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宜智
主任醫(yī)師 教授
科主任
心血管內科羅義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7
心血管內科呂磊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6
心血管內科劉震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6
心血管內科黎鎮(zhèn)賜
主任醫(yī)師
3.6
心血管內科王宇琴
主任醫(yī)師
3.5
心血管內科陳平安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5
心血管內科李韶南
主任醫(yī)師
3.5
心血管內科楊蕙
主任醫(yī)師
3.5
心血管內科劉城
主任醫(yī)師
3.5
曾沖
副主任醫(yī)師
3.5
心血管內科劉戩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5
心血管內科陳文忠
副主任醫(yī)師
3.5
心血管內科邢植斐
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譚文亮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賴艷嫻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夏愛平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馮開薇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雷曉明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周勁東
副主任醫(yī)師
3.4
杜南進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張韶岡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余輔君
主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黃建楷
主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劉凱
主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吳天源
主治醫(yī)師 講師
3.4
心血管內科趙斌
主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何釹琴
主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羅少玲
主治醫(yī)師
3.4
心血管內科潘藝朝
主治醫(yī)師
3.4
李維杰
主治醫(yī)師
3.4
素食背后隱藏著油脂等問題,高血脂人群除了均衡營養(yǎng)合理膳食,每天還要步行30分鐘以上至一小時來源:南方都市報 2015-04-27 08:33:47 編輯:周娟高血脂人群要“管住嘴、邁開腿”,除了飲食上均衡營養(yǎng)、合理膳食,避免過多的油脂攝入外,科學、合理的運動也格外重要,步行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每天堅持行走30分鐘以上至一小時,每周4-5次,能夠有效消耗掉身體中攝入過多的油脂。 醫(y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劉城 擅長領域: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 門診時間:每周四下午 不少人都認為吃素一定能降血脂,不過最近網(wǎng)絡上有一通“抱怨”:年近50歲的王先生檢查出高血脂后格外注重飲食,戒掉了大魚大肉專心吃素,可過了幾個月的“苦行僧”生活,血脂竟仍居高不下。這是怎么一回事?專家指出,素食理論上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每個人的血脂高低除了與各自的血脂代謝能力有關外,亦與不良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吃素認識上的誤區(qū)很可能正是高血脂癥的“隱藏兇手”。 攝入大量主食填飽肚子,時間長了會造成高血脂 愛吃花生核桃的,若是煎炸的,脂肪含量也不少 隱藏在“素食”背后的問題 食用的是素菜,但烹飪方式不當會造成多油脂 “素食”背后隱藏著油脂等問題 Q:為什么說“吃素一定可以降血脂”是一個誤區(qū)? A:對于這一命題需辨證看待,一項在美國基督復臨教派的中年教徒中進行的大型觀察性研究發(fā)現(xiàn),素食者6年的死亡率較肉食者低12%,且觀察發(fā)現(xiàn)素食者缺血性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顯著下降,說明素食確實有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作用,但不能因此得出“一定能降血脂”的結論,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往往關注“素食”本身,而忽略了隱藏在“素食”背后的油脂等問題,可能因此陷入飲食誤區(qū)而導致血脂高。 現(xiàn)實中有的人時常大魚大肉但血脂仍處正常范圍,也有人天天吃素血脂檢查結果仍然高,這是因為不同人的血脂代謝能力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不過,不管先天條件如何,日常飲食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一旦超過機體所能承受的限度,都會罹患高血脂癥。 Q:長期吃素,正常人也可能得高血脂癥嗎? A:若不注意,長期吃素很容易陷入營養(yǎng)不均、選擇不當?shù)蕊嬍痴`區(qū),可能因此患上高血脂癥。吃素時,由于不能吃肉,人體可能選擇攝入大量主食填飽肚子,過量的碳水化合物轉化成甘油三酯,時間長了也會造成高血脂;另外雖然食用的是素菜,但如果烹飪方式不當同樣攜帶著間接油脂;如果喜歡吃瓜子、花生、核桃等小零食,這些食物本身含有脂肪,若是煎炸工藝加工而成,脂肪含量更不少。長期素食可能造成營養(yǎng)缺乏或失衡,出現(xiàn)糖、脂代謝紊亂,加上控制不當、食物選擇不當,可能導致間接攝入油脂過多,總熱量超標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可能導致高血脂癥。 高血脂癥患者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ǎng) Q:從降血脂的目的出發(fā),怎樣的飲食習慣才是正確的? A:醫(yī)學上對高血脂的治療首先告誡“管住嘴”,很多患者將這理解為吃素,其實不然。事實上素食有很多種,包括全素食、半素食、乳蛋素食、魚蛋素食等,但近年來通過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不同類型的素食者中僅乳蛋素食和魚素食能從其飲食中獲益,完全素食者反而未有額外獲益。對于高血脂癥患者,最重要的是遵循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ǎng)這一原則,低鹽、低脂、控制總熱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一些含有過多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排骨、動物內臟、肥肉等少食,蛋白營養(yǎng)可以從乳、蛋、魚(深海魚為好)這類優(yōu)質高蛋白食物中獲取,只要總量控制合適,飲食中有一些紅肉和飽和脂肪酸也是可以的。 Q:高血脂癥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A: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居民高血脂癥患病率呈上升趨勢,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中風等)的“罪魁禍首”。值得一提的是,高血脂以前大多是老年病,但現(xiàn)在因為生活方式的不注意已經(jīng)慢慢轉變成全民問題,越來越年輕化,一些肥胖癥孩子同時也存在著高血脂問題,可能引發(fā)過早的動脈粥樣硬化,需要引起注意。 步行是高血脂人群最好的運動方式 Q:高血脂癥人群應如何進行治療? A:高血脂人群要“管住嘴、邁開腿”,除了飲食上均衡營養(yǎng)、合理膳食,避免過多的油脂攝入外,科學、合理的運動也格外重要,步行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每天堅持行走30分鐘以上至一小時,每周4-5次,能夠有效消耗掉身體中攝入過多的油脂。 如果經(jīng)過2-3個月的生活方式治療后血脂仍然高,則要請醫(y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藥物降脂治療。要提醒的是每一種藥物對不同人的治療效果都不同,在藥物的選擇上應聽從醫(yī)生建議,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降脂藥物。 采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 吳筱嵐 通訊員 魏星
交感神經(jīng)活性亢進是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機制,也是非心臟手術圍術期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重要因素。β受體阻滯劑作用在神經(jīng)內分泌軸,降低交感神經(jīng)活性,能有效防治多種心血管疾病,減少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顯著降低死亡率,已得到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β阻滯劑是適應證最多的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然而,β阻滯劑的臨床用藥劑量非常不足,這是當前國內外普遍存在的問題。PACI-MI研究顯示,雖然93.2%的AMI患者出院時都開具了β阻滯劑,但是只有17%的患者服用的劑量在推薦劑量的50%以上??梢娕R床上β阻滯劑的劑量是多么的吝嗇!β阻滯劑的合理劑量以什么來衡量?β阻滯劑的應用劑量有個體差異,心率的改變是指導β阻滯劑的應用劑量的一個重要指標。β阻滯劑給藥后的目標心率是:如為竇性心律,心率下降20%~25%或心率降至50~60 bpm;如為快速型心房顫動,則心室率下降20%~25%或心室率降至<100 bpm。不同劑量和不同劑型的β阻滯劑所達到的血藥濃度和對心率的影響不同。比如,美托洛爾緩釋片100mg、美托洛爾緩釋片200mg、美托洛爾平片100mg,其Cmax分別為231±52 nmol/L、426±75 nmol/L、1105±245nmol/L,其運動心率減少18.1±2.1 bpm、21.5±1.7 bpm、22.3±2.7 bpm??梢姡劳新鍫柧忈屍?00mg所達到的Cmax比美托洛爾平片100mg低得多,顯然安全性就會大得多。一般說來,阻滯β1受體顯示有益的藥物療效,阻滯β2受體則顯示不良效應。美托洛爾緩釋片50~200 mg口服,其血藥濃度分布在安全的治療窗內(45~400 nmol/L),對β2受體無明顯阻滯作用。東西方人群對美托洛爾敏感度比較顯示:口服美托洛爾平片100mg,2小時后運動后心率下降百分比中國人和白種人分別為22±3%、22±4%,24小時為4±2%、3±6%;口服美托洛爾緩釋片200mg,2小時后運動后心率下降百分比中國人和白種人分別為21±2%、22±5%,24小時為13±2%、16±7%。表明國人對美托洛爾的敏感度與白種人相似。心率控制在冠心病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國《慢性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要求靜息心率降至55~60次/分,對嚴重心絞痛患者,如無心動過緩癥狀,可將心率降至50次/分。2006年ESC《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治指南》提到,心率需控制在50~60次/分才能較好控制心絞痛的發(fā)作,β阻滯劑的抗心絞痛的療效需調整到足量,即美托洛爾控釋片200 mg/d、比索洛爾10 mg/d,提供24小時缺血保護。目前普遍認為,冠心病治療中β阻滯劑劑量達標的標志是靜息心率50~60次/分鐘,24小時心搏總數(shù)70000~80000次。心率未達標者,如無其他不良反應,應繼續(xù)增加β阻滯劑劑量;心率達標者,如果癥狀控制滿意,應繼續(xù)長期使用β阻滯劑治療。β阻滯劑個體化足量應用,患者獲益更大。Herlitz等2000年報道,心肌梗死5年死亡率不用β阻滯劑者61%,應用倍他樂克每天50、100、200mg者分別為43%、33%、24%。表明倍他樂克個體化足量應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β阻滯劑的用藥技術要求較高的情況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要求小量起步、緩慢增量、漸達靶標。β阻滯劑用于心衰在大規(guī)模對照研究中應用的日起步劑量為比索洛爾1.25mg、緩釋琥珀酸美托洛爾12.5/25mg、卡維地洛3.125mg,靶劑量分別為10mg、200mg、50mg。2007年我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推薦的β阻滯劑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起始劑量和目標劑量分別為:酒石酸美托洛爾6.25 mg tid,50 mg tid;琥珀酸美托洛爾12.5~25 mg/d,200 mg/d;比索洛爾1.25 mg/d,10 mg/d;卡維地洛3.125 mg bid,25 mg bid。多個心衰臨床研究β阻滯劑預設靶劑量和實際達到的平均劑量分別為:比索洛爾5 mg、3.8 mg(CIBIS),10 mg、7.5 mg(CIBIS-II);美托洛爾100~150 mg、108 mg(MDC),200 mg、159 mg(MERIT-HF);卡維地洛50~100 mg、45 mg(Carvedilol US),50 mg、41 mg(ANZ)。MERIT-HF研究結束時,87%的患者美托洛爾日劑量達到了100 mg以上,64%的患者達到了200 mg。心衰指南規(guī)定,清晨靜息心率 55~60 bpm即為β阻滯劑達到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量。清晨靜息心率不宜低于55次/分,也不按照患者治療反應來確定劑量。我國做的AMI大型臨床試驗CCS-2顯示,III度房室傳導阻滯發(fā)生率美托洛爾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0.85%、0.84%,II度二型房室傳導阻滯發(fā)生率分別為0.18%、0.15%,均無顯著差別。表明標準劑量的美托洛爾并不會導致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從臨床實踐和個人經(jīng)驗、體會來看,不同疾病需要β阻滯劑的劑量不同。比如美托洛爾,用于高血壓并主動脈夾層時劑量要大,多數(shù)需300 mg/d,用于冠心病心絞痛200 mg/d,一般高血壓、心力衰竭、快速型心律失?;蝾A防猝死100~200 mg/d。而且這種劑量在國人是非常安全的。2004 ESC專家共識文件提到,β阻滯劑的合適劑量應隨著病人臨床特征和所選藥物不同而改變。也就是說,要注意個體化用藥。但必須指出的是,“個體化”并不是指都要“小劑量”!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從來不是對立的、矛盾的。β阻滯劑的劑量不足,顯然不能更好的控制癥狀和改善預后。心率是指導β阻滯劑用量的一個重要指標,β阻滯劑治療劑量的選擇應參考大型臨床試驗或相關指南,主要依據(jù)靶目標靜息心率和最大耐受劑量,劑量應合理充分,使“心率達標”才會取得充分療效。
一線抗高血壓藥物有六類,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 I)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或拮抗劑(A: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 or antagonists, ARB) 、β受體阻滯劑(B: beta-blockers) 、鈣拮抗劑(C: calcium antagonists) 、利尿劑(D: diauretics) 、α1 受體阻滯劑。吲哚帕胺(鈉催離)是一種兼有鈣拮抗作用的利尿劑。α1 受體阻滯劑由于對高血壓患者(尤其合并心衰、冠心病)的死亡率無顯著降低,甚至還有升高趨勢,因此該類藥物臨床應用日趨減少,已逐漸淡出一線抗高血壓藥物范疇。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多的一線抗高血壓藥物主要是前五類, 可簡單用AB/CD來表示。降壓藥物的選藥原則應考慮四個方面,即降壓效果、臨床情況、生活質量和藥物費用。降壓藥物的選藥方法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個體化選藥方法。根據(jù)高血壓患者的不同情況,這六類藥物都可作為首選藥物。但是,在高血壓患者中,只有30%的病人僅用一種藥物可使血壓控制到目標水平,而70%的病人需要聯(lián)合應用兩種或更多藥物才能使血壓獲得理想控制。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壓,同時又不至于產(chǎn)生明顯的不良反應,小劑量聯(lián)合用藥已成為現(xiàn)代高血壓治療的原則之一。藥物的聯(lián)合除了有其一般的原則外,要真正得到最佳聯(lián)合,還必須考慮病人的多種個體因素。個體化、小劑量、達標優(yōu)化聯(lián)合、降低總風險是當前的降壓治療原則。1 降壓藥聯(lián)合的原則1. 1 增強療效- 減少不良反應原則 這是降壓藥聯(lián)合應用的核心原則。合理聯(lián)合使用不同類藥物,不僅能使各類藥物的降壓作用相加或增強,還可減少不良反應。ACE I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前者可減輕后者引起的低鉀血癥和對抗后者引起的交感激活,后者帶來的血容量相對減少可增強前者的降壓作用。ACEI與鈣拮抗劑合用可通過不同的機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增強降壓作用,而且可明顯減少單用鈣拮抗劑引起的水腫不良反應,適用于中、重度高血壓。ACEI、ARB和β受體阻滯劑抑制腎素- 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系統(tǒng)的活性,而鈣拮抗劑和利尿劑激發(fā)這個系統(tǒng)的活性,因此前三類藥與后兩類藥聯(lián)合應用就比較合理。β阻滯劑與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合用其降壓作用相加,而且前者還可減輕后者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的不良反應,并能提高治療冠心病的療效。β阻滯劑可拮抗利尿劑增加腎素分泌、升高血漿腎素活性的作用。β阻滯劑與α1 阻滯劑聯(lián)用也能增強療效,前者尚能抵消后者引起的心動過速不良反應。一般認為利尿劑可與各類降壓藥聯(lián)用,不僅能增強降壓作用,而且能減輕其他某些降壓藥(如β阻滯劑、α1 阻滯劑)引起的水鈉潴留,ACE I和ARB的輕度潴鉀作用可對消利尿劑使血鉀減少的不良反應,利尿劑可算得上聯(lián)合降壓中的最佳“配角”。如果三種以上降壓藥聯(lián)合應用,其中一種應是利尿劑,否則很難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但由于β阻滯劑和利尿劑對血脂和血糖代謝均有一定的不良影響,還可引起性功能障礙,所以不宜長期聯(lián)合應用。1. 2 小劑量聯(lián)合原則 關于降壓藥的劑量,除β阻滯劑、α1 阻滯劑外,其他降壓藥一般不會用三個以上的劑型劑量(如福辛普利1片為10mg,此即一個劑型劑量) ,這是因為所有降壓藥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若通過不斷增加一種藥物的劑量來增加療效,其代價可能是增加該藥物的不良反應。目前公認,降壓藥聯(lián)合用藥應采取小劑量聯(lián)合,多數(shù)降壓藥用一個劑型劑量,少數(shù)必要情況下可用二或三個劑型劑量,雙氫克尿噻只用半個或一個劑型劑量。此外,目前國外進口的降壓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較好,但價格還比較高,我國不少病人尚難以承受長期應用這些藥物的費用。因此,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有時要求我們考慮這一因素而不能把 進口藥的劑量用大。1. 3 量加倍- 藥加種序貫原則 當一種首選藥的一個劑型劑量未能使血壓下降到目標水平時,可將劑量加大1倍,或者加用第二種藥;如血壓仍未下降到目標水平,可將第二種藥劑量加大1倍,或加用第三種藥;如血壓仍未下降到目標水平,可將第三種藥劑量加大1倍,或加用第四種藥;如血壓仍然未下降到目標水平,應分析原因(是否為繼發(fā)性高血壓,是否為已合并嚴重靶器官損害如腎功能不全,是否為所用藥物尚未能針對其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或者是頑固性高血壓) ,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或調整降壓藥種類。降壓藥的啟用應該根據(jù)血壓水平即高血壓級別從1~3種藥開始,然后再根據(jù)療效進行藥物種類和劑量的“微調”。一個具體的高血壓患者究竟需幾種降壓藥才能達到血壓控制的目標水平,這多取決于高血壓的程度。綜合國際上許多大型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 所需降壓藥個數(shù)=高血壓級別數(shù)±1。如1、2、3 級高血壓常需降壓藥0 ~2、1 ~3、2 ~4 種。高血壓急癥還需靜脈使用降壓藥。1. 4 其他因素同控原則 高血壓患者常常合并冠心病等其他危險因素,如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和肥胖等等,是否兼顧治療這些危險因素也嚴重影響高血壓病預后,因此必須同時控制。此外,高血壓患者50%以上合并其他各種內科疾病,或者高血壓本身已經(jīng)導致靶器官損害,在選擇降壓藥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綜合干預,降低心血管病的總體危險。2 降壓藥聯(lián)合的常用方案 一般認為, AB /CD五類降壓藥中,斜線不同側的藥物聯(lián)合應用是適合的。常用聯(lián)合方案有:ACE I +利尿劑, ACEI +鈣拮抗劑, ARB +利尿劑,ARB +鈣拮抗劑,β阻滯劑+利尿劑,β阻滯劑+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β阻滯劑+α1 阻滯劑也是可用方案之一。β阻滯劑與利尿劑雖然可以聯(lián)合,但由于擔心長期聯(lián)合使用可能對代謝帶來不良影響,目前學術上對其不看好。3 降壓藥之間的配伍禁忌3. 1 同類藥物不能聯(lián)合應用 比如美托洛爾和比索洛爾同屬β阻滯劑,不能聯(lián)用。但在確實必要的情況下,硝苯地平可與維拉帕米聯(lián)用,這是一個例外,不過臨床上不要泛用這種聯(lián)合,因為有效的優(yōu)秀的降壓藥不少,這種聯(lián)合并非是優(yōu)秀的聯(lián)合方式,只能算非禁忌聯(lián)合。不同作用機制的利尿劑可以聯(lián)合。3. 2 AB /CD斜線同側藥物不必聯(lián)合應用 從理論上說,AB /CD五類降壓藥中,斜線同側的藥物一般無必要聯(lián)合用來治療高血壓,部分理由是它們的降壓機制相似,所以斜線同側的藥物不宜作首選聯(lián)合。但斜線同側的藥物并非禁忌聯(lián)合,實際臨床應用中對那些血壓較難控制的患者這種聯(lián)合很普遍,如ACE I +β阻滯劑,利尿劑+鈣拮抗劑,甚至還聯(lián)用ACE I和ARB。3. 3 β阻滯劑不宜與下列藥物合用 與可樂定合用會加重心動過緩,突然停用可樂定則可能導致β阻滯劑誘發(fā)反跳性高血壓,甚至心腦血管意外。與胍乙啶合用因兩者都能降低心排血量,可誘發(fā)心衰和體位性低血壓。與哌唑嗪合用容易出現(xiàn)哌唑嗪首劑反應,故在高血壓開始治療時兩者不宜聯(lián)合。與維拉帕米、硫氮酮合用會加重心動過緩、心臟傳導阻滯和心衰,甚至心跳停搏。3. 4 其他幾個聯(lián)合禁忌 胍乙啶與哌唑嗪,二氮嗪與呋塞米聯(lián)用可引起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可樂定與甲基多巴聯(lián)用會加重各自的嗜睡和心動過緩不良反應。ACEI與保鉀利尿劑合用可導致高鉀血癥。噻嗪類利尿劑與二氮嗪合用可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4 降壓藥的復方制劑 有人總結出降壓治療過程中一種規(guī)律—“10定律”,即平均每降低10mmHg血壓就要增加一種降壓藥物,為達到目標血壓常需要三種以上降壓藥物合用,因此選用每日口服1次和藥物間相互作用少的降壓藥物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滿足廣大高血壓患者的需要和提高服藥依從性,降壓藥的復方制劑應運而生。 我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制復方降壓藥物,先后研制并應用的復方制劑有多種,但多選擇中樞作用藥或利尿劑作為搭配藥。以中樞作用藥與利尿劑聯(lián)合為主的復方制劑:復方降壓片、復方降壓素片、復方降壓膠囊、復方利血平片、復方可樂定、復方地舍平片(降壓樂,安降樂)、復方催壓降片、復方降壓平片(北京降壓0號)、常藥降壓片、脈舒靜片、降壓靜片、維壓靜片、安降片。以中樞作用藥與擴血管藥聯(lián)合的:安達血平(阿達芬)。以ACEI與利尿劑聯(lián)合的:復方卡托普利片(克甫定)。以α受體阻滯劑與利尿劑聯(lián)合的:復哌嗪。以利尿劑與利尿劑聯(lián)合的:復方氨苯蝶啶(利降平)、復方阿米洛利片(武都力,蒙達清)。中西藥合劑:新降片、復方羅布麻片、珍菊降壓片(菊樂寧降壓片)、安速降壓片。國外的復方降壓制劑起步比我們晚,但選擇的藥物比我們新(表1)。我國的復方降壓制劑的最大缺憾是大型臨床試驗不足。 近年來,對復方降壓制劑的研究越來越重視,不但體現(xiàn)在劑型的改進和制劑的更新,而且還出現(xiàn)了新的給藥系統(tǒng)。更加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復方制劑的組成已經(jīng)有了新的概念,不再是單純幾種降壓藥物的合理搭配,而是考慮到整個心腦血管疾病的綜合防治。英國研制出一種新的復方制劑,包括一種降脂藥、三種降壓藥、葉酸和阿司匹林,美國也研制出了用于防治心腦血管病的“多藥片”。盡管這些復方制劑的效果尚需得到循證醫(yī)學的驗證,但是綜合控制多重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這一理念已獲得心血管醫(yī)學界的廣泛認同。表1 國外抗高血壓復方制劑聯(lián)合方案 合用的藥商品名ACEI +鈣拮抗劑 貝那普利、氨氯地平 Lotrel 依那普利、非洛地平 Lexxel 群多普利、維拉帕米 Tarka 依那普利、地爾硫 TeczemACEI +利尿劑 卡托普利、氫氯噻嗪 Capozide 貝那普利、氫氯噻嗪 Lotensin HCT 依那普利、氫氯噻 Vaseretic賴諾普利、氫氯噻嗪 Prinzide 莫西普利、氫氯噻嗪 Uniretic 奎那普利、氫氯噻嗪 AccureticARB +利尿劑 坎地沙坦酯、氫氯噻嗪 Atacand HCT 依普沙坦、氫氯噻嗪 Teveten HCT 依貝沙坦、氫氯噻嗪 Avalide 氯沙坦鉀、氫氯噻嗪 HYZAAR 替米沙坦、氫氯噻嗪 Micardis HCT 纈沙坦、氫氯噻嗪 Diovan HCTβ阻滯劑+利尿劑 阿替洛爾、氯噻酮 Tenoretic 比索洛爾、氫氯噻嗪 Ziac 長效普萘洛爾、氫氯噻嗪 Inderide 美托洛爾、氫氯噻嗪 Lop ressor HCT 納多洛爾、氫氯噻嗪 Corzide 噻嗎洛爾、氫氯噻嗪 Timolid中樞作用藥+利尿劑 甲基多巴、氫氯噻嗪 Aldoril 利血平、氯噻嗪 Diup res 利血平、氫氯噻嗪 Hydrop res利尿劑+利尿劑 阿米洛利、氫氯噻嗪 Moduretic 螺內酯、氫氯噻嗪 Aldactone 氨苯蝶啶、氫氯噻嗪 Dyaz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