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損傷也叫藥物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害,是由于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通過不同的途徑破壞肝細胞所致的肝臟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納差、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xiàn)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營養(yǎng)與飲食
- 8注意事項
- 9預后
發(fā)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于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通過不同的途徑破壞肝細胞所導致的,常見導致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抗感染藥、抗腫瘤藥、中樞神經用藥、心血管系統(tǒng)用藥、代謝性疾病用藥、激素類藥物、中藥及營養(yǎng)保健品等。
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容易發(fā)生藥物性肝損傷,需加以注意:
- 兒童、老年人
- 患有基礎肝臟疾病的人
- 長期、大量、重復用藥患者
癥狀表現(xiàn)
本病的主要癥狀為疲乏、食欲不振、黃疸等,可伴發(fā)熱、皮疹、瘙癢等,還可能伴有右上腹不適、靜脈曲張、凝血功能障礙等。多數(shù)癥狀可在停藥后在短期內消失。
- 疲乏
- 食欲不振
- 黃疸,表現(xiàn)為眼睛、皮膚、小便發(fā)黃
- 發(fā)熱
- 皮膚瘙癢、皮疹
- 右上腹不適
- 靜脈曲張
- 凝血功能障礙
如何預防
- 按照醫(yī)囑或藥品說明書用藥。
- 要盡可能避免長期、大量、重復用藥,兒童、老年人及肝、腎疾病患者,用藥時必須慎重選擇。
- 部分草藥和保健品具有潛在肝損害作用,應謹慎使用。
- 女性在妊娠期間應盡量避免服藥,必須用藥時應嚴格遵守醫(yī)囑。
檢查
本病主要通過血常規(guī)、肝功能、病毒標記物、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等進行診斷和評估。
-
肝功能:可以幫助判斷肝功能損傷情況以及肝細胞損傷類型。
-
血常規(guī):屬于常規(guī)檢查,多數(shù)藥物性肝損傷患者的血常規(guī)沒有明顯變化,部分伴有過敏癥狀的患者會出現(xiàn)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升高。
-
病毒標記物:有助于排除病毒性肝炎。
-
影像學檢查
超聲和 CT:有助于排除肝臟局灶性改變、脂肪肝和肝血管病變。胰膽管造影:有助于排除膽道病變和胰膽管惡性腫瘤。
-
病理檢查:并非診斷所必須的,當經上述檢查仍不能確診,或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時,可行肝臟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
治療方式
藥物性肝損傷最重要的治療手段為停用可疑的具有肝損害的藥物或保健品,停藥后若癥狀改善,則無需特別治療,若癥狀無改善者或更加嚴重,可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藥物治療
特異性解毒藥
- 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針對對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損傷進行治療。
- 卡尼?。嚎捎糜卺槍Ρ焖徕c引起的肝損傷進行治療。
- 維生素 B6:可用于針對異煙肼引起的肝損傷進行治療。
- 消膽胺:可用于針對氟米特引起的肝損傷進行治療。
護肝藥:護肝藥的目的主要是保護肝臟,免遭和減輕有害物質的損傷,改善和恢復肝臟功能。
- 降酶類:雙環(huán)醇具有抗細胞損傷和抗肝炎病毒的雙重作用,可有效降低藥物性肝炎所致的轉氨酶升高。
- 肝細胞保護劑:硫普羅寧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強肝臟解毒能力,穩(wěn)定肝細胞膜,有保肝護肝作用。多烯磷脂酰膽堿是構成所有細胞膜和亞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護肝細胞,促使其修復和再生作用。
- 促進解毒藥:還原型谷胱甘肽參與體內的多種生化代謝,其在改善藥物性肝炎的肝功方面有明顯療效。
- 利膽藥:腺苷蛋氨酸為人體組織和體液中的一種活性分子,有助于肝內膽汁淤積。
- 甘草類提取制劑:此類藥物品種較多,如甘草酸二胺,甘草甜素,復方甘草酸苷,復方甘草酸單胺等。本類藥物有較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 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前列地爾能改善肝臟血管微循環(huán)障礙,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藥物引起的免疫反應,減少肝細胞損傷,適用于伴有免疫損傷的藥物性肝損傷,治療效果較好且不易復發(fā)。此外,還可促進膽汁分泌,防止膽汁淤積,但應充分權衡用藥利弊,嚴格遵守醫(yī)囑。
手術治療
臨床呈現(xiàn)難以救治的肝衰竭時,要考慮進行肝移植。
注意事項
- 停用可疑的具有肝損害的藥物或保健品。
- 日常飲食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減少油膩性食物。同時保持營養(yǎng)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適當補充一些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蛋、奶等。
- 戒酒,酒精會對肝臟產生損害,進一步加重癥狀。
-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可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
預后
本病大多預后較好,停藥后可自行改善,恢復速度與肝臟的損傷程度相關。少數(shù)患者可發(fā)展至肝硬化,甚至肝衰竭,預后不佳。
相關科普號

胡鳳山醫(yī)生的科普號
胡鳳山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腫瘤科
7470粉絲153.7萬閱讀

徐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峰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乳腺外科
4872粉絲56.4萬閱讀

蔡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蔡軍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普外科
1634粉絲23.2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xiàn)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營養(yǎng)與飲食
- 8 注意事項
- 9 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