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區(qū)分走路外八字的原因腳部的外八字形態(tài)并不代表腳本身的問題,而可能是由髖關節(jié)內收肌群的肌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在評估和解決這類問題時,需要綜合考慮髖關節(jié)和腳部的整體結構和功能。#兒童健康#外八字#發(fā)育遲緩#硬核健康科普行動#小小的我
直播時間:2024年10月08日19:00主講人:陳世動主管康復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康復醫(yī)學科問題及答案:問題:你好,中心粒細胞數值偏低,淋巴細胞數值偏高會對入職有影響嗎視頻解答:點擊這里查看詳情>>>問題:孩子髖關節(jié)滑膜炎總反復8次了,這次沒臥床制動,減少運動休息兩周上學爬8層樓梯,又痛了,請問怎么康復視頻解答:點擊這里查看詳情>>>問題:腰下部一側肌肉突出視頻解答:點擊這里查看詳情>>>問題:你在醫(yī)院周幾出診?視頻解答:點擊這里查看詳情>>>問題:請問一下評估骶髂關節(jié),骨盆,功能性長短腿嗎?視頻解答:點擊這里查看詳情>>>
一、主觀評估????????姓名:航航,年齡:4歲,出生日期:2020年3月24日診斷:痙攣型偏癱(右側)Gmfcs:1級,填表日期:2023.10.27(第一次)、2024.02.26(第二次)依據:腦出血,生后發(fā)育落后,現右側肢體不靈活,垂足步態(tài),容易摔跤等。??主要表現(與同齡兒童的差距在哪里?):步行姿勢異常:右腳以足尖-內側(第一跖骨)著地為主,且伴有足外翻、內旋;走路有點小跑的感覺。自身運動技能發(fā)育落后發(fā)育落后:不能交替邁步上下樓梯,單腳站不穩(wěn),并腳跳不會,單腳跳不會。手功能:右側上肢感知覺異常,習慣性使用左手,以運動技能、姿勢步態(tài)為主。????????階段性康復回顧2023.11.08-2024.02.27,3個月的康復訓練+居家康復:提升右側下肢的動態(tài)運動控制能力、肌肉爆發(fā)力、本體感覺、運動技巧,加強康復意識,堅持鍛煉,預防可能會發(fā)生的脊柱側彎、足弓塌陷等繼發(fā)性肌肉骨關節(jié)畸形問題。(單腳站1-2秒)???居家康復執(zhí)行力不足,溝通交流較少,家屬反應沒有在康復中心聽話,很調皮,管不住。運動:雙側對稱性運動有明顯提升,并腳跳從經常跳會摔跤、站不穩(wěn),到現在落地就能夠停住。??????步行時,步偏角和足外翻問題有所改善,腳尖朝內偏和足跟著地的情況有所改善;原先的快走轉換到現在可以控制速度的步行,協(xié)調性有明顯改善。感統(tǒng):足底的感知覺增強敏感度減少,不像剛開始走平衡步道足底疼痛敏感,現階段進步到可以走觸覺平衡木、榴蓮球等家屬的反饋:右腳經過鍛煉之后力氣感覺大了很多。一、健康狀態(tài)??????自主運動:良好,不受限制自由活動,喜歡跑、跳等。??????心理狀態(tài):良好。??????需求:喜歡糖果和玩具小汽車,和同齡小朋友愛好需求一樣。??????交流能力:正常溝通交流,語言清晰度稍微欠缺;交流時邏輯思維方面比較欠缺。??????運動方式:步行為主,活動不受限,容易摔跤(單側支撐不穩(wěn))。??????性格:開朗活潑,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有時會有點固執(zhí)。??????照顧者的影響:積極正面,比較寵溺、順從。??????獨立性:不用父母的陪伴可以獨立上學、能夠融洽的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感官能力:右側感知能力較差、單側支撐的耐力不足。???評估?????1,身體結構和身體功能??????肌張力增高:輕度增高,上肢表現為精細動作不靈活,慣用左手;下肢輕微肌張力增高,以垂足步態(tài)為主要表現,另外伴有膝過伸、足外翻。②、肌力不足:脛骨前肌離心控制不足、股四頭肌遠端協(xié)調能力不足、臀中肌肌力不足。③、感知覺異常:右手力量、控制、完成度較差。④、其他:右腳:內偏、外翻、踇外翻;左腳:外八、外翻;左右腳圍度不一,?2、活動、參與能力????①、移動運動:能單膝跪位保持,能單腳站立2--3秒交替上下樓梯會比較慢,軀干會往右側傾斜會并腳跳,站穩(wěn)、單腳跳不能②、生活自理:可以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服比較慢,其他無明顯異常③、社會性:3.5歲,幼兒園中班,不用陪護,技巧性運動上會有所欠缺,比如上下樓梯慢、跑步的時候容易摔跤。??????3,個人因素上課期間配合程度較高,指令性強;②、規(guī)則意識感增強,但對自身的不足認識較差,與年齡和性格有關系;③、左右兩側肢體功能水平不同,經過對應訓練左右差距沒有加大,在逐漸縮小。4,環(huán)境因素???① 家庭成員對孩子康復的意識比較強,但對康復的認識不足;② 距離康復中心較遠,來回奔波比較耗時耗力,可能也會成為康復的一大阻礙;③ 家庭康復配合程度不夠,家庭康復在今后的成長中會成為主要康復的內容。二、治療思路(觀察→接觸→判斷重要性→分析選擇→詮釋(家長說明)→嘗試(實驗)→實施治療→自動化)?????1,孩子會做什么?① 喜歡跑著走,跑快了容易摔跤,右側支撐期短;② 能自己獨立交替上下樓梯,速度和協(xié)調性比較慢;③ 能并腳跳、右腳單腳站3-5秒,站不穩(wěn)會摔跤。3,這么做的原因什么?① 喜歡跑著走,可能是因為右側單腳支撐期太短,為了更快地過度到左腳,所以看起來走路速度比較快;另外單側支撐不穩(wěn)會導致跑步過快時摔跤;或者是右腳腳背抬不起來,容易絆倒摔跤。② 步行和上下樓梯時不協(xié)調,右側支撐起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右側下肢股四頭肌離心性控制和遠端控制能力不足導致;③ 雙腳起跳時仍有差異,雙下肢協(xié)調能力不足,左右差異引起。4,我們忽略了哪些?① 康復過程中沒有關注單腳支撐力對步態(tài)發(fā)展的影響,或者也沒有好的方法提高單腳的控制能力;???② 怎么提升康復效率,打破惡性循環(huán),形成良性循環(huán),忽略日?;顒邮羌又禺惓W藙莸氖滓?,因此我們要想辦法改善步行模式,最終通過自身良性的運動達到我們的目的;③ 康復過程中可能還沒有重視到自主參與的重要性,及開始培訓上課時的規(guī)則意識。④ 表現出來的癥狀較輕,很多問題容易被表面的好掩蓋。5,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治療?或者是如何提供幫助???????運動訓練+感統(tǒng)訓練+推拿治療+輔助治療(compex跑步機、高分子繃帶、生物力學矯正鞋墊)① 運動:建立正確的步行模式?????預防繼發(fā)性肌肉骨關節(jié)問題:反向四點支撐、側向提髖、側彎運動+彈力帶;??????步行模式矯正:原地踏步、踝背屈+彈力帶抗阻、足跟步行、踢球進桶;運動技巧:單腳蹲起、單腳運球、交替單腳站、單腳跳/并腳跳。② 感統(tǒng):右側上下肢運動感知能力??????前庭平衡功能:坐位滑板前進、高爬、倒退拉扯重物。本體感覺:魔法毯站立、平衡踩踏車(膝蓋彎曲)、踩踏石步行、滾筒步行、坐位夾物+桶內。觸????覺:圓形平衡步道行走。③ 輔助治療2(生物力學矯正鞋墊):??????長短腿→后跟墊高0.8cm???步行時左腳內旋,右腳外八字步態(tài)、髖關節(jié)外旋→步態(tài)板矯正右腳髖外旋及外八字,左腳內旋內八,改善步態(tài)協(xié)調性。足弓塌陷→足弓墊,增加足弓的支撐,防止足弓塌陷加重。④ 輔助治療3(跑步+功能電刺激儀):功能電刺激儀在刺激神經肌肉的同時,也在刺激傳入神經,利用跑步機讓兒童在步行過程得到正確步態(tài)模式的輸入,加上不斷重復的運動模式信息,傳入神經系統(tǒng),在腦皮層形成興奮痕跡,逐漸建立正確的步行模式。⑤ 輔助治療4(家庭康復):在“以家庭為中心”的國際化兒童康復理念倡導下強調家庭康復的重要性,為家庭康復的有效執(zhí)行,須每3月系統(tǒng)評估復盤一次,并定期通過線上指導進行,提高整體康復效果。?????????
總訪問量 324,824次
在線服務患者 385位
直播義診 75次
科普文章 569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