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新忠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 心臟是人體的發(fā)動機,關于它的手術種類多且復雜,術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各種身體不適,這與不同的心臟疾病和手術方法有關。其中,肩膀關節(jié)和周圍組織變得僵硬就是表現(xiàn)之一,術后適當做些肩部鍛煉,有助緩解不適。 心臟手術后,醫(y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康復運動評估,制定下一步運動方案。因冠心病接受心臟支架手術的患者,大部分是從右上肢橈動脈做的,術后手術穿刺點需要加壓包扎,患者會感到右手臂腫脹麻木。這類患者可用左手按摩右手臂,解除加壓包扎后,避免右手劇烈活動,也不要用右上肢提重物,可做輕抬上臂及肩部環(huán)繞運動,活動時間及頻率要循序漸進,強度適中,不適情況一般1~2天后可緩解。還有一部分患者手術是從下肢股動脈做的,根據情況穿刺側下肢,需要制動12~24小時;應用血管縫合器的患者可縮短臥床時間。如果患者情況較好,3~5天后即可進行康復鍛煉,一般可每周運動3~5次,包括有氧運動、阻抗運動及柔韌性訓練等,如散步、慢跑、游泳、舉啞鈴、打太極拳等,每次持續(xù)30~90分鐘為宜。 因慢性心律失常植入心臟起搏器患者,術后需要臥床24小時?;颊呖扇∑脚P位或高枕臥位,根據植入的被動電極或主動電極,適當增減臥床時間。部分患者因術側上肢制動而出現(xiàn)肢體麻木、腫脹等癥狀。加上活動量少,還會出現(xiàn)腹脹、便秘、食欲下降等。建議術后盡早下床活動,一般在1周拆線后即可開始鍛煉,早期可能會有輕微的切口疼痛,這屬于正?,F(xiàn)象,出院后仍應堅持。鍛煉不可操之過急,應逐漸加大幅度做抬臂、擴胸或“爬墻”等運動,直到手臂可舉過頭頂摸到對側耳垂。但要注意,避免患側肢體做劇烈重復的甩手動作、大幅度地外展、上抬及患側肩部負重、從高處往下跳等動作。一般,術后3個月可參加打網球、羽毛球等需要肩臂大幅度活動的運動。 因快速性心律失常進行射頻消融治療的患者,一般是從股動脈或股靜脈做的。股動脈穿刺后需臥床休息12~24小時,股靜脈穿刺臥床4~6小時即可。有時,需要同時穿刺右側頸內靜脈或左側鎖骨下靜脈,4小時后頭頸部、肩部即可自由活動。靜脈穿刺后,長時間臥床不動,容易出現(xiàn)血栓,建議盡早下床活動,上肢和肩部也可盡早活動,上舉、環(huán)繞、拉伸等動作都可以做,有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避免發(fā)生血栓性疾病。 心臟外科的冠脈搭橋、換瓣等手術,可看到患者胸骨正中的切口,切口需要2周才能愈合。術后,患者可被動按摩頸肩部,2周后可做小幅度的頸肩運動。原則是緩慢鍛煉,根據患者的心功能、傷口等情況,決定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可以散步,但不能舉重物。由于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要避免劇烈咳嗽、打噴嚏等,術后可用胸帶固定3個月,3個月后可參加跑步等中等強度的運動。2020年05月05日
4010
4
14
相關科普號

劉保慶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保慶 主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
470粉絲422閱讀

鄭黎暉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黎暉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
心律失常一病區(qū)
8577粉絲48.3萬閱讀

徐佐廳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佐廳 主治醫(yī)師
興義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4粉絲1.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