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CT介入硬化治療婦科術后盆腔淋巴囊腫
治療原則盆腔淋巴囊腫的治療遵循個體化原則。無癥狀型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可局部熱敷等物理方法促進囊液自行吸收,定期隨訪觀察即可。癥狀型淋巴囊腫的治療原則為排出囊液、解除壓迫、閉合囊腔。治療手段主要包括介入治療、腹腔鏡手術治療等,合并感染者應積極配合抗生素治療。介入硬化治療適應證癥狀型淋巴囊腫者,直徑較大者(>4cm),有安全合適的穿刺途徑。淋巴囊腫合并感染,壓迫導致嚴重疼痛、輸尿管擴張或腎積水及血栓形成等并發(fā)癥出現時。復發(fā)囊腫者。治療方式介入治療是盆腔淋巴囊腫治療的主要方法,臨床上主要采用經皮穿刺抽吸囊液后直接注入硬化劑或置管引流排盡囊液后注入硬化劑治療。介入穿刺引流聯(lián)合硬化劑治療較單純導管引流更有效,具有操作簡便,并發(fā)癥不高于單純導管引流的優(yōu)點。介入硬化治療創(chuàng)傷小、見效快,是癥狀性淋巴囊腫尤其是繼發(fā)感染者的主要治療方法。超聲是最常用的引導手段,對于超聲無法準確引導及定位者可采用CT引導。介入穿刺前需進行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檢查、增強CT或MRI檢查等,明確病變性質,確定囊腫位置、大小、形態(tài)、影像學特點,評估穿刺路徑的安全性,確定穿刺點。CT介入硬化治療CT引導下可選擇經腹或臀部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硬化治療,該法適宜于無性生活史女性、嚴重盆腔粘連、無法經腹壁穿刺者及不能配合陰道操作者,可留置固定引流管,行多次囊腫沖洗硬化治療,臨床療效較為確切,安全性較高。硬化劑注入囊腔后,使囊內損傷的毛細淋巴管產生嚴重的炎性反應及瘢痕化,從而使淋巴管微小漏口及囊壁粘連以致完全閉合,并與囊壁內所有的淋巴上皮細胞充分接觸,使其迅速凝固變性,從而達到治療效果。臨床上常用硬化劑包括無水乙醇、聚桂醇、平陽霉素等等。目前臨床常用無水乙醇或聚桂醇。醫(yī)用無水乙醇刺激性較大,囊腫凝固后可出現疼痛、過敏等副反應,因此目前臨床上更常使用聚桂醇進行治療,其相對于無水乙醇性質溫和,可多次注射,安全性良好。如遇復發(fā)性或難治性淋巴囊腫,可聯(lián)合使用平陽霉素或博來霉素加強硬化治療。淋巴囊腫合并癥處理囊腫伴感染者,先穿刺引流排出感染囊液,也可置管引流導入甲硝唑等抗生素溶液沖洗囊腔,感染囊腫應根據細菌培養(yǎng)藥敏結果調整抗生素的應用,待感染控制后再予以硬化治療。囊腫壓迫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者,除穿刺抽吸解除壓迫外,還需配合抗凝、介入溶栓、放置下腔靜脈濾器等綜合治療。
劉秋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10月21日1693
0
2
-
微創(chuàng)手術VS巨創(chuàng)手術,哪種更能體現水平?
腔鏡手術醫(yī)生都是從開腹手術醫(yī)生成長起來的,但是成長起來的腔鏡手術醫(yī)生骨子里卻會生出一種優(yōu)越感,看不起還在做開腹手術,堅持做開腹手術的醫(yī)生;而且,做慣了腔鏡手術的醫(yī)生大多不愿再做開腹手術,什么手術都想嘗試用腔鏡來完成。適不適合,能不能做,先用腔鏡探查一下再說,是很多腔鏡外科醫(yī)生的慣有思維。 上周門診就診一患者,盆腔巨大腫瘤,腫瘤超過臍水平,直徑已經達到30公分以上,而且是實性腫瘤。當談到手術方式時,患者在門診堅決要求微創(chuàng)腹腔鏡手術。我們反復向病人解釋,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只是技術不同,如果為惡性,在淋巴清掃范圍和腫瘤切除徹底性是一致的,但是醫(yī)生需要術前評估腫瘤大小,性質情況,如此大的腫物腹腔鏡下存在氣腹空間不夠、存在腫瘤取標本的問題及腫瘤播散的問題。但是患者非常執(zhí)拗的性格,堅持要求做腹腔鏡手術。盡管腔鏡手術,甚至單孔腹腔鏡手術,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但醫(yī)療治療的原則問題,是我們醫(yī)者必須堅持的。 在我們醫(yī)生眼里,手術是選擇腔鏡還是開腹,切口是大還是小,與手術水平沒有關系;不是說,會做腔鏡手術,就代表高人一等;手術切口小,就代表水平高超;他們更看重的是手術安全,是手術效果,是病人的長期存活。
吳桂珠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10月21日2214
3
20
-
醫(yī)學科普 | 三大常見婦科癌癥的預防與篩查
提起“癌癥”這個名詞,恐怕很多人會“談癌色變”,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大家對于癌癥的認知不夠,往往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患上癌癥,就等于生命的終結。其實,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很多的癌癥經過治療可以變成可治愈的疾病,而自愈的關鍵在于及時發(fā)現,及時干預。怎么才能做到發(fā)現的早,治療的早呢,那就是養(yǎng)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由于本人是一名婦科主任醫(yī)師,所以我將在此講一講婦科的三大常見癌癥:宮頸癌,內膜癌,卵巢癌,希望我們的女性能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充滿活力的體魄,積極心態(tài)對待每一天。宮頸癌:我提到的這三大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中,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占了第一名。哪些女性好發(fā)于這種疾病呢,一般來說,過早進行同房,和伴侶過多的女性日容易感染hpv,那患宮頸癌的幾率也就比較高。hpv和TCT,是女性必查的項目,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其實這兩項都是篩查宮頸癌的項目,但是它們有什么區(qū)別你知道么?Hpv是一種人類乳頭瘤狀病毒,臨床上發(fā)現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元兇“。TCT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宮頸癌篩查,也叫做液基薄層細胞檢測,通過這項檢查,能夠查出是不是有癌變的傾向。相對于傳統(tǒng)宮頸刮片檢查,更全面有效??偨Y來說,HPV檢查主要是看看有沒有引起病變的病毒,TCT檢查主要是檢查女性的宮頸有沒有出現病變,TCT是結果,HPV是病因,所以一般醫(yī)生會讓兩種檢查同時做,這樣可以兩個結果放在一起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知道在高危HPV病毒的感染下,宮頸上皮有沒有發(fā)生病變,才能知道宮頸上皮是否有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細胞定期篩查一般可以比較早地發(fā)現有沒有病變傾向。而宮頸癌的死亡率相比內膜癌,卵巢癌來說并不是很高,所以定期篩查對預防宮頸癌至關重要。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比較常見的發(fā)病年齡在圍絕經期和絕經期的女性,但根據我們臨床總結發(fā)現,近些年內膜癌的發(fā)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另外有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的女性,發(fā)生癌變的幾率會高一些。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子宮內膜癌的發(fā)生主要是跟雌激素的刺激相關,絕經后會有激素水平的改變。而 腺肌癥,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的發(fā)生,也與激素相關,或者是你吃了一些補品,或者含有雌激素的一些藥物也會引起由于我接診的大多是腺肌癥的患者,所以近幾年每年都會發(fā)現2、3例癌變的病人,這部分患者基本都是未絕經的患者。而一旦發(fā)生癌變,子宮,卵巢都要全部切除,術后可能還需要放療,化療等后續(xù)治療,這個時候就要以保命為主了!那出現內膜癌有什么征兆嗎: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已經絕經了,但是又出現出血現象的女性。2沒有絕經的,注意有沒有出現淋漓不盡出血,經期有沒有延長,子宮有沒有增大,CA125有沒有增高一旦出現這些異常情況,建議再去做個診刮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等。而病變發(fā)現的早晚,直接關系到對于癌變最后結果的預測,簡單的婦科檢查及B超都不能起到確診作用。卵巢癌:卵巢癌,發(fā)病率并不高,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是最麻煩的一個婦科癌癥。它目前病因不明,早期也沒有任何癥狀,只是到了中晚期會出現肚子脹,不消化,有腫塊,腰圍增大…部分患者也會出現日漸消瘦、貧血等表現。功能性腫瘤可出現淋漓不盡出血或絕經后出血。所以很難預防,也沒有前兆,大部分的女性在發(fā)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而且晚期生存率比較低,所以建議已婚已育的女性,每年一次的做子宮腹部B超和ca125,HE4。來排除卵巢癌想要預防三大婦科腫瘤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體檢,早診斷,早發(fā)現,早治療。癌癥也是可以控制住的。女性每年必查的防癌檢查包括:TCT、HPV檢查、B超、CA125, HE4。你記住了嗎?
鄧元琪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9月09日2346
0
3
-
婦科腫瘤基因檢測常見問題解答
1.什么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是對血液、其他體液或組織進行DNA檢測的技術,分析所含基因的各種情況,判斷某些特定基因是否存在突變或敏感基因型,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預知患病或復發(fā)的風險,指導臨床化療用藥及靶向治療。2.基因檢測有哪些好處?a)幫助預知患病及復發(fā)風險;b)幫助判斷腫瘤患者預后;c)指導臨床化療用藥及靶向治療;d)判斷腫瘤患者后代的遺傳風險。3.哪些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a)患有婦科惡性腫瘤(尤其是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者;b)婦科腫瘤合并結腸癌、甲狀腺癌等腫瘤者;c)有癌癥家族史的患者。4.基因突變和癌癥病情有什么關系?目前沒有發(fā)現基因突變和癌癥病情之間的直接關系。但攜帶某些突變基因的患者化療效果似乎更好一些。此外,靶向治療就是針對突變基因進行的,靶向藥物能夠有效改善攜帶突變基因的患者的預后。5.突變的基因可以消除嗎?會遺傳嗎?突變基因不可消除。突變基因會遺傳,但不是一定遺傳,因此有癌癥家族史者需要做基因檢測。6.為什么患者親屬也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因為某些婦科腫瘤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患者親屬尤其直系親屬發(fā)生婦科腫瘤的風險高于一般人群,因此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和遺傳咨詢。若檢測出攜帶相關的基因突變,根據具體突變類型,發(fā)生某些腫瘤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需要加強相關癌癥的篩查和預防,有些還可以通過預防性的手術治療降低卵巢癌、乳腺癌的風險。7.婦科腫瘤患者基因檢測有哪些項目?檢測目的、檢測方法、檢測時機?①卵巢癌患者基因檢測項目:BRCA1/2、HRD相關基因及化療藥物基因檢測。檢測目的:指導卵巢癌患者化療用藥,評價患者對靶向藥物的敏感性,指導靶向治療。檢測方法:靜脈血及術中組織標本。檢測時機:手術或化療前后。②子宮內膜癌患者基因檢測項目:遺傳腫瘤基因突變檢測。檢測目的:評估患者發(fā)生Lynch綜合征等遺傳腫瘤的風險,篩查患者親屬的癌癥風險。檢測方法:靜脈血及術中組織標本。檢測時機:手術或化療前后。8.患者和家屬到哪里去接受檢測?樣本送到哪里去分析?檢測的費用是多少?住院患者可以與主管醫(yī)師聯(lián)系,在病房內檢測。已經出院的患者可以聯(lián)系相關的醫(yī)生安排檢測。樣本通常由醫(yī)院病理科或相關基因公司進行分析。檢測費用一般是2000-4000元。9.患者和家屬怎么拿到報告,找誰解釋報告?檢測結果在一個月內出報告,患者及家屬可以找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婦科的主管醫(yī)生拿報告并解釋。
程靜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19日6679
0
53
-
未婚,偶然發(fā)現自己有個大囊腫在肚子里!
今天,我做的一個非常大囊腫,沒有男友,以為是自己胖了,肚子才大起來的!這是最近幾個患者中,一個比較典型案例了。上月有個喝奶茶的十多歲小朋友,巨大囊腫!所以,大家要有心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重量出入變化!來做個超聲就知道婦科問題!通常是這樣的緩慢生長的,良性的為主,也 有惡性的,去年一個十九歲,惡性的!良性也有復發(fā)的,去年有二十歲大學生,三次手術了!所以,腫瘤發(fā)生有不可預測性,但也可以早期檢查發(fā)現和治療??!感謝點擊!
沈芳榮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22日1688
0
8
-
怎樣預防婦科腫瘤
健康是人類的永恒不變的追求。“能吃能喝,不痛不癢”等于健康嗎?當然不!許多婦科疾病的早期是沒有癥狀的,很多人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才去看醫(yī)生,這時的病情往往發(fā)展到比較嚴重了,錯過了治愈疾病的時機。那我們該怎么辦才好呢?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有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這些腫瘤如果能夠在早期發(fā)現,盡早治療,就能獲得較好的療效,有機會治愈。我們通過平常的體檢,是可以早期發(fā)現這些疾病的。哪些女性需要體檢呢?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都應該定期體檢。尤其是有月經紊亂、痛經、不育、不正常的陰道流血、陰道分泌物異常、腹脹、摸到腹部包塊、肥胖、有糖尿病、近親患有癌癥的女性。多長時間體檢一次呢?尚無統(tǒng)一定論??筛鶕欠駷楦呶H巳夯蜥t(yī)生的建議決定。高危人群應每年體檢一次,非高危人群可以兩-三年體檢一次。何謂高危人群?性生活開始早、性伴侶多、初次生產年齡早、多次生產、宮頸病變遷延不愈、吸煙、吸毒、性伴侶患有陰莖癌、前列腺癌、近親患有癌癥的女性。婦科體檢需要做哪些項目?通常醫(yī)生會根據體檢者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適合體檢者的檢查項目。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婦女,定期做婦科檢查、宮頸刮片、HPV檢測、B超等,可了解有無陰道炎癥、宮頸息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和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外陰癌等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未婚無性生活的女性可通過抽血、B超、肛門指檢等手段進行檢查,不會損傷陰道和處女膜。若病情特殊確實需要檢查陰道,醫(yī)生會事先告知患者和家屬并征得同意后才會進行。 說到這兒,您肯定知道怎樣關愛自己、擁抱健康了吧?趕快行動起來,定期做健康體檢吧!
容雁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13日1627
0
0
-
上皮樣滋養(yǎng)細胞腫瘤ETT
中間型滋養(yǎng)細胞腫瘤來源于中間型滋養(yǎng)葉細胞,中間型滋養(yǎng)葉細胞進一步分為胎盤部位的中間型滋養(yǎng)葉細胞和絨毛膜型的中間型滋養(yǎng)細胞,后者惡變形成ETT。ETT發(fā)病罕見,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部分患者伴有下腹部疼痛。少數患者可以沒有異常陰道流血,而是下腹痛及陰道分泌物異常為表現。也有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或首發(fā)癥狀為轉移的癥狀。 由于沒有特異臨床表現,βHCG又呈中等水平升高,ETT術前診斷困難,常是術后病理發(fā)現。對于ETT一定要病理診斷才能確診。GTN的臨床分期可用于ETT,但是預后評分系統(tǒng)并不適用。不同于絨毛膜癌以化療為主的治療方式,在ETT的治療中,手術是目前公認的有效治療方式。對于局限于子宮的病灶,全子宮或廣泛性全子宮切除,疾病可以完全緩解。對于有轉移的,切除所有病灶也對改善預后有意義的。ETT并非激素依賴性疾病,理論上不考慮常規(guī)切除卵巢。對于復發(fā)患者,手術可以切除復發(fā)部位病灶,仍然是有效的治療。對于術前影像學或術中探查有盆腔淋巴結增大,可以行淋巴結清掃,但不推薦常規(guī)進行淋巴結清掃??紤]到ETT具有較強的侵襲行為,且對化療的不敏感行,不常規(guī)推薦保留生育功能。 ETT不推薦術前化療,術后輔助化療存在爭議,如果已經進行了全子宮切除手術,術后βHCG降到正常者,不推薦化療。對于Ⅱ-Ⅳ期、治療后復發(fā)的也有術后未化療長期無病生存的。對于化療目前方案包括EMA-CO,EMA-EP,FAEV、PEB等。 綜上,ETT是罕見的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診斷依靠病理,雖然其生長緩慢,但比PSTT惡性程度高,一旦轉移或復發(fā),治療效果不好。
任彤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28日5302
0
0
-
科學防癌,預防為主!
陳秀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4月17日967
0
1
-
女性10大腫瘤及易發(fā)年齡
女性癌癥發(fā)病率前十位,依次為: 乳腺癌、肺癌、腸癌、胃癌、甲狀腺癌、肝癌、宮頸癌、食管癌、子宮癌、腦瘤 乳腺癌: 女性乳腺癌25歲后逐漸上升,50~54歲組達到高峰,乳腺包塊需重視 肺癌: 40歲以上發(fā)病率逐漸增高,65歲達高峰,異??人孕柚匾?,胸部CT檢查可發(fā)現 腸癌 50歲以后逐漸升高,70歲達高峰,排便異常需重視 胃癌: 50歲以上發(fā)病率明顯升高,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發(fā)病率高 甲狀腺癌: 多見于青壯年,二十歲開始上升,三十到四十歲達到發(fā)病的高峰 肝癌: 40歲以上發(fā)病率逐漸升高,有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家族史的男性或女性,建議每6個月檢查一次AFP 宮頸癌: 原位癌30-35歲易發(fā),40~50歲為最多,60~70歲是發(fā)病的又一高峰年齡段,宮頸刮片可診斷,有HPV感染者高發(fā) 食管癌: 40歲以上高發(fā),有吞咽感覺異常需重視 子宮癌: 50歲以上發(fā)病率高,常在圍絕經期絕經后發(fā)生,婦科B超可篩查 腦瘤: 20-50歲多發(fā),視聽嗅覺異常及出現癲癇癥狀需重視,頭顱CT可診斷
薛玉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4月09日7209
0
1
-
腫瘤系列,Ca125的解讀
劉嘉琦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16日1310
0
0
婦科腫瘤相關科普號

鄒世恩醫(yī)生的科普號
鄒世恩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
婦科
9977粉絲254.4萬閱讀

劉紅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紅 主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
婦瘤科
1878粉絲6.8萬閱讀

葉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
葉海燕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婦科
2500粉絲6.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劉文欣 主任醫(yī)師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 婦科腫瘤科
宮頸癌 23票
子宮內膜癌 20票
卵巢癌 11票
擅長: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輸卵管癌、外陰陰道癌、尿道癌等各種婦科良惡性腫瘤的診斷、手術與個體化綜合治療 -
推薦熱度4.9祝捷 主任醫(y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婦產科
子宮肌瘤 239票
卵巢囊腫 60票
宮頸癌 9票
擅長:婦科惡性腫瘤(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的手術、化療及隨訪; 婦科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傳統(tǒng)腹腔鏡、單孔腹腔鏡、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等); 不孕癥、復發(fā)性流產的宮腔鏡、腹腔鏡治療; -
推薦熱度4.7張翔 主任醫(yī)師浙江省腫瘤醫(yī)院 婦瘤科
宮頸癌 70票
子宮內膜癌 16票
婦科腫瘤 5票
擅長:1、婦科惡性腫瘤(宮頸癌、宮頸/陰道癌前病變、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陰道癌、外陰癌)預防、診斷、綜合治療。 2、熟練應用各種先進放療技術-治療各種婦科惡性腫瘤:容積調強放療、螺旋斷層放療、立體定向放療、射波刀、三維圖像引導的近距離治療(后裝治療)。 3、【特色技術】放療后復發(fā)的再程放療、近距離治療模具技術、溶瘤病毒抗腫瘤治療。 4、新藥、醫(yī)療器械臨床試驗。 5、同時對“婦科腫瘤的手術適應癥判定”有著豐富的經驗。如有手術指征且考慮來我院診療,可以協(xié)助直接轉診安排-我院資深的婦科手術醫(yī)生處就診。 6、重離子治療(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腫瘤治療手段之一)。我院(浙江省腫瘤醫(yī)院)重離子醫(yī)學中心已于2025年2月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