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創(chuàng)面
治療前直腸癌Miles術式,術后三周,后路皮膚組織全層壞死感染、惡臭治療中如果病人整體條件還可以的話,此類創(chuàng)面必須通過手術治療,才能挽救患者于危難之間,不然死亡不可避免。一期手術給予徹底清創(chuàng),微負壓NPWT治療。治療后治療后7天水腫較前減少,滲出減少,部分肉芽生長活躍,修補的膀胱,重力下不漏尿,有改變治療后7天病人的感染和毒素吸收很快得到控制,各項指標逐漸恢復至正常,創(chuàng)面水腫及清潔較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后續(xù)治療的路還很漫長,與死神賽跑。
王新建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24日215
0
0
-
術后康復之路:結直腸癌術后全攻略
1、信心之旅:科學面對結直腸癌,開啟康復新篇章最新國家癌癥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已升至第二位,僅次于肺癌。然而這并非不可戰(zhàn)勝的疾病。結直腸癌從息肉到惡變往往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而早期發(fā)現(xiàn)的結直腸癌治療效果極佳,因此這種癌癥是可以通過篩查來預防的。癌癥是一種慢性疾病。只有正視它,我們才能戰(zhàn)勝它。要從戰(zhàn)略上重視(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規(guī)范治療),戰(zhàn)術上藐視(認識到癌癥是一種慢性疾?。?。事實上,心血管疾病才是我國目前的首要死亡原因,占比高達40%。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相信,通過科學的預防、篩查和規(guī)范治療,康復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2、術后什么時候能活動?在術后清醒、血壓平穩(wěn)情況下,結腸切除術后病人取半臥位,直腸切除術后病人取斜坡位或側臥位。①術后第1天,可在床上活動(握拳,松拳,抬腳運動,踝泵運動每次20-50下,每日3-5次),若無明顯不適,可適當坐在床沿。②術后第2-3天,無頭暈等不適的情況,可下床活動(床邊坐椅子、站立、適量行走),家屬陪同下走廊行走。研究表明,術后早下床活動更有利于胃腸蠕動及快速康復,減少腸粘連。注意:術后第一天會帶心電監(jiān)護及尿管,根據(jù)患者個人情況術后一到兩天左右去除,去除后可更方便活動。3、術后怎么吃?我們會根據(jù)術后肛門排氣、排便情況交待患者是否可以進食。一般術后3到4天可適當少量飲水。腸蠕動恢復、有肛門排氣、飲水后如無出現(xiàn)腹部不適后可逐漸過渡至流質飲食,再過渡到半流質。一般分為4步走第一步:飲水(一般為術后排氣腸蠕動剛恢復后)第二步:流質飲食,有米油、牛奶、酸奶、營養(yǎng)素(如力存優(yōu)太,希瑞臻)等。第三步:半流質飲食,有米粥、南瓜粥、雞蛋羹、湯面等。第四步:正常飲食,可多攝入高蛋白食物,也可繼續(xù)口服營養(yǎng)素(力存優(yōu)太,希瑞臻),豐富的蔬菜和水果。術后初期尤其避免如木耳、柿子等難以消化的食物。忌生冷、油煎、酸辣、過甜等刺激易脹氣食物。術后患者胃腸功能弱,應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保持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每天定時定點吃飯,有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避免晚餐或者夜間進食過多,以免消化不良,影響睡眠?;颊咝g后多喝水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還能加快機體新陳代謝。但飲水要適量,以免加重胃腸負擔。4、做完手術我需要注意什么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但可進行適當?shù)幕顒?,如做簡單家務、散步等。術后3個月內,避免咳嗽、打噴嚏等動作時增加腹內壓。可以用手按住傷口或造口以防疝氣或造口脫垂。拆線一周后可以淋浴,但避免使用搓澡巾直接揉搓傷口,且盡量避免泡澡。如果有造口,應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正確使用并定期更換和清潔造口袋。若發(fā)現(xiàn)造口周圍皮膚疼痛、感染、造口狹窄或排便困難等情況,請及時就醫(yī)。同時,建議定期前往造口門診護理造口。5、手術完還需要什么治療?腫瘤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并不是做完手術就萬事大吉。除非很早期患者可免除化療,大部分術后患者都需要術后化療,部分直腸癌患者還需要放療?;熤芷谝话銥?次,每21天一次,每次住院2天左右。結直腸癌手術后是否靶向治療,要根據(jù)腫瘤的分期,以及是否出現(xiàn)遠處轉移等情況決定,假如患者手術以后病理檢查腫瘤分期比較晚、存在基因突變以及有可能會出現(xiàn)肝轉移、肺轉移等情況,需要行靶向治療的。術后推薦行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可明確癌癥的基因分型,能夠幫助患者選擇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還可以根據(jù)基因檢測,可以判斷是否需要靶向以及免疫治療,以及選擇合適的靶向藥喝免疫治療方案。因為全自費,可根據(jù)個人經(jīng)濟情況自行選擇。6、術后怎么復查?什么時間復查?都查什么?手術后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需要我們持續(xù)關注身體狀況。隨訪時間表:術后1個月:首次門診復查。術后2年內:每3個月進行一次全面復查。術后2-5年:每半年進行一次復查。5年以后:每年進行一次年度復查。隨訪檢查內容: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肝腎功、腫瘤標志物等。胸部CT平掃(半年一次,若無異??梢荒?次)腹部和盆腔增強CT(術后一年內3個月1次,術后兩年到五年每半年1次,之后每一年1次)若有異常,可能需要進一步行petCT明確。腸鏡:術后半年1次,術后1年可根據(jù)情況1年1次。7、結直腸癌會遺傳嗎?這不是遺傳病,不會遺傳。但是如果家里有人被診斷出腫瘤,一級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由于可能有相似的遺傳背景,屬于高風險人群。建議這些親屬盡快進行結腸鏡篩查,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并處理潛在問題。對于高風險人群,建議45歲以上每年復查一次腸鏡。綜上,腸癌手術后的康復需要從科學的飲食搭配、體能鍛煉、心理及認知康復等多個方面綜合進行,來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身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幸福感!
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婦幼保健院科普號2024年12月21日267
0
1
-
直腸癌放療注意事項
直腸癌術前放療+化療±免疫治療可以縮小腫瘤,以達到降期目的,將腫瘤從不可切除轉化為可切除,甚至完全緩解,豁免手術。部分低位直腸癌患者,可以通過術前放化療達到保肛目的。術后放療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術前和術后放療可以轉化為生存獲益。直腸癌放療期間,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重要的事項:1.??正確認識病情,注意休息:患者應與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正確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放療方案,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2.??皮膚標記保護:在醫(yī)生定位之前,患者應徹底沐浴一次,因為一旦設定體表標記后,直到放療結束前盡量不再洗浴,以免擦掉標記影響放療。醫(yī)生設定好體表標記后,患者不應擅自涂改,有任何問題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颊邞┟拶|、易于穿脫的內衣,以保護皮膚并便于治療。3.??放療時充盈膀胱:放療日期間適當多飲水、湯羹、營養(yǎng)液以補充體內水分。每次放療前,患者應提前1小時左右憋尿,充盈膀胱(降低膀胱及小腸受量),按時到達機房候診室,提前平定心情,避免緊張焦慮。4.??保持正確姿勢:在放療過程中,患者應嚴格按照醫(yī)生囑咐擺好姿勢,不要亂動,以免照射不準確影響療效或引起嚴重反應。6.??飲食管理:放療期間,患者應選擇軟、易消化、高蛋白(瘦肉、蛋、奶)、低纖維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產氣食物(如大豆、地瓜等),多飲水或湯羹以補充體內水分,并防止大便干燥,以減少直腸刺激。7.??肛門皮膚保護:排便后應用濕巾擦拭肛門(最好是棉柔巾蘸清水),每次排便后溫水坐浴20分鐘(可加苯扎氯銨1:4,消毒黏膜)。用抗輻噴(按說明書應用)等皮膚保護劑,有痔瘡的患者可用馬應龍痔瘡膏。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換洗內褲,保持會陰部清潔。穿著寬松柔軟的衣物以減少摩擦和刺激。8.?注意直腸刺激癥狀:放療期間或放療后可能會排除腫瘤壞死物(呈片狀或膠凍狀),屬于正?,F(xiàn)象。為減輕放射性直腸炎,放療期間可用抗輻噴灌腸(按說明書應用)。放療中或放療后可能出現(xiàn)直腸刺激癥狀,如肛門追脹、排便疼痛、里急后重等,可加強坐浴、口服止疼藥、止瀉藥處理。如每次排便量大,或為水樣瀉,超過3次,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如放療期間或放療后便血較前增多,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必要時予激素+抗生素處理。9.?放療期間及放療結束后,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若進行化療,應遵照化療期間注意事項。遵循這些注意事項,可以幫助患者更安全、有效地完成放療過程,并減輕可能的副作用。
劉欣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03日345
0
4
-
直腸癌奧沙利鉑+卡培他濱±免疫治療 三周化療注意事項
奧沙利鉑+卡培他濱±免疫治療三周化療一化療方式及藥物:1、化療周期:每三周為一周期,例如第1周期從1.1號治療,第2周期從1.22號治療。2、化療天數(shù)及每日用藥:第1天靜脈注射奧沙利鉑3小時左右(60滴/分鐘)第1天到第14天口服卡培他濱,早晚各一次,飯后半小時服用。3、化療第7天或第8天復查手指血常規(guī)(不用空腹,就診當天查)???化療第14至第20天之間復查靜脈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需要空腹)、尿便常規(guī)。CT和/或MRI:新輔助或者晚期患者每3周期復查一次,輔助治療則每3-4個月復查一次。?二化療毒副反應的處理:化療的毒副反應非常常見?;颊咝枰貏e注意:在發(fā)生毒副反應后不要撐,不要扛,要及時盡早處理。如果在醫(yī)院發(fā)生快告知主管醫(yī)生給予處理;如果在夜間或者節(jié)假日發(fā)生嚴重情況,請盡快就近就醫(yī)或我院急診就醫(yī)。1)??骨髓抑制:所有化療藥均可造成。要求每周監(jiān)測1至2次血常規(guī),結果及時反饋給主管醫(yī)生。一般在化療2-3周期后,出現(xiàn)白細胞或血小板下降。l??在應用長效升白的前提下,一般不會發(fā)生嚴重的粒細胞缺乏,但也需密切監(jiān)測,當粒細胞低于1.5??109/L,或圍化療期低于2.0??109/L,應考慮處理。并報告管床醫(yī)生。l??血小板下降速度快,3天可下降50%(如周一查100??109/L,周四復查下降至50??109/L)。按照2024CSCO指南推薦,當接受放療后(骨盆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前一周期化療出現(xiàn)2度血小板下降,可考慮TPO或TPO-RA進行2級預防。如果基線血小板值<150×109/L或者3天內降幅超過40%,或者患者合并營養(yǎng)狀態(tài)差、肝病的,可結合臨床實際情況考慮進行一級預防。具體方法應遵醫(yī)囑。2)神經(jīng)毒性:奧沙利鉑主要毒性之一,隨著化療劑量累積而逐漸加重。生活注意事項見下。從化療第1周期第1天開始長期口服彌可保預防神經(jīng)毒性,用法:1片/次,每日2~3次。注意戴圍脖,引用溫水,不用冰水洗手。3)肝腎毒性:肝臟和腎臟是代謝和排出化療藥物的器官,同時化療藥物也可能造成肝腎的損傷。因此每周期化療前都必須查肝腎功能。肝腎功能異常者,需要采取相應的保肝保腎治療。4)消化道毒性:惡心、嘔吐:多發(fā)生在用靜脈用藥當天或后一天,也可發(fā)生在口服化療藥物期間。只要感到惡心,就應該口服止吐藥物處理。之后在下一次口服化療藥物前,提前半小時口服止吐藥物來預處理。食欲下降:多從化療第2、3天開始,持續(xù)時間與個人體質以及所用方案有關。如果超過3天不緩解,并出現(xiàn)體重下降,需進行干預,必要時靜脈營養(yǎng)支持。腹瀉:化療期間胃腸道黏膜較脆弱,因此不當飲食很容易引起腹瀉。一旦發(fā)生糊狀便或稀水樣便,立即停用口服化療藥物,腹瀉達到兩次,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腹瀉次數(shù)多不及時處理的話,可引起患者疲乏、脫水、體重下降等,嚴重影響后續(xù)治療的進行。便秘:便秘發(fā)生的原因包括患者既往習慣性便秘、腫瘤情況、靜脈或口服止吐藥物、口服止痛藥物等。如果兩天沒有大便,建議使用開塞露從肛門灌注來協(xié)助排便,至少排出直腸內干結的大便。如果20ml的開塞露不管用,可嘗試用110ml的長柄開塞露灌注。如果局部措施后仍不能排便,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藥物。不建議患者自行服用強力的瀉藥,很容易導致腹瀉,延誤后續(xù)治療。5)過敏反應:奧沙利鉑的過敏比較特殊,多發(fā)生于治療5-7個周期之后,其臨床表現(xiàn)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輸注奧沙利鉑開始數(shù)分鐘之內出現(xiàn)喉頭水腫、痙攣,呼吸困難,患者有窒息感;或者腹部劇烈疼痛、腹瀉、惡心、嘔吐;或者皮膚瘙癢,發(fā)紅,皮疹等,重者可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還有患者在輸注過程中沒有表現(xiàn),但是輸注結束后數(shù)小時出現(xiàn)發(fā)熱,可高達39-40度。罕見者還可發(fā)生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或血小板減少。6)皮膚反應和手足綜合癥:服用卡培他濱后會出現(xiàn)皮膚變黑,手足皮膚和頭面部皮膚最為明顯,注意防曬。另外,手足皮膚可能會出現(xiàn)增厚和皸裂,嚴重時可能出現(xiàn)指甲脫落,甲溝炎等,可涂抹潤膚霜,中草藥泡手腳。7)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可發(fā)生在任何周期或任何系統(tǒng),常見的為皮疹、甲狀腺功能下降、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肌炎等,較嚴重者為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胰腺炎、免疫性垂體功能下降等。有研究顯示,發(fā)生輕度免疫不良反應,可能預示著療效好。免疫治療前會評估以上不良反應,如發(fā)生免疫不良反應,需要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或醫(yī)聯(lián)體??圃u估處理。三?合并用藥1既往基礎疾病用藥:繼續(xù)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合并用藥,注意治療過程中監(jiān)測患者血糖、血壓,及時調整。2益生菌:推薦持續(xù)口服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群。3復合維生素:可復用善存或同類產品4魚油:增加歐米茄-3攝入5鐵劑:大多數(shù)患者在治療前或治療中會出現(xiàn)血鐵下降,血色素下降。停用替吉奧的期間,可口服鐵劑補充。四?生活注意事項1?飲食:原則是新鮮、軟、易消化、少渣、潔凈的食物,避免堅硬、辛辣刺激及生冷不潔的食物。1)水果:燙熱做成水果泥。2)蔬菜:將葉子菜剁碎,避免長纖維的如韭菜、芹菜、白菜幫子。3)肉類:常用肉類均可食用。紅肉特別重要。紅肉:如牛肉、豬肉、排骨等,一定要吃肉,不能只喝湯。魚肉和雞蛋的蛋白容易吸收。注意不吃無鱗魚,如帶魚。每日可攝入一個蛋黃、多個蛋白。營養(yǎng)較差者可以增加蛋黃攝入量。肝臟和血制品中含有較多鐵,容易吸收。4)牛奶、豆?jié){:化療期間及有反應期間,不喝牛奶、豆?jié){,可食用豆腐和酸奶,酸奶要常溫。2?避寒保暖:1)夏天不吹空調,不直接對著電扇吹。夏天來醫(yī)院仍需要長袖長褲。冬天外出戴好帽子、手套及口罩(“不漏肉”原則)。避免吸入冷空氣,避免接觸冷的物體如金屬門把手。2)飲用水、洗臉及漱口均用溫水或熱水。每天熱水泡手腳,可加中藥。每日按摩手腳掌。3)輸注奧沙利鉑當天可攜帶熱水袋,用毛巾包裹后墊在輸液胳臂下保暖,可減輕局部麻木。3?活動鍛煉??治療期間仍要注意堅持活動。注意鍛煉方式,走路為主,體力好時可適當快走。注意活動強度,以“不累”為原則。根據(jù)身體情況,循序漸進的鍛煉身體,改善體質,增進免疫。
劉欣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03日2853
0
4
-
腸癌術后恢復期該怎么吃東西?
腸癌術后恢復期的飲食至關重要,應選擇易消化、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幫助身體恢復。建議以清淡、高蛋白、低脂肪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膩和高纖維食物。可以選擇粥、湯、蒸煮的蔬菜、魚類和雞肉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逐步增加食物種類和量。同時要保持規(guī)律飲食,少量多餐,避免過飽或饑餓,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入。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避免食用可能導致腸道不適的食物。
朱哲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01日128
0
1
-
腸癌可防可治
大腸癌可防可治根據(jù)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我國結直腸癌新發(fā)病例數(shù)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居第5位。大腸癌是國際上公認的可以通過人群篩查的手段來早期發(fā)現(xiàn)從而降低死亡率的惡性腫瘤之一。如能早期診斷,可提高大腸癌患者生存率,早期大腸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0%。大腸癌高風險人群有哪些?大便潛血陽性;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以往有腸道腺瘤史;本人有癌癥史;有大便習慣改變;符合以下任意2項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報警癥狀者(排便習慣改變、便血、黑便、不明原因貧血、體重減輕等)。大腸癌篩查該怎么做??????????注:FIT為免疫化學法糞便潛血試驗大腸癌篩查的適用人群:普通人群一般建議50歲以上就要開始進行大腸癌的篩查,最簡單的篩查可以選取大便隱血試驗,如果陽性則建議進一步行腸鏡檢查;有腸道息肉、腸道疾病史的患者,建議腸鏡檢查;對于有家族史,一級親屬得過大腸癌者,開始首次腸鏡篩查的年齡可放寬到40歲;對于有遺傳明確的遺傳疾病史的患者,如家族遺傳性的腸癌,需要更早就要開始進行第1次的腸癌篩查。
陳龍翊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30日169
0
1
-
便血,別輕視
病人來肛腸科看病,大便出血是最常見的。這是為什么呢?我在多篇科普里講到過這個問題,在人類的認知世界里,紅色表示著生命和危險,尤其是男性(包括雄性動物)對紅色有一種本能的沖動或恐懼。由于色彩與人類心理反應存在密切的關系,“色彩心理學”也應運而生,這里按下不表。除了女性的生理期以外,人類最容易出血的部位,一個是痔瘡出血,另外一個是牙齦出血。在西方古代醫(yī)學中,痔瘡出血,甚至一度被認為是身體在排除不良體液的一種表現(xiàn),有些人甚至認為痔瘡是長壽的征兆或是身體的一種“安全閥門”。在祖國醫(yī)學中也有類似的放血和刮痧療法。可見人類對出血的認識還有很大的空間期待研究和挖掘。但出血是危險的信號,毋庸置疑。便血病名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jīng)》。東漢醫(y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曾提到“下血,先便后血,此遠血也”,“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F(xiàn)代醫(yī)學認為:便血,通俗而言就是人體排出物——糞便伴有血液,常見于大便的表面、與大便混雜、衛(wèi)生紙上以及滴血、噴射現(xiàn)象等,血液顏色呈現(xiàn)為鮮紅色、暗紅色等。除此之外還有潛血的可能性,即潛在的出血,一般肉眼看不到,需要借助化驗觀察到的出血現(xiàn)象。在肛腸科門診經(jīng)常會遇見因排便后擦拭時廁紙帶血、便后滴血,甚至是“便池紅染”。(1)肛門直腸疾病:是便血最常見的原因,一般情況下,痔瘡引起的便血不會出現(xiàn)肛門疼痛,便血多表現(xiàn)為便后擦拭肛門時廁紙帶血,嚴重者可出現(xiàn)便時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一般附著于大便表面或與大便分開,而肛裂出血一般伴有肛門疼痛難忍的情況。(2)結腸疾病:包括結腸息肉、結腸炎(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結腸癌等。因為出血位置較高,導致血液在消化道存留時間較長,此類疾病引起的便血通常與糞便混合,使糞便呈暗紅色甚至黑色,結腸息肉引起出血一般沒有明顯腹部不適感,結腸潰瘍引起的出血有時伴有腹痛、腹瀉等情況,而結腸腫瘤引起的血便,可同時伴有腹痛、腹瀉,此外,大便中還可能混有果凍樣的黏液或膿性分泌物。(3)消化道其他部位出血: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血液經(jīng)消化道下段混入糞便,表現(xiàn)為黑便(柏油樣便),嚴重時可能出現(xiàn)嘔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出血,常常伴隨上腹部疼痛。(4)食物或藥物因素:某些食物(如火龍果,動物血液:豬血、羊血等)也可能造成大便顏色變深,易被誤認為便血。某些藥物(如鉍劑)在胃酸環(huán)境中,鉍鹽能夠發(fā)生氧化反應,形成不溶于水、帶有金屬光澤的黑色氧化鉍,隨食物殘渣一同通過胃腸道,對糞便進行染色,使其外觀變?yōu)楹谏?。此?一些抗凝藥(如阿司匹林)可能導致消化道黏膜損傷出血從而導致黑便。(5)全身性疾病:一些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等)以及肝硬化、腎病綜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導致血液無法正常凝固,也可能出現(xiàn)便血癥狀。(1)觀察顏色:鮮紅色多為新鮮出血,提示出血部位可能在肛門或直腸;暗紅色或黑色糞便,提示出血部位往往來源于遠離肛門的結腸、小腸、胃。(2)伴隨癥狀:痔瘡引起的出血往往無明顯伴隨癥狀,結腸炎等疾病常伴腹痛、腹瀉、發(fā)熱、惡心、嘔吐等表現(xiàn);而結腸癌引起的出血往往伴有腹痛、排便習慣改變,體重下降等癥狀,如果腫瘤潰爛、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常合并貧血、低熱、乏力、水腫等中毒癥狀。若伴有嘔血、頭暈、心慌、乏力等,可能是大量出血的表現(xiàn)。(3)糞便質地:血便同時伴有大量黏液,甚至可見膿液,多見于結腸、直腸炎癥或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道感染等。血便呈暗紅色或棕色,黏稠如果醬,含有血絲、血塊或黏液,可能與腸道腫瘤(如結腸癌)、血管性疾病(如腸系膜血管栓塞)、腸套疊等嚴重疾病有關。對于有便血癥狀的患者而言,臨床上僅僅通過大便的形狀、特點及其伴隨癥狀來明確診斷,將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誤診、漏診的可能性很大。目前,腸鏡檢查已被作為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臨床發(fā)現(xiàn),不少直腸癌患者在初期發(fā)現(xiàn)便血時,以為是痔瘡,沒加以重視,直到癥狀嚴重才來醫(yī)院就診。今天教大家一套簡單、快捷的初步鑒別痔瘡和直腸癌的方法。1.排便次數(shù)。痔瘡患者和正常人排便次數(shù)差不多,一天1~2次為正常。直腸癌患者排便次數(shù)較多,普遍是4-5次,有些直腸癌中期患者每天排便可達到7-8次。2.排便后的自我感受。痔瘡患者排便次數(shù)多了或時間長的話,會感覺到肛門很痛。直腸癌患者多次排便后還有排不完的感覺。3.大便的氣味。痔瘡患者的糞便氣味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差異。直腸癌患者的糞便會有腥臭味、腐臭味等。4.便血的顏色。痔瘡患者排便時的便血顏色是鮮紅的,直腸癌患者的便血通常為暗紅色或紫紅色,有時還會有黏液,很少出現(xiàn)滴血或射血的情況。如果通過以上方法發(fā)現(xiàn)疑似直腸癌的特征,一定要前往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肛門指診、大便隱血試驗、結腸鏡檢查、胃鏡檢查等,以確定出血部位和原因。特別強調:對于便血高風險人群,如50歲以上、有家族史、長期便秘或腹瀉者,建議定期進行結腸癌篩查。
林國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19日921
0
4
-
分期Mason術治療直腸癌保肛術后吻合口瘺
男性低位直腸癌病人,60歲。半年前于當?shù)蒯t(yī)院行腹腔鏡保肛術合并保護性回造口。術后1個月肛門和后會陰疼痛較劇,行膿腫切開術,發(fā)生吻合口及后會陰瘺,始終流膿,無法愈合。入院后體檢:見會陰部皮膚Y形切口瘢痕,破潰口約1厘米直徑,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直腸指檢:距離肛門4厘米觸及吻合口無狹窄,吻合口后壁觸及瘺口容納食指。在全麻下:行后會陰弧形切口清創(chuàng),將瘺口以下的后方肛門括約肌縱行全部切斷,電刀火花去除瘺口附近的粘膜。對肛門括約肌注射肉毒素。術后給予換藥。擬局部感染消退后行后方肛門括約肌修補術,必要時行股薄肌或臀大肌移植術。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普外科科普號2024年11月06日490
0
0
-
病例分享——直腸鱗癌,通過放化療根治并保肛的成功案例
患者是一位愛美年輕的女性,發(fā)現(xiàn)低位直腸癌時很沮喪,但是病理結果提示為鱗狀細胞癌。對于直腸鱗癌而言,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屬于標準治療方案?;颊哒业綄幉ㄊ械诙t(yī)院放化療科張琛主任后,制定完整的根治方案,通過無創(chuàng)的放療和化療,給患者帶來“無痛保肛”!
王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05日144
0
0
-
直腸癌術后出現(xiàn)排便異常怎么辦
許多直腸癌患者在術后常有腸運動功能紊亂發(fā)生,有的人每天要跑N次廁所,有的人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便秘,更有甚者會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的情況,實在苦不堪言。那么直腸癌患者在術后出現(xiàn)排便異常該怎么辦?飲食調節(jié)在直腸癌術后階段,應在專業(yè)臨床醫(yī)師或營養(yǎng)師指導下,從流食-半流食-軟食-普食逐漸過渡,以降低大便對吻合口的刺激,降低局部感染幾率。術后恢復期內,建議選擇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以滿足手術消耗和組織修復的需要。藥物輔助藥物大便稀薄者,次數(shù)過多,便秘的患者可以遵醫(yī)囑服藥。加強盆底肌肉鍛煉術后一個月即可開始嘗試進行盆底肌肉鍛煉,如提肛運動等,增加腹肌張力,促進腸管蠕動。方法:用力夾緊臀部肌肉,緊閉尿道、陰道、肛門,收縮提肛。保持肌肉持續(xù)收縮10秒鐘,再慢慢放松10秒鐘,重復收縮放松動作20次,每日3-4組。注:體質虛弱的患者,建議根據(jù)情況可適當減少鍛煉次數(shù)。另外,便秘患者也可以每天進行2-3次腹部按摩(右下腹-中腹-左下腹,順著腸道蠕動方向轉圈按揉),能夠增加腸胃蠕動,有助于大便順利排出需要強調的是,直腸癌術后出現(xiàn)排便異常是正常的術后反應?;颊吆图覍俨槐剡^于焦慮,只要處理得當,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逐漸恢復正常。另外,若直腸癌患者在術后一定時間出現(xiàn)便秘,伴有疼痛、出血或大便形狀改變等情況,則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吻合口狹窄、吻合口復發(fā)等問題,應高度重視,及時去醫(yī)院進行肛診或纖維結腸鏡檢查,避免延誤病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造口聯(lián)誼會2024年11月02日93
0
2
直腸癌相關科普號

董尚進醫(yī)生的科普號
董尚進 副主任醫(yī)師
航空工業(yè)襄陽醫(yī)院
外科
9粉絲1萬閱讀

胸科李醫(yī)生
李新 主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胸外科
664粉絲2518閱讀

肖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鋒 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直中醫(yī)醫(yī)院
腫瘤科
16粉絲1841閱讀
-
推薦熱度5.0馮波 主任醫(yī)師上海瑞金醫(yī)院 普外科
直腸癌 378票
結腸癌 181票
胃癌 89票
擅長:結直腸癌、胃癌腹腔鏡手術;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膽、疝、甲狀腺微創(chuàng)手術;結直腸腫瘤結腸鏡治療。 -
推薦熱度4.9常文舉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中山醫(yī)院 結直腸外科
結腸癌 264票
直腸癌 215票
疝 16票
擅長:尤其擅長結直腸腫瘤的微創(chuàng)治療(腹腔鏡、機器人等微創(chuàng)手術),結腸癌、直腸癌、胃癌、結直腸癌肝轉移、普外科常見疾病診療。 -
推薦熱度4.7葉樂馳 主任醫(yī)師上海中山醫(yī)院 結直腸外科
結腸癌 158票
直腸癌 147票
腸腫瘤 9票
擅長:結直腸癌(大腸癌)微創(chuàng)根治手術,包括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