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部分常用化療及免疫治療藥物的毒副反應和預防措施
寫在前面的話:一部分胸外科病人可能需要術前新輔助化療、免疫治療,或術后輔助化療、免疫治療。胸外科常用的藥物包括白蛋白紫杉醇、培美曲塞、卡鉑,以及PD-1抑制劑。詳細的常見毒性和應對措施如下。在此,強調兩點: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1~2次,肝腎功能1次,如有異常,及時就近處理;在使用免疫治療后,如果出現(xiàn)心臟疼痛、胸悶氣急、腹痛腹瀉等,要警惕免疫相關性心肌炎、肺炎、腸炎,這些都是嚴重毒性,雖然發(fā)生概率很低,但是危害非常巨大,一定要及時就近治療,并和主診醫(yī)生聯(lián)系。補充一點,以下關于毒性的介紹是非常簡略的,實際的毒性反應類型多種多樣。以下內容僅供參考。白蛋白紫杉醇常見毒性及應對:手腳發(fā)麻/刺痛:避免接觸冷水,可補充維生素B,如癥狀加重需告知醫(yī)生調整劑量。脫發(fā):多數(shù)可逆,提前準備帽子或假發(fā)。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每周驗血,發(fā)熱>38℃或牙齦出血需急診。過敏反應:首次用藥后可能出現(xiàn)皮疹、憋氣,需在院觀察1-2小時后再離院。培美曲塞常見毒性及應對:惡心/口腔潰瘍:化療前后服用止吐藥,用軟毛牙刷+生理鹽水漱口。肝腎功能異常:化療前1周起每天補充葉酸(0.4mg)及維生素B??(營養(yǎng)神經),禁止飲酒。皮疹:避免暴曬,瘙癢明顯時需報告醫(yī)生??ㄣK常見毒性及應對:聽力下降/耳鳴:遠離噪音,避免同時使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血小板減少:減少磕碰,避免阿司匹林等抗凝藥,鼻出血不止需急診輸血小板。過敏:多發(fā)生于第3-4次化療時,用藥后出現(xiàn)皮疹、胸悶需立即處理。PD-1抑制劑常見毒性及應對:免疫性心肌炎、肺炎、腸炎:心臟疼痛、胸悶氣急、腹痛腹瀉等。甲狀腺功能異常:乏力、怕冷或心悸需查甲功,服藥調節(jié)。(結)
林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2月16日131
0
1
-
結直腸癌化療,最重要的2點
第一點、術后輔助化療:哪些患者適合?用哪些藥物?療程多長?即使通過手術切除了所有結腸癌,仍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見的癌細胞殘留在體內。當這些殘存癌細胞增長到可以通過CT等影像檢查檢測到,或者導致疼痛等癥狀時,就被診斷為復發(fā)。為了降低復發(fā)風險、提高患者生存率,通常會在術后8周內啟動化療,這種化療稱為術后輔助化療。如果術后病理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淋巴結轉移(第Ⅲ期),或雖無淋巴結轉移但被判斷為高惡性(高危第Ⅱ期),則需要進行輔助化療。服用抗癌藥物能夠有效降低復發(fā)風險。然而,關于選擇哪種抗癌藥物以及療程的長短,醫(yī)學界也一直存在討論。自2017年以來,多項針對日本患者的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結果相繼發(fā)表,目前日本術后輔助化療的標準方案包括:??CAPOX療法(口服卡培他濱+奧沙利鉑靜脈滴注)??FOLFOX療法(5-FU、亞葉酸和奧沙利鉑聯(lián)合用藥)對于復發(fā)風險較高的患者,治療目標是用藥6個月。對于復發(fā)風險較低、伴有其他并發(fā)癥或年老體弱的患者,也可以選擇僅使用口服藥物的方案。這些治療方案已被廣泛接受,并納入結直腸癌治療指南。盡管奧沙利鉑可能引起手足麻木等副作用,但研究顯示,接受奧沙利鉑3個月的治療,副作用在可控范圍內,同時預防復發(fā)的效果也足夠顯著。當前,前沿研究正嘗試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術后輔助化療方案。此外,對于已發(fā)生肝臟或肺部轉移的患者,最佳治療方式是盡可能切除轉移灶。然而,目前尚無充分數(shù)據證明切除轉移病灶后進行輔助化療的有效性。第二點、復發(fā)或難以切除的結直腸癌化療:怎樣為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對于確診時已無法手術或復發(fā)后無法手術的結直腸癌,化療是主要的治療選擇(如果病變可切除,仍會考慮手術)。通常情況下,器官功能良好、日常生活能夠自理的患者(表現(xiàn)狀態(tài)評分<2,評分方法看我之前的文章)適合接受化療?;熗ǔJ嵌嗨幝?lián)合治療,常用方案包括:??CAPOX療法:卡培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FOLFOX療法:5-FU、亞葉酸聯(lián)合奧沙利鉑??FOLFIRI療法:伊立替康聯(lián)合5-FU和亞葉酸??FOLFOXIRI療法:奧沙利鉑、伊立替康、5-FU和亞葉酸聯(lián)合用藥(適用于能耐受嚴重副作用的患者)基于多項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的結果,目前結直腸癌治療指南推薦將化療與分子靶向藥物聯(lián)合作為標準治療方案。分子靶向藥物包括:??抗血管生成藥物:如貝伐珠單抗、阿柏西普和雷莫蘆單抗,抑制腫瘤血管形成,阻礙癌細胞生長和擴散。??抗EGFR藥物:如帕尼單抗和西妥昔單抗,僅適用于RAS基因檢測未發(fā)現(xiàn)突變的患者。盡管分子靶向藥物的效果因人而異,但數(shù)據顯示,大約60%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癌癥體積縮小超過30%。此外,未接受抗癌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時間約為6個月,而接受抗癌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時間可超過30個月。在某些情況下,癌癥甚至可能完全消失,或原本無法手術的病變經過化療后變得可手術,從而為患者創(chuàng)造治愈的機會?;煹母弊饔靡蛩幬锊煌兴町?,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易感染、貧血??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瀉??其他:周圍神經病變(如麻木)、高血壓、鼻出血等對于分子靶向藥物,特殊副作用包括血管生成抑制導致的血栓形成,以及西妥昔單抗和帕尼單抗可能引起的皮膚反應。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根據腫瘤在大腸中的具體位置(右半結腸或左半結腸),適合的化療方案可能有所不同。此外,通過基因檢測結果,已可篩選出可能從免疫治療、BRAF抑制劑或抗HER2療法中獲益的患者(約占患者總數(shù)的2%-5%)。未來,個性化治療將成為結直腸癌化療的發(fā)展趨勢,根據腫瘤特征、患者體質及治療意愿,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廣西人民醫(yī)院科普號2025年02月12日218
0
0
-
化療結束后需要多久手腳麻木才會有好轉?
停止化療后,化療所致周圍神經病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但有些藥物導致的化療所致周圍神經病,如順鉑和奧沙利鉑相關的,可能在停藥后還會繼續(xù)惡化幾個月才開始改善,這就是“滑行現(xiàn)象”。比如順鉑和奧沙利鉑相關的化療所致周圍神經病,一般停藥后還會惡化約3個月,之后才逐漸好轉,但往往很難完全恢復正常。紫杉醇治療結束后,大約一半的患者在4-6個月內癥狀會有所改善,但嚴重的神經病變可能會一直存在。長春新堿導致的神經病變通??梢曰謴停^程緩慢,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硼替佐米導致的神經病變一般在停藥3-4個月后會改善或完全消失。
健康最美2025年02月05日86
0
0
-
吃出健康———血液腫瘤患者如何小補?
在血液腫瘤患者化療期間不主張“大補”,主要基于以下科學和醫(yī)學考量:1.消化系統(tǒng)功能受限化療會損傷消化道黏膜,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下降或腹瀉。高脂肪、高蛋白的“大補”食物(如甲魚湯、羊肉、人參雞湯等)通常難以消化,可能會加重胃腸道負擔,甚至引發(fā)消化不良或腹瀉,反而影響營養(yǎng)吸收。2.代謝負擔加重化療期間患者代謝能力下降,過量攝入高熱量、高糖或高脂肪的補品可能導致血糖、血脂異常,增加肝臟和腎臟負擔,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腎功能不全的患者。3.免疫與藥物相互作用風險某些中藥材(如人參、靈芝、冬蟲夏草)可能含有免疫調節(jié)成分,可能干擾化療藥物的免疫抑制效果,或與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或增加毒性。例如,人參可能增強某些化療藥(如順鉑)的毒性,而當歸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尤其血小板減少時)。4.營養(yǎng)失衡盲目進補可能導致飲食結構單一,缺乏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必需營養(yǎng)素,而蛋白質或熱量攝入過量可能抑制食欲,反而不利于全面營養(yǎng)支持。5.中醫(yī)理論中的“虛不受補”化療后患者常表現(xiàn)為氣血兩虛、脾胃虛弱,此時大量溫補可能導致“上火”(如口腔潰瘍、便秘)或濕熱內蘊(如腹脹、食欲不振),加重不適。6.特殊血液狀況的禁忌血小板減少患者需避免活血化瘀類補品(如當歸、紅花),以免增加出血風險。白細胞減少時,過度進補無法直接提升免疫力,反而可能因飲食不當引發(fā)感染。科學建議的替代方案1.分階段調整飲食化療前: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為主(如雞蛋、魚肉、豆腐),儲備營養(yǎng)?;熤校哼x擇清淡、軟爛食物(如粥、面條、蒸蔬菜),少量多餐,避免油膩辛辣?;熀蠡謴推冢褐鸩皆黾觾?yōu)質蛋白(如瘦肉、乳制品)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花花綠綠的各種蔬菜、水果)。2.針對性補充營養(yǎng)素以缺鐵性貧血為主的患者可適量補充鐵(如紅肉、動物肝臟)和維生素B12;細胞減少時,需保證蛋白質攝入,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升白藥物。3.避免盲目使用中藥補品如需中藥調理,應在中醫(yī)腫瘤科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與化療藥物沖突。4.重視水分與電解質平衡化療期間多飲水,必要時補充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傊?,化療期間營養(yǎng)支持的核心是“均衡、適量、個體化”,而非盲目追求“大補”。應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指導下,根據患者的體質、治療階段及化驗指標(如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制定飲食方案,確保安全有效地維持身體機能,助力治療順利進行。當然,也不能太過于節(jié)制,干凈衛(wèi)生不食用隔夜飲食最為關鍵!
李登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1月28日141
0
6
-
幸虧沒給這個患者做化療!術后輔助治療我的態(tài)度向來很謹慎。
趙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1月15日235
0
12
-
化療期間可以擅自減量或停藥嗎?
【大腸癌科普一下】化療期間可以擅自減量或停藥嗎?有的病友在化療期間可能因為發(fā)生了副作用,而擅自減量或停服化療藥。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化療藥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甚至殺死腫瘤細胞,若是中途減量或停藥,則原本被壓制的腫瘤細胞可能會借此機會重新崛起,進行快速地增殖,致使病情進展。因此若非特殊情況不要擅自減量或停藥。如果化療的不良反應發(fā)生嚴重,在經醫(yī)生評判后認為繼續(xù)化療弊大于利,那么便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或停藥。
李陽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23日179
0
0
-
為什么惡性腫瘤手術后,還需要進行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
惡性腫瘤手術后,通常需要進行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主要原因如下:手術切除的局限性:手術雖然可以切除可見的腫瘤組織,但癌細胞可能已經通過血液循環(huán)、淋巴管等途徑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這些微小的轉移灶在手術中難以被發(fā)現(xiàn)和切除,因此術后需要通過化療、放療等方式來清除這些殘留的癌細胞,以降低復發(fā)和轉移的風險。預防復發(fā)和轉移:即使手術成功切除了原發(fā)腫瘤,體內仍可能存在少量的癌細胞。這些細胞在手術后可能會變得更加活躍,并迅速增殖和擴散。化療和放療可以通過全身或局部的方式,殺滅這些潛在的癌細胞,從而有效預防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提高治療成功率:對于某些類型的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肺癌等,化療和放療是綜合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治療手段可以提高整體治療的成功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質量。4.控制轉移病灶:對于已經發(fā)生轉移的癌癥,手術只能切除原發(fā)灶,而無法阻止癌細胞在其他部位的擴散?;熀头暖熆梢钥刂七@些轉移病灶,防止癌細胞在身體其他部位繼續(xù)生長和擴散。5.靶向治療的應用:近年來,靶向治療逐漸成為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靶向藥物通過針對腫瘤細胞的特定分子靶點,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提高治療效果。例如,在晚期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中,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被廣泛應用于手術后的輔助治療中,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6.個體化治療方案: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腫瘤類型、分期以及病理結果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的選擇和劑量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惡性腫瘤手術后進行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清除殘留的癌細胞,預防復發(fā)和轉移,提高治療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些綜合治療手段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2024年12月18日38
0
0
-
每次化療后都要打升白針嗎?
夏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27日37
0
0
-
化療后怎么化驗?
化療后醫(yī)生最關心的就是骨髓抑制和臟器功能的情況,所以每周對于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的檢測是必要的怎么算哪天檢測?無論是一天化療,還是3天化療,都從第一天算起,每7天做一次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如果是化療+免疫治療,還要對肌鈣蛋白,心肌酶等每周做一次檢測。所有的檢測結果一定要發(fā)給經治醫(yī)生,并按照醫(yī)生的指導進行對癥治療。通常每次化療后需要進行3次化驗。當然,這是常規(guī)的化驗時間,在您覺得不舒服的時候,要及時醫(yī)院就診,不要說因為化療后還沒到一周而拒絕化驗。一個小提示:如果下次住院該復查CT了,第三次化驗不用做,可以在入院后再進行全面的化驗檢查。
趙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23日1410
0
3
-
骨密度-2.0,但報告上還是寫在同齡人范圍內,需要打護骨針嗎?
韓忠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19日15
0
0
化療相關科普號

劉艷霞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艷霞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內分泌與代謝病科
253粉絲1606閱讀

梁曉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梁曉華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腫瘤科
1399粉絲8826閱讀

朱衍菲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衍菲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腫瘤科
14粉絲5.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張曉偉 副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科
軟組織腫瘤 33票
黑色素瘤 21票
肺癌 11票
擅長:實體腫瘤化療和靶向,免疫等藥物治療,尤其軟組織肉瘤,骨肉瘤,惡性黑色素瘤,皮膚腫瘤,胃癌,腸癌,食管癌,胰腺膽道腫瘤,原發(fā)不明多原發(fā)腫瘤,頭頸鱗癌等常見腫瘤的診治。 -
推薦熱度4.8朱陵君 主任醫(yī)師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
結腸癌 68票
直腸癌 37票
食道癌 20票
擅長:一、肝膽腫瘤和惡性黑色素瘤的精準個體化治療,尤其擅長肝轉移癌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二、癌前病變(胃腸息肉、肺結節(jié)、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結節(jié)、萎縮性胃炎)的中西醫(yī)結合逆轉治療 三、頑固性失眠、便秘、腹瀉的中西醫(yī)結合調理 -
推薦熱度4.6譚佩欣 醫(yī)師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放療科
化療 2票
放療 2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