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欣主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胸外科 腺樣囊性癌(ACC)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占所有頭部和頸部惡性腫瘤的1%左右。主要發(fā)生在小的和大的唾液腺,如腮腺,下頜下腺以及舌下唾液腺。亦可見于淚腺和漿液腺及呼吸道粘膜??偟膩碚f,它占所有唾液腺腫瘤的10%。頭頸部腺樣囊性癌是一種獨特的呈浸潤性生長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治療腺樣囊性癌的“金標準”是:如果可切除,盡可能做根治性手術切除,并確保切除的邊緣干凈,但有時非常困難;還可以施行手術和放療聯合治療。腺樣囊性癌常有轉移,以肺轉移多見,其他有骨和腦。文獻報道可有50%-70%的患者發(fā)生遠處轉移,而其中肺轉移可占90%。3年、5年和10年肺轉移率分別為25.0%、40.0%和55.0%。肺轉移的中位時間間隔為2.67年。大多數的肺轉移結節(jié)也被認為是懶惰的,生長緩慢,因此ACC患者有相對較長期的自然病程史。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不治療,從發(fā)生肺轉移到死亡的平均時間為32.3個月;有其他部位轉移時,到死亡的平均時間為20.6個月。遠處轉移是ACC早期死亡的原因,遠處轉移患者的生存率明顯降低。所以,ACC患者的遠期生存狀態(tài)取決于是否存在遠處轉移,以及對遠處轉移的控制程度。 由于腺樣囊性癌的病理及生物學特性,少數患者在發(fā)現腫瘤時即已經發(fā)生了肺轉移,有些患者是頭頸部腫瘤手術切除后近期或幾年之后出現肺轉移。腺樣囊性癌會因以下因素導致肺轉移的風險增大:(a)原發(fā)腫瘤大小2.5 cm, (b)有癌腫病灶周圍的神經浸潤,(c)手術切除腺樣囊性癌又有局部復發(fā)。CT影像上在肺葉內呈現單發(fā)或多發(fā)的結節(jié)。開始是米?;螯S豆大小的小結節(jié),以后逐漸增大?;颊咭话銢]有自覺癥狀,通常在復查或體檢時發(fā)現。肺轉移瘤是全肺內散在分布,以中下葉為多,呈圓形或橢圓形。肺轉移瘤一般進展緩慢,需要很長時間才會出現癥狀。結節(jié)較小時不影響肺功能。當侵犯縱隔胸膜或壁層胸膜時會有不適或疼痛感覺。 關于腺樣囊性癌肺轉移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實際上化療的效果并不理想,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正在探索之中。而對有一些肺轉移的患者,手術切除是合適的選擇,并且能夠使患者從中獲得相當大的益處。2020年04月29日
14013
2
13
-
周曉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胸外科 轉移性肺癌指的是其他部位的腫瘤轉移到了肺部。從病理上來說,轉移性肺癌與原發(fā)灶病理類型相同。不同部位的腫瘤轉移到肺部的發(fā)生率不同,其中甲狀腺癌、乳腺癌、腎癌、絨毛膜癌、結腸癌、骨肉瘤發(fā)生率比較高。 那么轉移性肺癌應該怎么治療呢?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胸外科周曉醫(yī)生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治療轉移性肺癌。 1、外科手術 根據肺轉移癌的大小,數量和位置,切除范圍為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和肺葉切除。我們目前治療轉移性肺癌的手術主要為胸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胸腔鏡手術的優(yōu)點是手術創(chuàng)口小,術中出血少,術后疼痛少,恢復時間較短,患者可以提早出院。 2、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一種局部治療方法。放療可以用于在手術前縮小腫瘤以降低手術難度和風險,或在手術后用于清除殘留的癌細胞以防止癌癥復發(fā)。放射治療通常與化療結合使用,也可用于減輕轉移性肺癌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 3、化學治療 化療是使用抗癌藥殺死癌細胞,是一種全身治療方法。對于術后可能殘留的癌癥,化療可以控制腫瘤的生長或減輕癥狀。通常直接通過靜脈注射或導管輸注或者口服給予抗癌藥物治療。 4、分子靶向藥治療 由于轉移性肺癌通常會繼承原發(fā)癌的性質,因此靶向藥也可以用于治療轉移性肺癌。分子靶向藥物貝伐單抗與抗癌藥物的組合治療轉移性肺癌是有效的,分子靶向藥西地昔單抗也可以用于治療轉移性肺癌。此外,激素治療方法對于原發(fā)癌為前列腺癌的肺轉移可能有效。 5、質子重離子治療 質子重離子治療作為一種先進放射治療方法,在治療轉移性肺癌方面也有不錯的效果。對于無法手術的轉移性肺癌患者,只要符合:單一區(qū)域,病灶≤2個,且沒有間質性肺炎并發(fā)癥,即可進行質子重離子治療。與傳統放療相比,質子重離子對可以病灶“定向爆破”,強力殺滅癌細胞的同時,對健康組織的損傷更小,毒副作用更低,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身體負擔。 我們治療轉移性肺癌的方法通常會結合患者原發(fā)腫瘤的狀態(tài)、轉移性肺癌的類型、部位、病灶數量及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決定。 外科手術是目前轉移性肺癌的標準治療方法,如果沒有其他部位的轉移,手術切除可以達到根除腫瘤的效果。此外,質子重離子對于轉移性肺癌患者來說,也是一個理想的選擇。2020年04月20日
1930
0
0
-
董培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泌尿外科 2015年61歲的程先生被診斷為“左腎腎癌”,當時做了腎腫瘤切除手術,去年程先生突然出現咳嗽,胸痛,全身無力的癥狀,到醫(yī)院復查,做了胸部CT,發(fā)現腫瘤復發(fā), 并且出現肺部轉移。 腎癌出現肺轉移的治療方法包括1、轉移病灶不多可采用局部切除、放療等方法; 2、藥物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服用靶向藥物可使肺轉移的病灶穩(wěn)定在一定大小,甚至縮小或者消失,延長腎癌肺轉移患者的存活時間,因靶向藥物有副作用,需遵從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目前對于高?;颊卟捎寐摵螾D1的免疫治療,可以獲得更好的療效。 3、局部的放療甚至切除治療,配合全身的藥物治療效果更好。2020年03月30日
5146
0
2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肺是惡性腫瘤常見的轉移部位,據統計死亡于惡性腫瘤的20%~30%的病例有肺轉移。常見的原發(fā)惡性腫瘤有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肝、甲狀腺、乳腺、骨、軟組織、皮膚的癌腫和肉瘤等。惡性腫瘤發(fā)生肺轉移的時間早晚不一,大多數病例在原發(fā)癌腫出現后3年內轉移。有的病例可以在原發(fā)腫瘤治療后5年以上才發(fā)生肺轉移。少數病例,則在查出原發(fā)癌腫之前,先發(fā)現肺轉移病變。隨著惡性腫瘤治療后生存時間的延長及定期復查,肺轉移瘤的發(fā)生率和發(fā)現率在逐漸增加。 臨床表現: 除原發(fā)腫瘤癥狀外大多數沒有明顯的特殊臨床癥狀,一般在隨訪原發(fā)腫瘤的病人中,進行胸部X線平片檢查時始被發(fā)現。少數病例可以有咳嗽、血痰、發(fā)熱和呼吸困難等癥狀。 診斷: 肺轉移瘤的影像學特點為:多發(fā)、大小不一、密度均勻、輪廓清楚的圓形周圍病灶。少數病例,肺內只有單個轉移病灶,X線平片表現與周圍型原發(fā)肺癌相似。根據肺部X線平片和胸部CT表現,結合原發(fā)癌癥的診斷或病史,一般可對肺轉移性腫瘤做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還需病理證實。 治療: 肺轉移癌手術需要具備以下四項條件:①原發(fā)腫瘤已得到比較徹底的治療或控制;②身體其他部位沒有轉移;③肺部轉移瘤能被全部切除;④病人可耐受相應的手術。 手術方法: 肺轉移瘤手術常用的方法是肺楔形切除術。在腫瘤較大,或靠近肺門時可以考慮肺段切除術或肺葉切除術,但全肺切除術應特別慎重。雙側病變可考慮同期或分期手術。 預后: 肺轉移瘤手術療效受多種因素影響,不能完全切除預后較差;原發(fā)瘤切除到轉移瘤出現的間隔時間越長,預后越好;轉移灶的數目越多預后越差;機體免疫狀態(tài)、原發(fā)瘤的生物學行為對術后療效也有很大影響,其中結腸癌的肺轉移瘤切除后預后相對較好。2020年03月12日
1991
0
0
-
顧艷宏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 確診結直腸癌時,同時發(fā)現了肝或肺轉移,還有手術機會嗎?1肝臟轉移約50%~75%的結直腸癌患者會發(fā)生肝轉移,同時也是導致最終死亡的重要原因。最佳的治療手段是通過手術完全切除肝轉移灶,符合條件的病人均應在適當的時候接受手術治療。部分患者,最初無法切除肝轉移灶,但經過藥物治療能轉化為可切除病灶,此時也應該接受手術。手術適應證(適合手術的情況):(1) 結直腸部位的原發(fā)灶能夠或已經根治性切除。(2) 肝轉移灶從解剖學上判斷可以完全切除,且保留的肝臟功能能夠滿足機體需要。(3) 病人全身情況允許,沒有不可切除的肝外轉移病變。手術禁忌證(不適合手術的情況):(1) 結直腸原發(fā)灶不能根治性切除。(2) 有肝臟外其他部位的轉移,不能根治性切除。(3) 預計術后殘余的肝臟無法滿足生理需求。(4) 病人全身狀況差,無法耐受手術。2肺臟轉移結直腸癌肺轉移發(fā)生率較高,但只要能接受規(guī)范、積極的治療,結直腸癌肺轉移就有治愈希望。與結直腸癌肝轉移一樣,手術完全切除同樣是治愈結直腸癌肺轉移的最佳方法,符合指征的病人均應在適當的時候接受手術治療。部分最初肺轉移灶無法切除的病人經治療后轉化為可切除病灶時也應該接受手術治療。手術適應證(適合手術的情況):(1) 原發(fā)腫瘤已經得到控制。(2) 轉移瘤應該可以通過手術完全切除。(3) 全身狀況良好,能耐受開胸/胸腔鏡手術。(4) 除了肺轉移外,沒有其他遠處轉移。手術禁忌證(不適合手術的情況):(1) 結直腸原發(fā)灶不能根治性切除。(2) 出現不能切除的肺外轉移。(3) 病人全身狀況不能耐受手術。隨著技術的進步,肝和肺轉移灶能否切除受病灶大小、數目、部位、分布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小,未來其手術適應證范圍定會越來越寬。2020年02月06日
2141
0
0
-
陳志剛副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腫瘤科 作者按: 女性,66歲,直腸癌患者,2018.4發(fā)現雙肺多發(fā)結節(jié),PET/CT提示肺轉移不排除。先后經過直腸癌手術以及術后放化療,2019.7發(fā)現右上肺病灶明顯變大,考慮肺轉移,考慮患者雙肺存在較多微小實性結節(jié),手術意義不確定,綜合患者病情,考慮除了該結節(jié)增大外未見其它緊張,且進展緩慢,予行肺部病灶局部消融同時口服希羅達治療。5月余后為了了解病情行復查,提示消融后病灶消失,患者無病情進展表現。通過局部消融,患者少了承受姑息化療之苦,相較全身化療來說,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患者在家能夠正常生活。不需要承受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摧殘。 此為局部治療獲益病例。 患者,女性,68歲。2018-04月初因“便血一月”行腸鏡提示距肛門10cm可見菜花樣隆起,考慮直腸癌,活檢病理為(直腸)腺癌;行胸腹盆部CT提示直腸占位,結合病史考慮直腸CA,兩肺及兩側前胸壁皮下多發(fā)小結節(jié),轉移不除外。PET/CT提示直腸上段及直乙交界處腸壁不均勻性增厚,FDG攝取增高,考慮直腸癌,侵及漿膜層;鄰近系膜稍大淋巴結,FDG攝取增高,考慮轉移可能;雙肺上葉多發(fā)粟粒、結節(jié)灶,FDG攝取未見增高,考慮轉移可能性大?;颊卟∏橥?,無手術指證,于2018-04-11、05-02起行Xelox方案化療,并于2018-04-16起行直腸癌放療。2018-05-23、06-16、07-18、08-10起繼續(xù)Xelox方案化療四周期。2018-06-01復查示肺結節(jié)較前縮小,病情評價穩(wěn)定。09-09患者至我院普外科行胸腹盆部CT提示腸道腫瘤以及肺部結節(jié)較前縮小,2018-09-14行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Dixon術)+回腸造口術,術后病理示:(直腸)低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層,未見肯定的神經侵犯及脈管內癌栓,標本兩切緣、環(huán)切緣、送檢近端吻合環(huán)及遠端吻合環(huán)均未見癌累及,淋巴結(0/2)未見癌轉移,見癌結節(jié)3枚,患者術后恢復可。2018-10-15起口服希羅達1.5g bid d1-14。2019-7-16胸腹盆CT與本院前片(2018-12-24)相比,右肺上葉新增結節(jié),余胸腹盆情況較前未見明顯改變??紤]患者病情進展,07-25予肺部新增病灶微波消融術,08-28復查胸部CT示對比我院前CT片(2019-7-26),右肺無肺紋理透亮區(qū)較前吸收,兩肺較前復張,兩側胸腔積液較前吸收;右肺上葉前段胸膜下病灶較前致密,囑繼續(xù)口服希羅達。 此次住院2020-01-13CT復查提示右肺上葉病灶經過消融治療后病灶消失。 射頻消融肺結節(jié)治療后,影像學改變特點: 早期改變(1周內)可分為三層:a.第一層:病灶內可出現實性或蜂窩狀(Hypoattenuating bubbles)或空洞樣低密度影,CT值減低。b.第二層:圍繞著消融腫瘤周邊形成的GGO,一般認為GGO應超出腫瘤周邊邊緣至少5mm可達到腫瘤完全消融。c. 第三層(外層):在GGO外有一層密度稍高于GGO的反應帶。這種典型的影像學改變稱為:“帽徽”(cockade )征象(此征象在消融后24-48h更加明顯)。圖一:2019-7-16 vs 2019-07-26(消融時間2019-07-25)中期(1周-3月內):消融區(qū)可持續(xù)增大,GGO消失,其周邊可能出現環(huán)繞清晰銳利的強化環(huán),稱為“蛋殼”(Egg shell)征象。對于靠近胸壁的腫瘤胸膜增厚也是十分常見的。 后期(3月后):與基線(一般以消融后4-6周時的CT表現為基線)比在3個月后病灶保持穩(wěn)定,以后的CT隨訪過程中病灶區(qū)域有幾種不同的演變模式: 如縮小纖維化、空洞、結節(jié)、肺不張、消失、增大(可能復發(fā)或進展或纖維化)等。圖二:2019-8-28(消融后4周) vs 2020-01-13(消融后5月余)該病例提示:1.直腸癌患者經過合適的治療可以獲得好的生活質量和較長的生存時間;2.該患者初始診斷時即考慮肺轉移,所以初始治療考慮為姑息治療;3.患者接受化療后評價病情緩解,予行根治性手術,在肺部多發(fā)結節(jié)無法明確是否存在肺轉移的情況下,行手術治療也是可以接受的;4.患者術后10個月后出現肺部病灶增大,考慮轉移明確,按照指南也是可以考慮行更換治療方案進行全身化療,但患者本人對化療抗拒,心里壓力較大,在此時選擇了射頻消融的局部治療,經過治療后患者轉移病灶較前完全消失,且雙肺其他小結節(jié)無明顯變化,患者獲得好的生存質量,應該來說達到較滿意的效果。5.對于該患者,因為緩慢進展,沒有行全身化療,如果再次出現病情進展,仍可以考慮局部治療或者全身化療以及靶向、抗血管治療;總結一點:腫瘤治療藥物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多,每一類的藥物都要讓其發(fā)揮極致,結直腸癌的治療往往是多種化療藥物的輪替以及靶向、抗血管生成的聯合,同時配合局部放療、射頻、栓塞等局部治療,患者才能夠達到最大程度的獲益。2020年01月13日
5503
0
1
-
梁月有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泌尿外科 讓協議簡單看病不難,好大夫在線腎癌肺轉移有哪些癥狀,該如何治療量越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yī)師腎癌副防御有哪些癥狀,該如何治療。 腎癌會轉移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鼻胸痛。 大概有30%的腎癌肺轉移的患者會出現腎痛的癥狀。 We不規(guī)則的動痛或者隱痛。 鋪集和咳嗽的時候加重。 如癌腫情況的胸膜就會出現持續(xù)性的劇烈的疼痛。 第二是課少。 咳嗽是腎癌會轉移最常見的癥狀。 可表現為干咳嗽,嚴重的咳嗽咳嗽的頻率比較高,夜間特別明顯。 第三是路線。 表現為痰中帶水或者間斷的水塘。 第四是胸水者。 胸水證呢,是生產即表現為呼吸困難了,躺餓的時候呢,會加重。 那治療方面呢,腎癌出現肺轉移已經是腎癌的晚期了效果是不佳的一般需要靶向治療。 放療化療的效果比較差。 那只要是化痰止咳止痛來緩解癥狀。 胸腔及嚴重已經影響到呼吸的時候應該是胸腔穿刺抽液或者引流。 專家提示,腎癌肺轉移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一胸痛,約有30%的腎癌肺轉移患者會出現胸痛癥狀為不規(guī)則的鈍痛或隱痛,二咳嗽,咳嗽是腎癌肺轉移,最常見的癥狀可表現為干咳或嚴重咳嗽,三咯血,表現2019年12月20日
1878
0
3
-
張佳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胸外科 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及死亡的首位,其5年生存率僅為18%。 估計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新發(fā)肺癌病例約為78.7萬例,發(fā)病率為57.26/10萬。2015年我國因肺癌死亡人數約為63.1萬例,死亡率為45.87/10萬。 肺癌常規(guī)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對于早期肺癌,外科手術為首選,但一些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腫瘤消融治療是一個重要的替代選擇,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對于晚期患者而言,腫瘤消融治療可起到局部控制及減瘤的作用。肺部轉移瘤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是所有腫瘤轉移的第二器官,目前已證實,經皮熱消融也可以有效地治療肺部轉移瘤。 目前臨床常用的肺腫瘤消融方法主要有射頻消融( RFA)、 微波消融(MWA)、冷凍消融(cryoablation,氬氦刀)、高強度聚焦超聲和激光消融( laser ablation)。微波消融在以上幾種方法中更具優(yōu)勢。 MWA一般采用915MHz或2450MHz兩種頻率,在微波電磁場的作用下,腫瘤組織內的水分子、蛋白質分子等極性分子產生極高速振動,造成分子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在短時間內產生高達60-150℃的高溫,從而導致細胞凝固性壞死。小于3cm的腫瘤5分鐘左右可以達到治療效果。 由于輻射器將微波能集中在一定范圍內,故而能有效地輻射到所需靶區(qū),微波熱輻射在肺內有更高的對流性和更低的熱沉降效應。 完全性消融的適應證 1、原發(fā)性周圍型肺癌:a患者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齡不能耐受手術切除;b拒絕行手術治療;c其他局部治療復發(fā)后的單發(fā)病灶;腫瘤最大徑≤3cm,且無其他部位轉移。 2、肺部轉移瘤:如果原發(fā)病能夠得到有效治療,可進行肺轉移瘤的消融治療。單側病灶數目≤3個(雙側肺≤5個),多發(fā)轉移瘤最大腫瘤的最大直徑≤3cm,單側單發(fā)轉移瘤的最大直徑≤5cm,且無其他部位轉移。雙側病灶,不建議同時進行消融治療。 姑息性消融的適應證 治療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減輕腫瘤負荷、緩解腫瘤引起的癥狀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對于達不到完全性消融條件的患者,其適應證可以較完全性消融治療適當放寬。如腫瘤最大徑>5cm,可以進行多針、多點或多次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聯合應用。如腫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體引起的難治性疼痛,對腫瘤局部骨侵犯處進行消融,可達到止痛效果。 禁忌癥 1、重要臟器功能嚴重衰竭者、惡病質; 2、肺門病變伴有較大空洞者、空洞型病灶; 3、中心型肺癌合并嚴重阻塞性肺炎者; 4、頸、胸椎體破壞嚴重有截癱危險者; 5、肺部彌漫性轉移病灶者; 6、嚴重出血傾向,凝血功能紊亂; 7、晚期腫瘤KPS評分<70分(ECOG評分>3;8、消融病灶同側惡性胸腔積液沒有很好控制者。 微波消融臨床數據 Acksteiner C 等對28 例年齡≥75 歲,I 期和IIA 期淋巴結陰性的肺癌患者進行微波消融,消融后患者中位生存時間( MST) 為35 個月[95%可信區(qū)間( CI) 22. 3~47. 7 月],1 年、2 年、3 年、4 年的總生存率分別為91. 7%、76. 5%、47. 9% 和47. 9%,局部進展的中位時間為28 個月( 95% CI 為17. 7~38. 3 月) 。而另一項對于無法手術且淋巴分期為N0 的患者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微波消融后5 年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概率分別為58. 1%和27. 9%,大范圍及多次微波消融對N0 NSCLC 患者有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僅有少數腫瘤局部進展。 小結 CT 引導下經皮穿刺肺微波消融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為不能手術的早期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的老年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甚至是唯一治療方案。 CT引導下的經皮微波消融技術在治療肺部腫瘤方面具有:創(chuàng)傷小、療效明確、安全性高、患者恢復快、操作相對簡單、適應人群廣等特點。 病例1 早期肺癌術后4年半發(fā)現肺部轉移性結節(jié),不愿再次手術及化療,最后行微波消融。術后半年隨訪腫瘤已縮小為纖維瘢痕。 病例2 49歲女性體檢發(fā)現右肺尖小磨玻璃結節(jié)影,患者心理壓力極大,要求行微波消融,給予行經CT引導下微博消融術,完全消融結節(jié)。2019年10月27日
9113
1
6
-
王培松副主任醫(yī)師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甲狀腺外科 甲狀腺癌是最為常見的內分泌惡性腫瘤和頭頸部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早已進入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前十位,且排名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其中,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約占甲狀腺癌的95%以上。與其他惡性腫瘤不同,大多數甲狀腺癌發(fā)展緩慢,具有很高的10年生存率。在DTC的分期中,年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使發(fā)生了肺轉移或骨轉移,只要年齡小于45歲,仍然只分到II期,而不是中晚期的III、IV期。放射性碘-131治療是甲狀腺癌術后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碘-131治療甲狀腺癌一是采用碘-131清除術后殘留的甲狀腺組織,簡稱清甲;二是采用碘-131清除手術不能切除的甲狀腺癌轉移灶,簡稱清灶。因此,對于術后發(fā)生遠處轉移的甲狀腺癌,碘-131治療尤其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治療手段。肺轉移:甲狀腺癌發(fā)生肺轉移,根據轉移灶的大小、多少及分布情況不同有多種表現。多發(fā)小結節(jié)肺轉移癌碘-131治療效果最好,患者經過多次治療能達到臨床治愈目的。比如下面這個甲狀腺彌漫性肺轉移的病人經過3次碘-131治療,肺部病灶幾近消失。甲狀腺癌肺轉移多發(fā)大結節(jié)性肺轉移碘-131治療效果不如多發(fā)小結節(jié),但大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后結節(jié)可以縮小,部分甚至消失,臨床病情明顯緩解。因此,肺轉移患者只要病灶能攝取碘-131,就是治療的指征。骨轉移:碘-131對骨轉移病灶治療的療效雖不如肺轉移,但通過治療可以控制病灶進展,緩解局部癥狀,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甲狀腺癌骨轉移但是,一旦復發(fā)或轉移病灶失去了攝碘能力,便成為碘難治性甲狀腺癌,碘-131治療可能就無能無力了,不過我們還有新型的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可以選擇,同時不要忽略了甲狀腺激素在甲狀腺癌治療中的重要性。甲狀腺癌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常用的藥物為優(yōu)甲樂或雷替斯,甲狀腺激素不僅僅起到替代治療的作用,只要吃到正常范圍就行了,而是要適當地超量服用,將體內由垂體產生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抑制在正常低限或低限以下、甚至檢測不到的程度,達到抑制甲狀腺癌細胞的生長,降低腫瘤復發(fā)率的目的。因此,對于甲狀腺癌,這里特指分化型甲狀腺癌,即使發(fā)生轉移,也不必驚慌失措地立刻聯想到腫瘤晚期,余生開始數著日子過了,只要能夠得到及時規(guī)范的治療,轉移性甲狀腺癌的預后是還是非常樂觀的。2019年08月09日
3834
8
7
-
2019年05月25日
1832
0
2
相關科普號

鄢丹桂醫(yī)生的科普號
鄢丹桂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頭頸外科
1.3萬粉絲32萬閱讀

王志剛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志剛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2648粉絲75.4萬閱讀

吳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明 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胸外科
683粉絲14.9萬閱讀