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麗蘋副主任醫(yī)師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兒科 顧名思義,微量元素是含量微少的營養(yǎng)物質,醫(yī)學上通常把在人體含量不及0.01%的鐵、銅、鋅、碘等礦物質營養(yǎng)素稱為微量元素。 雖然含量較少,但微量元素與兒童健康關系密切,容易缺乏,而且缺乏后可導致貧血、食欲減退、生長發(fā)育遲緩等各種病理生理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兒童健康的關注程度也在提高,防治微量元素缺乏也越來越被兒科醫(yī)生重視。隨著社會的關注度增高及微量元素對兒童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性被廣泛知曉,催生了一些醫(yī)療機構,甚至有把微量元素檢測作為一種盈利手段實施。如此父母該如何科學的認識微量元素檢測的意義,作出明智的選擇和應對。特做如下闡述,希望能幫助父母科學認識微量元素檢測的意義。一、常見微量元素缺乏對人體的影響二、孩子微量元素到底要不要查?(1)2013年10月原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通知》,明確指出:①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都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②根據兒童的臨床癥狀,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微量元素檢測,但要規(guī)范取血技術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儀器設備應當取得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批準。③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所以,正常兒童健康體檢、普通就醫(yī)、打疫苗等不需要查微量元素。就是說孩子能吃能喝能睡,微量元素不要查。(2)以下情況需要考慮檢查微量元素:①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遲緩、慢性腹瀉;②嚴重挑食、偏食、多動、注意力不集中;③貧血;④免疫功能紊亂、反復呼吸道感染;⑤某些皮膚疾病。三、微量元素有哪些檢查方法?(1)抽血檢查包括:手指末梢血和靜脈血檢查。①手指血檢查:扎一個小針眼,將血擠出來,擠的過程中,織液混入血中將血液稀釋,化驗結果數值定一定100%不準確。②靜脈血檢測:結果比指血檢測可靠但是科學的說,人體的微量元素不只存在于血清中,更多的微量元素多在細胞、組織中,這些元素的組織含量是沒辦法檢測的,靜脈血檢查也不能全面反映微量元素在體內的真實營養(yǎng)狀況。在目前沒有比靜脈血查微量元素更好的方法之前,靜脈血檢查微量元素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2)常見微量元素檢測方法:①夾手檢查-忽悠人!②剪頭發(fā)檢查-不科學?、垩簷z查-有偏差!總之,微量元素檢測需要結合孩子的情況,辯證的看待這一個問題。既不能全盤否定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沒有原則的檢查。四、寶寶指甲異常和微量元素、維生素缺乏的相關性白色斑點:多是由于受到擠壓,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質細胞受到損傷導致。也可能是蛔蟲癥、胃腸道有病、貧血或營養(yǎng)不良等導致。還有一種罕見的遺傳病,每個指甲上都會有白點。甲周倒刺:倒刺在醫(yī)學上稱為逆剝。寶貝長倒刺多是由于咬指甲或粗糙物體的摩擦造成。另外,由于營養(yǎng)不均衡,缺乏維生素引起皮膚干燥也易長倒刺。脫皮情況嚴重者可能是有免疫方面的疾病(例如:皮肌炎)。長小凹窩:這種指甲征象可以發(fā)生于正常寶寶,也可以見于銀屑病(也就是“牛皮癬”)、濕疹等皮膚病患兒。寶寶銀屑病不是因傳染所致,而多與遺傳有關。指甲粗糙:寶寶指甲變得粗糙多是由于維生素B缺乏引起。指甲薄脆:寶寶甲板比較薄脆這種現象可見于扁平苔蘚等皮膚病,但更多是由于指甲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質,所以補充蛋白質對寶寶很重要,而且微量元素的補充也必不可少。匙狀甲:1、正常變化(寶寶指甲生長的必經歷程);2、缺鐵性貧血、缺乏維生素B2、B3、C;3、其他罕見系統(tǒng)疾病,如梅毒、甲狀腺障礙,風濕熱。杵狀甲:1、家族遺傳;2、先天性心臟病;3、缺碘。軟甲:1、缺乏維生素A、B6、C、D; 2、低血鈣; 3、嚴重營養(yǎng)不良。甲床分離:1、缺鐵性貧血;2、缺乏維生素B3;3、細菌感染;4、外傷;5、頻繁接觸到水。五、微量元素缺乏如何食補?缺鐵:可多食黑木耳、海藻類、動物肝臟、黃花菜、血豆腐、蘑菇、油菜、腐竹、芝麻等。缺鋅:可多食魚、牡蠣、瘦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肝腎、蛋類、奶制品、干酪、花生、芝麻、大豆制品、核桃、糙米、粗面粉等。缺鈣:奶類、豆制品堅果類含鈣豐富;魚肝油(維牛素D3),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多曬太陽。2019年08月01日
3747
0
0
-
2019年05月28日
1059
0
21
-
余濤主任醫(yī)師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 兒童保健科 “余醫(yī)生,手指長倒刺,是不是缺什么?”“余醫(yī)生,睡眠不好,是不是缺什么?”“余醫(yī)生,臉上長雀斑,是不是缺什么?”等等這類問題,都有一個要求,查“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何方圣神?真的什么都是它的錯嗎?世間萬物都是由元素所構成,人體當然也不例外。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00余種,人體中可以發(fā)現60多種元素的“蹤跡”,其中一部分元素可能只是暫時進入機體而已,并不參加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根據目前的研究,已經知道約有25種元素是構成人體所不可少的,按照它們在體內的含量,占人體體重萬分之一以下的稱為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銅,碘,氟,錳,鉬,鈷,鉻,硒,錫,硅,鎳,釩,其余的元素則為宏量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鉀、鈉、氯、鈣、鎂。對人體而言,微量元素與宏量元素都非常重要。粑粑麻麻很迷信微量元素的作用,把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歸因于“缺什么元素”?小嬰兒愛掙、手腳抖、睡眠不好、指甲問題、便秘、皮疹、吃手指、打臭屁、消瘦、肥胖、個子矮小、長雀斑等等問題,都會歸咎于“微量元素”,大老遠地費盡心思掛個號,目的就是一個,想查微量元素,看看這些是不是因為缺乏那個叫“微量元素”的東西引起的。微量元素作為身體必須的微量營養(yǎng)素,跟宏量營養(yǎng)素如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不同,不能給身體提供熱量,它們在人體中的作用是作為身體結構某種重要成分的一部分,或者作為代謝反應需要的酶或輔酶的一部分,它們缺乏時人體不會立即感受得到,但是如果長期忽視的話,肯定會影響人體健康,出現相應表現,這些表現中,有的可以定義為某種疾病,比如缺鐵引起缺鐵性貧血,缺碘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但是有很多微量元素的缺乏醫(yī)學上可能難以定義為某種疾病,也許會以目前難以解釋的癥狀表現出來,上面提到的那些癥狀,嗯,也許有的確實是某種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但是,按目前的醫(yī)療水平還不能做出明確診斷,這種情況有一個統(tǒng)一的診斷,叫“隱性饑餓”,顧名思義,身體出現了感覺不到“饑餓”,不是因為飽腹問題,而是因為營養(yǎng)不均衡,或者缺乏某種必須微量營養(yǎng)元素所致。So,微量元素缺乏確實應該引起重視。檢查“微量元素”就能知道身體缺什么嗎?NO!目前我們醫(yī)院關于“微量元素”的檢查包括7種元素:鈣、鐵、鋅、銅、鎂、鎘、鉛。細心的童鞋會發(fā)現,這7種元素實際上含有宏量元素鈣、鎂,還有兩種上面都沒有提到:鎘和鉛,這兩種是金屬元素,是不應該在人體中出現的,但是因為某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又在血液中檢測得到,但是它們的含量是越少越好的,否則就是“過量”甚至“中毒”,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目前能夠檢查得到的微量元素其實只有三種:鐵、鋅、銅,跟上節(jié)談到的鈣一樣,這些元素在血液中的濃度也常常能在人體的各種調節(jié)機制調節(jié)下保持正常,意思是,即便身體真的缺乏,它們在血液中的濃度也可能是正常的。經常有粑粑麻麻得知孩子的微量元素完全正常時非常高興,以為雖然孩子已經營養(yǎng)不良,但是孩子什么都不缺!我只能很抱歉地告訴TA們:其實,孩子可能什么都缺!好問的童鞋又會問:有沒有血液化驗的辦法知道孩子缺什么嗎?我很難過地說:沒有!真沒必要花錢讓孩子受罪大人受累去醫(yī)院專門檢查“微量元素”,除非,除非,需要驗血檢查其它項目,順便查查微量元素,可以滿足粑粑麻麻對微量元素的好奇之心。但是有辦法讓孩子什么都不缺嗎?有!那就是:在孩子開始添加輔食后就要逐漸達到食物種類多樣化,讓每一餐飲食都營養(yǎng)均衡!本文系余濤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3月13日
14905
3
4
相關科普號

陳常云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常云 副主任醫(yī)師
日照市中醫(yī)醫(yī)院
中醫(yī)肝病科
1101粉絲454.8萬閱讀

魏社鵬醫(yī)生的科普號
魏社鵬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楊浦區(qū)市東醫(yī)院
神經外科
556粉絲145.2萬閱讀

張雪艷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雪艷 副主任醫(yī)師
項城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413粉絲1.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