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藥物,主要有哪些呢?
1、口服—普萘洛爾(又名心得安) 普萘洛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得安,這是一種β受體阻滯劑。它一般只適合2月齡以上的嬰幼兒。而且對于一些淺表血管瘤、小面積血管瘤以及非重要部位的血管瘤,并不建議使用心得安治療。 需要使用心得安治療的血管瘤往往都是大面積的、相對嚴重的,包括長在面部、腰骶部、會陰區(qū)以及口眼鼻周圍等可能產生嚴重后果的血管瘤,以及外用藥等無效的血管瘤,還有生長速度過快的血管瘤。不太嚴重的血管瘤患者需要慎用,或者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做好復查復診。 2、外用—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 這種滴眼液主要成分是馬來酸噻嗎洛爾,對于早期血管瘤,面積不大,紅色部分沒有突出皮膚,或者皮下深度沒有超過7mm,這時可以采用涂抹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或者鹽酸卡替洛爾滴眼液的方法進行。但這種滴眼液對血管畸形或者鮮紅斑痣(紅色的胎記)是沒有作用的。 其優(yōu)點是相對比較經濟,副作用小,缺點是需要使用的時間會比較長,只針對有內皮增生的血管瘤有效。 3、注射—硬化劑 這種注射的硬化劑主要包括博來霉素、平陽霉素,還有聚桂醇等藥物。如果血管瘤已經突出皮膚了或者深度超過7mm了,經過醫(yī)生評估后就可以做局部硬化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的原理是,將硬化劑注入到血管瘤組織中,使血管產生無菌性急炎癥,然后引起局部血管的栓塞,阻塞血管瘤的營養(yǎng)供給,從而達到使瘤體纖維化的目的。 局部硬化劑的注射效果比較明顯,但要注意注射的方式和劑量。這種局部注射治療適合于瘤體比較突出或者較深的血管瘤,注射的周期是2周左右,優(yōu)點是局部到達瘤體的藥物濃度較大,效果明確;缺點是注射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尤其是對于一些特殊部位,比如眼瞼、鼻部、唇部、會陰等部位,對注射者的要求較高。
劉應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9月11日935
0
1
-
嬰幼兒血管瘤要看什么科?
蔡延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9月06日686
0
0
-
對于深度大于3mm,混合型血管瘤怎么辦?
可以外用噻嗎洛爾的基礎上,聯(lián)合局部注射得寶松。局部注射得寶松之前需要化驗血常規(guī),確定白細胞在正常范圍內,還需要確認7天內沒有疫苗接種史。 這種類型的血管瘤,建議面診,定期隨訪,由醫(yī)生一步一步指導來完成治療過程。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27日501
0
0
-
寶寶血管瘤自己在家怎么用藥
這得是皮膚科醫(yī)生評估后,同意這么治療才行,不能自己買藥進行。 4-6層紗布(一塊無菌紗布不打開就是8層)剪到血管瘤皮損大小,用滴眼液浸潤濕透到不滴水的狀態(tài),敷在瘤體表面,外面蓋一層保鮮膜固定紗布和防止藥液蒸發(fā)。 每次1小時,每天2次,間隔9小時以上。 濕敷的過程中避免紗布變干,大約每隔30分鐘打開觀察一下,必要時及時補充藥物,以保證持續(xù)藥物作用時間。 敷完之后,去除保鮮膜和紗布,擦干瘤體表面殘留液體。 常規(guī)需要連續(xù)使用6個月以上,或使用到瘤體基本消退。通過隨機對照試驗觀察每次外敷1小時和20分鐘,最終效果有統(tǒng)計學差異,所以還是建議要保證足夠的外敷時間。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27日438
0
0
-
β-受體阻滯劑為啥能治療血管瘤
細胞膜上都存在受體,這樣才能通過神經來支配。β1受體分布在心肌,β2受體分布于支氣管和血管平滑肌上,β3受體存在于脂肪細胞。 2008年法國學者Leaute-Labreze首次報道口服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成功治療嬰兒重癥血管瘤,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其治療效果,考慮和該藥能收縮血管瘤周細胞,減少血流,將血管瘤顏色變淺,質地變軟;或者通過抑制一些信號通路,導致血管瘤生長停止等有關。 但同時還會阻斷β1和β2受體,所以在對于血管瘤有作用的同時,還需要監(jiān)測對于心臟的影響。 近10年來,在選擇合適的適應癥基礎上,外用β受體阻滯劑(就是非口服,而是滴或者涂抹到血管瘤上)已經被驗證是治療血管瘤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的方式。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27日763
0
0
-
怎么治療嬰兒血管瘤?
血管瘤好發(fā)于頭面部和頸部,也有發(fā)生于四肢和軀干,分為表淺型、深在型和混合型。由于血管瘤的發(fā)病部位、病理類型、瘤體大小不同,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治療方案。 高風險嬰兒血管瘤的主流治療是口服普萘洛爾。除此之外,還有口服和局部注射激素、外用免疫調節(jié)劑咪喹莫特、局部注射抗腫瘤藥物、局部注射硬化劑、激光治療等方式。 對于中低風險、淺表性、增殖期的血管瘤,還是建議外用β-受體阻滯劑,最常用的是0.5%噻嗎洛爾滴眼液,相關報道比較多,安全性高,目前被美國皮膚病醫(yī)師協(xié)會、美國兒科醫(yī)師協(xié)會推薦作為表淺局限性血管瘤的首選用藥之一,另外可替代的還可以使用2%卡替洛爾滴眼液。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27日632
0
0
-
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 IH)是一種嬰兒期常見的良性腫瘤,本質是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多見于女性,1歲之內發(fā)病率約4%-12%。 嬰兒血管瘤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后6個月內出現(xiàn),它的增殖速度有時間特點: 在出生后3個月內為早期增殖期,迅速增殖,形成草莓樣斑塊或腫瘤,可達到最終面積的80%。 6-9個月是晚期增殖期,這時候增殖變慢,少數(shù)持續(xù)增殖到1歲之后。 之后是穩(wěn)定期,瘤體一般不再增大,持續(xù)幾個月到半年。 最后消退,顏色變暗,中心發(fā)白,瘤體充盈度降低,逐漸萎縮、顯小。 大多數(shù)血管瘤不治療的情況下大約在3-7年內會自然消退,但有55-70%會好轉后會遺留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殘留脂肪組織、皮膚松弛的并發(fā)癥。 還有一部分血管瘤會影響容貌,甚至影響正常器官的功能,大約有10-15%會出現(xiàn)感染、瘢痕等并發(fā)癥,所以多數(shù)還是需要積極治療。 對于危險程度高的血管瘤,一定要及時治療,一般推薦生后4周內要開始處理。包括血管瘤消退后,容易形成瘢痕形成或毀容風險增高的大血管瘤(比如大血管瘤、面部血管瘤),危及生命的血管瘤(氣道血管瘤),可能影響功能的血管瘤(例如眼周血管瘤),容易形成潰瘍的血管瘤等。 對于可能不影響美觀的、能自行消退的小血管瘤呢? 比如肚子上的小血管瘤,可以積極的觀察,就是每月拍照監(jiān)測其大小變化,等其自行消退,過程中可以請皮膚科醫(yī)生評估。 如果能接受可以繼續(xù)等待,如果感覺不能接受及早開始治療,但這種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之后需要聯(lián)合其他手段進行處理。 當然,更積極的治療,早發(fā)現(xiàn)早評估,如果適合就采用藥物干預,遺留后遺癥的風險會更低,這是為什么推薦在增殖期結束前給予治療的原因。 研究也發(fā)現(xiàn),增殖期進行治療,其效果好于消退期。 對美觀要求高的家長,需要把握好治療的時機,在血管瘤增殖期就開始治療。 所以,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是積極的觀察,還是立即就處理。 如果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fā)現(xiàn)紅色的“胎記”,及時就診,必要時超聲確定深度,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檢查相關其他臟器。 若符合外用適應癥,回家外用藥物,定期隨訪觀察。 還有些需要激光治療,口服或靜脈滴注藥物治療的案例,也可以在家外用藥物同時聯(lián)合治療,提高療效。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27日767
0
1
-
嬰幼兒血管瘤變白是好事還是壞事?
蔡延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06日665
0
0
-
什么是嬰幼兒血管瘤?
蔡延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06日673
0
0
-
嬰幼兒血管瘤有什么危害?
蔡延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8月06日625
0
0
相關科普號

陳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強 副主任醫(yī)師
榆林市第四醫(yī)院
介入血管科
311粉絲7.5萬閱讀

董欣競醫(yī)生的科普號
董欣競 副主任醫(yī)師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小兒外科
1萬粉絲21.3萬閱讀

郭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飛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小兒外科
383粉絲1381閱讀
-
推薦熱度5.0李海波 主任醫(yī)師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介入血管瘤科
血管瘤 341票
淋巴管瘤 21票
肝血管瘤 4票
擅長:1、兒童脈管疾?。貉芰?、淋巴管瘤(畸形)、靜脈畸形、動靜脈畸形等 2、兒童惡性腫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及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3、對兒童良性食道狹窄的球囊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也有一定的研究。 特色:嬰幼兒血管瘤的介入治療、新生兒巨大淋巴管畸形治療、復雜靜脈畸形消融治療、動靜脈畸形介入治療 -
推薦熱度4.9郭磊 主任醫(yī)師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血管瘤與介入血管外科
血管瘤 291票
淋巴管瘤 48票
鮮紅斑痣 7票
擅長:1.兒童血管瘤的綜合無創(chuàng)治療(外敷、口服、注射、介入、激光、消融、微創(chuàng)手術等九種無痕治療方式)。 2.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靜脈畸形、動靜脈畸形及腫瘤的不開刀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 2.K-T綜合征、K-M綜合征、兒童肝血管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肝癌、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的介入治療、兒童食道狹窄的球囊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及血管性疾病,如布-加氏綜合癥、急慢性動/靜脈血栓栓塞、血管狹窄、腎血管性高血壓、血管破裂出血的診斷與微創(chuàng)精準介入治療。 -
推薦熱度4.8申剛 主任醫(yī)師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血管瘤及介入血管中心
血管瘤 235票
淋巴管瘤 20票
腎動脈狹窄 8票
擅長:1、行業(yè)權威: ●國內首家血管瘤及介入血管中心創(chuàng)始人,兼任中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能力建設和繼續(xù)教育中心兒科介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兒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聯(lián)盟主任委員等; ●深度參與:編撰《中華醫(y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治指南(2024)》,創(chuàng)建中國首個兒科介入治療基地,建立兒科介入培訓體系,每年舉辦中國兒科介入高峰論壇。 2、近30年臨床診治經驗,讓廣大患者少走彎路: ●榮膺全國病友推薦“7屆年度好大夫”榮譽稱號,個人每年完成介入&血管瘤門診人次超過6000人次,迄今為止主刀及參與介入手術50000余臺,尤其擅長兒童,低齡患者的介入微創(chuàng)治療; 3、接診范疇: (1)血管性疾?。喝缪芰?、血管畸形、KT綜合癥(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PW綜合癥(Parkes-Weber Syndrome)等(兒童成人均可)。 (2)淋巴管疾?。喝缌馨凸芰?、淋巴管畸形的介入治療。 (3)兒童腫瘤的介入治療:包括視網膜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肝血管瘤等。 (4)血管相關疾?。喝缒I血管性高血壓、布-加氏綜合癥、動靜脈血栓栓塞、血管狹窄、動脈炎等。 (5)兒童腦血管及脊髓血管疾病:包括嬰幼兒腦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療。 (6)婦科疾病的介入治療:如盆腔淤血綜合征、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的栓塞治療,以及不孕癥的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