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虹
主任醫(yī)師 教授
院長
神經內科白撫生
主任醫(yī)師
3.3
神經內科張淑艷
副主任醫(yī)師
3.3
神經內科張薇
副主任醫(yī)師
3.2
神經內科彭菲
副主任醫(yī)師
3.2
神經內科李艷玲
主任醫(yī)師
3.2
神經內科謝欣
副主任醫(yī)師
3.0
神經內科孫蜀寧
主任醫(yī)師
3.0
神經內科佟玲
主治醫(yī)師
3.0
神經內科趙倩
副主任醫(yī)師
3.0
劉立嬌
副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胡黎立
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劉力平
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王瑞萍
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楊萍
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邢艷暉
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趙政凱
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李楠
副主任醫(yī)師
2.9
神經內科雷鴻雁
2.8
神經內科劉斌
醫(yī)師
2.8
孫冰冰
醫(yī)師
2.8
經常會有朋友或患者急急忙忙的跑到到診室來問我,說他昨天睡覺流口水了,這是不是腦血栓的前兆呢?我一般不會馬上回答他,而是給他做了簡單地問診和查體,告訴他至少目前沒有什么血栓的前兆。接著我還會反問他,是不是經常看見健康的嬰幼兒睡覺的時候流口水呢?他當然回答經??吹搅?!可是寶寶們并沒有得什么腦血栓啊。于是,答案就有了,流口水并不是腦血栓的前兆啊! 那么流口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口水實際上就是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具有消化部分食物和混合食物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清醒狀態(tài)的時候,不自主的吞咽動作會把唾液吞咽到消化道中;當受到食物刺激或者相關條件反射的時候,唾液的分泌會突然增加,吞咽不及時就會流出口腔;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口腔的肌肉過度松弛以及受到擠壓的時候,吞咽動作不及時,唾液也會從口腔流出,這可能就是睡眠狀態(tài),或者口腔肌肉無力、吞咽功能減退(腦血栓后遺癥、帕金森病等)的后果。所以說,流口水并不是血栓的前兆,是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或者腦血栓的后遺癥。 大家一定關心,腦血栓的早期信號到底有哪些呢?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經常頭暈、頭痛,自覺反應慢,有的時候還有一陣一陣的天旋地轉的感覺,有人還會有惡心、嘔吐的表現;還有人會出現眼睛看東西有的時候雙影、不清楚,過幾分鐘又會恢復正常。這可真的可能是腦血栓的前兆了,而且能大概判斷出來使我們大腦的后半部分血管出現供血障礙了。第二種情況:某一側身體,或上肢或下肢,也許同時同側上下肢,出現麻木、無力的感覺,怎樣擺放都不消失;過幾分鐘又恢復正常了,如果一段時間內幾次發(fā)作,那就一定是腦血栓的前兆了;是我們的大腦的前半部分血管出現了循環(huán)障礙。以上兩種情況如果不能及時干預,患腦血栓的后果幾乎就是不可避免了。 腦血栓的危害我想好多人都會知道一些了。首先是給患病的本人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在急性期還會危機生命,留下明顯的肢體功能障礙的后遺癥,還會嚴重的影響病人的情緒,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其次給患者的家庭同時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增加了親屬的生活負擔,牽扯了家人的很多精力;第三,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花費,包括治療、護理、康復和長期二級預防藥物的應用花銷。所以患上腦血栓就會給本人、家庭、社會帶來許多傷害和負擔。 那么哪類人群需要重點防范腦血栓的發(fā)生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腦血栓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硬化;還有一些原因也需要關注:先天的血管畸形、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癥、高尿酸血癥、紅細胞增多癥等等。有以上這些因素的人,加上生活不規(guī)律、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飲酒)、肥胖、情緒波動等,短期內飲水量減少、脫水(腹瀉、大量出汗)的情況下,就非常容易誘發(fā)腦血栓。如果真的發(fā)生了,在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正確的治療,后果不堪設想;就算是得到專業(yè)及時的治療,也不能保證身體的功能恢復到患病之前的狀態(tài)。所以預防腦血栓的發(fā)生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怎樣有效地預防腦血栓的發(fā)生呢,從腦血栓發(fā)生的前提和誘因里我們就應該領悟到很多關鍵之處了。首先,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規(guī)律起居,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飲酒);其次,我們要經常運動,保持健康的體態(tài),避免腹型肥胖的情況出現。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到了一定的年齡要定期的進行健康體檢,及時盡早的發(fā)現身體內環(huán)境的異常指標,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干預,把不良的變化趨勢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最后一點,就是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用積極健康的思維方式處理生活工作中的問題。以上這些都能做到,相信我們就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遠離腦血栓等疾病給我們帶來的傷害。 作為白衣天使,我們隨時都愿意為大家的健康保駕護航!
近些年,經常有一些老年朋友很驚慌的找到我,說他得了“多發(fā)腔隙性腦梗死”, 要馬上住院治療,把血管通開,不然就危險了!但實際上這些老年朋友都是自己走著來的,神志清晰,語言流暢,活動自如。他們大都是通過體檢的方式發(fā)現“腔隙性腦梗死”的,而并不是因為確切的發(fā)病狀態(tài)來診的,經過仔細的問診和查體,他們基本上都能消除緊張的情緒。那么“腔隙性腦梗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個影像學的診斷呢?這里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正確的態(tài)度是:既不能過分驚慌,也不能視而不見! 什么是“腔隙性腦梗死”?先從“腔隙性腦梗死的”概念說起,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干深部的小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等因素的基礎上,血管壁發(fā)生病變,最終管腔閉塞,使供血區(qū)的腦組織壞死,形成小空腔,顧稱“腔隙性腦梗死”。絕大多數是發(fā)生在直徑為100-200微米的小動脈,也就是1毫米的1/10粗細的細小動脈,我們在X光片子上見到的病灶一般在3-4毫米大小,大部分病灶位于腦功能的靜區(qū),沒有神經功能的缺損癥狀,只有在好些的CT甚至磁共振檢查以及尸檢的時候才會被證實,所以又叫靜息性梗死或無癥狀性梗死,這種腦梗死占全部腦梗死的30%左右。說到這里,上述情況來診的老年朋友應該放松了一些,首先是細小動脈,其次是大腦的功能靜區(qū) 。 造成“腔隙性腦梗死”的常見原因那么造成“腔隙性腦梗死”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最常見的就是多年的高血壓,還有糖尿病、動脈硬化,再有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年齡”。 如何對待“腔隙性腦梗死”知道了概念和病因,我們到底該怎樣對待它呢?真的需要通開閉塞的小動脈么?回答是:一般的治療手段是通不開的,也沒有通開的必要!打個比方:一片水稻因為干旱已經枯萎死亡了好多天了,就算這個時候我們再給它們灌溉上水,它們也活不了了;X光片子上我們見到的腦缺血的病灶里的神經細胞也是已經死亡較長時間了,就算疏通開供應它們的血管同樣也救不活那些個神經細胞。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再做什么了,我們應該去查找每個病人身上的,造成“腔隙性腦梗死”的病因,年齡是我們無法干預的,但是針對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我們還是有計可施的;就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把血壓、血糖的數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用均衡的飲食或藥物盡量的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 這些就是我們正確對待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一類老年朋友們說的“腔隙性腦梗死”的方法,也就是說無癥狀的“腔隙性腦梗死”主要針對病因下功夫。 但是……該說“但是”了,并不是所有的“腔隙性腦梗死”都是可以輕松對待的,比如說病灶雖然不大,但是部位非常重要,也就是說病灶在非功能靜區(qū) ,病人已經出現了肢體癱瘓、感覺喪失或語言障礙,一定要盡早的到醫(yī)院治療,越早越好!還有一種情況:有些老人一看自己的總體情況不錯,手腳活動靈活、頭腦清晰,體檢發(fā)現了“腔隙性腦梗死”毫不在意,即使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或糖尿病也不干預;要知道,危險因素不干預,閉塞的小動脈越來越多,“腔隙性腦梗死”的小病灶數量不斷增多連成片,同樣會造成大腦功能的減退,例如:智力下降、行動遲緩、尿便障礙等等。 總結總結一下,如果老年朋友們在非發(fā)病狀態(tài)下知道自己有“腔隙性腦梗死”,首先不要緊張,可以讓醫(yī)生來幫助判斷一下是否是無癥狀類型的,查找危險因素,正確的進行干預。還是那句話:既不能過分驚慌,也不能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