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6月25日
2130
19
27
-
林紅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骨科-脊柱外科 一、中老年人跌倒后易骨折 六旬的高阿姨在雨雪交加的一個早晨像往常一樣外出買菜,當她穿上大衣跨出大門時,一不小心腳步沒踩穩(wěn)就跌坐在地上。當摔倒的那一刻,高阿姨就知道大事不妙,果然很快左臀部就疼痛難忍、無法站立行走了。家人馬上送高阿姨至家附近的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是股骨頸骨折了。 高阿姨不明白:小娃兒學走路經常跌倒是常事兒,怎么自己一跌倒就骨折沒法走路了呢?隨后醫(yī)生為她測定了骨密度來厘清骨折真正的原因,結果顯示T值在-2.5以下,原來是高阿姨骨質疏松了。 骨質疏松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見,他們跌倒后很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冬天來臨,雨雪霜凍的天氣使路面變得濕滑難行,低溫環(huán)境使手腳變得僵硬笨重,臃腫的穿著更使跌倒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 那么,這種跌倒骨折常發(fā)生在哪些部位呢?若不幸發(fā)生有什么解決辦法?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跌倒骨折呢?2021年06月06日
892
0
4
-
袁霆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骨腫瘤科 惡性腫瘤細胞隨血流到達骨髓后,與成骨細胞、破骨細胞和骨基質細胞相互作用,破壞骨組織,釋放儲存在骨組織中的多種生長因子,使腫瘤細胞增殖,形成轉移性病灶。骨轉移性疾病的存在破壞了骨的正常結構,可能導致病理性骨折。其中,骨轉移可分為溶性、成骨性和混合性三種類型。例如,乳腺癌和肺癌的轉移以溶骨性為主,前列腺癌的轉移以成骨性為主。1989年,Mirelsr提出了四肢病理骨折風險評分系統(tǒng),其4個變量分別是:病灶位置(上肢、下肢、轉子周圍);疼痛程度(輕度、中度、重度);病變類型(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皮質破壞程度(<1/3、1/3~2/3、>2/3)。(圖1)Mirels評分合計12分,≤7分表明病理性骨折風險較低,8分時骨折風險為15%,而9分時骨折風險達到33%。當評分>9分時應進行預防性內固定。臨床上需要密切關注病理性骨折,因為這影響會生活質量,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必要時需要手術治療。之前有研究表明,病理性骨折會降低生存率,而通過預防性固定來避免骨折的患者較骨折后緊急治療的患者出血量更少且術后并發(fā)發(fā)生率癥更低。因此,預測病理性骨折的風險并進行預防性固定是很重要的。2021年06月02日
965
1
3
-
畢春強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南區(qū) 骨科 就在今年的5月22號,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不幸離世,在哀痛之余,要給廣大的老年人提個醒,防止跌倒是老年人健康的第一要務。就在今年的3月10號,袁隆平院士不慎摔倒導致了左側髖部骨折,是導致老人病情惡化導火索。由于元老本身心肺功能就不好,骨折之后長期臥床,逐漸發(fā)展成為多器官功能衰竭,老年人多少都伴有骨質疏松,任何一種跌倒都會增加骨折的風險,都會導致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比較嚴重呢,會導致呃肺部感染、下肢血栓、皮膚壓瘡等等一系列臥床并發(fā)癥,任何一種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都會增加老人死亡的風險。 走路一定要穩(wěn),不要圖快,盡量不去爬樓梯、爬山、爬坡等等,遇到了雨雪天氣,一定不要私自外出,一定要在家人的陪護下進行,該拄拐杖的時候一定要拄拐杖,多一條腿走路,讓我們自己更安全,你記住了嗎?2021年05月24日
760
0
3
-
2021年02月06日
1732
0
7
-
余可誼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骨科 大家好,我是北京學院骨科醫(yī)科醫(yī)生,今天呢,我們來談一下老年人摔倒這件事兒,呃,如果刷到這個視頻的年輕人,一定要注意呢,把這個視頻啊,啊,轉發(fā)給你的這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啊,提醒他們一下,那么老年人什么時候容易衰老呢? 第一個呢,就是著急啊,去接電話啊,有研究發(fā)現(xiàn)呢,就在臥室摔倒,有80%的老年人就是因為著急去接電話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第二個呢,就是晚上起夜的時候啊,起的時候呢,有的時候呢,就穿著鞋子可能比較滑啊,或者是家具就看不清楚,絆了一下啊。第三個呢,就是洗澡的時候,那個這個非常容易理解,因為特別滑是吧,你這個鞋有的防滑的墊,這些都非常重要,還有呢,就是等車的時候啊,要等公交車,老年人呢,這個等的時間長了,這個年老衰弱,然后呢,車又比較擠的,會被不小心被被碰倒啊,這個時候特別容易啊。還有呢,就是冬季的這個,我們出門的時候啊,穿著衣服呢,比較厚啊,又戴了帽子啊,這個圍著濕巾啊,看東西視線不太清楚,有的時候,尤其是路面比較滑的時候,就特別容易摔倒,還有就是這個老年人啊,比如說吃藥,尤其是吃一些些降血壓的藥啊,或者是這些影響到。 一些比如說他的意識的這些藥啊,視視力啊,這些受影響的2021年01月23日
1120
0
7
-
余可誼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骨科 大家好,我是北京學院骨科醫(yī)科醫(yī)生,今天呢,我跟大家再談一下我們老年人這個摔倒,跌倒這個問題。 其實可能你這個。 年輕人呢,他體會不到這個老年人摔一跤啊,我們年輕人啊,起來拍拍屁股可能就就沒事了,但老年人這一摔,有的時候可能是要命的。 他可能一摔,這個髖部骨折啊,脊椎壓縮骨折,一臥床可能出一些并發(fā)癥,甚至呢,因此就去世了,所以我在這里特別強調就是一個呢,就是我們比如說您是本身就是中老年人,那你自己有這個意識,如果您是年輕人,那要給自己的父母呀,要灌輸這種理念,這種摔倒我們就預防是最重要的。 啊,就預防跌倒啊,跌倒還是預防嘛,實際上很多人比如說他這個視力不好,比如白內障,你這個時候就應該去及時的治療,比如說換人工晶體啊,啊,你有頸椎病,有帕金森也是他這個容易跌倒這些問題,還有呢,就是這個穿著些鞋子呀,不能要防滑的鞋子嘛,是吧,家里地面就不能太滑。 啊,然后呢,就晚上起夜的時候一定要開燈等等嘛,這些其實生活方面很多很多方面啊,要注意的啊,這個是要有一個系統(tǒng)的去學習的,第二個呢。 這個跌倒呢,為什么那么可怕,就是因為很多老年人他是骨質疏松,所以我們對針對這個跌倒這個問題2021年01月23日
904
0
5
-
李維新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有很多患者詢問:“骨質疏松了到底是運動呢?還是不運動?”今天就讓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神經外科脊柱組李維新主任來為大家解答。 運動? 我們之前也講過骨質疏松癥的最大危害是容易引發(fā)骨折,最常見的就是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這種脆性骨折會因為一個小動作,比如一個噴嚏、摔一跤、咳嗽等等,這些不經意的動作都有可能造成這種骨折。 不運動? 當人處于長期臥床或者靜坐時,機體為了適應這種無負重、低張力刺激的環(huán)境,骨代謝會發(fā)生變化,骨形成會減少,骨吸收仍然在進行,結果就會導致骨質疏松。同時運動的減少會影響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流的變化導致骨的血供的不足,骨的營養(yǎng)缺乏最終導致骨量減少,骨質變脆,骨質疏松癥發(fā)生。 動還是不動,左右為難? 首先,我們要對自己的骨質疏松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做骨密度檢查,了解自己的骨質疏松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我們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下進行長期的治療,按照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并定時復查。 骨質疏松患者一定要功能鍛煉。這種鍛煉和普通人的鍛煉不一樣,需要盡量地減少負重,像我們做的蹲杠鈴的這種形式是肯定不要做了。 想正確預防骨折主要還是要改善患者的骨質疏松。長時間臥床和默坐,會加快骨質疏松癥的進程,致使惡性循環(huán)。其實,運動能夠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骨密度,減緩骨質疏松的進程。特別是在野外陽光下活動,還能增強維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有助于鈣在體內的利用。 患有骨質疏松癥的中老年人,主張在堅持規(guī)范抗骨質疏松治療的基礎上,每周至少保持3~4次的運動,每次半小時以上的運動量。所以,患者應該根據(jù)本身狀況挑選散步、打太極拳或健身操等對比平緩的運動方法。在運動中需格外當心,加強防護,避免運動不當發(fā)作意外。2020年11月30日
1199
0
1
-
黃若燕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 老年精神科 老年人由于自身的體質問題:如骨質疏松,很容易因為外力導致骨折。老年人多半有腿部肌肉群的不協(xié)調,或者是服用多種藥物,導致意識不清晰;或者是因為夜間起床視物模糊等原因容易出現(xiàn)跌倒;因此和防范跌倒是很重要的事情。 1.保證老年人活動環(huán)境的安全老年人也要每天保持一定的體力活動。在活動的場所保證空曠沒有很多的雜物,不要有太陡的階梯,物品最好不要有尖銳的角。 2.服藥的種類盡量少在不影響老年人健康的情況之下,盡量的減少服藥的種類,因為老年人的血管收縮性比較差,各種藥物相互作用下容易藥物副反應,如低血壓的出現(xiàn),容易導致老人家的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有精神科藥物,降壓藥物,利尿藥物等。 3.夜間起床要注意由于老年人的的機能在衰退,視力下降,而且夜間容易出現(xiàn)意識不清晰,因此在夜間起床的時候要注意。最好有人和老年人一起同住,夜間起床的時候有個照應,安一盞夜燈。 4.借助適當?shù)墓ぞ哂幸恍┲Φ墓ぞ呤强梢杂玫?,比如說拐杖和輪椅。這些工具是可以讓老年人減少跌倒的風險。2020年07月12日
1832
0
0
-
車旭主任醫(yī)師 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胰胃外科 腫瘤的發(fā)展及治療手段對機體的影響均會產生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如淋巴水腫、深部靜脈血栓、脊髓損傷等。這些后遺癥不僅給患者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在精神上也打擊著患者,此外過大的精神壓力進一步加重了系統(tǒng)功能的紊亂。如此形成一個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既然腫瘤功能障礙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困擾的呢?出現(xiàn)功能障礙了,我們又該通過一些什么手段來減輕它們的影響呢?一、淋巴水腫淋巴系統(tǒng)一方面能夠引流淋巴液,清除機體內的異物、細菌等,另一方面淋巴系統(tǒng)是身體防御的前哨,分散于身體各部分淋巴結似一濾過裝置,可有效阻止經淋巴管進入的微生物。但是當淋巴管受阻或者阻塞后,就會導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大量的體液、蛋白質滲出管外,在皮下積聚從而造成淋巴水腫。手術或放療之后常出現(xiàn)上肢淋巴水腫等慢性并發(fā)癥,文獻報道其發(fā)生率高達15~40%。淋巴水腫主要表現(xiàn)為早期患肢腫大明顯,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樣腫,少數(shù)可有皮膚裂開、潰瘍或出現(xiàn)疣狀贅生物,嚴重時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1、腫瘤患者出現(xiàn)淋巴水腫的原因有以下三種:(1)腫瘤性淋巴水腫,由于腫瘤本身或腫瘤擴散累及的淋巴結導致淋巴、靜脈回流受阻,出現(xiàn)肢體慢性、無痛性、進行性淋巴水腫或靜脈水腫;(2)術后淋巴水腫,是由切除腫瘤的手術引起的,常發(fā)生于淋巴結清掃術后;(3)放療后淋巴水腫,是由放療導致淋巴管擴張、水腫,繼之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淋巴管纖維化及閉塞。2、腫瘤患者出現(xiàn)淋巴水腫需注意以下方面:(1)出現(xiàn)淋巴結水腫后要及時就醫(yī);(2)如確定為非腫瘤浸潤或壓迫引起的淋巴水腫,要將水腫肢體抬高;(3)下肢水腫時,可穿戴彈力襪或綁彈力繃帶等彈性外套,有助于減輕因活動/行走而加重的水腫;(4)必要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手法按摩,以促進淋巴引流。二、深部靜脈血栓深部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部靜脈腔內凝結而形成血栓,栓子脫落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全身主要靜脈均可能發(fā)病,但多見于下肢深靜脈。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往往是單側下肢(左下肢多見)出現(xiàn)腫脹、疼痛等現(xiàn)象。1、腫瘤患者出現(xiàn)深部靜脈血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1)長時間限制活動或臥床,腫瘤手術后長期臥床可以引起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升高而發(fā)生血栓;(2)靜脈壁損傷,這是由靜脈輸注刺激性藥物、外傷和感染造成的靜脈壁損傷激活了凝血因子,進而促使血栓形成;(3)腫瘤可導致血液高凝狀態(tài),引起血栓形成。2、腫瘤患者出現(xiàn)深部靜脈血栓需注意以下方面:(1)及時就醫(yī),醫(yī)生視情況選擇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2)急性期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一般臥床1到2周;(3)抬高患肢,使患肢位置高出心臟平面20到30cm;(4)床上活動時應避免動作過大,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血栓脫落;(5)開始起床活動時,需要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使用時間可因血栓位置而異;(6)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脫落造成栓塞;(7)要注意保暖;(8)進食低脂且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以減少因用力排便,腹壓增加而影響下肢靜脈回流;(9)恢復期患者應逐漸增加行走距離和下肢肌肉活動強度,以促進下肢深靜脈再通和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三、骨折癌癥患者發(fā)生骨轉移時,易發(fā)生脊柱和骨盆部位的骨折。骨折的發(fā)生不僅限制患者的活動,還可增加并發(fā)癥和死亡率。因此,防治癌癥患者的骨折非常重要。腫瘤患者應注意從以下方面防范骨折:(1)當癌癥患者出現(xiàn)負重疼痛時應注意減少相應骨骼的負重,以防骨折的發(fā)生;(2)積極配合醫(yī)生實施骨轉移癌的治療,如放射、注射雙磷酸鹽及核素治療等,因這些治療有助于預防骨折,減輕疼痛并防止骨質進一步破壞。四、周圍神經損傷周圍神經是指除中樞神經(腦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經。周圍神經損傷后,該神經支配區(qū)的運動、感覺和營養(yǎng)均將發(fā)生障礙,臨床上表現(xiàn)為癱瘓、皮膚萎縮、感覺減退或消失。周圍神經損傷在癌癥患者中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可因放療、化療等治療引起,也可由腫瘤直接侵犯或副癌綜合癥所致。常用的化療藥物如順鉑、長春新堿、長春瑞濱(諾維本)等所致神經病變,其特點為遠端肢體及對稱性病變,一般于停止化療后數(shù)月可完全恢復。腫瘤患者出現(xiàn)周圍神經損傷后,護理時需注意以下方面:(1)對于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應做適當?shù)逆?zhèn)痛處理;(2)對感覺喪失(俗稱不知冷熱疼痛)的患者,應防止皮膚創(chuàng)傷、燒傷等,并避免繼發(fā)感染;(3)肢體運動神經損傷患者必要時可使用拐杖等輔助器械;同時可應用物理治療、按摩及適當電刺激,保持肌張力,減輕肌萎縮及纖維化;鍛煉肌張力尚存在和恢復中的肌肉,改進肢體功能。五、性功能障礙腫瘤本身及治療副作用、體力不支、疼痛及情緒抑郁等,均可導致腫瘤患者的性功能障礙,精神上的打擊則加重性功能障礙。腫瘤患者出現(xiàn)性功能障礙后,護理時需注意以下方面:(1)患者及配偶應克服因癌癥或癌癥治療引起的恐懼感對性生活的影響,避免因心理上、精神上所帶來的不良情緒抑制性欲;(2)患者及配偶應了解,醫(yī)生在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時,會盡量爭取在不降低治療效果的情況下,盡可能進行較小的創(chuàng)傷性手術,并最大限度地保存性功能;(3)性功能康復是多方面的,即使因癌癥本身或治療所致不能進行性生活的患者,通過配偶的理解、愛撫、擁抱、身體接觸等內容,也可起到補償作用,有益于患者及配偶的身心愉悅。腫瘤患者出現(xiàn)了上述的淋巴水腫、靜脈血栓、骨折、周圍神經損傷、性功能障礙等問題后,應該多咨詢主治醫(yī)師尋求治療、保存積極的心態(tài),家屬也積極地做好科學護理工作。相信在醫(yī)生、患者自身、家屬的積極配合下定能夠降低這些后遺癥的影響,保證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生存質量。2020年06月05日
1585
0
0
骨折相關科普號

李廣欣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廣欣 主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放射治療科
1562粉絲63.5萬閱讀

王同富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同富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天津醫(yī)院
關節(jié)外科
6788粉絲20萬閱讀

鄒劍醫(yī)生的科普號
鄒劍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足踝外科
3655粉絲6.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