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动漫,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推薦專家

神經內分泌腫瘤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腸鏡發(fā)現(xiàn)結直腸G1與G2神經內分泌腫瘤,到底應該選擇內鏡切除還是外科根治手術切除?一篇文獻告訴你答案現(xiàn)在大家體檢的意識越來越高,許多朋友早早地就進行了腸鏡檢查,腸鏡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腸道有腫物,內鏡醫(yī)生都會順便取一小塊組織送到病理科做活檢,判斷腫瘤的性質,好決定后續(xù)的治療。不少患者活檢報告顯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咋一看這個陌生的名詞,大家通常都很懵,這是什么腫瘤?這個時候,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看腫瘤分級,如果腫瘤分級為G1或者G2,Ki67小于20%,那我們就可以暫時先松口氣,腫瘤惡性度低,治療效果后,預后好。但下一步選擇什么治療方式呢,不少病友,甚至大部分非神經內分泌腫瘤專業(yè)的醫(yī)生也犯難,因為這個病太少見了,如果腫瘤沒有遠處轉移,是直接選擇創(chuàng)傷小的內鏡切除,還是選擇創(chuàng)傷更大的外科根治手術切除?最主要的還是要先判斷腫瘤的浸潤深度,有沒有周圍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才能判斷是否能夠內鏡切除。下面通過我2023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告訴答案!該研究獲取了美國SEER病例數(shù)據(jù)庫的3690名患結直腸G1與G2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病例資料,篩選腫瘤淋巴結轉移與遠處轉移的危險因素,建立預測模型。隨后我們選取了國家癌癥中心診治的172例結直腸G1與G2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數(shù)據(jù)進行外部驗證。研究思路先說結論,這類腫瘤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的風險到底有多大?3290例患者中有491例患者出現(xiàn)了淋巴結轉移,概率為13.3%,139例患者出現(xiàn)了遠處轉移,概率為3.8%。這說明兩點:1.這類患者惡性度的確低,轉移風險低;2.這類患者仍有一定惡性度,這與傳統(tǒng)很多醫(yī)生與患者將這類腫瘤當成良性息肉處理,簡單內鏡切除就草草了事的處理相悖,我們仍應該進行充分的超聲內鏡、胸腹盆CT、盆腔核磁檢查,評估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的可能,避免漏診誤診,遺憾終生!假如覺得做超聲內鏡檢查、核磁檢查、或者胸腹盆CT檢查很麻煩,或者沒有條件怎么辦,有沒有什么辦法大概判斷一下腫瘤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的風險高不高呢?答案是有的,這就是預測模型!我們先建立了淋巴結轉移預測模型:通過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腫瘤的大?。ㄐ∮?cm,1-2cm,或者大于2cm),病理分級(G1或者G2),腫瘤部位(直腸或者結腸),浸潤深度(T1,T2,或者T3與T4)是腫瘤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谶@些危險因素,我們建立了預測模型:腫瘤大小小于1cm,1-2cm,大于2cm分別賦分為0分,72分,90分,腫瘤部位位于直腸賦分為0分,結腸賦分為73分,腫瘤浸潤深度T1為0分,T2為47分,T3與T4為100分。每例患者依據(jù)情況算總分,獲得淋巴結轉移的風險概率,滿分為263分,臨界值設定為119分,低于119分,淋巴結轉移風險低,超過119分,淋巴結轉移風險高。內部驗證提示該模型的準確性與一致性非常滿意。該模型靈敏度為92.7%(大白話講就是如果100個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通過這個模型操作,有92.7個患者可以被識別出來),特異度為94.0%(大白話講就是100個被這個模型判斷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有94個患者做完手術是真的有淋巴結轉移)。隨后,利用國家癌癥中心172例結直腸G1與G2結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數(shù)據(jù)進行外部驗證,依然獲得了滿意的結果。雖然結直腸G1與G2神經內分泌腫瘤危險度低,惡性度低,但是依然有極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肝臟,肺部等遠處器官的轉移,不少臨床醫(yī)生因為沒有見過這種情況,一直把這類腫瘤當作良性腫瘤診治,這是不對的。下面我們建立了遠處轉移的預測模型:通過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腫瘤的大?。ㄐ∮?cm,1-2cm,2-5cm,或者大于5cm),浸潤深度(T1,T2,T3與T4),淋巴結轉移狀態(tài)(沒有淋巴結轉移,或者有淋巴結轉移)是腫瘤出現(xiàn)遠處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谶@些危險因素,我們建立了預測模型:腫瘤大小小于1cm,1-2cm,2-5cm,大于5cm分別賦分為0分,45分,57分,91分,腫瘤浸潤深度T1為0分,T2為52分,T3為75分,T4為100分,腫瘤有淋巴結轉移為0分,無淋巴結轉移為19分。每例患者依據(jù)情況算總分,獲得遠處轉移的風險概率,滿分為210分,臨界值設定為75分,低于75分,遠處轉移風險低,超過75分,遠處轉移風險高。內部驗證提示該模型的準確性與一致性非常滿意。該模型靈敏度為96.4%(大白話講就是如果100個有遠處轉移的患者通過這個模型操作,有96.4個患者可以被識別出來),特異度為83.9%(大白話講就是100個被這個模型判斷有遠處轉移的患者,有83.9個患者通過系統(tǒng)檢查是真的有遠處轉移)。隨后,利用國家癌癥中心172例結直腸G1與G2結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數(shù)據(jù)進行外部驗證,依然獲得了滿意的結果。說了這么多,具體到我們每個患者身上,到底該選擇內鏡切除或者還是根治手術切除呢。下面我們總結一下研究的結論,第一,我建議每個患者都要完善胸腹盆CT,超聲內鏡,以及盆腔核磁檢查,完善了這3個檢查,才能最準確低評估自己的腫瘤有沒有擴散轉移,能不能直接內鏡切除。第二,如果不愿意做這些檢查,或者沒有條件完善這3個檢查,可以參考我們的模型結論,下面我通過兩個圖簡單展示模型的結論,根據(jù)這兩個圖一步一步往下走,可以判斷腫瘤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的風險。1:直腸腫瘤,只有如果小于2cm,浸潤深度T1(沒有超過黏膜下層侵犯固有肌層)可以考慮內鏡切除,其于情況應選擇根治手術切除。2:結腸腫瘤(結腸部位的腫瘤惡性度比直腸更高),只有小于1cm,且浸潤深度T1(沒有超過黏膜下層侵犯固有肌層)可以考慮內鏡切除,其于情況應選擇根治手術切除。以上就是分享的我們結直腸G1與G2神經內分泌腫瘤淋巴結轉移與遠處轉移的風險判斷,以及選擇內鏡切除或者根治手術切除的臨床決策判斷,有什么問題,歡迎評論區(q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