段進行干預,并及時監(jiān)控康復訓練的效果。針對特殊兒童,這其中包括智力障礙兒童言語康復的5個階段。1.前語言能力訓練 前語言時期指智力障礙兒童能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之前的那段時期。此階段語言康復的目的是幫助其積累充分的語音表象以及發(fā)展學習語言所必需的一般能力??祻偷膬热莅ǎ孩僬T導兒童產生無意識交流;②訓練其通過不同音調、音強和音長的哭叫聲或眼神向外界表達他們的生理需要和情感;③培養(yǎng)聽覺敏銳度,使其對語音敏感,關注主要照顧者的言語聲,能辨別一些語調、語氣和音色的變化;④引導發(fā)出一些單音節(jié),逐漸發(fā)出連續(xù)的音節(jié);⑤培養(yǎng)交際傾向,對成人的聲音刺激能給予動作反饋,初步習得一些最基本的交際規(guī)則;⑥能理解一些表達具體概念的詞。在這一階段,兒童可能達到的語言或與語言相關的一般認知目標或參考認知目標:①發(fā)展視覺和聽覺注意能力,包括對詞語的注意;②發(fā)展對語音的感知能力,對知覺信號的理解能力;③提高語音識別能力和發(fā)音水平;④發(fā)展有意識交流能力以及對因果關系的感知。2.詞語的理解與表達能力訓練 此階段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將其所了解的以及想要表達的內容轉化成簡單的語言符號(詞語),并用言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通過詞匯訓練幫助其擴大詞匯量,學習多種類別的詞語,加深對常用詞匯的詞義理解??祻偷闹饕獌热荩簩W習常見名詞(如有關稱謂、人體部位、食物、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玩具、常見動物、交通工具等名詞)和常見動詞(如有關肢體動作、常見活動的動詞)。訓練時,康復治療師應充分考慮兒童的需求、興趣及能力水平,選擇適當詞匯,反復給予刺激;引導兒童理解簡單語言,激發(fā)其表達語言的興趣,鼓勵其多用口語形式來回答問題。在這一階段,兒童可能達到的語言或與語言相關的一般認知目標或參考認知目標:①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能在一些語音和實體之間建立聯(lián)系;②發(fā)展核心詞匯,繼續(xù)擴充詞匯量,并增加詞語的種類;③能夠表達簡單的單、雙音節(jié)詞語,并結合手勢和環(huán)境來交流;④增加對各種符號的理解。3.詞組的理解與表達能力訓練 此階段語言康復的主要內容:①在掌握一定數量常見詞語的基礎上,學習一些簡單的詞組形式,包括動賓詞組、主謂詞組、偏正詞組、并列詞組、介賓詞組五類;②對所學詞組進行表達訓練;③對一些難學詞語進行拓展訓練;④讓基礎較好的兒童進一步學習較難的詞組結構。該康復訓練的目標是讓兒童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常見詞組,初步認識詞組成分間的語義關系,能夠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順暢地與人交流(包括口語與非口語交流形式)。在這一階段兒童可能達到的語言或與語言相關的一般認知目標或參考認知目標:①繼續(xù)擴充詞匯量,并增加詞語的種類;②語音逐漸穩(wěn)定,能發(fā)出大部分母語的語音;③學習基本的語法結構,如并列關系和主謂關系等,逐步發(fā)展常見的句法結構;④學習簡單的語義關系;⑤提高語言的探索能力。 4.句子的理解與表達能力訓練 此階段康復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兒童進行日常語言中的常見句式和常見語句的康復訓練,幫助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語義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熟悉漢語的語法結構,如基本句式和常見句型的語法結構等,讓其習得一定的句子表達模式,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此階段的主要康復內容:①學習主語,謂語和賓語的基本句式;②學習較難詞組形式;③學習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比較句、給字句、方所句和主謂謂語句等常用句式;④進行句式練習和句子成分的替代訓練;⑤對決定句子結構的某些抽象詞(如被、把、是、給和比等)進行拓展訓練;⑥對所學句式進行表達訓練。在這一階段,兒童可能達到的語言或與語言相關的一般認知目標或參考認知目標:①掌握基本句式結構和常見句型;②發(fā)展超過“這里和現(xiàn)在”事件的理解能力;③能理解部分抽象詞語;④發(fā)展兒童之間自發(fā)模仿和相互交談的行為;⑤能在生活和游戲中使用語言;⑥能使用簡單和復雜的句子結構,能擴展符合基本語法規(guī)則的句子。5.短文的理解與表達能力訓練 此階段主要目標是通過這些訓練,將先前所學的詞語、詞組和句子綜合地運用,不斷加深和鞏固對詞義和語法結構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升兒童的語用能力,教導兒童如何表示問候、如何提要求、如何描述事件等。該階段的主要康復內容:①學習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從句的較復雜句子;②學習用正確的方式實現(xiàn)句子之間的過渡;③學習用兩個或多個句子連貫地表述事件或傳達意圖;④學習用一個或多個句群較連貫和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在這一階段,兒童可能達到的語言或與語言相關的一般認知目標或參考認知目標:①掌握大部分的語法知識;②增加復雜語法結構的理解和使用能力;③有限地理解詞語之間的抽象關系,有較豐富的語義知識;④在語法結構和語義知識的基礎上建立語言體系;⑤發(fā)展閱讀和書寫技能;⑥能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問候、提要求、描述事件等。(四)感覺統(tǒng)合訓練感覺統(tǒng)合訓練是指基于兒童的神經發(fā)育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做適當反應的訓練,訓練內容包含了前庭(包括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包括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多感官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于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處理及組織感覺刺激的能力。在訓練中同時給予兒童前庭、肌肉、關節(jié)、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并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五)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智力障礙兒童的主要康復訓練手段,由教師、家長、治療師等共同參與及實施。根據智力障礙兒童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按照正常兒童的發(fā)育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針對性的教育,重點在于將日常生活情境融入其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智力障礙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盡可能減少其參與學校、參與社會的受限程度。 1.輕度智力障礙兒童 可以在特殊學校接受教育,也可以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循序漸進地訓練其日常生活技能、基本勞動能力、回避危險和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訓練目標:日常生活基本自理,成年后回歸正常人的生活。2.理能力和部分社會適應能力。訓練目標:掌握簡單的衛(wèi)生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可以表達基本需求和愿望。3.重度智力障礙兒童 主要是訓練其基本生活能力,盡可能減少陪護人員的工作。4.極重度智力障礙兒童 幾乎無法接受相關訓練。2021年02月09日
3202
0
2
-
陳世動主管康復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康復醫(yī)學科 什么是兒童康復?你以為的兒童康復助行架、輪椅、娛樂之具、推拿牽拉那什么是兒童康復呢?兒童康復也是教育,特殊兒童也和其他兒童一樣處于生長發(fā)育和接受教育階段。只有將特殊需求兒童的康復治療與教育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在減低障礙的同時挖掘潛能,提高素質、能力和生活質量,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必備的職業(yè)技能,最終實現(xiàn)獨立生活、參與社會的目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讓特殊兒童早治療的原因。尤其是在嬰兒期,各項功能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期,在該時期內給予科學合理的早期干預,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有出乎意料的理想效果。2020年10月09日
937
0
0
-
閆瑜副主任醫(yī)師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智力障礙兒童的家庭康復訓練是整個系統(tǒng)康復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康復的最終效果與成敗,因此顯得至關重要,做好家庭康復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堅持6項基本訓練原則 (1)建立良好的家庭康復訓練環(huán)境與氛圍; (2)有目標、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 (3)循序漸進、逐步引導; (3)堅持一貫要求、持之以恒; (4)小步遞進、適當協(xié)助; (5)多給孩子表揚和獎勵,幫助孩子成功; (6)充分利用生活情景進行訓練。 2、制訂好家庭康復訓練計劃 根據孩子能力制訂計劃,具體到訓練的時間、場地選擇、物品準備、訓練內容等,盡可能利用現(xiàn)成的玩具和生活用品;情境訓練活動是家庭康復的主要訓練方式,如起床、如廁、盥洗、吃飯、購物和社區(qū)活動等生活情境,按計劃在一定的階段有意識地安排必須達到的目標。 3、家庭康復訓練內容或方法 以基礎的、基本的功能或能力訓練為主,力求方便、簡單易操作,重點做好以下4個方面。 (1)感知能力訓練 a、有目的的注視物體5秒鐘以上。 b、目光追隨移動的物體,目光在人與物之間轉換。 c、分辨酸甜咸苦辣等常見味道。 d、分辨3種以上經常聽到的聲音。 e、觸摸物體,分辨冷熱、干濕、軟硬。 (2)認知能力訓練 a、認識3種以上常見蔬菜、水果等。 b、分辨3種以上的顏色。 c、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狀。 d、認識眼前的物體,說出從眼前消失的東西。 e、將相同的物品種類歸在一起。 f、認識物體之間的常見關系,分辨大小、長短、高矮等。 g、分辨容器中有無東西,明白肯定與否定的差別。 h、分清里外、上下、前后等方位。 i、知道晴天、陰天、雪天、雨天等天氣。 j、知道吃了臟東西會肚子痛,知道天冷了要多穿衣服,知道餓了要吃東西,知道下雨天出門要打雨傘等簡單因果關系。 k、唱數,點數,報數1到10. l、知道上午、下午、早、中、晚。 m、認識錢幣,知道用錢買東西。 (3)語言能力訓練 a、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時有反應。 b、明白別人的手勢或語言表達的意思,有恰當的反應。 c、用簡單語言、手勢、體態(tài),交流板或用圖畫指出等方式表達想法或提要求。 d、正確說出5個常用的詞語和3個簡單的短句。 e、有問有答,簡單對話。 f、看圖說話,用2-3句話復述或描述一個事件。 g、持筆,畫線、畫簡單的圖形、寫自己的名字。 (4)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a、拿著食物送到口中咀嚼、咽下。 b、使用兩種以上常用餐具,如筷子、勺。 c、學拿著杯子喝水,端著小碗吃飯。 d、訓練如何表達要小、大便,到指定的廁所排尿、排便,便后自己擦干凈。 e、脫衣:摘帽子、解圍巾、脫衣服、脫鞋襪。 f、穿衣:分辨衣服上下、前后、穿好。先穿一條胳膊,再穿另一條胳膊,按順序系好扣子。 g、穿鞋襪:認識自己的鞋襪,對準左腳與右腳,先穿一只腳,再穿一只腳。 h、刷牙:用杯子盛水,含一些漱口,把牙刷蘸濕,擠上牙膏,上下刷遍每一顆牙。 i、洗臉:將毛巾在水中洗洗,擰干,用毛巾擦臉。 j、洗手:把手蘸濕,擦些肥皂,反復搓洗,洗掉肥皂沫,擦干。 k、洗腳:坐在矮凳上,把兩腳泡在水中,先洗一只腳,再洗另一只腳,分別擦干,穿上鞋。 l、蓋被子:認識自己的床和被子,躺在床上,打開被子蓋住身體。 m、疊被理床:疊好被子,放好被子,放到指定的位置。 n、認識家庭的內部環(huán)境:認識房間、廁所、廚房的位置。 智力障礙這類特殊兒童的康復訓練是一項長期、艱苦而繁雜的工作,不僅需要大家學習掌握豐富的康復知識,更要有十足的耐心與愛心,百折不撓的信心和決心。希望以上的介紹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2020年02月14日
7461
0
3
-
翟紅印主任醫(yī)師 鄭大五附院 兒童康復醫(yī)學科 做父母的都希望寶寶能夠聰明健康的成長,但是如果孩子被診斷為智力障礙,這對孩子來說是種不幸,對整個家庭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其實智力障礙也是有輕重級別之分,那么,智力障礙究竟分為幾個等級?有哪些表現(xiàn),如何在早期就識別出是否有障礙?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呢?本期讓我們一起全面了解一下“智力障礙”。1你不了解的“智力障礙”我們都知道,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大腦各個部分在功能上有不同的分工,因此會形成許許多多重要的中樞,控制著我們的行為和意識。智力障礙就是由于大腦受到器質性的損害或腦發(fā)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知活動持續(xù)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在生長發(fā)育時期(18歲以前),智力顯著低于同齡兒童正常水平,并伴有社會行為缺陷的發(fā)育障礙性疾病。 根據韋氏智力評估,智力障礙可分為四個等級(適合3歲以上): 輕度智力障礙(50-69分); 中度智力障礙(35-49分); 重度智力障礙(20-34分); 極重度智力障礙(20分以下)。 根據CDCC智力評估,智力障礙可分為三個等級(適合0到3歲): 輕度智力障礙(70-90分); 中度智力障礙(50-69分); 重度智力障礙(<50分)。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生物醫(yī)學因素,由各種疾病導致大腦發(fā)育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后期教育資格被剝奪、教養(yǎng)不當、感知覺被剝奪,從而導致大腦信息接收不足等社會心理文化因素。2甄別智力障礙三大表現(xiàn)重度智力障礙大多容易識別,但是輕度智力障礙往往是在進入學校之后發(fā)現(xiàn)學習困難才被發(fā)現(xiàn)。家長們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變化,如果有以下癥狀應盡早到醫(yī)院檢查,以便及早診斷。通常來說,智力障礙的孩子主要表現(xiàn)在心理發(fā)展、學習特征以及生理發(fā)育等方面上的發(fā)育異常。首先,在心理發(fā)展方面:各種感知覺一般會比較遲鈍,視覺敏銳性下降,聽覺分辨能力也不及正常兒童靈敏; 注意力不集中,維持時間短,易分心;與正常兒童相比,記憶比較緩慢,容易遺忘;同時伴隨有語言發(fā)展遲緩,開始說話年齡晚;發(fā)音不準,吐字不清;語言理解能力差,比較難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其次,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缺乏學習動機、學習自控力較差,小動作多,需要教師和家長督促來完成任務;在學習新知識及技能時速度慢、耗時長,需要反復練習,學習效率偏低。最后,智力障礙的孩子在運動發(fā)育、運動技能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大多數智力障礙兒童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發(fā)展明顯落后于同齡普通兒童;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在身高、體重、骨骼的成熟等方面都有可能比同齡普通兒童發(fā)展速度慢、質量差;形態(tài)發(fā)育方面也存在身高偏低等問題。3智力障礙康復三步走頭腦和身體的異常會降低患兒自理能力和主動參與社會的熱情,對患兒的正常生活和活動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對于兒童智力障礙問題應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智力障礙兒童的輕重程度不同,康復方法也多種多樣。因此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開展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康復訓練,綜合環(huán)境條件選擇適當的方法訓練,更利于提高其各方面能力,促進身心發(fā)展。加強運動療法,通過粗大運動訓練和精細運動訓練的合理搭配,由易到難逐步加深。由對患兒進行走、跑、跳、投、爬行等大幅度動作的訓練,到雙手主動抓物、捏取小物品、折紙、寫字、手工制作等精細動作的訓練,合理控制力度和速度,要求盡力做到動作準確。加強患兒語言訓練,提高語言能力和人際交往技能。包括語言障礙訓練、口語訓練、詞句訓練,表達訓練,用聲音、手勢、文字、單詞、句子能夠清晰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從而提高認知能力和人際交往溝通的技能。加強感知統(tǒng)合訓練,提高患兒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靈敏性。通過訓練使患兒能夠分辨聲音、顏色、味道、物體外形,對其作出正確的反應并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適應生活環(huán)境的需求。2019年08月13日
4161
0
3
-
張月恒主治醫(yī)師 北京市大興區(qū)心康醫(yī)院 精神科 自閉癥患兒大多都伴隨有“智力障礙”,用什么眼光看待“智力障礙”呢?東西壞了就想把他“修理好”,生病了就想把他“醫(yī)好”,那么“智力障礙”呢?現(xiàn)今社會福利潮流對于智障愈來愈用正向且積極的眼光予以看待。因此,并不是原本五十的智商應該被“修理”到七十;也不是經過妙手回春以后智障就痊愈了。如果大家能用平常心看待智障者,知道他也和你我一樣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給予符合其能力的期待與看法,提供適合的支持與幫助,這樣智障者就能走出以往偏遠隔離的豢養(yǎng)對待,融入彼此同理接納、互助共存的小區(qū)生活中。以下提出由專業(yè)機構輔導的個案做舉例︰ 華華是五歲的小男孩,在幼兒園里相當活潑,喜歡音樂和體能活動,還經常主動幫忙老師做事情。雖然華華喜歡與小朋友一起玩,但班上的小朋友卻常會因為他不懂規(guī)則、動作太慢而不愿意讓他加入…..。 學校老師發(fā)現(xiàn)華華在畫畫時只會涂鴉或畫圈圈,不像其它小朋友已經可以畫出太陽、汽車及人等簡單的圖案。還有在團體討論時間分享個人生活經驗時,華華經常也只是靜靜的坐著,不像其它小朋友侃侃而談;即使老師找機會問華華,他也多半回答:“不知道”或“忘記了”。 剛開始媽媽總以為華華是因為男孩子愛玩、不用心學習才會這樣,希望老師能多教教他。老師還特別撥出時間教華華認顏色、認數字及練習數數,幾經嘗試,老師無意間發(fā)現(xiàn)如果一次只認一個顏色,配合生活中各樣機會重復練習,兩、三個月后漸漸可說出常見的顏色,也能用手指比出“5”以內的數量。 早期療育 有效輔導 華華雖然慢慢在進步中,但學校老師對他的學習仍感到困擾,尤其上課時華華經常發(fā)呆、自己玩小玩具或是逗弄身旁的小朋友,對于老師的問題更是經常答非所問。 要華華學習認知的東西他就一付漫不經心的樣子,反而是進行動態(tài)的活動他就表現(xiàn)得興致勃勃。大班上課的內容對華華來說似乎太難,別的小朋友三兩下就學會,華華總是要教個五次、十次才有可能學得會,有時候好不容易今天學起來的東西很可能明天又混淆不清,只好再從頭開始。 媽媽開始覺得華華學習上的問題恐怕不是愛玩造成的,同時也擔心明年念小學功課會跟不上,于是聽從班上老師的建議,帶著華華到醫(yī)院兒童心智科接受評估。經過專業(yè)醫(yī)師的診斷及智力測驗的評量,發(fā)現(xiàn)華華是“輕度智力障礙”。 一開始媽媽與老師都無法接受華華有智力方面的問題,因為印象當中的智障者多半動作遲鈍、眼神呆滯,連吃飯穿衣都要他人幫忙;但是華華會說話、會自己上廁所、吃飯、玩玩具,還會唱唱跳跳,甚至幫大人做事情,怎么可能是“智力障礙”? 經過醫(yī)師和特教老師的解說后才了解,原來華華是先天智力方面的輕度落后,由于學校和家里一直提供他很多生活經驗和學習的機會,華華在團體生活與自我照顧方面表現(xiàn)得還算獨立,但一遇上需要記憶、思考及抽象概念方面的學習,華華就顯得吃力困難了。 由于家里和學校了解華華的情況,幼兒園開始與“早期療育專業(yè)機構”合作,定期都有特殊教育的巡回輔導老師到華華的幼兒園,教班上的老師和媽媽怎么樣用更有效的方法幫助華華學習,經過半年的努力,華華終于慢慢跨越智力的藩籬,且愈來愈喜歡上課,也做好了上小學的準備。2012年02月02日
6779
0
0
-
劉躍梅主任醫(yī)師 贛南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兒科 每個家庭中,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小寶寶,孩子往往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完善的化身,然而現(xiàn)實有時是殘酷的,弱智指的是智力障礙兒,而這種智障兒目前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醫(yī)學、教育心理問題。據有關專家統(tǒng)計,在我國智障兒的發(fā)病率已達13.07‰,14歲以下的兒童智力落后的發(fā)病率為1.07%,也就是說大約在100個14歲以下的兒童中,就有1個是弱智的兒童。在我們目前門診的就診病人中,也常有這類病人因為智力發(fā)育異常而上醫(yī)院求治。有的家長就常為自己的孩子智力落后而傷腦筋,什么樣的狀況可以診斷成智力障礙、弱智?其實在兒科臨床上弱智也可稱為智力落后,智力低下,智力不足,精神發(fā)育不全,腦發(fā)育不全,精神發(fā)育遲滯等。簡單的說就是智力水平低于同齡的兒童,但要確定一個兒童是否存在智力的障礙,最好是進行智力的測驗,一般來說低于70,正常兒童的智商多在100左右。當智力落后的癥狀在兒童時期已經出現(xiàn),同時社會適應能力較正常兒差。造成兒童智力落后的原因很多,除了少數兒童的病因外,大多數都可因多方面的因素造成。最常見的就是產前因素,也就是在胎兒時期,包括遺傳因素,母親妊娠期的健康狀況,如孕期患病服藥物,孕期精神壓抑,母親孕期吸煙、酗酒、放射線的輻射,高齡產婦等。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在我們這個地區(qū),有不少的兒童是因父母從事有放射性物質及化學物質的工作所致。據調查,一些農村的年青男女在外打工從事的做皮鞋、制衣、裝潢、修理、印刷、玩具制作等工種,甚至有的孩子因為父母在結婚時住了剛裝修好的新房而引起;其次就是產時的因素,如窒息缺氧后引起腦缺血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早產,在早產的病人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孕期低于28周,母親身體狀況不佳的發(fā)病較多,產后的因素多見有病理性黃疸、膽紅素腦病、腦外傷、高熱抽搐,或各種感染性疾病、中毒、外傷留守兒童等均可引起,為此,要減少智力落后病人的發(fā)病率必須從孕期開始注意防止,才能保證母嬰的健康,用父母的愛心去培養(yǎng)。作為家長來說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及早的干預治療是很重要的,因為早期正規(guī)的教育對于弱智兒童的身心發(fā)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早期識別弱智兒童?首先,必須了解母孕時是否存在高危的因素,也就是我們提到的孕產前、產時、產后的多方面的因素,然后再根據孩子的表現(xiàn)來進行綜合的判斷,在嬰幼兒時期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早期可遵循,從上到下,由近到遠,由不協(xié)調到協(xié)調,從粗到細,從簡單到復雜的規(guī)律。但是當孩子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不能按正常的規(guī)律發(fā)育時,家長就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1~2個月時雙眼球活動不靈活,聽力差,3個月時不會笑,4個月時雙手不公握在一起,6個月時不會拿玩具,7個月不會坐,8個月見生人無反應,10個月不會扶物站立,不會發(fā)單音叫“爸”、“媽”,11個月不會揮手再見,1歲時不會扶物走路,都有可能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影響,有一些特殊的表現(xiàn)也可以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判斷,雙眼凝視不能隨物體轉動,有吞咽的困難,特殊的面容,如21~三體綜合征病人,可表現(xiàn)方顱、眼裂小,雙眼斜吊,鼻梁低平,吐舌,身體矮小,運動落后,發(fā)育遲緩,語言發(fā)育遲緩。對外界沒有反應,行為異常不知道危險,聽力缺陷等多方面的情況。若是有這些情況必須盡早的上醫(yī)院進行檢查,請醫(yī)生根據病情提出早期干預的措施。前些日子我們就接診了一個8歲的小男孩,因為智力落后而就診,因孩子出生時是孕7個月早產,發(fā)現(xiàn)孩子與同齡相比不論身高、智力均較同齡兒差,他有一個鄰居的孩子與他一樣大,可個比他高,智力發(fā)育較他好,可是那孩子的父母就是不讓他們在一起玩,這樣大大的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得他不愿出門,不愿與人交往,內向,表達能力很差,不合群,家長為此非常的擔心。要用什么方法來使得孩子能健康的成長,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開發(fā)孩子的能力已成為了孩子父母的一種心病。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以上談到的常見因素外,目前社會因素和心理的因素也嚴重的影響了兒童的智力開發(fā),有的現(xiàn)在的單元房與外界的交流少,有的是因為祖輩帶孩子,只是不良的社會和心理因素作用下,智力沒有得到發(fā)展。要開發(fā)和提高弱智兒童的智商,最關鍵的是在出生的頭兩年,因為有很多的家長認為讓孩子睡覺,但過多的睡眠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有一定的影響,當人們認為孩子很聽話,不會吵鬧,把孩子當成溫室中的小植物,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及智能的開發(fā)不利,必須多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孩子長大后才能較好的應用語言來表達自己。但對弱智的孩子的智商提高,應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干預,根據不同的年齡、采用不同的方式,根據弱智兒的程度,給予視、聽、說、運動和人際交往的訓練,并結合實際給予全方位的信息刺激,同時注意四肢運動功能的鍛煉,對8個月~2歲小兒除聽覺、嗅覺、視覺、運動等訓練外,還應特別的注重觸覺刺激,以局部的按摩為主,2~3歲的小兒以全方位信息刺激和視、聽覺及運動訓練,4~6歲的孩子以觀察、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同步訓練,作家長的必須結合個人的情況,利用實物引導孩子,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才能因人而異的促使弱智兒在實際生活中提高智商的水平。也有的專家認為,只靠以上的訓練仍不能很好的全面提高智力,還必須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yǎng),首先提出的是必須提倡母乳喂養(yǎng),合理的添加輔食,合理的膳食,對孩子的智商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的飲食結構中,還必須根據弱智兒的具體情況及時的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包括鐵、鋅、硒、鈣,這樣能對患兒的身高、智力、運動的發(fā)育都有很好的改善,有的父母當發(fā)現(xiàn)孩子發(fā)育落后于正常兒時就推動了治療的信心,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的進行對孩子的綜合開發(fā),做父母的必須鼓勵孩子,提高孩子對事物的興趣,促使他們去了解,想象。有的弱智兒感觀靈敏度差,感受外界的能力不足,不能正確的區(qū)分顏色,不能區(qū)分動物,貓、狗的叫聲,家長就必須多帶孩子上動物園,不斷的講述在動物園中看到的各種動物如形狀、聲音,生活習慣結合圖片向孩子講述,當反復的刺激后加深孩子對外界事物的了解,當再次出現(xiàn)上述的情景時,就會使他有反應,增加識別的能力。當不能正確表態(tài)有語言障礙的孩子,必須不斷的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若4~5歲仍說話不清的,必須反復的給孩子給予引導,并可購一些學語言的光碟,使孩子反復的刺激,然后隨光碟的兒歌,以達到語言能力的提高。在活動能力障礙的孩子,因為容易出現(xiàn)興奮,好動,動作無節(jié)制,或動作不協(xié)調的,甚至做精細動作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的,當發(fā)現(xiàn)后必須盡早的進行干預同時進行矯治,因為對弱智兒來說,發(fā)現(xiàn)的越早,醫(yī)治的及時,康復的效果越好。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千萬不能在治療上失去信心,必須有信心,有計劃的進行康復的訓練。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家長,對有弱智的孩子不讓他隨意自己活動,飯來張口,嬌生慣養(yǎng),要什么就順從他,甚至不用自己走,出門家長常抱著,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的智力較同兒差,就認為他們不會與小朋友交流,不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為此,專家提出必須鼓勵孩子做適合自己的運動。當別人問及孩子的情況時,還沒等孩子開口家長就搶先說他還不會,他不會做這些,這種做法是不妥的,最好必須大膽的去鼓勵孩子,或說試著走,不會跌跤,我們會護著等。當有智力缺陷的兒童,如果是神經系統(tǒng)遭到傷害,無論是在妊娠期,還是分娩的過程中,生前或是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大腦的器質性病變,因此而產生智力的障礙,多表現(xiàn)為發(fā)育的潛力減弱,成熟的速度落后,雖然可經過各方面的干預治療,但能適當的提高生活質量,但仍需別人照顧,若大腦無器質性的病變,只是因為環(huán)境因素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通過干預治療和飲食調節(jié),智力會有較大的提高,有專家提出,過多的吃甜食或帶有顏色的食物對智力的正常發(fā)育有很大的影響,為了使智障兒的智力有更好的提高,本著“用進廢退”的生理原則,對他們進行系統(tǒng)的教育和訓練,因為這種恢復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要培養(yǎng)他們日后能在社會上有效地工作與生活,學前教育必須注重感智訓練,包括視、聽、觸、味、嗅覺等,按其不足進行有計劃的訓練,小學和中學除文化技能的學習外,應加強社會適應、語言、知覺、動作和自理訓練,溝通與實用技能等。除以上訓練外仍可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進行,①應用一些營養(yǎng)腦細胞的藥物;②中藥浴及熏蒸治療;③在飲食上可多食用一些堅果;④水果、蔬菜;⑤同時也可以應用音樂治療,以綜合的調理方式,使智障兒能盡早康復。2007年12月20日
6628
1
4
智力障礙相關科普號

李曉會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曉會 主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小兒內科
888粉絲50.3萬閱讀

袁俊英醫(yī)生的科普號
袁俊英 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兒童康復科
110粉絲7.9萬閱讀

孫攀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攀 主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兒童康復科
332粉絲7.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