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便時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糞便中帶有血液或膿血,多數(shù)是由肛腸病引起的。不過,不同的肛腸病癥狀也不同,下面也教您簡要地判斷:1.痔瘡便血往往無痛,血色鮮紅,點滴出血或一濺如線。2.肛裂出血呈鮮紅色,多伴有肛門撕裂樣疼痛。3.大便帶血,血色鮮紅或暗紅,伴有排便規(guī)律的改變,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腸息肉或結直腸癌所致。4.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伴有肛門潮濕或有粘液,多數(shù)是內痔脫出或直腸粘膜脫出。5.如果肛門旁邊腫物突起,疼痛明顯,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楚,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或炎性外痔。6.肛門周圍腫塊呈彌漫性伴局部發(fā)熱疼痛甚至體溫升高,是肛周膿腫的癥狀。7.肛門周圍有潰口,反復流膿水,觸之有硬結或條索狀物,是肛瘺的表現(xiàn)。8.排便次數(shù)增多,或排稀便不能成形,或天氣炎熱喜食生冷食品后出現(xiàn)腹瀉,或喝啤酒后出現(xiàn)腹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征或結腸的慢性炎癥。9.而排便次數(shù)減少,或排便時間延長,或自覺有便意而不能自行排出,需依賴藥物或用手幫助排便,則可能是多種原因所致的便秘。
錯誤觀念一:所有的肛腸疾病都叫痔瘡在肛腸科的門診上,經常遇到一類病人,詢問其哪里不舒服,病人張口就說有痔瘡,而通過詢問病史,卻不是痔瘡那么簡單,病人時常訴:大便帶血、疼痛、變細、難以排出等,所以今天來看痔瘡。通過??茩z查發(fā)現(xiàn),病人所說的痔瘡有很多一部分病人并非是痔瘡,而是肛腸科其它疾病。如:肛裂、肛周膿腫、肛瘺、肛周瘙癢、直腸息肉、直腸癌等。所以在這里要向大家解釋一下:痔瘡不是肛腸科所有疾病的總稱和代名詞,也不是肛門所有不舒服的感覺都是因為痔瘡。肛腸科疾病中,痔瘡發(fā)病率最高,再加上“十人九痔”說法對人們的誤導,使人有了錯誤的認識。有時因為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患者輕視了肛腸科的其他疾病,并且因為疾病發(fā)生部位的關系,人們也很少去醫(yī)院看。錯誤的認為加上錯誤的治療,結果使得很多患有肛腸科疾病的患者,延誤了診治,輕者增加了痛苦,延長了病期,加重了負擔;重者將惡性腫瘤如:直腸癌,肛管癌等誤認為是痔瘡,而延誤了治療時機,降低了生存質量、縮短了生命。因此,我要在這里向大家說:重視肛腸科疾病的及早診治。不要自以為是的想當然,更不要因為害羞而不去醫(yī)院看。因為,不是所有的肛腸科疾病都叫痔瘡。錯誤觀念二:肛周膿腫,用點消炎藥就好了得了肛周膿腫,卻一味的心存僥幸,怕住院、嫌麻煩等因素而延誤了早期手術治療,則感染灶就很可能向周圍附近間隙轉移,形成范圍較大的膿腫,膿液可從皮下蔓延到坐骨直腸窩,從患側經組織間隙蔓延到對側,又可經內外括約肌之間進入肛門內,向上穿破提肛肌進入盆腔形成腹膜炎,或向鄰近組織器官如直腸、膀胱、陰道、尿道等侵蝕潰爛穿破,形成多種類型的復雜性肛瘺。錯誤觀念三:術后換藥次數(shù)越多越好 肛腸疾病術后換藥,對創(chuàng)面的愈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患者認為換藥次數(shù)越多,消毒越干凈,恢復越快。其實棉球反復擦創(chuàng)面,可使新生的肉芽組織和爬上的上皮組織損傷,反而會延長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而換藥次數(shù)過少或術后不換藥,創(chuàng)面則易形成假性愈合,需再次手術治療。因此,術后患者宜適度換藥,每日1次。若術后分泌物過多或肛旁膿腫切除后引流出膿水過多,則可以每日換藥2次,具體情況應根據(jù)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建議進行。肛腸科手術術后換藥很重要。肛腸手術只占肛腸疾病痊愈進程的一半,術后換藥是其另一半。特別是對肛周膿腫和肛瘺患者尤其如此,不重視術后換藥,怕疼避免換藥,極易形成引流不徹底、假性愈合而出現(xiàn)復發(fā)。這是和其他外科疾患最大的不同。錯誤觀念四:微創(chuàng)手術就是最好的 有一些患者就診時喜歡問是不是微創(chuàng)手術,這是受一些人的不良宣傳影響,部分患者認為微創(chuàng)手術效果就是最好的,誠然,微創(chuàng)手術對比傳統(tǒng)手術具有恢復快,損傷小,效果佳,住院天數(shù)短等優(yōu)點,近幾年開展的相對廣泛,并普遍應用在混合痔、出血性內痔等肛腸疾病。然而,在一些肛周膿腫、復雜性肛瘺或者壞死性筋膜炎等疾病中,部分患者的情況并不適合微創(chuàng)手術,保留肛門正常功能是第一位的,但一味地追求小切口、小損傷可能會導致手術不徹底,或者術后引流不暢,從而術后恢復不良甚則疾病復發(fā)。正確的做法是至??普?guī)醫(yī)院就診,根據(jù)自身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療方式。
常見肛腸手術后正常的愈合時間1、痔瘡 正常情況下,痔瘡手術術后一般需要7到10天的時間患處才會開始長肉,痔瘡手術后恢復時間約2周左右,30天左右才能愈合,不同人體質不同亦有所差別。目前做痔瘡手術是治療痔瘡最快的方法,可以做縮肛運動,促進肛門收縮功能的恢復。2、肛瘺 可分為高位肛瘺、低位肛瘺以及復雜性肛瘺,低位肛瘺術后一般需要30天左右痊愈;而高位復雜性肛瘺,一般的修復時間大約需要50天。如果在恢復期間,患者因對某些藥物過敏,出現(xiàn)濕疹等癥狀,或因反復多次手術局部纖維化等原因,愈合則會延遲。3、肛周膿腫 根據(jù)患者自身的情況和膿腔的大小,其恢復時間不同,較小的膿腫可能需要一到兩周愈合,而大的膿腫則需要二到四周左右時間才能愈合。一般來說肛周膿腫術后傷口一月余未愈合,屬于愈合不良。4、肛裂 手術后的恢復時間視患者體質而定,如果手術時采取掛線的方式,一般1到2周掛線會自行斷裂,接著進行換藥以促進傷口愈合,通常一個月左右會感覺癥狀明顯好轉。少數(shù)人掛線兩周都未掉,只能由醫(yī)生弄掉,這樣可能會延長恢復的時間。還有一些患者術后明顯恢復的比常人要慢些,這也是有原因的,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對癥處理。術后傷口愈合慢的原因 1.年齡:年齡越大,傷口愈合越慢。這和老年人全身綜合因素有關。 2.營養(yǎng):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不能為組織再生提供所需的營養(yǎng),會使傷口愈合延緩。與傷口愈合有關的微量元素有銅和鋅,維生素類有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這些物質在正常人體內一般不會缺乏。但是,傷口愈合的需要量大大超過平時,加之病人的食欲不佳,進食較少,也會造成供不應求。術后加強營養(yǎng)支持相當重要。尤其是可以進食的病人,應當進食好消化的高蛋白及高熱量飲食。 3.感染:傷口感染時,滲出物很多,會使正在愈合的傷口或已縫合的傷口裂開,或者導致感染擴散加重損傷。 4.局部血液循環(huán):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一方面保證組織再生所需的氧和營養(yǎng),另一方面對壞死物質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也起重要作用。所以術后需要通過適量的活動來促進血液循環(huán)。 5.血糖: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糖較多,同時伴有血管病變,會影響傷口愈合。術前,術后控制血糖情況會直接影響傷口恢復程度。 6.吸煙:吸煙者血液循環(huán)中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的結合,降低了對氧的運輸能力,尼古丁會使周圍血管收縮,影響傷口愈合。 7.心理因素:心理壓力影響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使傷口愈合減慢。 8.術后并發(fā)癥:血栓、肺炎、腹膜炎、術后腸梗阻等并發(fā)癥,對傷口愈合都有著直接影響。9.藥物:免疫抑制劑、細胞抑制劑、激素類抗凝劑對傷口有直接的負面影響,會抑制細胞增生,影響組織的修復。10.結核菌素實驗陽性病人。
總訪問量 141,949次
在線服務患者 235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