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偉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5.0
婦科楊永彬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4.3
婦科祝亞平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9
婦科徐偉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8
婦科陳玲玲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8
婦科陳詠平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8
婦科孫廷慰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8
婦科桑震宇
主任醫(yī)師
3.8
婦產科李善姬
副主任醫(yī)師 講師
3.4
婦科蔡斌
主任醫(yī)師
3.7
夏瑾
副主任醫(yī)師
3.6
婦科姜姍
副主任醫(yī)師
3.6
婦科周瓏
副主任醫(yī)師
3.6
婦科喬勤勤
副主任醫(yī)師
3.5
婦科閆忠鑫
主治醫(yī)師 講師
3.5
婦科繆懿
副主任醫(yī)師
3.5
婦科王亞男
主治醫(yī)師
3.5
婦科喬敏
主治醫(yī)師
3.5
婦科紀曉寧
主治醫(yī)師
3.5
婦科匡夢華
主治醫(yī)師
3.5
甘旭培
主治醫(yī)師
3.5
產科周學欣
主治醫(yī)師
3.2
婦科伍財亮
主治醫(yī)師
3.5
婦科張沁怡
主治醫(yī)師
3.5
婦科吳婷婷
主治醫(yī)師
3.5
婦產科李星
主治醫(yī)師
3.2
婦產科王昊
醫(yī)師
3.2
不少40歲出頭的姐妹因為月經亂,慌慌的來門診?!搬t(yī)生,我是不是更年期?更年期月經亂是什么樣的?”嗯!有必要跟大家詳細聊聊……什么樣的月經算正常?想要知道什么樣的月經算異常,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正常的月經是什么樣的。我們的月經周期由經期和經間期組成,相鄰兩次月經的第一天,間隔的時間我們叫做月經周期,其中來月經的時期叫做經期。正常的月經需要具備以下四個要素:1、月經的規(guī)律:每個月經的周期應該是相同或者數(shù)量相近的天數(shù)2、周期的時間長度:一般是24-38天3、月經期的血量:5-80ml4、月經期的持續(xù)時間:3-7天什么樣的月經紊亂考慮是更年期引起的簡單的說,就是40歲以上的女性,如果由相鄰的兩個月經的周期時間相差≥7天,持續(xù)兩個周期以上,我們即可認為已經進入圍絕經期了。但是如果10個月經周期里,只有一個周期相差7天以上,也不能排除是因為情緒、壓力、勞累等因素引起的月經失調。舉個栗子,李大姐,46歲,她的10次月經周期時間為,25天、33天、28天、30天、38天、29天、30天、28天、31天、25天。我們能看到33-25=8天38-30=8天,那么李大姐在10次月經中有已經有2次周期相差7天以上了。我們認為她是存在持續(xù)的月經周期改變,她的年齡也符合40歲以上,她進入了圍絕經期。張小丫,37歲,她的10次月經周期時間為,32天、27天、36天、33天、40天、29天、32天、39天、30天、31天。我們看到36-27=9,40-33=7天,40-29=11天,39-32=7天,39-30=9天。我們能看到,她的月經簡直糟糕的一塌糊涂,她是不是進入了圍絕經期呢?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她確實存在持續(xù)月經周期的改變,但是她的年齡只有37歲,不符合40歲要求,所以,張小丫充其量就能算個月經紊亂,不算進入圍絕經期。步入更年期,月經有變化規(guī)律嗎?這個問題在婦科門診,很多人會問到,40歲以上的姐妹,如果原先月經周期30天很規(guī)律,逐漸縮短至26天來一次,再到23天來一次,雖然月經周期相差并沒有≥7天,但是也提示了卵巢功能有明顯下降。而且隨著卵巢功能的進一步衰退,還有些姐妹,月經周期逐漸拉長至37-38天,逐漸出現(xiàn)兩月一次,甚至不來。還有些姐妹,月經周期時而長、時而短,任性亂來。實際上更年期的月經變化根本毫無規(guī)律可總結。更年期,月經是多一點好,還是少一點好說到更年期的月經,似乎不少女性腦海里都有一種執(zhí)念,認為月經多一點好啊,能排毒,而且顯得年輕。似乎更年期血量少,中毒已深。而且缺雌激素缺的深刻,不能自拔。有一部分更年期姐妹,覺得自己月經比以前少了,自己紅花泡水、益母草活血、膏方進補,甚至胎盤、雪蛤油、蜂王漿、精油,聽說什么能補激素,統(tǒng)統(tǒng)搞來,只為月經量多一些。月經量多少,其實不用和別人比,和自己以前比就行了。如果相比以前明顯減少,那就是月經過少。隨著年紀增大,月經規(guī)律的逐漸減少,也可能是因為卵巢分泌雌激素偷工減料,子宮內膜較前變薄出現(xiàn)月經減少。當然對于情緒差,壓力大,作息不規(guī)律,節(jié)食減肥,過度運動,人流損傷子宮腔,內膜炎癥和結核,排卵有異常都可能會引起月經過少。除此之外,還有高泌乳素血癥和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內分泌問題也是月經過少的常見致病因素。對此,我們應該積極找原因,可以到醫(yī)院的婦科內分泌門診查一下性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幫助診斷。偶爾,我還能看到有更年期姐妹,月經持續(xù)10余天,每天頻繁更換衛(wèi)生巾,夜間紙尿褲都攔不住的經血,還在執(zhí)著的等待經血自止,直到實在屏不住來看我的這一天,流血流到頭暈、心慌、眼前發(fā)黑、面色蒼白,查血色素5-6g/dL。你說你圖啥呢,月經血只是一些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和血液的混合物,一點毒素都沒有,不要隨便聽信經血排毒的謠言。出血量大只會讓身體出現(xiàn)貧血、抵抗力下降,本身對我們身體就是很大的傷害。當然如果出現(xiàn)月經過多,我們還要積極檢查,排除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病變、宮內節(jié)育環(huán)等因素引發(fā)的月經過多。經期沒完沒了,不要等待血止了才就診,有些人就是自己止不住的。流血1-2個月淋漓不干凈才就診的人,大有人在!當然,站在醫(yī)生的角度,我們從來不會怕患者弄臟了自己的檢查床。各位姐妹,你們不要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醫(yī)生不會因為你出血多而兇你。經期長、不正常的出血量,是可以隨時就診的。更多更年期科普,持續(xù)關注我!
自從2019年12月以來,新冠病毒一直在世界上流行,現(xiàn)在個別省份又開始了大流行,每天的確診加無癥狀感染者達到了好幾千人?。 按_診”我們都知道,是百分百患上了新冠,是需要隔離加治療的。那“無癥狀”呢?它真的是毫無癥狀?它還具有傳染性嗎?新冠肺炎的患者常常會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臨床表征,例如咳嗽、發(fā)燒、乏力、腸胃道不適等,核酸檢測為陽性,新冠疫情剛開始時病毒的潛伏期只有14d,但是由于病毒不斷地變異,雖然對人體的傷害性有所降低,但傳播強度和隱匿強度大大增強。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現(xiàn)在的上海,僅4月2日的無癥狀感染者就約達7000多人,有專家就說今天上海的感染程度要比2020年的武漢還嚴重,不過疾病對機體傷害的程度卻大大降低。但實際上,“無癥狀”就是確診,就是陽性,是具有傳染性的!新冠的無癥狀感染者由于身體原因,或比較健康、免疫系統(tǒng)較強,或基因導致自身機體的特殊性,對病毒的反應較低,甚至沒有,也通常不會表現(xiàn)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例如像肺部陰影就不會有的。但是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度感染者是一樣的,雖然病毒對他們的機體造成的傷害較小,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攜帶病毒或攜帶低毒性病毒。實際上他們所攜帶的病毒和陽性確診患者所攜帶的病毒是一樣的!仍然具有感染性!這就為什么各地區(qū)會一直要求這部分患者嚴格遵守居家隔離或參與集中隔離。所以無癥狀感染者還是要和輕度感染者一樣,注重自己身體狀況的監(jiān)察,時刻關注自己有無新的特殊表現(xiàn)。因為無癥狀感染者并不是一直表現(xiàn)為無癥狀,有些病人會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相繼表現(xiàn)出新冠的一些特殊癥狀,有報道臨床發(fā)現(xiàn)存在個別無癥狀感染者的病情加深,轉為重癥患者。其實,只要患者不轉為重癥,不進ICU,是完全有可能痊愈的!但是,新冠患者治愈后會留下一些后遺癥。是的,治愈不等于沒發(fā)生過!有不少紀錄片或者新聞報道,一些新冠患者經過自身和醫(yī)護人員的不斷努力終于康復,擺脫了病毒的侵擾。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有可能將要伴隨他們一生的后遺癥,例如聽力的下降和喪失,某些器官的衰竭,甚至有部分男患者的性功能受到了影響。所以,面對病毒的肆虐,我們最好要做的就是不要感染!我們不要有僥幸心理,要注意防護,戴好口罩,聽從社區(qū)和政府的安排,按時做核酸,認真居家隔離最后,為正在居家隔離的小伙伴附上一張圖,希望大家都可以搶到自己喜歡的菜哦~歡迎點贊、轉發(fā)、評論,關注閆醫(yī)生,關注暢說遇閆,每天跟大家分享健康知識!
一.單純性的(輕中度)霉菌性陰道炎1.克霉唑劑量500mg一粒,建議隔3天陰道用一片共用2片;或每晚1粒(150mg)連用7天2.咪康唑栓每晚1粒(200mg)連用7天;或每晚1粒(400mg),連用3天,或1粒(1200mg)單次給藥。3.制霉菌素栓:每晚1粒(10萬u),連用10-14天。4.未婚女性可以可服用氟康唑150mg頓服。如果伴有外陰瘙癢可以外用復方酮康唑軟膏,或者聯(lián)苯芐唑乳膏,停藥一周復查。二.復雜性霉菌性陰道炎1.重度:克霉唑500mg一片共3次每隔3天1片或口服氟康唑150mg隔72小時再服用一次其它用藥方法均延長一個療程的治療時間。停藥一周復查。如果伴有外陰瘙癢可以外用復方酮康唑軟膏或者聯(lián)苯芐唑乳膏。2.復發(fā)性的:(一年發(fā)作4次及以上)可以在重度治療的基礎上每周再用藥一次,建議用藥半年??诜幬镏委熞⒁馑幬锏母弊饔茫缬挟惓<皶r停藥。另外建議可輔助用藥,陰道可輔助用乳酸桿菌栓或口服益生菌調節(jié)菌群平衡。三.孕婦避免口服藥物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四.同時要消除霉菌性陰道炎的誘因1.注意局部私處的衛(wèi)生、勤換內褲、避免陰道沖洗2.避免食用甜的食物3.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4.避免久坐5.避免長期服用抗生素6.有糖尿病的積極治療7.增強機體免疫力8.治療性伴侶五.定期隨訪:治療結束的7一14天復查,根據(jù)情況可再次復查。復發(fā)性的:建議于3個月及6個月進行真菌培養(yǎng)。
總訪問量 6,781,567次
在線服務患者 40,208位
直播義診 6次
科普文章 428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