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生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血液內科 【概述】MYH9(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鏈9)相關疾病(MYH9-RD)是一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所有患者均以“血小板巨大、血小板減少及Dohle體樣中性粒細胞包涵體為特征[1]。隨著時間推移,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非先天性的血液系統(tǒng)外表現(xiàn),如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早老性白內障和腎病,往往進展為終末期腎病和慢性肝損傷[2,3]。MYH9-RD是由MYH9基因突變引起的,MYH9基因位于染色體22q12.3-13.1上,由41個編碼外顯子組成,這些外顯子編碼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鏈IIA(NMMHC-IIA)[4-6],這是一種參與胞質分裂、吞噬作用、細胞遷移和細胞形狀維持的細胞骨架收縮蛋白[2,7–9]。MYH9基因突變可影響造血系統(tǒng)以外的其他器官系統(tǒng),尤其是內耳、晶狀體和腎臟的足細胞。在2000年發(fā)現(xiàn)致病基因MYH9[6]之前,根據(jù)不同臨床表現(xiàn)組合,MYH9-RD患者被診斷為May-Hegglin異常、Sebastian綜合征、Epstein綜合征或Fechtner綜合征[6,10,11]。這四種綜合征不是不同的疾病實體,自2003年始被認為是一種單一疾病統(tǒng)稱為MYH9-RD[1]。MYH9-RD一詞涵蓋了所有具有MYH9基因致病性變異的個體,這些個體呈現(xiàn)出典型的先天性血液學特征即巨血小板減少癥和中性粒細胞中MYH9蛋白的聚集(Dohle體樣包涵體),并可能在生命過程中出現(xiàn)該病的一種或多種血液外表現(xiàn)。MYH9-RD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病,但又是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癥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MYH9-RD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診斷,沒有證據(jù)表明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存在差異。既往認為該病發(fā)病率約為1/100000,意大利MYH9-RD登記處的一項研究顯示患病率至少為3.75:1,000,000。由于輕癥患者通常偶然被發(fā)現(xiàn),而重癥患者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因此預計實際患病率會更高(1/20000~25000),其中新發(fā)突變約占30%[1213]。Rabbolini等[14]報道NGS確診的17例MYH9RD患者有16例誤診,其中6例被誤診為ITP。北京兒童醫(yī)院報道的一組病例中新發(fā)突變多見(5/7),缺乏陽性家族史,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與ITP相似,該組患兒年齡偏小,因此非血液系統(tǒng)并發(fā)癥檢出率低,早期僅表現(xiàn)為血小板減少,與ITP難鑒別。7例患兒均存在誤診誤治,1例患兒甚至因免疫治療無效行脾栓塞術。該病由于血小板體積巨大,MPV超出檢測上限,血細胞分析儀難以識別,誤認為其他細胞致使機測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及MPV測不出,但通過人工顯微鏡下目測發(fā)現(xiàn)血小板實際值減少并不明顯,出血表現(xiàn)多輕微,故在臨床工作中亟需提高對該病的識別,避免不當甚至錯誤的治療。[15]【臨床表現(xiàn)】MYH9-RD的臨床特征包括出生時即出現(xiàn)的血液學特征,即巨大血小板(超過40%的血小板直徑>3.9μm)、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計數(shù)<150×109/L),以及MYH9蛋白在中性粒細胞胞漿中聚集而形成的包涵體。大多數(shù)患者在其一生中會出現(xiàn)一種或多種血液系統(tǒng)外表現(xiàn),包括感覺神經性聽力受損、腎臟疾?。ㄗ畛醣憩F(xiàn)為腎小球腎?。?、早老性白內障及肝酶升高。[16.17]1.血液系統(tǒng)表現(xiàn):所有MYH9-RD患者從出生起就存在巨大血小板?!把“鍦p少”可以從輕微到嚴重。血小板計數(shù)通常保持穩(wěn)定。少數(shù)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處于正常范圍下限,巨大血小板和中性粒細胞MYH9蛋白包涵體是這些患者的唯一表現(xiàn)。自發(fā)性出血傾向是否存在和嚴重程度與血小板減少的程度相關。大多數(shù)患者無自發(fā)性出血或只是容易“瘀青”,只有在外傷、手術及有創(chuàng)操作后才有明顯出血風險。大約30%的MYH9-RD患者有自發(fā)性皮膚黏膜出血,主要是月經過多、鼻出血和牙齦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很少見。2.血液系統(tǒng)外表現(xiàn):一項研究顯示約有50%的患者存在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平均發(fā)病年齡為31歲。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大多數(shù)患者都會發(fā)生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16]。從10歲到60歲,聽力受損的發(fā)病率是均勻分布的。在出現(xiàn)聽力受損的患者中,36%在20歲之前出現(xiàn),33%在20至40歲之間出現(xiàn),31%在40歲后出現(xiàn)。聽力受損通常是雙側的。診斷后,盡管少數(shù)患者聽力受損程度保持穩(wěn)定,但多數(shù)患者聽力受損程度通常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進展。早發(fā)性聽力受損通常進展得更快,并可導致重度耳聾[19]。聽力受損影響日常生活的比例高達90%[16]。腎小球腎病可表現(xiàn)為蛋白尿和鏡下血尿。然而,在MYH9-RD中,血尿也可能由血小板減少而非腎小球病變引起,因此,蛋白尿是腎小球受累的更可靠證據(jù)。腎小球腎病的平均發(fā)病年齡為27歲,72%的患者在35歲之前被診斷。大多數(shù)患者的腎損傷將進展為終末期腎病(ESRD),進展為ESRD的總體年發(fā)生率為6.79%。中位隨訪36個月后,64%發(fā)展為慢性腎病,43%發(fā)展為ESRD[16]。在某些情況下,腎損傷也可能發(fā)生較晚或進展較慢。白內障的平均發(fā)病年齡為37歲,但也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報道。大多數(shù)患者的白內障是雙側的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展。肝酶水平升高:升高的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通常隨時間保持穩(wěn)定。一些患者的肝酶水平正常。尚未有任何進展為肝衰竭的報告[18,20]。3.基因型與臨床表型的關系:與存在MYH9尾部結構域致病變異的患者相比,具有MYH9頭部結構域致病變異的患者常存在更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癥。發(fā)生腎損傷、聽力受損以及白內障的風險取決于特定的MYH9致病性變異[16]。迄今為止,尚未發(fā)現(xiàn)與“肝酶升高”顯著相關的基因型[18]。(1)MYH9蛋白的精氨酸殘基702密碼子中的致病變異(位于頭部結構域的短功能SH1螺旋中)與最嚴重的表型相關。具有Arg702替換的患者會出現(xiàn)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計數(shù)通常<50×109/L),并且預計所有患者都會在40歲之前發(fā)生腎病和嚴重的聽力受損。此外,這些患者的腎病通常會迅速進展為ESRD。(2)隨著時間推移,p.Asp1424His替換的患者發(fā)生血液外表現(xiàn)呈中高風險。預計所有這類患者均會在60歲之前出現(xiàn)聽力受損,大多數(shù)患者在60歲之前發(fā)生腎病,白內障風險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3)編碼SH3樣基序與頭部結構域上部50-kd子結構域之間連接殘基的致病變異或導致精氨酸殘基1165替換的變異與聽力受損的高風險相關(預計所有患者均會在60歲之前發(fā)生聽力受損),但腎病和白內障的風險較低。(4)p.Asp1424Asn與p.Glu1841Lys替換,以及導致MYH9蛋白羧基末端非螺旋尾段改變的無義或移碼致病突變,與隨著時間推移發(fā)生臨床表現(xiàn)的低風險相關。因此,巨血小板減少癥通常是這類患者終生唯一與臨床相關的疾病特征[16]。4.外顯率:對于以下先天性特征,外顯率是完全的。這些特征包括(1)伴有巨血小板的大血小板增多癥,(2)中性粒細胞中MYH9蛋白聚集體(包涵體),(3)除極少數(shù)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剛好高于臨界值(150×109/L)以外,絕大多數(shù)患者存在血小板減少癥。但感覺神經性耳聾、腎小球腎病、早老性白內障和肝酶升高的發(fā)病和嚴重程度不同。5.術語演變:過去,MYH9-RD曾被稱為Epstein綜合征、Fechtner綜合征、May-Hegglin異常、Sebastian綜合征(Sebastian血小板綜合征)和常染色體顯性耳聾17(DFNA17)。前四種表型均以血小板減少癥伴巨血小板為特征,根據(jù)血涂片中性粒細胞中D?hle樣小體的存在以及MYH9-RD其他表現(xiàn)的不同組合進行分類(見表2)。DFNA17最初被認為源自單一NM_002473.5:c.2114G>A(p.Arg705His)致病性變異導致的感覺神經性聽力受損[26]。然而,隨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p.Arg705His替代”雜合子患者也可出現(xiàn)MYH9-RD的其他典型表現(xiàn)[27,28]?!緦嶒炇覚z查】1.血小板異常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計數(shù)<150×109/L大血小板增多:出生時即出現(xiàn)大血小板增多是MYH9-RD的標志,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據(jù)報道,125名MYH9-RD患者的平均血小板直徑為4.5μm(95%置信區(qū)間,4.2-4.8μm),而55名健康對照者的平均血小板直徑為2.6μm(95%置信區(qū)間,2.4-2.7)[21]。在MYH9-RD患者的血涂片檢查中,總能出現(xiàn)巨大血小板(即比紅細胞大的血小板)。此外,平均血小板直徑>3.7μm和/或>40%的血小板直徑大于3.9μm(相當于紅細胞直徑的一半)在MYH9-RD與其他血小板減少癥的鑒別方面具有很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21]。需要注意的是“血細胞分析儀”無法識別MYH9-RD患者的最大血小板,因此低估了血小板計數(shù)和大小。MYH9致病性變異通常與血小板功能缺陷無關,因此MYH9-RD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通常正常。2.中性粒細胞異常Dohle樣小體:MYH9-RD患者的外周血涂片經常規(guī)染色后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中性粒細胞胞漿中“模糊的”、略嗜堿性的包涵體(類似于感染患者的Dohle小體,系異常MYH9蛋白的聚集體,而正常MYH9蛋白在中性粒細胞胞漿中是均勻分布的)。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在42%-84%的MYH9-RD患者中發(fā)現(xiàn)Dohle樣小體,因其可能非常模糊或微小[22,1,17]。在MYH9-RD患者免疫熒光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可以觀察到中性粒細胞胞漿中存在MYH9蛋白的典型聚集體(即Dohle樣小體)。這種包涵體在患者出生時及整個生命周期都存在,可以在所有MYH9-RD患者中檢測到。因此,中性粒細胞胞漿的“免疫熒光染色”已被確定為MYH9-RD的診斷試驗,其特異性和敏感性均接近100%[22,23,24,25]。3.肝酶升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偶見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升高。4.基因檢測(1)單基因檢測:首先進行MYH9的序列分析以檢測小的基因內缺失/插入、錯義、無義以及剪接點突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測序方法的局限性,可能無法檢測到單外顯子、多外顯子以及全基因缺失或重復。因此,如果沒有檢測到變異,下一步應進行“靶向的”基因缺失及重復分析,以檢測外顯子和全基因缺失或重復。(2)包含MYH9以及其他與鑒別診斷相關的多基因組合檢測:最有可能以最合理的成本識別疾病的遺傳病因,同時能限定性識別意義不確定的變異以及無法解釋的臨床表型所涉及的基因致病變異。(3)基因組檢測不需要臨床醫(yī)生確定可能涉及的基因。最常應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有時也可以應用全基因組測序?!驹\斷】對具有“提示性”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特征的患者進行分子遺傳學檢測鑒定出MYH9基因存在雜合性致病變異即可診斷。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發(fā)現(xiàn)意義未明的雜合性MYH9基因變異并不能確定或排除診斷。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對血涂片進行免疫熒光染色尋找中性粒細胞中是否存在MYH9蛋白的典型聚集體(包涵體)是評估變異致病性的有用工具[25]。分子遺傳學檢測方法包括基因靶向檢測(單基因檢測和多基因組檢測)和全基因組檢測(外顯子組測序和基因組測序)的組合,具體如何選擇取決于臨床表型?;虬邢驒z測要求臨床醫(yī)生確定可能涉及哪些基因,而基因組檢測則不然。具有“提示性特征”的患者可以應用基因靶向檢測進行診斷,反之可應用基因組檢測進行診斷。【鑒別診斷】MYH9-RD的鑒別診斷包括獲得性和其他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癥以及膠原蛋白IV相關腎病。1.獲得性血小板減少癥主要應與特發(fā)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鑒別。作為最常見的獲得性血小板減少癥,ITP與MYH9-RD的鑒別具有挑戰(zhàn)性,MYH9-RD經常被誤診為ITP。誤診常會導致錯誤的治療(如應用免疫抑制劑和脾切除術),不僅對MYH9-RD無效,且可能有害。來自意大利MYH9-RD登記處的資料顯示,大約60%的MYH9-RD病例曾被診斷為ITP,30%接受了不適當?shù)闹委?,包括脾切除術[17]。如果家族史缺乏或不明確,可以通過顯微鏡下檢測外周血涂片來鑒別[21]:MYH9-RD患者的血小板明顯大于ITP患者,以平均血小板直徑>3.7μm區(qū)分MYH9-RD和ITP,敏感性為86%,特異性為87%。另外,“超過40%的血小板>3.9μm(大約是紅細胞直徑的一半)”用以區(qū)分MYH9-RD與ITP,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是85%與87%。通過免疫熒光染色檢測中性粒細胞中的MYH9蛋白也可用于鑒別。分子遺傳學檢測可確定MYH9-RD的診斷。2.其他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癥3.遺傳性腎炎Alport綜合征的腎臟受累范圍從孤立的非進行性血尿到以血尿、蛋白尿、慢性腎病和終末期腎病為特征的進行性腎病。患者通常存在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和特征性眼部異常。極少數(shù)患者伴有主動脈疾病或彌漫性平滑肌瘤病。Alport綜合征是由COL4A3、COL4A4或COL4A5的致病性變異導致的,遺傳方式為X連鎖、常染色體顯性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當腎病與“巨血小板減少癥”同時存在時,強烈提示MYH9-RD?!局委煛拷ㄗh由相關學科專家進行多學科管理,包括具有止血專業(yè)知識的血液科醫(yī)生以及腎臟科醫(yī)生、耳鼻喉科醫(yī)生和眼科醫(yī)生等。1.血小板減少和/或出血傾向(1)局部止血措施是大多數(shù)皮膚黏膜出血的一線治療,通常足以控制輕度或中度出血。局部止血措施包括鼻腔填塞或內窺鏡燒灼出血部位以治療鼻出血;通過縫合外傷或手術傷口止血;用浸有氨甲環(huán)酸的紗布加壓貼敷,以治療淺表創(chuàng)面出血;應用氨甲環(huán)酸的漱口水治療牙齦出血等。(2)血小板輸注:可暫時提高血小板計數(shù),并可有效止血。然而,血小板輸注也存在輸血反應、感染性疾病傳播以及同種異體免疫導致血小板輸注無效等缺點。因此,血小板輸注應僅限于治療無法以其他方式控制的活動性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以及重要部位的出血。血小板輸注也可作為預防措施,為手術和分娩等“止血挑戰(zhàn)”做準備。(3)艾曲泊帕(Eltrombopag)是一種口服血小板生成素(TPO)受體激動劑,而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種刺激血小板生成的天然激素。兩項前瞻性II期臨床試驗表明,應用艾曲泊帕3~6周可使大多數(shù)MYH9-RD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有效提高從而減少或消除出血傾向。第一項研究顯示11/12名患者對該藥有反應[32]。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所有9名患者都對艾曲泊帕有反應[33]。兩項研究均顯示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良好。最近一項來自單中心的回顧性病例系列報道了MYH9-RD伴嚴重血小板減少癥的高出血風險患者的11次連續(xù)手術,應用艾曲泊帕進行術前準備。在其中的10次手術中,無出血增多或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亦未輸注血小板[34]。因此認為在MYH9-RD患者中短期應用艾曲泊帕,以暫時增加血小板計數(shù),為擇期手術或其他侵入性手術做準備是可行的。(4)抗纖溶藥物:如氨甲環(huán)酸或ε-氨基己酸,可以用于治療輕至中度皮膚黏膜出血[3]??估w溶藥物也被經驗性地用于手術或其他“止血挑戰(zhàn)”前,尤其是低出血風險手術[35]。(5)去氨加壓素(1-deamino-8-D-argininevasopressin;DDAVP):可使MYH9-RD患者的出血時間縮短[36]。也有報道在應用DDAVP進行預防后成功進行了手術[37]。然而,目前仍然缺乏針對MYH9-RD的相關臨床研究。(6)口服避孕藥:通??捎行ьA防及控制月經過多。但需要關注應用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相關的血栓風險。(7)定期的牙齒護理和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對于預防牙齦出血至關重要。2.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1)助聽器可用于臨床上有明顯聽力受損的患者。(2)人工耳蝸植入:對10名患者的回顧性分析以及一些病例報告顯示,對于大多數(shù)重度耳聾的MYH9-RD患者,人工耳蝸植入可有效恢復聽力功能[37,17]。3.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一些回顧性觀察顯示,在MYH9-RD患者腎病早期給予ACEI和/或ARB可能會減少尿蛋白[38,39],進而延緩腎損害的進展。(2)腎臟替代療法(透析和腎移植):是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的MYH9-RD患者的唯一治療方法。4.白內障有指征時可進行白內障手術?!镜湫筒±炕純?,男,5歲,主因“血小板減少1月”人院?;純?月前因“發(fā)熱半天”行血常規(guī)檢查偶然發(fā)現(xiàn)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為49×109/L,白細胞和血紅蛋白正常。在外院診斷“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給予丙種球蛋白2g/kg×2天、潑尼松lmg/kg×2周治療,無效。平時無出血傾向。入院查體:全身皮膚黏膜無出血點、瘀斑,心肺腹和神經系統(tǒng)查體無異常發(fā)現(xiàn)。患兒父,39歲,20年前曾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發(fā)出血性休克”而急診住當?shù)蒯t(yī)院,既往無消化道潰瘍和肝病史,住院檢查首次發(fā)現(xiàn)血小板減少,同時發(fā)現(xiàn)左眼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曾做骨髓穿刺檢查報告血小板體積大(具體不祥),藥物治療無效(用藥不詳)。后曾經至天津某醫(yī)院就診,診斷為“巨大血小板綜合征”。近20年血小板在20×109/L左右,但無皮膚出血點、瘀斑、鼻衄和齒齦出血等。2年前外傷后,雙眼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聽力正常?;純焊赣?個姐姐和1個弟弟,曾經查血小板計數(shù)均正常?;純鹤婺附≡?,曾經查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純鹤娓?0余年前死于外傷后的顱內出血,血小板計數(shù)不詳?;純旱募蚁祱D見圖l。否認腎功能衰竭、耳聾和白內障家族史?;純耗赣H家系中無同類疾病?;純簷C測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為9.06×109/L,血紅蛋白140g/L,血小板47×109/L,平均血小板體積無法測出。人工血小板計數(shù)50×109/L。外周血涂片:(1)白細胞分類未見異常。(2)中性粒細胞胞漿中可見藍色包涵體,包涵體特征為:藍色,形狀呈梭形、小棒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每個細胞內可有l(wèi)~3個,分布在胞漿邊緣或胞漿內(圖3)。(3)血小板散在易見,大小不等,部分血小板個體偏大,直徑約6μm(正常血小板直徑2—4μm),大血小板占31%(圖3)。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增生明顯活躍,粒系共占56%,部分中性晚幼粒細胞及以下各階段均可見藍色包涵體,紅系和淋巴系未見異常,巨核細胞數(shù)量增多,可見核漿發(fā)育不平衡現(xiàn)象,部分成熟巨核細胞產生巨大畸形血小板。尿常規(guī),凝血功能和肝、腎功能均正常。血小板膜糖蛋白分析:GPIb66.5%(參考值95.1%一97.5%),GPIIb71.8%(參考值95.5%一97.3%),GPIIIa72.0%(參考值95.1%一97.5%),GPIx71.0%(參考值95.5%一98.3%)。胸部和雙側尺橈骨正位X線攝片未見異常。電測聽正常。左、右眼視力均為1.0,眼底檢查未見異常。透射電鏡檢查:見多量紅細胞、體積較大的血小板、少量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內有較多顆粒,在細胞漿周邊及細胞核周圍見界限清楚的、無單位膜包繞的小體,其內為排列不規(guī)則的微絲及散在的核糖體,未見其他細胞器(圖4)。掃描電鏡檢查:見多量紅細胞、體積較大的血小板及少量淋巴細胞(圖5)?;純焊傅耐庵苎科瑱z查:白細胞分類未見異常,大部分中性粒細胞胞漿中可見藍色包涵體,血小板大小不等,大部分血小板個體偏大,直徑約5—6μm。左、右眼視力均為0.1,晶體密度大,雙眼底視網(wǎng)膜可見骨細胞沉積,考慮雙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尿常規(guī):尿蛋白微量,隱血微量,鏡檢未見異常。肝、腎功能檢查未見異常。粗測聽力未見異常。血小板膜糖蛋白分析:GPIb68.4%,GPIIb71.2%,GPIIIa73.2%,GPIX72.1%?;純杭捌涓改傅幕蚍治鼋Y果:擴增患者MHY9cDNA,其中一個片段DNA經測序顯示存在雜合的C>T的堿基轉換,該堿基轉換位于基因組DNA第40外顯子序列內(圖6A)。進而擴增患者MHY9基因的第40外顯子,經DNA測序發(fā)現(xiàn)第40外顯子第5797位堿基c轉換為T(g.5797c>T,圖6B),且呈雜合狀態(tài),與cDNA測序結果一致,該堿基轉換使第1933位密碼子由CGA轉為TGA,編碼的氨基酸由精氨酸轉變?yōu)榻K止密碼子。經DNA測序發(fā)現(xiàn),患者父親第40外顯子發(fā)生了同樣改變,也呈雜合狀態(tài)(圖6C),而其母親第40外顯子序列正常(圖6D)。患兒診斷:MHY9相關疾病。【參考文獻】1.SeriM,PecciA,DiBariF,CusanoR,SavinoM,PanzaE,etal.MYH9-relateddisease:May–Hegglinanomaly,Sebastiansyndrome,Fechtnersyndrome,andEpsteinsyndromearenotdistinctentitiesbutrepresentavariableexpressionofasingleillness.Medicine(Baltimore).2003;82(3):203–15.2.SellersJR.Myosins:adivsersesuperfamily.BiochimBiophysActa.2000;1496(1):3–22.3.AlthausK,GreinacherA.MYH9-relatedplateletdisorders.SeminThrombHaemost.2009;35(2):189–203.4.ToothakerLE,GonzalezDA,TungN,LemonsRS,LeBeauMM,ArnaoutMA,etal.Cellularmyosinheavychaininhumanleukocytes:isolationof5′cDNAclones,characterizationoftheprotein,chromosomallocalization,andupregulationduringmyeloiddifferentiation.Blood.1991;78(7):1826–33.5.KunishimaS,KojimaT,TanakaT,KamiyaT,OzawaK,NakamuraY,etal.MappingofageneforMay–Hegglinanomalytochromosome22q.HumGenet.1999;105(5):379–83.6.SeriM,CusanoR,GangarossaS,CaridiG,BordoD,LoNigroC,etal.MutationinMYH9resultintheMay–Hegglin,anomalyandFechtnerandSebastiansyndromes.TheMay-Hegglin/FechtnerSyndromeConsortium.NatGenet.2000;26(1):103–57.HodgeT,CopeMJ.Amyosinfamilytree.JCellSci.2000;113(19):3353–4.8.AlthausK,GreinacherA.MYH-9relatedplateletdisorders:strategiesformanagementanddiagnosis.TransfusMedHemother.2010;37(5):260–7.9.Vicente-ManzanaresM,MaX,AdelsteinRS,HorwitzAR.NonmusclemyosinIItakescentrestageincelladhesionandmigration.NatRevMolCellBiol.2009;10(11):778–9010..HeathKE,Campos-BarrosA,TorenA,Rozenfeld-GranotG,CarlssonLE,SavigeJ,etal.NonmusclemyosinheavychainIIAmutationsdefneaspectrumofautosomaldominantmacrothrombocytopenias:May–HegglinanomalyandFechtner,Sebastian,Epstein,andAlport-Likesyndromes.AmJHumGenet.2001;69(5):1033–45.11.SeriM,SavinoM,BordoD,CusanoR,RoccaB,MeloniI,etal.Epsteinsyndrome:anotherrenaldisorderwithmutationsinthenonmusclemyosinheavychain9gene.HumGenet.2002;110(2):182–6.12.DongF,LiS,PujolMoixN,etal.GenotypephenotypecorrelationinMYH9relatedthrombocytopenia[J].BrJHaematol,2005,130(4):620627.DOI:10.1111/j.13652141.2005.05658.x.13.FernandezPradoR,CarriazoJulioSM,TorraR,etal.MYH9relateddisease:itdoesexist,maybemorefrequentthanyouthinkandrequiresspecifictherapy[J].ClinKidneyJ,2019,12(4):488493.DOI:10.1093/ckj/sfz103.14.RabboliniDJ,ChunY,LatimerM,et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MYH9RDinanAustralasiancohortwiththrombocytopenia[J].Platelets,2018,29(8):793800.DOI:10.1080/09537104.2017.135692015.胡玉、馬靜瑤、劉會青等.兒童MYH9相關疾病七例臨床及遺傳學特點分析.中華兒科雜志,2021,59(11):968-97216.PecciA,KlersyC,GreseleP,LeeKJ,DeRoccoD,BozziV,RussoG,HellerPG,LoffredoG,BallmaierM,FabrisF,BeggiatoE,KahrWH,Pujol-MoixN,PlatokoukiH,VanGeetC,NorisP,YerramP,HermansC,GerberB,EconomouM,DeGrootM,ZiegerB,DeCandiaE,FraticelliV,KersseboomR,PiccoliGB,ZimmermannS,FierroT,GlembotskyAC,VianelloF,ZaninettiC,NicchiaE,GüthnerC,BaronciC,SeriM,KnightPJ,BalduiniCL,SavoiaA.MYH9-relateddisease:anovelprognosticmodeltopredicttheclinicalevolutionofthediseasebasedongenotype-phenotypecorrelations.HumMutat.2014a;35:236–47.17.PecciA,MaX,SavoiaA,AdelsteinRS.MYH9:Structure,functionsandroleofnon-musclemyosinIIAinhumandisease.Gene.2018;664:152–167.18.PecciA,BiinoG,FierroT,BozziV,MezzasomaA,NorisP,RamenghiU,LoffredoG,FabrisF,MomiS,MagriniU,PirastuM,SavoiaA,BalduiniC,GreseleP,etal.AlterationofliverenzymesisafeatureoftheMYH9-relateddiseasesyndrome.PLoSOne.2012;7:e35986.19.VerverEJJ,TopsakalV,KunstHPM,HuygenPLM,HellerPG,Pujol-MoixN,SavoiaA,BenazzoM,FierroT,GrolmanW,GreseleP,PecciA.NMMHC-IIAmutationpredictsseverityandprogressionofsensorineuralhearinglossinpatientswithMYH9-relateddisease.EarHear.2016;37:112–20.20.FavierR,DiFeoA,HezardN,FabreM,BedossaP,MartignettiJA.AnewfeatureoftheMYH9-relatedsyndrome:chronictransaminaseelevation.Hepatology.2013;57:1288–9.21.NorisP,BiinoG,PecciA,CivaschiE,SavoiaA,SeriM,MelazziniF,LoffredoG,RussoG,BozziV,NotarangeloLD,GreseleP,HellerPG,Pujol-MoixN,KunishimaS,CattaneoM,BusselJ,DeCandiaE,CagioniC,RamenghiU,BarozziS,FabrisF,BalduiniCL.Plateletdiametersininheritedthrombocytopenias:analysisof376patientswithallknowndisorders.Blood.2014a;124:e4–e10.22.KunishimaS,MatsushitaT,KojimaT,SakoM,KimuraF,JoEK,InoueC,KamiyaT,SaitoH.Immunofluorescenceanalysisofneutrophilnonmusclemyosinheavychain-A(NMMHCA)inMYH9disorders:associationofsubcellularlocalizationwithMYH9mutations.LabInvest.2003;83:115–22.23.SavoiaA,DeRoccoD,PanzaE,BozziV,ScandellariR,LoffredoG,MumfordA,HellerPG,NorisP,DeGrootMR,GianiM,FreddiP,ScognamiglioF,RiondinoS,Pujol-MoixN,FabrisF,SeriM,BalduiniCL,PecciA.Heavychainmyosin9-relateddisease(MYH9-RD):neutrophilinclusionsofmyosin-9asapathognomonicsignofthedisorder.ThrombHaemost.2010;103:826–3224.KitamuraK,YoshidaK,ShiraishiY,ChibaK,TanakaH,FurukawaK,MiyanoS,OgawaS,KunishimaS.NormalneutrophilmyosinIIAlocalizationinanimmunofluorescenceanalysiscanruleoutMYH9disorders.JThrombHaemost.2013;11:2071–3.25.GreinacherA,PecciA,KunishimaS,AlthausK,NurdenP,BalduiniCL,BakchoulT.Diagnosisofinheritedplateletdisordersonabloodsmear:atooltofacilitateworldwidediagnosisofplateletdisorders.JThrombHaemost.2017;15:1511–21.26.LalwaniAK,GoldsteinJA,KelleyMJ,LuxfordW,CasteleinCM,MhatreAN.HumannonsyndromichereditarydeafnessDFNA17isduetoamutationinnonmusclemyosinMYH9.AmJHumGenet.2000;67:1121–8.27.SaposnikB,BinardS,FenneteauO,NurdenA,NurdenP,Hurtaud-RouxMF,SchlegelN.FrenchMYH9networka.Mutationspectrumandgenotype-phenotypecorrelationsinalargeFrenchcohortofMYH9-relateddisorders.MolGenetGenomicMed.2014;2:297–312.28.VerverE,PecciA,DeRoccoD,Ryh?nenS,BarozziS,KunstH,TopsakalV,SavoiaA.R705HmutationofMYH9isassociatedwithMYH9-relateddiseaseandnotonlywithnon-syndromicdeafnessDFNA17.ClinGenet.2015;88:85–9.29.VassalloP,WestburySK,MumfordAD.FLNAvariantsassociatedwithdisordersofplateletnumberorfunction.Platelets.2020;31:1097–100.30.FuttererJ,DalbyA,LoweGC,JohnsonB,SimpsonMA,MotwaniJ,WilliamsM,WatsonSP,MorganNV,etal.MutationinGNEisassociatedwithseverecongenitalthrombocytopenia.Blood.2018;132:1855–8.31.SivapalaratnamS,WestburySK,StephensJC,GreeneD,DownesK,KellyAM,LentaigneC,AstleWJ,HuizingaEG,NurdenP,PapadiaS,PeerlinckK,PenkettCJ,PerryDJ,RoughleyC,SimeoniI,StirrupsK,HartDP,TaitRC,MumfordAD,LaffanMA,FresonK,OuwehandWH,KunishimaS,TurroE,etal.RarevariantsinGP1BBareresponsibleforautosomaldominantmacrothrombocytopenia.Blood.2017;129:520–4.32.PecciA,GreseleP,KlersyC,SavoiaA,NorisP,FierroT,BozziV,MezzasomaAM,MelazziniF,BalduiniCL.EltrombopagforthetreatmentoftheinheritedthrombocytopeniaderivingfromMYH9mutations.Blood.2010;116:5832–7.33.ZaninettiC,GreseleP,BertomoroA,KlersyC,DeCandiaE,VeneriD,BarozziS,FierroT,AlberelliMA,MusellaV,NorisP,FabrisF,BalduiniCL,PecciA.Eltrombopagforthetreatmentofinheritedthrombocytopenias:aphaseIIclinicaltrial.Haematologica.2020;105:820–8.34.ZaninettiC,BarozziS,BozziV,GreseleP,BalduiniCL,PecciA.EltrombopaginpreparationforsurgeryinpatientswithsevereMYH9-relatedthrombocytopenia.AmJHematol.2019;94:E199–E201.35.OrsiniS,NorisP,BuryL,HellerPG,SantoroC,KadirRA,ButtaNC,FalcinelliE,CidAR,FabrisF,FouassierM,MiyazakiK,LozanoML,Zú?igaP,FlaujacC,PoddaGM,BermejoN,FavierR,HenskensY,DeMaistreE,DeCandiaE,MumfordAD,OzdemirGN,EkerI,NurdenP,BayartS,LambertMP,BusselJ,ZiegerB,TosettoA,MelazziniF,GlembotskyAC,PecciA,CattaneoM,SchlegelN,GreseleP,etal.Bleedingriskofsurgeryanditspreventioninpatientswithinheritedplateletdisorders.Haematologica.2017;102:1192–1203.36.BalduiniCL,NorisP,BellettiS,SpediniP,GambaG.Invitroandinvivoeffectsofdesmopressinonplateletfunction.Haematologica.1999;84:891–6.37.PecciA,VerverEJ,SchlegelN,CanziP,BoccioCM,PlatokoukiH,KrauseE,BenazzoM,TopsakalV,GreinacherA.CochlearimplantationissafeandeffectiveinpatientswithMYH9-relateddisease.OrphanetJRareDis.2014b;9:100.38.PecciA,GranataA,FioreCE,BalduiniCL.Renin-angiotensinsystemblockadeiseffectiveinreducingproteinuriaofindividualswithprogressivenephropathycausedbyMYH9mutations(Fechtner-Epsteinsyndrome).NephrolDialTransplant.2008;23:2690–2.39.SekineT,KonnoM,SasakiS,MoritaniS,MiuraT,WongWS,NishioH,NishiguchiT,OhuchiMY,TsuchiyaS,MatsuyamaT,KaneganeH,IdaK,MiuraK,HaritaY,HattoriM,HoritaS,IgarashiT,SaitoH,KunishimaS.PatientswithEpstein-FechtnersyndromesowingtoMYH9R702mutationsdevelopprogressiveproteinuricrenaldisease.KidneyInt.2010;78:207–14.2022年05月14日
2870
1
6
-
張姍姍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血液科 很多病人都會來問我胃脘不適了,有或者是大便不正常了,呃需要做這個胃腸鏡檢查,那我們需呃需要多少呢?一般呃做胃鏡和腸鏡的這種有創(chuàng)性的檢查,還是要求血小板大于8萬的,包括如果呃有這個,呃要拔牙,有牙齦感染,有口腔的問題,這個口腔科醫(yī)生的建議也是血小板大于8萬以上才可以做干預的治療啊,但是平常我們這種啊,抽血了啊,扎手指血了啊,包括做骨川呢,這個血小板要求沒有那么嚴格,但是我們就是注意,呃抽完血以后,這個傷口要多按壓,呃,一般建議按壓十分鐘以上,呃,來減減輕這個出血癥狀,因因為還是有一些患者沒有注意按壓,這個會出現(xiàn)一個局部的皮下出血,一。 發(fā)生了一大片的紫癜,這種情況都會出現(xiàn)。2022年04月19日
572
0
2
-
2022年04月16日
529
0
0
-
曾英堅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血液病科 血小板減少癥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一種很陌生的疾病。正是由于對這一疾病缺乏了解,很多患者在被診斷后都會產生恐慌。為了讓大家對這種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減少患者和家屬的恐慌心理,我們?yōu)榇蠹艺砹岁P于血小板減少癥的常見問題,并對其一一解答,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什么是血小板減少癥?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數(shù)量大約為100~300×109/L,當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血小板減少,數(shù)量低于100×109/L,就被定義為“血小板減少癥”。為什么會發(fā)生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三個:1血小板生成減少血小板生成減少的病因可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遺傳性病因主要包括Fanconi貧血,先天性伴畸形無巨核細胞血小板減少癥,May-Hegglin異常等遺傳?。猾@得性病因主要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引起,還有化療藥物,輻射,及維生素b12、葉酸缺乏等原因。2血小板破壞過多血小板破壞增加可分為免疫因素引起和非免疫因素引起,免疫因素引起主要由于體內產生抗血小板抗體,致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及數(shù)量減少,由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疾病主要包括: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抗磷脂綜合征、藥物誘導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等。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壞增加的疾病主要包括: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妊娠,感染等。3血小板分布異常血小板的分布異常指血小板在脾內阻滯,致使血液中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主要見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脾機能亢進或脾腫大引起。血小板減少癥會導致什么后果?“血小板”是我們血液中非常重要的成分,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因此,血小板減少帶來的影響主要是凝血功能的紊亂,即全身各種出血和出血后止血困難,主要癥狀如下:1.多發(fā)性瘀斑,最常見于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xiàn)小的散在性瘀斑;2.粘膜出血,如鼻出血,胃腸道出血(吐血,便血),泌尿生殖道出血(尿血)和陰道出血(月經量多或淋漓不盡)等;3.手術后大量出血;4.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出血可危及生命。血小板減少癥怎么治療?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原則主要有對因治療及對癥治療。對因治療主要是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如:對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可以采用糖皮質激素、丙種球蛋白以及脾切除治療;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可采用促進造血、免疫抑制方案等治療。對癥治療主要有加強止血治療、升血小板治療、血小板輸注等。中醫(yī)辨證論治,應用益氣養(yǎng)陰、健脾利濕、疏肝和絡、涼血祛瘀等治法對提升血小板計數(shù)有較好效果。血小板減少癥能治愈嗎?血小板減少癥能否治愈,主要取決于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如果是急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一般能較快獲得治愈,慢性者則有可能轉為難治;如果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服用了某些藥物,只要及時停止使用這些藥物就可以使血小板恢復正常;如果是因為脾功能亢進,切除脾臟后也有可能治愈;而如果是因為骨髓的造血功能障礙,治愈率偏低。所以,一旦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應及時前往醫(yī)院,查明病因,早期診斷及治療。血小板減少癥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嚴格遵守醫(yī)囑治療和用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期復查。發(fā)病較急,出血嚴重者需絕對臥床。緩解期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勞,避免外傷。慢性紫癜者,則可根據(jù)體力情況,適當進行鍛煉。飲食宜軟而細。如有消化道出血,應給予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宜涼不宜熱;忌用刺激性或容易生熱上火的食品和調味品,食后可能助火上炎,使病情加重,血虛陰虛者則使陰血更傷;脾虛可稍多進肉、蛋、禽等滋補品,但亦要注意不要過于溫補;有血熱表現(xiàn)者可適當多攝入蔬菜水果、綠豆湯、蓮子粥等。疾病活動期或血小板計數(shù)較低時,一般忌食發(fā)物如魚、蝦、蟹、腥味之食物。若本病為藥物過敏或有過敏史者,應在用藥時注意避免使用致敏藥物。紫斑若有皮膚瘙癢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涂擦。注意皮膚清潔,避免過度抓撓,以防抓破感染。平素可常服中藥藥膳調理。調節(jié)情緒,避免情緒波動或精神刺激;避風寒,注意保暖,謹防感冒。2022年04月09日
1503
0
4
-
全日城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血液科 呃,血小板低是得了再障嗎?在臨床當中經常碰到血小板低的病人,但血小板低的病人當中呢,大部分不是再障,血小板低的病人當中,絕大部分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免疫相關的血小板減少,呃,這種病呢,它不是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呢,特別少部分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呢,它的早期表現(xiàn)是這個,首先是血小板下降,呃,但是這種病人的那個骨川的表現(xiàn)是增生程度低下,或者是肌兒細胞的缺乳或者少見,還有淋巴細胞增生啊,他的特別他的活檢當中,他的這個早血組織特別少,脂肪組織增多呢,呃,這一類病人呢,有可能屬于早期的一個再障的表現(xiàn),可以以在臟的收入來治療。2022年02月18日
425
0
1
-
曾英堅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血液病科 近日,在我院血液科門診來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萬阿姨,萬阿姨情緒焦慮,滿面愁容。在醫(yī)師的細心詢問下,原來萬阿姨患有血小板減少癥多年,多次于外院就醫(yī)檢查治療,均沒有很好的療效,這次來我院血液科門診就診,血常規(guī)提示:血小板:19*10^9/L。并且呈現(xiàn)越來越低的趨勢,萬阿姨的情緒也越來越焦慮,綜合萬阿姨一系列的檢查報告及就診經過,血液科醫(yī)師建議萬阿姨做一個13碳尿素呼氣試驗,患者表示非常詫異,因為她沒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在醫(yī)師的耐心講解下,原來在臨床上發(fā)現(xiàn)許多血小板減少患者均患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后血小板得到了恢復,萬阿姨打消了疑慮。1小時后,萬阿姨拿著檢查報告單回到門診,檢查結果提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血液科醫(yī)師建議萬阿姨要行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并配合中藥口服,3周后,萬阿姨復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有了明顯的回升,她的臉上也再次浮現(xiàn)了笑容。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陰性桿菌,是人類最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的病原體,約50%的世界人口都是這種病原體的宿主?!吨袊R娤到y(tǒng)疾病科普白皮書》日前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 HP 感染率約為50%。我國有大約一半的人都感染了 HP。且 HP 感染后,大部分人沒有什么癥狀,10%-20%的人可能出現(xiàn)消化性潰瘍,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等癥狀,1%發(fā)生胃惡性腫瘤。如果你經常胃不舒服、惡心、腹脹、噯氣、胃痛、口臭等現(xiàn)象,就要警惕是否感染了 HP。HP可以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破壞胃黏膜的完整性,并使下方的黏膜更易受到胃酸的侵蝕,已經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認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子。除了消化系統(tǒng)疾病, HP還可以引起機體強烈的免疫應答和炎癥反應。 ·那它跟血小板減少又有什么關系呢? 萬阿姨的血小板減少癥,被稱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ITP )。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的出血性疾病。早在1988年,有外國學者就發(fā)現(xiàn)抗幽門螺旋桿菌(以下簡稱 HP )治療可以使部分合并 HP 感染的 ITP 血小板計數(shù)升高,從而提出血小板減少可能與HP感染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HP的某些成份與血小板表面抗原之間存在相似的抗原表位,即所謂的分子模擬, HP 通過分子模擬同時與 HP 成份和血小板表面抗原反應產生交叉反應抗體,從而導致了 ITP 的發(fā)生。通俗地說就是,人體在抵抗HP的同時,錯誤地把血小板也當成敵人而發(fā)動攻擊,從而導致血小板的減少。目前,國際上已經將 HP 感染相關血小板減少列為繼發(fā)性 ITP 的一種。 ·那么 HP 是通過哪些方式傳染的呢? 一、口-口傳播: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叉感染,比如共用筷子、水杯等物品。同事、朋友之間的聚餐亦是同理。同時,親吻也是感染HP的高風險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動物和人也可以通過該種方式傳播。鏟屎官們,吸貓擼狗避免輕吻小動物哦! 二、糞-口傳播:HP 可以通過大便排出。如果便后不洗手就進食,很容易就會感染HP。 ·有什么其他的傳播形式嗎? 一、食用生食,生食含有較多寄生菌和寄生蟲,增加了直接感染 HP 的風險;還可能對胃腸黏膜造成損傷,為 HP 感染創(chuàng)造條件。 二、生活習慣、居住環(huán)境和衛(wèi)生條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因素。頻繁外出就餐,食用不潔凈的飲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煙飲酒,較差的個人清潔意識,不安全的污水處理等皆與 HP 感染有關。 三、大多數(shù)人感染 HP 是由于對 HP 基本知識缺乏。人們對 HP 危害性的認知非常匱乏,這可能是由于缺少對 HP 相關內容的宣傳教育有關。 · HP 感染如何進行檢測呢? 一、侵入式 :胃鏡活檢 二、非侵入式: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測。 其中,呼氣試驗具有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吹口氣就能完成,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檢測 HP 的方法。 · 生活中如何預防 HP 感染呢? 一、使用公筷。不將沾有口水的個人用筷伸入盤中,避免感染。 二、飯前便后勤洗手。洗手注意清理指尖縫隙,不給 HP 留機會。 三、食物要高溫處理。HP 不耐受高溫,盡量不吃生食。 四、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不抽煙喝酒,少吃辛辣油膩食品。生活中,濃茶愛好者也容易感染 HP 。 五、規(guī)律的飲食。按時吃飯,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三餐飲食。有研究表明,長期不吃早餐的人比按時吃早餐的人更易感染 HP 。 六、禁止口對口喂食。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感染患者,也不要給小孩吃自己咬過的食物。 七、牙具定期更換。建議使用漱口水和有抑菌作用的牙膏,緩解口腔炎癥,牙刷應3個月?lián)Q一次。 ·西醫(yī)如何治療? 西醫(yī)目前推薦的根除療法一般為10天或14天的四聯(lián)治療,其中包括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兩種抗菌藥物。 ·中醫(yī)怎么說? 中醫(yī)多將 HP 感染多歸屬于中醫(yī)“胃脘痛”、“痞滿”、“嘈雜”、“呃逆”等范圍,少數(shù)認為也可屬“反酸”之病證。有研究表明,中醫(yī)體質中的濕熱體質、陽虛體質及氣虛體質 HP 感染率較高。舌象上 HP 感染者以淡白舌為主,且淡舌多屬血虛或者陽虛,中醫(yī)認為,感染 HP 的中醫(yī)病機為脾胃內傷,脾失健運,“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外邪(HP)侵襲,損傷脾胃,脾虛不運,氣血不足,舌部血液充盈不足;同時亦損傷陽氣,陽氣不足,不能溫運血液上榮于舌;陽虛內寒,血脈收引,使舌的血行減少,而見淡舌;苔可表現(xiàn)為黃膩苔,中醫(yī)認為當人體正氣虧虛,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HP乘虛侵襲機體,邪正相爭,阻滯人體氣機升降,釀生濕熱,濕熱之邪上泛于舌。HP 的感染總屬“濕熱蘊結”,此病屬于本虛標實,中醫(yī)治療以健脾益氣、理氣和中為本,以“清熱解毒、芳香化濕”為輔的治療手段。臨床上HP 感染是中醫(yī)“紫癜”的病因之一,故而臨床用藥還需辨證論治,在根治 HP 的之后,還要進行“紫癜”的進一步治療。 現(xiàn)在已經證實HP感染還可能與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癥等血液疾病有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HP比較隱匿,口服用藥又會受到胃酸、粘液等的影響,很可能降低藥效。如果患者發(fā)現(xiàn)感染了 HP ,不建議患者自行服用四聯(lián)藥物,有些患者自身的依從性差,如:不按要求治療、不按時服藥、減少用藥、盲目停藥等,都可能導致治療失敗。且HP根除后,每年約5%的人再感染,10年會有70%以上的人再感染!要根據(jù)情況及時至醫(yī)院就診! 專家介紹 曾英堅:主任中醫(yī)師,博士生導師。具有豐富的西醫(yī)臨床、中醫(yī)臨證及中西醫(yī)結合診療經驗。擅長惡性血液病、腫瘤化療后的中醫(yī)調治及不能耐受化療惡性血液病、腫瘤的中醫(yī)治療;擅長中西醫(yī)綜合治療難治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白細胞減少、貧血、過敏性紫癜、難治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擅長中醫(yī)藥聯(lián)合個體化減毒增效化療方案、去甲基化方案、最新醫(yī)學技術及轉化醫(yī)學方案綜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和老年惡性血液病。目前中西醫(yī)結合診療血液疾病的技術水平處于省內領先及國內先進水平。 還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更年期綜合征以及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頭暈乏力、心慌失眠、抑郁心煩、自汗盜汗、手足心汗、畏寒燥熱、月經不調、口苦口干、胃腸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等內分泌失調性疾病的中醫(yī)調治和中醫(yī)疑難雜病的治療。 學術任職及榮譽: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血液病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中西醫(yī)整合醫(yī)學學組委員,亞太醫(yī)學生物免疫學會血液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醫(y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康復醫(yī)學會血液康復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江西省中醫(y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主任委員,江西省研究型醫(yī)院學會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分會主任委員,江西省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藥適宜技術推廣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疾病診療專家組專家成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中青年專家,全國第四批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江西省首批中醫(yī)藥中青年骨干人才,獲江西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衛(wèi)健委抗疫“記大功”獎勵。 吳欣平:醫(yī)學碩士,畢業(yè)于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省中醫(y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委員兼秘書,江西省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藥適宜技術推廣分會委員、江西省康復養(yǎng)生協(xié)會針灸推拿康復專委會委員。長期從事血液病及內分泌疾病的診治,擅長中西醫(yī)結合診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等各類血液病及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2021年11月14日
1592
0
4
-
李登舉主任醫(yī)師 武漢同濟醫(yī)院 血液內科 牙齦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牙齦炎:這實際上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可以看看口腔科,但決定潔牙或者牙科手術前要注意查凝血常規(guī)和血常規(guī),如果口服止痛藥或者阿司匹林,還要查血小板功能。2.血小板減少:這種情況也非常常見,藥物因素,乙肝病毒等因素要優(yōu)先考慮,其次要注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或各種骨髓受到累及的腫瘤性疾病所導致的血小板生成減少。3.血小板增多:不要以為增多一定不會出血,小部分患者會合并獲得性血管性血友病,也會造成出血風險增加,如骨髓增殖性腫瘤!4.血小板功能減低:最常見的是阿司匹林或其它抗栓藥物所致,一些止痛藥也會有所影響,部分是長期攝食某些食品或者活血化瘀藥物造成的血小板功能降低。也有些患者是因為尿毒癥導致血小板功能受損。當前一些靶向藥物也會造成血小板功能異常(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伊布替尼,澤布替尼等)5.凝血功能異常:最常見的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長期口服華法令所導致的維生素K缺乏癥,也有些患者是老鼠藥中毒。部分是因為口服某些新型抗凝劑所致的凝血紊亂。肝臟疾病或者各種腫瘤性疾病肝臟受累,導致蛋白合成障礙可造成凝血功能差,膽道疾患或者胃腸功能紊亂(如長期腹瀉)也會引起維生素K缺乏癥。此外也要注意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6.纖溶亢進: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蛇咬傷,部分疾病的終末期或者急性進展期,高腫瘤負荷化療初期都可能會出現(xiàn)繼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亢進。7.其他:血管炎,維生素缺乏、急性白血病患者牙齦浸潤等影響到血管的致密性或者直接造成的損害等也會引起出血。遇到牙齦出血怎么辦呢?1.診治思路要簡潔明了:牙齦出血無外乎血管受損,血小板數(shù)量或者功能異常,凝血或者纖維蛋白溶解紊亂等幾方面因素,首先要注意除外藥物因素(阿司匹林,各種退熱藥物),其次要考慮有無急慢性炎癥,接下來就要了解有無基礎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癥,血管炎或腫瘤性疾病。最后不要遺忘詢問有無家族史和平素外傷手術后出血情況。2.分析問題要有條理性:先考慮常見病,多發(fā)病,接下來再分析是血管問題,血小板問題還是凝血問題。最后還要注意有無遺傳因素。3.處理問題要張弛有度:如偶爾發(fā)生,不要慌張,治療可以考慮更換一下軟毛牙刷等。如果經常發(fā)生或者已經出現(xiàn)貧血,就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到血液科門診看一看,也建議口腔科看看牙齒。4.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水果蔬菜要保證每天都有,葷素要注意搭配,品種盡可能五花八門。少食辛辣等不健康食品。不要動不動就吃保健品,醫(yī)生建議的藥物,既要了解副作用,也要注意何時停用。是藥三分毒,能早停就不要長期服用。5.注意休息睡眠:重視緩解焦慮:各種因素導致的精神緊張也會導致“上火”,影響到血管脆性甚至凝血功能。6.不要諱疾忌醫(yī):要讓專業(yè)人做專業(yè)事,自己不要疑神疑鬼,反而驚嚇了自己!2021年05月04日
1979
0
3
-
劉明霞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發(fā)育行為兒科 今天講一下血上歸一里面最后一項重要指標,血小板。 血小板技術明顯下降呢,常常提示有一些伴血小板下降的血液系統(tǒng)疾病。第一個比較常見的就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它常常會伴隨有皮膚出血點。 第二個就是鑒于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它除了血小板減少以外,還有白細胞和紅細胞的下降,第三點就是有一些白血病會見到血小板下降,那有些寶寶平時病某些病毒感染以后呢,他血小板也會一過性的下降,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和持續(xù)的時間都是比較短,比較輕微的,過一段時間復查都回到正常范圍,這個就沒關系,如果說血小板持續(xù)的下降,我們也要檢查。 呃,骨髓穿刺,再進一步做診斷。 關注明霞醫(yī)生,讓你明白育兒。2020年12月07日
1293
0
2
-
吳耀祿主任醫(yī)師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 腺體血管外科 隨著腫瘤發(fā)病率的增加,化療治療越來越多,化療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CIT)逐漸受到關注。血小板減少是化療患者要面對、難以回避的問題。 因為血小板的正常壽命是 8 到 10 天,所以血小板一般是在化療后 7 天開始下降,化療后 14 天達到最低點。之后緩慢上升,在 28 天到 35 天恢復到正常水平,如果存在任何的「疑點」,就要警惕患者是否存在 CIT 之外的其他情況,即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疾病。 那么,除了化療,還有哪些情況會導致腫瘤患者血小板減少呢? 1.EDTA 相關假性血小板減少癥 EDTA 相關假性血小板減少癥。我們抽取血常規(guī)的試管是采用 EDTA 抗凝的,但 EDTA 可以使某些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從而導致檢測數(shù)值明顯低于實際的血小板計數(shù),即「EDTA 相關假性血小板減少」,而患者血小板實際上是正常的。 2.骨髓轉移癌 骨髓轉移癌是腫瘤血行播散的結果,以乳腺癌和肺癌等常見。 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腫瘤的廣泛播散和組織浸潤,會激活凝血系統(tǒng),導致 DIC,即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這在胃腺癌和胰腺癌中比較常見。 4.脾功能亢進 脾臟腫大,大量的血小板在脾臟潴留、消耗,導致患者血小板的減少。 5.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 6.感染 感染不僅可以加速血小板的清除,使血小板的壽命縮短,還可以導致消耗性凝血病。 綜上所述,對于合并血小板減少的腫瘤患者,在除外了上述其他原因導致的血小板減少,最后才考慮為化療誘導的血小板減少。2020年11月19日
1498
0
1
-
何廣勝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血液內科 血液病患者幾乎都有口腔問題,如牙齦炎癥和出血,粘膜潰瘍/血泡,口腔真菌感染,舌乳頭萎縮和味覺異常。常見原因:1 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和缺乏白細胞減少: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4000×109/L,或者中性粒細胞<1500×109/L,為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500×109/L,為粒細胞缺乏癥。在上述情況時,引發(fā)口腔粘膜炎和潰瘍,且發(fā)反復發(fā)作,難以治愈。常見的繼發(fā)感染首先是病毒感染,會加重粘膜炎癥和潰瘍。咽部和扁桃體常見是細菌和真菌感染,引發(fā)高熱,喉頭腫痛,吞咽困難等。嚴重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的感染會引發(fā)牙齦壞死,粘膜潰爛,局部滲血和出血(見于爆發(fā)型重型造血功能衰竭、剝脫性皮炎等)。2 凝血機制異常血小板減少是最常見原因,還有凝血止血機制異常。牙齦、粘膜易滲血出血不止,形成血泡和潰瘍(血泡破潰后)??谇淮植谑澄锞捉乐信c牙齦、粘膜的摩擦和擠壓引發(fā)出血和血泡。3 藥物毒性非常多的血液疾病用藥損傷粘膜組織,如常見各類化療藥物。藥物應用后影響食欲或者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代謝,導致營養(yǎng)不良,葉酸維生素和鐵等微量元素缺乏。常用對策:每日早晚行口腔檢查。食物柔軟,避免口腔黏膜損傷。保持口腔清潔,三餐后(在吃飯后5分鐘內)和睡前刷牙。三餐之間少吃零食,保持牙齦縫隙干凈。溫水浸泡牙刷,可軟化刷毛。合適的漱口水??谇话Y狀,盡快找出原因和治療。當然,積極有效地控制血液病才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2020年10月10日
4017
1
10
血小板減少相關科普號

張翔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翔 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腫瘤醫(yī)院
婦瘤科
6361粉絲16.4萬閱讀

夏亮醫(yī)生的科普號
夏亮 副主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血液內科
2225粉絲14.1萬閱讀

葉樂馳醫(yī)生的科普號
葉樂馳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結直腸外科
2742粉絲23.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