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東升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紅會醫(yī)院 神經外科 由于肘部關節(jié)反復慢性炎癥刺激導致局部組織增生,壓迫尺神經,導致肘部的無名指、小指麻木、刺痛、手部無力、肌肉萎縮為主的綜合征。常見于中年男性,以體力勞動者多見。通過體格檢查、肌電圖、屈肘試驗(患肢自然下垂,前臂屈肘120度持續(xù)3分鐘,出現(xiàn)手部尺澤感覺異常者為陽性)就可以確診。治療原則:保守治療:肘部固定,熱敷,口服甲鈷胺、維生素B1等藥物。3-4個月無效者應考慮手術。手術治療: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可選擇尺神經減壓手術,術后經過有效的康復治療,尺神經功能會逐漸恢復。護理:臥床時患肢適當抬高,離床活動時用三角巾將患肢上吊于胸前,以防患肢下垂。避免食用油膩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忌煙酒。手術方法西安市紅會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趙東升主任門診時間:周四全天研究領域:昏迷病人促醒,腦外傷,腦出血,腦干出血,腦積水,腦梗死,腦腫瘤,脊髓腫瘤,脊髓損傷癱瘓,脊髓拴系,脊髓空洞,腦癱,寰枕畸形,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礙,神經性疼痛,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周圍神經損傷等2020年02月18日
3928
0
1
-
黎逢峰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肘管綜合癥的診斷臨床癥狀和體征是診斷為肘管綜合癥的金標準,患者常常主訴小指和環(huán)指尺側半感覺異常,肘關節(jié)和前臂內側灼痛,嚴重時表現(xiàn)為“爪形手”、手內在肌萎縮、Froment征和Wartenberg征陽性。但電診斷檢查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確定神經壓迫的部位,還可以鑒別其它神經系統(tǒng)疾?。ㄉ线\動神經元疾病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最有價值的電診斷檢查是神經傳導速度(降低50%以上即可診斷為肘管綜合癥)。圖1:爪形手畸形示意圖,藍色部分為尺神經感覺異常區(qū)圖2:Froment征圖3:Wartenberg征肘管綜合癥的鑒別診斷Guyon′s管綜合癥、運動神經元病或Guillain-Barre綜合癥肘管綜合癥的病因肘管有5個部位(struthers弓、內側肌間隔、肘后肌、osborne弓、尺側腕屈肌尺骨頭與肱骨頭之間的腱膜)容易壓迫尺神經。再加上肘管內尺神經位置表淺,肘關節(jié)屈曲時易受牽拉造成神經內壓增加等因素,使得尺神經易受壓迫而引起肘管綜合癥。此外肘管里疤痕粘連形成、周邊骨質異常等也是很重要的危險因素,比如肘關節(jié)僵硬常常合并肘管綜合癥。肘管綜合癥的非手術治療傳導速度﹥40°即選擇保守治療,保守治療時間至少2-3個月。告之患者避免肘關節(jié)屈曲、增加尺神經內壓力的動作,比如操縱方向盤、長時間打電話等。夜間、甚至全天使用支具把肘關節(jié)固定在伸直位。肘管綜合癥的手術治療傳導速度﹤40°或保守治療無效則選擇手術治療,尤其是肌肉無力和萎縮的患者。手術方法包括尺神經原位松解術、原位松解+內上髁截除術、尺神經皮下前置術、肌間、肌下前置術。原位松解術適合輕癥患者,具有手術簡單、創(chuàng)傷小、不破壞神經血供、可早期活動的優(yōu)點,但神經半脫位及肘管異常的患者不適用,如術前或術中發(fā)現(xiàn)有神經半脫位,則再行內上髁截除術,但內上髁截除術有導致肘關節(jié)不穩(wěn)的可能,不適合拋擲運動員。對于中癥患者或尺神經半脫位、肘管異常的患者,選擇皮下前移術效果最佳,但神經變得更表淺和更容易受創(chuàng)傷,不適合體型偏瘦的患者。肌間和肌下前置術患者肘關節(jié)活動時尺神經的張力最小、刺激最小,適合復發(fā)性、重癥或體型偏瘦的患者,但創(chuàng)傷較大,肘關節(jié)需要固定較長時間。但不論如何,重度患者所有術式效果都不佳,因此保守治療無效時,應及時選擇手術治療。原位松解術適應癥很窄,并且失敗后再行其它術式,手術風險會明顯增加,因此應慎重選擇原位松解術。尺神經松解術要遵循充分松解、無創(chuàng)無血的原則,否則松解效果不佳、甚至加重尺神經的損傷,因此對手術技巧有著極高的要求,一般要求術者有著手外科或顯微外科的從業(yè)或培訓經歷。肘關節(jié)僵硬何種情況下需要行尺神經松解前置術肘關節(jié)僵硬松解時尺神經松解的指征:①術前有癥狀,②后內側有骨贅,③既往有尺神經手術,④術前活動范圍≤300或屈肘≤90。但絕大多數(shù)肘關節(jié)僵硬患者需要經內、外側進行松解,因此需同時進行尺神經的松解和處理。病例1:患者,女,30歲。因“因左手小指和環(huán)指腫脹麻木3個月余”而入院?;颊?個月前行尺骨鷹嘴骨折切復內固定術,術后左肘伸屈功能障礙,康復鍛煉過程中出現(xiàn)左手小指和環(huán)指腫脹麻木,肌肉萎縮,下垂時尤甚,診斷為“左肘管綜合癥”。入我院后予以尺神經松解+前置術,術后第二天患者癥狀明顯緩解,1周后完全消失,以下為術中情況:圖1白色條索狀物的為尺神經,可見在肘尖內側受到牽拉卡壓;圖2白色條索狀物為充分松解并前移至肘前的尺神經;圖3可見松解前置的尺神經被筋膜覆蓋,白色粉末狀物為止血粉。術中可見解剖清楚,周邊組織損傷輕,視野清晰出血少,尺神經無損傷。 黎逢峰,曾在中國頂尖骨科醫(yī)院-上海六院攻讀博士學位并留院工作,師從范存義教授,并在美國排名前三的約翰.霍普金斯醫(yī)院留學,2019年7月人才引進至廣醫(yī)二院。對肘關節(jié)創(chuàng)傷及后遺癥有著深入的研究,曾在該領域獲得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總經費達到了135萬,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fā)表了SCI論文14篇,并以主要參與人的身份獲得了中華醫(yī)學科技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華夏醫(yī)學三等獎、上海醫(yī)學科技二等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科學技術一等獎。 門診每周一下午昌崗院區(qū)門診5樓109診室,可通過好大夫圖文或電話咨詢,該類患者優(yōu)先收入病房2019年12月25日
6854
0
3
-
朱進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市第四醫(yī)院 手外科 今天新收治了一位病人,是位60多歲的老爹爹,老人自訴有前臂骨折的外傷史,骨折愈合后上肢功能恢復還不錯,最近幾天突然出現(xiàn)了環(huán)小指的麻木不適,并自感手指活動無力、不靈便,吃飯、寫字都不利索。我隨即給病人做了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病人右肘關節(jié)外翻畸形,右手環(huán)、小掌面背面均麻木不適,手指肌力下降,并攏分開功能部分受限,叩擊患者右肘部內側,病人可感到觸電樣的麻木不適,我告訴病人:“你可能得了肘管綜合征”。以下是病人的幾張陽性體征照片。什么是肘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即肘部尺神經卡壓綜合征,也是周圍神經卡壓征的一種。尺神經從肘后至前臂通過肘管,其底為肘內側韌帶,頂為尺側腕屈肌,尺神經在肌肉的兩頭指間通過。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先天性解剖變異、局部腱膜腱弓壓迫、尺神經反復性滑脫慢性損傷、肘部陳舊性創(chuàng)傷及局部腫物壓迫等均可導致尺神經受壓,產生尺神經損傷癥狀。肘管綜合征有哪些表現(xiàn)?尺神經肘部受壓,可表現(xiàn)為患手尺側一個半手指(小指肌環(huán)指尺側半)掌面及背面感覺麻木,手部肌力下降,手部拿筷子、寫字、拿針線、系紐扣等精細動作功能下降;夾紙試驗陽性,表現(xiàn)為手指并攏無力或無法完全并攏;嚴重者可出現(xiàn)手部肌肉萎縮,爪形手畸形;肘部內后側肘管處飽滿,局部叩擊麻木不適;上肢肌電圖檢查可協(xié)助診斷。肘管綜合征如何治療?一旦明確診斷,應盡早手術治療,行肘部尺神經探查松解,去除壓迫因素,并行神經移位,改變尺神經通行路徑,原理很簡單,兩點間直線距離最短,將尺神經從肘后尺神經溝內移位至前臂內側,縮短了神經行進距離,神經自然得到徹底松解。術后神經功能恢復如何?很多患者以為手術做了,神經功能就恢復了。實則不然,神經恢復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功能恢復情況與神經受壓時間、受壓程度、受壓部位均有關系,通常功能恢復需要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時間。嚴重的手部肌肉萎縮,功能很難恢復。這里我想額外補充一點,作為醫(yī)生,在給病人檢查的時候要注意區(qū)分肘管綜合征和腕尺管綜合征,有些病人環(huán)小指掌側感覺麻木,背側感覺是好的,這時我們就該高度懷疑病人是腕部尺神經卡壓。當然還有極少的病人肘部和腕部同時存在卡壓,這時就需要借助叩擊試驗及肌電圖鑒別診斷。大家是不是覺得突然懵住了….,腕尺管綜合征又是什么東東?腕尺管也是以骨性纖維管道,尺神經從腕部尺側穿行,并在腕尺管處分為深淺兩支,淺支為感覺支,深支為運動支,后移行至手部。腕部的創(chuàng)傷、腱鞘囊腫、腫瘤、解剖變異等均可壓迫尺神經,產生類似肘管綜合征的卡壓癥狀。總結一下:1.手麻、手指活動不靈便要及時就醫(yī)。 2.懷疑肘管綜合征、腕尺管綜合征,診斷時要注意鑒別。 3.尺神經卡壓要早診斷、早治療,術后神經功能恢復慢,嚴重的肌肉萎縮,功能很難恢復。2019年11月01日
4715
0
1
-
朱偉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手外科 “手機肘”是“肘管綜合征”的通俗叫法,很多經常長時間打電話的人比較容易得這個病,所以起名叫手機肘。“肘管綜合征”指的是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其支配區(qū)域的癥狀和體征,一般表現(xiàn)為肘部到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環(huán)指尺側半通麻木或刺痛;嚴重時出現(xiàn)肌無力及萎縮。尺神經穿過肘關節(jié)時,走在后內側的一個骨頭溝里,這個溝就叫“肘管”。由于肘管比較表淺,周邊的保護較少,走行在其中的尺神經就比較容易受傷。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一般來講,有三種情況容易造成手機肘:長時間屈曲肘關節(jié):尺神經被拉緊并勒在凸起的骨頭上,如長時間手持電話通話。長時間壓迫肘部:肘管表淺,與皮膚間缺少軟組織墊,工作時習慣把肘撐在座椅扶手/桌面上,壓力直接傳導到神經。肘管局部反復活動摩擦勞損。手機肘影響到的就是尺神經在肘關節(jié)以下的部分,因此造成的影響也是在肘關節(jié)以下,也就是前臂和手部尺神經所分布的區(qū)域,尺神經既有感覺功能又支配一些肌肉的運動,因此,當尺神經受傷后,前臂和手部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都會出現(xiàn)問題。感覺異常:第四、五指頭麻木。運動異常:第四、五指頭麻木活動能力差,手部精細動作不靈活,長時間還會出現(xiàn)肌肉萎縮,形成爪形手畸形。手機肘的治療,其實和大部分軟組織勞損的治療原則是類似的,主要是消除發(fā)生尺神經受壓的原因,減少尺神經和周邊組織的水腫壓力,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個方面,由于肘管的區(qū)域特別狹小,所以這個病保守治療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開刀治療。第一級:生活方式改變,支具制動,口服及外用鎮(zhèn)痛藥、神經營養(yǎng)藥。第二級:糖皮質激素封閉注射。第三級治療:手術尺神經松解前移。2019年10月06日
4624
0
1
-
李平華副主任醫(yī)師 荊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手外科 這是一個主管綜合癥的病原主管綜合癥與碗管綜合癥,還有晚期管綜合癥,同為上級神經卡壓型的常見性疾病,它的主要癥狀呢,就是手指環(huán)小指的尺寸一個半麻木,還有手指小淤積,所以這個手掌的麻木,同時有手部肌肉萎縮,拇收肌,還有骨間肌我們看看各個繞行一點肌肉不飽滿,同時還有一個癥狀潮異物放射性疼痛脹痛啊,前面還有燒錢單前臂放射性疼痛,那么經診斷呢,我們要還要做一些鑒別診斷還要與胸口出口是和頸椎疾病相鑒別診斷主要依靠肌電圖來診斷,一旦診斷確診,我們就給他手術手術,我們看到的情況呢,就是這里一個烤鴨蛋很熟者啊,手速很快保持興趣所遷移就是手術以后恢復的情況啊,需要就部分恢復同時加持治國視力也增加。2019年07月28日
1411
0
2
-
黃必軍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德濟醫(yī)院 骨科 肘管綜合征又稱肘尺管綜合征,是指尺神經在肘管內受到慢性壓迫或牽引而引起的以手部肌肉萎縮無力及手尺側麻木、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尺神經進行性損害,是臨床上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疾病,僅次于腕管綜合征,常見于青壯年人群,也發(fā)生于老年人群。今天早讀就為大家詳解肘管綜合征的診治要點,值得大家學習參考!一定義肘管綜合征又稱遲發(fā)性神經炎,是指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常繼發(fā)于肘部慢性損傷,以進行性的手內在萎縮無力和手尺側麻木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癥狀群。Parnas 1878年首先報道Hunt 1916年稱之為遲發(fā)性尺神經麻痹,F(xiàn)eindel和Stratford 1958年稱之為肘管綜合征。二肘管的解剖1.肘管是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嘴之間窄而深的溝;2.內側為內上髁,外側為鷹嘴,管底為尺神經溝,內上髁與鷹嘴之間由腱膜覆蓋,形成骨性纖維鞘管;3.尺神經、尺側上副動脈或尺側后返動脈由肘管中通過尺神經及其分支,尺側上副動、靜脈及一些纖維結締組織通過肘管到前臂三發(fā)病原因及機制多發(fā)人群常見于中年男性,慢性患者占大多數(shù)??杉毙云鸩?,多有職業(yè)病史,尤其是屈肘工作者。發(fā)病原因1.肘外翻幼時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損傷,均可發(fā)生肘外翻畸形,此時尺神經被推向內側使張力增高 2.尺神經半脫位先天性尺神經溝較淺或肘管頂部的筋膜、韌帶結構松弛,在屈肘時尺神經易滑出尺神經溝外,這種反復滑移使尺神經受到摩擦和碰撞而損傷。3、肱骨內上髁骨折如骨折塊向下移位,即可壓迫尺神經。 4、創(chuàng)傷性骨化肘關節(jié)是創(chuàng)傷性骨化性肌炎最易發(fā)生之處,如肘外傷后這種異位骨化發(fā)生在尺神經溝附近,也是一種壓迫尺神經的原因。5、其他長期屈肘工作,醫(yī)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壓。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癱”。發(fā)病機制肘管的大小隨著肘關節(jié)的屈伸而有所變化:伸肘時,弓形韌帶松弛,肘管的容積變大;屈肘至90°時,弓形韌帶緊張,肘內側韌帶隆起也使肘管的容積減小,因而尺神經易受壓迫。四臨床表現(xiàn)1.最初:患肢無力、沉重感、易疲勞。2.隨活動量增加病情加重:出現(xiàn)環(huán)、小指的感覺遲鈍和刺痛,手和前臂尺的內側,甚至腋窩或乳房側疼痛,并可牽涉到上臂。3.任何抬高上肢的活動,都會使癥狀加重。五檢查下列檢查有價值,檢查時雙側對比:尺側一個半手指的掌、背側感覺異常,通常為麻木或刺痛出現(xiàn)小指對掌無力及手指收展不靈活檢查可見手部小魚際肌、骨間肌萎縮,及環(huán)、小指爪形指畸形,前述區(qū)域皮膚痛覺減退,夾紙試驗陽性及尺神經溝處Tinel征陽性尺神經溝內尺神經壓痛及尺神經增粗感電生理檢查發(fā)現(xiàn)肘下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小魚際肌及骨間肌肌電圖異?;A疾病表現(xiàn):如肘外翻、尺神經溝處增厚或有包塊X線片顯示局部有移位骨塊或異常骨化等1.Tinel試驗:沿神經干由遠及近地叩擊,正常叩診時無感覺異常。若出現(xiàn)從肘關節(jié)遠側3cm處一直放射到手的環(huán)指與小指的陣麻為陽性征象2.Froment試驗:亦稱拇指夾紙試驗。令病人拇指指間關節(jié)伸直與示指中節(jié)側方用力捏物(或紙)時,若拇指末節(jié)屈曲即為陽性,說明拇收肌癱瘓而用拇長屈肌來代替其功能3.屈肘試驗:上肢自然下垂,患側前臂屈肘120度,持續(xù)約3min,出現(xiàn)手部尺側感覺異常。六鑒別診斷1.腕尺管綜合征:為尺神經深支在腕部卡壓所致,環(huán)、小指掌側感覺異常是與肘部尺神經受壓最常見的區(qū)別點2.神經根型頸椎?。合骂i段的頸椎病可因椎間孔狹窄而發(fā)生頸神經刺激癥狀,以手尺側麻木、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這與肘管綜合癥有相似之處,所以經常會發(fā)生誤診。主要區(qū)別在于頸椎病時肘管區(qū)無異常發(fā)現(xiàn)3.胸廓出口綜合征:是臂叢神經在胸廓上口受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也會出現(xiàn)手指和手的尺神經分布區(qū)的感覺異常、麻木等。主要區(qū)別在于胸廓出口綜合征還會出現(xiàn)正中神經卡壓的表現(xiàn),于前臂內側發(fā)生感覺異常七治療少數(shù)患者經保守治療有效,多數(shù)需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對初發(fā)和癥狀輕微者可先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如維生素B1等)、局部封閉治療(肘管內注射醋酸氫化可的松)、用夾板維持肘關節(jié)屈曲30-40度位。治療1.原位單純減術2.內上踝切除術3.肘管加深及重建術4.神經前置術皮下前置術( Curtis1898年)方法是將尺神經移到旋前肌屈肌的淺面,用一個筋膜瓣固定尺神經的位置以防止移位。優(yōu)點是避免了切開旋前圓肌屈肌,對旋前肌屈肌肌力的影響小,恢復較快。缺點是如果術中筋膜瓣固定不當,可導致癥狀的復發(fā)。較瘦的患者不適宜,因為位置表淺容易損傷。肌內前置術( Adson1918年)方法是將旋前肌屈肌部分切開,將尺神經置于肌內形成的管道中,然后將表面肌膜予以縫合優(yōu)點是對旋前圓肌屈肌的損傷較肌下前置術小,而和皮下前置術相比,神經位置較深,不易滑脫和損傷。缺點是手術不當可能導致神經在肌內繼發(fā)性地發(fā)生粘連和卡壓,使癥狀復發(fā)。肌下前置術(Learmonth1942年):方法是將旋前圓肌屈肌完全切開,把尺神經置于旋前圓肌屈肌肌腹的深面。優(yōu)點是切開了所有可能卡壓神經的結構,可防止神經的滑移和受到外來的壓力缺點是:創(chuàng)傷最大,需要更長的愈合時間;手術難度也較高,可導致神經的再卡壓Dellon等(1988年)對手術方式進行了改進,包括:首先是將旋前圓肌屈肌群“Z”型切斷使之延長;其次是注意神經前移后,肘管遠端的尺側腕屈肌在尺骨膜上的起始段必須不再壓迫神經第三是注意神經前移后肘管近端的內側肌間隔不再壓迫神經2019年07月04日
3894
0
0
肘管綜合征相關科普號

栗威醫(yī)生的科普號
栗威 副主任醫(yī)師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手足外科(太白湖)
197粉絲1.2萬閱讀

王建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建超 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浙江
骨科
216粉絲4.3萬閱讀

王祥瑞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祥瑞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疼痛科
1.6萬粉絲1508.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