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海龍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泌尿外科 切除膀胱腫瘤后為達到延緩膀胱內腫瘤復發(fā)的目的,需要膀胱內灌注藥物。膀胱內灌注的藥物主要分為化療藥物(剛)和免疫治療藥物(柔)。膀胱灌注化療藥物有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羥基喜樹堿、吉西他濱、絲裂霉素等,上述藥物對膀胱內潛在腫瘤細胞的繼續(xù)滋生有抑制作用?;熕幬镆矔φ5陌螂准毎a生影響,導致化學性膀胱炎甚至出現對全身其他臟器的不良影響。膀胱內灌注免疫治療最常用的藥物是卡介苗,其調動體內的免疫細胞聚集在膀胱黏膜,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進展。本文摘自天津醫(yī)科大學公眾號,醫(yī)咖說欄目胡海龍與人文學院李志強共同撰寫的《膀胱癌診斷治療中的剛與柔》2022年04月11日
1115
4
22
-
王安邦主治醫(yī)師 上海長征醫(yī)院 泌尿外科 有些患者因為肉眼血尿行泌尿系B超、CT檢查或膀胱鏡檢查發(fā)現膀胱腫瘤后,就要考慮手術治療,早期膀胱癌往往通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進行治療。那我們下面了解下早期膀胱腫瘤的治療方法:1.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既是淺表性膀胱腫瘤的重要診斷方法,也是主要的治療手段。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是經尿道的手術操作,手術醫(yī)生利用電切鏡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患者身上無傷口。但因為膀胱腫瘤的高復發(fā)性,對于特定高?;颊呓ㄗh行二次電切治療。以下情況建議2-6周后再次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①腫瘤切除不完全②標本內無肌層③T1期腫瘤2.膀胱灌注化療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術后1年內復發(fā)率10-67%,復發(fā)高峰期為術后3-6月和術后2年。術后復發(fā)可能與原發(fā)腫瘤切除不徹底、腫瘤播散種植、新發(fā)腫瘤有關。因此,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后所有患者均應進行膀胱灌注化療膀胱灌注化療方案:①術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療:術后24小時內即刻灌注②術后早期膀胱灌注化療:術后每周1次,共4-8周③術后維持膀胱灌注化療每月1次,連續(xù)8-12月常用的膀胱灌注化療藥物吡柔比星、絲裂霉素、表柔比星、羥喜樹堿、吉西他濱等。灌注時注意事項:①化療藥物通過導尿管灌入膀胱,保留0.5-2小時(具體參照說明書)②灌注前避免飲水,以避免尿液稀釋藥物③膀胱灌注化療的主要副作用是化學性膀胱炎(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停藥后多可自行改善。低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術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療后,腫瘤復發(fā)的幾率很低,因此即刻灌注化療后可以不再繼續(xù)進行膀胱灌注化療。2022年03月25日
5610
0
0
-
姜奕主任醫(yī)師 香港大學深圳醫(yī)院 泌尿外科 二次電切是得到公認的膀胱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案,但是什么樣的情況下,才需要行二次電切呢?弄清楚這個問題,為的是既不要漏診,也不要對患者產生不必要的傷害。不同的泌尿外科學會、不同國家的指南有著細微的差別,不要小看這些細微點,也許只是幾個字符的區(qū)別,但在現實中可能是成百上千的患者將面臨不同的推薦方案,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1)確定或疑似TURBT未完全切除腫瘤,這一點不論是CUA2019、CSCO2021還是NCCN2021都是公認的,但在NCCN2021version6中強調highvolumetumor也是推薦二次電切的。2)國內指南,不論是CUA還是CSCO,除了TaLG和原位癌(注意CSCO中強調是初發(fā)的原位癌),若首次切除的腫瘤標本中沒有肌層建議二次電切;對于T1期腫瘤,國內指南均建議二次電切。而美國NCCN2021指出T1期并符合highgrade才建議二次電切。所以是否需要二次電切,還要基于詳實的手術記錄和清晰的病理描述,以及和患者充分的溝通,或許這樣才能做出針對患者個體化的決定。2022年02月02日
612
0
3
-
葉定偉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泌尿外科 王先生做完膀胱腫瘤的電切手術以后,拿著病理報告來到葉定偉主任的門診就診,看完他的病理報告以后葉定偉主任讓他一個月以后再做一次電切手術。 王先生感到很疑惑,為什么要做第二次電切手術?是不是第一次手術沒切干凈???對此,葉定偉主任為王先生解釋了膀胱腫瘤二次電切手術的目的、意義、方法和時機。 膀胱腫瘤電切術后存在復發(fā)率、進展率高等問題,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腫瘤的復發(fā)和進展,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 1 二次電切的概念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對部分非肌層浸潤膀胱腫瘤患者在首次電切術后進行二次電切,以減少首次電切時腫瘤殘留、對腫瘤精準分期和改善患者的預后。二次電切的部位包括:原腫瘤基底部位、原腫瘤周圍黏膜、其他的可疑腫瘤部位,必要時還應作隨機活檢,術中應特別注意切除至肌層。目前,國內外多個泌尿外科學會組織制定的診療指南均建議對部分非肌層浸潤膀胱尿路上皮癌進行二次電切。 2 二次電切在膀胱腫瘤精準診斷中的價值 2.1 發(fā)現膀胱腫瘤殘留病灶 由于腫瘤的數目、大小位置、分期、局部黏膜水腫以及操作技術等原因,膀胱腫瘤電切手術后往往會存在腫瘤殘留。相關研究顯示,電切術后腫瘤殘留率波動在27%~78%,二次電切可以針對首次電切術后膀胱腫瘤的殘留病灶以及可疑部位進行有效處理。 2.2 對膀胱腫瘤精準分期 由于術后病理中肌層缺失等原因,胱腫瘤電切手術術后常存在分期被低估的情況。有研究顯示缺失肌層組織導致49%的患者腫瘤分期被低估,而不同分期的膀胱腫瘤治療方式完全不同。當分期為T2及以上,就需要做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改變了患者的治療路徑及預后。2%~28%電切術后診斷為T1期腫瘤的患者在二次電切后被證實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二次電切可以糾正9%~49%患者的病理分期。因此建議首次電切組織中未發(fā)現肌層應為再次電切的指征,特殊是當腫瘤級別較高時。由此可見,二次電切可以有效的對膀胱腫瘤患者進行準確分期,從而對患者進行精準治療。 3 二次電切在膀胱腫瘤治療中的價值 二次電切可以顯著降低腫瘤復發(fā)率,延緩進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高危膀胱腫瘤患者二次電切后的5年復發(fā)率為37%,而單次電切術后5年復發(fā)率為60%,因此二次電切可以顯著的減少腫瘤殘留和降低腫瘤復發(fā)率。 4 二次電切適應證與手術時機的選擇 我國膀胱腫瘤診療指南推薦的二次電切適應證為:①首次TURBT不充分; ②首次電切標本中沒有肌層組織;③T1期腫瘤;④G3(高級別)腫瘤,單純原位癌除外。 那么,是否所有T1期腫瘤均需要進行二次電切?這需要以腫瘤大小、位置、侵犯深度臨床參數等對T1期腫瘤的進行精準分型,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二次電切的適應證。 對于有保留膀胱指征或意愿的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患者,行二次電切是否可行?有學者對患者進行了二次電切及術后輔助放、化療并進行了60個月的隨訪。研究發(fā)現接受二次電切的患者生存率為68%,沒有做二次電切的患者為41%。因此,對行保留膀胱治療的肌層浸潤性腫瘤患者,二次電切術可以獲得更佳的預后。 關于二次電切的手術時機?由于首次TURBT術后間隔時間過長會影響后期灌注化療,而間隔時間過短,膀胱內黏膜炎性水腫等反應易與腫瘤病變混淆而影響術者判斷,因此,大多數報道及指南均推薦術后2~6周進行二次電切。 王先生聽完葉主任的解釋以后,對照了自己的病理報告,明白了為什么葉主任讓自己做第二次電切手術。 二次電切手術可以對膀胱腫瘤進行精確診斷、降低復發(fā)和進展率,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是對單次膀胱腫瘤電切手術的有效補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泌尿外科對于膀胱腫瘤的二次電切手術具有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對于第一次手術效果欠佳的患者,有了再一次接受規(guī)范手術治療的機會。2021年11月12日
5137
1
10
-
2021年10月27日
422
0
0
-
陳明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征醫(yī)院 泌尿外科 最近120萬一針的CART治療血液系統(tǒng)腫瘤的消息刷爆網絡。吸引大家的關鍵點,其一是其高昂的價格,其二是其宣傳的療效,似乎已經將腫瘤這一世界性難題完全攻克。簡單來說,CAR-T療法是指,從患者體內分離出T細胞,然后在體外對T細胞進行改造,使其表達能夠識別癌細胞的CAR,接著將這類CAR-T細胞進行擴增,最后回輸到患者體內,發(fā)揮抗癌作用。目前,CAR-T療法在治療血液學腫瘤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全球已有兩款CAR-T療法獲批上市,分別是諾華的Kymriah和Kite Pharma的Yescarta,可用于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特定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然而,在實體瘤治療方面,如膀胱癌等,CAR-T療法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目前其在國內外并未獲得相應的適應癥,僅限于臨床試驗階段。2021年09月09日
7750
0
0
-
曹曉明主任醫(yī)師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泌尿外科 醫(yī)學的發(fā)展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尤其在外科手術方面,外科手術的進步與科技的進步、醫(yī)療器械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戚戚相關,手術機器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手術機器人,英文名叫surgical robot,是一種非常高端的微創(chuàng)手術設備,目前最常用的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當然,手術機器人并不是機器人脫離醫(yī)生自己給患者做手術,而是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的別稱,手術自始至終是由經驗豐富的外科醫(yī)生操控機器人完成手術,系統(tǒng)不能自動運行,也不能在沒有醫(yī)生操作的情況下自己進行任何動作。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主要由控制臺和機械臂組成。機器人手術時,根據患者病情的需要,由手術助手在患者的腹壁上打相應的手術孔,通過手術孔把機械臂置入到患者體內。在手術過程中,主刀醫(yī)生在控制臺上的操作被系統(tǒng)精確無誤的實時傳遞,并同步到預先置入到患者體內的靈巧的機械臂上進行手術操作。所以,手術質量如何,仍然取決于主刀醫(yī)生的技術高低,機器人本身只是一種高端的腹腔鏡,可以協助醫(yī)生更加精準、更加微創(chuàng)的完成手術。 “看得更清”、“做得更精”,這就是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特點。達芬奇機器人成像系統(tǒng)提供的是3D立體高清影像,主刀醫(yī)生無需佩戴3D眼睛,通過控制臺上的觀察鏡,即可獲取真實的3D高清立體影像,手術視野可以放大10倍,組織器官和血管神經的結構顯示的細致入微,術中可以進行精細的解剖,許多在開放手術下或普通腹腔鏡下無法分辨的毛細血管可以提前處理,大大減少了術中的出血,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主刀醫(yī)生實時精確操控的機械臂高度靈活,越是狹小的空間,優(yōu)勢越是明顯,機械臂的活動、旋轉更加靈活,超越人手,系統(tǒng)會自動濾除手部顫抖,操作比人手更加平穩(wěn),完成手術更加精準。 以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為例,前列腺位于骨盆區(qū)域,空間極其狹小,毗鄰直腸,前列腺表面和周圍血管復雜豐富,開放手術操作困難,大出血、直腸損傷、長期的尿失禁是常見的并發(fā)癥,以前在泌尿外科是公認的難度最高的手術之一,國內僅為數不多的幾家大醫(yī)院開展。隨著腹腔鏡手術的進步,尤其是機器人手術的介入,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開展變得越來越普遍,手術并發(fā)癥越來越少,手術效果越來越好,這也是一個“科技使人更輕松”的典型例證吧。 得益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巨大優(yōu)勢,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腎腫瘤保留腎單位的腎部分切除術、腎腫瘤合并癌栓的手術、膀胱腫瘤需要做全膀胱切除術等一些高難度的泌尿外科手術,以及普外科、婦科等學科的一些高難度手術變得更加安全,手術當中出血就更少,損傷就更小,術后恢復就更快,最終真正使我們廣大的患者從科技發(fā)展、醫(yī)學進步中實實在在的獲益,也為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大戰(zhàn)略助一份力量。2021年05月29日
2254
6
27
-
宋正堯主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卡介苗灌注的常見副作用及其處理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生殖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膀胱內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灌注治療至今仍是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最成功的免疫治療方法。國內BCG膀胱灌注治療應用越來越多,但對于灌注后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并發(fā)癥卻讓臨床泌尿外科醫(yī)生十分困擾,今天向大家介紹歐洲泌尿外科雜志上一篇關于處理BCG灌注治療后不良反應/并發(fā)癥的處理方案文獻,與大家分享學習。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泌尿外科朱一平 BCG膀胱灌注治療后不良反應與菌株毒力、過敏反應或院內尿路感染有關。已報告的局部/全身感染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為10 - 15%,這些并發(fā)癥包括:肉芽腫性前列腺炎或附睪炎、膀胱攣縮,全身性感染如肉芽腫性腎炎、腎膿腫、肺炎、肝炎、骨髓炎,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可能與膿毒血癥或免疫過敏反應相關。對于“常見的”和“不良的”副作用,由于定義模糊,所以使準確評估該治療相關并發(fā)癥的風險存在困難,據估計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約為5-10%。 其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常見不良反應 1.局部癥狀:膀胱炎,80%的患者可同時伴有排尿困難,40%的患者可同時伴有肉眼血尿; 2.全身癥狀:灌注治療后有大約30.5%的患者會出現低熱( 48 h)永久停止BCG灌注。即刻評估:尿培養(yǎng),血液檢查,胸部X線檢查。在進行診斷評估同時,快速使用2聯抗生素治療。與感染控制專家討論對策。 BCG膿毒血癥 預防:至少在TURBt后2周再開始BCG的灌注(如果沒有血尿的體征和癥狀)。 停止BCG灌注。 嚴重感染: 1. 高劑量的喹諾酮或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1.2g,每日一次,6個月。 2. 如果癥狀持續(xù),早期使用高劑量的皮質醇。 3. 考慮試驗性覆蓋革蘭氏陰性細菌和/或腸球菌的非特異性抗生素。 過敏反應 抗組胺藥和抗炎藥。 如果癥狀持續(xù),高劑量的喹諾酮或異煙肼和利福平。 延遲治療至反應解 總結: 1.預防被認為是BCG灌注治療后不良反應/并發(fā)癥最好的治療; 2.BCG灌注治療應注意下列幾點:排除禁忌癥,特別是免疫缺陷、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后2周內或持續(xù)血尿,無菌尿培養(yǎng)是BCG灌注治療之前所必需的; 3.盡管BCG有潛在毒性,但提供了膀胱中、高危型淺表性移行細胞癌的最佳風險-收益比。2021年05月16日
2585
0
3
-
秦自科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泌尿外科 膀胱腫瘤該怎么治療? 一般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術后用膀胱灌注治療預防復發(fā)、膀胱部分切除術、膀胱全切術。非手術治療包括放療和化療。 膀胱腫瘤手術后注意事項 1. 膀胱電切和部切術后,根據情況需進行膀胱持續(xù)沖洗,尿色轉清后一般1-2天停止沖洗,可能會出現膀胱收縮痛,可通過深呼吸緩解疼痛。 2. 膀胱造瘺管于術后5-7天拔除,膀胱造瘺口愈合后可拔除導尿管。 3. 膀胱沖洗停止后,應多飲水,以達到內沖洗的目的。 4. 膀胱全切術后指導:術后2-3天禁食,胃腸減壓(視情況)待肛門排氣后拔除;腹壁造口不能被腹帶壓住,乳頭顏色正常應為紅潤、新鮮,注意觀察;術后可能會出現腸瘺,引流管或切口處會有糞樣物流出,我們會及時處理;保持造口周圍皮膚干燥,防止?jié)裾詈兔訝€。 轉載于公眾號,筆者李海燕2021年05月07日
1251
0
3
-
張樹棟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泌尿外科 機器人手術如今在各大醫(yī)院已經很普遍了,相信很多人可能都以為是機器人在給自己做手術。但實際上機器人只是醫(yī)生的一個助手,手術還是醫(yī)生來做,通過一個操作平臺,控制機器人手臂給患者做手術。 你以為的機器人 實際上給你做手術的“機器人”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都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但機器人手術有幾個獨特優(yōu)點: 1 手術視野被放大了10~15倍,可以把肚子里面的每個器官,甚至是小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 2 放大的視野是3D的,醫(yī)生做手術時就像鉆進了患者的肚子里面,用自己的眼睛看著做一樣,給醫(yī)生的操作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 3 機械手臂特別靈活,甚至比我們的手更靈活。而且機械手臂穩(wěn)定性和精確性有保障,不會有疲勞感。 目前,機器人手術能做所有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能做的泌尿外科手術,如前列腺癌根治術、根治性膀胱全切術、腎癌根治術、腎部分切除術、腎盂癌或輸尿管癌根治術、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腎盂輸尿管成形手術、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腹膜后腫瘤切除術等。 由于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特有的優(yōu)勢,拓展了普通腹腔鏡手術無法完成、開放手術也很困難的高難度手術,如腎癌合并下腔靜脈癌栓切除術、全腔鏡下原位新膀胱術、腹腔鏡后巨大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等。 機器人的手術收費目前需要自費,尚未進入醫(yī)保報銷范疇,其他的費用都能根據醫(yī)保政策報銷。由于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術比普通的開放和腹腔鏡手術更少出現尿失禁,可以更精細的保留性神經,對于患者來說,如果能夠減少術后的并發(fā)癥,多出4萬元是非常值得,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最好的治療,獲得最好的療效。對于腎癌患者即可以將腫瘤完整切除又可以保住腎,那么這個手術的價值就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了。機器人腎部分切除術極大的減少了術后出血的機會,因此讓這個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手術變得更加安全。 作為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泌尿系統(tǒng)腫瘤診療中心之一,北醫(yī)三院泌尿外科一直堅持致力于推動腫瘤診治新方法、新技術、新理念的傳播和探討,努力為患者提供更為精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為更多的患者帶來福音。 機器人泌尿腫瘤手術醫(yī)生:張樹棟 教授 出診時間:周一全天,周三上午(特需)。2021年04月26日
4958
4
15
膀胱腫瘤相關科普號

滿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滿曉軍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泌尿外科
2841粉絲5.7萬閱讀

黃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海 主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泌尿外科
3037粉絲11.8萬閱讀

郭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勝杰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泌尿外科
4482粉絲107.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