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一定要警惕這九大癥狀!
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性系統(tǒng)疾病,可對人體多個器官造成傷害。這種疾病不僅會影響到患者自身的健康,也會給患者自身及患者家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折磨,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這種疾病。 一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 在一年內觀察到至少3次口瘡樣或皰疹樣潰瘍。白塞病出現具有顯著特征的口腔潰瘍,位于嘴唇內側、牙齦、舌尖及其邊緣,頰黏膜、軟腭黏膜,單個或多個,一般3~5個,大小為大米粒到黃豆大(3~15毫米)。 潰瘍多呈圓形、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有清楚但不整齊的邊緣。深淺不一,潰瘍底有黃或白苔,周圍可見紅暈。 潰瘍出現后,一般1~2周后愈合,常反復發(fā)作。嚴重者可有咽喉部潰瘍,且潰瘍大且深,癥狀重,愈合慢。 二 復發(fā)性外陰潰瘍 一般在口腔病變后發(fā)作,發(fā)生率75%,與口瘡性狀相似,女性常見外陰及陰道,男性在陰囊和陰莖,也可見于龜頭、肛門、子宮頸等處,男性疼痛著于女性。一般1-3周內消退殘留疤痕,反復發(fā)作頻率低于口瘡。 三 眼部病變 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眼睛病變,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或視力下降、視物不清,可以一只或兩只眼睛受累。 四 皮膚病變 有些患者出現皮膚病變,表現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樣皮疹,或類似于“癤子”的表現,可自行好轉,但易反復發(fā)作。 一些患者會出現下肢發(fā)紺、腫脹和疼痛,可以觸摸到“疙瘩”,還有的患者下肢會出現反復發(fā)作的紅斑,大小不一,可以從黃豆到銅錢大小,按壓時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結節(jié)紅斑”。 另外有些患者在輸液或抽血針眼局部會出現紅腫或水皰或膿皰,多數在注射后24~72小時內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針刺反應”陽性。 五 關節(jié)炎 不少患者會出現關節(jié)疼痛或腫脹,可以單個或多個關節(jié),下肢關節(jié)多見,可以伴胳膊和腿疼,嚴重者出現關節(jié)積液、滑膜炎。 六 神經系統(tǒng)損害 有的患者可有手腳不靈活、頭疼頭暈、惡心嘔吐、手腳感覺麻木、疼痛或無力,還可出現一側的手腳癱瘓,嚴重的可出現抽搐、翻白眼等類似“抽羊角風”的表現,這些有可能是貝赫切特綜合征損害到了神經系統(tǒng)。 神經系統(tǒng)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腦干,也可見于脊髓、大腦半球、小腦和腦脊膜,可以出現腦萎縮。 七 消化道損害 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以出現病變,但以回盲部多見,其次是結腸、胃等處。為多發(fā)性潰瘍,可深可淺,深者可造成胃腸穿孔。 臨床癥狀常見有右下腹疼、惡心、嘔吐、腹脹,消化道出血,急腹癥等。 八 心血管損害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以及深靜脈血栓,嚴重者還可以并發(fā)肺栓塞,患者可出現活動后氣短、憋氣,胸口疼痛甚至暈厥。 還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動脈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動脈瘤破裂后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九 其他表現 肺部表現不太常見,主為咯血,可能是肺動脈瘤形成支氣管瘺所引起,另外,可見咳嗽,胸膜炎、肺動脈瘤、肺栓塞及氣管支氣管潰瘍等。 腎臟受累可出現 間歇性蛋白尿、血尿。約10%的白塞病出出附睪炎,表現睪丸疼痛、腫脹,持續(xù)1-2周,可反復發(fā)作。 此外,部分患者急性發(fā)作時伴有高熱,疲倦、食欲不振、 易出汗等癥狀,也可有全身淋巴結腫大。長期低熱者也不少見。
魏琴 新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